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耐力最好的動物嗎?

不經意間看到的,就說獵豹啊羚羊啊什麼的跑得快的動物耐力都不太好,因為散熱差,實際上長跑人最厲害,因為人的耐力最好。是真的嗎?


先說結論: 美洲叉角羚羊跑一個馬拉松需要45分鐘。最牛逼的人類,也要花3倍時間。

但本文重點是指出幾個號稱人類耐力最牛者的破綻:

1。拿個別極端例子來代表整個物種

(比如超長耐力運動員)。

人家大雁可是全家幾代人一起飛的,狼群是全部落一起跑的,沒有體校,沒有選拔,沒有按摩師,沒有營養師,沒有興奮劑,更沒有阿迪耐克的天價贊助合同。

你讓劉翔拉上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一起跨個欄試試?

這哥們可以代表全人類么?

這哥們呢?

2。動物的運動是出於生存需要,並不會為了在知乎上裝逼而多花幾十倍一百倍的力氣。人家獵豹時速100多公里,是博爾特3倍,但吃到肉了,就躺下曬太陽了。所以你根本沒有辦法了解到其他物種的身體極限

這裡,我們順帶探討一下耐力的定義吧。

沒見過一個絕對客觀統一的定義,不過大致可以理解成持續的運動能力。那麼持續和運動都很重要,你睡懶覺睡三天三夜肯定不算,烏龜爬三天三夜就跑了幾公里,肯定也不算。但同時,你就跑1分鐘甚至10秒鐘,當然也不可能算。

所以,我認為最合理的做法,是考察幾個小時內的運動能力。

為什麼?因為這裡面有個巨大的邏輯誤區,人類為了情懷,裝逼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可以人為把某項活動的時間拉長到幾天以上,但是動物正常的生理活動除了長途遷徙之外,基本沒有什麼需要連續運動幾天的東西,而且人家更加沒有衝擊極限的意義。

這就像電視上放的那種寫個最大的毛筆字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做個世界最大的燒餅之類(說白了,找3-4個小工,花個幾千塊錢萬把塊錢,找個大拖把,一大桶墨汁,或者弄一大缸子麵粉,切一盆子蔥花,什麼的,任何腦殘都能做到的破事而已)。

人家動物會默默在心裡罵你一聲傻B,心想,老子為什麼要跟你們人類去比這種無聊事兒呢?

3。在比較標準上,某些高票在「功勞論」和「苦勞論」當中來回跳躍,甚至還允許作弊

人家極地燕鷗一年飛五萬公里,你說人家滑翔不累(不累你滑一個我看看啊!),你跑步累。

但是跟大型哺乳動物比的時候,你又不提累不累了,你又按跑多少公里來算了

大象說了,老子每天扛著6噸肉溜達,比你們人類那細胳膊細腿的累多少倍? 老子說什麼了?

大象體重是你80倍,一天可以走80公里,算苦勞的話相當於你一天走6400公里(越南走到俄羅斯)。

某高票答案還丟出了一個最搞笑的說法 「馬19小時跑300多公里,人23小時跑200多公里,只能說明馬速度快,但不能說明馬耐力好。因為馬喝水次數多」,然後下面還有500多人點贊。

我就不明白了,我們比的到底是什麼? 不是比跑多遠,而是比喝水少么? 那烏龜不把你秒成渣嗎?!

讓我們再來看看該高票的論證方法吧。

多虧布加迪威龍造的晚啊!否則人類的耐力就是兩小時跑850公里了吧?

所以,不要太貪了。

動物擅長的事,就讓動物去干吧,別跟它們爭了。

畢竟人家在人類擅長的事情上(比如抬杠狡辯偷換概念裝逼圈粉熬雞湯扯淡) 跟你爭了嗎?


阿哈爾捷金馬有84天跑完4300公里的記錄,不知道有沒有人類能做到?跑山野,不是只跑柏油路。

上面回答里一堆拿運動員和野生動物比的,運動員身體健康,營養充足,整天科學訓練長跑,是人類里的頂尖個體,跑的又是柏油路,有專業跑步鞋和服裝,路上隨時供應補給品和防護設備。野生動物呢?從小發育不良,連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身上都帶傷,老弱病殘,有寄生蟲,不是想喝水就能喝到,跑的是雪地沙漠亂石戈壁,還要隨時擔心被捕食。

這有可比性?


然後關於耐力的評判標準,有統一說法么?這個說長跑距離,那個說長跑平均速度,還有說極限心率下堅持時間,更有從跑步時候四肢是否擠壓內臟來評判耐力的。

比長跑距離,人不如馬狗;比長跑速度,人還是不如馬狗;比持續運動的堅持時間,人不如鳥,連樹懶都比不上;要是比極限代謝、極限心率的持續時間,那消化食物的蟒蛇可比人厲害太多了。

所以建議提問者先把評判標準設定好了再來提問。


還真不好說,因為動物不會無聊到也不會形成那個意識要證明自己的耐力究竟有多好.
而且對於在自然界生存的動物來說,並不能保證每天都不用餓肚子吧,應該會減少不必要的運動..的吧?

以上為腦補,


謝邀!
所謂人是動物界耐力最好的動物,是一個流傳已久的網路迷信。
絕大多數候鳥的耐力,遠超人類。
比如極燕鷗,從北極到南極,再從南極到北極繁殖;還有信天翁,還有各類鵝雁,鴨子,鶴、鸛,候鳥經常是七、八天不吃不喝甚至不睡覺的連續飛行,人類這種猴猴能成嗎?


即便在哺乳動物中,超過人類的也非常多
人類的優勢在於散熱系統,擅於溫帶地區的追逐,但就算是這樣,耐力也不如袋鼠。有數據支撐。
記得袋鼠可以在高溫天氣下,保持高速巡航數小時,換成人類早就脫水死了;
到寒帶地區,隨便一條哈士奇就碾壓人類了,更別說狼了~
即便最適宜的溫帶條件下,超出人類的動物也很多,比如耐力見長的阿拉伯馬,北美的叉角羚,非洲的班羚;甚至長耳兔的耐力都比人類強

之所以有人類比其它動物耐力好的錯覺,是因為——
所有的動物都是不愛跑動的!!!!
所有的動物都是不愛跑動的!!!!
所有的動物都是不愛跑動的!!!!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就算擅長跑的耐力型動物,如馬,叉角羚什麼的,也同樣如此
都是跑跑,停停,吃吃草,玩玩~
自然狀態下,很少有動物瞎跑一氣。

