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搞藩封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嗎?朱允炆削藩是必須的嗎?

1.
朱元璋搞藩封是效仿劉邦嗎?其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在哪裡?搞藩封算不算是一個逆潮流的舉動?也就是說,朱元璋這步封藩棋是不是一步臭棋?其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而這個目的必須靠封藩才能達到嗎?
2.
朱允炆一定要削藩嗎?不削藩長遠來看會威脅中央嗎?如果朱允炆成功削藩對大明朝是好是壞?朱允炆削藩背後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明太祖藩封是一回事,而朱允炆削藩的動機乃至最後的失敗和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在皇位歸屬上的安排有關,與明初宗藩體系的關聯倒未必有那麼大。

  1. 朱元璋搞藩封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嗎?

要理解明太祖的封藩理由,還是必須得回到明初特殊的政治、地理、經濟條件下去思考。明朝初建之時,可以說西南北三面都是敵人,內部湖廣、川貴不服王化的土司也比比皆是,而在經濟上北方百業蕭條,而中央直接從江南千里迢迢地轉運軍隊和糧草又多有不便,因此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北方邊寨的戰略要地派出信得過的大員恢復生產,長期駐軍就提上了日程。另一方面,明太祖和謀臣在討論元亡教訓的時候,認為元中後期以後宗室整體在軍事力量上的弱勢是元末朝綱不振,權臣凌主現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宗室力量也成了明初政治構建的重要一環。

細究明初所封二十餘王,齊、魯、周、唐、伊這些坐落在中國南北關節動脈的諸王是為了保護南北經濟動脈的流動,燕、寧、遼、谷、代、秦、肅、晉、慶則直接坐落在北部邊防線上,和後來的九邊重鎮高度重合,甚至比九邊重鎮的管轄範圍更加靠北,明初長城以北的大寧、東勝就分別由寧、晉二王節制。而這一代的明初諸王也不是後來頂個名頭,光領祿米不幹活的存在,而是真正領兵作戰與將士共甘苦的大將。藍玉死後太祖發動的第八、第九次北伐即分別由晉、燕二王合作領軍及燕王單獨領軍,此外還有秦王出征甘肅,楚王征討湖廣諸蠻、隨征雲南等諸多親王參與明初軍事行動的記載見於史冊。

這個時期撥付給諸王的歲祿雖多,但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諸王自身的慾望開銷,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抵扣王府本身軍事和民政行動的費用。此外宗室開銷甚大的問題到明太祖晚年已經得到了重視,為此洪武三十一年將親王的俸祿由五萬石削減到一萬石,郡王俸祿由六千石減為兩千石,郡王以下也各自削減不等。可以說,至少到建文即位的時候,還暫時不存在地方王府財政負擔過重逼迫國家不得不削藩的動機。

因此明太祖在他那個時代搞藩封並無問題,但是我也認為明初的藩王體制終歸是個過渡產物,隨著國內經濟情況的好轉,以及邊防壓力的減輕,再維持如此多握有實權的宗王確實既不利於中央集權,也不利於經濟民生行。但削藩對國家安全尤其是北部邊防會造成什麼影響,削藩後國家對剝奪了宗領實權的宗室定位是什麼,這兩個問題都是削藩者必須認真考慮的,遺憾的是不要說建文帝就是成祖都沒能很好地解決這兩個問題。

2. 朱允炆削藩是必須的嗎?

我個人認為如果當時是妻族或母族有深厚背景的其他皇子甚至皇孫上位,那麼削藩不是必選項,可對於妻族、母族政治勢力約等於0需要急切地加強中央皇帝權威的朱允炆來說,削藩幾乎就是必選項。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明太祖晚年在太子朱標死後皇儲問題上的一系列舉措失當。(詳情我最開始是不想談的,但後來想想都是共和68年了何必再搞為尊者諱那一套)

事實上,明太祖在朱標死後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花甲老人特有的偏執,造成其為了強行將朱允炆扶上位的一系列非理性政治行為,最終釀成了洪武年間最大的政治悲劇,並依然無可避免地將朱允炆送進了火坑。

朱標死前明太祖雖然屢行大獄,但依然是符合基本的政治邏輯,換句話說其行為是可以當做一個理性的政治人物來揣度的。但是將朱允炆強行扶正的行為,其實是完全不符合包括朱明皇室本身在內各方利益的行為,純粹是情感衝動的驅使。細究朱標死後大明宗室的情況,馬皇后嫡子尚有秦、晉二人,朱標之子除朱允炆外尚有常平王妃遺腹子,考慮到當時以藍玉為首的明代武勛集團的整體態度,皇朝第二代繼承人對家族威望的需求,上述諸人均比朱允炆合適。如果皇位最終落到上述各位頭上,之後就算依然要對以藍玉為首的驕縱不法的武將進行懲治,恐怕也不會向歷史上那樣株連甚大。

而將與武勛集團沒有任何聯繫、母族也並不高貴的朱允炆扶正,不僅意味著將武勛集團與朱允炆對立起來,同樣使得諸位皇子心懷不滿。對前者朱元璋能狠下心來大肆清洗,藍玉因此成為首要目標,這個太祖時代成長起來的最優秀的將領,就此成了朱允炆皇位的鋪路石。而對後者,朱元璋雖然不可能因為孫子去清洗兒子,但他可以清洗和兒子走的近的武將,馮勝、付友德被處死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長期和晉王合作,明太祖死後若是此三人聯手,建文帝怕是一年都撐不過(事實上「靖難」由庶出的燕王挑起已經是降低了建文的削藩難度)。但是洪武在世時,因為無上的威望武勛集團不會說什麼,可您老百年後,真當大傢伙不知道兄弟們當年是因為哪個小P孩被弄死的啊。

