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引人入勝、非常有深度的西方經典文學名著?

對,經典的所以現當代未被時間充分檢驗的就免談了。還有不要枯燥無味如尤利西斯,要好看如基督山伯爵。


謝邀,我很少公然向別人推書,因為現在大家都很浮躁,你推了人家也未必看,但是難得見到題主這樣對名著感興趣的人,所以我還是涎著臉跑過來,給題主推薦幾本我個人認為好看又有趣的小說。

南美
1.《潘達累昂上尉與勞軍女郎》
作者:略薩

這本書不厚,就那麼薄薄的一冊,卻把荒誕寫得淋漓盡致。這本書的背景是,一支駐紮在南美的部隊,因為部隊里男性的慾望太過旺盛無法排解,導致駐地的出生率異樣上漲,鬧得當地雞飛狗跳,嚴重影響了軍民魚水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潘達雷昂上尉接受了一項光榮的任務:那就是組織一支由勞軍女郎組成的隊伍,專職為軍人們提供性服務。

簡單地來說,就是:為了拯救部隊,一起來成為軍妓吧!

這整部書都透著一股一本正經地講葷段子的感覺。潘達雷昂上尉是一個非常有榮譽感的軍人,他對妻子非常忠誠,家裡條件也好,是個體面人。為了保護整個駐地人民的安全與部隊的榮耀,卻不得不幹起了拉皮條的生意。關鍵他拉皮條也拉得非常科學、非常正直,從來不以公謀私,而且把整個事情辦得漂漂亮亮、井井有條,讓同袍們舒心,讓妓女們放心,讓領導們安心。

為了更好的拉皮條,解決軍人們不斷膨脹的性需求,上尉生動靈活的運用了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最後完美地(?)完成了領導交代的任務。

這本書我十星推薦,特別建議那些說「中國要解決強暴問題需要讓賣淫合法化」的人去看看。


2.《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作者:保羅·科埃略

這部書是根據一則童話改編的小說,故事簡單,想表達的道理也簡單,但是很有力量,是那種讀了能讓人心裡熱乎乎的小說。


北美
3.《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這本書是塞林格唯一一本長篇。非常有美國氣質的一本小說,或者說,這本小說已經變成了美國氣質形成的一部分。此書相當有名,我就不贅述了。


4.《第二十二條軍規》
作者:約瑟夫·海勒

同樣是一本荒誕小說,也是黑色幽默小說的代表。在它輕鬆愉快的表面背後,隱藏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殘酷。小說結構也非常完美,在不同人物的視角間不停切換,你從頭仔細看下來,會發現故事非常嚴謹,通過人物視角的切換,能看到整個故事的全貌,如果只看一個角色,會哈哈大笑,看完整本書掩卷思考,會覺得脊背發涼。

這本書也非常有名,我不相信有人沒聽過,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我看到別的回答底下,樓主說看過《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所以這裡沒有寫馬克·吐溫的小說。

5.《老人與海》
作者:海明威

對於我來說,這冊小說的看點在於,學習作者怎麼把獨角戲寫得這麼有趣。確實受益匪淺。

這本書也這麼有名,我都覺得其實沒有推薦的必要。

歐洲
6.《呼嘯山莊》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其實這些比較老的名著我都懶得推,一是因為有名,二是因為相較於現在的小說,以前的小說還是有局限性,但是《呼嘯山莊》這部小說,真的不像是那個時代的。比她姐姐的《簡愛》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當然《簡愛》也是一種經典敘事,但是我個人認為比不上《呼嘯山莊》。嘛,看了就懂了。)

以上作品都確實是「既引人入勝又有深刻內涵」,因為首先他們好看。還有部分我一時也想不起來,先寫到這裡吧。


以下小說都是我看過的,個人親測,以二十世紀為主,推薦作家為主。

1. 拉美
1)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一些短篇例如《巨翅老人》也不錯
2)博爾赫斯,他的小說作品幾乎都是短篇,《小徑交叉的花園》《南方》等等,可讀性都非常強,自成一派。小說集推薦《杜撰集》,《虛構集》,《惡棍列傳》。用元非的話說,博爾赫斯是一個哲學肺活量大得驚人的小說家。