頂樓那個20公里,馬跑不過人,是很可笑的說法。
小飛羚半小時跑出去,夠個人類選手追四、五個小時的,其間小羚羊在吃吃喝喝,睡覺。

————
〖補充〗
看到有些對動物學一竅不通,又愛賣弄的營銷號小販胡說什麼——
【其實他並不知道長途飛行的飛禽,都是靠滑行的,想像成扇動翅膀來飛,是缺乏基本的生物常識,能說出這種不著調的話,水平么……】
——
我的回答:
滑行你個頭啊!
鳥類遷徙有固定的目的地,要應對沿途風向、氣流的變化,怎麼可能多數時間是滑翔?尤其小型水鳥如美洲鷸,數日內從阿拉斯加飛往夏威夷,每天飛行1000公里以上;即使是大體積的鵝雁類,遷徙也會損失近一半的體重,幾乎全是遷徙前積累的脂肪。
隨便找本《鳥類生理學》裡面就有對各類遷徙鳥類能耗的分析。
遷徙的鳥類中,還有很多是雀形目小型鳥類,其翅型就不適合於滑翔
就以前述美洲鷸,數日間的高強度飛行,損失體重在25%~50%之間,,這是什麼意思?
這就相當於一個200斤重的死肥宅,經過數日持續健身,體重一下子減至75公斤的型男,甚至50公斤的瘦猴。
想想可能嗎?沒進行一半估計就蹬腿膈屁了
候鳥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還有脂肪-能量轉化率都不是人類可比的。

再說哺乳動物,
有人拿出急行軍累死軍馬的例子,還有蒙古前些年搞的旅遊項目,模擬當年成吉思汗的不斷換馬,長途騎馬做噱頭證明馬的耐力比人差。
那些可憐的軍馬、蒙古馬比毛驢大不了多少好嗎?!
你個200斤的肥宅騎上去,再加上馬鞍子,備用的裝備,還有糧食和飲用水,那是虐待動物好嗎?!
用人比的時候,你拿出專業馬拉松運動員,為什麼不拿出死肥宅來比?
再說馬馱著人與裝備,再加上騎手造成的風阻,一個人起碼應該背負30~40斤的背包,打一把小花遮陽傘提高風阻,再來和馬比賽耐力,才公平吧!

看看專業比賽,真正的耐力賽是不換騎手不換馬的!!!
澳大利亞有一項傳統的300英里的沙扎達越野耐力賽,為紀念一匹一戰時代,名叫沙扎達的阿拉伯馬。

五日賽,400公里。優勝者實際比賽用時大致25~30小時之間。
後期比賽,因對馬匹福利的更加註重,測定心率、呼吸頻率,水合更嚴格,優勝者也在35小時之內。
歷年數據在此——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hzada_(horse_race)
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軍馬產業鼎盛時代的澳大利亞,這匹馬馱著騎手,鞍具,裝具小200斤,獲得過兩次300英里耐力賽的冠軍。


謝邀,這是個偽命題,在耐力這種基礎又泛化的概念上,人和動物不具備可比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 嚴格嚴謹的邏輯上,比較一種素質,一種能力,是要建立公平的比較環境,而消除其它變數影響的。 耐力比拼做不到這樣點,其實同樣類似的泛化概念都做不到。

比如力量,不要說人和動物比,人和人比,同樣在140公斤體重左右,最強的三種力量運動員,舉重,壯漢,力量舉。哪個的力量最強?這就要看你用什麼標準來定義力量了,是蹲推拉兩大項,還是抓挺兩大項,還是拉汽車,抱石球。 人比人都做不到比較泛化概念,人和動物哪還有可比性?

公認的都知道,公牛比人力量大,但是 公牛能完成一個挺舉,或者一次硬拉嗎?不能,因為它的身體結構做不到這種動作,而公牛和人類壯漢比力量怎麼樣才公平?拔河嗎?這對人不公平,因為人在矢狀面的前後方向上發揮不了自己最大力量。 所以我們平常說的牛比人力量大,這是建立在大量信息認知上的 模糊,泛化比較,不能用來清晰的用邏輯來較真。

所以在耐力上更沒有可比性,更不用去較真,因為耐力概念比力量更泛化,更不精確。我們搞體育健身的都知道耐力這個詞大部分代表了兩種體能素質,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兩種素質的生理基礎是不同的,然而,嚴格的區分 界定這種不同和區別 ,又成了無聊的爭議。究竟在人的哪種力量輸出區間保持持續的能力稱之為耐力?如果一個人最大重量的80%完成十次,另一個只能完成7次,但是最大重量的70%後者完成14次,前者只完成12次,那麼誰的肌耐力好?嚴謹的說法只能說前者在80%最大力量輸出狀態上肌耐力好於後者。

這還是建立在去除個體差異,環境適應差異,等等諸多不可控變數的影響下,都無法比較,整體比較更是無稽之談。「

所以我們可以用泛化,模糊的說法說,人類是耐力 非常好的動物,但是提到」最「這種有明顯精確意義的比較時,就該放棄這種無聊的爭論。


咱家來對比一下,馬與人的長途機動能力吧。

先來一個記載過的比較高的數字.

姓名:約翰·亨特·摩根(John Hunt Morgan)
時間:南北戰爭:
摩根是南部邦聯軍的軍官,他在1863年的7月,率領近2500名騎兵,用46天跑完約1000英里的路程。

日均行動 21.74英里,約34公里。

PS:
注意,這是當時的最高紀錄。但需要考慮到的是,他率領的騎兵沿途轉戰,破壞了橋樑30餘座,鐵路60餘處。

關於負重:
以我國PLA為例,一般負重行軍為20%,作戰狀態更高。人均體重70公斤為例,戰鬥狀態負重20公斤即接近30%。
對比馬,以我國體格較小的蒙古馬為例,體重約260-370公斤。負重30%則為86-111公斤。
也就是說,換算下來,馬負擔一個全副武裝的人,和人負擔全副武裝,重量功率比是大致相同的,兩者計算在一個水平線上。
不算算不算負重,兩者對比條件都是公平的。

再看野戰軍的行動強度。

以我國的PLA為例,野戰軍部隊可連續行動8-10個小時,休息8小時之後再繼續行動,不佔用特別的吃飯時間(邊走邊吃),平地日行動距離為60公里,不需要特別修正。記住,這是負重30公斤的情況。

