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變現究竟難在哪裡?

信息時代,知識是什麼?是經驗、工具還是解決方案?怎麼區分這些價值?那麼其價值點怎麼營銷?用戶體驗有什麼特點?大家都怎麼看呢。
------------
3.8
針對當前的知乎live或者是別的知識變現的風潮,建議改題目為「碎片化的知識變現難在哪裡」,因為目前系統性的知識變現早就不是問題,比如職業培訓比如學校。

-------
反對樓上對問題這樣修改,因為當下很多回答都是針對「知識變現」這整個問題的,你把題目改的範圍一下縮小這麼多,人家那麼多高票回答豈不是要刪答案?你想具體到「碎片化知識變現」,「互聯網知識變現」大可以重提一個新問題,對這個問題做如此偏離原題的修改會很不尊重當前的回答者


「知識變現」抓住的根本不是人們的求知慾,而是焦慮感。
大V們拿出來變現的也不是「知識」,而是個人經驗
但喝了所有的雞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聽了別人的人生經驗,你的焦慮依舊會存在。

讀懂這三句話,就能搞懂知識變現的難點。

首先,我們來討論什麼是知識?
狹義的知識被柏拉圖定義為「被驗證過的,正確的,是被人們相信的」。所以知識有一定的通識性和易得性。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被前人多次實踐過的,可以由不特定的人提供的。就像大學裡教受的知識,它邏輯自洽,體系成熟,由哪個老師來教其實並不重要,智商正常的人只要肯用點功都能夠拿A。

與此相對的,2016-2017成為熱點的知識變現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得到APP還是喜馬拉雅里的專欄都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時常直接把大V名字冠在專欄上:XX教你學XX,XX商業內參。這個XX很重要,如果換成了隔壁老王肯定就沒人看了。這麼做的目的部分在於個人品牌和粉絲效應的實現,還有部分目的是想告訴你:「這裡提供的信息基於主講人的際遇總結而來,獨一份兒,別人那裡可學不到。」

個人品牌+粉絲效應+商品的不可替代性=價格的絕對主導權

這確實比前知識變現時代的打賞+軟文方式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打賞的付費行為在享受「知識」之後,賣的是個同理心,為了戳讀者G點,公眾號只能不停秀下限直至觸碰社會底線。而打軟文廣告則要求公眾號保持文章的閱讀量點贊量,求讀者的量而非質,可想而知公眾號的內容會走向哪個方向。

但跳出了乞丐/小丑模式的loop是不是又陷入了一個新的loop?

我傾向把那些易得的、通識性的、不需要特定老師來授予的信息稱為知識。而那些難得的、私密的、需要特定人來授予的信息,稱它們為個人經驗。

畫了一張猥瑣的小圖圖,乾貨性和私密性都有他們的價值,把他們作為橫豎兩個坐標軸,大致標示了目前市場上通行的知識產品的定位。

左上角的免費公開課系列,篇幅所限我只寫了兩個。它們本質上是把高校的課程互聯網化,視頻化,成為一個高等教育和互聯網的連介面,而在知識傳授模式上並沒有創新(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想自學大學課程也可以通過圖書館借閱和蹭課完成,只是麻煩了些)。這就是狹義上的知識,易得,不需特定人教受,用功誰都學得會。它們本來就是開源的,從另一個角度也解釋了為什麼它們會是免費的:P

而整個坐標系右側的產品則代表了一種全新的信息傳遞方式——「知識變現」。或者說,是「經驗變現」。

目前市場上的「變現」大致有三個模式:
1、付費社群(小密圈、各種基於QQ和微信的付費圈子)
2、單次付費問答(分答、值乎、包括面對面的在行)
3、付費訂閱(喜馬拉雅專欄、得到、知乎Live、未來的微信付費訂閱)

1、付費社群方興未艾,這裡按下不表。

2、單次付費回答。每個產品都企圖用信息和金錢在提問者、回答者、圍觀者之間做一個傳播閉環。分答運營之初提問有字數限制,回答有1分鐘時間限制,加之初代答主大多是影視圈/商界/泛娛樂圈大V,又在微信H5上運行,導致了產品爆紅但無可挽回地滑向面向粉絲的八卦分享器。1分鐘時間,什麼都問題都說不清楚,對於消費者來說投入回報比最大的當然是八卦。
而值乎初代入駐的大多是伴隨知乎成長起來的KOL,它更像一個輕內容沉澱變現的工具,相對八卦少一些(誰會關心一群理科男的桃色新聞啊╰( ?╰)≡(╯? )╯),但依舊嚴重地存在。

3、付費訂閱 這裡是「經驗變現」體現最明顯的地方。也是內容創造者們販賣「焦慮感雞湯」的密集地。騰訊科技曾經做過一個調查:

63.3%的人選擇購買知識的有償分享,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事實上各大平台賣的最好的也是帶著商業、效率標籤的專欄。

「某成功人士告訴你他成功的小秘密,只要100多塊。」

翻譯過來是:我花了100多塊,就獲取他的商業經驗,從而升職加薪,成為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說白了,知識變現時代的消費者不僅僅是消費者,更像是做短線的投資者,希望尋找ROI高,周期短的標的。聽起來多像武俠小說,一位世外高人見你骨骼清奇,願意把一本集畢生經驗所著的《如來神掌》傳授給你,讓你制霸整個伺服器。但作為報酬,這本書世外高人得收你100塊。

如果現實生活里你碰上個這樣的高人,肯定覺得他是一騙子。但把這套披上互聯網的外衣,很多人就會迷糊了。「知識變現」里不乏乾貨和對日常生活學習有用的小技能。但當大部分消費者都抱著快速提升自己工資和社會地位,快速走向成功的目的而來,這種基於成功人士個人經驗的付費分享,是註定要讓他們失望的。

我想起一個被轉爛的笑話:甲乙丙三個人坐一部電梯,甲在電梯里唱歌,乙玩手機,丙發獃了一路。他們都到了樓頂,大家紛紛詢問,你們怎麼能爬的那麼高?
甲說因為我堅持不懈地唱歌,乙說玩手機才是墜吼的,丙在最後卻緩緩道來他的成功秘訣:無為而治。

但就是尼瑪沒人提那台電梯。

即使你聽從了他們所有人的成功經驗,邊玩手機邊唱歌,同時還奉行黃老學說,沒有那台電梯,你一輩子還是呆在樓底。

花錢多聽一些別人的經驗,總比什麼都沒聽要好吧?——現代人的焦慮感:生怕升職比別人慢,知道的比別人少,一步錯過步步錯過。成功人士的經驗變現似乎傾其所有,教你怎麼投資,怎麼為人處世,怎麼洞察一切。但當人們恍然大悟,發現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個更加成功的岳父的時候,「知識變現」看起來就不那麼吸引人了。


知識變現,說到底難點是真的靠傳播一些見解,教會參與者一些東西。

大家這個問題下討論的都有一點偏,知識變現的核心之一可以說是大家越來越認同知識因人而異,就算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結構和表達邏輯。如果人沒有個性和IP價值這兩點,知識付費不管多麼天花亂墜,都沒戲的。

為什麼大家喜歡上教授自己講自己寫的教材的專業課?因為講別人寫的書總是難免吐槽,前後關係總是會有理解差異。

說一句不太好聽的,其實用戶購買之前大部分情況是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不需要的。購買了以後能督促自己聽完的又需要一定的毅力。聽了不滿意,大多數用戶會拿最好的產品對比你數落你。

總之相比打遊戲買皮膚,教人一點知識實在是難多了。以下的途徑,每一個用心設計過live的不說全會也八九不離十都要經歷很多次反覆論證和實踐。

比如說萬事開頭難,live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不能真正有效的篩選用戶。但是篩選用戶以後,高價能不能承受得住等等。

【有些網紅餐廳】

這兩年請客或者蹭飯見識了不少「網紅餐廳」,擺盤一流,價格更是超一流,營銷簡直高到宇宙上去,不是雲天外,是星空之外。

然後味道不好吃。

有的人聽了「味道不好吃」,心裡還會覺得你是個鄉巴佬,環境好逼格高就行,你管好吃不好吃,做好吃了成本再上去一截這賬怎麼算!但是終究是文明人,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賺的美滋滋著呢」

但是以後呢?吃過一次誰還來。成本核算的時候,宣傳渠道、各種雜費開支這麼大,到手究竟漂亮不漂亮?

有的live,買了的人會像釘到恥辱柱上一樣,感覺吃了屎。但是就有人們看到很多人買了,吃了,會說你看這盆屎,人家賣的好。甚至還想學習一個。

你還真別說,有些糕點明明沒什麼東西,撒點灰拋光一下打打蠟還真有一點小資情調了。滋滋地去買,真是滿足了消費感。

照著上圖著名的馬斯洛理論一看,原來一塊澱粉,撒點灰,加上曬朋友圈,突然就成了「想被他人承認的高級需求」。

其實都是騙人的,君不見網紅餐廳倒了一家又一家。

就連曾經叱吒一時的渠道王者諾基亞,多產品線說的有多麼高的科技,還不是被順滑好用絲般享受的蘋果打趴下。昔日的戰友肯德基,哦,不,摩托羅拉都被被賣了兩回了。

當年社會諾基亞,今日不見你握它

你走到商店去看,我們國產的產品,拿起來就覺得很劣質,一看價格還賊貴,這就比較邪乎了,至少在2010年我做手機的時候,整個國產手機的實力和產品都有一些問題,不僅僅是手機行業,各行各業都有同樣的問題。這中間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為什麼美國的零售價30塊美金的襯衣就很好?我認為我找到了中國製造業最難的問題,其實是整個中國社會效率低下。因為效率低下之後,我們為了把東西賣出去,我們花在市場,花在營銷,花在渠道,花在店面,花在促銷上的錢實在太多了。 所以我們整個製造業和品牌廠商就拚命壓縮成本,原材料成本,製造過程中能不能減少工序,努力把產品成本做到最低。這樣摳成本就導致產品和設計都有問題。
雷軍《說大家認為的「就是便宜」其實都錯了》

【知乎用戶反變現的母雞理論】

有很多知乎用戶反對知識變現,他們用心是良苦的。

伊索寓言里有一則是這麼講的:

有個寡婦養著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伊索寓言 寡婦與母雞》

很多用戶覺得,大v一旦開始變現,就是母雞喂胖了,以後就不會「下蛋」了。所以很多神邏輯的用戶說,不要給大v們吃大麥!胖了就不生蛋了!

