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身覆甲的歐洲中世紀騎兵會被蒙古騎兵打敗?

在這裡感謝一切認真回答的同學。


[多圖殺貓]

蒙古軍騎兵突擊戰術。

蒙古軍每個萬人隊都有一個重騎兵千人隊的。他們的常見戰術——就像這幅圖裡反映的那樣——先詐敗退卻,輕騎兵包抄兩翼,擠壓對面陣型。重騎兵從中間一線平A過去一波帶走。

你們隨意感受下。

那個說蒙古人僅僅只靠騎射就能輕易打垮歐洲軍隊的同學請站出來。

請回答我,你是不是帝國時代玩多了。

蒙古重騎兵。

同期的歐洲騎士

你看看究竟哪個防護更好些。

這個可憐的聖殿騎士上身是鎖甲,這種甲在蒙古人強力的複合弓面前的防護等於零。
他的大腿是無防護的。他的馬只披著在箭雨面前顯得薄如蟬翼的斗篷。
他的盾牌看上去倒是不錯,還做了倒角。應該能防住蒙古弓箭的一擊。可是這隻能勉強保護他的上半身。


再看看那個蒙古人和他的小馬駒那讓人望而生畏的皮扎甲。還有它那精緻的馬籠頭。

——————————————————————————————————————————————

蒙古人走後一百年歐洲騎士還是這個水平。
被英長教做人是分分鐘的事。


補一張樓下那幾個說的歐洲騎士罐頭

這個防護比較好。不過勞煩看下左上角的時間標註。(友情提示:1415年,阿金庫爾戰役)。這個時候歐洲的騎士老爺們已經不怕英長了。15米的距離上英長的bodkin都對他們無可奈何。不過然並卵,這仗法國佬依然跪了。而且穿的起罐頭的畢竟還是少數。
——————————————————————————————————————————————
這是一段戰役的描述。騎射無敵黨們可以退散了。

「亨利的三萬軍隊以波蘭各封建領主的重騎兵為主,同時還有從德意志的戈德堡金礦區招募的礦工組成的步兵。波蘭聯軍列陣完備以後,博列斯拉夫公爵就率領第一道陣線發起攻擊。數千波蘭鐵騎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撲上來,毫不費力地衝進蒙古陣營。蒙古騎兵動如脫兔,迅速分散以避開歐洲人的正面衝擊,同時以密集的弓箭齊射攻擊敵人。波蘭騎兵在蒙古陣營里左衝右突,所到之處蒙古騎兵盡皆閃避,只圍繞著他們不停地放箭,就是不和波蘭騎士們近距離廝殺,讓波蘭人的長矛重劍毫無用武之地。博列斯拉夫公爵發現自己勢單力薄,傷亡漸增,於是撤回本陣。
亨利以為蒙古人膽怯,不敢和波蘭鐵騎交戰,他於是將波蘭聯軍重新排列,形成一個異常寬廣的正面,然後一起衝鋒,逼迫蒙古人接戰。亨利的戰術似乎發揮效用,輕裝的蒙古騎兵抵擋不住波蘭聯軍強勁的衝擊,開始敗退。亨利看到蒙古統帥拜答爾的大旗也開始退卻,認定蒙古軍隊已經戰敗,於是下令全力追擊。波蘭將士爭先恐後,窮追不捨,原先整齊的陣形變得散亂不堪,步兵遠遠地落在後面。
波蘭聯軍並不知道他們已經鑽進了蒙古人的圈套之中。退卻的蒙古輕騎兵很快迂迴到波蘭聯軍騎兵的兩側和後面,將其團團圍住,而事先部署好的數千重騎兵此時突然出現,攔住歐洲人的去路,真正的戰鬥這才開始。蒙古重騎兵們排成一道人牆,用重弓發射一波又一波的長箭,而輕騎兵們在波蘭聯軍側後來回賓士,在三十米的距離上用輕弓飛快放箭,波蘭聯軍象牛群一樣漸漸被驅趕到一起。蒙古騎兵發現他們的弓箭無法穿透歐洲騎士的盔甲,乾脆專門射殺他們的座騎。跌落馬下的歐洲騎士由於盔甲笨重,行動不便,往往只能束手待斃。蒙古重騎兵這時開始衝鋒,用長矛和馬刀一個一個地結果了這些歐洲騎士。」
——
——摘自百科 瓦爾斯塔特戰役 詞條


