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悉達多·穆克吉著作《眾病之王·癌症傳》?

前不久在網易上看到一篇《眾病之王·癌症傳》的書評,又恰巧家人近期查出癌症,便特地好好看了看,對其中有段話印象很深——「和我們一 樣,癌細胞也想要生長、增殖,只是它們不知道調控增殖的速度。"癌症的生命就是人體生命的一個縮影。癌症其實就是我們自身病理狀態的反射,"穆克吉寫道,從其分子核心的本能而言,癌細胞就是人類自身的翻版——活性強、生存力強、雜亂無章、繁衍力強、富創造力」。覺得不錯,便買了這本書。這本書語言寫的很生動,頗有文采,也很有吸引力。有一種境界就是把它當小說看。不過做為非醫學行業人士,本來就很怕死亡這件事、屍體這類話題的普通人,有些內容讓人很難以承受。書中充斥著醫學家病理學家的天賦熱情,也無處不是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有把絞刑場和墓地當獲取標本『便利店』的中世紀解剖學家,也有被急性白血病3天便奪走生命、燦爛活潑的小女孩,有各種藥物、醫療技術、病理生理研究的突破,但伴隨醫學發展的,是一條死亡之路。記得剛得知家人的病時,曾學醫的老師對我說過一句話,『人的生命一半靠藥物維持,一半靠命運,因為有太多未知的因素,要調整好心態,過好每一天,才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雖然覺得這段時間以來,心態變好了很多很多,但看這本書,疾病如此殘忍、生命如此脆弱的一面,那畢竟是生命,終究覺得很難面對。


他用500餘頁回答了一個問題:癌症是什麼?

(一)


癌症是什麼呢?

當問出上面的問題時,我還不清楚,這個問題其實是異常含混和曖昧的。在預想中,我得到的答案,應該是簡練而清晰的,就像寒假作業最後,給出的標準答案。但很快我就發現,癌症這個詞是失語、無法描述的。出現在生活場景中的癌症,基本和一閃而過的恐懼、心知肚明的確認、加長版的嘆氣,以及最後的死亡划上了等號。

甚至根本不用前三項,癌症等於死亡。當我們聽到有人患癌後,幾乎只能發出相同的聲音:哎。

雖然對癌症仍有巨大的疑問與無知,但死亡和對死亡的恐懼,已經足夠終結髮問的勇氣。

所以,這個問題就像一個時隱時現的幽靈,停留在了最初的起點上。只有聽到癌症發生時,幽靈才會顯現,而且很快就會消失。

但《眾病之王》一書的作者穆克吉卻試圖做出一個漫長的回應。當聽到病人詢問,「我在對抗的敵人是什麼」這個問題後,作者系統的回溯了癌症的起源、以及歷史發展過程,來試圖給病人一份標準答案。

與我料想的簡潔不同,這份標準答案厚答500餘頁,而且還是作者精心篩選組織之後的結果。而「癌症是什麼?」這個問題所涉及學科、內容、範圍之廣,也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

所以,面對這種巨大的複雜,要做的不是期待一份標準答案,而是換一種方式,學著問出無數具體的問題。

(二)


比如:


為什麼癌症會是「失語」的?

公元前2500多年前,古埃及人曾詳細記錄過48個各類病例及診斷方法,其中一項就是如今的乳腺癌,在對應的治療一項下,當時的醫生只寫了短短一句:「沒有治療方法」。

本書開始,也描繪了醫院裡的一幅讓人意外的「反轉」場景:由病人來安慰無計可施的醫生。這個場景,就發生在癌症病房中。面對癌症,醫生的「無能」,徹底暴露了出來。而在大部分人的經驗中,對醫生的無能,就像對死亡一樣,完全沒有防備,甚至是不可接受的。

這構成了「癌症」失語的一個方面,即連醫生都無法明晰的解釋病情由來、階段,如何治癒,為何這般治療,以及生死的具體概率。


跟隨作者完整地回溯癌症綿延的歷史,就能發現,從所謂的黑膽汁說,到病毒說,從切除手術,到化療,從「七傷拳式」以毒攻毒,到靶向治療的特效藥,醫學對於癌症的認識,以及相關醫療技術、理念的進步,經常是以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為單位的,與之相比,醫生或個人生命,實在過於短暫。

即使把語境從過去時,換成現在進行時,癌症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處於完全的黑暗之中,「一鍵治癒」仍然只是幻想。即便有相當比例的癌症,被緩解、治癒,醫生在面對單獨病人時,仍然是缺乏底氣和必勝的信心的。

面對部分癌症,醫生得費勁全力,才能做到偶有成效,還得期待概率和運氣的眷顧。所以,醫生的無助和失語,是癌症失語的一部分。

與醫生類似,醫療科技的進步,同樣也是沉默的。實驗室階段的孤聊寂寞不用提,即便生物化學有了重大發展,也同樣只能是一首清哼,而無法形成合唱。

本書提到了一個典型的現代性困境:歷經眾人數十年研究,以及德魯克個人努力後,癌症之一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可能被新葯治癒。但開發新葯預計會耗費近2億美元,而全美國每年僅有數千人換上這種癌症。花費上億元卻只能造福數千人,這個困境讓葯企望而卻步。來自市場、經濟的因素,讓醫療科技的進步,「暫時」靜音了。

