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金庸筆下的周伯通?


謝邀。

周伯通在金庸筆下的作用,主要是一個官方情節扭轉器。
或者說,機械降神。
或者說,就是金庸自己。

以前希臘戲劇,編不下去了,擰成死結了,憑空來個神,三言兩句,把問題解決了。機械降神。
許多劇里,都要有這麼一個不可以常理推論的傢伙,關鍵時刻挑起一切矛盾,又解決一切矛盾。
《射鵰》這書,相對臉譜化,金庸先生自己說的。比如,黃藥師是東邪,歐陽鋒是西毒。黃藥師不能設定去讀聖賢書,歐陽鋒也不能去給社區老奶奶送溫暖。
周伯通來了。

看看周伯通的所作所為。
郭靖遇到他之前,失陷於桃花島。
周伯通負責給他講過去發生的故事。負責給他講《九陰真經》。尤其是後一個,硬逼郭靖背《九陰真經》,其實是情節需要如此。
官方的解釋?說周伯通頑童心態,愛作弄人。這個聽著沒譜,但就這麼解釋了。
最後安排周伯通把書給毀了。
作用巨大吧?

再然後,周伯通、洪七公、郭靖三人被歐陽鋒救了。
情節要求洪、郭要遇險,但放著周伯通在這裡,憑空遇險不合理。於是就設定周伯通打賭輸給歐陽鋒,自己跳海了。正常人哪會這樣?周伯通做了。
之後郭靖洪七公遇險,洪七公被恩將仇報廢了武功,被強敵包圍。
周伯通騎著鯊魚又憑空出來,救了郭靖、洪七公與黃蓉。

這就是官方劇情需要啊。要遇險,跳海去。要救命,騎著鯊魚跳回來。

《神鵰俠侶》里其實也是。周伯通第一次出場,是莫名其妙闖到蒙古大營,然後被絕情谷的人抓走,引出絕情谷。
第二次出場,是跟金輪法王打賭偷旗幟,結果讓小龍女學會了左右互搏。
第三次出場,是大戰楊過,順便引出黯然銷魂掌的懸念。

每次出場,周伯通都帶任務的。一定會推動劇情,做一個扭轉。

最後一個例子。
華山論劍。黃蓉還在生郭靖的氣。倆人一時僵持。周伯通過來拍馬屁,打了郭靖兩耳光,黃蓉立刻心疼了,嗔怒了,罵走周伯通,跟郭靖重歸於好。
這時的周伯通,就是個媒人。

金庸就是需要這麼個,武功可以高得搞定一切問題,可以怕蛇怕瑛姑弱點明顯的存在。這麼個隨時可能出現,又隨時可以走掉的情節修改器。
編不下去,好,出周伯通,情節扭轉。
就是如此。
簡直就像金庸披了周伯通的畫皮下場,「下面情節要轉一轉了」,好,搞定。


當然,金庸也沒白使喚周伯通。
金庸小說一直有個對比。越是淳樸如赤子,無心勝負,越容易武功高得逆天。
張無忌如此,郭靖如此,虛竹如此,段譽如此,令狐沖如此。

周伯通一輩子沒想成為天下第一,只是單純的喜歡武功。
可是心胸開闊,機緣巧合,終於在《射鵰》末尾成了天下第一,《神鵰》里成了新五絕的中頑童。

各人聽了,都是一怔,說到武功之強,黃藥師、一燈等都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名字,只是和他開開玩笑,想逗得他發起急來,引為一樂。哪知道周伯通天真爛漫,胸中更無半點機心,雖然天性好武,卻從無爭雄揚名的念頭,決沒想到自己是否該算五絕之一。
黃藥師笑道:「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泊,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
眾人聽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這十一個字,一齊喝彩,卻又忍不住好笑。

這就是官方認證了。


無心爭雄,反成天下至高。金庸一向這麼寫。
周伯通就是他這種精神的終極見證。


周伯通是王重陽的反面。

1.0版的青年五絕之中,東邪量小、西毒心惡,南帝痴嗔,北丐貪嘴,所以第一次華山論劍,勝出的三好學生王重陽,品學兼優,大家都服。
王重陽得了《九陰真經》,卻不練,壓在蒲團下邊,不讓其貽害武林。
王重陽帶義士抗金,以活死人墓作為據點,厲兵秣馬,下著一盤很大的棋。
從《射鵰》到《神鵰》,有黃裳和獨孤求敗武功絕頂的傳說。但武功絕頂又如何?黃裳武功絕頂歷時四十年,尋仇卻發現仇家早已壽終正寢,四顧茫然;獨孤求敗中年便天下無敵,想他瀑布練劍,雪中練劍,怒濤練劍,走遍天下找不著對手只能拿地球洩慾,武功天下第一,遊手好閒天下第一。
郭大俠悟到習武應為蒼生造福的道理,義守襄陽,忠勇而死。但他有守無攻,把襄陽玩成塔防遊戲。
所以王重陽是二《雕》中最了不起的人。不單有武藝,而且有抱負,有擔當,大義在身,心系蒼生,立志以武功取天下,另創一個清平世界。要是擱現在,王重陽就是一枚閃亮的參議員,最終走上民選政治領袖治國之路。

身為這樣的王重陽,有沒有缺憾?
到了這個高度,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因為看客各有三觀,有人願做洪老英雄,單身旅遊尋美食,一句「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倖之輩」擲地有聲;有人願做一燈,四十歲前榮華富貴,四十歲後供佛吃齋盤手串;有人願做黃島主,收集一島珍寶卻在洞庭湖邊負手賞月,誰敢惹我殺你全家;有人願做歐陽先生,雖惡卻有大宗師身份,走到哪裡都有光頭紋身的小惡人躬身叫你一句大哥。

所以金庸讓那個世界有了周伯通。

周伯通沒有政治觀,沒有遠大抱負,似乎沒有從小「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當然也就沒入過少先隊。
周伯通只知道玩,就連武學,對他而言也是玩。
王重陽叫他送快遞,他為了玩彈子,把快遞輸給東邪老婆看。
拿到可汗大纛,為了再玩一次捉迷藏,願意還給金輪。
看到金輪要自盡,怕龍象般若功失傳,就誠懇要學。
周伯通顛三倒四,亂七八糟。

因為周伯通在二《雕》中有一個工作,就是機械降神。小說情節力求曲折,造化弄人,人難免恨著造化,所以金庸讓周伯通代理造化,盡量減輕大家對造化的恨,以免影響對情節主幹的專註。
所以周伯通到處闖禍。但他闖的都是中小型禍,大禍不能讓他背,畢竟讀者老爺該恨還得恨。大禍擔當有三派,歐陽峰、金輪法王等惡人派;丘處機、柯鎮惡等衛道士派,還有郭芙、李莫愁屬於迷情派。

但周伯通先天處在一個極高的人生境界:
我們說反璞歸真,周伯通一生真璞。
道家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周伯通就是嬰兒。
佛家說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周伯通今生就是一大坨琉璃。

在華山論劍1.0時,王重陽得了中央之位,以絕世武功,以正義仁俠。
在華山論劍3.0,東邪有了寬宏,南帝證了佛法,歐陽峰的傳人去毒得義,洪七的弟子娶了廚師成了俠。而周伯通,以其琉璃嬰之身居了中位。