朱允炆本人這邊,皇位以他的出身和才幹也是承擔不起的。在那段有名的太祖爺孫關於宗藩問題上的應對「首先,用來爭取他們的心,然後用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再不行就削減他們的屬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實際上這個回答問題是相當大的,我要是朱元璋,直接就問他,你一個實際庶出的侄子打算怎麼用德和禮去約束禮法上是你長輩的諸位叔叔們?從歷史上來看,朱允炆怕是真不知道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所以他只能直接跳到後面,直接以帝國皇帝的權威而不是宗法體系下皇族家長的身份去處理這個問題。明太祖聽了後還很高興,唉,大概真的是老了,洞察力和思考都已經大不如前。

到明太祖死後,建文和諸王其實是麻桿打狼兩頭怕,一邊知道自己正統性不高迫切想要提升中央權威,另一邊是皇位輪空悶悶不樂偏偏還手掌兵權,底下是武勛集團的冷眼旁觀和文官想要重建傳統官僚政治的迫切願望,爆炸是遲早的事。結果就是,明朝削藩既沒能逐步修正,以平緩而少後患的方式完成過渡,也沒能以才幹卓著的皇帝一朝之內徹底在軍事、政治、財政上全面解決告終,最後實際上是中央用經濟特權換取宗王軍事和政治權利的妥協,這使得明代宗室既不能在軍事、政治上為皇帝分憂像其他朝代一樣成為皇權的助力,又沒能藉此甩掉財政上的包袱,可以說相當差勁了。

綜上,明太祖搞藩封是一個正確且英明的決定,但是朱標死後強行讓朱允炆上位,讓前者導向了一個相當差勁的後果。


先明確一點:對於朱元璋這樣出身底層,缺乏政治根基的體制外平民建立的皇朝,封藩本身是強化中央集權而非相反。

很多人預設了一個前提:新朝只要建立,其威信樹立,地方控制,中央集權就是理所當然的既成事實,所以分封是對已實現的中央集權的削弱。但現實沒這麼理想化,中央集權絕不是新皇朝建立後就能一蹴而就的,而要做非常多的工作來步步推進,分封就是重要步驟之一。

尤其在古代的交通和信息傳遞條件下,中央與邊地的聯繫困難,而新朝根基未固之時,需要對北方邊塞和邊遠重鎮安置重兵,以便對外敵和內亂威脅作出及時反應。但由於皇朝根基太淺,君臣意識還相當淡薄,功臣擁兵自重的威脅或中央政變的可能性都很大。對皇族進行分封,是強化新朝威望,深化新朝中央對地方控制力,以及平衡其它政治勢力,乃至對中央起到聲援作用的必須手段。即便分封有其弊端,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分封宗室仍然是最可行的選擇。與明朝情況類似的漢朝就是如此,沒有劉邦大規模分封劉姓諸王,漢朝的影響很難深入到原六國地區,而呂后去世後功臣發動政變之際,如果不是有實力很強的劉姓藩王在外牽制,很難想像漢朝是否會延續下去。

只有大約一代人以後,隨著新朝的根基鞏固,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威信的確立,藩王親緣關係的日漸疏遠,分封才會逐漸成為強化中央集權的障礙而非助力,需要逐漸削弱。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二三代藩王自身也喪失了相當進取性,只要以給出路的方式削藩,其實本來也輕鬆,漢武帝推恩令的效果就是例證。

明朝的封藩與漢朝的實封還有很大區別,封地只是藩王居住地而並沒有地方民事和財務權力,僅有一定的軍事權力。何況削藩在朱元璋後期已經進行了,藩王對地方駐軍僅限於被中央授命的戰時指揮權,平時的軍隊管理和人事等權力則被剝奪。而且大幅度削減宗室的俸祿,親王從五萬石以上減至一石萬,許多親王只有數千石,郡王則從六千石減至二千石。這實際已經把藩王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朱元璋這裡自己做惡人,事先把削藩的事都做了,就是為了給朱允炆減少壓力,沒想到朱允炆還是能把一副好牌打的稀爛,自己玩死了自己。

朱允炆沒保住皇位,這個鍋實在不能由朱元璋背。畢竟朱棣以在外藩王(還是被嚴密監控,隨時準備抓捕的情況下)起兵奪位成功,在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朱元璋可預想不到自己身後會破這個記錄。朱允炆作為晚輩和皇帝,朱元璋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時間和大局優勢都在自己一方,本就無須急哄哄削藩。即便削藩,如果專挑惡行昭著的也算師出有名,不至讓所有藩王都成驚弓之鳥;如果削藩留有餘地,只削權力保留較優厚待遇,也不至於讓藩王魚死網破。

外藩造反難以成功的原因很多:

首先外藩實力肯定無法與中央匹敵;

其次藩王造反意味著顛覆當下秩序,對立面太大;