因為從化學成功,到具體的醫療進步,中間還隔著漫長的研發、試驗、市場,其最終的成效也因為鋪展在時間單位上,而變的微弱。更不用提,其成效由於目標癌症患者人數的稀少,由於對癌症最終死亡率的提升的渺小,而愈發被稀釋。

除此之外,癌症的失語,還與病人生活的隔離有關。

典型的癌症患者,被「關」在一個涼爽、無菌的房間里,甚至連空氣都要通過幾十層濾網才能進入。

而且這種隔離,不僅僅是物理空間上的,對於患者的心理感受也一樣:患者不停的思考熬過一切倖存的概率,病情對家庭、及成員心理的巨大破壞等等,「病人的日常生活被它滿滿地佔據著,以至於世界也隨之消退。」

物理和心理意義上的隔離,讓癌症患者及家庭包裹上了一層濃霧,大眾能知道的就是病症發生,濃霧,然後死亡,期間穿插著偶爾得到的印象:脫落的頭髮、乾瘦的身體,以及掩藏不住的絕望等。

甚至,在歷史中,癌症也是缺失的。

從上文提到的古埃及那次記錄之後,癌症就幾乎從古代醫學史上消失了,天花、瘟疫是記錄的「寵兒」,而癌症只存在於大量的沉默之中。用書中的一句話說,就是「癌症的早期歷史,就是很少有癌症的早期歷史。」

奧登曾寫過:「每一種病 / 都是音樂的問題 / 每一種治癒 / 都是音樂的療方」。癌症的音樂,大概就是死神接近的腳步聲,只能通過患者的身體傳播。這種音樂與常人處在不同的頻段上,彼此都無法聽到。

(三)


癌症是如何發生的?

本書中,作者虛擬了一個癌症發生的完整過程:

一個小事故:1968年的一個早晨,一塊微小的石棉碎片被從設備上吹起,卡在了現場消防設備安裝工---小明(方便記憶)的左肺里。他的身體對碎片產生了炎症反應,碎片周圍細胞開始瘋狂分裂。

一個小變化:在這團細胞中,有一個基因A(方便記憶)意外的發生了突變,為突變基因的細胞踩了腳「油門」,然後細胞開始在肺里瘋狂生長。但還不是癌細胞,而是癌細胞的原始祖先。

鏡頭一轉:十年後,由於小明抽煙,焦油中的致癌化學物質到達了肺部,與突變基因A相遇,再次突變,激活了第二個致癌基因。

鏡頭再轉:又過了十年,細胞遇到了一束x射線,第三次突變,抑制細胞分裂的「剎車」失效了,但備用「手剎」還在,所以還是沒有影響。一年後,第四次突變發生了,「手剎」也失效了。於是,致命的進程開始了。隨著細胞生長,各種突變快速發生,腫瘤開始從肺部轉移。

癌症被發現:患者開始偶爾喘不過氣,總覺得肺部邊緣有刺痛,而且這種感覺與日劇增,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肺癌,而且已經轉移到了骨盆和肋骨。

治療:於是患者開始靜脈治療,癌細胞有了反應,患者熬過了艱難的療程。

變異:癌細胞在治療中產生了抵抗力,腫瘤複發,且遍布全身。

結果:確診7個月後,小明死亡。

整個過程,聽起來不算複雜, 但人類花了近4500年時間,直到剛剛過去不久的20世紀90年代,才弄清了這個過程。而且知道是一回事,治癒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順帶著引出了下一個問題:


(四)


吸煙致癌嗎?

這個問題,原本的答案就一個字:會。但經由企業、協會、廣告等的不斷誤導和故意忽略後,這個答案開始變得可疑,變得不重要。

某種程度上,吸煙就是現代社會的癌症。每個吸煙的個體,都是癌細胞。

和癌症的發生過程類似,其實最初,煙草僅像病毒一樣僅在英國等歐洲傳播,隨著戰爭的進行及結束,是士兵把這種病毒帶回了各自的家園。然後煙草發生突變,變成了烈性傳染病,開始迅速在國家間蔓延,甚至跨過大西洋,抵達、征服了美國。

隨後,煙草再次突變,這次是被賦予了各式文化的含義:對女性,代表著反抗;對男人,代表著粗獷氣概;對孩子,代表著叛逆等等。

正是在這次突變後,吸煙的"癌症"爆發了,20世紀初,八成男性都在吸煙。

然而,雖然吸煙人數眾多,肺癌患者也同時猛增了不少,但如何明確吸煙與肺癌之間的關係,卻因此變的困難,甚至是荒謬起來。

為什麼每個人都在抽煙,但只有一部分得了癌症?這個問題,就像為什麼每個人都會坐著,但只有一部分得了癌症?