說實話,我真的查了母雞胖了是不是會不產蛋,以下這篇大家可以看看:

光吃料不產蛋,這樣的雞養在誰家也會令人發愁,情急之下,養殖戶們請來了鄉里養雞協會的總顧問張麥收,讓他幫忙看看情況。張麥收很快便指出了不下蛋的母雞所具有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長得體態豐盈,膀大腰圓,屁股明顯下墜。它們之所以不下蛋,原因就是太胖了。
母雞太胖不下蛋,營養均衡很重要。 按常理說母雞到了下蛋的年齡,就應該安心產蛋才行,可是有的母雞就是干不好自己的本份事兒。家住河北省興隆縣大仗子鄉的修亞琴,養柴雞有一年多光景,規模達到500多隻,可最近她發現,大約有三四十隻母雞,身材倒是挺壯實的,卻從來沒見它們趴到雞窩裡下過蛋。而且,這樣的情況在村裡的很多養雞戶家也都存在著。

光吃飼料不產蛋,連鄉里的總顧問都著急了,一胖毀所有,屁股還會下墜,真是可怕。

還有一篇,是講怎麼讓胖母雞下蛋的:

受精卵在輸卵管下行過程中,依次被輸卵管壁分泌的蛋白,殼膜和蛋殼所包裹,就是我們打開生雞蛋,卵在輸卵管中移動時由於管壁肌肉移動而旋轉,裹以蛋白層,兩端蛋白隨扭轉而形成系帶,發現的蛋黃兩端白的帶狀物。蛋殼為89%~97%的碳酸鈣,還有少量鹽類和有機物。有的鳥蛋上有顏色和花紋是輸卵管下端管壁色素細胞產生的母雞一側卵巢退化另一側卵巢產生成熟的卵通過輸卵管前端的喇叭口進入輸卵管受精過程發生於輸卵管上端(我們吃的雞蛋沒有受精),受精卵在輸卵管下行過程中
天天吃的不少,長胖了,好長時間就不下蛋
讓它多運動運動 菜葉吊起來喂 --吊高點 如果是多年的老母雞的話 可以考慮拿來進補了 看看有沒換毛之類的問題

所以把菜葉吊起來還不夠,還要吊高點才行。萬一你吃胖了呢?

有時候就是這樣,想讓馬兒跑又想馬兒少吃草。

然後你只好買個小排量的自行車,這是後話了。

【認知和行動力有鴻溝】

投資圈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反身性理論,複雜一點講是下面這個樣子:

假設人的行為是y,人的認識是x,由於人的行動一定是由人的認識所左右的,因此,行為是認識的函數,表述為:y=f(x)。它的含義是:有什麼樣的知識就有什麼樣的決策行為。同樣,人的認識並不是孤立出現的,人的認識是受客觀世界的影響的,而客觀世界又是與人們的行為緊密相關的。這也就意味著,人的行為對人的認識有反作用,認識是行為的函數,表述為:x=F(y)。它的含義是:有某一類決策行為就會有某一類知識(認知)。把上述兩個式子合併之後,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公式:y=f(F(y)),x=F(f(x))。這就是說,x和y都是它自身變化的函數——認識是認識變化的函數,行為是行為變化的函數。

索羅斯自己也承認,既然存在著認識的局限性,那麼,他的「反身性」也就必然是有局限的,「反身性理論本身就是反身性的

認知帶來認知改變,行為帶來行為改變。你每天蹦跳不停,肌肉的記憶和熟練度是只聽知識帶來不了的,所以很多人說聽live沒有收穫。那是因為本來一個人要在行為上產生改變,第一基礎還是自己的行為需要先做變化。

有時候一個游泳愛好者,聽一堂游泳課,昏昏欲睡。 但是等到訓練發現沒效果的時候,聽課程中的隻言片語,改變行為模式卻能慢慢發現改變。

認知能改變行為模式之後,才有行為變化。

【走對方向可以讓用戶真的想聽一些東西】

圍棋不同於一般的知識,非常偏重實戰磨鍊,一開始學來的理論大多沒有什麼用處,所以究竟分享經驗值不值錢,我們自己也犯嘀咕。

看到live產品形態上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於是業餘時間下了不少心血。最終和著名美女職業棋手 @李源鯤 實現了合作。

知乎 Live - 來這裡參加最棒的圍棋入門課程

後來我們做了很多設計,從講義到在線習題甚至加上四個助教,去賣一套299,為期半年的十堂圍棋入門課。

買的人雖然不多,但是效果真的棒呆了。

1 首先說確實有人買了不聽,這部分人大概佔一小半,百分之四十。另外的百分之六十加了我們的live總群,大概是這樣子:

2 人均一次以上下載講義,積極度很高

即使到了後期,live講義的下載次數依然是相當不錯的。

做一個總結圖,因為我們這套期間還辦了兩屆比賽,瑞士制,為了最後給段位證書:

一套299的課程,需要一個六人團隊去做,才能實現這樣的效果,可以說小眾愛好真的是沒什麼收入好談。

到現在我已經和很多我熟悉而佩服的朋友,包括兩位世界冠軍 @周睿羊 九段和 @范廷鈺 九段合作過,live共有一萬八千多次參與,一次均價大致20左右。

坦白講我只有一種感覺,就是負擔大時間負荷高。如果沒有live里很多知友的支持,這麼一點收入很難讓人產生什麼動力。知友們可能覺得知識就該是無償的,但是live里的請來的這些大牛,時間價值都是非常高的,低票價高人數的產品只容易讓人無所適從,面對太多樣的問題產生猶豫。

【個性化需求需要個性化產品來解決】

最近我和圍棋圈內非常有名的一批頂尖棋手實現了一系列合作,製作了圍棋思維課程。

我們發現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水平到達一定層次需要聽思維內容的時候,用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個性化的,一堂兩個小時的課滿足的只能是少數人。

最終越大的話題導致的越是兩極分化的評分,非常遺憾。

【總結】

狠狠說說知乎live現在之悠悠轉的這個產品風車:

  1. 付費方式繁瑣,知乎live非常麻煩,充值什麼知乎幣,有的用戶折騰了兩天都沒搞定。
  2. 站內深度用戶號召力存疑,所謂的深度用戶影響力並沒有很大付費轉化的能力,知乎live人數過萬的基本上都是站外真正有品牌IP積累的真大神。知乎很多用戶最愛玩的是「高開低走」,一開始搞個多麼高大上的名頭,名校好工作,最後想低下頭來賺錢,抹不開臉講基本的東西。高大上的又沒有行業地位,尷尬。
  3. 流量上升,用戶質量下降,越來越少的人認可知乎大v的發言內容。
  4. 傳統社區形態並不是最好的知識分享的形式,其實live群的產品模式保守來說就是一個垃圾,用戶聽一條兩分鐘的語音,背後錄很多次的情況就不說了,光是最順暢的模式也是一個非常消耗雙方時間的過程:錄一分鐘,點擊發送,用戶看到新消息,再點擊。用戶等主講人錄製的過程非常不舒服。

知識付費,其實高端需求一定是個性化的訓練需求,真正能滿足定製知識成長,才能帶來提升。目前的情況,要麼公司大規模聯動,要麼站外名人繼續碾壓站內所謂大v。說實話,以這樣的低票價想玩的轉,只能衍生出越來越多大而全,又沒什麼實際幫助的live出來。

從平台的角度講,UGC 轉向PGC 模式,也要講一點基本法才行。

【主講人難點多】

啥都不說了,你是更願意打一把遊戲買個皮膚還是花幾十塊用晚上兩三個小時聽個嚴肅認真的課程呢?

為了把你拖來買了學到東西願意繼續學習,這考驗簡直就像勇者斗惡龍。只能希望我能給大家上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了……


大四考研的時候,我的一位智商140+的室友親口對我說,不要去參加什麼考研補習班也不要看視頻,都是非常低效率的學習方法。

我問他怎麼才能高效學習,他回了四個字:自己看書。

之後,他自修三個月(雖然早就報名考研,但他決定考研認真複習已經距考研只有90天),考上了全國某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前十大學的研究生,嗯,熱門專業。

我現在思考學習某種技能或者學習某項理論時,還經常想起這件事,核心其實是一句話:我該如何學習,掌握知識,掌握技能,是低效率的看著視頻自我欺騙。還是說服自己集中精力高效的閱讀書本——你看我們都知道,書本學習本身必然效率高於視頻教學,文字比視頻更快,可最後卻沒人承認。

誠然,天才太少,他這種念書考試玩一樣的天才更少(大概是每門課考前複習一夜就是85+的水平)。但我也明白了一件事,太多知識(比如過去的考研班、公務員、新東方等等以及現在互聯網時代的知識變現)的銷售,重點不在於給了學習者高效學習的途徑,而是給了「求知者」一種我在學習的幻境。這事本身和我們瘋狂的買書讀不掉幾本沒什麼區別。

而對大眾來說,這種幻境顯然更重要。

說白了,滿足大眾,我要學習的慾望。

你要說知識變現,首先你得定義知識是什麼:

維基的說法是,知識是對某個主題確信的認識,並且這些認識擁有潛在的能力為特定目的而使用。百度詞條的說法是,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

顯然這些定義都已經不在符合現今知識變現的語境,在我看來目前的互聯網知識變現主要提供了兩類內容:

  1. 以輕度學習、或體驗類為內核,以滿足「求知者」學習慾望為目的教授。
  2. 提供行業信息、數據信息等信息集,也可能只是行業內八卦。

前者以live、分答為典範,後者以各種網路行業意見領袖建立的私密信息圈為例:比如小密圈(小密圈 - 連接一千位鐵杆粉絲,知識變現,小團隊共享),收費專欄等。

對於舊時代的各種線下教育如考研班、新東方、雅思班等等,已經某種形式上全部或部分轉化為網路教育,這點應該就知識變現與網路教育進行嚴格區分,這絕對不同。

在我看來,所有的學習只和一件事有關:生存。如何生存或者說如何更好地生存。或者說的通俗點,如何賺錢或如何優雅的賺錢。我們所有的學習不過是在推動自我的生存。

對於第一點內容,我希望有5年最好是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讀者思考一個問題,你賴以生存的職業技能是什麼,裡面的關鍵點是哪些?

這些關鍵點是因為他人不知,也就是說你在賺信息不對等的錢。還是說關鍵點是你的職業技能學習依託於大量時間的投入。

如果是前者,你願意如何定價把這些知識(或信息)變現?

或者說,你願意網上5塊錢10塊錢賣給大眾嘛?大概不會,如果營生的關鍵在於信息不對等,一旦散播開,就意味著你失去了這條賺錢的路子。

對了,國民老公可以回答你他喜歡什麼樣的姑娘,喜歡什麼樣的姿勢。但永遠不會回答你他在投資什麼,他怎麼賺錢。

就我自己接觸的幾個行業來說,我很難把裡面的一些關鍵告訴他人,甚至我的朋友,不止是信息本身價值的問題,有些信息傳達給他人,哪怕是朋友,也是在給自己找麻煩,這種麻煩既可能是他人的恐慌也可能是他人的不信任——完全當你說的是天方夜譚。我想有過一些工作經驗的朋友會有一樣的感受。

幾年前曾有好心人在知乎回答一位問如何積累財富的年輕人:把你全部資產買比特幣。於是這個回答這兩年收貨了大量點贊,至於幾年前,誰信啊?

或許對大眾來說,分辨什麼是有效的信息比不加分辨的學習大量信息更有意義,而分辨信息的能力又取決於每個人既有的知識結構與信息量。

想像下,讓你穿越回幾年前讓你瘋狂的安利身邊人買比特幣,你能搞定幾個?