最後是藩王本身已經坐享榮華,其造反的動力與所面臨的風險不成正比。

但朱允炆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把這幾大障礙全部排除了。。。

朱棣瞻前顧後難下決心,甚至寧願送三子為質來取信朝廷,朱允炆就雷厲風行接連廢殺五王,矛頭直指朱棣,逼到朱棣裝瘋賣傻都不放過,成功的做到斷了活路,最滑稽的這樣以後還放回了朱棣三子,讓朱棣只能拚死一搏且無後顧之憂。如果僅是不留餘地逼反朱棣,還只算心黑手狠而非致命性政治失誤,關鍵是朱允炆給自己樹了太多對立面。既然要把削藩當成優先要務,是不是該專心一點,解決完頭等大事再搞三搞四?朱允炆既然如此急於削藩,按說是以藩王有很大威脅為前提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又表現出不把削藩當回事。在削藩之外更多管齊下,才即位就大改朱元璋定立的制度,特別是改變朱元璋右武的政策,急劇提高文人官僚的地位,結果朱允炆成了既有政治秩序的顛覆者,而朱棣反成了維穩先鋒,得以用恢復祖制的口號籠絡人心,政治上攻守易勢。所以在靖難中,地方武臣勢力普遍是持坐壁上觀的中立姿態,加上朱棣主角光環太刺眼,這才成就了一番逆襲傳奇。如果說這是朱元璋沒給朱允炆留功臣的結果,請問一個全方位作死的人可能靠最後一根稻草就翻盤?更何況那些功臣誰與朱允炆同心?恐怕沒等朱棣靖難,功臣們先就下手了。

朱允炆削藩的動機已經難以揣測了,但其削藩決策極度缺乏謀略,具體操作極度缺乏頭腦,結果極其失敗則是無疑的。


朱洪武可汗封藩,其實完全是照搬元朝舊制而已。跟許多答主說的漢朝諸侯那是兩回事……

漢朝那是真諸侯,跟附庸國沒啥兩樣了。

而元朝和明朝洪武年間的宗藩,不過是一種「兀魯思」的進化形態。行政、經濟上沒啥實權,僅有軍事權力而已。

元朝宗藩最終演化出的四大汗國以及其他小政治實體,在元朝滅亡後依然長期存在了下去。元朝雖亡,孛兒只斤家族依然能在局部地區作威作福。朱麻子大帝肯定也知道一家一姓的王朝終有一天覆滅,但多給子孫留點後路還是不錯的嘛。

當然,朱麻子大帝的這種可汗心思,是跟漢人的傳統集權思維相悖的。


朱元璋的封王立藩,跟劉邦那種分封諸侯國完全不一樣。和清朝那種親王封爵也不一樣。

漢有封國,唐有屬地。
清朝王爺都不能隨便出北京。
明朝王爺不能隨便進北京。

並不是所有的王爺都有軍隊,只有寧王燕王秦王有較大部隊,其他王爺也只是有衛隊而已。

所以,朱允炆完全沒有必要削藩,把人逼死角了,人家必然反。哪怕幾百人的部署,也要跟你拚命。


@墨舞 @風龍雲虎 兩位已經說的很好了。
首先觀點如下,朱元璋分封在當時政治地理條件下無疑是正確的決定,作為中央集權的過渡時期的過渡政策有合理性也有無奈的妥協性,作為洪武后期一個標誌性事件,朱標的夭折,不僅使年邁的朱元璋痛失愛子,也使得帝國的第二代繼承人歸屬再次曖昧起來,在此之前,朱元璋一直把朱標看作唯一的繼承人,常遇春藍玉一系作為太子朱標一系的姻親,並且其領袖常藍系藍玉本人跟朱標關係匪淺,在路過北平時對燕王朱棣心存戒備,更是直言不諱的對朱標說要對朱棣小心提防。如果立常氏之子朱允熥那麼藍玉作為外戚是否會做大,乃至架空
朱允熥,如果不立朱允熥,那麼藍玉系會不會尾大甩不掉,在捕魚兒海大捷後,藍玉就不止一次表現出桀驁不馴的姿態,不經過允許通報直接打破邊關入關,姦淫元室妃嬪,所以在清洗藍玉之後,又一個問題擺上前台,淮西勛貴不敢用沒人用,在此之前已經就藩的塞王們在對抗北元蒙古的作戰中逐漸成長起來,成為邊境上的中流砥柱,其中以寧燕兵馬最為強勢,而此時,年邁的朱元璋不可能也無法進行徹底削藩,一方面固然有身體原因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作為自己的骨肉血親大概是抱著一點希望吧,大概他自己也心灰意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其次,我就朱允炆削藩做一點補充,首先明確點的是,燕王一系作為靖難之役中的勝利者對建文四年中乃至於洪武年間發生的歷史事件是有一定的曲折和粉飾的,其中就有如下問題燕周二系是否為馬皇后所出?太祖實錄里朱元璋對朱棣的欣賞對朱標的鄙夷是否可靠?
所以很大程度上太祖實錄里關於建文四年記載里,無視了朱允炆的叔叔們在建文削藩之前的張揚跋扈聽調不聽宣,只談叔叔們遭受建文的迫害,甚至可能包含的對侄兒皇位的覬覦之心也被選擇性忽視了。重修的太祖實錄里朱棣頗有一種都是侄兒逼我的,我也不是謙虛的感覺,站在朱允炆的角度上看這當然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自己能順利坐上皇位依靠的不是自身的威望也不是自己的才幹,僅僅因為朱元璋的力挺,這樣的根基太弱了,基本盤近乎等於無,手下班底居然還有想要復古井田制的方孝儒,所以一開始朱允炆就擱置了朱元璋對官吏的高壓政策,放鬆對官吏的管制,很大程度上建文仁厚的名聲來自於此。所以建文削藩的必要性在於他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確立自己說一不二的權威性。某一時間建文如是想著,叔叔們你們不仁,不能怪我不義,來吧互相傷害。至於結果大家都懂。