接下來的故事,就與香煙本身無關,而是煙草公司、協會等勢力與控煙勢力的不斷鬥爭了,其中包括精巧的調查試驗、廣告等宣傳攻勢、標誌性的案件、有組織的對抗等。

從1948年,第一份表明吸煙與癌症關聯的論文發表,到20世紀80年代煙草被歸為強敵致癌物質,現代社會花了近40年時間,才在吸煙與癌症之間畫上了等號,。而只到1998年《主要和解協議》簽署,美國煙草公司才最大化地公開承認了煙草業歷史的勾結和罪行。

而且這份成果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在發展中國家,在青少年中,甚至在癌症患者身上,煙草的的威脅仍在擴大,反煙運動開始讓大眾失去興趣。

回到上面,吸煙就是現代社會的癌症。而癌症的治癒,不僅僅是醫學的事,科學證據、政治鬥爭、法律進步、社會團體的力量,缺一不可。

我曾經有六七年時間,一天一包煙,雖然如今已經戒煙3年多,但我對最初接觸香煙時的輕鬆,仍然感到震驚。一切發生的如此自然,除了身邊人偶爾的勸告,我對香煙的影響幾乎一無所知。

正是在戒煙後,才慢慢發覺,在我們國家,把吸煙與癌症畫上等號之間,還有著無比遙遠的距離。就個人而言,所能做的就是,見到抽煙的人,真心的勸上一句:還是戒了吧。

(五)

看完全書,最讓我吃驚的,是人類的渺小,進步的偶然性,死亡的巨大數量。

尤其是在癌症的統計以及藥物試驗環節,想到書中列出的一組組數據的背後,都有著一個家庭的破碎或重生,一個生命的消失或延續,就只能感到一個荒誕,一種冰冷。

而在試驗和治療階段,外科與化療醫生間的非理性的偏執,病人強烈的求生意願導致的作弊,試驗方法選擇錯誤等等,都會對絕望中的患者,造成「浪費」,而這種浪費,發生的如此頻繁和自然,更是讓人心碎。

不過,全書最後,作者提到了一個詞:尊嚴。

《尤利西斯》中這樣寫道:死亡終止一切,但在終止之前,仍可以做點高貴的事,而不只是做個不體面的男人,與誅神爭吵。

患者與癌症進行著一場病態的遊戲,一個接管他生命的遊戲。他得拚命躲閃一次次攻擊,不被絕望、荒涼所吞噬,保持追求,直到花費完所有的智謀和反抗力。用所有的力量與癌症爭鬥,就是癌症患者最偉大的尊嚴。

(六)

在癌症中,好心態、心情會起作用嗎?

沒有影響。

(七)

癌症治療值得嗎?

建議每個人,翻完全書後,再來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終於有人提到這本書了,推薦度五顆星
先說此書有幾個看點:
1.疾病對於社會現狀的映射
2.不同時期醫學家對於癌症的截然不同的態度
3.政治社會活動與科學發展不可分割的關係
4.統計學在認知問題方面的強大解釋力度
5.癌症認知與治療手段的演進
6.政府管制下的醫藥體系與民眾焦急求生的矛盾思考

這本書是典型的傳記形式,不會深究太多問題,但科普知識範圍極廣,且整本書多個章節來回照應,讓你真實感受到癌症研究的前進與徘徊停滯。可讀性極強,且有史詩感。

這本書最大的成就是,藉由癌症這條線,將我們平時感覺完全割裂的政治,經濟,戰爭,科學,民眾,社會活動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他們互相影響,融合在一起。

這是一本立體感極強的書


嗯,沒想到zhihu也有看著本書的
很好的書,很多歷史串在一起,很有意思
雖然科普的東西不多,但這本書表現出了人類英勇不屈和科學發展的內容,非常好。
思維清晰。


前半部分翻譯的不錯,後面看著看這就覺得 翻譯的有點亂了,豆瓣上也這麼評價
做為一本傳記性質的書 可以通過它了解人類與癌症的鬥爭歷史,增加對生命複雜的的敬畏 這是目前其他什麼 XX教授教你如何遠離癌症 所不具備的
我覺得 書中舉了很多例子 很早之前的絕症 中風 心臟病 甚至血癌 以目前的醫療技術 都是可治癒的
癌症這東西 和艾滋病一樣 是上帝對人類肆意生活 破換環境的一種制衡吧
終歸會有解決之道,只是到了那天 又會有新的更利害的疾病被凈化出來
之前艾滋病最早發現在非洲
估計未來種種未知的疾病源頭全是中國
有感於前天焦點訪談 採訪的 處理廢舊電子20年的小鄉鎮 和 廣東處理國外洋垃圾衣服的小作坊


首先給一個結論,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科普類讀物。

這本書實際上是講癌症的前生與今世,就是從公元前三千多年的木乃伊里發現癌症,到今天的基因療法,以時間為軸,用生動的故事案例,翔實的數據,把「癌症是什麼,為什麼會得,怎麼治療」,這三個論題娓娓道來。

癌症是什麼:書里明確定義了癌症是癌細胞(功能受損的非正常細胞)的惡性增值。

癌症為什麼會得:書里用很詳實的一個個例子,講了一些致癌因素。比如,基因在家族中的影響(作者用了視網膜癌的例子)。。還比如吸煙和煙灰對肺癌的影響,幽門螺桿菌對胃癌的影響,這些都是因為導致了機體受損,細胞以更快的頻率增值,也會更高可能性變異成為癌細胞。