你看,當時當刻說出真理本身也不一定會獲得認同。

互聯網資本的冬天來臨時,沒有媒體告訴大眾。而當寒冬已至時甚至快要過去時,所有的媒體才急不可耐的報道。

同樣的,當媒體告訴你,知識變現的時代來臨時,其實它已經快過去。這時只需要拉著更多人入場,一起作這場夢即可,總有後浪推動前浪,也總有你想不到的獲利者在偷笑。

未來通過角逐脫穎而出的必然是鳳毛麟角,這些佼佼者必然面臨新一輪媒體的炒作,報道(想想媒體鼓吹創業的時候,那些成功的年輕人們去了哪裡),從而帶入新一批後浪。

不否認大量的知識變現者進場總會帶來新的玩法,新的變化。只是脫穎而出的難度大大提高了。

接著說,如果是後者,你的職業技能依託於大量時間投入,培訓等。那我想你並不會介意告訴後進者,怎麼少走彎路——少走彎路並不意味著後進者能大大縮短技能培訓的時間進程。

說清楚了以上兩點,就否定了任何live存在的意義,真正擁有稀缺信息的人很難願意分享他們的知識(信息?)。分享通過時間可以培訓的技能來說,不會因為多聽幾次講座就能大大縮短技能培訓時間,而能少走彎路的「捷徑」在同專業或技能領域的前人們並不會吝於說出:照著做,花時間就行了,能查到的免費指南比比皆是。畢竟這類技能的關鍵投入不是購買知識,而是每個人的時間成本。

還是會有人告訴我,我真的通過付費學會某些東西,其實我想告訴你,你獲得的是談資並非實操的經驗,當你實際操作時會發現這是完全兩回事。

懂怎麼插花和實際去插花是兩回事,懂攝影技術、懂各種設備、參數和你能拍出好照片是兩回事。你以為你會的只是你以為。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里談到如何成為小說家:直截了當地丟到水裡,看它是浮起來還是沉下去(p17)。在我看來其他領域亦然。

再來說第二點,我對提供各種行業信息、數據信息等行為存疑,前者缺乏一種即時性、有效性,受眾並不能專項獲得自我需求的信息,信息源並不會依照每個受眾真正的需求給與信息。

說個直白的例子:告訴你某隻美股明天會大漲,而你連美股賬戶都沒有甚至來不及辦理,這就是一條無用信息。

知道某司高管今夜因不可描述原因被帶走對你明天的生活有任何幫助嗎?

後者,數據信息,存在我看來的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準確性問題。不想展開說太多。你付錢買到的數據的價值不可能高於你付的錢,而少量數據的錯誤,哪怕整體里的1%謬誤,都會給你帶來決策上的巨大失誤。

我觀察過live,賣的最好的是兩類系列課程,帶你讀書和帶你學英語——恰好是兩種僅僅需要自我投入時間就能完成的技能,大多數人需要的只是一個帶著你一起做這件事的人,卻並不一定是個領路人。

一起完成這場夢,於是知識變現了。

迪士尼賣給觀眾的是一場美妙的夢。某種意義上,知識變現者在提供的也是一場夢,一種聽起來「求知者」照做就能完成的夢。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了,我一直在給「求知者」打引號,因為我認為他們不是真正的求知者,他們只是滿足自我學習慾望,解決自我生存焦慮,完成一場夢的追夢者。

這點知識變現的鼻主最有發言權,李陽把喊出來就能學好的英語做到了極致,告訴每個學子,你照做,英語就能和我一樣好。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現今的知識變現者在提供的是和李陽一樣的東西。

某宇提供的是一場DS逆襲當上高管贏取白富美的夢,某相提供的是一場文藝青年的夢,某陽提供的是一場牢牢把控住你男人的美夢。

這回答真難寫,難寫就難寫在當你舉例時,你總要或多或少的提到一些不該提的人。但我想聰明如你,一定能想到更多案例。

所以對於知識變現者來說,真正麻煩的地方在下面幾點:

  1. 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提供什麼,是真的在提供知識還是提供滿足受眾填補慾望的過程。認識到自己是否真的擁有稀缺知識。對了,如果你在作成系列的培訓課,請出門左轉,那是在線教育而不是我們現在在談的這種「知識變現」。
  2. 通過某種方式論證自我擁有這種知識,並論證這種知識可以傳遞給受眾。(學歷認證?職場身份認證?渠道認證?傳遞的話最好是短期高效速成,速成後高收入)
  3. 找到合適的渠道招募自己的受眾。(某種意義上,儘早抱上高速發展中平台的大腿是最好的)當然,如果您是賣國學的,我建議多聯繫下各種企業傢俱樂部,找到適合自己的渠道很重要。
  4. 找到包裝自我、包裝您擁有「知識」的方式方法,並有效地推銷。是推銷,不是營銷,我還是固執的認同德魯克給出的營銷定義:營銷的目的在於深刻地認識和了解顧客,從而是產品和服務完全適合他的需求並形成產品自我銷售。推銷本身只是單純的賣掉它就好。
  5. 了解受眾的痛點在哪裡,知道自己售賣的「知識」如何解決受眾的痛點。
  6. 以現今浮躁社會來說,越是和「現實」靠的近的「知識」,越容易售賣,如:如何婚戀、如何找工作、如何賺錢,大到行業分析、職場規劃等等。選擇你要售賣的知識很重要。我有幾個不知趣的朋友去弄詩歌班就是費盡心思白忙一場,當然,也可能他們滿足了自己的初心。
  7. 對了,你可能都不是在售賣知識而是在售賣方法論、人生觀,甚至你的生活。
  8. 做到一定高度後需要同所有既得利益者抱團鼓吹知識變現的價值,鼓吹知識變現時代。引入更多的入行者帶動整個產業。
  9. 用組織邪教的方式組織你的受眾是最高效的。

我曾因好奇讀過一本大衛林奇的書,書名是《釣大魚》,開卷之前我滿心歡喜的以為能夠如宣傳語般領悟到林奇的創意之道,結果發現半本書都是林奇在安利:你要找個沒人打擾的房間每天打坐15分鐘,我的創意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最後除了打坐,我什麼都沒學會。

p.s. 沒什麼時間爭論,而時間又會證明一切。

如有不同意見敬請另行書寫答案投遞,評論區僅對我關注的人開放了。


知識變現在沒有互聯網的世界裡一直存在,從未消亡,只不過不這麼稱謂罷了。這個術語是伴隨著互聯網思維這些大熱口水詞而出現的,之所以覺得難,主要是因為目標高遠,要利用互聯網顛覆傳統線下的知識變現或者將其以幾何倍數放大,從而遇到了挑戰。然而這些挑戰其實大部分來自於,不真正理解知識變現這個模式的核心。

其實冒昧得講,即使是從業者,哪怕身居高位,也很難真正理解一個商業模式的核心。或者說,這是一個無窮大的極限問題,越思考越理解就越會發現新的境界。類似於早年間,我和人爭論京東的護城河,反方認為京東的低價策略不能持久,而且最終不能帶來盈利。而我作為正方認為,京東模式的核心不在於價格,而在於豐富的品類和超強的物流。

其實,知識變現自古有之,我粗暴得將其分類兩類:服務和產品。

知識變現的服務即是諮詢,包括但不限於:管理、法律、醫療、培訓等等。特點是互動式得為需求者服務,提供專屬的解決方案或者定製化的建議。而供應者因為人力有限,儘可能提高溢價來提升收入,簡稱「逼格路線」。對於知識提供者來說,除了獲得財務收入,在服務過程中對「病例」選擇也有一定訴求,因為高質量的「病例」本身能夠不斷豐富提供者的經驗以及積攢口碑。

知識變現的產品即是出版,包括但不限於:書籍、音像等等。特點是單向以內容滿足消費者的一定訴求,提供的內容基本是可不斷複製的,絕不定製化。供應者主要靠走量提升收入,正因為此,往往需要出版方介入來完成內容策劃、項目管理、市場營銷以及渠道鋪設等等工作。對於知識提供者來說,除了獲得財務收入,產品的口碑以及傳播量也能助其建立行業地位,所謂「立德立言立行」。從中也可以看出,產品的生產過程對於知識提供者的要求高於前者。

當互聯網介入來改造或者顛覆知識變現這個傳統行業之時,還是不能忘記其核心體驗。以上面提到的京東為例,核心體驗還是商品流動,京東改造的是商品查找、選擇和物流的時間,價格只是非常淺層的體現,如果要看價格,應該計算的是商品在整個購買過程中的成本(=查找貨物所在店鋪以及貨架位置的成本+人往返店鋪獲得商品的成本+……+商品自身的成本)。

  • 如果互聯網切入的是知識變現的服務,那麼核心是提升供給者和消費者的匹配效率。對供給者進行分層以及合理定價,讓有能力的供給者獲得更好的口碑和定價,同時匹配合適的消費者,讓他們有更快的成長。
  • 如果互聯網切入的是知識變現的產品,那麼核心是出版或發行,平台要選擇有內容製作能力的供給者,並幫助其策劃內容以及後期的市場和渠道拓展,幫助供給者獲得更大出版量和更好的口碑。

然而,在知識變現領域搏殺的互聯網平台,冒昧得講,大部分的定位是混亂的,在兩種商業模式間騎牆。依據定位是否清楚這個標準,我很早之前就批判過:看好得到、在行和值乎;一開始就不看好分答和知乎Live。

  • 得到在很早的時候就宣稱自己是要做新型出版業,雖然羅胖經常打臉,但是就目前來看,得到就是按照出版流程來做的,而且操盤手也是這個出版或者影視行業找來的精英,比如:精心策劃內容和包裝作者(當然也有人會說這是利用人性弱點,給獲得知識的幻覺,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在這裡不贅述),注重營銷和推廣,利用羅輯思維之前的精準用戶導流和拓展用戶量及購買量。
  • 在行和值乎是典型的諮詢服務平台,前者重而後者輕。然而就是因為在行的模式重造成擴展慢,對創業者的耐心是個極大的考驗。而值乎在這方面憑藉各類專業人士作為供應者以及社區內一向嚴肅的氛圍,是更有機會的。只是這兩個產品,目前在各自的公司中,都不太受重視。
  • 分答看似是提供諮詢體驗,但是從引進大量網紅開始就被帶偏了節奏,作為供應者的網紅拿分答作為新的渠道來變現,自身根本不會有技能和經驗的成長甚至也不會有這個訴求;而作為需求者的用戶拿分答更多是來獵奇。
  • 知乎Live看似是提供知識或者經驗的出版,然而幾乎平台方沒人對內容進行策劃和項目管控,大部分內容都是自生自滅和野蠻成長,平台提供的最大幫助就是導流。這種沒人管的狀態讓大部分內容供給者苦於內容創造(很容易有身體被掏空的感覺),同時因為Live的產品功能還要在分享過程中回答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內容創造的難度。至少我每次做過知乎Live之後,都感覺精疲力竭。但是從Live獲得的財務收入和成就感,在熱潮過去之後,大部分人應該不如寫書或者寫文章。