2. 歐洲
[英國]
毛姆的六便士在豆瓣被推薦爛了,所以我就再推薦一個《刀鋒》吧。毛姆的書還是很容易讀的,一貫的英國諷刺~

奧斯汀《傲慢與偏見》。奧斯汀的書還是最喜歡這本,其實奧斯汀的幽默,對於當時女性生活的把握和批判都是很深刻的。

喬治奧威爾《1984》,反烏托邦三部曲之一,《動物農場》也很好看,順便案例一個奧威爾的散文集Why I write

我非常喜歡伍爾芙,可是有人覺得意識流完全讀不下去= =《達洛維夫人》和《到燈塔去》兩本看過的都很好,也是對於女性生活的深刻反思。

[義大利]
卡爾維諾,《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以童話的方式展開,探討人類和存在的問題。

[奧地利]
卡夫卡有些晦澀……所以我還是推薦茨威格吧。《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三篇都非常引人入勝!不得不感慨茨威格對於人性的把握……

[法國]
巴爾扎克,沒有看過很多,《高老頭》和《歐也妮葛朗台》都是好看的。傳統作家的描寫的確精彩。

瑪格麗特 尤娜瑟爾!!!!撞牆推薦《苦練》。我是從王小波的散文里才知道這個作家的。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女性作家有這樣磅礴的語言(讀的時候我 簡直難以相信這是女作家寫出來的書)

加繆《鼠疫》,比《局外人》好讀一些些。讀完熱淚盈眶,算是那個年代特別正能量的小說(此處正能量這個詞不是貶義……用蘇珊桑塔格的話說,加繆是「丈夫」型的作家,另一個作家類型是情人型的)

3.美國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不推薦電影……很喪失原著精髓。關於愛情追逐、人情冷暖。

相比於《老人與海》,我更推薦海明威的短篇,比如《白象似的群山》,用完全抽象的對話反應一場矛盾(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中對此有精彩的討論)。順便安利一下他的散文集《流動的盛宴》,寫年輕時在巴黎漂泊和其他作家的軼事。

還有些不算大眾眼裡的名著,比如凱魯亞克《達摩流浪者》,杜拉斯《情人》
(待更新)


謝邀。若能把人物名字記住,把人物關係理清,《百年孤獨》一看就停不下來!


知乎上各種人開的書單看過不少,真不知道這些人開書單的時候看過自己開的單子沒有。由於大學的時候不學無術虛擲青春,導致今天答這題的時候莫名的心虛。

也不敢在這裡做什麼系統的推薦,只把這些年我看過的,覺得好的羅列出來。私人書單,不敢說有多少深度,見個性情而已。

歐洲

莎士比亞,喜劇、悲劇、歷史劇都很好看。重點推薦《麥克白》《哈姆雷特》《奧賽羅》《尤里斯 凱撒》《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查理四世》《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任何一部莎劇看了都不虧。
莎劇一般都被拍成了電影電視劇,搭配著看很不錯。

莫里哀《太太學堂》《偽君子》《吝嗇鬼》。莫里哀的喜劇完全可以跟莎劇媲美,笑點十足。個人非常喜歡《太太學堂》那種諷刺上流社會不好好說話的德行。

《堂吉訶德》by塞萬提斯。幾世紀前的東西,放在今天也是笑點淚點十足的。看完《堂吉訶德》,不由得想起孔子,那個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妄想用仁禮之道匡扶天下的老人,與那個跟風車戰鬥的騎士,內心是否都回蕩著理想主義者的悲嘆。而嘆息之後,還是那句「雖千萬人吾往矣。」
好的作品是超越文化與時代的。

《包法利夫人》by福樓拜,莫泊桑的短篇,巴爾扎克。說的人比較多,答主就不說了。

雨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搭配音樂劇食用,風味更佳。單看故事故事就已經很精彩了,閱讀快感不比《基督山伯爵》少。
雨果一生都在探討「人的救贖」的問題,對於宗教、革命的看法,整個社會的三教九流,都裝在小說這個大容器里,就好比一個四大菜系融會貫通的大廚做出來的宴席一般,宏大、豐富、雋永。

然後推薦幾個二十世紀的。

卡夫卡《變形記》、《審判》、《城堡》;奧尼爾《天邊外》、《毛猿》、《瓊斯皇》——私人愛好,就好這口。


杜拉斯《情人》,搭配同名電影套餐食用。摯愛那句「海是無形的,無可比擬的。」這是個半自傳的小說,暮年的杜拉斯功成名就,回憶自己一生風流的起點,把深情和靈性攪和到一起,無可比擬。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刀鋒》《面紗》《尋歡作樂》。毛姆的書讀多了就覺得他老在寫同一個故事,但即使是同一個故事,他毛姆講一百遍,我都聽不膩。

王爾德《莎樂美》《道連格雷的畫像》。朋友圈轉瘋了王爾德語錄,卻沒多少人讀他的書。這個人的三觀跟才性無比的貼合,只有看了他的書,才明白這個人為何如此迷戀才華和美貌。在認識到人生無意義的悲劇之後,一大票作家和英雄選擇了太陽神阿波羅,而王爾德選擇了狄奧尼索斯。

美國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夜色溫柔》。答主是村上春樹的死忠粉,跟著村上的作品找書看。一個喜歡爵士的作家品味當然不差啦!