如何治療癌症:作者從一開始的化學療法治療血癌開始,一步步講了切除法,物理療法,多項化療,到現在的基因療法。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常做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以上都是我記憶里書的內容。因為看到是英文可能內容也不甚準確,請原諒哦。


這本書對於我最大的收穫是:

1. 癌症已經被定義為慢性病,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可能五年不複發十年不複發就已經算治癒了。所以治癒癌症不是不可能,重要的是看心態。

2. 西醫經過多年的發展,有探索有迂迴。書里關於吸煙,幽門螺桿菌和hpv宮頸塗片檢查的例子,讓我記憶深刻。之所以西醫有極其苛刻的劑量方法,是因為難以想像的大規模統計得來。(看完這書我變得略有些中醫黑)

讀完這個書,個人帶來的額外好處是,我變的更加相信醫生和醫院。很多年前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也又去醫院按醫囑吃藥了。恢復了治好病的信心,因為對於現代醫學來說,真的很多病都是慢性病,拼的就是態度,好好吃藥,不棄療。

希望大家盡量不傳播朋友圈莫名其妙的養生雞湯文,請相信科學,相信科學,相信科學!


[Recommendation]讀《眾病之王——癌症傳》

首先摘錄書中令我感到震驚的兩段話:

「實驗室里的這些白血病細胞來自國家癌症研究所,他們培養和研究這些細胞已經接近30年。這些細胞仍然在以可憎的增殖能力生長著,足以證明這種疾病駭人的力量。從技術上看這些細胞是永生的。這些細胞的源頭,那些女性已經死亡30年了」

「癌症在試圖效仿一個再生器官,或者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效仿一個再生的有機體。其對永生不朽的追求正反映了我們自己的追求,埋藏在我們的胚胎和器官重生中的一種追求。」

《眾病之王——癌症傳》,這本書很棒,寫的是兩千多年來,人類與癌症之間周旋的故事,既是介紹和剖析各種癌症,也是人類向癌症的挑戰的歷史。其中有不少或獵奇或感人的故事,但作者一點也沒有聊八卦或者煽情的意思,整本書都是客觀認真的科普文。另外,每個篇章之前的引語、文章里引用的癌症文學作品、描述歷史故事的方式、貼切的比喻等讓這本書增添了社科文的感覺,也大大提高了可讀性。

雖然作者自己也是醫生,但是為了完成這本著作,必定也翻閱了很多 的資料,包括學術上的、文學上的、報刊雜誌古籍等,所以內容十分豐富,醫學知識與有意思的人物故事互相交融。可貴的是,作者讓這些知識與知識之間緊密連 接,甚至讓人回憶起在高中時複習生物學課本的感覺,而故事與故事之間的連接,也產生了在看一部歷史大片的感覺。對於翻譯者,非常令人讚賞的是,這本書里, 基本上所有的外國人名(包括醫生和病人)、機構名稱、疾病名稱、藥物名稱、期刊名稱,都在中文譯名的後面標註了原來的外語名,如「倫敦的聖托馬斯和蓋伊醫 院(St. Thomas" and Guy"s Hospital)」,我始終覺得,一個好的譯本都應該這樣子做。

(一)我們都不太願意聊起它

曾經有很多被視為不治之症的疾病在人類歷史上肆無忌憚地閃耀過:天花、斑疹傷寒、霍亂、黑死病、肺結核,等等,現在,天花消失了,傷害隨著城市改善供水衛生 而逐漸消失了,黑死病在抗生素被發明之前就因為公共衛生條件的改善而大量減少,肺結核作為高貴的必死之症,現在也能治癒了。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讓癌症這種相對來說更多出現在年長者身上的疾病有機會登上眾病之王的位置,同時越來越肆虐,絲毫沒有退出歷史舞台的跡象。書里的表述更有邏輯——

「19世紀的醫生往往把癌症與文明聯繫在一齊,認為現代生活的匆忙無序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體內的病理變化,導致了癌症。這種推論是正確的,但並不構成因果關係——文明並沒有導致癌症,而是通過延長人類的壽命,暴露了癌症」

癌症不是一種病,而是許多種疾病。身體各個器官都有可能發生癌變,有的常見,有的罕見,但誰都不敢輕言能夠治癒。癌症還是一所監獄,把人關進癌症的國度,世界從此蒙上永恆的陰影。很多病人,最後只能變成在癌症死亡率統計上的其中一個數字。

「癌症治療就像是拿著棍子打狗,趕盡狗身上的虱子。」

對癌症治療的研究似乎永無止境,人類用了那麼長時間去研究,癌症治療仍然只有兩種辦法:手術切除腫瘤和化學化療。姑且加上第三個:姑息治療。

曾經有一段黑暗的時光,醫生對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方法無一例外都是切除,似乎切得越多,就越能避免癌複發,於是根除性切除手術成了一場看誰切得多的比賽,腋窩淋巴結、鎖骨、肋骨,切得只剩一層皮。最後,終於出現有心的醫生用統計數據證明,「乳腺癌患者最終能否倖存,跟醫生對乳房進行多大範圍的手術,幾乎沒什麼關係,它只取決於術前癌症在多大範圍內擴散」。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X射線和鐳射線的發現,化學療法逐漸被運用起來,「放射腫瘤學」誕生了,掀起一片狂熱。關於鐳射線,也有幾個輻射致死的可怕故事,應該大家都聽說過,這裡免去了。