晚年結局呢?王重陽早逝,我的理解,原因有二:一是神話最好不要活著,活著雞毛蒜皮,死了才好封神;二呢,政治人物並不純潔,成吉思汗、朱元璋,功成萬骨枯,王重陽早逝就不必再惹這身腥。
金庸把最有愛的晚年,給了百花谷老人院。南帝、瑛姑和周伯通的三角戀,是南帝一生的憾疚,是瑛姑一生的執念,也是周伯通一生的逃避。慈恩死前,周伯通一句話便原諒了他,化解了多年的心結,慈恩釋然而逝。而三角戀,後來移居百花谷,和風暖陽,鳥語花香,靈狐玉蜂,三間茅屋怡然而居。書中說周伯通因百花谷的特供伙食而返老還童,想那一燈和瑛姑也會因此延年,三人在這溫暖山谷任歲月流淌,世外紅塵兵荒馬亂。

那麼要不要過周伯通那樣快樂、陽光、沒心沒肺的人生呢?我想,其實那嬰兒琉璃身,和我們與生俱來,只是一路走著走著,就給弄髒了。我聽人說,不把自己先弄髒的人生,算不得完整的人生。

所以郭靖邊陪大汗打江山,邊看百姓被戰爭碾碎。
所以楊過邊策劃殺了郭靖,邊思考這郭大俠怎麼那麼牛逼。

人生就是反璞歸真中的反歸,
是復歸於嬰兒中的復歸,
是今生站在泥沼中,幻想來生乾乾淨淨做琉璃的一臉痴萌。

**********************************續一****************************

實在不願打斷站在泥沼中的思緒,但評論中提到郭靖塔防,又覺得有小半肚子的話要說。

郭靖是了不起的人,這裡對他略有微詞,只是針對襄陽「有守無攻」。
我們在玩塔防遊戲的時候,不斷加固、添塔,只知道能扛住多少波後即算勝利。
但如郭靖這樣一守半生,有沒有想過未來會怎樣?後方是否能為反擊蓄力?這樣死守能否守出一個明天?甚至,就算郭靖守夠一生,他壽終正寢後襄陽和宋朝又怎麼辦?所以這裡顯出了郭靖的歷史局限性。
襄陽城防在歷史上的原型是釣魚城,從築城開始死守,至崖山之戰宋亡才投降,歷時36年。也就是說,守城之人只見宋土一點點被蒙古所佔,甚至忽必烈自南方渡江來合圍,而宋室愈見羸弱,不現轉機。
書中借楊過之手擊死蒙哥,歷史上此時距崖山之戰還有20年,即:《神鵰》結尾趁蒙哥退兵,眾人上華山論了3.0的劍,重刷五絕榜之後,郭黃一家回到襄陽,又守了20年。書中寫的是「城破而死」而史載是宋亡而降。不論哪個結局,對郭靖,我只剩無比心痛。
郭靖的性格,從習武可見,是「今天不成明天接著苦練」的風格,所以36年的死守,承受一波波攻擊與一次次修復,這無窮盡的人生,似乎他比我更能承受這種絕望,所以金庸安排讓他守了襄陽。
歷史上,有守得出希望的塔防,即是孫承宗的推塔戰術,後來星際魔獸我都用過。孫承宗在遼東四年,邊守邊把戰線往前推,屯田復城,練兵積糧,此長彼消,從長遠來看終有戰勝的一天。
當然襄陽的地勢不一定能和遼東比,但從長遠角度看,守城終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風陵夜話一章也說到,襄陽城內有時困難到「樹皮污水也吃喝乾凈」。一味死守,既是對元人的頑抗,也是對宋室的愚忠。

這裡就不免要提到「官」與「俠」的概念。
郭靖如果城防之餘也練兵,趁蒙古衝擊鬆懈之機,可派兵出擊的話,比如南陽或可取之。但取後自營還是交給呂文德?局面不免尷尬。如果郭靖率義軍打得元兵一路北逃,那日漸坐大的郭家軍與宋室又如何相處?想想郭靖受的是丘處機那套宋金之分的教育,還真是為難。
較之郭靖,楊過是升級版的俠。神鵰俠在等待妻子的16年中,便是個自由的遊俠。他的立場不在宋室-蒙古之間選擇,只以人民立場與心中善惡考量。神鵰俠殺過蒙古人,也殺過宋朝的「朝中奸臣」。俠有武功,可輕取「惡官」的首級,但權力大了就是腐敗,惡官之惡,以誰標準評判?你殺的惡官若不夠惡,那你就是惡!
《刺客信條》系列就對這一問題有過深刻的思考,刺客是俠,飛檐走壁終能取你性命,所以為官(聖殿騎士)常要提防,作惡自會有正義的利刃從天而降。但刺客殺死惡官,臨終前總聽到「你太天真,你設想的世界真能靠暗殺完成?」或「我太遺憾,我心中的理想世界被你的殺戮阻斷。」看似,所殺惡官也心繫人民,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事實上,金庸心中也有「官」與「俠」的體系,官為民建國立業,外抗強國,內蓄民生;若官以權謀私,俠便出現,以殺相脅。官與俠,相當於股份制的理事與監事,前者做事,後者監督。所以鑄神兵需得兩柄,屠龍刀「號令群雄」,而倚天劍「誰與爭鋒」。所以屠龍刀中藏了兵法,而倚天劍里是《九陰真經》。

徐達捧著兵書,雙手顫抖。張無忌道:「武林傳言之中,尚有兩句言道:『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倚天劍眼下斷為兩截,但日後終能接上。劍中所藏,乃是一部厲
害之極的武功秘笈。我體會這幾句話的真意,兵書是驅趕韃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權,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間百姓受其荼毒,那麼終有一位英雄手執
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統領百萬雄兵之人縱然權傾天下,也未必便能當倚天劍之一擊。徐大哥,這番話請你記下了。」

這是書中點明了官俠關係的一段。張無忌的明教坐大,眼看就要得天下,俠將為官,且張無忌武功天下第一,官俠一體,那便少了鉗制。最終張無忌退去,讓朱元璋做了江山,便是俠的歸位。
而且《倚天》的俠是雙保險系統,如果倚天不能行俠,古墓傳人隨時空降,見首不見尾,對任何霸權與陰謀都構成威脅。想來仍是當年楊過夜審丁大全的風格。
從私情來看,張無忌(屠龍刀)與趙敏(敵國)通婚,周芷若(峨嵋俠-倚天劍)在旁虎視眈眈,這混亂關係也算金庸對官俠體系不夠科學公正的自嘲吧。

話題回到郭靖,為國死守是1.0版的俠,我稱之為愚忠俠;2.0版是四處伸張正義的楊過,管拆不管建,破而不立,我稱之為狙擊俠;3.0版是打算立國救世的王重陽,也是俠往官轉型的一版,我稱為公務員俠;4.0版是立國後的俠,比如朱元璋,但立國後誰又能真正救世為民?4.0版一直在公測中..........