最後的總結。看好得到,詳細的模式及估值分析參考(何明科:如何看待羅輯思維被傳 IPO,且估值達到 70 億?)。另外思考的問題是:得到是在白領領域售賣認知,有沒有公司在藍領領域售賣認知?另外,特別同意 @曾加 ,看好值乎,希望知乎能夠更花精力把這個產品做好。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


部分同意女神 @王諾諾 關於知識和人生經驗的區別。在我理解,當今所謂的知識變現,更應該稱為 「經驗變現」。或是人生經驗,或是專業經驗 。

這裡面主要包括了:

【有價值的經驗變現】:能夠稍微講透一個行業或分類,但這種一般都很深入,受眾面較小,很難為全民知識變現的資本主義浪潮推波助瀾。(比如說我做的高端家庭的互聯網私教,我感覺甚至還加速了階級固化。。算了我什麼都沒說)

【體驗經驗變現】:非常淺層次的經驗變現,如各種行業的科普,淺層知識邏輯框架等。一般這一種經驗變現多是給一些多元主義年輕人科普用的。

【良莠不齊的經驗變現】:不細說了,很多變現幾乎就是東拼西湊胡言亂語,還不如上一種有普及作用。這種經驗變現純粹是為了浪費時間,你可以把這些理解為為了追求所謂的風口而糊弄廣大民眾的。

經驗,之所以為經驗,是因為這種東西是前人走過的坑,是一種心理上的捷徑。大部分回答都一直在強調知識無價,也沒有捷徑,那是因為概念不一樣。經驗又不是純知識,當然是一種捷徑。並不是我要靠這個就如何如何,而是要靠這樣的經驗,去在未來我學習的時候,盡量少的少走彎路。人生很短暫,知識這麼多,我們沒必要花費太多經歷自己去走太多彎路。除非,這條路是你的生計,你為了徹底吸取教訓銘記於心,而必須要走這些彎路。

比如:「英語」這是一門語言知識,可以讓你領略世界更多的內容。但「高校學習英語」,「21天背單詞法」,「聽寫練習口語」 這些,就是經驗。他們可以讓你少走彎路。當然,這個比較簡單,上網搜都能搜到,那我舉專業一點的例子:「遊戲」是一種知識,「一個3A遊戲製作的整個周期和分工」,「遊戲運營分析」這些就是經驗。他可以讓一個新手快速的了解一個行業,而不用去網上翻牆費勁的搜。當然你要是一畢業就理解二階登錄比和ftue這些,那當我沒說。

這個當前的「經驗變現」在當代中國不難,你很容易找到對應的受眾,但讓這個變現成為大眾主流從而往下一個層次發展,很難很難。

因為三點:

1 當今社會依舊處於物質文明極度浮腫而精神文明極度匱乏的年代。我們決不能以知乎和大城市來判定。中國絕大部分的主幹,依舊是那些精神方面缺乏養成的人。相信我,他們依舊佔據了大多數未來的流量。「經驗變現」對於這樣的用戶來說,依舊是處在上層需求里,並且這個需求的意義並不深刻。因此他未來可見的DAU做不大。

2 互聯網的彎道超車,甚至一度讓我們忽略了我們依舊在一條腿走路。公眾號,論壇,貼吧,直播,內容爆發,甚至一度讓我們以為我們已經是知識強國了。這只不過是脫離了規律發現的暫時繁榮罷了。「知識變現」這樣的概念。恰恰是在這樣的互聯網盛世中產生的,但又偏偏要依託於精神和文化。在可見的範圍內,這個概念依舊會如「IP」,「遊戲」,「生態」,「內容」一樣,被資本玩壞。因為那個最重要的根基,還沒有發芽。

3 人們對於「知識變現」的要求依舊和其他行業一樣,希望他「快速見效」。說白了就是社會功利性強。而經驗,甚至純知識,本來就是需要厚積薄發,是一種比較需要積累和沉澱的東西。這樣會加劇內容需求者逃離,同時也會加劇內容產生者順從市場需要而讓內容「功利化」,這對這個行業無疑是滅頂之災。


而我們追求的下一個層次知識變現,也就是很多回答里的真正的「知識」概念,應該叫做「純知識變現」。這才是這麼多回答中一直提到的,那些在書本里,需要親身去嘗試的知識。經驗只是結合了別人經歷和知識的二手知識。連「經驗變現」都這麼困難,這麼舉步維艱,或者說這麼「暫時繁榮、魚龍混雜」,更何況真正去追求「純知識變現」呢?

你問我什麼是純知識變現?我覺得 @不鳥萬如一 的live就算是。然而並沒有幾個人能聽懂。我也聽不懂,然而我還是認為這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知識變現」。

這就是知識變現的難度。


P.S。高票答案 @藥師 的邏輯我是認可的。但是第一個例子略失偏頗,有時候,學生需要的恰恰是視頻里的那些經驗。至於說純知識,確實真的看書就夠了。我舉一個例子,我當年考CPA注會的時候,《審計》里有一個地方我真的看書看不懂,真的是看不懂。但我後來看了視頻對應篇章,老師在這個地方就著重講了自己的理解和經驗,我才恍然大悟。考過CPA的朋友應該都了解這些所謂的坑。我覺得,這就是那些經驗的作用。

P.S.S.願這社會早日能解決另一條腿的問題。那個時候,才是整個內容行業迎來春天的時代。現在,只不過資本和互聯網推動的一場蓋茨比的繁華盛世罷。


我一開始覺得這個問題蠻可笑的。知識變現?那是什麼?靠知識賺錢?只要你算是腦力勞動者——哪怕不全是腦力勞動也可以——不就是在靠知識賺錢么。

老師給人上課算不算?

醫生給人看病算不算?

當程序員算不算?搞金融算不算?做律師算不算?

我老家親戚認真學了科學畜牧知識,開養豬場年入幾十萬,這算不算知識變現?

難嗎?雖然各行有各行的辛苦,但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啊,很多人都做得到。


後來才明白,「知識變現」又是一個被互聯網思維帶起來的新名詞,就跟他們把版權叫IP、把微信里的網頁叫H5、把撞大運式創業叫風口上的豬一樣。

這裡的「知識變現」說穿了毫不稀奇。

其實是網紅經濟的一部分,就是專指以知識為賣點的網紅們如何積攢粉絲、靠人氣賺錢。


搞清楚這一點,就明白知識變現難在哪裡了。

難不是難在「變現」的過程上,只要有了人氣,變現其實一點都不難。

寫文打賞、開live、出書、辦講座、參加綜藝、搞小範圍核心粉絲圈、私人培訓……這些早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手段了,比錐子臉網紅賣衣服面膜口紅還熟練。

難就難在「怎樣成為知識型網紅」這件事上。


互聯網把人們距離拉到無限近的同時,也構造了一個贏者通吃的世界。

傳統的知識圈子裡,清華的王教授和浙大的李教授是同行,學術水平相當、思維方式類似。一般來說,兩人帶的學生、做的課題從數量和質量上很難出現絕對一邊倒的優勢,就算有差距也在同一級別。

但互聯網的世界遠比常見的二八原則更加極端,甚至時常有一個人吃肉,十個人喝湯,一萬人對著空空的鍋底犯傻的情況。

兩個網紅一旦人設重疊,很可能後來者完全沒有立足之地——那邊人更多、更熱鬧、更容易找到同好、甚至形成了自己的粉絲圈子文化。我為什麼還要看你這邊呢?

除非你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

但大部分人只會邯鄲學步。看張嘉佳紅了就一窩蜂寫雞湯、羅振宇紅了就趕緊去搞講座、papi醬紅了開始錄搞笑視頻、咪蒙紅了連忙寫文噴你身邊的賤人……

你見過一個因為跟風而真正紅起來的嗎?


普通的網紅都這麼難當,何況是拿硬貨專業知識這種天生不容易傳播、不面向大眾的東西當賣點呢?

現在能在網上持續火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有傳媒、影視、新聞的背景,人家專業里就有吸引觀眾眼球這一條。

但作為一個專精某領域知識技能而不懂傳播學技巧的人,單靠老老實實談自己的知識紅起來可太難了。

要紅,首先要面向大眾;

面向大眾,等於要通俗,要有趣,要循循善誘,要懂得觀眾心理,安排爆點、笑點、為輕度讀者安排的節奏感,為此甚至要放棄一些你習慣的嚴謹與準確……

這些事要麼靠自己的領悟與摸索;要麼就是自己仍然負責知識部分,把這些事交給專門的經紀人或團隊才可以。

但一著不慎,可能被帶進追流行、蹭熱點、玩爛俗的溝里去——這種低水平的營銷人員多著呢。


當你努力了很久,總算抓住機遇紅起來了,又會被人質疑專業性,對追求大眾化而不夠嚴謹的地方進行各種挑刺甚至吹毛求疵。

知識型網紅難就難在這裡,比起顏值型、才藝型、段子型、觀點型和百曉生型來,來自業內的質疑殺傷性更大。

當初如果吸引讀者靠的是「不明覺厲」,除非他們成為了死忠粉,否則也會被「不明覺厲」的質疑吸引,從而懷疑並拋棄你。


搶佔熱點空白而爆紅一下也不算難,想保持住實在是太難了。

要麼是抓不住讀者心理,慢慢被人拋棄淡忘,要麼是得意忘形結果漏洞太多被撕得眾叛親離。

所以很多人就趁爆紅這一會兒趕忙出書演講,趁過氣前先賺到一筆再說;

或者儘早聚集起一個小而忠誠的粉絲圈子,雖然人少,但每個人能為你支付更多;

幾乎所有網紅對自己在整個大眾視野里一直紅下去的能力都不抱信心啊。


所以說,知識變現這件事,說不難有不難的理由——只要有了名氣想變現方法很多。

說難也有難的原因——出名本身就很難,尤其是怎麼講專業知識還能讓普通人喜歡。

對於絕大部分看到「知識變現」成功者們名利雙收的豐厚回報就開始心痒痒又有一定知識的人來說,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心態:到底是更適合靠傳統方式靠知識賺錢好呢?還是值得試試借互聯網來「變現」一次呢?

只是千萬要記得,別一門心思把精力放在「想紅」上而丟了自己本行啊,不管將來走哪條路,那才是你真正的本錢。


難在:傳播知識在資本主義來講,是一件罪惡滔天的事情。

首先,很多人講過類似的話題了,我不多講,直接就放一個結論。

大家應該都知道:

通過信息壁壘來剝削無知群體是最有效的一種剝削方式。

什麼意思呢?就是自古以來,上層階級就是通過壟斷知識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的。

無論是古代的學識壟斷,還是今天的技術壟斷,其本質上都是利用信息壁壘保證群眾的愚蠢性。

而如今呢,因為互聯網的存在,人民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曾經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現在發生了什麼,我下一個小時就知道了。

資本家還怎麼利用信息壁壘展開剝削?

對,把水搞混。

你不是容易獲取信息嗎?