每當一樣新的藥物或技術出現時,人們都以為終於到了終結癌症的時候了,葉酸拮抗物、芥子氣、根除性切除術、VAMP、X射線,可每一次都是——「期望落空,總在眾望所歸之處」(莎士比亞)。其實也不是完全的失望,每一種藥物和技術都有治癒的例子,只不過治癒後會複發,或者副作用太大,而且,對於已經大規模轉移的癌症,總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後來才有人去研究多種藥物結合的可能性。

看這本書的時候,恰逢爆出新聞「中大教授研製出無毒副作用的滅癌藥物「,我只看過標題,本能地抱懷疑態度,因為,過去的歷史一直在警告我們,沒,那,么,簡,單。

(二)癌症科學與癌症治療之間的隔閡

以前真的不知道。如同化療師與外科醫師之間無法溝通,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樣,癌症病因研究與癌症臨床治療之間也有一道深不見底、不可填平的鴻溝。癌症病因 研究一直在逐步深入,從一無所知,到發現病毒能引起癌變、發現癌細胞的染色體異常、發現逆轉錄病毒基因、再到發現染色體上原癌基因的存在。但這一切,都沒 有改變癌症治療醫生對臨床治療的看法。雙方各自為政,雙線發展,互相不為所動。

(三)癌症死亡率的統計方法

作者花了不少 章節去寫在統計學上癌症死亡率的計算方式,1986年,有人在做了年齡校正後統計癌症總死亡率,結果是:從1962年到1985年,美國癌症相關的死亡上 升了8.7%,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20世紀50年代吸煙率的增長,這導致了肺癌的增長,但單純從數字上看,人類近代堅持不懈改善癌症治療的努力似乎沒有 收到成效。

後來有人去做吸煙與肺癌的研究,學過統計都知道,方法不同,結果完全不同,但是絕大部分研究得出的結果都是,無法證明因果關係,但相關性是非常明顯的。因此,還是不吸煙比較好呀。然後書里又花很多篇幅寫了煙草公司的公關措施和當時狀告煙草公司的幾個案例。

1995 年,又有人去做1970年到1994年間癌症死亡率的統計研究,同樣做了年齡校正,結果,癌症死亡率增長了6%,「癌症,仍然立於不敗之地」。但是深入研 究後發現,癌症死亡率的平穩直線,是代表兩股平衡力量互相拉扯下的動態平衡,55歲以上的男女死亡率上升,55歲以下的則下降了同樣的百分點,結腸癌死亡 率下降了30,子宮頸癌下降了20%,兒童癌症死亡率下降了,但抵消這些正面力量的負面典型仍然是肺癌。

(四)醫生們也是蠻拼的

看到一些故事,知道醫生之路很苦,真的很觸動,甚至會想當初為什麼不去學醫呢。16 世紀,一位比利時醫生安德雷亞斯·維薩里來到巴黎大學希望學習解剖學和病理學,日後成為一名外科醫生懸壺濟世,但是學校的講師素質低得令人震驚,教學資源 奇缺,沒有任何可供學習的解剖圖。維薩里就去巴黎最大規模的絞刑場揀屍體,經常一天去兩次,把標本運回解剖室研究,畫靜脈血管,畫神經、脊髓,畫出來的解 剖圖精緻得就像人工的CT掃描。這個故事,觸動我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揀屍體,令人想起洗冤錄的宋慈,另一個是巴黎大學,儘管這裡說巴黎大學名不副實,但 起碼人家在16世紀已經有一個地方叫「大學」,可以接收外國學生去學習。

第二個故事,20世紀20年代,美國醫生巴帕尼古拉學會了用棉簽從豚鼠體 內刮取子宮頸細胞,敷到載玻片上,他把這一技術運用到臨床病人中,從1928年到1950年的20年里,他每天都在做塗片、看塗片,他發現人體子宮頸細胞 的形態可以預示很多病人的疾病,這種巴氏塗片法,至今都應用在婦女體檢上,捕捉疾病的早期形態,提前發現疾病,提早治療。書里唯一體現作者八卦心態的就是 這句話了——「他的妻子瑪麗亞,據稱每日都接受子宮頸塗片檢測,這無疑是其堅強婚姻的鮮明體現」,好調皮。

第三個故事,1984年,澳大利亞醫師 巴巴里·馬歇爾收集了胃炎病人牙刷上的物質,培養出幽門螺旋桿菌,為了知道幽門螺旋桿菌是不是引起胃炎的元兇,他毅然把幽門螺旋桿菌和水吞下,果然出現了 嚴重的胃炎,然後他一邊嘔吐一邊寫報告,向醫學雜誌發表以自己為實驗對象的研究,幽門螺旋桿菌才以這個名字誕生在我們的認知世界。令人高興的是,馬歇爾最 後把自己的胃炎治好了。要知道,慢性胃炎很容易演變成胃癌。

