蜜蜂振動翅膀熱死大黃蜂是真的還是謠言?如果是真的,蜜蜂是如何進化出這種奇葩攻擊模式的?

剛才在網上看到一個說法,日本大黃蜂VS歐洲蜜蜂 歐洲蜜蜂是日本大黃蜂最喜歡攻擊的目標。50年前,日本蜂農引進了這一品種。可是由於它們不是日本本地產的品種,沒有防禦日本大黃蜂攻擊的能力。一隻進行巡邏偵察的大黃蜂發現了蜜蜂巢穴,它就會在蜜蜂巢上做上記號。不一會兒,幾十隻日本大黃蜂就會飛來,它們的個頭是歐洲蜜蜂的5倍。 歐洲蜜蜂不會群體作戰,而是一對一與日本大黃蜂決鬥。歐洲蜜蜂絕不是日本大黃蜂的對手,日本大黃蜂只需一口就能把歐洲蜜蜂的頭咬掉,一隻日本大黃蜂可以在一分鐘里殺死40隻歐洲蜜蜂,30隻至40隻大黃蜂在不到3個小時內就可以消滅3萬隻歐洲蜜蜂。當所有的歐洲成年蜜蜂被消滅後,它們的幼蟲就會成為大黃蜂下一代的美食。 大黃蜂VS本土蜜蜂 日本蜜蜂是一種小型蜂,針刺也短得多,如果一對一作戰,肯定不是大黃蜂的對手,但它們有自己的絕招,就是用「熱球」焐死大黃蜂。一隻日本大黃蜂偵察到日本蜜蜂的巢穴後,也會在上面做記號,但日本蜜蜂能夠探測到敵人的到來,嚴陣以待,當大黃蜂再次飛來進行襲擊時,群起而攻之。大約會有500隻蜜蜂把一隻大黃蜂團團圍住,形成一個緊密的圓球,蜜蜂並不用針刺攻擊大黃蜂,也不用嘴咬,而是不斷振動自己的飛行肌發出熱量,圓球中心的溫度5分鐘就上升到47℃,這正好超過了大黃蜂對熱量的承受極限,那就是44℃至46℃,大黃蜂20分鐘後就被熱死,但這個溫度不會傷害到日本蜜蜂,因為它們的承受上限是48℃至50℃。僅僅是4℃之差,就讓日本蜜蜂在殘酷的戰爭中勝出,戰勝日本大黃蜂。
搜索了一下,這文章被引用得還不少,知乎都有多人引用,可我覺得這也太不靠譜了吧,蜜蜂都已經圍住大黃蜂了,哪怕是用咬的一蟲一口也把黃蜂啃成黃蜂醬了吧?怎麼會用這種奇葩方式攻擊?越看越像謠言啊


(5.15更新放在最下方,主要是為了閱讀的順暢)

因為義大利蜜蜂的產蜜能力及其出眾,因而意蜂被日本、中國大批引進。

和其他非本地生物一樣,這個外國鬼子果然也很快就出逃 、入侵了野外壞境。符合入侵生物尿性的是,意蜂恰巧還特別能生,短短的時間內就霸佔了大量屬於土蜂(中國的土蜂包括中國蜜蜂和日本蜜蜂)的地盤。巧了,和故事裡的反派一樣,一肚子壞水的意蜂大壞蛋偷偷的混進了中蜂的巢穴,然而善良淳樸的土蜂居然無法核實它們的身份,就把入侵巢穴的它們當作家人一樣對待。結果,血染蜂巢,邪惡的入侵者幾乎讓善良的土蜂在野外滅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個故事更巧的地方出現了。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惡人自有惡人磨」,而物種豐富度傲視全球的我國可多得是惡人。其中有一位喚作金環胡蜂的,雖然聽起來甚不耳熟,但提起它的綽號大馬蜂、人頭蜂、大虎頭蜂可謂是無人不曉且皆談之色變。

這位凶神惡煞的主,江湖人稱:金環大魔王。

這位大魔王有多惡呢?它遇到毛毛蟲不管有沒有毒,一律咬死搓成肉丸帶回家去;它遇到竹節蟲會將它六足全廢砍成人彘,然後分段運輸。

(圖為金環胡蜂捕食某不知名的大刀螳)

看這面相,也知道這是個不好惹的主吧。

那這位有多強呢?