對了,越說越遠跑題了。周伯通,習武不為俠,是個長壽又快樂的廢物!(政治覺悟臉)


感謝邀請。

王重陽對周伯通的評價最精闢,《射鵰英雄傳·九陰真經》:
周伯通道:「這道理本來是明白不過的,可是我總想不通。師哥當年說我學武的天資聰明,又是樂此而不疲,可是一來過於著迷,二來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就算畢生勤修苦練,終究達不到絕頂之境。當時我聽了不信,心想學武自管學武,那是拳腳兵刃上的功夫,跟氣度識見又有甚麼干係?這十多年來,卻不由得我不信了。兄弟,你心地忠厚,胸襟博大,只可惜我師哥已經逝世,否則他見到你一定喜歡,他那一身蓋世武功,必定可以盡數傳給你了。師哥若是不死,豈不是好?」想起師兄,忽然伏在石上哀哀痛哭起來。
反過來說,王重陽並不著迷於武學,又有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所以,就算一生大部分時間致力於抗金,武功照樣達到絕頂之境,這是非常經典的內聖外王的語境。
《書劍恩仇錄》是以知識分子的模式塑造陳家洛,《碧血劍》則是傳統的扶保明主的套路,從思想上說,甚至還不如前者,所以,《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建立「俠」的最早文本,什麼是「俠」?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俠就是儒家倫理道德的捍衛者,儒家倫理道德的最高形式就是民族大義,所以,王重陽、郭靖都是儒家理想人物。
正因為如此,武學對於二人而言只是手段,捍衛儒家倫理道德的手段,而不可能成為目的,更不要說是人生的寄託,但是,周伯通卻是反過來,簡單地說,武學就是周伯通人生的寄託,所以,相比較王重陽、郭靖,周伯通是道家的理想人物。於是,在《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是顯性主角,王重陽是隱形主角,而周伯通只能是配角。

金庸對「俠」的思考不是一成不變,《神鵰俠侶》中郭靖的形象已經出現瑕疵,儒家倫理道德能否成為人生的寄託也就成為一個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郭靖之死也不見得就只是因為蒙古人的緣故,這就好比蕭峰之死,也很難說到底罪在何人。《天龍八部》雖然有一個胡漢對抗的背景,但是,已經很難推導出民族大義的意思,契丹人殘殺宋人,宋人何嘗不是也在殘殺契丹人,誰能說得清楚雁門關外宋遼互相打草谷到底孰是孰非。
於是,楊過、張無忌、蕭峰雖然身處民族危難之際,但是,人生的寄託卻是愛情,而不像郭靖那樣是民族大義。
到了《笑傲江湖》,儒家倫理道德已經完全崩潰,傑出人物如岳不群、左冷禪者終於在爭權奪利的狂歡中身敗名裂,令人唏噓。
儒家的入世讓位於道家的出世。周伯通又登場了。
不得不佩服金庸人物安排的巧妙,郭靖和王重陽是一明一暗的主角,令狐沖和風清揚也是。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兩個徹頭徹尾的隱士,令狐沖和風清揚其實是周伯通的兩個側面,令狐沖是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而風清揚則是過於著迷,只是對象換成了劍術。從這個意義上說,周伯通是金庸在不經意間埋下的一個伏筆,是一個因為提前登場而淪為配角的主角。

王重陽說周伯通難以達到絕頂之境,因為當時存在絕頂之境,這個絕頂之境與其說是在武學層面,不如說是在倫理道德層面,簡單地說,周伯通難以成為王重陽、郭靖那樣的儒家理想人物,難以承擔起捍衛民族大義的重任。
令狐沖、風清揚當然也不可能到達絕頂之境,因為時移世易,當時已經不存在王重陽所說的絕頂之境。於是,周伯通終於可以以另一種形式獲得本來就應該屬於他的主角地位。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個人覺得除了喜劇元素和情節扭轉器外或許還有這樣一種可能:全真教是道教門派,但明確說明了老頑童不是道士。可是縱觀整個全真教的道士們,連同創始人王重陽在內,基本沒有人能比老頑童在心態上更接近道家所追求的「清凈無為」的空靈狀態。苦求得道修仙的道士們各個都各種爭強好勝凡心不死,反倒是全真教里唯一一個不是道士的卻最接近得道。
老頑童擁有純粹的天性爛漫,赤子之心和獨步天下的武功(尤其是左右互搏這種外掛)卻沒有任何野心,雖然遇到高手經常會想盡辦法要和對方比試但完全是為了體會習武的快樂(相比於西毒歐陽鋒,以及《笑傲江湖》里的眾人真是水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前期在《射鵰》中老頑童至少還有瑛姑這個心病讓他不能達到內心完全「空」的狀態(參見郭靖在桃花島初遇老頑童時,老頑童雖然內力遠遠強過當時的郭靖但差點就抵擋不住黃藥師充滿情慾挑逗的簫聲差點走火入魔一段)
而到了《神鵰》之中,尤其是與瑛姑和一燈大師相見並原諒了垂死的裘千仞之後,老頑童人生唯一的心結也徹底解開了,自此之後個人覺得老頑童已經快要達到在人的層面上最接近得道的狀態了。特別最後二次華山論劍重新選定五絕的那一段
==========

「各人聽了,都是一怔,說到武功之強,黃藥師、一燈等都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名字,只是和他開開玩笑,想逗得他發起急來,引為一樂。哪知道周伯通天真爛漫,胸中更無半點機心,雖然天性好武,卻從無爭雄揚名的念頭,決沒想到自己是否該算五絕之一。
黃藥師笑道:「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泊,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
眾人聽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這十一個字,一齊喝彩…
======
連黃老邪這種一輩子不服軟的人都對老頑童的境界佩服不已,就不需要其他佐證了吧。
相比之下,全真教主王重陽在林朝英去世後重入古墓,見到林朝英破解全真教武功的方法還忍不住手癢寫下反破的手段。注意這裡的重點是寫下,這是為了告訴之後看到的人:誰說這小婊砸能破了老子的神功?老子分分鐘搞掂給你看」,這種爭強好勝的心態與老頑童高下立判(媽的女友用繩命最後一次向你撒個嬌你還這麼不解風情活該一輩子處男單身!)
無怪乎老頑童一提到全真教的眾人除了他師哥王重陽外都是一口一個「牛鼻子老道」,因為以他的境界修為,就算不考慮輩分,也足夠傲視天下各門各派的和尚道士們了


周伯通是個沒有觀點的人。

第三次華山辯論大賽,以名聲是什麼為辯題。郭靖說名聲是身外物,楊過說名聲永遠比不上姑姑,黃藥師說名聲就是狗屁,一燈大師說名聲就是浮雲。

眾人紛紛說好,不愧是大V,觀點犀利新奇,令人耳目一新。接著焦點轉向第五位選手,周伯通。

周伯通說,名聲是什麼?

這放在現在是要被鄙視的。互聯網時代,人人要做大娛樂家,有人拍照要記得插袋的時代,賣的是觀點,甚至有人認為觀點越偏激越值錢。郭靖和一燈的觀點平平,黃藥師的觀點就夠值錢了,楊過更能吸粉百萬,分分鐘引流量。

周伯通是當不了大V的,雖然其他人佩服他的超脫,甘願把中頑童的名聲送給他,但他並不能號令武林的。沒了觀點,就等於沒了屠龍刀,沒人對你莫敢不從。自王重陽逝世,周伯通成為了全真教資歷最老的人,在武林上也找不出幾個這樣的老頭了,武功還高。但是全真七子他們,對這位師叔也不怎麼敬畏,開會的時候也只是象徵性問問他的意見。

周伯通身邊的大V小V,甚至連小雜兵,都活的稜角分明。歐陽鋒壞得理直氣壯,黃藥師邪得我行我素,洪七公自帶正義光環,就不必說了,連丘處機王處一彭連虎沙通天等人也是有型得不要不要的,江南七怪更是拉了一整本書的風。

周伯通則是個圓滾滾的傢伙,連個稜角也沒有。孫悟空拜師時候說自己沒成名的時候,「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沒有脾性。周伯通武功大成之後,也沒有脾性,只想著玩。甚至連被黃藥師打斷腿的仇,也一笑了之。