第四個故事,就算是簡單的統計實驗也不是凡人能夠做得來的,1963年,有3個醫生合 作研究乳房X射線篩檢與長期乳腺癌死亡率的關係,首先得有大量可靠的統計數據,於是進行了8年的數據採集,8年里,這3個醫生每天就是給女人做乳房X射線 攝影檢查,6.2萬名婦女參與實驗,一半人進行了篩檢,被篩檢組中有31例死亡,對照組中死亡人數為52例,這就是8年的成果,篩檢降低了約40%的死亡 率,拯救的生命不多,但已經是非同凡響的。現在看來,這麼簡單的實驗,竟然有人願意堅持用8年去做,但如果不是他們,可能篩檢就不會落實。

除了醫生,書里還重點寫了瑪麗·拉斯科主導的民間抗癌組織,以政治家、交際家的身份,以做廣告營銷的手段,聯合少數精英醫生,推動政府撥款支持癌症研究。

最後一個挑出來的故事,個人覺得最有意思的。書中寫了一個中國人的故事,這個中國人不是病人,是醫生。20世紀50年代,一位從中國盛京醫科大學(如今已併入中國醫科大學,書里竟然還有英文譯名Mukden University)的中國醫生李敏求來到美國紐約,為了躲避美國的朝鮮戰爭徵兵,他「騙到」一個助理產科醫師的職位,書里多次強調他是那種裝作對研究 很感興趣的混日子醫生。但很快,他就真正地沉迷到研究中,並作出重要的發現。

絨毛癌是一種發生在孕婦胎盤的癌症,李敏求用當時熱門的藥物葉酸拮抗 物去治療絨毛癌患者,患者奇蹟般好轉,腫瘤消失了,絨毛激素雖然沒有完全消失,但也下降到可以忽略的量值。按當時醫學界的規則,化療應該結束了。可是,李 敏求認為絨毛激素的存在代表癌症仍然存在,於是他不顧化療的毒性,堅持一劑又一劑地用藥,直到絨毛激素降到零。

問題是,國家癌症研究所認為,腫瘤消失了就代表癌症治癒了,而李敏求在腫瘤消失後繼續用藥增加化療,這種行為是在人體上做實驗,會對病人造成很大傷害。李敏求因此被開除。重要的是,李敏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深刻但基礎的腫瘤學原理——癌症治療必須在每一種可見跡象都消失後,仍然繼續保持系統的治療。當時李敏求的病人,也是第一例成人被化學療法治癒的案例(意味著沒有複發)。

李敏求當時還跟他的同事一齊拿了一個美國的醫學獎,但今天,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教 科書,都沒有這個人的出現。百度說李敏求祖籍廣東,母親是瑞典人,後來他想回國探親,卻因心臟病發而來不及踏上國 土。

(五)荒唐的治療與病人地位的提高

就在幾百年前,病人的地位可以說是沒有地位,在李敏求的故事裡,就有這樣一回事,他第一次治療一個絨毛癌病例時,病人的腫瘤出血太快太多,醫生們只能用管子收集她流出的血,再把血輸回去,像內部循環的抽水機一樣。就這樣,病人居然熬過了那個晚上。

病人在醫生面前,只能靠疾病去吸引醫生的注意,醫生關注疾病勝過關注病人。「第二天黃昏,當比爾默興奮地向同事們展示『一個精緻的白血病病例標本』的時候,瑪麗亞口吐鮮血,陷入昏迷。待比爾默當晚再次去她家訪診時,孩子已經死亡幾個小時了」(1860年)

個人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1867年,當時,消毒技術還沒出現,一般的醫生對於病人的大面積開放性創傷都直接採取截肢,不然病人傷口會生壞疽化膿,但實際情 況是,即使截肢了,截肢傷口也因為沒有消毒藥物而生化膿壞死,因此病人無論如何都會死。蘇格蘭醫生李斯特覺得污水凈化劑(含石炭酸)既然能凈化污水,也 能凈化傷口的污穢,當一位被機器嚴重切傷手臂的13歲男孩被送到他面前時,他沒有做截肢,而是堅持用污水凈化劑藥膏去敷傷口。「一連幾周,所有的努力都看 似徒勞。但是,就像著火的繩子燒到了盡頭一樣,傷口開始乾燥。一個月後,揭去藥膏,下面的皮膚已經痊癒。」

1973年,一個記者病人寫到「醫生的最終目的並不是拯救某個特定病人的生命,而是要找到方法去拯救所有人的生命」。很想再看一次小說《癌症樓》,去年看的時候覺得很心煩,人名長得惹人生氣,下次看時,要慢慢來。

(六)面對癌症

作者用自己一個白血病病人的故事穿插了整本書。叫卡拉,一開始,還有朋友陪他一齊看醫生的,後來她朋友就不來了,原因是她朋友埋怨卡拉太不依賴朋友,她的朋友覺得不被需要。「對卡拉來說,同白血病的抗爭已經變得非常私密、深入內心;我們這些在外圍的其他人,都是幽靈般的旁觀者:是在她頭腦外徘徊的殭屍。她來診,都是以尷尬的沉默開始和結束。」

最後的訪談部分,作者透露了他對癌症病人應有的精神面貌的看法:

「人們有時候會對患者說,「你的康復效果不佳,是因為你沒有正面思考」或者「消極的念頭會引發癌症,所以要正面思考」。對此,我不能苟同。這種思維方式是很中世紀的——責備受害者並且加重了疾病的負擔。我認識許多「正面」思考的患者,但他們仍難逃致命的癌症。而且我還認識很多沒有「正面」反應但仍存 活至今的人。」

也就是說,從作者的經驗來看,積極或消極的態度與癌症治療成敗沒有必然關係。是不是大大打擊了泛濫的正能量論呢。他還引用過這句話「我並不反對樂觀,但我害怕自欺欺人的那種樂觀。」一方面,是表達人類有過數不清的「歷史時刻」都自大地以為自己克服了癌症,另一方面,相 信也是想表達,在微觀上,病人應該對自己的病症有客觀的認識。

(七)結語

太多信息了,相信我已經忘掉很多了,只能寫下小部分做個備忘。以及記住這句話——

「要在人群層面減少一種疾病或任何疾病的死亡率,已知的唯一辦法就是預防。」

爸爸媽媽已經把養生節目當電視劇來追了,最近幾年,特別能感覺到他們對自己健康狀況的敏感、焦慮和恐慌,還經常燒到我身上。明明家裡的酸奶離保質期過期還有十多天時間,我已經很努力地每天都吃一杯,竟然還會被罵沒有快點把酸奶吃完。在超市買熟食也是不允許的事,絕對會被罵死。甚至,我打算自己下廚,在前一 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午餐,放冰箱里過一夜,沒想到他們大發脾氣、堅決反對,演變成一次嚴重的吵架,只是因為過夜的食物不健康。真是被逼瘋了。這些飲食上的小事情,三五年前他們從來不會在意,可現在看來,這些微不足道的不良生活習慣似乎隨時都會演變成生命的大危機。因為恐懼疾病與死亡,生命的意義就變成了小心翼翼。

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見棺材不掉淚么。不是的,我知道不治之症的感覺,知道求醫生開藥的感覺,知道醫生攤手說治不了的感覺。但是,我更加知道,與其每天煲養生節目,不如出去散個步,拉個筋,做個操,與其為了酸奶發脾氣,不如省下心來,讀一些修心養性的書,佛也好,道也好。

我是一個對醫學知識不太了解的普通人,所以看這本書感覺收穫了很多,不是收穫什麼癌症的治療方法,而是收穫了一種歷史觀,以前的人們是怎麼看待癌症的,現在演變成什麼樣子了。如果是醫療從業者,可能就覺得這本書太淺了吧。不管怎麼說,普通人還是大多數,希望有更多人跟我一樣感受到這本書的魅力。

本姑娘有一個專門寫以上類似這種讀書筆記的公眾號,還有寫一些歐洲的遊記
質量如上,如果感覺還可以的話,可以關注本姑娘的 |夏蟲問冰| 公眾號ID:xicowebi,謝謝!


昨天晚上剛剛讀完,作為一個不懂醫學和生物學的小白讀者,快速的掃過一遍之後,感觸頗多,大概是因為之前我沒有接觸過這類知識的緣故吧。

先談談作者吧, Siddhartha Mukherjee,讀到中途的時候,我就對作者產生了興趣,因為作者不是以一個局外的人角度來寫這篇歷史,在文章中有很多地方他都參與了進來,基於自己體驗的論述更能帶給我們信服感。他是印度裔的美國醫生,查了wiki之後發現他確實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很牛逼,相比於醫生,可能用科學工作者來描述他更為合適。一個在自己專業領域有較深造詣的科學工作者,對自己研究領域的發展歷史很了解很正常,但是文筆很好的就不多了(我看的是翻譯過的中文版,所以不確定原版是不是文筆也很好),加上除了技術性的知識性的描述,作者還引入了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每章前的題記類的句子,以及縱觀歷史的陳述方式,使得文章就變得更加有吸引力了。 不得不感嘆,這位科學工作者的文學素養很高。 我看過的書不太多,能夠想起的文學素養比較高的科學工作者,吳軍算是一個吧,《浪潮之巔》和《數學之美》的文筆也非常好。

談談文章,可能傳記類的文章大都會讓讀者看的很過癮吧,因為時光在翻頁之間就流逝和回溯,很有意思。拋開知識性的內容不講,文章中引入的社會各界對於腫瘤領域的觀點很有意思,每一個治療癌症的新技術的萌發、興起以及受到質疑的過程中,社會輿論都在變化,恰如作者在末尾的採訪中回答的那樣,社會對腫瘤領域的評論好像呈現出一個鐘擺似的節奏,一會向左,一會向右。但我覺得這些都沒有對錯,是它們促進了科學的發展。

我自己的收穫:
這本書讓我對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者以及為科學研究做出貢獻的患者們產生了極大的景仰之情。文章列舉了很多例子來說明技術的萌發過程,根治性的外科手術、大劑量的化療,這些技術都需要成百上千的患者作為實驗基礎,一個小小的實驗的方案可能都要橫跨5、6年的時間文中有講一個島內所有的女性居民定期去唯一的醫院做檢驗,堅持了10年,最後成為了她們的習慣,這個實驗默默的進行著,無人詢問,可是最後因為的它的相對獨立性使得結果最好,從而證明了某一個觀點。文中作者輕描淡寫的20年,可能就是一個科學工作者的大半輩子學術生涯了,很多時候他們的一些實驗數據還因為在統計學上不對,而遭到反駁。相比下來,有些領域,弄台電腦,跑跑數據就證明某個理論,真的是小屋見大屋了。當然,學科之間也沒有好壞,文章後面也說了,多學科交叉是戰勝癌症的必然途徑。