說說對《蓋茨比》的感受吧。當年看了很多論文,多數人把它理解成一個美國夢破碎的故事。而答主讀完了,腦海里只有一首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答主認為這部小說之所以然全世界的讀者感同身受,是因為戳中了人類命運的某一個痛點——求而不得,但仍要拼盡全力去追求。某些音調是超越種族、文化和時間的,《蓋茨比》就書寫著這樣的音調。

《夜色溫柔》是菲茨傑拉德晚年的作品,那時候海明威在美國大紅大紫,而菲茨傑拉德已經窮困潦倒、無人問津。時代的風潮可以把可以把天才舉到雲端,也可以狠狠的把他拍進地獄。不同於《蓋茨比》時代的華麗,《夜色溫柔》的筆調更加溫情雋永。作者由人生頂峰跌入谷底的心路變化,在作品裡可以窺見一斑。

海明威《老人與海》、《永別了武器》、《太陽照常升起》、《乞力馬扎羅的雪》、《喪鐘為誰而鳴》……太多了。海明威的中篇小說是一絕,沒有一句閑筆,人物豐滿,每個故事都像實木傢具一樣紮實、厚重、質感。、

好睏,還有好多,不寫了,也不更新了,就這樣吧!


可以試試毛姆的短篇。


我看還沒有人說《西線無戰事》


咳,談到西方經典名著,可不能忽略老毛子們啊。毛子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是戰鬥民族,在文學和音樂上戰鬥力也是杠杠的。既然要非常有深度的,非常引人入勝的,那我就推一些俄羅斯小說大家的作品給你好了。我下面文章可能有點長,我將所有作品的名字黑體標出了,方便檢索。俄羅斯人的名字都非常長,名·父名·姓,還有無數只有天知道是誰的小名,所以閱讀前請做好心理準備。
先從黃金時代開始,這個時代是俄羅斯甚至世界文學最耀眼的一個時代之一。那個時候的俄羅斯也正值轉型期間,龐大的帝國在艱難地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以後,國內種種棘手的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然而正是在這個時代,大師名家層出不窮,值得後世銘記。

1.果戈里
我之所以沒有從普希金開始是因為他大部分創作的都是詩歌,而且小說不是以劇情著稱,而是以其出色的語言技法而聞名。果戈里則不一樣,他的長篇小說《死魂靈》《欽差大臣》,短篇小說《鼻子》《外套》等,是以筆為戟,直指那時候俄國社會的不公。小說呢,讀起來很順,語言處理得很幽默,多一分是嬉笑,少一分是說教。順帶一提,買《死魂靈》這本書的時候,請千萬留意,不要買到魯迅先生翻譯的版本了…在此並沒有對魯迅先生不敬的意思,但是滿篇「伊」、「罷」讀起來也是蠻痛苦的。

2.屠格涅夫
我一直覺得屠格涅夫是被低估的一個作家,大概是夾在黃金時代那麼多耀眼的星星裡面,自己本身的光芒也沒那麼起眼了。其實他的《父與子》真的是寫得非常好的一本小說,故事內談到的新舊思想的碰撞,階級與階級之間的不和,新生代年輕人取迭傳統的貴族,都是那個時代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屠格涅夫的小說最給我那種俄羅斯的感覺,整篇小說優美、工整、流暢,但又有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悲傷之情。感覺這是一種俄羅斯民族性的情緒,不管是在音樂里,還是在文學裡,不過大概也正是這種悲傷,才成就了俄國在文學和藝術上的豐碑。他的中篇小說《春潮》我覺得很值得一讀,劇情其實蠻無聊的,但是人物的描寫真的,非常躍然紙上。《春潮》中的貴族女性瑪利婭,是少見的有真真正正生命力的女性形象。很多作家,容易要麼把女主角寫成媽(《罪與罰》中的索尼婭),要麼寫成天真無邪的傻白甜(托爾斯泰我說的就是你),或者就是單純肉慾的化身。但屠格涅夫寫到瑪利婭和男主角(名字我不記得了)一起馳馬草原的時候,真的感覺瑪利婭彷彿變成了一隻自由的老鷹,飛向藍天。總之,他的小說很值得一讀,名字也沒有很繞。