再對比長距離馬匹的行動能力:
2009年第五屆中國草原大賽馬30.5公里耐力賽於7月17日結束。來自呼倫貝爾市、通遼市、錫盟的70匹賽馬參加了此次比賽。來自通遼市的11號馬以37分40秒的成績獲得比賽的第一名。

這是表現非常優異的賽馬的成績,該賽馬的騎手為體格比較小的青少年(十幾歲),用37分鐘跑完30多公里的路程。

但請注意,這是會跑死馬的,請看下文報道:

而國產馬耐力好爆發力差,適合長距離,速度慢。所以,12000米這個距離絕大多數人都用純血馬來訓練,「純血馬一旦跑起來,勒都勒不住。用純血馬跑12000米,太不講『馬』道,也顯得很不人道。」黑龍江隊領隊毛建偉表示。勒不住馬的後果很嚴重,馬在高速奔跑中,肺會處於高度充血狀態,一旦超過極限,血管很容易破裂。「我們第一年舉行比賽的時候,長距離跑,有馬匹跑著跑著就倒在賽道上,口吐鮮血,那就是肺爆了。」武漢東方馬城相關人員曾這樣告訴記者。

優異的賽馬的長途行動能力遠超人類,這毋庸置疑,但記住,這是以生命為代價。


再看馬匹耐力:

耐力騎乘對馬的體能是一種挑戰,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條件下,更需注意馬匹的各項參數指標。以下是在長途騎乘中,騎手可以自行診斷和注意的:

了解馬匹的正常心律:馬匹的心跳速度可直接反映馬匹的運動承受能力。首先了解馬匹在平靜狀態下的平均心率,騎乘一小時後的心律。檢查方法:將聽診器放於前胸低端肘部後面,讀表15秒後乘以4,這就是馬匹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即心律(bpm)。馬匹平靜時的正常心率為30-40bpm,1小時行走或快步後的心律為60-80bpm。更長的山坡爬行則會達到100-120bpm。

追蹤檢測野外長途中的馬匹心律:在一段長途運動後,測量馬匹心律,假設馬匹心律達到了100bpm,休息10分鐘後,馬匹的心律應恢復25%,也就是75bpm,,儘管這已經恢復至正常範圍內,但馬匹仍需要充分休息,恢復到60左右時才可繼續騎乘。

檢測呼吸頻率:通常情況下,心率是呼吸頻率的3-4倍。例如,2小時慢步騎乘後,心率80bpm,呼吸頻率大約為20-27次/分鐘。呼吸檢查是通過馬兩肋擴張或收縮次數來計算。正常呼吸次數在6-8次/分鐘,慢步運動後上升為20-30次,劇烈運動後達到60次/分鐘。注意:馬匹劇烈運動散熱不順暢,其呼吸會出現異常,呼吸頻率超過心律。如果運動後是分鐘不能恢復正常數值,馬匹需要立即降溫,並諮詢獸醫。

水合狀況:用大拇指和食指在馬的肩部夾起一層皮膚1到2秒,然後鬆手,數多長時間恢復正常。檢查牙齦:牙齦顏色應當粉紅潮濕,而不是灰白乾燥。如果脫水,馬匹需要緊急降溫,補水。
休息:行走一段路程後,讓馬匹休息,選擇陰涼通風處,如果時間允許,摘掉馬鞍留住汗屜,擴大散熱面積。

降溫:騎乘1個多小時後,需要馬匹進水。首先降溫馬匹,用濕毛巾放在馬的頭頂幫助散熱,或擦拭頸部和四肢管部散熱。

以人類對比,人類正常長跑,心率保持在80-100左右是比較優秀的成績,優秀運動員可保持100左右長時間運動不會體溫過高。而按獸醫學的知識來看,為保證馬的長途耐力,馬應保持在60左右心率。如達到人類的80-100的心率,則馬會死。

繼續看長途騎乘比賽

http://www.macaiboss.com/ss/?action-viewthread-tid-6896

中國馬術網消息

全球最長的耐力賽,2009蒙古得比1000千米國際耐力賽成功在蒙古國舉辦,創下了新的吉尼斯記錄,26名國際選手和700匹馬參與了此次比賽。比賽從8月22日開始,比賽時間為兩周。  

這次國際耐力賽比賽全程1000千米,使用多匹馬進行比賽,吸引了世界馬術界的眼球。8月22日26名國際騎手從Great Kahaan的古都 Kaharkorin 出發,開始了美妙的蒙古大草原之旅。每20-40公里設一個獸醫工作點,沿途一共設了23個獸醫工作點。騎手們要在2周之內完成全部行程,一位蒙古騎手和一名南非騎手共同創造了比賽的歷史,僅用了7天時間就完成了比賽。

~~~~~~~以上新聞結束~~~~~~~~~~

在20-40公里的保障情況下,選手要求在14天內完成1000公里的比賽。其中的優異者可在7天內完成(一人多馬輪換)。人類呢?

對比人類:

希臘舉行246公里「超級馬拉松」 冠軍22小時跑完
2008-10-12 03:34:08 來源: 新華報業網(南京) 網友評論 15 條 點擊查看  核心提示:希臘舉行總長246公里的「超級馬拉松」,以紀念古希臘長跑能手斐里庇第斯。美國選手尤雷克用了22小時20分鐘抵達終點,摘得桂冠。
  揚子晚報10月12日報道 對普通人而言,跑完一個42.195公里的馬拉松已經是一種極限挑戰。完成總長246公里的「超級馬拉松」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路透社記者鮑拉日·科拉尼參加希臘第26屆「超級馬拉松」比賽後,於9日撰文敘述比賽中的心路歷程。

  這項賽事9月在希臘舉行,吸引了全球近300名最強壯、最頑強的選手。他們從雅典衛城出發,穿過伯羅奔尼撒半島,前往斯巴達。鮑拉日回憶,比賽開始後的第二天凌晨3時,他終於支持不住跌倒在地。「我已經連續奔跑了20個小時,惟一的休息是在打瞌睡時不小心偏離跑道」。

  超級馬拉松賽是為紀念古希臘長跑能手斐里庇第斯而設。根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公元前490年,斐里庇第斯受派遣從雅典前往斯巴達,尋求援兵。他在出發後第二天就跑完了246公里全程。