本書是基於2003年夏天,作者在波士頓-法伯癌症研究所的醫療日誌寫就,回顧了西方社會最常見的白血病、乳腺癌、肺癌的治療史,追溯了外科手術、化法、放療、個性化醫療等療法的前世今生,勾畫出以法伯、拉斯克、尼克松、霍爾斯特德為代表的癌症鬥士的形象,書中不僅洋溢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情結,還處處透露出印度文化中特有的對苦難悲天憫人的情懷,堪稱近年來癌症科普作品的集大成之作,和少有的全景掃描式巨制。

身為以癌症研究和治療為職志的印度裔科學家,穆克吉在癌症領域浸淫有年,書中滲透著對「眾病之王」的深刻見解,刻畫出癌症的若干面相,這也是本書名為《癌症傳》的原因之一。在「作者記」中,穆克吉開宗明義地寫道:

這本書定名為癌症的「傳記」,是名副其實的。我試圖進入這種「永生的疾病」的頭腦深處,去理解其人格、祛除其行為的神秘色彩。

這就賦予了癌症以擬人化的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不少作者對本書以「傳」而不以「史」命名的疑問。但是讀完全書後,我們也發現,儘管作者的初衷值得讚賞,但是,至少在闡述癌症的社會學本質、它的思想邏輯和行為特徵方面,他還是令人失望了;作者告訴我們的,並不比從《自私的基因》《我們為什麼生病》《細胞叛逆者》《細胞叛變記》《癌症:進化的遺產》《致癌基因》中所能得到的更多。「傳記」云云不過是作者高調的標榜,或者是出版商嘩眾取寵的伎倆。面對這個越來越強大的敵人,在癌症成為公共話題的今天,這樣的書名還是足夠吸引眼球。

儘管如此,本書仍然洵屬同類著作中的翹楚。究其原因,在心理學、社會學意義上描述疾病的「人格」、「祛除其行為的神秘色彩」還是太難了,疾病史上也少有成功的先例,在對癌症機理並未獲得透徹理解的當下,尤其不應苛責一個非專業人士在他陌生的領域做到盡善盡美。

癌症作為一種疾病本身也並非真正的主角,書中甚少介紹癌症的發現、發生和演化史,以及它的生物學機制;本書著墨最多的,是癌症醫師、研究者、患者、製藥廠、政策制定者和參與者,因此,本書是一部癌症治療史和治療者的傳記。

作者真正的意圖,是寫出一部人類面對癌症的抗爭史。


匆匆掃過。因為無法喜歡混亂的時間線,半途棄之。

在作者筆下,癌症就好象是進化的終極產物一般,令人畏懼。

但同時,伴隨科技進步,癌症則更表現為一種「被暴露出來的長壽病」。

承認其存在,承認其難治,但依舊無畏挑戰,我想這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觸。


書里不是也說了么,不要讓疾病背負上隱喻的重擔,個人覺得特別是對公眾
宣傳時


看到一半,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人物。一個是公元前2600年印和闐面對癌症時寫下「無法治療」時,或許有過很多無奈與困惑。
第二個是霍爾斯特德,他幾乎極端的對乳腺癌採取了根治性切割術。面對眾病之王,他堅壁清野以暴制暴,有時恰巧會取得不錯效果,然而他最終從熱情高昂的年輕人,變成了躲在深居的老人;從處處證明自己的辯論家,變成不愛辯解的權威,我想暮年的他終於認識到了眾病之王力量強大,陰險無比,所以再無青年時的傲慢。在那個遠離城市的別墅里,外表堅強的他內心是否有過動搖?
這就是人類跨越千年的抗爭史,波瀾壯闊,有失敗,有魯莽,甚至有愚蠢與膽怯,但從沒有放棄。


對於狂熱的初級中醫黑來說,這本書會揭示一個驚人的事實,即看起來無所不能的現代醫學在它的發展史上,或者說即使到了現代,面對一些未知的問題時,還是使用過瞎蒙的方法,而癌症直到現在仍然是一個未知的龐大領域。

對於狂熱的初級中醫粉來說,這本書也會揭示一個驚人的事實,就是西方傳統醫學也是玄之又玄非常道也不比你中醫逼格少的,只不過人家後來使用了「科學」的研究方法,老祖宗留下的那點東西就棄之如敝履了,你再看看你。


書是好書,無奈懶癌是不治之症,沒得救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馬伯庸的新書《草原動物園》?
孕期有哪些書籍、APP、公眾賬號可以學習?
如何看待書籍論斤賣的現象?
為什麼金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比古龍改編成影視作品要好?
三毛全集有哪些推薦的版本?

TAG:科普 | 書籍 | 癌症 | 眾病之王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