黑黃條紋的死神從天而降,一隻前足踏在了蜂巢的頂端,膝狀的觸角微顫。巨大的複眼當中,映滿了沸騰滾燙的蜂群,然後它抬起了前胸。

一個小時後,這一個意蜂窩下堆滿了小山一般的屍體。魔王探身進入正六邊形的嬰兒床,揪出一隻顫抖的幼蟲,一口兩斷。

成千上萬的意蜂被它盡數屠殺,甚至連魔王的一點外殼都沒有咬破。

肉山大魔王只在夜魘暗潮的時候出窩,這金環大魔王可是除了冬天都在活動。

永遠都不可能戰勝金環大魔王的意蜂在野外受盡欺凌,甚至在養蜂人的保護下也損失慘重。焦頭爛額的養蜂人這時候不禁念起土蜂的好來。

土蜂擁有一種對付金環胡蜂的絕技。

蜜蜂可以承受的極限溫度高過金環胡蜂。雖然嘴一樣沒法咬穿金環胡蜂的外骨骼,但它們遇到入侵的金環胡蜂時,會一起抱成一個團把金環胡蜂死死的圍在裡面,扇動翅膀使溫度加速升高。圍在中間的金環大魔王奮力拚殺,一口就咬斷一個蜜蜂,但源源不斷的土蜂仍然悍不畏死的涌了上來,沒有狂戰斧的金環大魔王還是沒辦法突出重圍。

不一會溫度就升得很高,金環胡蜂六足一陣痙攣,掛了。謹慎細心的土蜂仍然圍了好一會,才將觸角都烤卷了的金環胡蜂扔到地上。雖然損失了幾十幾百的姐妹,但是蜂巢仍然很好的延續了下來。


故事講完了,關於土蜂對付金環胡蜂的方法,是真實的嗎?

答:是的。

中華蜜蜂這種特殊的技能,被稱作「振翅擺動」,是專門用來防禦金環胡蜂的技能。在CNKI上我們可以找到一篇與之最為相關的研究「東方蜜蜂對胡蜂振翅防禦的研究」,來源是 中國養蜂學會中蜂協作委員會「2009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

另外應用昆蟲學報也有一篇相關文章,叫做「蜜蜂殺敵新手段:圍裹天敵並令其窒息而死」。

至於如何演化出這個防禦技能的,可以百度「自然選擇」。

生物的演化不具有目的性,我們能看到它的原因只是它歪打正著。

PS:金環胡蜂的殼真的超硬,針都扎不進去。

更新部分:

是這樣的,野外採集是蟲友們比較喜聞樂見的一個項目。

像這樣:

採集基本分為幾個不得不做的項目,能夠抓到不同的蟲子,比如下圖:

其中燈誘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上燈的大約有蛾子、甲蟲、知了、螳螂、蛐蛐蟈蟈等等;掃花主要是誘捕花金龜等等精品小甲蟲;而冬天能做的大概就只剩下了開朽木。朽木里會生存著類似獨角仙、夾夾蟲等等很多大家喜聞樂見的蟲子幼體,除非沒有工具,幾乎沒有人會放過朽木。而朽木里除了甲蟲,往往還有一些藏身過冬的成蟲。

於是金環胡蜂的蜂王就被我從朽木里挖了出來,還在冬眠中的它懵懵的,我用手把它捏進了收納盒。

在收納盒中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它倆慢慢的從冬眠狀態里緩了過來,嘎吱嘎吱的啃起了盒子,真的怕它們把這玩意啃穿出來把我蟄死。但是善於作死的我還是拿起鑷子錄了一段視頻。鑷子的尺寸很常規,大家可以估計一下這些傢伙的平均體型。

視頻封面2ee5c4760264854384176d9881b505bayouku.com視頻

視頻最後把他塞進去的液體是一碗酒精,一般做標本都是通過酒精搞死它們。不得不感慨這金環胡蜂刀槍不入,結果一點糧食精就給它放倒了。功夫再高也怕羊刀啊。

浸泡圖,基本是一分鐘之內就掛掉了。然後在做標本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傢伙真的是硬到難以想像,本以為腰腹連接處至少可以下針,結果發現這個傢伙身上就沒有能扎進去的地方......

呃大家忽略一下這個神一般的整姿。可以看到我沒有在它身上扎任何一根針而是選擇用兩根針左右固定,因為這貨根本扎不進去。不過我用工兵鏟劈朽木的時候,成功的劈開了一隻...最後可以看看它的尾針,就是屁股後面那根唯一的針狀物。粗略的估計有近一厘米長,只不過它趴著的這個姿勢沒有完全的體現出來這根針的壓迫感。

參考文獻:

①汪正威,曲玉鳳,楊爽,胡宗文,譚墾.東、西方蜜蜂對胡蜂氣味辨識比較研究【J】中國蜂業,2012(Z1).

②楊冠煌 .引入西方蜜蜂對中蜂的危害及生態影響[J] 昆蟲學報. 2005(03).