資本家就買人給你灌輸垃圾信息,灌輸到個人沒有能力分辨出什麼是有價值的信息,什麼是沒價值的信息為止。然後資本從壟斷信息,變成了壟斷有價值信息,來繼續維護自己的地位。

這就叫《美麗新世界》。

由此可見,知識變現為什麼難就顯而易見了:

得有一個人吃力不討好來打破知識壁壘並且威脅到資本家的地位……

甚至,這個人特么還想通過威脅到資本家的地位來賺錢……

活得不耐煩了啊……

因故,目前的知識變現,要麼是小打小鬧,要麼就會被資本弄死。

注意,是資本弄死你,不是資本家。

資本家可能會站在你這邊,但是資本永遠不會。

從這裡你可以得到,但凡事大規模的,還沒被資本弄死的「知識變現」,都是「垃圾信息」。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優秀的教育資源少?

因為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必須是昂貴的。

這事關統治階級的地位穩固性。

==================

我補充一下,資本弄死知識的傳播可能和字面上看上去不大一樣。

這裡面有點劣幣驅逐良幣的意思,不是說就砸錢消滅他這樣。

而是通過資本的力量操作市場,用戶,政策等側面因素,

甚至一定程度上讓普通人自發地運動起來,

從而讓知識傳播者以及知識被局限到一定的範圍內。

比如評論里有人講網路函授。

我當然不是說,因為資本主義所以知識一定會被消滅到大家都看不到。

網路函授當中,應當是有富有價值的東西的。

而資本做的事情是,讓大多數人,找不到這些東西。


結論:


黑心點不難,

太耿直很難。


黑心的結果就是管你阿貓阿狗都可以出書、開講座、做培訓…你會包裝自己就好。太耿直就心裡想著我還沒做出什麼great job就靠幾篇文章、幾個title就能付費了?問問自己做不到。


--------正文--------


過去一年,我在知識付費上的花費超過2000RMB,具體如下:

*實體書/電子書什麼的全都不算進知識付費了,不是討論範圍

雖然錢不多,但當下公認最主流的知識付費平台我都已經消費過、試用過不短的時間。對於絕大多數剛開始知識付費的朋友,我打算給點不大不小的建議。

首先說說這些我體驗過的平台

羅輯思維:

先說羅輯思維,羅胖的語音本身不用付費,但是曾經出過會員和鐵杆會員,在第二年我果斷花了199買了,不是為了獲得什麼服務,只想看看他的社群營銷玩法。在經歷了羅胖的N個有點像傳銷的粉絲群後,我基本成了 —— 羅黑。羅胖語音本身的質量總體平平,很多知識過度解讀、或者存在邏輯漏洞不自知...所以我常跟朋友說「把羅輯思維當作邏輯思維的練習器」。但偶爾他選的內容還是有啟發的閃光點,這真的是各取所需了。也因此,我聽羅胖一直到去年,然後正式轉向「得到」。


得到:

知道「得到APP」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 —— 這個名字起的真功利。就像羅胖站在我面前,赤果果的告訴我:「我要套路你了喲」。得到是第一個現象級的知識付費內容,從李翔到吳軍再到李笑來,這些大咖的專欄一個比一個有吸引力。我並沒有訂閱任何一個,我選擇的是每天聽免費新聞。在洗漱時聽免費科技新聞,已經很能讓我愉悅了,但真正讓我選擇跟隨一個大咖看/聽他每天的內容,OTG,還是算了。看了很多專欄的試讀文章後,我確信這些內容就算不差,也不會比看書帶來的效率高。早晨很寶貴。


在行:

在行是我相對來說「更可能」給好評的平台。不是因為我花了最多的錢,而是因為「我相信和被證明是有資質的人交流可以帶來書本沒有的東西」,我才花了這麼些錢。實際結果呢,我和兩位專家談了談,一位收穫大一些,一位收穫少一些,但都是有啟發性的。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啟發很容易突然蹦出來。記住,多方求證你要聊的人的資質(比如看linkedin職業履歷),我相信為數不少的「騙子」也在在行上用華麗外表和詞藻俘獲你。


知乎live:

雖然花錢不多,但有趣的是,知乎live可能才是我花了時間最多的地方。我一共聽了19場,每場平均1小時吧。聽了這麼多發現知乎的優點是,開live的人還都算很熱情和用心,非常適合了解那些你不懂的行業、實踐型的知識(比如如何買房、如何買西裝),做一個入門指南。均價30RMB的話非常划算了。但作為偏深度的講座,內容總體還是比較淺。畢竟這種大眾播客的方式,也難以講深入嘛。所以我把知乎當作了解其他行業的娛樂的方式,來講大道理的就算了。


值乎+分答:

因為值乎分答一前一後,形式差不多我就一起講。值乎小眾很多了,但有個好處就是你可以找到知乎大V以往的回答/經歷來確認他是不是值得諮詢。而分答更像是一個娛樂工具,就算王思聰一晚上賺37W,那也是因為群眾好奇他的私生活。再者,你指望60S語音能給你什麼啟發?抱著這個心態去娛樂就很好,我都打算推薦給客戶做campaign了....


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是我最不了解的知識付費平台...年底的時候我送我媽了一節「龔琳娜教唱歌」的課,才有了這200元消費。但是從龔琳娜較為有體系的課程,和30分鐘課程的質量來看(內容不錯),這個更面相大眾的平台所做的內容質量不一定差。千言萬語一句話,什麼平台是次要,到底誰來產出你付費的內容更重要。


其他平台:

還有很多課程網站、小眾平台我間歇性聽過一點,但聽不下去。基本沒付費。

該怎麼判斷付費內容質量呢?

知識付費最大的問題永遠是內容質量。而現在一些所謂精品內容/課程的質量到底好不好呢?這裡借用朋友提出的一個概念,智慧濃度。對於這些付費內容,我們可以看它們的智慧濃度高不高。

我對智慧濃度這樣定義:內容的智慧濃度由兩個維度構成,見解深刻性和體系完善性;高智慧濃度的內容,不止因為見解/觀點深刻,能讓你產生啟發、頓悟感;更因為其完善的體系(敘述方式、上下文聯繫、行文邏輯等),能讓你更容易理解和實操,幫助激發、指導你進行下一步改變。

通過這兩個「不甚嚴謹」的維度,我們或許可以粗略判斷一下內容質量:

很多知識付費內容,受限於篇幅短小、碎片化程度高,即使內容有深度、夠凝練,也沒有足夠的指導性,難以理解。所以你看了再多的好文章、大師語錄,大道理能說出來一百個,自己也做不來一個。而有的內容,根本是見解粗淺,略懂皮毛就出來傳授知識....

再進一步,按照維度畫成幾個象限,我們可以粗略的將知識內容分類排序:

根據這個體系來看,經典非虛構書籍、公司大牛的言傳身教的智慧濃度可能是相對最高的。而一些成體系的經典課程的智慧濃度也較高的。但大師語錄、前輩總結,因為不成體系,易理解性和實操性低,濃度也不高。而很多垃圾課程雖然體系一板一眼,從A-Z,但內容東拼西湊毫無價值,這個智慧濃度也是極低的。

而大多數碎片化讀物,既沒有體系性傳授的機會,也沒有深刻的見解,價值可見一斑。

現有的知識付費內容的質量如何?

總體來說,我認為他們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付費知識像在喂屎。(當然了,如果你用他們入門或娛樂,我沒意見)

因為在這個知識付費紅利期,有太多人、利益相關方想抓住這趟車撈一筆,而能生產高智慧濃度內容的生產者是稀缺的,就導致了現在知識付費的質量低下。


在我觀察到的垃圾內容里,有三點我最討厭的地方:


1.迎合大眾口味

不好意思,我又小眾了。和咪蒙們的《致賤人》之類的心理學把戲一樣,迎合大眾口味是如此簡單的、快捷的粉絲聚攏辦法。如果我能幾十塊錢讓你《十分鐘讀完一本書》,《5分鐘寫出好文章》,《三招搞定英語》以及《沒事就通往財富自由》,你是不是立刻就要把錢轉我支付寶了?激勵效應和這些關鍵詞產生的簡單聯想效應就是如此強大。

2.虛頭八腦的包裝

XX,90後大咖,前XX創始人,現XX co-founder,N篇文章被多家媒體轉載.....這樣的描述不知道你是不是能經常看見。還是利用你大腦的簡單聯想,看到「CEO兼聯合創始人」這樣的抬頭估計就被嚇到了。同樣,如果想證明你有資歷有權威,給我看你的work,你的履歷,你的實實在在的產品。授課達人、雞湯達人太多的時代,你得注意別被形容詞欺騙。

3.東拼西湊

少量知識付費內容甚至是東拼西湊來的,書、論文、演講、研究報告...西方的那套理論他們熟的很。如果你看過《金字塔原理》、《定位》、《粘性》、《瘋傳》、《引爆點》等等,相信我你也能開發出一套social marketing課程....更可笑的是,很多東拼西湊者對內容不加以理解就放上來。

舉一個我在得到APP聽過的栗子,有篇研究商業的音頻結論是:差等生更容易成功。論據是這樣的:

第一,這些人臉皮更厚。有一個研究,分析了為什麼在商業上,差等生比優等生更容易成功。簡單說,就是你不可能每件事都成功,商業上的成功是要靠運氣的,說到底就是概率,也就是你試的次數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失敗不是誰都能承受的,優等生對失敗更敏感,可能失敗一次,就不想再嘗試了。但是差等生不一樣,他們從小就習慣失敗了。對他們來說,失敗是正常的,萬一成功了就賺大了。所以他們願意不斷地去試,試的多了,自然就更容易成功。

針對這段話我可以簡單反駁幾句:「研究?什麼研究。差等生是多差?靠運氣=說到底是看概率?差等生習慣失敗?不斷願意去試?」。錯誤百出的觀點,問題還是出在內容組織者身上。

正是有許多這樣的內容號稱有洞見、有啟發,才讓我更覺得它們像是在喂屎。

不經大腦盲目為「知識」付費的後果

很多人可能覺得:「花那點錢有啥大不了!」,其實付費至少有三層意思:


1.付錢,這是最簡單最低的成本

當前創新的知識付費內容,再高的千把塊了不得(MBA商學院當然不算)。低的只要幾塊錢,所以錢真的是你所付出最低最低的成本,不值一提。

2.時間,也就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不用多解釋了吧?有機會吃肉,為什麼選擇吃屎?本來可以用來靜心閱讀學習的技能和知識,並不一定需要花錢聽課。舉個例子,有的知乎live聽了不如不聽,純粹浪費你2小時。

3.認知,被誤導的成本

最大的麻煩出在認知上:一旦你認為自己當前學到的就是對的知識、好的知識,你不僅浪費了學習的時間,還會走上多則幾年的彎路,八匹馬也拉不回來。舉個例子,現在三線城市有些微商課程、超級APP創業課程,專門找40、50歲的土老闆上課....教學內容是:產業互聯網、金融區塊鏈和打造超級APP...許多中年老闆愛上了互聯網思維,天天吵著互聯網+,最後錢財散盡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認知誤導的成本巨大如斯。