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建文帝,以全國之力、百萬之師攻打燕王北平一隅、八百將士,本來應該是獅子搏兔之勢,可誰能想到三年多的時間裡建文帝就落得個百萬之師喪盡,國都被破,自己生死不明的地步?靖難之役的失敗,有人歸咎於黃子澄、齊泰的書生誤國,有人歸咎於李景隆的無能無恥,但是究其根本,懦弱猶豫、視軍事為兒戲的建文帝責無旁貸,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向我們呈現了典範式的將一副好牌打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建文帝之失有二:一、浪漫幼稚,毫無決斷;二、不識軍旅,以殺伐之事為兒戲。

作為帝王,建文帝的猶豫反覆,毫無決斷讓本來彈指可滅的燕王終成滔天大患。建文帝靖難之役的失敗不在於削藩,而在於削藩的方式。削藩之事勢在必行,太祖在位的時候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史竊》記載:太孫曰:「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太孫曰:「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太祖曰:「是也,無以易此矣。」太祖晚年時,之所以不削藩,我認為有兩點考慮:一、以人父而打壓諸子,晚年的太祖於心不忍;二、削藩之事是太祖特意留給太孫鞏固自身權威的,諸王身份尊貴,若能借削藩之事使其臣服於太孫,太孫的皇位將固若金湯,並且太祖不認為區區諸王不可能有反抗之力,太孫繼承大統,天時地利人和且自己餘威猶在,偏安一隅諸王不可能有反抗的實力(兩點皆為揣測)。但事實證明,在豬隊友手裡,沒有什麼不可能。

削藩之事雖然勢在必行,但是削藩的方法卻有不同。第一種為主父偃的推恩策,漢武帝時已經實行過的成功的典範,《高巍傳》記載,高巍已經向建文帝建議過明朝版推恩策的具體實施方法:將北邊諸王的子弟分封在南方,南方諸王的子弟分封在北方;對於諸王,恩榮要更勝前朝,逢年過節派使者噓寒問暖,贈與賞賜,有賢能的人下詔書褒獎,為非作歹之人,初犯時不追究,再犯時赦免他,多次觸犯不知悔改,上告太廟廢除之。高巍的推恩策實在深得厚黑學之精髓,以恩及子孫的名義堂堂正正的下死手,又在明面上對諸王恩寵備至,既佔大義,又得實利,實在是削藩的上上之策。但是建文帝的反應是:上頷之。頷之即不知可否之意。初繼大統的建文帝有政治浪漫主義的傾向,將削藩之事想得太過簡單,對於這種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做法不屑一顧,深得帝心的是精於文書工作卻從無外出為官經歷的黃子澄,春風得意的黃子澄建議為:諸王的兵力僅僅夠自守,如果敢起兵,王師一至,誰敢抵擋?

於是建文帝聽從了浪漫主義思想蕩漾的諸位書生的建議,強行削藩!漢文帝用晁錯的《削藩策》引起了七國之亂,山河破碎。強行削藩的後果,相信飽讀詩書的建文帝和諸位書生都明白,但是他們都浪漫的認為:臨以六師,誰能支之?其實,強行削藩雖是下策,但是以建文帝桌面上的籌碼,即使是下策,建文帝也能用實力強行碾壓燕王,畢竟燕王雖受封北平,但是北平軍政皆在朝廷之手,燕王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府兵,以天下大勢猝然臨一府之兵,怎麼算都沒有失敗的可能。但是在削掉了周、齊、湘、代、岷王,正待一鼓作氣拿下威脅最大的燕王時,建文帝看到了燕王給自己的自解書信,惻然良久,感嘆到事情要不就到此為止吧!他開始猶豫了:我即位還沒多長時間,就連著罷黜了諸位王爺,如果今天在削掉燕王的話,我怎麼向天下交代呢?此時,建文帝的幼稚和優柔寡斷暴露無遺。削藩是一場戰爭,一場人頭滾滾屍橫遍野的戰爭,不是遊戲,在戰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殺死敵人是最高的也是唯一的目的,哪裡還能考慮何以自解於天下?若想懷柔,剛開始就推行推恩策,若干年後再效仿漢武帝的酎金奪爵案一舉加強中央集權,對於諸王,這是無懈可擊之策;若想畢其功於一役,就效仿漢文帝《削藩策》,明朝諸王無法染指封地軍政,與漢初諸王的煊赫權柄相比,是雲泥之別。強行削藩當快刀斬亂麻,大兵壓境宣削藩旨意,臣服者削職為民,不服者就地格殺。焉能削藩到一半自己覺得於心不忍又不削了?此時朝廷和諸王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地步了,就算朝廷此時想罷手,剩下的諸王定然也興兵作亂。