3.托爾斯泰
不論是俄羅斯文學還是世界文學,都繞不開托翁這一泰斗啊。托爾斯泰的文學呢,就像山川大河,浩蕩鋪開,茫茫然好大一片。不管是《戰爭與和平》還是《安娜卡列寧娜》,格局都很大,尤其是前者。托翁的作品,我個人不是特別喜歡。但是《戰爭與和平》作為一本歷史紀實小說,看看也是好的,畢竟可以一覽俄羅斯那時候的風貌。他的作品人都很多,再加上俄羅斯人的名字都那麼長,還有那麼逆天的小名,所以很容易搞混,做好筆記會方便一點。

4.陀思妥耶夫斯基
好的,終於到了我的最愛,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果說屠格涅夫是悠揚而悲傷的俄羅斯牧歌,托爾斯泰是日光傾瀉之下的山川大江,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則是一大塊混著存在主義、哲學和宗教的窩窩頭,拚命往你嘴裡塞,但這一點都不妨礙他成為我的最愛。他的《罪與罰》是一本一定要讀的小說,陀翁毫不留情地劈開了世間所有的人情世故,將男主人公放在了最兩難的境地中,來慢慢討論正義,平等,正義,愛情等等等等。我覺得讀他的書是需要勇氣的,因為你會面對人世間最黑暗的東西。《罪與罰》在文學性上不是那麼強,更多的是借主角們的聲音發出的詰問和辯論,但這不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學的技法上是弱於別人的。他的《白痴》這本書,哲學性沒那麼強,但也是一本好書。其中有一段,三個喜歡女主角娜斯塔霞的男主角匯聚一堂,開始了激烈的辯論,你一言我一語,場面愈發激化,好像一個不斷盤旋上升的樓梯,最後以「納斯塔西亞到——」收尾。這時候書中的語言已經不再是語言了,而是像樓宇的磚頭一樣有力。還有一本書《卡拉馬佐夫兄弟》,這本書,我真的都有點不想推薦別人看,因為我太喜歡它了。其中關於宗教,奇蹟,信仰的討論,很多結論放在今天的社會也非常有道理。當你讀完了這本書並沒有被其中的名字搞死,你會發現你的思想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境地,就像多看到了一種新的顏色一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就像地底下的暗流,很深,很少有人願意去窺看那麼深那麼黑暗的東西,因為怕自己繞不出來。但他做到了,也不愧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謝邀,我能推薦《安徒生童話》嗎?

幸福的家庭
  
這個國家裡最大的綠葉子,無疑要算是牛蒡的葉子了。你拿一起放在你的肚皮上,那麼它就像一條圍裙。如果你把它放在頭上,那麼在雨天里它就可以當做一把傘用,因為它是出奇的寬大。牛蒡從來不單獨地生長;不,凡是長著一棵牛蒡的地方,你一定可以找到好幾棵。這是它最可愛的一點,而這一點對蝸牛說來只不過是食料。  
 
在古時候,許多大人物把這些白色的大蝸牛做成「碎肉」;當他們吃著的時候,就說:「哼,味道真好!」因為他們認為蝸牛的味道很美。這些蝸牛都靠牛蒡葉子活著;因此人們才種植牛蒡。  
 
現在有一個古代的公館,住在裡面的人已經不再吃蝸牛了。所以蝸牛都死光了,不過牛蒡還活著,這植物在小徑上和花畦上長得非常茂盛,人們怎麼也沒有辦法制止它們。這地方簡直成了一個牛蒡森林。要不是這兒那兒有幾株蘋果樹和梅子樹,誰也不會想到這是一個花園。處處都是牛蒡;在它們中間住著最後的兩個蝸牛遺老。   

它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年紀。不過它們記得很清楚:它們的數目曾經是很多很多,而且都屬於一個從外國遷來的家族,整個森林就是為它們和它們的家族而發展起來的。它們從來沒有離開過家,不過卻聽說過: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什麼叫做「公館」的東西,它們在那裡面被烹調著,然後變成黑色,最後被盛在一個銀盤子里。不過結果怎樣,它們一點也不知道。此外,它們也想像不出來,烹調完了以後盛在銀盤子里,究竟是一種什麼味道。那一定很美,特別排場!它們請教過小金蟲、癩蛤蟆和蚯蚓,但是一點道理也問不出來,因為它們誰也沒有被烹調過或盛在銀盤子裡面過。