別人的行為性格,都像刀槍一樣突出來,有導向性,成為自己立身的根本。周伯通的所有行為,都發自與本真,像孩童一樣,沒有目的。一般人自重身份,擺出個為人師表的樣子,就連黃藥師,也未必肯跟他的小朋友楊過拜個把子。但周伯通肯,上來就跟郭靖拜了把子,讓他成了全真派的師叔輩。不為別的,只因為好玩。

他的玩,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最大的招牌是雙手互博。也只有愛玩的孩子,才能想出這種玩法。他獨創的這門功夫,造就了郭靖和小龍女兩大高手,完全可以申請專利,作為全江湖人的痛點,做個APP了。但他居然沒有,教小龍女的時候甚至不好意思收學費,想要瓶蜂蜜還得偷偷拿。

很多人覺得他玩到感情上,對瑛姑始亂終棄,是個渣男。但他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來的,始終是個孩子性情。小孩子說起男女之事,都是羞羞的,他也是,見到瑛姑就逃,還跟郭靖說不要娶妻。但他心裡是喜歡瑛姑的,發自肺腑的。被蛇咬傷昏迷時,嘴裡念叨的,還是那首四張機。最終楊過來跟他說瑛姑想見他,他終於放心不下。相見,第一句話就問:孩子腦袋上是一個旋兒還是兩個旋兒。小孩心性貫穿了他一生。

他經常被定義為武痴,什麼武功都要學,這有點片面了,他學武也是為了玩。雖然在他手中成就了天下幾大奇功,雙手互博和九陰真經,但他也是為了開心,九陰真經也用過了就把他忘掉。周伯通遇到武功大成的楊過,纏著要學黯然銷魂掌,甚至不惜給楊過磕頭,但楊過把黯然銷魂掌的原理說了,他馬上失去興趣。一套武功不好玩,就不值得學了。

周伯通的一生,用他的一套拳法形容最好不過,空明拳。空空如也,行為出自天性,是道家最高的境界,全真派那些道士們努力達到的境界,早在他身上出現了。

放到現在,沒有人會這樣度過一生。我們都被要求有專長,有特點,遇到事情之後,拿得出創新見解的人才是精英。周伯通若不是被其他高手推舉,也許不會登上那麼高的位置。登上了之後,也號令不了群雄,成不了意見領袖。這樣的人,如果在我們身邊,要被加個標籤,沒有幫助。

可是他快樂呀,能在這個功利性的世界裡,像個孩子那樣活著,難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嗎?

我們總覺得靠著觀點,特色,走上頂峰才最快樂,到最後才發現,沒有觀點,才是真正的快樂。

想看更多精彩,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香光王國。直接掃描關注。

http://weixin.qq.com/r/VXVlfVzEmQHmrRge9yB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榮格心理學中的「永恆男孩」原型,中國文學形象中可以與之相對應的是老頑童周伯通,周伯通身上兼具道家反樸歸真的孩童與永遠拒絕長大、不敢獨立、不敢負責的「巨嬰」這兩種人格,我取前者,擯棄後者。


如果沒有周伯通,黃藥師老婆不會死,黃蓉不會逃出桃花島,不會遇到郭靖。

郭靖會成為金刀駙馬,然後幫助蒙哥一統天下。(完)

如果周伯通沒有和劉貴妃扯上一腿,南帝不會出家變作一燈大師,裘千仞也不會害那個孩子,瑛姑不會守在黑龍潭多年。南帝還是一國之君,不會參與江湖爭鬥或者療傷。黃蓉受傷後無法醫治,卒。郭靖傷心之下回到蒙古。

郭靖會成為金刀駙馬,然後幫助蒙哥一統天下。(完)

所以說,談戀愛看似是個小事兒,但真的生了孩子,就是大事兒了。


頑童這個詞,真的很適合他。

周伯通這個人在射鵰和神鵰中出現的次數不算多也不算少,總結一下他是一個重大義而輕小節的人。

他這輩子最重視的是他師兄王重陽,他最開始的武功是王重陽教的,因為王重陽看出了他愛武成痴,但王重陽也看出他的心性不穩,不適宜修道,所以沒想過讓他當道士。

王重陽呢,他這個人算不上愛武成痴,他是一個有夢想的男人,就連修道也不是他的本心,他就想為國效忠,雖然在抗金這方面他沒什麼天賦,但也算鞠躬盡瘁了。對他而言,武功高,是為了抗金,修道,也是為了抗金。

周伯通有一段很值得品味的故事。
就是他在大理皇宮,教瑛姑點穴,然後兩個人一來二去發生了關係,當然這種事是瞞不住的。可是周伯通犯了錯之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不是想著瑛姑該怎麼辦,會不會受處罰,而是他想自己得罪了段皇爺,給師兄丟臉了。

這裡我沒有責怪周伯通的意思,開頭就說了,這是一個頑童,他不是不喜歡瑛姑,四張機在他心中記了一輩子,而且在射鵰中也提到過,若是段皇爺和瑛姑有難,自己是一定要拚死相救的,但平時一定能躲則躲。

這種心態,就是周伯通對待部分事的態度,犯了錯,我逃避,但我心裡還想著怎麼補償,我師兄死了,我在心裡懷念他一輩子,但全真教就算了吧。

但是周伯通絕對是個正面人物,他知道洪七公是好人,歐陽鋒是壞人,但他也沒有多討厭歐陽鋒,只是站個立場,黃藥師亦正亦邪,但是周伯通來說算是個壞人了,搶了真經,又把自己囚禁起來。可他的報復方法也不過是撒了他一身尿,並不太生氣。

他最堅定的立場是什麼時候呢?

在神鵰末尾的襄陽大戰,他為此差點把命都丟了,但這也是他最堅決的一次,無論怎麼樣,都是死守襄陽。

他重大節,但其他的事,就可有可無了。

瑛姑和他在一起也好,不在一起也好。他都是一樣的過。
王重陽在世和好,去世了也好。他也沒改心性,不會憑著一腔熱血扛起振興全真教的責任。
九陰真經他也不在乎,練了就練了,不用就不用,遇到個傻小子郭靖,還能全盤託付。
五絕也好,是不是五絕之一,對他都無所謂。

他就喜歡練練武功,養養蜜蜂,沒事吃點靈芝,不問世事。

金庸喜歡這樣的角色,我也喜歡這樣的角色。
胸中無一物,真的頗有點返璞歸真的意味。


最喜歡看他和七公在一起,兩個大高手卻不裝b啊!!!一個吃貨一個頑童,什麼家國情懷,江湖仇殺,兒女情長統統不管,不害人也不被大道理洗腦,還有更可愛的嗎?洪老爺子用一鹵豬蹄寫上我去也,不要太酷好不好。周老爺子被打斷腿囚禁15年,出山洞頓覺天高雲闊,種種虐心往事如雞蟲小事,不要太屌好不好,咱在路上開車還路怒,太low了。
順便感覺黃藥師人格生活中很常見,到處說我這人就是個性,就是桀驁,這種看似清高其實最在意別人看法。


出門一笑無拘礙,雲在西湖月在天。

可笑全真教七個雜毛把這句話念念叨叨了半天,真正做到的還是他們眼中的這個瘋瘋癲癲的師叔。


道德在他身上就是一張白紙。

1、他沒有輩分概念
傳統的倫理觀念建立在君臣父子上的。等級觀念是根深蒂固的。他和郭靖見面就要拜把子。   
2 、他沒有婚姻觀念
雖然有性觀念(自然的),在一段關係中卻負不了責任,扛不起擔當。比如在對待瑛姑的態度上。
3 、他沒有善惡觀念
看到歐陽鋒武功高就要拜為師。   

