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NHK紀錄片《不了神話 宮崎駿》?


這部新動漫的名字,叫做《毛毛蟲菠蘿》。


讓腹黑君很失望的是,這部動畫2018年才能上映。

關於這些信息,腹黑君都是在下面這部關於宮崎駿的紀錄片中了解到的。

《不了神話 宮崎駿》

豆瓣評分9.2,好於90%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由日本的NHK拍攝並放送,詳細的記錄了宮崎駿自2013年隱退之後的生活。


影片開始,第一個出現在鏡頭裡的就是宮崎駿引以為傲的龍貓。

然後,坐在桌子前認真畫畫的宮崎駿出現了。

在鏡頭前,宮崎駿說出了2013年宣布隱退的原因。


他的身體漸漸的開始變壞,他已經不再擁有能夠管理上百人製作長篇動畫的體力了。

但是宮崎駿還是放不下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東西。


所以,就有了上述的那部《毛毛蟲菠蘿》。


這次,宮崎駿竟然用上了CG技術。


世界範圍內動畫正向著CG技術發展,但是之前宮崎駿卻堅持手繪,一直對CG技術不怎麼感冒。


在作畫的過程中,僅僅四秒的鏡頭,卻耗費了一年以上的時間。


儘管使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做這四秒的東西,宮崎駿也認為是值得的。


因為他做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但是這次,宮崎駿似乎開始轉變了對CG技術的看法和態度。


他開始接納CG技術。

宮崎駿開始和CG動畫師交流,交流的結果也讓他很滿意。


他覺得當時怎麼想都畫不出來的東西,這些CG動畫師說不定可以幫助他。


所有他把想要製作的新動畫人物毛毛蟲菠蘿的手稿給了CG動畫師們。


沒多長時間,他們就帶著製作好的毛毛蟲菠蘿的CG樣片來見宮崎駿。


CG動畫師為了更加專業的做出毛毛蟲菠蘿,用電腦計算出了自然環境中的毛髮運動,甚至在計算中包括了空氣阻力等因素,聽到他們這麼認真的設計毛毛蟲菠蘿。


宮崎駿顯得十分開心。


同時,宮崎駿為了力求完美,指出了對CG動畫師設計的毛毛蟲菠蘿一點點的不滿意。


就是希望把毛毛蟲菠蘿的前足和眼睛的動作分開,理由是因為前足和眼睛一起動顯得不是很生動。


CG動畫師們也很虛心的接受宮崎駿的意見,雙方都對彼此產生了好感。

想知道更多關於《毛毛蟲菠蘿》的介紹還請大家去這部紀錄片中自己看吧。


腹黑君接下來想說的,是關於宮崎駿本人的一些事情。


宮崎駿身邊的人都稱他為「動畫界的魔鬼「。

因為宮崎駿的畫作因為一線之差都不會輕易妥協。


對待工作,他是個極度認真的人。


而腹黑君覺得,在生活中,宮崎駿直言不諱的脾氣也讓很多人覺得他是一個魔鬼。


在紀錄片中有一個鏡頭,吉卜力工作室的某位員工畫出來的東西讓宮崎駿很不滿意。


宮崎駿就坐在那裡,生氣的對那個員工說:


你活著都不動腦子的么?不行就別幹了,快點滾蛋。

還有之前一起合作《毛毛蟲菠蘿》的CG動畫師,他們帶來了IT企業的幾位開發人員。


幾位開發人員來到吉卜力工作室之後迫不及待的向宮崎駿展示了他們最新研發的電腦CG技術。


沒有基本的痛覺概念,沒有頭部很重要的概念,他們認為用這樣的人工智慧概念,或許可以創造出人類無法想像的運動方式。


而宮崎駿看完之後,一臉慍色。


直接當面訓斥了幾位CG技術開發人員。


你們做的這些,讓人極度不爽。

這麼噁心的東西你們想做就擅自做了也沒有關係。

但是我絕對不會讓它和我的工作扯上半點關係。

我總覺得這些對生命有了極大的侮辱。

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宮崎駿一向都是有話直說。


動畫、電影導演押井守在一次採訪中曾特別委屈的回憶:有一次在某個活動中碰到了宮崎駿,作為後輩的押井守想上前攀談,結果卻遭到了宮崎駿的一通批評。


而且,宮崎駿曾經在記者會上公開批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不僅僅批評外人,就連自己的兒子宮崎吾朗都逃不過宮崎駿的魔爪。


兩人的關係差似乎到了眾人皆知的地步。


其實批評宮崎吾朗,主要是宮崎吾朗自己的問題,他完全沒有繼承宮崎駿畫畫的技術和思想,把一部被所有人看好的《地海傳奇》拍的像屎一樣,差點砸了吉卜力工作室的招牌。


你說宮崎駿能不生氣嗎?