那對古老的白蝸牛要算世界上最有身份的人物了。它們自己知道森林就是為了它們而存在的,公館也是為了使它們能被烹調和放在銀盤子里而存在的。   

它們過著安靜和幸福的生活。因為它們自己沒有孩子,所以就收養了一個普通的小蝸牛。它們把它作為自己的孩子撫育。不過這小東西長不大,因為它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蝸牛而已。但是這對老蝸牛——尤其是媽媽——覺得她能看出它在長大。假如爸爸看不出的話,她要求他摸摸它的外殼。因此他就摸一下;他發現媽媽說的話有道理。   
有一天雨下得很大。   

「請聽牛蒡葉子上的響聲——咚咚咚!咚咚咚!」蝸牛爸爸說。   

「這就是我所說的雨點,」蝸牛媽媽說。「它沿著梗子滴下來了!你可以看到,這兒馬上就會變得潮濕了!我很高興,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房子;小傢伙也有他自己的(註:在丹麥文里,蝸牛的外殼叫做「房子」(huus)。)。我們的優點比任何別的生物都多。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我們是世界上最高貴的人!我們一生下來就有房子住,而且這一堆牛蒡林完全是為我們而種植的——我倒很想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在它的外邊還有些什麼別的東西!」   

「它的外邊什麼別的東西也沒有!」蝸牛爸爸說。「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我們這兒更好的地方了。我什麼別的想頭也沒有。」   

「對,」媽媽說,「我倒很想到公館裡去被烹調一下,然後放到銀盤子里去。我們的祖先們都是這樣;你要知道,這是一種光榮呢!」   

「公館也許已經塌了,」蝸牛爸爸說,「或者牛蒡已經在它上面長成了樹林,弄得人們連走都走不出來。你不要急——你老是那麼急,連那個小傢伙也開始學起你來。你看他這三天來不老是往梗子上爬么?當我抬頭看看他的時候,我的頭都昏了。」   

「請你無論如何不要罵他,」蝸牛媽媽說。「他爬得很有把握。他使我們得到許多快樂。我們這對老夫婦沒有什麼別的東西值得活下去了。不過,你想到過沒有:我們在什麼地方可以為他找個太太呢?在這林子的遠處,可能住著我們的族人,你想到過沒有?」   

「我相信那兒住著些黑蝸牛,」老頭兒說,「沒有房子的黑蝸牛!不過他們都是一幫卑下的東西,而且還喜歡擺架子。不過我們可以托螞蟻辦辦這件事情,他們跑來跑去,好像很忙似的。他們一定能為我們的小少爺找個太太。」   

「我認識一位最美麗的姑娘!」螞蟻說,「不過我恐怕她不成,因為她是一個王后!」   

「這沒有什麼關係,」兩位老蝸牛說。「她有一座房子嗎?」   

「她有一座宮殿!」螞蟻說。「一座最美麗的螞蟻宮殿,裡面有700條走廊。」   

「謝謝你!」蝸牛媽媽說:「我們的孩子可不會鑽螞蟻窟的。假如你找不到更好的對象的話,我們可以托白蚊蚋來辦這件差事。他們天晴下雨都在外面飛。牛蒡林的里里外外,他們都知道。」   

「我們為他找到了一個太太,」蚊蚋說。「離這兒100步路遠的地方,有一個有房子的小蝸牛住在醋栗叢上。她是很寂寞的,她已經夠結婚年齡。她住的地方離此地只不過100步遠!」   

「是的,讓她來找他吧,」這對老夫婦說。「他擁有整個的牛蒡林,而她只不過有一個小醋栗叢!」   
這樣,它們就去請那位小蝸牛姑娘來。她足足過了八天才到來,但這是一種很珍貴的現象,因為這說明她是一個很正經的女子。   

於是它們就舉行了婚禮。六個螢火蟲盡量發出光來照著。   

除此以外,一切是非常安靜的,因為這對老蝸牛夫婦不喜歡大喝大鬧。不過蝸牛媽媽發表了一起動人的演說。蝸牛爸爸一句話也講不出來,因為他受到了極大的感動。於是它們把整座牛蒡林送給這對年輕夫婦,作為遺產;並且說了一大套它們常常說的話,那就是——這地方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塊地方,如果它們要正直地,善良地生活和繁殖下去的話,它們和它們的孩子們將來就應該到那個公館裡去,以便被煮得*?黑、放到銀盤子上面。   