~~~~~~~~~~~~~~~~~~~~~~~~~~~·
超級馬拉松: 全程246公里  僅獎一杯清水
  一年一度的「斯巴達松」,又稱「超級馬拉松」即將迎來27歲生日。這項極限運動除有著古老淵源,還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賽事之一。   參賽者從雅典衛城出發,沿愛琴海海岸,穿越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山脈,最後到達目的地斯巴達,全程總計246公里,參賽者們需在36小時內完成比賽。至於獲勝者的獎勵,可謂獨一無二,是「超級馬拉松冠軍」榮譽稱號和一杯清水。
  超級馬拉松
  與人們熟知的傳統馬拉松相比,「超級馬拉松」的超級之處,在於距離更長,所經路途更為艱辛。
  傳統的馬拉松賽程長42公里195米,是為紀念古希臘長跑能手斐里庇第斯而設。公元前490年,雅典軍隊在馬拉松戰役獲勝後,斐里庇第斯不畏傷病,從馬拉松戰場飛跑42多公里到雅典,向民眾傳播喜訊,卻因勞累過度當場去世。
  其實在馬拉松戰役開始之前,斐里庇第斯還曾從雅典出發,沿愛琴海海岸,穿過伯羅奔尼撒半島內山脈,跑到斯巴達求助,總路程246公里。超級馬拉松就是把這段路線和距離作為比賽標準。
  一路上,選手們要面對中暑、血皰、腳趾甲掉落甚至由於精疲力盡而產生幻覺等種種挑戰,比傳統馬拉松更為艱險。
  根據賽程規定,選手必須在36小時內跑完全程。一般而言,前幾名選手24小時內便可到達終點,但大多數跑完全程的選手需要34小時以上。
  超級馬拉松賽每年一屆。往年比賽中,跑完全程的人很少超過40%。但在今年參加第25屆超級馬拉松賽的323名選手中,125人跑完全程,比例為歷年最高。
  僅獎一杯水
  超級馬拉松比賽最為特別之處,在於不設任何現金獎勵,獎品僅為一杯清水。競賽組織者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沿襲古希臘傳統,同時保持比賽純潔、公正的體育精神。
  來自希臘、曾10次跑完超級馬拉松的馬里奧斯·方尼瑞斯8日對路透社記者說:「金錢和興奮劑是扼殺體育精神的兩味毒藥。很高興,這裡一個都沒有。」
  上個月舉辦的第25屆比賽中,現年34歲的美國男子斯科特·尤雷克以23小時12分的成績奪得桂冠。尤雷克是自己掏腰包負擔本次比賽的費用。
  尤雷克說:「許多公司向我提供贊助,但我沒有接受。如果我不是因為崇尚體育精神,我就不會來參加比賽。」
  參加者們稱,長跑雖是身體運動,但也是一種精神體驗。如果把金錢卷進來,就會破壞他們所崇尚的體育精神。
  精神體驗
  超級馬拉松引人之處在於,年齡和身體天賦在這項比賽中已經成為次要因素。在體力不足時,激情和意志力變得更加重要。
  跑到160公里時,選手們將面對最為殘酷的挑戰,即翻越1200米高的帕特農山。其間選手們要在沒有任何明確路徑、沒有任何安全防護的情況下,在狂風中艱難前行。
  2003年超級馬拉松冠軍、奧地利心臟外科醫生馬庫斯·塔爾曼說:「其間你不斷遇到問題,這時你必須及時解決它們。」
  塔爾曼認為,贏得這項比賽的要素中,意志力佔30%到40%,賽前戰術準備佔30%,合理飲食佔30%到40%。
  尤雷克還說:「超級馬拉松是讓我們挖掘意志力的一種手段。一些人通過藝術或音樂來獲得精神的升華。對我而言,超級馬拉松就是這種精神體驗。」
~~~~~~以上結束~~~~~~~~~~

人類中的優異者,可在22小時內跑完246公里超級馬拉松。在歷史上,斐里庇第斯從雅典跑到斯巴達,又從斯巴達跑回雅典。之後隨軍前往馬拉松作戰,戰後被派往雅典報捷。由於過量的奔跑,斐里庇第斯死在報捷之後。

為紀念其英勇事迹,雅典人將其奔跑的最後一段距離,即從馬拉松平原到雅典城的距離約42公里,設為長跑項目。

有些說跑馬拉松的人,往往不知道在歷史上,斐里庇第斯到底跑了多少路。

最後,咱家提供一個關鍵字,本問題下很多人提到了非洲部落狩獵的情況,說人類追死羚羊的,但都沒有給出出處。咱家告訴大家,關鍵字是:

人類星球

然後對比文獻記載:

1948年12月18日,蒙騎一師三團自貝子廟出發(此前休整三天,工委同時派20餘人和100峰駱駝的後勤保障隊隨軍),23日參戰,未傷亡一人即繳獲馬1000餘,20峰駱駝及修械所,因天氣,草料缺乏,全團三分之一的軍馬垮掉,從繳獲中補充了缺額.

騎兵支隊在昌都戰役1200匹戰馬中跑跨800匹,最後迂迴到位時僅剩100多騎兵及100我垮馬後的徒步步兵

蒙騎十一師在平津戰役中追擊暫四軍炮兵營,人疲馬乏,非戰鬥減員多,全師有一半以上的戰馬拖跨了,前衛四十三團從全團精選一個前鋒連隊,在鐵老八營子村追上,迅即展開攻擊隊形進攻,雙方交戰兩小時後,四十三團部和二梯隊趕到,迫敵全部投降

蒙騎十一師(後蒙騎四師)1947年7月9日以4天時間躍進360華里,大部乘馬乏垮,少數人因馬跨掉隊,遂組織40名戰鬥員乘好馬繼續躍進40里執行戰鬥任務,7月21日再殲東蘇旗保安隊,繳獲軍馬1200餘匹,駱駱7峰,被擊斃7人,97人繳獲投降,9人逃走

~~~~~~~~~以上引用完畢~~~~~~~~
這裡的最好成績是,4天躍進360里,即180公里,平均日行軍不到50公里,結果就是」大部乘馬乏垮」。

對比剛開始找到的約翰·亨特·摩根的2500騎40日轉戰1000英里的能力,PLA騎兵戰鬥力略強。但這是以大部分馬匹垮塌為代價的。


蒙古馬哭暈在塞外大草原上
愛斯基摩犬哭暈在北極冰蓋上
馴鹿哭暈在北美大路上
婆羅門哭暈在廢土聯邦上

你萌人類耐力辣么強,還要我們幹什麼 _(:з」∠)_


以訛傳訛,題主的問題問的不準確,如果限定為四足動物,應該就沒問題了。

樓上那些蹦躂的歡的,請看看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利伯曼的說法:

  • 原作者:小紅豬小分隊
  • 原出處:科學松鼠會
  • 原文鏈接:身為耐力之王——為何人類卻厭惡鍛煉?
  • 鍛煉對於健康百利而無一害,但為什麼我們卻常常對鍛煉如此厭惡?——且聽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利伯曼為我們解釋這一悖論。


    註:黑體字為採訪者提問


    是什麼促使你去研究跑步和鍛煉的進化問題的?


