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賽車手的訓練項目都有哪些?


謝邀。
我個人的訓練包括以下幾項:
1、有氧訓練。
因為在賽車的過程中,需要長期的集中精力,並且對於沒有助力的車,方向盤,剎車都需要一定的力度。還有對於車輛的控制,都需要耗費很多的體力。在賽車的過程中還會伴隨著脫水,心跳加速,需氧量上升等。所以首先需要訓練的是有氧。
一般情況我每周去三次健身房跑步,每次跑7公里左右。不喜歡游泳,所以我就主要跑步了。這樣增強心肺功能和體能,順便還能幫我減肥。
2、力量訓練。
賽車過程中力量的集中要求在方向盤、剎車和過彎的時候脖子要抵抗G力。而一般的腿部力量都不需要太多的訓練,比較足夠,所以力量的訓練集中在上肢,肩部和頸部。
這個我是在健身房專門請的私教,然後針對性的提出我個人的要求,專門側重於對於上肢力量的練習。一周去3次左右。
3、拉伸訓練。
專門在健身房請了拉伸的教練,幫助肌肉放鬆和拉伸。賽車手普遍的頸椎壓力很大啊之類的,通過拉伸可以更大程度的做到康復和鍛煉。
4、練卡丁車。
卡丁車開起來比房車和方程式都要累一些(不一定,有些方程式可能更累。但是我還是覺得卡丁車累)。所以直接開卡丁車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訓練,也是一種體力的鍛煉。連開兩天的卡丁車會讓整個人全身酸爽。對於全身需要開車的肌肉群都是一種練習。
5、模擬器。
畢竟天天去跑賽道是不可能的,全國到處去跑各種賽道不現實。如果只是希望更熟悉賽道的話,多跑模擬器的幫助還是蠻不錯的,所以經常跑跑模擬器,去熟悉各種賽道,包括走線等等還是比較好的。
當然對於賽車,我只是玩玩。主要還是興趣的驅動。而對於高級別,例如F1的選手做哪些鍛煉,肯定會花費更多,請更專業的團隊來制定相關的計劃和方案。
以上。


個人認為,賽車手的訓練大致分為以下三部分:

1.身體素質
賽車運動對於車手身體素質的要求是非凡的。以F1為例,車手每場比賽過後,都會有3-4公斤左右的水分流失。雖然目前車輛普遍搭載飲水系統,但對於身體綜合機能的要求絕不一般。很多賽事,如F1,方向盤不帶助力。開著這種賽車跑滿300公里的比賽,對於四肢力量都是巨大的考驗。賽車高速過彎,橫向G力足以產生對胸腔、肺部和頸椎產生驚人的壓力,但受過訓練的職業賽車手基本不會受到對身體健康的不良影響。對於耐力賽和越野拉力賽的車手,長時間維持頂級表現所需的驚人體能和耐力也是必備的要求。

為此,所有車手,尤其高等級賽事車手,幾乎全年都要持續進行複雜的體能和力量訓練訓練。也就是在體能師指導下作力量練習,以及跑步,自行車,游泳等等。是不是想到了什麼?沒錯,很多賽車手業餘也會參加鐵人三項比賽。簡森巴頓尤其樂衷於此。巴頓忙裡偷閒參加鐵人三項 韓寒曾表達參賽心愿 。

2.腦力/心理素質
賽車手的反應速度幾乎是所有運動中數一數二的。和體能師一樣,他們也有專業的團隊做提高反應速度的訓練。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在場上出現異常情況時——比如比賽起步階段的撞車和擁堵——賽車手總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做出避險動作,消除不利影響。
此外,比賽中的巨大壓力也需要車手通過不斷的心理練習得到增強。職業車手即便在白熱化的比賽中,仍然能與車隊鎮定溝通,完成既定戰術。極少數頂尖選手甚至能在緊要關頭領導車隊,達成自己的戰術(舒馬赫尤精此道),這些能力,都是長期比賽和訓練的結果。

3.駕駛技術
具備了前兩點的基礎之後,就可以進一步到駕駛技術的問題了。這東西有天賦的影響,但多數時候還是靠大量的練習和測試。賽車手駕駛技術的養成,是長期在不同階段漸進的過程。一個能夠晉級頂尖賽事的車手,在從小到大各種比賽的過程中,逐漸學習領悟車輛的操控技術。以F1為例,普遍的道路是卡丁車-》青年方程式-》單一廠商方程式(如雷諾方程式)-》低等級方程式(F3,GP3/GP2)-》F1。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能從不能嚴格地算作是「日常訓練」,但這應該是一個車手「訓練」的最核心部分。


不請自來。
國內來看,職業車手在賽車駕駛技術外的訓練還是很少的。當然,我說的只是我見到的。場地賽接觸比較多。我只針對這方面來說吧。一般較多的訓練就是去熟悉賽道和尋找適合你調校。在休賽期,也就是尤其新車調試期的訓練會多點。其他的訓練是車手自己安排的,車隊應該不會有強制的要求。
國外的,尤其是F1等高級別的賽事,車手在身體素質上的訓練會多點。
能答的就這麼多了。希望有人指正


推薦閱讀:

「小鵬汽車 Beta 版」會成為一款成功的互聯網汽車嗎?
韓寒和二環十三郎陳震飆車,誰會贏?
運動型汽車或者跑車輪胎選用更大尺寸的輪轂及扁平比的輪胎是為什麼?
為什麼頭文字d里拓海的對手都是lan evo而沒有翼豹呢?
國內何時才能產生類似《頭文字D》里平民跑車型號和文化?

TAG:汽車 | 賽車 | 一級方程式賽車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