當這番演說講完了以後,這對老夫婦就鑽進它們的屋子裡去,再也不出來。它們睡著了。  
 
年輕的蝸牛夫婦現在佔有了這整座的森林,隨後生了一大堆孩子。不過它們從來沒有被烹調過,也沒有到銀盤子里去過。因此它們就下了一個結論,認為那個公館已經塌了,全世界的人類都已經死去了。誰也沒有反對它們這種看法,因此它們的看法一定是對的。雨打在牛蒡葉上,為它們發現咚咚的音樂來。太陽為它們發出亮光,使這牛蒡林增添了不少光彩。這樣,它們過得非常幸福——這整個家庭是幸福的,說不出地幸福!

相關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44667/answer/61154358


謝邀,我一般看日本的文學名著更多一些。我讀過的讓我感觸最深的西方文學名著是《紅與黑》。
首先這部著作的名字就帶有很強烈的思辨色彩,紅與黑可以代表的含義很多:比如正義與邪惡、宗教和世俗、鮮血和陰謀、革命和妥協等等。作者在立題的時候就給了作者很多思考的空間,讓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會受到禁錮。
其次,作者講述了在動蕩時期法國青年全力試圖擠入上流社會而最終失敗的曲折經歷,讓人感同身受而唏噓不已。中國也有千千萬萬這樣的於連想要實現階層跨越,這本書是很好的警戒範本,也是很好的精神慰藉。
最後,讓我嘆服的是司湯達的文采。很多法國作家的文字比較拖沓,這是一個缺點但同時也是優點,優點就是情節和心理活動刻畫很細緻到位,讀來我竟然和於連同喜同悲。
-------------------------------------------------------------
當然我也喜歡薩特和波伏娃的某些著作,如多數人所知,他們是法國那個時代的傳奇人物,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文采,更是因為他們的人格特徵和性格特質。
我喜歡薩特的戲劇,這個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怪老頭寫了很多戲劇,我最喜歡的是《禁閉》。這部看似很荒誕的戲劇把社會帶給人的困境壓縮在了一間現實中並不存在的密閉空間里,人性的醜陋與脆弱在這裡暴露無遺。作為存在主義的代表,薩特在這裡呼出了「他人即地獄」的心聲,其實人自己也是自己造出的地獄。
-------------------------------------------------------------
作為一個很關心女權運動的人,我也很喜歡波伏娃的《第二性》。波伏娃因為這本書在她那個時代遭受了很多誹謗,也收穫了很多讚賞。因為國內對女權主義深深的恐慌和誤解,它曾長期受到排斥。這本書的受眾不應該僅僅是女性,它在同情女性卑賤的社會地位的同時也體諒男性處境的艱難。"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變成的,因為改變而軟弱,因為改變而強大。」「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不論在成年還是小時候,他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通常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類似這樣發人深省的句子時刻讓我認識到自己作為女性的悲哀,不敢讓自己有所鬆懈而淪為附屬品。女權主義是個千年話題,對男女平等感興趣的朋友會從這本書中發現太多的智慧。
———————————————————————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在中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是最大的,然而我更推薦他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作品第一次讓我去思考人應當如何恰當處理好自己的婚姻問題,也讓我對婚姻有了更現實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對黃昏戀多了一些期許,年老的人也是有權利戀愛的,而且這種權利不能被子女剝奪(中國有太多剝奪父母戀愛權利的子女,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這本書有很多馬爾克斯及其父親的經歷,更加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即使光陰流轉,太多人還是能從中得到安慰和啟發。
--------------------------------------------------------------------------
我不知道邀請我的朋友期望我給出怎樣的答案,但是我是一個比較關注社會問題的人,不喜歡太過於虛幻的著作,暫且推薦這些吧。


瀉藥。我一般看的都是日本文學……
推薦《包法利夫人》
美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


《香水》


謝邀!個人經驗中推薦效果最好的是《霍亂時期的愛情》。
比《百年孤獨》入門容易,情節很抓人,讀的時候有追美劇的感覺。馬爾克斯是質量保證。
另外《過於喧囂的孤獨》似乎不能算經典?
《1984》我也是去年才讀的。很好看!前半段有多美好,後半段就有多絕望。
如果不介意啃劇本,可以讀一下《禁閉》。他人就是地獄。
想起來再補充。


十日談。買票不?


