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即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發展的脈絡是什麼?理清線索即可

有人認為多音節詞增多是發展脈絡,但總是感覺各種文體亂入,完全不曉得怎麼理清思路。我想了一個野向雅的蛻變(彈歌到唐詩),雅到俗的轉折(即唐詩到宋詞元曲),俗到什麼呢?(明清小說)


中國古代文學包羅萬象,其文體的變革不可能是單一軌跡脈絡,必然要同整體的歷史發展聯繫起來看。其中的影響因素也是千變萬化,包括社會整體的政治經濟環境中的各個要素,比如道德準則、生活狀態、文字變革、語言語音的發展變化、法規制度等等,所以題主想把歷代各個時期所興起的典型文體歸一在一條發展線索上是不可能的。

首先,從文體衍變的傳承線索來看,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樣簡易的劃分中,有兩大類體裁(韻文和散文)及其各自不同的演化路徑。簡單歸納如下:
詩詞類:詩經——漢代、兩晉及南北朝的樂府詩歌——唐詩——唐、五代及宋的曲子詞——元代散曲 ,這是一條詩詞曲演化的路徑;
駢文類:楚辭——漢賦——六朝駢文——歷朝表、章、策論等駢體文,這是一條駢體文演化的路徑;
史冊小說類:史——野史、志怪——唐宋傳奇小說——元代傳奇雜劇——明清小說,這是小說發展的路徑;
古文類(文言文):鐘鼎彝文——先秦散文、百家經籍——唐宋古文——明清文言文,這是文言文(散文)的發展路徑。

在上述四條路徑上,韻文一大類主要受到語音變化的影響較大,散文類及類白話文體(明清小說)演化中則受到語言結構變化的影響,即漢語經歷了從早期(漢唐以前)的屈折語到晚近(明清之後)的分析語的變化過程,這個語言的變化是由於兩晉以後歷史上的歷次民族融合而造成的。
在詩詞曲的變化歷程中,唐詩和曲子詞是同時發展起來的,之後,詩詞分家,唐詩的體裁在封建社會中一直處於文學的領導地位,受士大夫階層所掌控;
詞之起初,為詩之餘緒,士大夫及貴族們茶餘飯後消遣所用,到了宋代,由於大批有影響力的文人介入,尤其是歐陽修、蘇軾之流,使其文學地位略得提升。到了元代,詞中又分出曲,曲又分兩支,一直是仍流行於士大夫階層的散曲,而另一支則是用於舞台戲劇,供世俗階層欣賞的劇曲。
到了明代,詞所依傍的樂曲已大部失傳,但詞這種體裁仍未消亡,直至清初,又有一段復興的時期。
格律詩及詞曲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隨著自由詩的興起,方始式微。
有這個發展線索來看,除了詞——劇曲的演化過程之外,並非是「由雅入俗」的變化脈絡。而詩經所彙集的《風》(文人階層),《雅》(諸侯之歌)、《頌》(郊廟祭祀之歌);樂府詩亦多用於宮廷,故其向唐詩演化之路,也非由俗轉雅。

賦,即賦比興之賦,所謂「歌詠言,詩言志」,而賦則以鋪敘陳事為主。起於楚辭。屈原弟子宋玉以楚辭入文,稱為「騷體」——離騷之餘韻。這才是漢賦的源頭。
由於賦這種體裁,除了用韻之外,還嚴格要求句子的對仗。故又稱駢體文。後這種駢體文的格式被用於朝廷的奏表、敕命、策論等公文規範。過去科舉考試,一直在沿用這類格式的文體。
駢體文的發展,逐步傾嚮應用文體,唯一和詩有交集的地方就在賦的結尾,那個叫做「亂曰」的部分——以字數均等的駢句,對文章加以總結。之外,和詩再無關係。
所以,詩詞與賦。雖同屬韻文一類,但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體,且二者沒有直接的承續關係。