「兵士們至少都必須攜帶下列武器:兩、三張弓,或至少一張好弓,三個裝滿了箭的巨大箭囊,一把斧子,用來拖運兵器的繩子。至於富貴的人,則有一種帶端尖頭、一邊開刃而有些彎曲的刀,並且還有一匹披甲的馬;他們的雙腿也有護甲覆蓋著,
他們有盔和護甲。有些兵土有胸甲和護馬的甲,胸甲和護馬的甲是以皮革用下面的方法製成:他們以牛皮或其他動物的皮製成窄長的條塊,寬度有一手,用三、四塊放在一起,在上面抹上樹脂,然後他們用皮帶或皮繩把這些皮塊連結起來;上面的皮塊,他們把皮繩拴在一個末端,下面的皮塊,把皮繩拴在當中,就這樣把皮塊一一連結起來。因此,當這些皮塊彎曲時,下面的皮塊就摺疊到上面的皮塊外面,這樣,在身體外面的皮甲就有了兩倍或三倍的厚度。
他們馬匹的護甲由五個部分別成,一片甲在馬體的一側,另一片甲在馬體的另一側。這兩片甲從馬尾一直蓋到馬頭,中間繫結在馬鞍上,在馬鞍後面,在馬背上繫上結,在馬鞍前面,在馬脖子上繫上結。他們把另一片中放在馬的臀部上面(把上述兩隻甲繫結起來,就是在臀部打結的),他們在這片甲上留一個洞,以便馬尾從洞里伸出來。另一片甲覆蓋著馬的胸部。所有這四片甲都一直蓋到馬的膝部或腿關節處。他們在馬額頭上放一塊鐵板,這塊鐵板是系在上述馬脖子兩側的護甲上的。
胸甲由四個部分組成。一片甲是從大腿到脖子,它是根據人的體形製成的,在胸部比較窄,從兩肋往下,圍繞人體呈曲線形。在背後,另一片甲從頸到腰部同圍繞人體前部肋第一片甲這結起來。這兩片甲,即前面的一片和後面的一片,用扣子把兩塊鐵板連結起來,每一邊肩上一塊鐵板。他們在每一條手臂上面,也有一片甲,從肩覆蓋到手腕,手腕以下就露在外面。每一條腿上面,覆蓋著另一片甲。所有這幾片甲都用扣子連結在一起。

盔的上部是用鐵或鋼製成,但保護頸部和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製成。所有這些皮革部分都是按照上述方法製成的。
我們在上面所說的護甲、胸甲等等,這些韃靼人是用鐵製成的,其製法如下:他們製成若干盪鐵片,其寬度為一指,長度為一掌,每一鐵片上鑽八個小洞。他們放置三根堅固而狹窄的皮帶作為基礎,然後把這些鐵片一一放在另一塊鐵片上面,因此這些鐵片就重疊起來,他們用細皮線穿過上述小洞,把這些鐵片捆在三根皮帶上,在兩端他們再繫上一根皮線,因此這些鐵片就牢固地很好地連結在一起。就這樣,他們用這種鐵片製成一根鐵片帶,然後把這些鐵片帶連接在一起,按照上述方法,製成鐵甲的各個部分。他們把這些部分連結起來,製成保護人身和馬匹的鐵甲。他們做的鐵片閃閃發光,人能夠在鐵片上看到自己的映像。」

這段對蒙古騎兵裝備的記載出自《蒙古史》,作者是義大利主教約翰·普蘭諾·加賓尼,1245年——1247年出使蒙古,在喀喇和林的蒙古大汗貴由行宮居住了四個月。其可信度還是相當高的。
另外,在攻打金國的野狐嶺之戰中,面對不利於騎兵馳騁的山地地形,悍勇的蒙古軍下馬步戰,仍舊取得重大戰果。最終徹底打敗金軍。

雖然對於蒙古人的戰術來說,騎兵和弓箭缺一不可,但是你得承認,那個時代的蒙古人--如同每一個新興的、長期被壓迫的、剛剛脫離部落制度而崛起的蠻族一樣。就是能幹。


等到他們建立了一個廣闊的帝國,他們的衰落和崩潰就指日可待了。


多圖慎點
首先要說的是不要一說到歐洲騎士就想到一身板甲,蒙古入侵的時候還是鎖子甲呢,最精銳的樣子你就往三大騎士團的形象上想。
西洋盔甲變遷史

同時期的蒙古人繼承了遼金的遺產,軍備並不差,重甲以札甲為主

當然也少不了「偽軍」

還有要明確的是,騎射不是蒙古人的專利,這本來就是中亞很傳統的方式,歐洲人又不是沒見過,再者,東歐草原本來就有游牧民族,比如這張匈牙利編年史插圖中阿爾巴德王朝末安茹朝初的軍隊,就是草原騎兵和歐洲騎士混合體。


蒙古人三次西征,北路最遠打到了西里西亞,西路到了小亞細亞。

只能說和奧地利和波西米亞小打了幾仗,並沒有和其他西歐國家交過手。

另外,題主印象中的那種全身、半身板甲是14世紀才有的,晚了100年,蒙古西征時期都是以鎖子甲為主,西歐騎士的披甲率不應該被高估。而很多資料表明蒙古人集中了大量工匠製造盔甲。並且同時期歐洲騎兵沒有給馬批甲的習慣,蒙古人則很早就有了全身馬甲。題主印象里的歐洲騎兵更類似實際上的蒙古騎兵。

再另外,輕重騎兵的分類是以功能分類,而不是著甲,不是說一看到重騎兵,就是能拉下面甲,只露眼睛。

再再另外……其他答案里提到的弓騎兵風箏這事兒……能多讀點書嗎—_—卡萊戰役里,羅馬人難道是輸給安息的弓騎兵的?