東京大學的Takeo Kubu曾經做過試驗
把日本大黃蜂放進蜜蜂群里,蜜蜂聚集在一起花了一個小時殺死了大黃蜂

題主的疑問是為何蜜蜂不把大黃蜂咬死。
蜜蜂的口器
嚼吸式口器
外鄂並不如咀嚼式口器的昆蟲強壯,相反,非常脆弱。
大黃蜂的外骨骼非常堅硬,所以再多的蜜蜂也無法咬穿它


本以為是個愛好者的題目,好像突然有點火了,整理下這個紀錄片資源:

BBC自然世界精選的第五集《 佛陀、蜜蜂與大黃蜂后 》就是說大黃蜂和蜜蜂的,雖然不知道這個「 蜜蜂振動翅膀熱死大黃蜂」,學術界最早誰發現的,但是這個紀錄片應該是最早對這一現象進行拍攝的,紀錄片中有這一現象的特寫。

不單如此,這個紀錄片水準也很高,裡面有很多關於大黃蜂的特寫畫面:

包括它們如何屠殺歐洲/日本蜜蜂,可以直觀了解大黃蜂的戰鬥能力有多強。

蜜蜂如何熱死大黃蜂,非常令人驚奇的場面。

最後更刺激的是,還描寫了一段大黃蜂蜂群後期遭遇戰鬥力也很強的小黃蜂蜂群,這一段真是驚心動魄,看了很多年還是至今難忘,至於結果如何我也不劇透了。

除此之外,紀錄片還從養蜂人以及養蜂的日本和尚的角度,去拍攝他們對大黃蜂的看法,對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也引出了一段哲學思考。總之是個非常不錯的紀錄片,有興趣點進來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去看看,直觀感受一下。


豆瓣鏈接:

自然生態精選 (豆瓣)

在線觀看:

BBC紀錄片佛陀、蜜蜂和大黃蜂蜂后_BBC_騰訊視頻

下載地址:

【BBC自然生態精選】(BBC Natural World Collection R3)[DVDRip]


父親是業餘定點養蜂人。最大規模時十幾二十箱蜜蜂,養在安徽的山區。養義大利蜂,群勢大,產蜜也多。但是容易得病,遇到大黃蜂(也許是馬蜂)幾乎能全滅。養中蜂,一切正相反。中蜂能自行對抗大黃蜂。
蜜蜂也好,馬蜂黃蜂,都是晝行的。晚上絕對安全。養蜂人平時多注意就行。對付大黃蜂的辦法:第一,細長的竹絲,對著黃蜂抽,一下斷兩截。特別解恨。第二,用網兜活捉,用毛筆在它身上塗六六粉(殺蟲劑),放走,讓它會老窩,能毒死一窩。第三,養一兩箱中蜂,把未出脾的蛹,連巢脾一起放到義大利蜂的箱子里。


義大利這是怎麼了,連蜜蜂都這德行:
做的東西不錯,就是不能打。


來來來。。看過來。。。親眼目睹過的人來答一下子

這是我的ins, 為了答這個題專門翻牆把這個圖片截下來。言歸正傳,幾年前本人還在廣西某部服役的時候,有天發現單位的某間庫房上面的洞被一窩蜜蜂佔領做蜂巢了。然後後來有次就目睹了這一幕:大馬蜂一直在洞口徘徊,外面的蜜蜂趴在牆上抖動翅膀!注意看!是所有蜜蜂一個頻率抖動翅膀,完全一致!整齊度比奧運開幕式上面的擊缶還誇張!就是停一下抖一下。我當時以為這是在警告大馬蜂,而且認為大馬蜂的目標是洞里的蜂蜜。。。。。當時我興奮的掏出了我的n85抓拍了這麼一張,現在想想如果我有單發當時,說不定就是國家地理的封面啦!


好吧,最後的結果就是大馬蜂對峙了一陣子之後衝過去抓起一隻蜜蜂就飛走了,這時我才知道它的目標只是蜜蜂而已。。。。。


那集紀錄片我小時候看過,裡面有日本僧人、科學家,十多年了早就忘了片名了,內容和題主描述完全一致,數據都一樣。所以,完全可信。
自己也抓過大胡峰,裝載塑料瓶里一個周都沒死,最後放到黑色膠捲盒,置於夏日陽光下才把它熱死了。
大胡峰體積大,會飛,頭十分堅韌,牙厚實有力,毒液幾乎可以殺人,是可怕的食肉昆蟲,也是養蜂人眼裡的害蟲,是我自己最怕的昆蟲,又有點兒佩服,作為昆蟲幾乎完美。小時候用磚頭砸它的頭都砸不碎,胸部也超級硬,所以蜜蜂靠高溫殺掉它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唯一的辦法。


這是真的,我爸養蜂,我見過那麼一次


我覺得不是謠言。正好前些天在Quora上看到過類似的回答,結尾的視頻很有說服力。。

https://www.quora.com/What-are-some-really-cool-ways-animals-defend-themselves/answer/Dick-Hwang-1


近戰不出狂戰斧,不如回家賣紅薯?


推薦閱讀:

殺人蜂真實存在么?
養蜂人的蜂箱里那麼多蜜蜂,養蜂人會被蜜蜂蟄嗎?

TAG:昆蟲綱動物 | 蜜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