與韻文同時,還有散文這種文體,即不用叶韻的一類文章體裁,統稱為「散文」。散文最初,見於經史。史書中的紀傳體寫法是後世小說的發端。從正史之外的野史,漸演變為傳奇,由傳奇而成演義。明清小說皆源於此。受語言變化的影響(漢語屈折語轉化為分析語),從最初的文言,漸趨近代白話。

古文,最早發端於鐘鼎銘文,興盛於先秦諸子經籍,成熟於唐代韓、柳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之後。諸如遊記、銘勒、議論、隨筆之類,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為現代白話文的散文、雜文逐漸取代。

樓上 潁川弦晟 的多條線索的觀點,我是認同的,但具體到各類文體上,我認為是有 所混淆的。
首先是詩經與楚辭,對後世文體發展的影響是不一致的。而且我也不認同《詩》為俗,《辭》為雅的觀點。二者只是在抒發情緒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不涉及雅俗的分野。《詩》重比興,故「歌詠言,詩言志、詞抒意」,對後世詩詞有著直接影響。另外,談元曲,必須分清散曲和劇曲的區別。二者所在的階層環境大相異趣,不可一概而論。
楚辭重在鋪陳敘事,由賦而興,這種側重是與詩經的根本區別,對後世駢體文有著直接的影響。而詩在這方面則弱得多。
另外,對聯雖與詩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更多的是受世俗文化的影響,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脈絡。而且,其本身尚不足以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不過是對仗句式這種修辭手法的生活化應用。

文章(散文)的雛形來於卜辭與鐘鼎銘文。詩的起源倒確是原始的歌,但不能把原始的歌作為一種文體,來說明是從平民到知識階層的衍變,首先,原始的歌多是即興而發,三言兩語,不能成篇,本身只是一種結合音樂的語言,不是文字體裁;其次,歌可以適用任何基層,並非只有平明階層才有歌,知識階層同樣有適合自己階層的歌。但是詩作為一種確定的文體,卻只能掌握在識文斷字的知識階層手中。
所以,說古代文章文體的變化是先由平民到知識分子的說法,是不合歷史邏輯的。在古代,文字的識別與應用,最初只掌握在巫師、占卜師以及少數部族首領手中,之後才是士大夫階層。而平民階層中普遍掌握文字,卻要在很晚以後。即便到新中國成立時,平民階層中尚有多數人口目不識丁。不識文字,何來文章?沒有文章,談何文體。

以上。


你這種想法與我兩年前相似,當時我以爲詩歌是一切文學的源頭,詩歌發展爲各種文體,實際上不是。單音節詞到多音節詞只是發展的一個表現。古代文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由雅變俗、白話不斷代替文言、民間文學被文人加工興盛和文人文學衰落的過程,是文學日漸平民化的過程。


中國古代文體,最古老的是神話和詩歌,神話實際上是小說的源流,但那時神話還不算是真正的文學。在談「詩經」之前請先看一下「尚書」,尚書用語極爲古奧,不看註釋我根本讀不懂。詩經中的最早的詩「頌」即形成於那個時期。


詩經有三種來源,一是採集之民歌,即各國風,二是貴族臣子的獻詩,即「雅」,三是巫史改造的巫祭之歌,即「頌」。由於風采自民間且集成最晚,因此國風語言接近當時白話,或者就是當時白話。


而楚辭是屈原根據楚地民歌改造而成,「九歌」中有些篇章在此之前即已存在,屈原嫌其詞「鄙陋」,因而改變與加工,成今之楚辭。可以說,雖然屈原不能不受詩經的影響,但楚辭並不是詩經發展的結果,而是加入的新形勢。這期間中原地方詩歌的發展很緩慢。

屈原死後宋玉的九辯發展了楚辭的表達形式,使之更適合書寫複雜之景物,抒發矛盾之心情,為漢大賦鋪好了路。


漢朝帝王文人皆習楚辭,好大氣鋪陳,興起了西漢大賦。鋪陳設射,物靡鉅細。不僅辭賦如此,連司馬遷撰史記、儒生解經也有此特點。這時的大賦已經不再是辭了,也不算詩了,稱爲一種新文體。東漢大賦不復,抒情小賦流行,有些看起來和楚辭很像,難以區別。