這種遊戲心態,在中國幾乎是絕跡的。在西方夢幻島,倒是有一個,叫Peter Pan。


世人笑我太癲狂,我笑世人不好玩


【伯】就是【老大】的意思
【通】就是【發達】【完美】【無拘無束】的意思

在中國文化里,【通】這個字可真是不得了啊

金庸的名字取的是有些傾向性的,周伯通就光這個名字,已經是無敵的存在了


一個放故事裡很好玩放身邊氣死人的人


人生觀:自由浪蕩,不通世務,天真得和兒童一樣(當你身邊真有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一點也不可愛,這是不成熟,但是我們往往還是羨慕這樣的生活,自由自在)。
愛情觀:周伯通和瑛姑之間的糾纏,事情發生之後,概不負責,一味逃避,那是典型心智不成熟的弱能表現。
事業觀:無觀,是個在乎自己心裡喜歡就鑽研到底的人,不為家國情懷、不為過為民為父尋仇為種種只為自己覺得好玩而練武術的人,最終也是武功一流。


01
小時候看射鵰全劇,只記住了穆念慈的深情與周伯通的可愛。長大後看射鵰原著,穆念慈的傻著墨不多、側面描寫感觸不深,但卻意外的讀到了周伯通可愛之外的許多特質。
周伯通作為五絕之首的王重陽師弟,因郭黃出場時王重陽已經仙去,因此許多有關王真人的描述都是由周伯通來完成。老頑童的一身武藝全部傳自師兄,而且他的師兄因材施教,說他練武成痴,不合道家清靜無為之理,因此萬萬不可做道士。王真人十分懂周伯通,也愛護他的天真爛漫。周伯通對郭靖道:「只可惜我師哥已經逝世,否則他見到你一定喜歡,他那一身蓋世武功,必定可以盡數傳給你了。師哥若是不死,豈不是好?」想起師兄,忽然伏在石上哀哀痛哭起來。
周伯通提議與郭靖結拜時,郭靖不敢答應。老頑童道:「想當年我和王重陽結為兄弟之時,他也是推三阻四的……」遙想一下當年的情境,一個心性貪玩的少年人與一個清心寡欲的道士結拜,不禁令人好笑。雖然王重陽百般推卻,但誰又能真正勉強他呢?當初林朝英千方百計地逼他、迫他,他也只是裝聾作啞、退避三舍。直到佳人芳魂已渺,他才進入古墓的石棺中,留下「玉女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的字樣。
雖然王重陽的這句總結陳詞略顯砌詞辯駁,但是在示弱之外又帶有幾分不屈。在周伯通眼裡,他的師兄的確是不弱於人。「他是天生的了不起,許多武學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懂了,並非如我這般勤修苦練的。」「那老毒物我向來就瞧著不順眼,我師哥臨死之時,為了老毒物還得先裝一次假死。一個人死兩次,你道好開心嗎?」頑童頑童,自然做事只求開心,但他竟然用「你道好開心嗎」來形容他師哥垂死之際以假死回護門派、維護江湖穩定的無奈之舉,他必定是十分的傷心,萬分替師哥心疼。
老頑童雖然看上去行事毫無分寸、瘋瘋癲癲,但王重陽卻非常信任他,臨終前將九陰真經託付給他,並留下遺命:全真派人不得學習經中武功,以免旁人說他奪經是懷有私心。他何嘗不清楚,這本經書將在他去世後再度掀起浩然風波,可能連全真一派也會陷入憂患。以周伯通的為人本性,自己確實交付了一個令他後半生都不可能輕鬆快樂的重擔予他,實在是難為了他。但是,他卻只能將全教命運和象徵武林安危的經書託付給他,因為再無第二個毫無私心的人可以信任。
老頑童雖然半點沒有長輩的樣子,但還是很愛護全真弟子的。他在收藏真經下冊時途經桃花島,黃老邪欲強借經文給妻子觀看,老頑童不允,黃老邪便以全真師侄的安危要挾他,又以言語激他,說他看護不力,真經早已被歐陽鋒搶走,老頑童只得與他比試,並因此受到愚弄被騙去真經下冊。
周伯通為找回真經,在桃花島與黃藥師對峙十五年、受辱十五年,後來無意之中學會九陰真經,深感愧對師哥,竟然自縛雙手情願被黃老邪打死也不肯用上乘武功還手,「我說什麼也不能對不起師哥」。師兄的遺命他絕不肯違背,甚至願意放棄好武打架這件生平頭等樂事:「若是我不能把經中武功忘得一乾二淨,只好終生不與人動武了。」王重陽固然對周伯通很愛護,但周伯通回報師兄的也是一生的領命行事、不敢逾越。他沒有矜工自傲,也不肯束手就擒,憑藉頑強的個性與超凡的毅力在東邪西毒的夾擊下於方寸之地、枯榮之間耗己耗敵。
02、
周伯通練武成痴,最愛與人比武切磋,他初見郭靖即傳授七十二路空明拳與左右互搏術。那麼他少年時在悶得發慌的大理皇宮內傳授點穴之術給天資穎悟的劉貴妃,也沒什麼出奇的,只是後來兩人互生情愫那也是意料不到的。東窗事發後,王重陽綁縛周伯通到段皇爺跟前,請他處置。段皇爺為了維持風度,只好命周伯通與瑛姑成親,周伯通卻堅決不肯,說道本來不知這是錯事,既然這事不好,那就殺他頭也決計不幹,無論如何不肯娶劉貴妃為妻。
本來不知這是錯事,現在才知道,從何得知,肯定是他的師兄將他罵的狗血淋頭,他才覺得這事不對。他做事從無是非對錯的觀念,但求隨心所欲、有趣好玩。他這一生最是敬佩他師兄,也對他的吩咐唯命是從。
王重陽看到他的態度,感嘆道:「若不是早知他傻裡傻氣,不分好歹,做出這等大壞門規之事來,早已一劍將他斬了。」以王重陽的克己公正,竟然會不顧全真一派的百年清譽而徇私維護周伯通,他對這個唯一的師弟實在是愛護的緊。
老頑童拒不肯娶瑛姑後,段皇爺怒氣更盛,道:「你若愛她,何以堅執不要?倘若並不愛她,又何以做出這等事來?我大理國雖是小邦,難道容得你如此上門欺辱?」老頑童呆了半晌不語,根本答不上來。他不能解釋自己出位的言行,更不懂情愛這個複雜的東西,現在他的腦海里只有師哥灌輸的錯事這一概念,於是他雙膝跪地,磕了幾個響頭,說道:「段皇爺,是我的不是,你要殺我,也是該的,我不敢還手。」只想一死以求解脫,段皇爺當然不會殺他,周伯通也沒面目留在這裡,於是將錦帕還給瑛姑後便一走了之。
周伯通是不是一個不懂情愛的人?在他們兩性關係中,周伯通的姿態很決絕而且顯然佔據主導地位。但他並不是存心要辜負瑛姑,受制於瑛姑的已婚身份,他與瑛姑的情起本身就是竊取他人之愛,也必然要在後期面對一個很難堪的局面。
03