一個贊也是贊啊,說話不算話是要打屁股的.._:(′_`」 ∠):_ …

《飛越瘋人院》
肯克西的上上之作,你真的很難想像為什麼老肯那種嚴肅到幾乎古板的人會壓抑出一部這麼古怪叛逆甚至有些荒誕的文字。不過這本書的思想奠定了我對反抗的看法,它的隱喻簡直令人毛骨悚然,卻也不得不深思熟慮。答主也可以看看電影,同樣是一部佳作。

《無人生還》
作為偽推理愛好者,不推薦一下這本書簡直對不起推理。暴風雪山莊的模式簡直讓我欲罷不能,其中對人性的刻畫和隱喻可謂入木三分,這本書當年也是極為暢銷的推理小說,不論劇情還是推理都非常值得一看。

1984
反烏托邦小說,放在現在應該算是心靈砒霜吧。那種壓抑到絕望的社會每次讀完我都想歌頌祖國啊,雖然有些情節很現實還真就,,,,噓,自己去看吧,不會後悔的。

~( ̄▽ ̄~)~~( ̄▽ ̄~)~~( ̄▽ ̄~)~~( ̄▽ ̄~)~~( ̄▽ ̄~)~~( ̄▽ ̄~)~

謝邀

不知道題主喜歡那種類型的,所以分享一下我書單中的西方小說吧,題主可以當做參考。當然了,太有名氣類似《簡愛》之類的的我就不列出來了,其他書友都說了。

《狂熱份子》埃里克·霍弗的經典之作,
主要探討群眾運動的一些共有特徵,重點是陷入狂熱的烏合之眾的人格。

《月亮和六便士》
女人們總是喜歡在她們所愛的人臨終前表現得寬宏大量,她們的這種偏好叫我實在難以忍受。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她們不願意男人壽命太長,就是怕演出這幕好戲的機會拖得太晚。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歐.亨利短篇小說集》
兩篇都是短篇小說集,雖然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算是「中低端黑」,但是無法否認的是他們確實是發人深省而且便於接受的,如果題主不喜那種老學究的長篇大論,看看這兩本是相當不錯的。

《荷馬史詩》
與上面兩篇不同,老荷馬的筆觸顯得宏大而深沉,推開名叫馬克吐溫的那扇門你會看到天真和正義的聖彼得堡小鎮,而推開荷馬則是爬滿白骨和風沙的希臘神廟。

先這麼多吧,夠題主看一陣子了,有贊再更


哇哦,這麼有文化的題目我竟然也會被邀請

可是我真的不愛看名著,尤其還是外國名著,看過的只有《百年孤獨》和《小王子》,你看么?

不過我愛看推理小說,要不推薦你看《無人生還》和《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突然想起來,題主提到了想看西方文學,不然真的很想推薦《源氏物語》啊~


標準兩個:
1、經典,當然要足夠「」經典「」,柯南道爾、凡爾納可能就不好推薦了
上面一些人推薦的是最近的流行小說,表示無語.......

2、好看,當然是比較簡明的好看。


根據這兩個標準:
一、初讀最合適肯定是大仲馬,歐洲金庸有沒有
《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 好看得簡單粗暴

二、女生的話很多人會推薦簡愛或者呼嘯山莊。
但是從好看角度考慮,我最推薦的是《傲慢與偏見》

三、美國作家的小說是好看得很明顯的,但是由於其他人不太「」經典「」
仍然推薦海明威,《老人與海》這種沒情節的東西沒什麼意思。我推薦的是:
《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伊甸園》

當然了,女孩子可以讀《飄》。

麥田守望者和了不起的蓋茨比其實小說並不太好看,或者說,必須融入那個時代才會覺得好看,而那個時代並不太吸引人。個人不推薦。


四、日本,村上春樹全集
《世界盡頭和冷酷仙境》《尋羊冒險記》《舞舞舞》《1973年的彈子球》
妙趣橫生,任誰都會覺得好看。
當然有人會爭論村上不夠經典,但是我覺得他比日本早前拿諾貝爾那幫人好太多了。