漢代設樂府,採集了大量民歌,五言詩興起,文人開始嘗試創作五言詩,這是詩經以來中原地區詩歌真正的發展。所以樂府也是漢朝對詩歌發展的一大貢獻。


魏晉基本是五言古詩的時代,南朝民歌興盛,一些文人學習民歌寫宮闈之詩,宮體詩興起。這時最需要提的是沈約之徒,發明了詩歌的平仄韻律,此後詩歌便在格律上越走越遠,到唐代經一些御用文人的努力才終於使格律詩定型。


而詞與曲的興起類似,詞被稱爲「詩餘」,曲被稱爲「詞餘」。詞在唐代已有徵兆,李白就曾寫過三五七言的「清秋詞」、「憶秦娥」。唐五代時詞並不入流,詞也並不是唐詩發展的結果,而是詩歌本身發展的結果。唐詩的發展結果是宋詩,宋詞是算是新興的文體並且迅速佔領主導地位,後來的元曲也是一樣。

小說至明清為大盛,也不是忽然興盛起來的。先秦諸子散文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這是從神話真正形諸文字,是小說的最先天的形式。從神話到諸子寓言到史傳到名人筆記,再到晉代「搜神記」的出現,小說纔算真正誕生。唐代傳奇是小說的一個大發展,作爲短篇小說已經基本成熟了。宋代話本就是近代小說的雛形了。元雜劇與明代小說淵源很深,不僅在內容上為明清小說準備了素材,而且在寫作技法上為明清小說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至元末,中國各大體裁全部形成。(小說這塊本人比較陌生,虞漏之處望請指正)


========割=============割============割===============

太長,前面的又懶得改了,直接貼到這了。

@拓跋醉 我不太確定你所說的「形式從寬到嚴再到寬」是指整個文學史的發展還是指每一種文體在各階段的發展,如果是後者,僅看五言詩到唐詩一例即可。


貌似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歌是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語言極為原始,僅能粗略地寫出一個大概的場面,細節沒有,抒情沒有,思想沒有。在語言文字不成熟的階段能要求什麼格式?這時候是「寬」的,詩經中的詩篇能完整地表情達意,相對來說就是「嚴」了。詩經以至樂府皆是如此。


舊有的形式不適合新表達的需要,新形式就產生了。漢朝繁榮強大,帝王文人意氣風發,再讓他們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或是「秩秩斯干,幽幽南山」這種雅爾君子的語言,必然不可行,必須得「橫暴之極,魚鱉失勢,顛倒偃側,沋沋湲湲,蒲伏連延。神物怪疑,不可勝言,直使人踣焉,洄闇悽愴焉」(枚乘[七發])才能滿足大漢的氣魄。


而後賦體漸漸僵化,為駢儷體,淪為文人的玩物,便不足以表達真性情。同時樂府於民間正盛,文人也大量創作,五言詩的發展已到一定程度。沈約之徒在創作中發現平仄和特定的押韻可以使詩歌讀起來更美妙,更精緻。這就好比沸騰前的水又加了一把火,經過數代詩人探索,終於在唐代達到頂點了,沸騰了,完成近體格律詩的定型。這就是你所謂的「由寬到嚴」了。後來的詞貌似更「嚴」了。


但到元明清時期,給小市民看的(小市民不需要精密嚴格高雅的詩詞歌賦。資本主義萌芽,文人市民化,小市民階層的崛起,具體參見明代相關歷史)小說的格式就沒那麼多限制。這就又是「寬」了。但其實這「寬」與「嚴」並非絕對的,從詩經以至元曲,是詩歌的發展史,只有越來越「嚴」,不存在由「嚴」到「寬」;而小說是另一種文體,從諸子散文到唐傳奇到明清小說,也全是由「寬」到「嚴」,不存在由「嚴」到「寬」的過程。從文體形式角度,好像是經歷了一個由寬鬆到規範再到寬鬆的過程,但是從作者的角度,卻一直都是從貴族和知識分子向平民轉移的。這是文學本身發展的特點,舊文學衰落,新文學興起,文學內部的自我完善,好比火藥庫爆炸,一旦發生便不可逆轉,想阻擋都阻擋不了。