都說江南七怪一諾千金,為了爭一口氣,和丘處機訂下賭約,不遠萬里趕赴大漠,耗費十八年青春撫育郭靖,還折了一個張阿生。老頑童也是一樣的一諾千金,為了守住對師兄的承諾,他儘力收斂不受拘束的性子,強力剋制對武學至寶的貪戀,甚至折辱於黃藥師十五年,哪怕吃盡苦頭、拼盡性命、耗盡光陰也要守諾。他從不輕易開口承諾,但是一旦做了決定九頭牛也拉不回。他在大理皇宮退換錦帕、與瑛姑分別,瑛姑知道自己很難再挽回他的心意,因此後來聽到他被困桃花島暗暗有些心喜,想著自己如能解救他,必定會為兩人的關係做個緩和,甚至鋪設新的可能。只是桃花島主神功蓋世,五行八卦無一不通,她十五年的苦心只是空負年華。
瑛姑怨恨見死不救的段皇爺,怨恨囚禁他情郎的黃老邪,怨恨天下間所有情深意切的愛侶,卻沒有半分怨恨老頑童,隱居避世勤修苦練,一心只想與他團圓重逢。老頑童究竟有沒有辜負她的這番情意呢?
老頑童在桃花島上被困十五年終於找到九陰真經下冊,並將經書全部傳給郭靖後,他也算沒有違背師兄的遺訓,於是入島的誓言已破,自行離開了桃花島。九陰真經與他半生關聯重大,任是他無拘無束的性子也自甘為了師兄遺命而畫地為牢。守住誓言的他重回中原,看似再無掛懷之處,於是四處遊玩。如果不是瑛姑執意要見他,老頑童絕不會主動去找瑛姑,甚至避之不及。他是不是絲毫不想念瑛姑,對當年事的定性只是一件錯事呢?
當黑風雙煞橫行江湖時,老頑童才意識到真經下冊已被桃花島騙去,於是他上門找黃藥師算賬。當時黃藥師妻子剛剛病逝,黃藥師傷心欲絕。結果老頑童卻說道:「你死了夫人,正好專心練功,若是換了我啊,那正是求之不得!老婆死得越早越好。恭喜,恭喜!」言下之意是他求之不得的是擺脫情愛束縛,潛心鑽研武學。這話說的奇怪,老頑童本來就沒有娶妻,難道他也受男女之情羈絆、經常想起他的「夫人」因而不能專心練功?
黃藥師逼黃蓉嫁給歐陽克,黃蓉趕緊報信給郭靖讓他設法救自己,周伯通卻在一旁勸郭靖不要娶妻:「娶了老婆哪,有許多好功夫不能練。這就可惜得很了。我……我就常常懊悔,那也不用說他。好兄弟,你聽我說,還是不要老婆的好。」「當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練師兄的幾門厲害功夫,黃老邪又怎能因禁我在這鬼島之上?你瞧,你還只是想想老婆,已就分了心,今日的功夫是必定練不好的了。若是真的娶了黃老邪的閨女,唉,可惜啦可
惜!想當年,我只不過……唉,那也不用說了,總而言之,若是有女人纏上了你,你練不好
武功,固然不好,還要對不起朋友,得罪了師哥,而且你自是忘不了她,不知道她現今……總而言之,女人的面是見不得的,她身子更加碰不得,你教她點穴功夫,讓她撫摸你周身穴道,那便上了大當……要娶她為妻,更是萬萬不可……」
原來老頑童常常感到懊悔,懊悔娶了老婆,許多功夫都練不成,累得自己被困桃花島;懊悔對不起朋友、得罪師哥;懊悔自此忘不了她,不知道他現今如何,更會永遠牽掛。總之,不能見女人的面,不能有肌膚接觸,更不能娶她為妻。這是周伯通總結的一套簡單粗暴的避女心經。所以他不敢再見瑛姑,不可能娶她,但是也永不會忘了她。
04
後來周伯通又找准機會向郭靖傳授他的娶妻心得:「兄弟,天下的婆娘都凶得緊,因此老頑童說甚麼也不娶老婆。」黃蓉笑道:「靖哥哥人好,人家就不會對他凶。」周伯通道:「難道我就不好?」黃蓉笑道:「你還好得了么?你娶不到老婆,定是人家嫌你行事胡鬧,凈愛闖禍。你說,到底為甚麼你娶不到老婆?」周伯通側頭尋思,答不上來,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突然間竟似滿腹心事。
瑛姑肯定不會嫌他行事胡鬧、凈愛闖禍,那麼嫌他的一定另有其人,不外乎他師兄與段皇爺。周伯通如果不是行事胡鬧、凈愛闖禍,不避嫌的教瑛姑點穴之術,他倆也不會互生情意,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一旦他收起他的胡鬧,進退之間有了分寸,他也將與瑛姑長久的分開,今生今世都不可能娶她為妻。
當年與瑛姑短暫的相聚時分,支撐了瑛姑一生,而周伯通就像是一陣風,用和風煦意打動瑛姑,再如狂風過境摧毀一切。風自是無影無蹤的,抓他不得,也無法攬懷停留。它來去自如,吹走飄浮的,留下守重的。這段情也是如此,柔情蜜意早不復初,惱、恨、悔、念卻依數留下,烙印在當初每個當事人的心理,不可能輕易隨風逝去。
周伯通是無懼於死的。他在桃花島上身中蛇毒、以為必死無疑時,突然得見真經下冊,只來得及向郭靖交代一聲「這是至寶,千萬不可毀……」,又陷入昏死狀態。只聽他喃喃的道:「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周伯通臨近死亡時最掛礙於心的,不是被黃老邪騙去的經文,不是沒有守住對師兄的承諾,而是他失去意識的狀態下才合當暴露的最深心事。
瑛姑每每吟誦「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懷念往昔的情意,感嘆周伯通如今的情薄;而周伯通呢,在全書從無一次主動提及鴛鴦錦帕與往日誓約,直到他中毒昏迷、命懸一線時,終於不用受制於世俗的是非對錯,不用再隱忍不發對往日鴛盟的刻骨銘心。可笑的是,他在清醒時永不會有這樣的舉止,而當他有這樣的舉止時,他的意識也不為他所控。這一番深情人所不知,他亦不自知,只能藉由昏迷這個契機吐露一二。
周伯通像小孩子一樣,是心口一致的人,他嘴裡說的從來是心裡想的,但心裡想的卻不一定全部和盤托出。他在生死懸於一線時呢喃的,是他清醒之際絕不會衝口而出的。他做事從來由著自己的性子,算得上是一個至性之人。那麼他在無人無識、命將休矣時苦苦壓抑的是什麼?是捫心自悔因而避之不及,還是避之不及因而捫心自悔呢?
中年時期(射鵰時期)的老頑童雖然堪破世情、無計得失,但仍有他為俗所縛,為情事、心事所困的一面,因而倍加動人。雖然周伯通、瑛姑、段皇爺三人在老年時最終不計前嫌、握手言和,但這份善終也只是「終」得到了「善」,倏忽流逝的光陰里記載了大半生折磨,遲來的和解並未憑添多少寬慰,反而更覺昨日之非與所執之虛。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以周伯通的寬廣心胸與毫無機心,無識的情他未必時刻意會到,而無識的快樂卻是他時時在創造的。


周伯通前半生是師兄王重陽的影子,後半生是金庸指點劇情的金手指。

————————————————————————————————————

以下為我公號文章:

大玩家周伯通的有趣江湖與無趣人生

時間是把殺豬刀,但對老頑童例外。


對周伯通而言,時間更像豬飼料,讓他成長的更加茁壯,成為逆生長的典型。這是因為他始終葆有一顆童心,好玩且會玩,可以沒心沒肺地「無拘無束無礙」。


在不同時段,他分別與郭靖、小龍女等少年人打成了一片,為江湖增添了無數趣味,可就是這麼一位鮮活的人物,他的人生卻是極其無趣的。


我在《先天功,其實是王重陽的&<葵花寶典&>》中已有提到,老頑童的無趣人生,始於他的師兄王重陽。是的,周伯通這位實有其人的人物,前半生只是師兄王重陽的影子。

老頑童為師兄的宗教理想傾家蕩產,和師兄學著不咸不淡的全真教功夫,偶爾調皮一下搗蛋一番。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沒有學習先天功——否則,他便沒有下面的故事了。


他的故事是從女人開始的,儘管那時他已年近半百。


終南山從來都是一個奇怪的地方。


在這裡,不止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山上的女人也是。比如我多次提到林朝英,便開創了棄情絕欲的「玉女心經」,而王重陽的女弟子清凈散人孫不二也不含糊,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年紀一大把依然性如烈火,讓人敬而遠之。


單是女人如此也就罷了,關鍵是男人也不太正常。開山祖師王重陽煉了棄情絕欲的先天功——雖然在初始版本中,這本是大理段氏的祖傳絕學。全真七子雖然不乏溫厚長者,其實性情也多有奇怪之處。


就拿溫潤如玉的馬鈺真人來說吧,想當年王重陽以「分梨」為喻,暗示馬鈺與孫不二隨他出家,夠奇葩吧?更奇葩的是,馬鈺和孫不二竟然真的拋家舍業真心追隨,這大概就是宗教的魔力所在了。


老話說,寧拆十座橋,不毀一樁婚。不得不說,練了先天功的重陽真人與創作出「玉女心經」的林朝英,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的內心都不太正常,至少是都挺不厚道的。


生活在如此環境下,老頑童周伯通想正常是很難的,他對女人的畏懼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的第二年,王重陽帶著周伯通到了大理。


如果沒有這次大理之旅,老頑童周伯通的後半生恐怕將為之改寫。幸好,沒有如果——他來了,他遇見了,他征服了。


他來到了大理的皇宮大內,遇見了天下五絕之一的段皇爺,更遇見了年少好強的劉貴妃。劉貴妃和他之前所遇到的女人不同——林朝英鍾情於師兄,堪稱「我的眼裡只有你沒有他」;孫不二更是晚輩,且性格毫不討喜。


而劉貴妃呢?不僅年輕貌美,還充滿了上進心,一心向他請教武功,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狀況。於是,偶然中存在必然,段皇爺修鍊了先天功,劉貴妃成了瑛姑,整個江湖也隨著他們而逐漸有趣了起來。


寫到這裡,我禁不住要感慨一下中國文史敘事的弔詭:殷人的祖先契,是她老媽簡狄吞了玄鳥卵懷孕;周人的祖先后稷,是她老媽姜原踩了巨人腳印懷孕;至於漢高祖劉邦老媽的懷孕,更是神龍纏身的很黃很暴力……


這些固然是從神話中加工出的歷史,卻和小說演義中屢屢出現的「一夜孕」遙相呼應。在老頑童與瑛姑的故事中,金庸繼承了中國的這種傳統敘事,雖然他們相處時日無多,卻也珠胎暗結。


段皇爺為何放任周伯通在皇宮大內四處遊盪呢?周是客人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怕是他認為周及時王重陽的師弟,肯定也練了先天功,可惜段皇爺會錯了意。於是,沒有練過先天功的老頑童玩出了真火,這可怎麼得了?


老頑童從此遠遁,再也不是天下第一人的師弟,而成為了他自己。


周伯通真正成為他自己,還要從他被囚桃花島十五年說起。

玩心奇重的他與狡詐的黃藥師打賭,結果輸掉了《九陰真經》下冊,這又引發出一系列的連鎖事件——雙風盜書、馮蘅傷逝,還有便是老頑童的被囚。


桃花島是一個極為寂寞的地方,黃藥師也不是一個可以友善交談的朋友,老頑童像儒家聖賢孟子所說的那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一求,就是十五年。


十五年的時間,能幹很多事,他琢磨出了七十二路空明拳與震古爍今的左右互搏之術,這些是他擺脫師兄陰影、成為江湖大玩家的根本條件。當然,他還需要一個重出江湖的契機:一個考古學家的出現。


細說起來,武俠世界的主人公們基本都是考古專業出身,而且成果斐然,不是發掘出大寶藏,便是發掘了絕世武功,或發掘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如楊過發掘了重陽遺刻與獨孤劍冢,張無忌發掘了《九陽真經》與陽頂天舊事。


身為考古型主人公佼佼者的郭靖,比大多數考古型主人公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發掘出的老頑童是一個活人——活人比寶藏、武功等死物多了無數可能性,老頑童出場雖不算很多,卻每次都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說,周伯通只是金庸騰挪劇情的金手指。


在武俠世界中,老頑童只有一個!


這倒不是因為江湖沒有他這樣性情的人,而是有這樣的性情,也沒有他的條件——沒有空明拳和左右互搏等硬條件的老頑童,通常會從事研究工作——在精神病院被人研究。


老頑童是天下有數的高手,這是容許他以人間為遊戲場的先決條件。全真教的條條框框,只屬於循規蹈矩的不正常人,而他要做的只是一個大玩家,比如充滿傳奇韻味的騎鯊遨遊:

只見一個白須白髮的老兒在海面上東奔西突,迅捷異常,再凝神看時,原來他騎在一頭大鯊魚背上,就如陸地馳馬一般縱橫自如。郭靖又驚又喜,大聲叫道:「周大哥,我在這裡啊!」


那騎鯊的老兒正是老頑童周伯通。


周伯通聽得郭靖呼叫,大喜歡呼,在鯊魚右眼旁打了一拳,鯊魚即向左轉,游近船邊。周伯通叫道:「是郭兄弟么?你好啊。前面有一條大鯨魚,我已追了一日一夜,現下就得再追,再見吧!」郭靖急叫:「大哥快上來,這裡有好多壞人要欺侮你把弟啊。」


周伯通怒道:「有這等事?」右手拉住鯊魚口中一根不知甚麼東西,左手在大船邊上垂下的防撞木上一掀,連人帶鯊,忽地從眾人頭頂飛過,落上甲板,喝道:「甚麼人這般大膽,膽敢欺侮我的把弟?」

舊派武俠中奇獸靈物層出不窮,網路文學中靈物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可這種以鯊魚為坐騎、以天地為遊戲場的震撼與不羈,只屬於老頑童!


多麼令人神往的老頑童!