看不下去了,怎麼那麼多人還沉浸於小快靈的蒙古騎射手打敗笨重的歐洲騎兵的故事裡。如果你心裡的西歐騎士長這樣,那麼這種東西要蒙古西征後一百年才出現。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進入了十五世紀,米蘭式板甲的出現標誌著板甲技術的成熟,板甲正式完全取代了鎖甲的主要防禦功能,鎖甲退居二線,僅僅為腋下、襠部等需要活動,不方便放置大片甲片的部位提供活動性以及提供一定的防禦力,不再有大片互相連接的鎖甲布。
我們再來看一下蒙古西征是什麼時候。史上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 ,將蒙古帝國的鐵蹄遍及歐亞廣大地區。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征元太祖十四至十九年(1219—1224年),成吉思汗率軍與花剌子模國進行的一場戰爭。蒙古第二次西征 即蒙古汗國的第二次西征。元太宗八年至十四年(1236—1241年)窩闊台汗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的戰爭。 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戰 元憲宗二年至世祖中統元年(1252年一1260年),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領10萬大軍攻波斯的戰爭。即蒙古第三次西征。(來源於百度百科)這個時候,西歐騎士們是穿成這樣的。

蒙古重騎兵是穿成這樣的

到底哪邊盔甲好,不用多說了吧,蒙古重騎並不差。還有西歐當時可是采邑制,只有貴族老爺們才穿得起盔甲,重騎兵數量並不多。
最後回答,蒙古軍隊強在哪?蒙古軍隊有幾個巨大的優勢,一個是戰略機動性極其優秀。士兵吃布勒刺(牛肉乾塞進牛膀胱里)喝馬奶加上吃苦耐勞的蒙古馬所致,可以進行戰略迂迴。還有高度合成化的軍隊,蒙古有騎射手可以放風箏,面對重甲部隊也有重騎兵強攻,面對城牆還有漢族工匠能製造攻城設備乃至火炮,正面攻堅能力非常強。好比現代戰爭中,有步兵有裝甲兵有炮兵的合成化軍隊肯定吊打單純的步兵或裝甲兵。最後,長期共同作戰的軍隊肯定比歐洲那種臨時召集封建領主的軍隊強。軍隊可不是電腦遊戲里令行禁止的NPC,臨時召集的軍隊指揮起來是非常難的。一支強大的軍隊,是強在各個方面的,如果說僅有騎射,那麼歐洲人早就遇到了帕提亞弓騎兵,雖然棘手,但也沒被吊打。僅僅是某個戰術或者裝備的領先並沒有什麼卵用,參見被吊打的沙特軍隊。
我只是個歷史愛好者都談不上的無知刁民,如有錯誤請指正。


謝邀。
首先蒙古重騎兵多過當時西歐騎士,札甲防禦比鎖子甲也好。但分析蒙古能擊敗西歐甲只是眾多因素中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輕重騎兵組合併不是蒙古首創,這是整個歐亞草原帶從公元前,從東到西都在玩的東西。古典時期玩的好的西邊有斯基泰,薩馬提亞,阿瓦爾,伊朗有帕提亞,東亞有匈奴,鮮卑高句麗。

中世紀的突厥契丹女真更是玩得不亦樂乎。

真相是亞歐草原帶上天天在玩坦克集團軍作戰。十字軍東征時,西歐人也很早見識過塞爾柱突厥,馬穆魯克的輕重騎兵。

所以說波蘭-條頓聯軍遇到蒙古人時,裝備層面上是不怵的。因為他們也沒有三頭六臂,人形高達到難以想像的程度。

然而蒙古人真正可怕的並不單是這些戰術裝備層面的東西。

而是部隊的高度組織化和信息的掌控。這個層面,西歐與蒙古是有代差的。整個中世紀歐亞大陸上所有部隊都和蒙古人有代差。

這個種族已經開了全圖模式,高效的情報偵察系統,和嚴格的紀律。命令他們進就進,退就退絕,以及幾時出現在哪裡,絕不含糊。

有此為前提,蒙古可以進行超長途的戰略機動,並實現極其複雜精細的戰術分工。

而歐洲聯軍有類似素質的可能只有為數不多的以百計算的騎士。大多數都是臨時被煽動起來的農民礦工准士兵,還停留在好勇鬥狠的,跑出去就收不住,散開就拉不回來的群架模式。

那個時代的蒙古之於西歐,猶如一個老兵暴打小學生。


蒙古興起的年代,中國正處於宋金遼時代,宋的對手是金,而後金又面對興起的蒙元。成吉思汗要滅掉金,而金當時在軍事方面是強於宋的,宋從前朝繼承了中國先進的國家和軍隊管理文化,金從中獲得的管理技能,而鐵木真立志要滅掉金,自然會從金的管理文化中學習到優秀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先進的東方通過上千年流傳下來的,比如攻城的能力』比如國家對軍隊的訓練和管理技巧,比如先進的武器製造,比如戰場上的兵法運用...這些都不是西方國家所能理解的,西方的此時還處於為榮譽而戰的騎士精神階段,而在東方,戰爭已經成了一門藝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了一部至今仍不過時的孫子兵法,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上策伐交『中策伐謀,下策伐兵「」不戰而屈人之兵「...哪條都是經典,哪條都是治國良策。這些顯然不是當時的西方人所能理解的。散兵游勇的西方社會,面對高度職業化,將戰爭武裝到思想的東方軍隊,其結局可想而知!