建文帝的浪漫幼稚,猶豫反覆直接導致了一北平布政使和北平都指揮使可帥兵平之的燕王府,從容布置,誘殺北平布政使與都指揮使,一夜佔領北平,興兵南下。此時,燕王之勢雖有所增長,但亦是以卵擊石,但生於深宮、不識兵旅的建文帝,以殺伐之事為兒戲,在將士出征時,告誡將士:毋使朕有殺叔之名。其幼稚迂腐,竟一至如斯。晉惠帝以「何不食肉糜?」貽笑天下,以其不知民生;建文帝的「無使朕有殺叔之名」實可匹敵「何不食肉糜」,後者不知民生,前者不知軍事。正因為有建文帝迂闊可笑的命令,史書記載,在靖難之役的戰場上,常常會出現可笑的一幕:燕王數危矣,諸將奉帝詔,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獨以一騎殿後,迫者不敢追。這可能是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最為神奇的一幕,兩兵交戰,失敗的一方主將親自殿後,來往賓士掩護己方撤退,敵方連靠近都不敢靠近,唯恐傷到敗軍主將。這到底是戰爭,還是遊戲?如果是戰爭,哪裡有不傷主將的做法?如果是遊戲,我的兄弟袍澤為何屍橫遍野?可以想見,此時朝廷將士的悲傷沮喪,敵軍殺我兄弟,我卻不敢傷敵軍主將分毫,難道我們就活該送死嗎?建文帝的荒謬命令甚至導致了,燕王以十餘騎視察敵營被大軍圍困,燕王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倉卒相顧愕眙,不敢發一矢。建文帝以仁義慈悲聞名後世,可是此種以一己名譽之私,而累數十萬忠於朝廷之將士無辜慘死的做法,與窮兵黷武之暴君有何不同?死於窮兵黷武的將士,死後依然可享烈士之名;死於建文帝愚昧昏庸的將士們,生前捨命衛國,死後卻被視為逆亂之士,妻子家產沒滅殆盡,以此觀之,建文帝之假仁義偽慈悲比殘暴嗜殺的永樂大帝更面目可憎。


朱棣造反能成功比現在中彩票都難,沒辦法,對手配合


朱元璋建藩沒錯:20多個兒子得給個安置,他又想讓他們做點事。

諸王:年紀小的沒軍隊,大點的有那麼萬兒八千軍隊,又沒打過仗也沒什麼得力的人輔佐,其實沒什麼大事。

朱允炆其實,實在是他自己太蠢,諸王之中,秦王晉王已死,後面有點能力的寧王湘王蜀王之類,排行太小,也沒什麼。

也就朱老四:帶過兵有實力,又是最大的。改封內地就是了,老朱都南下了,讓他奔喪,完事了:關心叔叔,直接一家送到南方某地,和北邊親信分開,萬事大吉了。

就算老朱造反,朱允炆,以全國敵一隅,居然還輸了,被趕下台也很正常


朱元璋搞蕃封是為了平衡制約淮西勛貴集團,同時淮西集團也可以制約藩王,而且當時朱標活著,他有足夠的政治歷練和手段。
不幸朱標早逝,朱元璋的計劃被打亂,朱允文過於稚嫩,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先拿淮西集團下刀,大殺勛貴功臣。
朱元璋是認識到藩王的威脅的,但朱元璋過於看重親情,對自己家人下不去手。而且身前和朱允文交談,朱允文說會強力鎮壓。
最關鍵,官軍有一百多萬,藩王最多兩三萬軍隊,官軍碾壓藩王絕對不成問題。

朱允文操之過急,藩王違法亂紀是有的,但沒人敢造反,除非腦子壞了。
應該等到自己坐穩了江山,再從長計議。


其一,朱元璋朝,南京才是國都,封蕃是維護明帝國長治久安,保證地方意志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二,藩王兵力實力配比不如中央,而且最強的幾個藩王都是相對南京鎮守大明邊境,在陝西 山西 北京一帶,一來維護大明邊疆的穩定,二來萬一造反,中央也能把他們收拾乾淨。

其三,朱元璋對自己 ,對自己的親兒子們都過度自信,對孫子允炆駕馭能力,智商偏高估計。

其四,明初的開國名將都掛的差不多了,最受朱元璋信任的只有朱姓王爺們,難道自己的兒子都不能信任?問題是皇帝的寶座只有一個,身在帝王家,哪能不動心。

其五,本來這個國策沒啥問題,如果朱標順利繼位,依照朱標會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熬死這些藩王,或者等著後世子孫收拾藩王的子孫,穩定高於一切。
但是沒想到,朱允炆繼位,本來朱元璋沒死之前,表示告訴他,你好好在南京做皇帝,安排幾個叔叔世代為你守護邊疆。朱允炆問過他,如果叔叔們造反,怎麼辦。反問過朱元璋,老朱思考了一下又問小朱怎麼辦。小朱說了,先用道德法律感化,不行就打(大意)。

這個方法確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朱允炆是個紙上談兵的高手,手下弱智如雲,執行力不行,方法再好也不行。

其六,所有的帝王都喜歡大一統,不喜歡藩王林立,朱允炆也是堅守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原則,撤藩。老朱封藩王,一是信任兒子們,二是,在他活著時候,確實沒人敢亂動。朱允炆撤藩實質目的就是怕叔叔們威脅皇權,造反,鎮不住他們。

其七,老朱去世,傳位小朱,讓朱氏叔叔們能服嗎。最起碼這些叔叔嘴上服心裡不服,但是不能逼他們上絕路,必反。朱允炆蠢在一上台就要搞死叔叔們

其八,任何國策出台,需要在位之君的能力穩定,和後世繼位之君的執行力。
朱元璋朝,這個策略沒有壞處,朱標若繼位,也不會逼弟弟們走上絕路,熬死他們就好了,朱允炆上來就斷人生活財路,不拼就是死,沒辦法,只能碰運氣靖難了。

其九,其實朱棣成功的幾率很低,但是碰上朱允炆這個浮精,和他手底下的一群弱智,朱棣不取,也是過幾年真的就不是大明王朝了。

其十,創業難,守業更難,皇帝這個工作能力是天生的,不能靠言傳身教,和基因遺傳,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朱允炆領會精神完全不到位。