    起初我對「人如何在跑步時保持頭部相對靜止」感興趣。那時我和同事們用豬作為模型進行實驗,發現豬的腦袋在跑步時會四處亂晃,看著很不舒服。然而相反的,那些擅長跑步的動物如我們人類,卻能在跑步時通過保持頭部相對靜止來維持身體的穩定性,進而能夠在跑步時穩定地凝視前方。於是我們開始基於人類和黑猩猩展開思考,並提出了關於人類為跑步進化出頭部穩定性的假設。


    為什麼你認為頭部穩定性是為跑步,而不是為別的運動形式而進化出來的?


    如果一個梳著馬尾辮的人跑步,你會看見辮子上上下下地甩動。這並不是因為她的頭部不穩,恰恰相反,由於頭部的相對穩定,辮子才會隨著跑步的節奏甩動。保持頭部穩定的奧秘在於內耳的半規管。相對於其它動物如猿類,人類擁有更大的半規管,從而使我們能夠更好的感知和響應頭部的劇烈加速。


    僅僅走路是不會造成頭部劇烈加速的。另外我想,我們的祖先也不會喜歡玩兒蹦床或者以互相撞頭為樂。對於半規管和頭部穩定性進化的唯一解釋只能是跑步。


    會跑步僅僅是個開始,那麼我們又是如何進化成耐力型選手的呢?


    我們是從不愛動的生物進化來的。一隻正常的黑猩猩一天走兩到三公里,跑100米再加上爬一兩棵樹。但在捕獵採集社會中,人們平均一天會走或跑9到15公里。不誇張地講,我們現代人從頭到腳都充滿了這些讓我們適應長距離走路和跑步的特徵。


    我和我在猶他大學的同事丹尼斯·布蘭布爾和戴維·卡里爾認為,人類一個很重要的優點就是能夠長時間捕獵,即長時間、長距離在熱天追捕獵物,直到它們中暑倒下。就像馬拉松,人類能以在別的動物看來是狂奔的速度跑上很長的距離。如此耐力可不是四足動物的特長,因為它們通過短而淺的快速喘氣來給自己降溫。顯然,你不能一邊喘氣一邊全速奔跑。因此如果你能在一個大熱天讓一隻動物高強度飛奔大概那麼15分鐘,它就小命不保了。


    但是我們人類能夠適應這種耐力長跑?


    沒錯。就如我剛才說的,我們的身體從頭到腳充滿這些特徵:短腳趾讓我們能更輕易地穩定身體、減少顛簸,跟腱令我們能更合理地釋放和儲存能量,強壯的臀大肌幫助我們穩定軀幹,頭部的穩定性同樣也幫助我們適應長跑。作為一名中年教授,我顯然不是什麼好的範例,但我依然能夠輕易地跑完馬拉松,並且跑的速度足夠讓一隻和我一樣大的狗狂奔不止。


    您最好的馬拉松成績是?


    [大笑]3小時34分鐘。有人能用我一半的時間跑完(此處利伯曼有些誇張,按照維基百科數據,目前的馬拉松世界紀錄是2:03:38,由肯亞人帕特里克-馬考 在2011年創造——編輯注)。


    但是如果你逼迫一隻動物用你的速度跑那麼久……


    我晚上就有肉吃了。


    既然我們如此適應跑步,為什麼我們卻從耐力運動員變成了宅男宅女?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過去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大批大批的人們被從體力勞動中解放。但從進化學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沒有規律的體力勞動是不正常和病態的。在許多醫學研究中,我們將病人和對照組放在一起比較。但問題在於,對照組都是些什麼人?那些久坐而不運動的西方人。我得說,我們是在把病人和那些不那麼正常、半病態的人在作比較。


    如果不運動是病態和不正常的,那我們為什麼這麼討厭運動?


    從來都沒有進化選擇的壓力來逼迫我們鍛煉。一個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或者任何早期現代人都不會對自己說:「快,我得去運動一下,不然要悶死了。」為了生存他們每天非得不停地跑才行。因此不鍛煉從來都不是個可選項,這是為什麼從來都沒有進化壓力來讓我們喜愛鍛煉。另一方面,很可能存在著進化壓力讓我們躲掉不必要的鍛煉。在捕獵採集社會裡,有些人一天只能攝入2200卡路里。在如此低的能量攝入下,他們是沒有多餘的力氣來把跑步當消遣的。


    所以說進化的力量讓我們喜歡輕鬆和懶惰嘍?


    當然。就像你永遠都難以拒絕甜食和油膩的食物一樣,這些都是有利於早期人類生存的。也就現在大家覺得這些食物不好,不適應。當你走進火車站,你的大腦永遠都告訴你,乘電梯,別走樓梯。在一塊蛋糕和一棵胡蘿蔔之間,我們都會去吃那塊蛋糕。你可能並不想這樣,但其實,這可能是深植於你內心深處的進化本能。


    這些現代的宅居生活方式造成了什麼後果?


    很難想像哪種疾病與體育活動沒有關聯。舉兩個最主要的殺手型疾病:心臟病和癌症。心臟的生長需要適當的鍛煉。鍛煉使周邊動脈增大,膽固醇水平降低,這足以將你患心臟病的風險至少降低一半。


    首先,鍛煉會降低乳腺癌以及其他再生組織癌變的概率。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進行規律鍛煉的女性患癌症的風險比不鍛煉的女性明顯低得多。鍛煉能將結腸癌的發病率最多降低30%。此外鍛煉還對精神健康大有益處——例如對抗抑鬱、焦慮,數不勝數。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對抗已經落伍於現代社會發展的本能?


    如果我們想要預防疾病,這就意味著我們得吃我們不想吃的東西,做我們不想做的運動。做到這些唯一的方法就是推行一些社會可以接受的強制措施。所以我們要求學校提供優質的食物和充足的鍛煉,否則孩子們是不會自覺做到這些的。目前我們正在全世界推行這些強制措施。


    如果我們想解決這些健康問題,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行動。作為一個社會、一種文化,我們需要這種共識,就是:要麼強迫自己行動起來,要麼就面對慘痛的後果——數以億計超重、不健康的人。


    進化是否給了我們一些促使我們去鍛煉的本能?