這樣清楚了嗎?你的每一次追問都有新東西加進來,但如果仔細,看我在上文都有回答過,如果這樣再不明白,我也沒招了。心好累。。。


不是這麼回事。是兩條線,甚至幾條線。
詩: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古詩十九——&>三曹、樂府、玄言詩和山水詩——&>唐詩、詞——&>宋詩詞——&>元曲——&>明清對聯。
尚書——&>先秦散文(莊子、左傳)——&>秦漢散文(李斯、賈誼、史記)——&>駢體文——&>唐宋古文——&>明秦漢派前後七家和唐宋派——&>清桐城派、湘鄉派
稗史——&>志人志怪(世說新語、搜神記)——&>唐傳奇小說——&>宋話本——&>元雜劇——&>明擬話本(小說)、傳奇(劇本)——&>清小說、戲劇。
就說詩詞,先秦,詩經較俗,楚辭為雅;詩經之中,雅為雅,風為俗。漢朝,賦為雅,樂府為俗。六朝,玄言詩為雅,樂府是俗。唐,詩較雅,詞為俗。元曲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因為元朝沒文化。明清也有散文、詩詞,只不過沒小說流行而已。
就是小說,紅樓、金瓶也是比較雅的;肉蒲團、燈草和尚才俗。


我可以談談唐詩和宋詞的流變脈絡。

唐詩分為四個大時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從初唐四傑伊始,到陳子昂將詩風變為古雅有骨力,到盛唐風骨兼備,詩歌從豆蔻年華的少女變成了神韻豐潤的大女人。盛唐詩壇精彩紛呈,是古代文學聳立的高峰,出現了邊塞詩,田園詩等等流派,以及出現了我的男神,才情與天比高的謫仙李白。之後隨著政治變化,進入中唐,仍然是大家頻出,通俗詩元稹白居易,韓孟詩派,李賀,劉禹錫,山水詩柳宗元,姚賈詩派……要我個人說,中唐的詩人每個人都很有才華,但是後期歸類的時候總是抱團出現,這說明很多作家開始趨於雷同,很難出現個人特徵鮮明的封神之作。從大的趨勢可以看出唐詩開始走下坡路。到了晚唐出現了小李杜,尤其是這個小李,現代文論把他推崇得很高,因為他探索了人的內心世界,向內進行挖掘,每次外國文論家批評中國古代沒有對內心戲極致的刻畫的時候,我們就高舉李商隱的大旗,你看看你讀的懂他寫的是啥不?他寫的就是內心戲!也確實他的文本可以有好幾層意思,分析起來很有意思。

宋詞的流變和唐詩不同。唐詩是起起落落,宋詞是總分總。唐詩是五花八門,宋詞是一二一。從唐代五代詞開始,宋詞歷經了從大俗到大雅的成長,最初詞是搬不上檯面的,但大小晏,范仲淹,歐陽修,張先都不服氣,就開始改,改阿改,到柳永的八聲甘州終於改成了!文壇上承認了詞也是能抒情感懷的,柳永作為我第二男神功不可沒,自是白衣卿相。詞被主流認可之後,迅速分為兩派,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由蘇軾辛棄疾相繼扛起旌幡,婉約派則是從周邦彥神傳給李清照。每一種文體都有盛極必衰的命運,這是為了給新的文體開道,後期的元曲我在這裡提一嘴,也是從大俗的戲文經過一兩個神兵天降的大作家改進成大雅,到了至高無上的雅作之後又衰落。沒有人,沒有文,能在神壇上不下來,美人終會遲暮,這才是天道。把宋詞拱上高雅的最頂峰的是姜白石,但他還是偏婉約,只是把失戀的感情冷化剛化了,讀完只留下苦味。你說詩詞有沒有溫度?有沒有硬度?你讀懂了自然就是有的,反正我每次讀白石的詞,眼前是什麼景象呢?深藍色的夜空下有一灣靜靜深深的湖水,水上飄著一朵蓮花,但是已經被風吹硬了!不會隨著風再輕輕擺動了,你心中升騰起一種苦澀,大概就是他寫的失戀吧。