看了幾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從戰鬥層面上的分析,那我就從戰略,組織形態方面分析一下。
也裝個逼,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在中世紀的歐洲,騎兵真是全身甲胄嗎?真是所有的騎兵都是全身甲胄嗎? 答案是否定的。
翻開百度詞條「中世紀」,對於中世紀的騎士、騎兵有這樣一些描寫。我拿過來用一下。

騎士,或稱武士,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種社會階層。
在此階段的紛亂局勢中,國王和貴族都需要一些在戰爭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兵種,為此他們會悉心培育一些年輕人,使之成為騎士。而騎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繼承而來的,其本質也與貴族不同,除了和貴族一樣能夠獲得封地之外,騎士也必須在領主的軍隊中服役,並在戰爭時自備武器與馬匹。

這裡面我們會發現幾個比較有趣的事情,比如說,1、騎士是需要自備武器和馬匹的。另外/2、騎士是在領主的軍隊中服役,而不是封建君主的軍隊裡面。
在英國或者說是英語世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年薪20萬,你可以玩高爾夫;如果年薪2000萬,那你就可以去玩馬球。
很多廣告語都這麼說,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歐洲,馬匹是很貴的,不僅是現在,在中世紀更是如此。
而比較冶煉技術,也很容易發現,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整體的冶金技術、馬匹的豢養技術跟不上,導致一個滿裝備的騎兵的裝備是很貴的,能夠整裝上陣的,基本上都是高富帥一類。很多的騎士都不可能擁有整套設備,更別說是騎兵了。
換算成現在的價格,一套裝備輕輕鬆鬆上幾十萬。
這讓騎兵騎士自己掏錢搞,開玩笑吧。
所以,說中世紀歐洲的騎兵都是全身甲胄,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說了一堆,可能還沒說清楚。就是在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制度是分封制,分封領主的兵,君主是沒有權力管理,當然也沒有權力使用的。
不是有句話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再一個,就是讓封建君主給所有的騎兵上馬匹,上甲胄,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沒錢!
在歐洲中世紀的時候,封建君主還真不一定多有錢。
你可以說騎士是全身甲胄,但是騎兵,指不定就是一個人一匹馬,身上穿著一套皮甲,了不起了!
具體資料,多看看書就能知道。
一個結論就是,當時的歐洲,真的沒有那麼多全身甲胄的騎兵。
而中國這邊呢,當時的元朝,制度是說是封建君主制,實際上和西方差別很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就很容易說明。在每個朝代的前期,帝王是很有權利的,雖然說在單兵裝備上,可能不如西方全身甲胄的騎兵,可是在整體上而言,打造出來一支全身套裝裝備的騎兵隊伍去攻城略地,太正常不過了。
而且各種資料也說明,別說是元朝,就算是從鐵木真時代開始,蒙古騎兵的基本配置,就是一個騎兵三匹馬,一匹補給,兩匹馬換乘。
蒙古大軍西征,是以國家的意志去進行的一場戰爭,對於耗費多少,的確沒什麼概念的。這個是不用糾結什麼的。

再說,兩方的意識形態。
其實在上面也已經說到了一些點。
再引用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一些內容(PS估計有些人會說百度百科上的東西不能信之類的,如果這樣說,就請關掉網頁吧哈哈哈哈)

中世紀的戰爭,是由組織散漫的戰鬥團,在需要運用策略和調動的戰場上互相對峙、衝突,然後再一步一步演進而來。演進中的一個部分,反應在不同的兵種和武器的發展上,以及如何去運用它們。黑暗時代的早期軍隊,是一群沒有組織的徒步士兵。當重騎兵興起後,最好的軍隊就是一群沒有組織的騎士。
到了14世紀後期,指揮官加強了騎士的紀律,使他們的軍隊更能發揮團隊的合作。但是在英國的軍隊里,儘管長弓兵在很多的戰場上證明了他們的價值,可是騎士並未給予這些射手太多的重視。紀律也讓越來越多的騎士為報酬作戰,罕有為忠誠和光榮作戰者。在義大利的僱傭兵以長期作戰但少有損傷而聞名。在這個時期,各階級的士兵都是軍隊的資產,不會被輕易遺棄。這使得過去追求光榮的封建軍隊,逐步成為只關心他們會收取多少報酬的專業軍隊。

可以這樣認為,歐洲當時的制度,有點兒類似唐朝時候的藩鎮,領主的兵只是對領主負責,君主的兵才是對君主負責。而戰爭時期,領主有義務領兵幫助君主打仗,所以他們也從君主那裡獲得收稅的權利。
歐洲的封建制度,就是靠著這些關係維繫起來的。
那麼戰爭的時候就有些意思了。
每個領主手下都有自己的步兵、騎兵和弓箭手。而所有領主手下的士兵,是不可能聽從於別的領主的。君主下命令,再由領主把命令傳達給自己的士兵,然後再去發起進攻。
這樣的戰鬥模式,現在看起來都有些可笑。
然而當時就是這種戰鬥模式。
他們不是把所有同類的兵種組織起來,由一個將領統一發號施令,而是這種散亂無章的模式。
再加上上面說的,除卻騎兵這種分封制度士兵之外,還有僱傭兵,有臨時拿起武器短暫訓練就上戰場的農民。
這就是歐洲當時的軍隊。
而蒙古軍隊呢?
他們是國之精銳前來發動戰爭,他們紀律嚴明,他們代表的是國家的意志,君主的意志。不像是歐洲,代表的是領主的意志,來戰鬥的。
所以,這樣的戰鬥、戰役、戰爭,怎麼打?
你單個的騎兵裝備再怎麼精良,也無法和對面那洶洶而來的軍隊比個高下。