    有的。我們得認識到,身體不會只按照一種方式作出適應。有幾種相互抗衡的適應方式。比如說,雖然有許多讓我們不愛鍛煉的本能,我們仍然具備其他的適應性令我們喜歡上鍛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跑步者高潮。


    跑步者高潮在進化上有什麼優勢?


    想像一下你正在追趕一隻獵物,並且你必須一直追下去。你在跑動的同時還要通過觀察進行追蹤。你需要尋找周圍環境中的線索。這時候跑步者高潮在幹什麼?答案是,這種快感刺激你的感知,使你對周圍的事物更敏感。


    我自己的例子是,幾年前我參加倫敦馬拉松,我記得,當我快到終點,路過大本鐘時,我突然覺得「乖乖~大笨鐘真的好大呀~」,然後我意識到,「喔,我一定是high起來了。」


    耐力未必,但是耐熱的能力應該是不錯的。

    本太師37度高溫天,中午太陽底下可以跑一萬米,照樣活蹦亂跳,相信很多毛茸茸的動物會被跑死熱死。


    我認可人類的體溫管理是陸上哺乳動物中最強的,至少是之一,我們的汗腺是非常牛的散熱系統。

    至於耐力爆發力之類的,還是不要和動物去比了。很多說人耐力比什麼什麼動物好的,都是對比標準混亂、偷換概念

    進化目的是為了滿足生存需求,退化是為了淘汰不實用或不常用的功能。也許人就是因為身體的競爭力差,才不得不發展智力,漸漸有了科技。也正因為人類掌握的各種技術和發明的各種工具,讓人的身體理所應當功能退化,變得不強悍。


    老是聽到這種說法,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數據支持。很多回答的例子也用長跑運動員而不是普通人。我剛才上網搜了搜,發現狼群在食物缺乏的季節平均每天要跑50英里,也就是80公里。

    這是個很驚人的數字啊,因為它是普通狼(而不是狼群里的馬拉松運動員),每天為了吃飯(而不是吃飽喝足準備比賽)都要拖家帶口跑兩個馬拉松。而且這80公里還包括追擊獵物的成分,所以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跑。

    假如把這個運動量換成人,相當於隨便找個小區(這樣就包含了各種運動能力的普通人),每天吃完早飯跑個馬拉松,吃完午飯再跑個馬拉松,每個馬拉松中間都要追幾次兔子,掉隊的就餓死。一個冬天下來還能剩幾個活人呢?


    我想說,隨便一隻土狗,在不炎熱的天氣,都能輕鬆跑幾公里不帶歇的,隨便一個人能做到么?
    寒帶地區的狗拉雪橇,為啥用狗?輕鬆幾公里不喘氣好嗎?
    更別說野外環境下的狼,野狗什麼的。
    你到農村來,牛耕地一耕就是幾小時,你以為牛的耐力不如人?
    你看看天上的大雁,你啥時候看它經常沒事停下來休息的?


    先說結論,不是。

    簡單一個反例,雪橇犬。

    艾迪塔羅德雪橇比賽的賽程主要是從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城外到諾姆(地名),全程1868千米。參賽的狗隊每天要行進近200千米,通常是每天疾行6小時,共進行9-14天,它們拉著的雪橇重量通常都在100公斤以上。

    維基鏈接Iditarod Trail Sled Dog Race


    關於雪橇犬驚人的耐力,可看這篇文章。
    耐力冠軍,雪橇犬-芒果廣播網

    核心數據:雪橇犬有人類2.5倍的攜氧能力、肌肉細胞內線粒體比人類多70%。

    有人會說大部分動物軟齶與會厭是相互嵌鎖,那隻能證明動物奔跑的時候無法吃飯,和耐力卻是沒什麼關係的。

    接下來,聊下「人類是耐力之王」這種觀點的源頭和合理性:

    兩百萬年前,我們祖先大腦還不發達,只能製造簡單的石器,卻已經可以大量的捕食動物。已知最早的投擲長矛是幾十萬年前的, 在此之前百萬年跨度上,人類究竟靠什麼捕獵,對這個問題的思索,產生了耐力跑假說。

    利用耐力追死獵物的理論,被稱為Endurance running hypothesis(耐力跑假說),其依據有小汗腺發達,無毛,奔跑時可以用嘴呼吸,短腳趾,臀大肌發達、脂肪多等。

    具體請看果殼相關討論:人類是善於長途奔跑的動物嗎? | 問答 | 問答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但是這個理論的弱點也是比較明顯的,這種捕獵顯然是效率極其低下的,簡直就像一場賭博,如果捕獵失敗(獵物逃脫或被其它捕獵者截胡),獵人如何生存?還有沒有剩餘的體能去進行下一場狩獵?

    視頻封面人類最原始的狩獵方法:跑步—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這就是相關的視頻,可以看出高溫下連續5小時的捕獵是很消耗體力和水分的,兩百萬年前的人類祖先沒有片中主人公手裡的金屬頭標槍,碰到獅子鬣狗的話,疲憊不堪的狀態下,生存幾率堪憂啊。

    事實上,近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遺址被發現,更多證據表明早期人類是靠伏擊狩獵的。

    最新研究顯示 東非原始人善於利用地形狩獵-中國社會科學網
    獵殺小型動物很可能是200萬年前人類祖先的常規行為 - 神秘的地球 科學|自然|地理|探索

    在動物必經的地點,比如水源邊提前設下埋伏,利用原始石器和木頭進行殺傷,這種捕獵,耗能更少、更具有可持續性。

    人類發達的小汗腺、無毛等生理特點,可能確實與長期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有關,但那並不意味著花幾天幾夜去追逐累死獵物是一種常規捕獵手段。

    最後,替馬平反一下。

    如果將散熱、飲食、長距離訓練等各項工作都做好,馬的長距離成績也不是人類可以相比的,即使它背上不得不背著六七十公斤的負重。

    前蘇聯培育過一種優良的軍馬,布瓊尼馬。

    1946 年,在40℃的炎熱天氣下,舉行了200 公里長距離耐力賽。在完成長距離耐力賽的收尾階段進行了「襲步測驗」,並進行了詳細的獸醫檢查,結果表現良好得出乎所有人的預料。1950 年,舉行過一次24 小時的長途賽馬公馬「扎諾斯」(6 歲)在19 小時騎乘中行進了309 公里,其他馬匹也表現出了優異的成績。諸多的比賽表明,布瓊尼馬具有良好的耐力。
    http://www.horsing.org/article-1513-1.html

