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於彥舒提出的漫畫創作的倉鼠理論?


不好意思我不是來回答的,只是想做一點補充。該作者除了通過三張圖來說明外他的倉鼠理論外,其實在前前後後也說過一些有關漫畫創作的話,也可以看作是倉鼠理論的來源和補充說明,這裡列出來權當「拋磚引玉」,希望能為後面的答主提供一些參考。

以下評論皆來自於彥舒的微博:
7月10日 重角色輕故事本身就是動畫片正確的做法。故事是為了塑造角色而不是反之,希望大家還記得小說的核心就是角色而非故事。上世紀末的風氣是覺得好故事等於複雜的劇情,這樣的故事趁早被摒棄算了。
7月10日 看了一下評論,發現好多人居然會覺得所謂角色指的是人設……而且覺得人物和故事是可以分割開來的。那確實沒有辦法進一步討論了,剛才那條我還是刪掉吧,抱歉抱歉~
7月10日 人物由故事來塑造;故事由人物來推進。這是創作的基本,不分文學影視或者漫畫和動畫。這兩者就像天平的兩邊,單獨分開來說的話,兩邊都不成立。另外,這兩者並不是要選邊站,好作品兩邊都要很好,根本就不存在輕重的問題,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事。
7月10日 唯一的錯覺是,認為嚴肅的故事,悲傷的故事,複雜的故事以及架構宏大的故事才是好故事,而輕鬆搞笑短小的故事則沒那麼好。這是不對的。我覺得讀者喜歡的故事就是好故事。而好故事不可能只有某一種模式,題材不同,側重不同,市場需要豐富多彩的作品,而不是一刀切的標準。讀者不傻,讀者分得清什麼是好作品。
7月10日 市場的喜好總是一陣一陣的,如果說現在的作品多是重角色輕故事的話,90年代後半期那他媽真是重故事,那時候所有動畫恨不得都搞個沉重的大題材,所有主角都是三無少女,要多深刻有多深刻,結果過了世紀末就逐漸開了。我不覺得哪個就對了哪個就錯了。用周總理的話說:人民喜歡看日常,喜歡看廢萌,你看不慣,你算老幾?
8月3日 漫畫連載之所以難,是因為其實它並不是單純地講故事。連載其實是個表演。用周刊連載舉例,就是每周上台表演一次。演員就是作者筆下的角色。你可以演連續劇,也可以演單元劇,也可以演小劇場。雖然作者可以安排幾百次演出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每一次演出都必須有單獨的精彩。這才是連載真正難的地方,也是連載的價值所在!
11月13日 最近幾年的日本漫畫有個毛病,就是不敢完結。本來計劃的作品連載時間都不長,簡簡單單3-4卷完結就挺好,結果因為人氣一高,就要強行延壽。但是明明作品的企劃的架構不夠,只好開始神展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之前曾經和編輯感嘆過,灌籃高手封神演義這樣的作品放在現在,沒有100卷絕對完結不了……
11月13日 其實有機會挺想專門講一下漫畫作品的規劃的。其實漫畫也分好幾種規劃方式,雖說都是塑造角色,但有以故事為主的,有以角色表演為主的,這個一開始就得定下來。等於說一部漫畫的基調是企劃階段就確定了的。的確一開始就有預留根據人氣而縮放的調整空間,但這也要視整體的規劃和作者的習慣而定。凡事還是要講科學的~
11月15日 塑造倉鼠並不只是外形方面的事,要下很多很多功夫,然而一旦成功塑造了角色,即使脫離了故事,沒有任何劇情,也希望能夠感受到角色的魅力……是吧?! (插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馮遠征)
11月15日 大部分人認為角色和情節是不相干的,其實情節也是塑造角色的模具之一,還是用倉鼠舉栗:倉鼠在迷宮中或進或退,是積極前進還是投機翻牆,都體現了倉鼠的性格,正是在迷宮中塑造角色~簡而言之賣角色也是用劇情來賣角色~並不是賣臉 。


人家也就是說說自己的心得。
而且說得這麼有趣生動。
居然那麼多反對的人……
覺得好就學學,我覺得就這個小短篇也畫得很棒啊~
沒有覺得那小倉鼠啥的特別萌么~


於彥舒講的是他自己的創作心得,好比放出來一本自創的武功秘籍,不料引起江湖紛爭,各路英雄好漢自行分裂成劍宗,氣宗,非要爭個高下對錯……

說到編劇方法論,「人物先行,主題先行,情節先行」 究竟選哪條路,這往往是初入行者糾結的問題,經驗豐富的行家會根據個人創作習慣,靈感來源,作品類型與體裁,而選擇人物主題或情節作為出發點,逐漸形成一些方便創作的框架,就像武功的套路一樣,練熟了才能見招拆招。

積累到一定境界後,會發現這三者其實是一個整體,互相依存演化,情節展示人物,人物引出情節,各自又彰顯出主題,從任何一個點出發都會回到那個整體,渾然天成。 此時創作,無所謂輕重先後,一氣呵成,無招勝有招。


非常基礎而有效的創作理論,並且很適合主流,不限於漫畫。但不是一定之規。


推薦閱讀:

小櫻被火影讀者廣泛厭惡,可以說是作者的失誤嗎?
如何评价《数码宝贝大冒险tri.》 第一章 再会?
如何评价雪之下雪乃?
高達非UC系作品真的比UC系差嗎?
歷史上對機動武鬥傳G有什麼評價?

TAG:漫畫 | ACG | 漫畫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