一點拙見……
如果說的不合胃口,請望賜教。


因為蒙古騎兵也有很多全身覆甲的啊
而且人不是坦克,沒什麼人穿了能正常作戰的盔甲可以完全擋住當時世界是一切兵器的


1.裝備層面
中世紀的騎士並沒有裝備板甲。大部分騎士穿的是鏈甲,對刀砍有一定的防禦,但是面對槍刺或者弓箭,很容易被穿透。而蒙古人用的複合弓磅數很大,所以騎士們的護甲擋不住蒙古人的弓箭。
而蒙古人隨軍跟隨大量漢族工匠,融合了中原地區的冶鐵技術和機械技術,重甲騎兵佔40%,輕甲騎兵60%。
蒙古大軍在裝備上不輸歐洲。
2.戰術層面
蒙古人吊打西歐騎士老爺聯軍。鬆散的騎士聯盟開局烏拉,這是自尋死路。
3.戰略層面
蒙古馬雖矮小,但是抗造耐艹屬性很強,保證了蒙古人可以實現長途奔襲作戰。戰爭史的無數血淚告訴我們,戰略機動遠重要於戰術機動。。。元首哭暈在廁所。


戰爭,除非兵力相差太過懸殊,否則從來都是科技高的打敗科技低的。蒙古好像很野蠻,實際上只是在文明上落後,軍事和工程技術通過金國與大宋的「輸入」,那是相當之先進。
蒙古征戰的時代,從金國和宋朝得到的軍事技術(前期大宋聯蒙抗金時所提供的各種支持,滅金之後大幅度吸納提升),以及使用的戰術,根本就是完爆了中亞和西方那些國家好不好。再加上當時蒙古部落的士兵因為生活艱辛,命不值錢,相當之兇猛。
所謂中世紀騎兵全身覆甲,其實都是蒙古西征之後的事情了,貌似十四十五世紀採用的那種鎧甲的技術都是蒙古入侵的時候傳過去然後發展起來的。
說白了,當時西征的蒙古,不能看成一隻野蠻的游牧蠻子,而是應該看成裝備了那個時代世界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使用了最先進的軍事思想與戰術,同時殘酷程度又停留在野蠻的原始部落狀態的毀滅型游牧軍團。