從「語文」一詞的定義來說,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永遠不能將文學作品獨立地從文學史角度分析,它不僅具有「人文性」,給我們審美的享受,還需聯繫其「工具性」的基本特徵。我手寫我心,一旦滿足不了使用者的工具性與審美屬性時,新文體就會出現,然後就會經歷一個草創,發展,成熟,衰敗的過程。可能就是你想表達的「嚴」與「寬」。而且,雅俗是形影相隨的,看你怎麼理解這個雅與俗了。


其實將文學串聯起來看,從商周時期文學一直到當代文學來看,雅與俗是交織的,有由俗變雅的如詞到宋代時經蘇軾,周邦彥,李清照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地位,小說在近代時經小說界革命以及眾人的提倡提高了地位,有由雅變俗的,如從唐詩到宋詩,詩歌中那種自然的,明朗的情調逐漸轉向哲理化,私人化,日常化的傾向,再如當代文學的去精英化,文學逐漸走向邊緣,反而一些大眾化的文學如網路文學開始流行。具體說來,其實各類文體的演變其實都是契合當時時代氣質的。
詩經是理性的,和諧的西周禮樂文化的成就,它是含蓄的
到了戰國時的屈原,較為浪漫的荊楚文化別開一朵奇葩,產生了更加自由活潑,奔放熱情的楚辭。
漢朝時詩經被尊崇到極高的地位,反而詩經代表的四言詩歌樣式由於過於莊重而地位下降,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賦更能展現漢帝國的風貌因而興盛,西漢設立了樂府作詩以用來祭祀燕享,後又採集民歌傾聽民意,到了東漢末年政治黑暗,兩漢樂府詩因其敘事藝術刻畫了社會現實,因而大方異彩,古詩十九首其實就是兩漢一些樂府詩,被譽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
魏晉時,建安有三曹,大力寫作詩歌,使詩歌重新煥發活力,更有建安七子,正始有嵇康,太康有三潘二陸兩張一左,文人為免受政治迫害,文壇大興玄言詩,晉末陶淵明開田園時一派,而後東晉滅亡有宋齊梁陳五代,詩歌開始追求聲律的工整。
初唐時有梁陳宮體時的遺風,但經過初唐四傑與陳子昂對詩境的開拓,文章四友和沈宋對律詩的定型,盛唐時唐詩全面繁榮,這時國力昌盛,詩人們眼睛向上看,他們自信昂揚,意氣風發,有山水田園也有邊塞從軍,李白杜甫更是詩界雙峰。安史之亂後的中唐,詩人開始往下看,關注現實民生,詩風哀傷悲涼,藝術水平下降,到了晚唐,由於徹底絕望,詩人向內看,開始關注人的內心,於是有了杜牧和李商隱。
到了宋代,封建文化成熟,詩歌是理性的,沉重的,大多寄託著詩人的哲理思考,與對日常生活的描寫。
元代時異族入侵,知識分子地位大大下降,傳統的詩文開始衰落,知識分子融入底層群眾,俗文學開始興盛,戲劇繁榮,只有元散曲還在支持。
明清時期,商業經濟繁榮,市民數量增多,市民階層的地位也開始上升,小說和戲曲是主要的文學樣式,但是明清時期是封建主義的大成和成熟時期,詩歌創作的理論學說和流派眾多,真正出色的詩歌作品並不多。
到了五四之後,古典詩歌已經基本退出文學舞台,那基本就是新詩(現代詩)的天下了


推薦一本書:袁行霈先生的《中國文學概論》。


知乎像這樣乾貨性的問題越來越少了


是中國文學藝術走下神壇的過程,也是文學從小眾到大眾的過程


推薦閱讀:

學界有哪位學者做過有關「鏡子」的研究?
用中國古典小說的方式描寫的歐洲童話故事會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猴子?
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有什麼關係?

TAG:宋詞 | 古代文學 | 明清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