他批評兒子更多的是因為恨鐵不成鋼。


但是這樣的一個老頭,在紀錄片中也展現出了他可愛的一面。

看到CG技術團隊把他的毛毛蟲菠蘿做的很棒,他會開心的咧著嘴笑。


聽到同事說他精神比去年看上去好100倍,宮崎駿像個小孩子一樣背過身去趴在椅子背上,看著自己擺動的左手。


宮崎駿的坐姿讓腹黑君看著也特別親切,因為腹黑君就喜歡這樣壓著一條腿坐著。

而且他還跟大部分人擁有一樣的陋習——抖腿。


像《天空之城》、《龍貓》、《千與千尋》這些十分優秀的動畫,一定是伴隨著宮崎駿的抖腿一併產生的。


同樣的,這部還沒有上映的短篇動畫《毛毛蟲菠蘿》,也隨著宮崎駿一下一下的抖動右腿一點一點的完成。


突然想起宮崎駿13年宣布正式隱退的時候,腹黑君看到那則消息鬱悶了半天。


那次腹黑君真的覺得宮崎駿不會在拿起畫筆,沒想到老爺子還是忍不住了。


網上一位朋友說:宮崎駿無論如何都會再次拿起畫筆的,因為創作會上癮,宮崎駿創作了幾十年,怎麼可能突然就放下呢。

世界上美麗的東西太多,能夠激發創作慾望的東西太多。


就像宮崎駿所說的:


因為世界的美才要做動畫,為了發現不被世人察覺的美,我想用這樣的眼睛來觀察世界。


就讓我們跟隨著宮崎駿的指引,去尋找那些不被察覺的美吧。


最後,我想說的是。


宮崎駿跟肯德基上的老爺子簡直神似啊。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中間有一段,有個人向他推薦肢體移動的CG技術,結果被老爺子怒斥,因為老爺子有個殘疾人朋友,做出這種東西是對身體有殘疾的人的一種侮辱,他不知道把人體故意弄成這種樣子的意義在哪裡。

他始終是那個心中懷有大愛的人,而且始終用自己的作品喚醒人類對自然,對同類的愛。

還是那句話,一個藝術家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感動,又如何去感動他的觀眾?

愛不能發電,但是不能因為有了電就拋棄心中的愛。


剛剛看完紀錄片。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感受到宮老作為普通人的一面。略去了他光鮮亮麗的外表後,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宮老的內心:看到新科技時像個孩子般露出的明亮的眼神,工作遇到瓶頸時對自己的不滿與傷悲,面對置疑、面對時代的浪潮時那堅持手繪,堅持創作本身的匠斧精神,甚至於堅定地向只為利益而不為作品本身而研發出來的技術說不。"這麼噁心的東西,你們想做擅自做了也沒什麼,但我絕對不會讓這東西和我的工作扯上關係。"老爺子如是說。
宮老一人獨居,訪客稀少,僅有一隻鳥相伴。生活十分簡單,甚至於單調。像宮老這樣譽滿天下,大可以退休後頤養天年。他自己說"感覺世界末日就要來了""我已經無法保持年輕時的體力與精神了"。我想這也許是一種恐懼,可宮老恐懼的又是什麼呢?自己江郎才盡,後繼無人嗎?可是宮老您其實無需再操這份心,您已耗盡一生心力,剩餘的應該交付與年輕人。
以前只看過宮老的幾部經典作品,其餘沒有任何交集。終於在這部紀錄片中仔細觀察了宮老。看到他一張張無比複雜的手繪,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起風了》一個僅僅四秒鐘的鏡頭竟會用了一年時間。仔細想想,其實有多少光鮮背後都是每日每夜的堅持。可我們大多只在意煙花絢爛的瞬間,淡忘了那些幕後付出很多的人。
一直以為抖腿是好動不安分的青少年的專利,可看到宮老創作分鏡時不停的抖腿時,我開心地笑了,因為我能感受到從中透露的創作的激情。以後終於能愉快地抖腿了。
說實話,看到宮老手持一直觸控筆學習全新CG技術時,我熱淚盈眶。因為那是本不屬於他的領悟,可他卻拿著陌生的筆,生硬地操作,迷茫地像個孩子。
很多宮老的舊友在紀錄片拍攝的周期中相繼去世,氣氛傷感而壓抑。宮老說:"有很多看起來比我會活的久的人都比我先去了。"連宮老的製片人都調侃他說"如果你剛畫完分鏡鏡頭就掛了,一定會大賣!"
還好宮老爺子身體還算硬朗,新作品創作也漸漸提上日程,老爺子也開心地笑了。可不是嘛,日子還是要多笑笑的。將來還有一大堆工作等待著老爺子,不做到最後一刻不罷休,感覺動畫已經不再僅僅是老爺子的工作,而是深深融在血液里了吧。
不多說廢話了,新作品加油!向老爺子致敬。


傳統手繪動畫與宮崎駿,就像默片與卓別林。二維動畫的世界快要結束了。實體經濟很不景氣,網購盛行。新的時代即將到來。但是國內很多從事美術教育工作都是些老人,他們沒有意識到世界的變化,陳凱歌手機都不怎麼會用。中國的年輕人該怎麼走?


看到好多答案有一點不對,新作不是指紀錄片里的《毛毛蟲菠蘿》,毛毛蟲是在美術館放映的諸多短篇動畫之一,暫時不對外,想看短片就去美術館吧。

宮崎駿交給鈴木的企劃是什麼那就不知道了,2019拭目以待。不過很明顯這是宮崎駿突然提出來的,真要開始做資金人員也很難突然就準備好,2019能不能看到真不好說,鈴木桑好辛苦…


推薦閱讀:

為什麼喜歡蘑菇山(キノコの山)的人比喜歡竹筍鄉(タケノコの里)的人多?
上個世紀日本泡沫時代究竟是怎樣的一副光景?到底繁榮到什麼程度?
pixiv上使用中文評論日本畫師的作品是一件沒有禮貌的做法么?
如何評價湯淺政明導演的《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為什麼有很多日本人寫的心字整體右偏?

TAG:電影 | 日本 | 宮崎駿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