關於蒙古人遠征作戰的經過,固然已有相當完整的記載,甚至於蒙古的軍制和武器也都已有若干深入的研究,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戰略思想領域中卻缺乏適當的資料,而前人所作的研究也非常稀少。主要的原因是蒙古雖不乏傑出的戰略家(例如速不台),但他們本身都無著作,而且由於語文上的隔閡,後人也無任何記錄。所以,要想分析蒙古人的戰略思想,實在是相當困難,惟一的途徑只能就其戰跡來加以推斷。 首先應綜合說明蒙古軍事組織的優點和弱點: 一、蒙古軍事組織非常良好,其本身的人力雖不多,但卻能發揮高度戰鬥效率,而且更善於利用少數民族的人力。蒙古的軍制非常簡單,從上到下都採取十進位,易於指揮、控制和重組。蒙古人本是天生的戰士,幾乎所有的男人都擅長騎射,勇敢團結,能忍受一切勞苦,在良好的組織之下,自然所向無敵。蒙古軍雖以其本族人為主力,但又還是包含著許多其他民族在內。最主要的為色目人和漢人。所謂色目人大都是中亞(西域)的種族,因為眼睛藍色,故有這樣的名稱。這些民族或為降軍,或為自動投效的外籍兵團。在組織上也有兩種方式:或以補充兵形式,直接編入蒙古軍中;或編成獨立單位與蒙古部隊比肩作戰(這與西方古羅馬軍制頗為相似,當時常為一個羅馬兵團配屬一個同盟兵團)。蒙古人有一極大特點,即幾無種族歧視觀念,外籍軍與蒙古軍待遇上完全平等,有功必賞,所以那些降軍和外族都樂為效死。 二、蒙古軍的機動力極強,能發揮高度的行動自由。蒙古的精兵以騎兵為主力,其最大本錢為其馬匹的攻擊力和速度。馬為蒙占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戰鬥工具,故以馬的肥瘦決定用兵的時間,秋高馬肥即為發動遠征的理想時機。 三、蒙古軍善於運用火力,以機動衝力與密集火力相配合,投向敵人要害,足以構成致命的打擊。所謂火力者又分為兩種武器:弓箭與火炮。以作戰而言,前者比後者遠較重要。蒙古精兵以輕騎兵為主力,其所用武器以弓箭為主,不僅貫穿力強,射程亦遠。據考證,蒙古人有四種弓和五種箭,性能各有不同,可以依照戰術情況選擇並聯合使用。西方人的記載也說:「蒙古軍弓強弩大,其輕箭鏃小而銳,用以遠射,重箭鏃大而寬,可以破甲穿臂,斷敵弓弦。」至於火炮則僅用於攻城。13世紀時,火器尚在萌芽階段,其威力頗為有限,但精神震撼作用還是很大。此外,蒙古人在攻城時也使用發弩機、投石機等投射工具,其攻城序列(siege train)在當時要算是最優秀的。蒙古的炮兵、工兵等技術兵種都是由非蒙古人員編成,至於武器的製造則更是利用各國的尖端科技人才,元史有記載說「集中天下巧匠於燕京,大事製造回回炮」可為佐證。 四、蒙古軍在遠征時,對敵情的偵察,效率極高,經常能找到敵方兵力部署上的弱點,然後以實擊虛,發揮巨大的奇襲作用,真有如孫子所云:「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反而言之,其在行軍宿營時都戒備嚴密,而且有良好的通信體系,所以不會受到敵人奇襲,能夠確保安全。
以上所云為蒙古軍之主要優點,至於其弱點也可以分別簡述如下: 一、蒙古最初興起時,兵力很小,作戰區域也不太大,其部隊機動力強,易於因糧於敵,因此,似無重視後勤之必要。但以後兵力數量逐漸增大,行動距離也日益伸長,於是後勤組織的簡陋遂成為其最大弱點。所以,也使其原有的作戰彈性大受影響,並且不能持久。不過,在後勤方面蒙古軍又還有一特點,值得一提,但很少為人所注意。蒙古軍有非常有效的軍醫組織,所謂「蒙古大夫」絕非開玩笑的說法,而的確有相當高明的醫術,尤以外科為然。所以,蒙古軍的傷患存活率頗高,對士氣的維持有很大貢獻(在西方歷史中,只有拜占庭有如此類似的經驗)。 二、蒙古人生長於漠北寒冷氣候中,不能適應炎熱潮濕的天氣,在熱帶地區作戰時,其戰鬥效率遂不免大打折扣,尤其嚴重的是蒙古馬要比人更難適應氣候的改變,一到氣候濕熱的地方,馬就很容易倒斃,這對蒙古軍構成真正的致命傷。所以,在較後階段的作戰中,蒙古軍的進度和戰績都比較差。例如遠徵佔城、安南、八百媳婦時,曾屢次失利無功而還。 三、蒙古人是純粹的大陸民族,對海洋生活完全缺乏經驗,所以,對海洋作戰不僅缺乏準備,而且更心存畏懼,缺乏信心。其結果為兩次遠征日本都遭到失敗,以及遠徵佔城勞師無功。 四、蒙古人雖能迅速地征服廣大地區,但卻缺乏統治能力,其所建立的汗國都很快地自動衰亡,只有在中國大陸上所建立的元朝,能維持較久的時間,那是應歸功於漢人的合作。蒙古軍在征服過程中也廣泛地採取恐怖手段,凡拒絕投降的國家和城市都會受到極大的破壞。此種恐怖主義的心理效果雖能收效於一時,減弱抵抗,並加速其進度,但其後遺症則為增長其戰後重建的困難。關於這一點,比較起來又只有在中國要算是例外。


1,歐洲當時的甲並不是罐頭,還沒有發明,還不如蒙古的甲。
2,即使有了罐頭,也只能給極少數貴族配,普通小兵一點防護也沒有,用處不是太大。你覺得歐洲軍隊人人全身鐵甲估計是受了電影的誤導,電影是為了視覺效果,其實當時的生產力根本滿足不了這樣的裝備,而且歐洲當時的生產力不如亞洲。而蒙古是軍國主義,所有的資源都以分配戰爭為主,因此蒙古的平均裝備超過歐洲。
3,蒙古軍隊兵種齊全,戰術靈活,能最大程度發揮多兵種的優勢。
4,蒙古軍隊情報水平很高,擅長使用各種方式了解對方情況,歐洲這方面相對差一些。
5,蒙古作戰經驗更豐富。


很多人舉了蒙古騎兵如何殲滅波蘭騎兵的。

我只說一點,光假裝敗退這個戰術動作就是一個非常非常高難度的戰術動作。

如果軍隊訓練水平低下,那麼佯裝敗退馬上就會變成真的潰散。

而蒙古騎兵非常好的完成了這個戰術動作,這已經表現出了蒙古騎兵和波蘭騎兵的訓練水平完全就不是一個水平的。

波蘭的統帥其實選擇追擊未必是錯誤的,只是可能他從來沒見過哪只游牧部隊能夠從潰敗的狀態的迅速轉變為包抄,與重甲騎兵的衝鋒。

蒙古人的戰術動作恐怕已經超出了可憐的波蘭統帥的思考範圍。在他的邏輯里潰兵只會無腦跑然後被追上砍殺,他也不認為潰散的騎兵居然還是有組織有管理有紀律的。

。。。。。。。。。。。。。。。。。。。

普通人可能存在錯覺認為游牧群體組織管理能力不如農耕,但是在軍事上游牧群體的組織管理能力完爆農耕。

游牧部落隨水草而居,每次遷徙大的部落動輒萬人,每一次遷徙都是一次軍事演習。

他們的部落頭領有豐富的帶領上萬人運動的經驗。

而對於農耕群體誰會耗費大量資源供給將軍們聚集萬人經常去拉練。

好多人把行軍打仗看的太複雜同時又太簡單。

喜歡動輒計謀一大堆。但是就問一句誰管理過上萬人的企業??管理一萬人的吃喝拉撒是非常需要經驗的一件事情。給普通人一萬手下,根本玩不轉的。不是靠什麼三十六計就能解決的。