劉邦 朱元璋都是天生奇才,他們選定的接班人都不適合干皇帝。

人這一輩子,有些人註定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有些人註定是撿破爛換錢隨大流。


朱允炆那已經不叫削藩了。

而是叫削宗室了

周王、齊王、代王、湘王、岷王都是被擼了個乾淨,成庶人。

順便還給發配到雲貴,開發旅遊產業去了。

再下一步就是直接咔嚓了。


明太祖封藩為了應付明元戰爭,但是一口氣封出去那麼多世襲王爵肯定是錯了,所有的父親都有一顆平分財產給所有兒子的心,朱元璋在這個事情上用力過猛。雖然他對藩王的兵力限制在兩萬以內,又搞了一堆訓誡比如必須嫡長子繼承不然就算斷封啊,皇上登基三年內藩王不準離開封地啊之類的來限制藩王權力,但他很天真的認為在權力面前家人能團結起來,所以也制定了藩王可以在奸臣當道時靖難的規矩。後來朱棣起兵的理由就是朱元璋的這些祖訓,認為朱允炆削藩欺負叔叔們是違背了祖訓,並且朝廷奸臣當道,自己有必要按照祖訓來清君側。朱元璋的安排和晉初的司馬炎一個意思,他們二位是不以國家強盛百姓安寧為目的的,只希望雞蛋爛在碗里,哪怕豬腦子打成狗腦子最後當皇上的都是自己的子孫即可,既保住一家一姓之尊重,哪管洪水滔天是也。

朱允炆削藩建立在北元逐漸衰弱的基礎上,削哪個不削哪個最後都保不準要出事,所以很多人說他先削燕王就好了其實是偽命題。只是操之過急,自己的權力聲望還沒穩住,人家認不認同你這個皇帝還兩說,就急不可耐的行動了,下手又太狠,幾個叔叔不是自殺就是直接一擼到底做了平民,動不動派兵把人家團團圍住,斷絕飲食,跟曹吉祥之亂時平叛一個路數,逼的自己親叔叔全家自焚。導致大家心理落差太大接受不了,也覺得侄子做的實在太大逆不道。

這也就算了,朱允炆在執行削藩時同時在朝廷內部搞改革,矯正了一系列太祖的弊政,得罪了許許多多既得利益者,比如平均直隸的稅收,導致很多官員失去了託庇佃農的生意,又跑去剝奪僧道宗教集團的土地田產,黑衣宰相姚廣孝當時就投了靖難軍。又平反了很多朱元璋時代的罪人,導致自己和朱元璋的形象產生了衝突,使許多人覺得他辜負了朱元璋的期望,不像朱元璋的繼承人,不管朱允炆做的是對是錯,其實都不要緊,只要他跟著朱元璋去做,做的像朱元璋就好,朝廷內部就能穩住,可惜。

但說一千道一萬,朱棣這個人擁兵自重,朱允炆不削弱他,他未必能憋屈一輩子,哥們兄弟都是常年打仗的邊軍,還有大群蒙古人跟著鬧騰,老頭子沒死的時候大家都比較克制,上來了個小孩子當皇帝,不鬧就是吃虧。

朱允炆是二代皇帝,開始建立文官政治,側重於守業,恢復秩序,註定無法長期支持十幾個軍鎮常年保持尊榮。因此不管朱允炆做什麼,靖難戰爭都肯定是要打起來,因為朱元璋坑了他,朱元璋用一系列的條條框框空口白牙的制約藩王,卻讓藩王可以帶兵真刀真槍的來清君側。

不過朱元璋沒吃虧,他死了一個奉行仁政,勵精圖治的好孫子,但上來了一個能打能抗的黑臉兒子,雞蛋爛在了碗里。朱棣在登基以後迅速的破除了朱元璋在藩王內部建立的親親氛圍,架空了整個藩王系統,穩住了中央政權,替朱元璋把屁股擦乾淨了。