    作為參考,人類246公里超級馬拉松的記錄,是22小時。

    總結的話,人類確實具有非常優秀的散熱能力,但是我們本身的進化特徵並不適合長距離奔跑,畢竟人類直立行走最多也不過三四百萬年,奔跑效率上和精於此道的動物們差距很大。


    如果解決睡眠問題,補充好飲食和水分,氣溫合適,我相信人類可以連續跑幾十個小時。但在相同時間段內,很多動物可以跑步-——吃飯——睡覺——發幾個小時呆,等看到人類追上來了,繼續跑。


    這是一場充滿惡意的龜兔賽跑。

    最後,如果大家不滿意,非要用肉身和大騾子大馬比個輸贏,那我覺得人類的散熱系統確實還是非常獨特高效的。


    即使當不了「耐力之王」,也可以做個「散熱之王。」


    謝謝@輝博嘉 你的邀請:人當然是耐力最好的動物。

    大多數都是想當然。
    比如某位微信營銷的小販聲稱:

    比如極燕鷗,從北極到南極,再從南極到北極繁殖;還有信天翁,還有各類鵝雁,鴨子,鶴、鸛,候鳥經常是七、八天不吃不喝甚至不睡覺的連續飛行,人類這種猴猴能成嗎?

    其實他並不知道長途飛行的飛禽,都是靠滑行的,想像成扇動翅膀來飛,是缺乏基本的生物常識,能說出這種不著調的話,水平么……

    至於下面的這種說法則更神乎了,壓根兒就不懂什麼是散熱。估計「巡航」這種意義不明的東西也是他的獨家發明。

    『袋鼠可以在高溫天氣下,保持高速巡航數小時,換成人類早就脫水死了』

    不再重複搬運,我已經寫得很詳細了。

    百獸之王 - 言大官人 - 知乎專欄

    另外,看到有個網友發的一條哈佛人類學家的文章:簡明易懂,不需要我翻譯了吧。

    Humans hot, sweaty, natural-born runners

    看到這兒,笑噴了,這位先是缺乏生物常識,腦補鳥類飛行都是扇翅保持飛行的,當告知他鳥類的長途飛行是靠搭乘氣流公車滑行之後,又找出這耗脂比例的『角度』證明人類不能等比例耗脂,因此人類就不如鳥有耐力……照這樣,只要計算耗脂量就成了?耐力是生命體持續輸出與承受力的比拼,拼耗脂比例,毛毛蟲簡直宇宙無敵了。

    為了點綴,亂用術語也是醉了。
    學過生理學嗎?知道人類呼吸系統與其它動物的區別嗎?

    他當然不知道,因為如果知道,就不會有下面這段話了:

    還『結構形態』……
    馬是只能用鼻子呼吸的動物,長途奔跑的下場就是血氧不足而導致腦死亡。
    狗也是典型的obligate nose breathers動物,拿氧效率低下,擁有典型的軟齶與會厭互鎖結構,而人類擁有此種結構的嬰兒不會活到成年便會呼吸猝死。

    因為正常的人類結構是這樣的:

    跟人類比賽長途跑的下場,就是因拿氧不足而致低血氧腦死亡,或者散熱太差以致體溫過高導致腦死亡。

    另外,人類的腎臟代謝能力,血肌酐承受力,也不是其它動物可以比的。

    不懂裝懂,切。

    民科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那幾個高贊答案,純粹是一派胡言。我估計對跑步大概是一無所知。我直接說結論,人的耐力完勝四足哺乳動物。不管你是馬是騾子,牽出來溜,也沒有人的耐力強!

    先說什麼叫耐力?耐力比的是保持一個狀態,持續時間的長短,那叫耐力。一定時間跑出的距離,那叫速度。

    一個人,22小時,奔跑246公里。力竭。

    一匹馬,19小時,奔跑309公里。力竭。

    請問,這個人和這匹馬,哪個耐力更強?哪個速度更快?


    能不能把比耐力和比速度搞清楚了,再來答「哪個耐力更好」的問題?


    最高贊最後舉的那個例子,400公里,五天比賽,30個小時跑完,每天就跑6小時。這叫證明馬的耐力比人強,還是馬的速度比人快?

    還說什麼袋鼠在高溫跑四小時,人早就脫水死了。朋友,聽說過惡水超馬嗎?217公里,零上50度到零下1度的溫差,海拔差2600多米,最快的選手大概25小時完賽,他死了嗎?


    還有那個拿雪橇犬和人類做對比的答主

    艾迪塔羅德雪橇比賽的賽程主要是從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城外到諾姆(地名),全程1868千米。參賽的狗隊每天要行進近200千米,通常是每天疾行6小時,共進行9-14天,它們拉著的雪橇重量通常都在100公斤以上。

    也是每天就跑6小時,想證明的是耐力還是速度?

    這麼明顯的答非所問都能有這麼多人贊,物理都是體育老師教的?


    簡單的事實就足夠說明為什麼人的耐力完勝四足哺乳動物。

    人,直立行走,跑步過程中,內臟,頭部狀態穩定這才是人類耐力強的物質基礎。人類可以在跑步中自由調整呼吸節奏,可以在跑步中補水進食。皮毛退化,汗腺發達,散熱充分。更關鍵的是人的意志力是人力量的重要源泉。各種20幾個小時不眠不休的超馬達人靠的就是意志力。

    四足動物,奔跑中,前後足交叉是必然,在這個過程中,內臟擠壓,肺部伸縮,呼吸與步頻捆綁。內臟始終處於擠壓-拉伸的形變過程,無法在跑步中補水進食。大多長有皮毛,散熱不暢。內髒的擠壓摩擦,和運動的熱量,不斷地積累,一定時間後,必須靠停下來讓內臟降溫散發內髒的熱量,才是四足動物最大的耐力弱點。馬,獵豹,為什麼能把自己活活跑死,原因也在於此。四足動物,天生就是有連續奔跑的極限的。這是它的生理結構客觀決定的。

    而什麼叫耐力?持續不停叫耐力。人類直立行走的那一天,就以耐力和投擲,兩個利器立足於動物界。

    比速度,人不如四足動物,比耐力,人完勝四足動物。

    -------略更新的分割線-------

    被私信了才發現誤關了評論,已開。歡迎討論!