有句話說的很粗俗,但有道理:

問題不在於你吃了屎,而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吃屎。


審慎的看待,我覺得花幾十塊錢購買《十分鐘讀完一本書》,《5分鐘寫出好文章》,《三招搞定英語》以及《沒事就通往財富自由》,不如花久一點的時間看看《如何閱讀一本書》、《哈佛寫作課》、《文法俱樂部》和《巴菲特傳》收益更多。


為「知識」付費前,再謹慎些


作為一個搞諮詢相關工作的人,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可以說是純靠知識變現吃飯了吧。還是有資格說兩句。

知識想要變現有兩點關鍵因素:

第一,很多人說了,很多人都說了,是知識的針對性。實際上諮詢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幫助客戶找到"問題",而不是答案。

比如將"我們明年營業額翻倍"這種很虛的問題轉換成"如何擴大店面和優化採購時間"這種可執行的問題。

根據特別情況,定製問題,定製答案,才是知識最值錢的地方。

第二,如何傳授知識
知識這種東西想要變現,最重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如何傳授。

一大堆硬邦邦的知識扔給人家,人家也不知道怎麼用。你得掰開嚼碎了,餵過去,人家才會買賬。baby steps,quick wins這些都是必須的。

綜上所述,想要知識變現,首先得把知識變成商品,然後再談錢。


知識的本格獲取很容易,而且多是半公開的;但是知識的位格建立起來則很難。所謂位格,就是系統,就是孰為核心、孰為邊際,再簡單化一點就是誰在上面、誰在下面,誰管著誰、誰服從誰。

而更要命的是,判斷知識本格的對錯本就不容易,判斷知識位格的對錯就更難了……

知識的本格,除了容易獲取的(大都表現為文本)大多數之外,剩下的部分獲取起來成本頗高(大都是擁有者的親身體驗,體驗是很難傳播的)。

再看知識傳播的規律,受眾傾向於從喜愛的源哪裡獲取知識,但是正確和被人喜愛有時候並不同構。

所以,其實知識的市場很小,以至於大部分知識的傳播不適合市場化;而且金錢也不是萬能的,還要有時間,還要有既能提供正確信息、有能讓人喜愛的信息源——但是生產這樣的信息源,太難太難太難了


你不可能把餐巾紙賣出黃金的價格。
知識是不值錢的,特別是你願意和別人分享的知識。
值錢的你不會說。
————————————————————————————————————
大半夜無事,這個問題確實可以好好解答一下。
知識變現,其實是有很成熟的產業存在了,
包括:1.學校2.補習班3.成功學4.教會5.培訓業
只要是上級向下級講述知識並收費的業務模式都是知識變現。
所以說題設所謂知識變現難本身就不成立。

注意知識變現的重點在變現而不是知識。
知識變現要符合商業規律,賺錢要符合基本法,要平易近人而不是高高在上。
因此我們第一步就要降低知識的複雜性。
郭台銘說的很好: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
我們也要引入工業大生產的思想,要把知識封裝成產品,以便於反覆生產反覆銷售。
比如你看學校,每個年級永遠教那些東西;教會,一本聖經用了二千年了。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對商家來說減少研發費用,對消費者來說明晰商品品質容易做購買決定。
而錯誤的行為就是不停的研發新知識,耗費精力精神還賺不到錢,切記。

第二步搭設渠道
商品需要銷售的渠道,知識變現基本上就是在課堂進行。
現在所謂知識變現的網路風口不過就是把過去的實體課堂轉換成網路課堂,真正得利的是網站,對於我們廣大知識變現從業者來說沒有質的區別。
不管你選擇網路渠道還是實體課堂甚至網路直播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只要消費者能過來聽課就行了。

第三步流量獲取,或者說得俗一點打廣告。
小葵花媽媽課堂開課了,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無非是從cctv的廣告中知道的。
同樣的我們知識變現的課堂開展了,也需要廣告來獲得客戶啊。
怎麼打廣告?
我先說一種打廣告最愚蠢的方法就是:來知乎寫答案當大v。
為什麼知乎寫答案相當於免費給別人知識,別人拿了你的知識還會來付錢嗎?
免費給知識相當於賓館免費給人睡,電視機免費拿回家看一樣,在其他行業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所以知乎大v基本都是干其他生意變現的,知識變現不是他們的主業。
其實說來非常俗,最好的打廣告方法反而是百度,電視,地推這類傳統方法。
但是我們都是沒錢才來變現的,那些方法太貴了。
那麼我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傳銷,老學員帶新學員老學員返利。
傳銷是一種變相的地推,它的效果不如地推但是好處是推銷員免費。

第四步銷售
一般的模式就是上課收費,一節課,一個學期,定一個價格,學員交了錢來上課。
但是這樣是落後的,我們要走互聯網思維啊。
四個字巧立名目。
比如我是一個學校我可以收書本費,文具費,旅遊費,餐費,考試認證費等。
宗教機構有,上香,抽籤,念經,供燈,放生,建廟,佛牌等
培訓有保過班,特殊版,小班等
成功學就不提了,上課80%都是推銷各種課程,讓你掏錢停不下來。
這些都是例子,就普通的流程來說大概有這麼幾個盈利點:
1.把課程分為低中高三級,心狠一點分成13個等級都行,要求學員一級一級上一級一級學,決不能一次性教完。
2.在每級課程中加入一點極其困難的超綱內容,讓學員產生挫折感引誘學員報名開小灶。
3.每級課程結束後考試,收取考試費並發給證書。
4.在課程中告訴學員你要成為一個全才而不能只做專才,建議學員學習其他課程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寬其他課程的銷售。
5.設計一種特殊的學習機器在自己的課程中銷售,學員要學就必須購買。
6.製作自己的書籍練習冊和dvd並收取書本費。
7.與金融機構合作開發學費貸款從中賺取利息。
按照以上的流程做基本上你的知識變現的目的就達成了。

但是我們要回到開頭那句話,我們不可能把餐巾紙賣出黃金的價格。
俗語說得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真正有用的知識會融入各行各業的產品來變現,並且通常都是嚴格保密的。
只有經過層層篩選任何行業都已經用不上的知識才會通過上課來變現。
說白了就是不怕學員學會,因為你學會了也沒用。
就像人們常問的成功學老師既然這麼牛逼幹嘛還來教課?
其實對所有知識變現的從業者都可以這麼拷問而他們都會羞愧的低下頭,他們不敢告訴你他們用他們的知識在其他行業賺不到錢只好來教書。
所以知識變現是反知識的,真的,對消費來說你的知識是高深是淺顯並無多大區別,淺顯反而好懂學的人還多。
結果為了賺錢必然是越教越淺,真正有知識的人會對這行非常憤怒。


知識變現有多難?放在之前,我覺得並不難,只要你有粉,只要標題吸引人,賺快錢是很容易的事。

而如今,用戶在變得理性,對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變現確實更難了。如何抓住用戶的痛點,滿足他們的核心需求,跟隨行業發展的趨勢,是每個內容分享者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知識變現的受眾群體,很大一部分是焦慮的中產階級。他們渴望提高收入,過上精緻的生活,知識分享要吸引這些用戶,就要給他們這樣的願景。

然而未來十年,社會階層不斷固化,中產階級逐漸減少,知識分享一定會走向專業化、私密化,面向高收入人群,採用高收費的模式。到那時,知識會成為階級分化的壁壘,讓一部分人獲得收益,將另一部分人隔絕在外,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

在美國,人與人之間最初的階級差別,就是從教育開始。窮人的孩子開心玩太空沙的時候,富人的孩子在熬夜拼分數,這不是因為窮孩子們懶,而是因為他們窮,因為他們的父母沒錢在好社區買房子,也不曾在名校念過書。

在中國,同樣的情況正在發生,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會越來越昂貴,直到像房價一樣超出一般人的承受範圍,而知識分享行業,作為其中的一個部分,正在醞釀起飛。

個人以為,當下的行業亂象不會長久持續,因為知識分享者之間會優勝劣汰,優秀的內容創造者會沉澱下來。他們不需要再大力營銷自己,可以專心做內容輸出,經營個人品牌,過去粗放的分享方式,會被高品質的知識社群取代。

目前幾個成功的社群,都採用付費會員制,側面證明這是個可以長久的模式。一般來說,能不加選擇、對所有人講的東西,基本不會有太大價值。比如在知乎live這種公開層面上,就很難指望聽到深層次的內容,因為聽眾門檻太低,水平參差不齊,能講的東西很淺。想要把社群往專業化方向運作,受眾最好是篩選過、有一定基礎的。

專業信息是一種只在小範圍圈子裡流傳的商品,想得到,要麼你是圈內人,要麼用錢買。能讓你賺錢的圈子在一開始必定會讓你花錢,但只要你能找到圈子入口,你會進入一個新的世界。

大部分人都找不到,因為有價值的圈子都有準入的門檻。而知識社群其實就是一個個低門檻的圈子,它給了那些徘徊在圈外的人們,也許是最後一波的機會。

另外開個腦洞,我認為知識分享到最後會反過來篩選聽眾。分享者會選擇出一些合適的人來組成更小更核心的圈子,討論更專業更縱深的問題。到最後,社群可能會去核心化,創始人和其他成員平起平坐,因為這個小圈中的每一個人,到最後都會有和分享者差不多的專業水平,每個人都是內容分享者。

也許,知識分享的最後形態,就是將普通人都排除在外,自己形成一個私密的專業信息分享圈,類似於現在同行之間的沙龍,由於人數急劇減少,信息的價值也會大幅提高,但大部分人已經被排除在外。

最後,說說平台的問題。目前知識分享行業只是剛剛起步,各家平台都在嘗試各種方式,像知乎live、小密圈、喜馬拉雅、荔枝電台、千聊微課等等。

我比較不看好走語音途徑的平台,畢竟閱讀的信息量是語音的好幾倍,同樣的東西用說的比用寫的費事太多。另外,語音信息不容易查找,難做回顧,都是深度學習的致命缺陷。

總之,知識社群想要長效的收益,策略的核心就必須從品牌擴張回歸到內容增值上。未來的趨勢是內容為王,強者將壟斷絕大部分用戶資源,知識分享要在階級固化前完成一波利益輸送,實現有效粉絲沉澱,就必須找准舞台,站對位置,扮演好自己在歷史趨勢中的角色。


2017年3月2日更新:

打開知乎一看,收到了上千的贊,誠惶誠恐。

什麼知識?知識是貴還是便宜?獲取的渠道貴算不算知識貴?口號知識變現中的知識到底是不是知識?知識與信息的關係是什麼?在寫上一個回答時候,我確實沒有仔細的區分辨別。只是直覺上認為,如果想要靠輸出高數、物理學、化學乃至純數學,這些紮實地推動了人類科技、社會發展的內容,能夠引發多少的付費意願呢?