你要了解歷史進程啊。
東漢形成的門閥官僚制度,本質上是國家管理階層的不斷擴大化。東漢末年傻逼的桓靈二帝的賣官行為,也徹底證明了,英明天子自主選官這種說法是一個多大的笑話。
國家還是得有人管理的,有知識的人管理,怎麼都比沒有知識的人管理更遊刃有餘,所以慢慢的,官職啊什麼的就都被文化人給把持了。那時候不像現在,想學啥網上一搜,甭管靠譜不靠譜的,到處都是。那時候,學問大多是家傳的,教給學生啊門徒啊幾乎都是刪減過的。慢慢的,有學問的人幾乎都出自這幾家,而有學問的官員工作幹得好,又有後台,升的就比普通官員快得多,慢慢的,士族就出現了。
敲黑板,劃重點。
在那個年代,官可稱士。士族的意思,按照字面解釋,專門出官員的家族。國家這麼大,不能所有事都由皇帝管吧?管理的事務就交給官員。處理的政務就是官員的權力,當某個家族出的官員多了,這個家族慢慢的自然就掌握了越來越集中的權力。君主的權力是越來越薄的,官員的權力自然越來越厚。慢慢的,就有官員的權力接近君主了。這時候如果君主的家族出了什麼問題,導致皇族權力下降,官員就有機會篡奪君主的位置。
然後,兩晉南北朝,基本上就是世家的天下。那句王與馬,共天下不是說著玩的。而且,要看清楚,王在馬前,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代表著士族世家利益的王家,實力超過了皇族司馬氏。可他們為什麼不奪了這個天下呢?因為五胡亂華,他們沒有實力驅逐異族,王家的實力卻是靠著代表世家,同皇族爭權獲得的。如果他們成了皇族,立刻就站在了世家的對立面,這就尷尬了。
時間慢慢推移,隋朝建立了。由於隋朝皇族的胡人血統,和世家其實並不算和睦。隋文帝為了培養自己的政府架構,就必須獲得足夠與世家抗衡的官員隊伍。於是,他開了一個創舉,那就是科舉制度。
士族懵逼了,卧槽!還有這種操作?這是挖我們的牆角啊!這是我們世家吸納寒門子弟的手段,你丫這麼干壞規矩啊?!可是沒有辦法,人家楊家實力高,自己只能閉嘴。
隋文帝不好忽悠,那就只能沖繼承人下手了。太子楊勇和隋文帝太像了,也不是個好忽悠的對象,那就忽悠楊廣吧。這小子從小就沒他大哥受寵,還特別聰明,這就讓他自卑了。這樣的人當了皇帝愛聽好話,好忽悠。於是在臣子的支持下,楊廣把他大哥暗算坑死了,他登上了皇位。可以說大運河啊爭高麗啊都是被臣子忽悠的。而且他還被忽悠打壓迫害自己的同族軍事貴族,破壞自己的統治基礎,最後落得亡國的下場。這就是被士族官員忽悠瘸了的下場。
之後是唐朝,重點來了。李氏皇朝,是士族的墳墓。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李唐的江山,是硬生生打下來的。
李唐的胡人血統,被士族所鄙夷,他們很難接受胡種為帝。可是沒辦法,士族支持的勢力,都被李唐按在地上摩擦個遍,他們只能捏著鼻子承認這個既定事實啊。李唐也對士族毫無好感,因為他們感受到了老牌世家的鄙視。李家曾有兩代帝王向五姓七家之女求親,都被以胡種的理由拒絕。這種尾大不掉的家族,真的很難被皇族容忍。
第二,科舉制,新貴族和酷吏,這三板斧,徹底斬斷了士族和世家對權力的壟斷。
這個我就不展開說了,畢竟有點政治學基礎的人,都能弄清楚,這三板斧怎麼毀滅的世家根基。
所以說,自唐開始,凡是一統的皇朝,可能出現可以威脅皇權的官員,卻絕難出現可以抗衡皇族的家族了。為什麼?一個集團公司,以前是三四個大股東合夥,股份份額就能超過最大的股東。現在上市了,股東的股份被稀釋。雖然最大的股東股份也被稀釋了,可是其他大股東的股份加起來都沒他多,他的權力自然就更穩固。可以說這個時候,君主的權力已經是與國同休,再沒有哪個家族能有廢立皇帝的能力。
那我說了這麼多,和明朝這個靖難成敗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大了。
朱元璋是個控制欲很強的人,從他制定的戶制就能看出來。他大殺功臣,簡單來看就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不停的把可能在國家中佔據威脅子孫股權的股東踢出去。
那麼分封諸王呢?
這個可不是朱元璋腦子抽了進水了,開歷史倒車,要把帝國制變成封建制。他的目的,是為了侵奪官員的權力。畢竟這時候,已經不是世家貴族間對權力的爭奪,而是君主和臣子間對權力的爭奪。畢竟皇族,永遠沒法得到官僚階級的身份認同。
話說回來,朱元璋是知道自己的太孫不適合當皇帝的,可是出於對太子朱標的痛惜和愧疚,愛屋及烏之下,對太孫也就傾注了太多的希望。可是,他也不能眼看著這個站錯立場的皇孫,把皇權拱手讓人。所以, 他給了分封的諸王極大的軍權。這就造就了一個死循環。
如果他削藩不成功,說明這個帝國沒法形成合力,也就是說這個國家被官員控制了。這時候削藩失敗的諸王,就會消除這些能夠威脅皇權的官員勢力,登上皇位。而這時候官員群體出於爭奪權力的本能,會把帝國繼承人拉到自己的立場上。
如果削藩成功了,說明這個站在官員立場的君主已經駕馭了官員集團,這個國家就可以繼續長治久安下去。
這叫拿繼承人試錯。
可能朱家的人真的有這樣的智慧,朱元璋這樣做了,朱棣也是這樣做的。
所以說,朱允文唯一的機會,就是能夠控制文官集團,讓這個國家正常運作。
可惜他沒有。


有一部分是效仿正統。畢竟漢人講究正統性,壽命比較長的朝代都會做一番模仿漢朝禮制的工作。歷史上比較正的兩個朝代前例:漢代分封諸王,唐代分封諸王。只有宋代這種國家破碎半壁江山的朝代,才沒有出現藩封制。你模仿宋代不搞分封,你想幹啥?希望國家早點完蛋?社會上人的心理都是這樣的,你模仿一個確立的正統做法,即便這個做法錯漏百出,大家也不敢說這個決策錯誤。但是如果你標新立異,跟以前都不一樣搞創新,那出了點什麼事兒,都成你一個人的責任了。就像今天,誰敢提遷都?出了點事兒,誰搞的誰背鍋。一直髒亂差攤大餅,反而沒人說什麼。作為一個百廢待興,處於治理國家摸索階段的皇帝,必須效仿古制,用正統的範例來支撐自己的決策。從實用性上來講,在開國之初將兵權歸攏到老朱家子孫的手裡,也是一個穩妥的策略。即便地方不服中央造反了,那還是老朱家的子孫坐了江山,比大權旁落外姓總歸要強的。