可惜,不管老頑童的江湖多有趣,他心智不健全的硬傷,讓他的人生依然無趣。對於局中人的瑛姑而言,這甚至是一種殘忍:

周伯通道:「你們走後,我想著楊兄弟的話,越想越是牽肚掛腸,倘若不去見她,以後的日子別想再睡得著,這句話非要親口問她個清楚不可。」

……

周伯通走到瑛姑身前,大聲道:「瑛姑,咱們所生的孩兒,頭頂是一個旋兒呢?還是兩個旋兒?」


瑛姑一呆,萬沒想到少年時和他分手,暮年重會,他開口便問這樣一個不相干的一句話,於是答道:「是兩個旋兒。」


周伯通拍手大喜,叫道:「好,那像我,真是個聰明娃兒。」跟著嘆了口氣,搖頭道:「可惜死了!」

我一直認為,雖然後面還有第三次華山論劍,老頑童技壓群雄成為天下五絕之首,可他的故事在問完這個問題之後,就結束了。


當然,這結局並不算差: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瑛姑等人隱居百花谷,他的無趣人生以這樣一種帶著殘酷喜感的方式收場,甚至算是一種圓滿了。


幸好,武俠世界有一個老頑童;也幸好,老頑童只有一個。


裝純只服周伯通。

配了個種,一句他還只是個孩子就順利通關的,舍他其誰。


只要一提起周伯通,我就會就想起宋代無名氏的那首《九張機》——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這幾句纏綿哀傷的詩詞,曾被周伯通在性命垂危之際低低的呢喃過,被瑛姑用深含綣綣愛意的針線綉在錦帕過,被南帝從詩詞看到周劉二人的深情而憎恨過,被郭靖痴痴傻傻的複述過,也被黃蓉嬌俏哀傷的曲調吟唱過…這首詞就像周伯通這個「老頑童」在《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中的地位一樣,反覆出現,舉足輕重,成為整部小說的暗線。
可憐未老頭先白,說的是周伯通,是瑛姑,也是所有深陷情情愛愛里的可憐的人兒。

瑛姑真的是可憐,因為周伯通不是良人。
他是一個武痴,是很多人的「好兄弟」,是一個好玩兒伴,卻獨獨不是一個好的愛人,更不可能是一個好丈夫。因為在周伯通心裡,武學為第一,兄弟為第二,情愛不知道要排到哪裡去了。

周伯通首先是一個武痴。

他痴迷於天下所有的武學,在他的眼裡,武學無正無邪,只有「好玩兒」與「不好玩兒」。是的,在學武方面,周伯通是一個好奇的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他是王重陽的俗家師弟,天資要高於常人,從他能夠自創「左右互搏術」就可以窺見一二。他在武學上的造詣,在王重陽之後,幾乎無人能及,第三次華山論劍,得到「中伯通」的稱號。最難得的是,周伯通對於武學的痴迷僅僅源於喜愛,這不同於金庸小說里的另一個武痴鳩摩智。鳩摩智對武功的痴迷源於他對名利的追求,他想獨步武林、稱霸天下,但周伯通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這些東西。

我們不能說周伯通是個淡泊名利的人,因為他從不知名利為何物。
在《神鵰》的最後,第三次華山論劍,黃蓉和黃藥師一起調侃周伯通,在選五絕的「中」這個位置上,提了很多人選,遲遲不提老頑童,希望他心癢難耐,想逗他發起急來,引為一樂。哪知道周伯通天真爛漫,胸中更是無半點心計,雖然天性好武,卻從無爭雄揚名的念頭,絕沒想到自己是否該列入五絕之一。

黃藥師描述周伯通這一點非常精準,「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薄,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咱們高出一籌了。」

其次,周伯通是一個不拘於世俗禮法的「好兄弟」。

從他跟黃蓉、楊過、小龍女做朋友就可以看出來,他選擇朋友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有趣」。這是他不拘於禮法很重要的一點,他選擇跟你做朋友,是不會看世人對你的評價是怎麼樣的,是正還是邪,是逆子還是婊子,他僅僅以自己的眼光來評價一個人。 周伯通不拘於禮法的另一點表現是在於他對江湖規矩的漠視。誰說輩分高的人一定要成熟穩重,他偏不,他整天上躥下跳,拉馬珏的鬍子,捉小龍女的玉峰;誰說為人一定要遵循輩分禮法,他管全真教的弟子叫「牛鼻子」,說他們最虛偽,收了耶律齊當弟子卻不讓他說出來,欣賞的是六指神丐洪幫主,因為他的豪情萬丈,更因為他的武功造詣。

他天生的胡鬧頑皮,人家罵他氣他,他並不著惱,愛他寵他,他也不放在心上,只要能夠幹些作弄旁人的惡作劇玩意,那就再也開心不過。但如果有人要陷害自己的朋友,他絕對會挺身而出,就像洪七公被困大金皇宮的時候他到處奔波一般。

真是難得,但也可悲。因為周伯通雖然不講禮法,但是他講道義,這是瑛姑悲劇的開始。

如果說周伯通這一輩子還有一個人可以讓他畢恭畢敬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是王重陽。在老頑童心裡,自己師兄是個英雄,武功既高,又有著非常人能企及的精神境界。但老頑童偏偏做了對不起師兄的事來。
周伯通為什麼要選擇離開瑛姑,躲得遠遠地?是因為他不喜歡瑛姑了嗎?很顯然不是,從《神鵰》結局他在瑛姑面前像個羞澀的孩子這一點,就否定的這種猜測。周伯通在桃花島上被毒蛇咬了昏死的時刻,嘴裡還不停呢喃著那首:「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是因為世俗禮法嗎?也不是,是因為道義。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南帝,才不是因為什麼「奪人所愛非君子所為」,而僅僅因為南帝是他的朋友。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不起自己的師兄王重陽。

從下文可窺其心一二:
周伯通道:「當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練師兄的幾門厲害功夫,黃老邪又怎能囚禁我在這鬼島之上?你瞧,你還只是想想老婆,就分了心,今日的功夫是必定練不好的了。若是真的娶了黃老邪的閨女,哎,可惜啦可惜!想當年,我只不過…哎,那也不用說了,總而言之,若是有女人纏上了你,你練不好武功,固然不好,還要對不起朋友,得罪了師哥,而且你自是忘不了她,不知道她現今…」

這不同於歐陽峰,歐陽鋒他不講道義,哪怕洪七公救了他,如果觸及到利益糾紛,歐陽鋒對洪七公下手絕不會絲毫手軟,但是周伯通絕不會。我說周伯通這點可悲,是因為他雖然不拘禮法,但是仍舊跳不出【義】的束縛活出一個徹底的絕對自私的自己。因為我個人是比較欣賞活的洒脫的人,但這些人在世俗看來往往是很壞很壞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在金庸小說里,我最欣賞的男主角才會是令狐沖吧。

站在一個女性的角度來講,周伯通可以作為朋友,但絕不是丈夫好的選擇。要說他心中沒有情愛,那也不是,但是如果說他是一個重情的人,那更是天方夜譚。雖然他曾在生死關頭挂念起瑛姑,但我覺得那種挂念更像是一種愧疚,而非愛。我理解的愛,是追尋,是勇敢面對,是關注,是行動,而絕非是心裡的那點念想。

關於金庸為什麼要塑造周伯通這樣一個性格的人我們不得而知,可能是為了給射鵰或者神鵰的小說氛圍里加上一點讓人逗樂的情緒,但這樂里也是有苦和心酸的,也可能僅僅是因為他想把周伯通的故事作為正本小說的暗線,來推動情節的發展,無論是哪一種,我們都無法否認,周伯通這樣一個角色塑造,讓我們看到感受到了很多的快樂,同時也讓人揪心,為這樣一個心理年輕永遠在18歲的小老頭而笑著抹眼淚。

他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英雄,雖然他武功高強,也不能被稱為俠,雖然他講道義。這不符合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高尚追求,但是沒關係,我們恰好希望他永遠是那個,正打著架,忽然停下來拍手稱好,高呼「好玩兒,真是好玩兒」 ,一個可愛的,長不大的老頑童。


推薦閱讀:

哪個姓氏的武俠人物最多?
如何評價《尋秦記》這部小說?
楊過,郭靖,金輪法王和周伯通,武功排名誰強誰弱?
如何評價金庸武俠中的全真教?
如何寫出來一部真正好的武俠小說,題主是認真的,給我一些好的建議,什麼都可以談,謝謝大家了?

TAG:武俠小說 | 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