而最容易喚起人們付費意願的內容又會哪些內容?這些內容算不算知識,我也說不清。大家可以參考caoz的回答:http://mp.weixin.qq.com/s/Vu6h_yFXd84QUwGROfDc4Q

我特別想補充的是,只要有人能夠生產,有人願意購買,價格合適,買賣就會成立,生意就會存在。我相信,有很多的內容,很多人可能願意用極高的代價來獲取,也有很多內容會讓人們衝動式、沉浸式的付費。

最後扣題:知識變現的難點在哪裡呢?難點就在你瞄準的是哪一類人群,計劃以什麼樣的內容和什麼樣的方式喚起這個人群的付費意願,或著如何從豬身上薅到羊毛。

很多事物,在被剝掉層層的包裝,去掉一圈圈的光環後,最終剩下的其實就是一場生意、一次買賣。

買賣構成生意,它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有時候不試一下,怎麼會知道呢?就說這麼多啦。~~~

--------分割線------

知識變現純粹是扯淡。真正的知識是無比廉價的,高校、書店、圖書館、學術搜索,獲取的成本非常低,但是消化的成本很高,知識之所以稱為知識,就是因為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去理解領悟。

能從普羅大眾那裡變現的,不外乎三種:內幕、雞湯、佈道。


知識變現究竟難在哪裡?

信息時代,知識是什麼?是經驗、工具還是解決方案?怎麼區分這些價值?那麼其價值點怎麼營銷?用戶體驗有什麼特點?大家都怎麼看呢。


知識價值有三個特點,由這三個特點衍生出來對於分享者和接受者不同的最優策略選擇。

知識變現的難點就是,兩個最優策略是矛盾的。

知識價值的三個特點

一、知識沒有普遍價值

知識的價值取決於三點:

  1. 背景。對本地人來說,本地交通、飲食、教育信息有價值;對外地人來說,交通、飲食、教育信息毫無價值。對學生黨來說,考證、求職信息有價值;對職場人來說,升值加薪有價值。
  2. 目標。想去旅遊的人,交通、風景、安全知識有價值。想要撩妹的人,著裝、禮儀知識有價值。
  3. 方式。同樣的知識從我相信人嘴裡說出來有價值,從我不相信的人嘴裡說出來沒價值。

符合我的背景,服務於我的目標,用接受的方式展現的知識才有價值。

不同人的背景、目標、喜好方式不一樣,所以知識沒有普遍價值。

推論:

  1. 充分了解所處背景、階段目標、個人喜好,可以更好評估知識價值。
  2. 效果最優的知識是定製的知識,但是經過三重篩選後的知識是稀缺資源,成本極高。
  3. 在效果和成本之間進行平衡的就是群體偏好知識,比如面對應屆生的求職知識,比如面對高考的考前衝刺。

二、知識沒有穩定價值

  1. 時間。經過背景、目標、方式篩選後的知識,它的價值仍然不穩定。第一聽到的是真理,第二次聽到是複習,第三次聽到是垃圾。
  2. 動態。背景、目標、方式也在變化,人可能搬家、也可能畢業、可能調整目標,也可能改變喜好。
  3. 理解。理解能力影響知識的價值。很多年輕時不屑一顧的書,重看才發現精彩之處。

推論:

  1. 社科知識的內容有限(由於數據採集問題,嚴格意義上的社科實驗每年產生不了幾個,其他的都是基於實驗的解讀),知識變現越早越好。
  2. 因為三個條件的動態變化,客戶群體的規模非常重要,否則設計好產品後可能會沒有顧客。
  3. 能力提升先易後難,知識分享者,很難和學習者同步提升,最好的策略是階梯化客戶群。

三、學習的高昂成本

成本體現在三方面

  1. 篩選成本。在不具備相關知識的情況下,篩選知識的效率非常低,錯誤率很高。
  2. 財務成本。定製化知識成本極高,普適的知識成本低,但是包含很多並不需要的雜質。
  3. 時間成本。讀到一半發現是爛書,書而已扔掉,但是時間已經浪費。

推論:

  1. 篩選難導致,內容良莠不齊,知識分享者魚龍混雜。
  2. 高成本導致,導致獲取知識的效率很低。

綜合以上三點,

  • 對於知識創造者,最優的策略是
  1. 分享最新的內容(新聞);
  2. 服務規模大,階梯化的客戶群體(備考學生、PUA);
  3. 服務不具備相關知識的客戶(教輔材料)。

當你選擇用最新的知識,服務規模大、階梯化不具備相關知識的客戶,最不重要就是質量。

  • 對於知識接受者,最優的策略是
  1. 明確自身背景、目標和情境,並依此選擇知識;
  2. 跟隨背景、目標和情境的變化,更新知識選擇;
  3. 在有限的成本下,知識越匹配越好,雜質越少越好。

知識的創造者希望服務群體,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知識的接受者希望定製服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知識變現的難點就在於這兩者的訴求是矛盾的。


之前專欄文章分析知乎Live也談到這點,

分享者希望服務群體,參加的人數越多越好增加利潤;

接受者希望體驗更好,回答具體問題,甚至給出方案。


這兩種訴求都沒有錯,但是從成本角度很難同時滿足,只能做出取捨,給產品定位。

參考:

知乎專欄 —— 知乎Live的正確使用說明書


@王諾諾 畫的坐標圖很有意思,也分析出了這一波知識變現的本質——『經驗變現』。我對目前大火的知識變現有同樣的理解。
很多答案表達的觀點是,現在市面上的知識變現是利用名人效應賺眼球來炒作撈錢,是一文不值的,甚至認為這一波火過去收割完錢就沒了。雖然魚目混珠的變現內容的確存在,但我認為這並不代表著我們面臨著一個『假的知識變現』。相反,我覺得這是知識分享之新形式的到來,是具有相當積極意義的。

首先,書籍,圖片,影片等作為知識的載體,已經存在了很久很久。@吳膩名 的答案中這句話說的有一定道理:『真正的知識是無比廉價的,高校、書店、圖書館、學術搜索,獲取的成本非常低』所以單純拷貝學校教育和書籍知識的內容價值一般。(事實上我把這類知識變現稱為『節省時間型』,就是把你在這些地方獲取知識的時間成本和精力幫你壓縮了,也是有一定價值的)但這些獲取渠道卻始終有兩個問題無法解決:時差性單方向性

時差性是指一本書寫出來出版或者一個科普影片製作出來以後,因為經過了時間的流逝,它所傳達的信息必然就和當下的最新情況有了一定的時差,所以書籍只能通過不斷修訂來打補丁。這個問題在自媒體平台蓬勃發展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在各行各業都有一些十分專業的人士開設了自媒體,並且實時更新知識。得到的付費專欄,微博的付費訂閱以及傳說中可能要出爐的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就是『知識變現』(我認為它們都包含在知識變現的定義里)解決這一問題絕佳方案。因為有了收入,所以就會吸引更多更有能力的人來創造內容,通過這一領域這一方式的從業者增多,我們就可以簡單地入手更多更具時效性(也就是準確性)的知識。

單方向性是指書籍圖片影片作品等,都是一個人創作後讀者單方面閱讀。在創作者和購買者之間是不發生雙向溝通的。但是知乎live,值乎分答,甚至有聲課程中,創作者與購買者之間的溝通都非常重要甚至就是核心。這意味著創作者可以根據反饋對內容進行調整修正,以使其更適合購買者的需求,甚至根據每回的參與者來定製。這是只有互聯網服務才能實現的具有實時性的功能,我想也是很多朋友參加知乎live或者付費提問的根本原因——一個在創業圈摸爬滾打十年的大牛,也許你可以噴他講的課程不好,但如果你創業的話,一定會希望這樣的人給一些針對NOW,針對YOU的建議。

這兩者的解決,都是在當下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產生的剛性需求。這種需求可以簡潔表現為你微信群里的『有沒有人認識熟悉XXXX行業的朋友,求介紹』『能不能加今年入xx大學前輩的微信問點東西?』基於經驗的指導和分享,無疑是有價值的。另外還比如雖然知識和信息現在變得十分廉價,但是『知識的鑒別』仍然有價值。一個二十年從業者給你講的東西和你自己在網上搜的東西顯然價值是不同的,他本身就是一個雜訊過濾器。

知識變現,或者說經驗+知識變現發展下去,可見的理想狀況,就是將來會有幾個大型平台,你在上面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單方向知識輸出(比如知乎答案),也可以進一步找到更加實時的知識分享(比如知乎live),更可以找到一對一的答疑和專業諮詢服務(比如值乎分答在行)。我們再換個角度,在這些平台發展得更完善之後,每一個擁有有價值的經驗和知識的人都有機會0金錢成本開始副業,甚至在將來選擇更加自由的工作方式。因為我本身也在這兩個方向(用戶以及創作者)同時受益,這就是我對知識變現充滿希望和支持的原因。


至於很多答案中大家提到的諸多現象,其實我覺得都不算大問題。因為『變現』太具吸引力,就必然會吸引一些只衝著金錢來而沒有底線的行為。就好像一旦微博轉發可以賣,就肯定會有人賣殭屍號和轉發評論數。粉絲和贊多了有收益,就肯定會有人寫一些高度誇張或者迎合讀者的內容來獲得關注。這些可以通過不斷摸索合適的運營方式來解決。完善的全方位評價制度,試聽試看,一部分免費等等各種方式都可以。

最最關鍵的是,擁有乾貨,想傳遞知識和經驗,希望未來能夠選擇自由工作方式的人們不放棄,抓住這個浪潮,堅持輸出好東西。因為我相信很多事情的走向並不是通過分析就可以斷言的,現在置身其中的我們的努力,才能決定它究竟走向何方。


知識變現難么?一點不難啊!從你上學的學費到老師的工資,課外補習班火爆到教委教育部都得勒令禁止,教英語的新東方做大的都上市了,公務員考試培訓和輔導年年爆滿,再到專業領域你看考一個含金量高的資格證比如CFA,ACCA這類的,哪個培訓費低了?軟體互聯網行業那些cert,思科的認證之類的,都不便宜,養活了多少機構,這都是知識變現,哪兒難啊?