當過班長能把自己班級幾十號學生帶的動的有幾個。

有過管理經驗的人自然會懂,沒管理經驗的都以為這個事情很簡單。

對於古代打仗,知兵和不知兵完全是兩種概念,前者好歹有管理經驗,後者不用打仗就能把軍隊自己搞崩潰。

打仗首先不需要什麼計謀,首先最基礎的是能把人馬管理的不混亂。有基本的秩序,光這一點要求就很高了。
。。。。。。。。。。。。。。。。。。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我們很常見的思維誤區的體現。

在歐洲當時打仗的主力還是泥腿子,能穿重甲的基本快到騎士級別了數量並不多。

但是對於蒙古騎兵而言,重甲騎兵的數量絕對大大多於歐洲騎兵。這個多不是一個兩個的多而是數倍數十倍的差距。蒙古人不是只知道射箭的弓騎兵,其本身重騎兵的數量與裝備已經不是普通的歐洲國家能抵抗的了。特別是東歐那種比蒙古人還落後的半部落國家根本不可能抵抗。

這完全就是實力的碾壓正規軍與散兵游勇的戰鬥。

說蒙古人是蠻族,但這根本就是偏見,當時蒙古人在組織管理社會統籌能力上完爆了西歐大部分國家,這是管理學的勝利。同時蒙古大軍科所攜帶的軍事科技水平也是完爆歐洲大部分國家的。,這是科技的勝利。

落後和先進的戰鬥肯定是先進的贏,

不湊巧的是偏偏蒙古要比大部分歐洲國家先進。

當時東歐很多國家還是半部落狀態,蒙古軍隊任何一個方面的水平比他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大蒙古帝國是新航路開闢前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恨不得半個地球都是他們的了。但這事兒其實跟咱們中國關係不大,我們也是被征服的一部分『反倒日本人可能會驕傲一點,因為就他們那個蕞爾小國居然沒被征服了。

當時歐洲人普遍對當時蒙古人的看法是大屠夫,稱他們為「上帝之鞭」,意思是上帝派來懲罰我們的。按理說歐洲一直是征服來征服去的,本來司空見慣,那為什麼對蒙古人就特別不友好呢?這主要是蒙古人老搞屠城,動不動就把一城人給殺了,財物掠奪一空。歐洲人征服歸征服,可沒搞過這種血腥的屠城啊,或者說很少搞屠城。同時蒙古人攻城時除了當時先進的攻城器械外,蒙古人還喜歡將軍團內因疫病而死的士兵拋入城內。痛恨是痛恨,可歐洲人就是打不過蒙古人啊,真沒辦法!連他們引以為傲的法國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都在波蘭平原大敗而歸,這哪兒說理去!蒙古鐵騎在那些華麗的歐洲騎士看來就跟土包子似的,可是往往「城裡的」就是打不過「鄉下的」。

這主要還是歐洲人跟蒙古人的戰爭理念不同。

當時在歐洲是騎士的全盛時期,騎兵都是高頭大馬。裝備精鋼打造的全身盔甲,重約八十磅左右。配備長矛和一柄重劍和盾牌。攻擊的時候,排好隊型,把長矛夾在腋下,左手舉盾牌,將敵人部隊衝散後,改用重劍砍殺。

蒙古軍隊則分為重裝騎兵和輕騎兵,其中重裝騎兵甚至佔到軍隊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輕騎兵不著盔甲,戴皮革或者金屬的頭盔,每人帶兩張弓,一大一小,箭幾袋。長兵器是長矛,短兵器是手斧或者馬刀。蒙古騎兵是一個人騎幾匹馬,有專門的輜重馬和戰馬,並且蒙古士兵每次出征都自攜糧食,所以他們沒有龐大的輜重,同時蒙古人雖然單兵能力或許不如歐洲的騎兵但他們耐力強。

其次,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蒙古人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這種武器通常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這種弓射出的箭殺傷範圍可達300米,如果在箭上裝備上鋒利的金屬箭頭,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動力。

每次敵我交仗時,後排蒙古的輕騎兵從重騎兵間的空隙交叉穿過對敵方用箭雨對敵方進行強制壓制,同時迂迴至對手兩翼甚至後背,這時,若敵軍仍未崩潰,則前排的重騎兵就開始對敵人發起正面衝鋒。

再一個,中世紀的歐洲人戰略及戰術上都大大輸給蒙古人。在戰術的運用上,蒙古人特彆強調的就是部隊的機動性,以遠距離的包抄迂迴、分進合擊為主要戰術特徵。蒙古人的遠距離機動達到了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們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規模機動,使敵人很難預料和防範到他們的攻擊。這是當時歐洲人遠遠欠缺的,在當時與蒙古人交戰的西方軍隊中,不論波蘭聯軍也好,匈牙利軍隊也罷,(其中波蘭聯軍里除了有我們熟知的波蘭重裝騎兵,條頓騎士團,法國聖殿騎士團,還有大量裝備低劣的步兵)歐洲人的軍隊里除了有大量附屬步兵外還有龐大的輜重,其速度自然遠遠不如蒙古人。其次蒙古人非常擅長利用地形及氣候的因素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詳細戰例查賽約河戰役。