朱允炆真沒必要削藩,因為全程都是他在猛扇幾個叔叔的臉,沒見人家主動威脅他什麼了。朱允炆麵臨的局面並非像康熙那樣,權臣在內,藩王只是在外的威脅,不應該這麼急地處理。當然,康熙已經算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了,正常的君主一般選擇忍辱負重的路線,等權臣和長輩死了,再出手收拾殘局,收歸大權,比如漢武帝、漢宣帝。作為年紀較小的新君,上位之初應該力推仁政,廣施恩澤,來收攬人心,坐穩了江山,再考慮解決外患的問題。朱允炆的心未免太急了點,下手也太狠了點,直接把幾個叔叔給滅掉了。孩子啊,你皇爺爺都沒幹這事兒。

朱允炆失敗的另一個原因在於他出身不正,母親僅僅是小妾,只是在正妻死後被扶正。而且更糟糕的是,那位死去的正妻還留下了一個嫡子。朱允炆的身份就有點尷尬,他等於是因為母寵以庶子身份,搶了原來正妻嫡子的地位。這種並非完全正統的身份應該多尋求宗室長輩的支持,扮演一個溫良、孝順、被家族愛戴的角色,強調立德和家族和諧,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至少在當時的情境下,他根本沒有削藩的必要。


對於朱元璋來說,不管是孫子繼位還是兒子繼位,天下都是姓朱的,沒什麼區別。封蕃以後,自己的兒子領兵,守著邊疆,守著各個要害地區,自己皇帝的位置坐的穩當。
再說了,大家都不是傻子,謀反這種掉腦袋的事沒見到利益誰也不可能跟你干。打天下時老朱肯定沒少口頭上承諾封官加爵的。建國以後肯定得一一兌現啊。這種事,封外人不如封嫡系,封功臣不如封兒子。功臣怕威脅統治可以宰了,自己親兒子能隨便殺?
對他孫子這個問題,他可能壓根都沒往那裡想。後來朱允炆主動說:要是叔叔害我,我怎麼辦。老朱這才意識到了問題所在,然而他心裡我覺得也並不是非常在意的。

至於建文帝削藩,這個事可以看看蘇軾寫的晁錯論,講的很明白了。我把相關的內容摘一下。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後有辭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責,責天下之禍,必集於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於成功。夫以七國之強,而驟削之,其為變,豈足怪哉?

對建文帝來說,削蕃肯定是正確的選擇,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更何況是手握重兵的叔叔們。
建文帝的錯誤在於心太急,也沒有正確的看待自己和手下幹將們的水平。


為什麼不說得更直接點,朱元璋是在復辟封建,是在搞封建。

朱允文削蕃是必須的,因為自隨唐開始,大一統的王朝就已經不是封建社會了。所以之後必須調整回政治上大一統,經濟上由資本主義農場主和自耕農控制的局面,之後才有手工業的長足發展。


歷史、國家組織形式並非直線前進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只有有用無用之分,沒有高下之別。

把分封視為開歷史倒車,這種史觀很幼稚。

建文削藩,與乃祖分封實為一個硬幣的反正面,一言以蔽之:都是為了鞏固皇權。朱太祖並非想分封,但是他只能這麼干。

至於開歷史的倒車,這種觀念對於決策者實在是多餘的。


朱元璋搞封藩沒錯,但是給就藩的兒子們兵權就不對了。應該搞成漢武帝推恩令之後的藩王狀態就對了。


朱元璋搞封藩,是無奈也是必須的。因為開國大將基本殺的差不多了,既然不想異姓武將專兵權,又怕外敵來犯,那能統兵抵禦的只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們,就像燕王朱棣一直鎮守北疆抵禦蒙古。
朱允炆削藩,是必須的。畢竟哪個皇帝希望自己的兄弟稱霸一方,尤其是一直對皇位虎視眈眈的燕王。只不過,削藩的手段搖擺不定,還莫名其妙吩咐不要傷害他叔叔朱棣,這真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削藩手段的錯誤給予了燕王朱棣趁機反撲的機會,破天荒的演繹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親王成功奪權的歷史奇蹟。


正確。別的皇帝給子孫封王往往在政治方面考慮。老朱這個農民首先想到的是子孫物質生活的富足。把中國像農民分地一樣分了不現實,像唐宋一樣留給大支他又心疼小的,於是就搞了個四不像。從土財主角度看他做對了,幾百年後有幾百萬朱姓皇族,占著大量的財富收入。明末農民義軍雖然殺了一批又一批,朱元璋的y染色體還是留給了千千萬萬普通中國人。


推薦閱讀: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狀元張信訓導王子,引用杜甫詩「舍下荀(筍)穿壁」出題,為何被認為是譏諷政權?
朱元璋為什麼能殺功臣?
朱元璋劉邦成為流氓皇帝,是因為他們推翻的朝代都沒有普及良好教育百姓群眾缺乏知識鋪墊和人生理念的原因嗎?
為什麼朱元璋說的是「我本淮右布衣」而不是「朕本淮右布衣」?
朱元璋開國時期明軍若與成吉思汗鼎盛時蒙軍作戰,朱能掃滅成吉思汗的蒙軍嗎?

TAG:明朝 | 歷史 | 政治 | 軍事 | 明太祖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