你說的「難」,是因為一幫人本來沒什麼知識,卻老是想著把自己肚子里那點東西拿出來忽悠人,本來不值錢的東西還想賣個天價,會說個順口溜都恨不得開個live,開個live恨不得就財務自由了。

這不是知識變現難,這是詐騙難。


任何一個產品都要滿足用戶需求,所以,知識變現難在如何滿足用戶心理上

我們結合題主的問題描述,分幾個部分來逐一分析——

1/ 什麼是(能賣的)知識

「知識」其實就是未知的東西。

題主提到的經驗、工具、解決方案都是知識,因為它們都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而就都可以進行售賣。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差別,也就是各自滿足需求的點不一樣,相應的價值也就不同。

  • 經驗是一種可借鑒的,卻不可以照搬照抄的特定經歷和思考方式的積累,是一種分享、啟發的價值;
  • 工具是一種具體的通過教授和學習就可以直接訴諸實踐的應用法則,是一種學習、教育的價值;
  • 解決方案則是工具的升華,因為可以直接解決特定問題而極具個性化的,幾乎不是普適的東西,因而擁有更高的價值。

由此可以看出,這三者是遞進關係,由經驗得出工具、工具進而升級為解決方案,一個比一個具體好用,一個比一個價格高,但是客戶或者也一個比一個少。

由此可以舉幾個具體的案例:

比如「得到」更多的是分享、啟發,中和焦慮感,售價幾百;

(你說它有用嗎,其實大概率是沒有什麼卵用的……)

「混沌大學」聚焦行業,對於用戶是教育、學習,售價幾千;

而商學院,則在此基礎上附加強大的社交屬性,這種資源的價值高昂,值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2/ 知識付費的驅動因素

  • 需求驅動

舉個例子。

知識付費最原始的狀態就是「學校」,學校「賣」的是必備的、能以此為生的知識。這其中還有一些層次,比如公立學校是一層,課外班又是一層。內容方面也有細分,如「應試教育」專註於各類考試,「興趣教育」則與謀生無關的,屬於作用於素質提升的知識。

然而把時間回放十幾二十年,相對而言,應試類的考試培訓發跡還相對比較早,但是課外教育遠沒有如今這般廣闊的生存土壤,更不要說隨著家庭整體收入和教育理念的不斷升級,蓬勃興起的steam教育、K12和幼教了。

可見,知識付費所要面對和滿足的用戶需求是不斷迭代的。消費升級下消費意識的變革提升、信息爆炸的年代引發的知識選擇焦慮、支付手段的普及等,也都是充分喚起用戶需求的方式。

  • 政策驅動

政策驅動的例子是 「娛樂付費」。

娛樂付費發展到現在其實也走過了挺長一段路。比如網路文學,最初擺在用戶面前的還是免費的網路小說,後來伴隨著版權意識的逐漸增強、保護的力度也推行的十分迅猛有利,現在的文字付費已經初成規模。幾乎同樣命運的還有音樂、漫畫、影視等等。

當然,現在的娛樂付費發展的相對好一點,還是因為整個娛樂產業發跡比較早,所以現在認知的沉澱相對比較多。

3/ 知識付費現狀的評述

現在有很多關於知識付費的行業研究,但是只是當下格局和案例的總結,並不具有絕對的理論普適性。

每一個產品剛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難,這是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在「摸」用戶的心理。只有等到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這種探索才能得出確定的結論;而到時候能經住市場考驗的,也就能自然發展出來固定的幾個流派。

比如食物,滿足的最基本的需求無非就是吃得飽,產品一開始也是模糊的。沉澱一段時間之後就實驗出了固定的幾個主流方向,比如肯德基主打方便、高端餐飲滿足社交場合的需求等等,其他「非主流」或是遭遇淘汰,或是難以繼續擴張。

我們認為,現在的知識付費還處於一個「混沌期」。

一開始大家覺得好像什麼「知識」都可以拿來售賣,好像什麼都能付費,但是發展一些時間就會發現,又什麼都不能付費,因為有些賣的不好,消費需求摸得不準。

整個行業現在基本都在「把脈」中,邊「摸」邊總結。無論是商業模式、內容本身還是內容形態,還遠沒有窮盡和定論。

現在的知識付費創業者依然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

  • 就是什麼樣的知識是滿足用戶需求的知識(決定是否可以被售賣);
  • 這些用戶是誰以及有多大規模(決定能賣多少);
  • 這些知識呈現出來的最合適的形態是什麼或者滿足需求到何種程度(決定能賣多貴)。

因此,這些是難點,但也是機會。

進一步說,現在的「難」也並不是真的難,只是需求尚需摸索;趁著大家還不明白用戶到底要什麼的現在,才是最有機會的時候,也是最好的創業時間點。因為每個人都有探索成功、跑出來成就自己的機會。

等到大概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得出確定結論了,到時候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什麼可以賣,能賣給多少人,能賣多少錢,格局既定再入局已經太晚,分不到羹了。

那個時候才是真的難。


對受眾心理的把握,和對自己的包裝。


知識變現難不難主要取決於科技的發展。

這種「互聯網思維」語境下生造出來的新詞,隨意調侃調侃可以,如果當真就次世代滑稽了。

我們平時的工作難道不是在把自己的知識貢獻出來換錢嗎?區別不過是知識先轉化成了技能,然後技能創造了生產力。我們來看科技改變了什麼?

最初,是「專業技能變現」,在這個社會大機器里充當一個標準配件,除此之外,毫無生機。後來,有了「普通技能變現」,依賴於渠道變平、社會富足,你叫人玩樂高都能開個培訓班,寫點情感雞湯的公眾號也能接讚賞。說到底,行業門檻拉得越低,以前不能獨立產生價值的技能現在都擁有了更大的空間。這幾年大量工業設計師創業,不正是因為工業製造能力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彈性了么?

伴隨技能變現的同時,「專業知識」變現也「古已有之」。買教材、買培訓講義、買科普書算不算?買專利、買代碼、買工藝算不算?為了獲得商業機密或者核心知識,別說買了,上升到國家是連哄帶騙再加偷。

那麼,現在說的「知識變現」是個什麼鬼呢?無非是「普通知識變現」,沒有眼前這些方便的電腦、智能設備,沒有發達的網路服務平台、付費工具、傳播工具,普通知識想變現?門都沒有。過去的媒體變現,往往是「情感變現」,你寫的文章吸引人、打動人、激怒人,變成了流量,變成了影響力;直播、音頻、視頻,以至於大佬收費回答問題,皆是如此。至於大佬們寫篇文章,賣的也不是知識,而是稀缺。你覺得大佬文章必然有價值,看不到會落後或者脫離時代,而又只能付費獲得,買單咯。

這一切都合情合理,如今發生了什麼天翻地覆的變化?沒有。完全沒有。過去的人沒有錢,不願意花錢買書,是為了留下更多錢;如今的人花錢買知識,想變得更有錢,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什麼?你說你買的是休閑、文藝、情懷、興趣……的知識,好吧,像你這樣的不是主流)於是乎,我們才會發現很多可以免費獲得的知識,堂而皇之地賣出了錢,而很多人付費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我想付錢」。在成熟的粉絲經濟和流量運營基礎之上,非紅人、非專家、非科班迎來了所謂「知識變現」的春天。

看到這裡,你就明白了,如果你想進行「普通知識變現」,無非是對受眾不斷洗腦,讓他們覺得付錢值得,剩下的就輕而易舉、如入囊中。

洗腦的第一步是得寸進尺。斯坦福有一個經典的研究,研究人員假扮成義工,挨家挨戶地拜訪民眾,說明該區的交通事故頻繁,詢問住家願不願意在院子里豎立「小心駕駛」 的告示。這其實是很大的請求,因為那告示很大,立在院子里會破壞住家和花園的外觀。結果不出所料,很少居民答應這麼做。在下一階段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找上另一群住家,詢問他們願不願意在院子里豎立「當個安全駕駛」 的告示。這次的告示大小只有三平方英寸,幾乎每一家都答應了。兩周後,研究人員再次來訪,請第二組住家換上原本那個較大的告示牌。驚人的是,75%以上的居民都答應換成那個醜陋的大告示牌。這就是「得寸進尺」的技巧,即先讓人答應比較微不足道的要求,再逐漸擴大要求。

知識變現中的粉絲經濟也是這樣,一個人打賞過了,就可能買書,買了書了就可能買課程,買了課程就可能買一切。所以現在有一堆人開Live,其實真的只是為了推銷……

然後你需要利用從眾心理。因為任何異議都會鼓勵其他人跟著反抗,所以不能容許任何摧毀性的批評存在。邪教為什麼喜歡躲進叢林,就是要讓信徒完全和外界隔離,無法聽到來自外界的質疑。道理也是一樣。

當你的粉絲多起來了以後,把他們聚在一起,在從眾心理之上再強化「自我辯護」,恭喜你,大功告成!

還是斯坦福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一項研究,揭露了信念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假設你是受試者,那麼在你抵達實驗室後,研究人員問你是否願意參加性愛心理的小組討論,你迫不及待一口答應。研究人員接著說,有些人在討論中變得很在意別人怎麼看他,所以現在所有的志願參試者都必須先通過「尷尬測試」才能參加討論。研究人員給你一張充滿挑逗字眼的紙,還有兩段文字是生動描寫性愛的過程。研究人員請你大聲念出那張清單上的字眼及那兩段文字,同時為你的臉紅程度打分數。

等你念了很多限制級的詞語之後,研究人員恭喜你過關了,可以參加小組討論。不過,由於「尷尬測試」的時間拖得比預期久,小組討論已經開始,這次你只能旁聽他們的討論。研究人員帶你去一個小隔間,說其他的討論成員都是各自坐在不同的房間里,以確保匿名的身份。他請你戴上耳機聆聽,你戴上耳機後發現,剛剛大費周章搞了半天,結果現在聽到的小組討論竟然是在談《動物的性行為》這本書,實在很無聊,你覺得很失望。討論結束後,研究人員回來,請你為想加入討論的程度評分。

那個年代的心理學家大多預期,先經歷尷尬流程的參試者比較不想加入討論,因為他們會覺得那討論很無聊。結果剛好相反,即使每個人聽到的小組討論內容都一樣,事前經過尷尬測試的人參加討論的意願比較高。

這個原理可以用來解釋知乎上很多非常糟糕的Live,每次開仍然會有很多聽眾的原因。你也許會以為,花錢買到一堆沒用的「知識」,甚至很不友好非常裝逼而高傲的講者會嚇跑所有人,其實正好相反。其中真正的信徒反而會對這樣的講者持更正面的態度,以作為自己「受苦」的理由,這就是「自我辯護」的魔力。

也許你覺得戳穿知識變現的本質,或許就能避免浪費錢財的事情發生。這種想法太過天真,只要一個人成為「花錢買知識」的信徒,受到迷惑,恐怕就難以自拔。你如果想從中分一杯羹,難嗎?一點都不難!


普通人的消費需求,也就吃穿住行、娛樂、子女教育、裝逼這些而已。

上面這些消費需求,跟知識稍微有點聯繫的,也就子女教育。還不是給你的知識,是給你的娃的,而且這個知識的需求因素也很庸俗,就是為考試的。

目前我看到的知乎上大量的知識變現的討論,說白了就是想著法兒教大夥裝逼的。

這對知識很冒犯。


真正拿知識變現了的,社會上忙忙碌碌的每個人都算,人家生產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社會財富。這種人可能是怎麼也想不通知識變現是什麼概念,學校教育了這麼多年學的難道不是知識?憑自己的知識技能從事相關工作,領薪水難道就不是變現了?

也就在知乎這種地方,一群因各種原因不願從事工作的懶漢,變著想法去摸索大眾的裝逼需求,讓大夥因共鳴而獲得快感施捨一些賞賜,卻偏要掛著「知識」的名堂。真是好羞恥。


推薦閱讀:

TAG:知乎 | 知識 | 知識管理 | 互聯網創業 | 知識變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