最後,往往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因素,那是成吉思汗建立的情報系統,在《歷代戰爭方略》一書中對此記載到:「蒙古軍出征時,沿途設置驛站,並訓練驛遞夫,以擔任通信勤務。……驛遞夫,乘馬飛速無比。為求迅速,又於馬頸下懸掛銅鈴,驛站一聞鈴聲,立刻準備新馬。在情況緊急時,24小時馳400里」同時,蒙古間諜一般都是披著商賈的外衣從事情報活動的。一旦對情報作出了分析估計,整個戰役的進行路線便被確定下來,並指定各騎兵縱隊的路線和作戰目標,下級指揮官在不違背整體作戰方案的前提下有一定的指揮權。蒙軍情報網遍布歐亞大陸,其機構之詞龐大,工作之周密超過了中世紀的所有國家。可以說,蒙軍每次作戰所採取的戰術都是預先周密細緻地計劃好的。


當時的的歐洲部隊騎兵基本上是鎖子甲,只有極少數的boss升級了刃甲。
反觀蒙古這邊都已經裝備上強襲胸甲了,再加上水晶劍,這個團歐洲人很難接。


你是說鎖子甲嗎。呃,這個有人說過了

補充一下,當時的歐洲,都是大小領主帶少量騎士加徵兆農民的組合,紀律性跟蒙古人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這種組織度也很難搞出除了騎士豬突完步兵一哄而上以外的其他戰術。
把鎖甲換成板甲也一樣。

另外也得看裝備的數量,
我鐵血強宋才是真正的重甲,重甲都武裝到弓弩手了,然並卵,騎士都裝不滿鎖甲的歐洲也就是賣個萌了


弓騎兵戰術和戰術嚴謹的重騎兵是蒙古人能打出超高傷亡對比的原因。反對上面幾位弓騎兵無用論的觀點,不是只有收人頭的才算是制勝要素,弓騎兵的戰術價值,其一在於調動歐洲人素來行動遲緩的軍隊,使得其在轉移或者出擊的過程中陣型出現破綻,或者是將其引入設定好的伏擊圈;其二就是在不斷調動對手的過程中達成疲敵的效果,蒙古人是可以為了等待戰機不停的調動對手十天半個月的,這種運動戰的思想在當時講究正面肛的歐洲人腦子裡還沒出現。
而蒙古人的重騎兵則戰術嚴謹,迂迴包抄的行動迅速,在合圍的時候密不透風,打殲滅戰的時候效率極高。如果沒有弓騎兵的配合,單單依靠重騎兵肉搏的話,蒙古人也能打贏那麼幾場,不過損失肯定要大的多,區區20萬軍隊恐怕撐不到歐洲就拼光了。
舉個例子,一個能讓對手體力下降50%,士氣下降50%的法師,你說是不是大殺器?你說是不是控場型兵種?


不好意思,蒙古人或者蒙古式的騎兵從來不曾戰勝過任何正統形式的歐洲式騎士部隊,實際上所謂的蒙古西征,在抵達波西米亞後便在奧爾穆茨被德國騎士施倫貝格指揮的捷克軍隊打的慘敗,還被斬殺了主帥拜達爾,在這種慘重的損失之後蒙古軍便慌忙退往俄國和匈牙利了,之後便有了金帳汗國。而在之後帖木兒與閃電巴耶塞特的安卡拉之戰中,帖木兒以高大驃健中亞駿馬和更精良的中亞鋼甲代替蒙古人傳統矮種馬和皮革鐵葉甲的強化版蒙古騎兵,在穿戴著早期板甲的塞爾維亞騎士勇猛衝擊下也是幾乎一觸即潰,即使在土軍全線崩潰後塞爾維亞騎士們也大多安然退走(譬如斯坎德培的父親),而之後俄國的蒙古式騎兵,在1515年奧爾沙戰役中,也被波蘭立陶宛聯邦軍的歐式重裝騎兵與輕裝驃騎兵的組合打得大敗,這是蒙式的重騎兵方面。而蒙古人的輕騎兵方面則相對堅挺一些,克里米亞汗國早期尚能劫掠波立聯邦烏克蘭地區人口為奴,但在翼騎兵出現後,克里米亞蒙古人的輕騎兵便經常在翼騎兵的攻擊下慘敗,後來沙俄將蒙古騎兵作為輕騎兵帶往歐洲作戰,也不能匹敵奧地利和普魯士軍中精銳的波蘭-匈牙利驃騎兵,之後蒙古騎兵便徹底從歐洲淡出


你是沒玩過遊戲吧。
遠程高移動兵種從來都是玩死近身低移動兵種的。這叫放風箏。


因為既有了鎧甲,也有了軟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兵分為二」的評價?
為什麼美國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
電影《蒙古王》里影片後期出現的雙刃騎兵敢死隊在歷史上真的存在么?
蒙古崛起的時候如果碰到的是全據長城防線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會如何?
岳飛用兵究竟好在哪裡,憑藉文獻資料能大致了解和比較歷代武將指揮用兵的優劣嗎?

TAG:歷史 | 戰爭 | 歐洲 | 蒙古國家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