五、俄羅斯
俄羅斯人名字太長,小說讀起來很困難,不推薦。

------------------------------------------------
無論什麼小說,讀三頁,如果讀不下去就可以不用讀了。

相信上面推薦的小說無論誰都可以一口氣讀完,
恩,就這麼好看。


西方經典,我理解的是西歐加蘇俄文學。
《九三年》雨果,深度是肯定有,能深刻理解一下歐洲貴族的精神狀態,也不是太厚。
《紅與黑》
《卡拉馬佐夫兄弟》
《復活》
《雙城記》
《羊脂球》


沒人提威廉·戈爾丁的《黑暗昭昭》么,先推薦下,給我點時間理理……這部作品非常強大,因為它可以聊的東西實在是太多,甚至能把它當解謎書來玩(光對《聖經》的戲仿就可以寫幾篇論文)

由於這部小說是作者在經歷了英國20世紀60年代轟轟烈烈的實驗運動之後寫的,因此從形式上看,比《蠅王》要複雜得多,其多線索的故事結構也遠不如單線索的《蠅王》單純,因而給評論者的闡釋空間要比《蠅王》大得多。從另一方面看,儘管《黑暗昭昭》有很強的實驗性,但它並沒有以犧牲主題來換取形式的新穎,因而它的主題並不像戈爾丁1979年以前大多數小說那樣不可捉摸。這可能是它受到評論者較多注意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原因是,這部小說充滿了象徵和意象,文學引喻較多,因此十分有讀頭,也十分有評頭。


哈利波特


謝邀。

不過我想偏個題,我說的這本書,不能算是非常經典的文學名著,但是相當有深度。主要是,絕對值得一讀!

奧威爾《1984》

有句話叫,世界上多一個人讀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1984》是一部反烏托邦的政治類恐怖小說,這是他的定義。所謂烏托邦,是指一個不存在的美好世界。反烏托邦,就是指一個最糟糕,最恐怖的邪惡世界,在《1984》里,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

奧威爾一生著作頗豐,但《1984》是他最有名的一部。他在這部小說里真正讓我感受到了窒息般的恐怖,真的可以讓我一個讀者感到窒息。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平行時空里,那裡英國被一個叫「英國社會黨」(簡稱英社)的政黨所控制,這個政黨消滅親情,消滅友情,消滅夫妻關係,消滅歷史,消滅個人思想,他們的三句重要宣傳口號:

自由即奴役!
無知即力量!
戰爭即和平!

我們知道,文革算是政治恐怖發揚到極致的社會了,然而文革的中國與1984里的世界相比簡直不值一提。英社已經不通過人來監控人了,他們用一種叫做「電屏」的監控器,這種監控器可以監控人最微小的變化,心中一閃的念頭也會被洞察的一清二楚。再恐怖的世界,人類也擁有思想的自由,只要自己不說出來沒人能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然而在1984里,黨不允許你有思想,黨就是一切!人獨處都會被「蒸發」,你必須全身心的投入黨,無時無刻不想著黨,這種感覺恐怕只有看過原文才明白。

但最令人絕望的並不是這些。一般來說,這種恐怖故事的結局都是好的。然而在1984里並不是這樣,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黨的控制越來越強,黨的力量越來越大,黨即將變成一切,人們毫無反抗的可能甚至連反抗的念頭都不敢有,英社創造了一種罪叫做思想罪,於是有了書里那句名言:

「思想罪不代表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全書的最後,試圖反抗的主人公被黨洗腦後處決,黨不允許一個反對黨的人死。所有的人必須用各種方法洗腦以後,發自內心的熱愛黨,然後才能被處決,所以全文的最後,也是小說的最高潮:

「他現在不再跑了,也不再叫了。他又回到了友愛部,一切都已原諒,他的靈魂潔白如雪。他站在被告席上,什麼都招認,什麼人都咬。他走在白色瓷磚的走廊里,覺得像走在陽光中一樣,後面跟著一個武裝的警衛,等待已久的子彈穿進了他的腦袋。他抬頭看著那張龐大的臉。他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鬍子後面的笑容是什麼樣的笑容。哦,殘酷的、沒有必要的誤會!哦!背離慈愛胸懷的頑固不化的流亡者!
他鼻樑兩側流下了帶著酒氣的淚。但是沒有事,一切都很好,鬥爭已經結束了。他戰勝了自己。他熱愛老大哥!」


推薦閱讀:

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究竟想表達什麼?
關於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的幾個問題?
交響樂的內在衝突(矛盾)是什麼?
如何評價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的:「孤獨」?

TAG:小說 | 文學 | 西方文學 | 文學流派 | 嚴肅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