    騙了很多贊,再補點歷史資料。

    中國歷史上的耐力之王是誰?我個人認為是唐朝名將王智興。如果有同學有更強的備選也請不吝賜教。

    先是,李納遣其將王溫會魏博將信都崇慶共攻徐州,李洧遣牙官溫人王智興詣闕告急。智興善走,不五日而至。上為之發朔方兵五千人,以朝臣將之,與洽、環、澄共救之。

    王智興用了不到五天,從徐州跑到長安。各位可以用地圖連一下徐州和西安,選擇步行,看看有多遠。按著今天的路況,大概有850公里。如果以唐朝的路況來考慮,一定是遠遠比這個距離長的。

    不到5天,850公里,每天平均行進170公里以上。這也許是輕步兵行軍歷史上的極限。

    當然不能排除他在途中使用了馬匹,但是唐朝中後期戰亂比較多,驛站的馬匹配備條件未必能達到理想的狀況,加上他報信的緊急程度和歷史記載,綜合考慮,他在途中做了大量奔跑是無疑問的。

    如果如史書所說,他是全程奔跑。王智興放在今天是一個一流的超馬選手,但是未必能打破現代世界紀錄。

    附一張超馬強神庫羅斯 Yiannis Kouros - Wikipedia 的紀錄。

    庫羅斯的六日路跑賽,和1000公里路跑賽,平均每天奔跑都達到了171公里。王智興如果活在今天,能跟他掰掰手腕。

    人類的耐力是尚有潛力開發的,不要以為人類今天成了辦公室里的死宅,就認為人類在動物界是弱雞。

    人類就是陸上哺乳動物的耐力王者。

    -----------------------

    針對評論說兩句。有很多評論在說,人和馬沒有用來比較的標準。哪個耐力更好沒法比較。

    首先,人和馬,都是分為耐力賽和速度賽的。博爾特不可能去跑馬拉松,同樣的,速度賽用馬不可能去跑耐力賽,以耐力見長的馬,也不可能去跑速度賽。

    用耐力賽馬的比賽表現,和人類耐力賽的比賽表現做對比。我們不去比速度,也不去比距離。我們比的是人和馬,在這種求極限成績過程中的表現。是不是可以體現人和馬,誰的耐力更好的問題?

    國際耐力賽馬的規則對賽馬的保護是非常嚴格的,獸醫的檢查和授權,監控馬的心率體溫等等健康狀況,分段的賽程,還有額外強制的hold point,用來給馬休息,餵食飲水。

    就拿最高贊舉的例子來說。

    5日賽,400公里,以分賽段跑的形式,每天跑大約6小時。這樣的賽程,可不可以反過來證明,五天內每天儘可能快地奔跑6-8小時,是耐力賽馬在保持健康狀況下的極限?

    相比於人類的各種超級馬拉松的紀錄。

    100公里,160公里,12h等等的超馬比賽,人類的冠軍哪一個是會停下來休息的?哪一個組委會會制定規則,強制參賽選手進食補水休息?

    這兩種不同的規則和賽制,是否說明人類的耐力賽里,一個選手無休連續奔跑十幾個小時,死亡或者威脅生命的概率很低?是否說明馬甚至不能連續奔跑6小時,必須休息進食補水,否則大概率會有死亡危險?

    用這種方式,可不可以證明人類的耐力比馬強?


    大雁表示不服


    從微博健康步數上來看確實都是人類。


    有什麼意義?獵豹10s全速奔跑的距離約400米,我得全力跑近一分鐘,按長跑速度得跑兩分多鐘,獵豹隨意跑跑停停的我也追不上好嗎?犬馬的耐力在四足動物中比較強關鍵速度還很快,馬跑一次全馬只需要50分鐘,人類最佳記錄2小時多,拿什麼比?拋開速度談耐力純屬耍流氓,幾乎所有動物都可以在低強度下長時間的運動,很多大型動物速度很快,即便人類可以承受的運動時間更長也毫無優勢。另外話說古人類狩獵nb很大程度上難道不是因為點出了投擲技能嗎?在弓箭類兵器發明之前投擲可是一大殺器啊!而且如果真的要靠跑死大型獵物得跑出去100+km才可能吧,然後再把獵物拖回來?古人類可有不少是穴居的啊,這樣來回一趟估計都虧本了,不划算,竊以為靠跑死獵物來狩獵是極不靠譜的說法,不過如果這裡有問題歡迎打臉。
    而且題目說的是人類,不是古人類也不是運動員,那麼我們顯然不能以頂級全馬運動員和狩獵時代的古人類代表人類實力,而應該用人類平均水平比較其他動物平均水平才對吧?恩,在這種情形下,我相信數量龐大的死宅和越來越高的肥胖率的領導下,平均水準大致是連以5分鐘每公里的速度跑10km都做不到的(大致是我現在的水準,我相信像我這樣一周兩三次跑步的還是高於平均水平的),我們這群跑個1000m都要死的大學生畢竟還是有體育課的,還有跑1000猝死的,在這種情形下好意思說人類耐力強?現代人體能真心差的可怕。當然,經過系統訓練大概確實提升飛速,我隔壁一哥們兒剛開始長跑時將近8分鐘一公里的速度,現在四分半一公里,速度幾乎提升一倍,跑完反而比以前輕鬆,目前他在準備半馬。
    從身體構造來看,人體確實更適合長時間運動,不過我總覺得拿耐力比速度毫無卵用,速度足夠快的犬馬羚鹿獅虎熊豹就算跑跑停停人類也追不上,另外在投擲等技能解鎖前,獅虎熊豹大概是追著古人類跑才對吧,人類欺負的應該是速度和人類差不多但耐力比人類差的動物,對付跑得飛快的動物應該用圍獵陷阱投擲乃至後來的弓箭之類的更多一些。


    動物的生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覓食,繁殖,躲避捕食者

    人類卻可以強忍住這三種本能的衝動,長時間地刷知乎

    你說是不是耐力最吼啊?


    不考慮速度比耐力很難把控。其實有個辦法可以讓每個人很簡單的測試一下自己的耐力:拼勁全力從始至終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衝刺,最後看看自己能堅持多長時間。上面有回答說豹子全速跑能堅持個4-50秒,如果你超過了這個時間,恭喜你,你的耐力比豹子強。


    推薦閱讀:

    馬拉松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很長嗎,為什麼?
    Nike 是否已經超越了 Adidas?
    左旋肉鹼減肥靠譜嗎?還是只是減肥藥廠商的一個新的陰謀?
    怎麼分步驟教旱鴨子游泳?
    女生怎麼挑選合適的運動型內衣?

    TAG:人屬動物人類 | 運動 | 動物 | 哺乳綱動物 | 長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