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個是由知識分子階層建立的統一王朝?
感覺都是些軍閥如「宋」,士族門閥如「晉、隋、唐」,或者農民如「漢、明」,在有少數民族如「元、清」好像在這之中知識分子階層都是輔助作用,難道真的應了那句話「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亦或者是知識分子天生具有軟弱性?
拋去某些知識被貴族壟斷的朝代。
元清兩朝代是否如同錢穆說的一樣,談不上政治,只是統治法術……
秦始皇每天批閱100斤的奏章不是知識分子,劉秀國家正規太學畢業不算知識分子,人妻曹建安風骨不算知識分子,司馬炎家學淵源不算知識分子,我朝太祖大筆如椽也不算知識分子。
反而是那些寫篇文章要把筆桿咬爛,酸文假醋不說人話,倒是知識分子了?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是沒有秀才,光是泥腿子造反,一輩子不成。因為你對知識份子的定義就是沒兵沒權的文人。
曹操的文學成就名傳千古,進入教材,你不認為他是知識分子。盧植師承大儒馬融,劉備師仕盧植,名家之徒啊。
李世民自幼文武兼修,你不認為他是知識分子。那麼孔丘不就是六藝兼修的嗎?毛潤之是圖書館鸛狸猿,難道他不是知識分子嗎?
司馬炎的爺爺:「博學洽聞,伏膺儒教。」難道不是知識分子家族?司馬朗也是童年就通過考試做官的神童。王莽
真正的知識分子,懷抱聖人的理想,用聖人的教誨教化天下眾人,但最終被自己的理想所害,身死國滅。
真正印證了「理想和現實是有很大差距的」,「盡信書不如不信書」。
-----------
王莽少年時期,其父兄先後去世,他跟隨叔父門一起生活。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族中之人多為將軍列侯,生活侈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唯獨王莽獨守清凈,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而且勤勞好學,師事沛郡陳參學習《論語》。他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的遺子,行為嚴謹檢點。對外結交賢士,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這個世家大族中的另類,幾乎都成為了當時的道德楷模,很快便聲名遠播。
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王莽奏請建立明堂、辟雍、靈台等禮儀建築和市(市場)、常滿倉(國家倉庫),為學者建造一萬套住宅,網羅天下學者和有特殊本領的幾千人至長安,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先是四十八萬餘民眾,以及諸侯、王公、宗室上奏請求加賞於安漢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請求為王莽加九錫。於是朝廷賜予王莽象徵至高無上禮遇的九命之錫。
王莽執政以來,為了獲取民心,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緩和社會矛盾政策,但也始終未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認為天下要恢復到孔子所宣稱的「禮崩樂壞」前的禮治時代,才可能實現政通人和。因此王莽當上皇帝後,企圖通過復古西周時代的周禮制度來達到他治國安天下的理念,於是仿照周朝的制度開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在始建國元年宣布的政策是:將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制;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均不得買賣。其後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
我覺得題主還是修改一下話題吧,因為這個問題有一個大前提是不成立的:
知識分子在古代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是一個階層,所以沒法去談論某些開國皇帝是否是知識分子。
中國古代的「士」在很長程度上就是最有知識的階層了,但他們跟現代的知識分子相去甚遠,最簡單的例子,孔子算知識分子么?照樣提倡周六藝(當然他自己辦學的時候把這個換成了六經),六藝你不能認為是純粹知識分子的技能吧?
如果把知識分子作為一個必須選項,那很簡單,先成了知識分子再當上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的就一個:劉秀,要是把知識分子泛化到有相當知識素養的士,那答案還有王莽、司馬炎、楊堅、李淵四個。
夏商周遠古一些,夏啟商湯周文周武基本都是部落或部落聚合的王族。
秦朝也是從割據勢力統一中國,他顯然不能算知識分子階層。
劉邦,農民出身,干過村長(亭長),基本上算是不學無術,不算知識分子吧。
王莽,這算是個大知識分子吧?好吧新朝不太能算大一統王朝。
劉秀,沒落的貴族基本沒享受啥東西,農民出身,但正經讀過太學,肯定算知識分子吧?
司馬炎,n代以前是武將,但到太爺爺司馬防時期就已經是官宦人家了,算是士族中偏文的一脈,不能不算知識分子吧?
楊堅,大士族之後,先祖楊震當過東漢三公,文武皆能。
李淵,大士族之後,往上追溯也能追溯到十六國年代,個人的文學或者儒學能力不詳。
趙匡胤,軍人家庭出身,從小不怎麼讀書。
忽必烈,類似夏商周,部族領袖逐步進階為皇帝。
朱元璋,做過農民、和尚和乞丐,肯定不是知識分子啦。
福臨,類似秦朝,由割據勢力統一中國。
試著一說。「秀才造反」確乎是可以的,洋人如羅蘭夫人,羅伯斯庇爾,國人如陳獨秀等人是也。「三年不成」也是實話,二羅都死於斷頭台之下,陳獨秀也早早被踢出了圈外。
在我看來,原因可以歸結到李澤厚所說的「歷史主義與倫理主義的二律背反」上。
「歷史主義」是實然,講究「發展」,以「惡」為推動力,所以它總是罔顧個人意志,「踐踏著千萬具屍體而前行」。
而倫理主義從「善」出發,講究合乎倫理與道德,是應然,也就是希望人類社會達到的狀態,包括應該平等、自由、公正,人的價值充分實現等範疇。
兩者當然存在矛盾:「歷史總是悲劇性前行,前行中總是要付出巨大代價。」「這就是精神的代價、道德的代價、倫理的代價。」(劉再復語)
知識分子的宿命大體上是作為倫理主義的代表被歷史主義的車輪碾壓的。
知識分子要造反,原因很簡單,便是黑暗的現實距離他的理想,他心中的「應然」太遠了。他於是願意起身反抗,或自己當頭,或全力襄助強有力者。
然而革命滾滾向前,其中不免有暴力,有流血,有必要或不必要的犧牲,有反叛,有誤殺。毛澤東說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實然碾碎了應然,一部分知識分子目睹了他所不樂見的因素,便彷徨而悚懼,覺得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大違自己本意,甚而否定起自己領導或參與的革命本身來。普列漢諾夫、愛倫堡是也。
另一部分知識分子不曾否定革命,卻保留著知識分子的秉性,處事優柔,態度含糊,力避衝突,說穿了還是在倫理主義與歷史主義間舉棋不定。此類人一般下場悲慘,運氣好的只是被剝奪了領導權,運氣差的連命也不能保住。瞿秋白、陳獨秀是也。
最後一類便是最終的掌權者。此類人雖然開始算是知識分子,但雄心勃勃,眼光敏銳,心腸堅硬,歷練中認清了歷史發展的實然,并力踐行之,因此便超越了知識分子,成為真正的革命家和掌權者。毛澤東、列寧是也。以此類來說,問題並不成立。確有知識分子建立的「王朝」,但建立者必定也有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傑出技能,大家已經不當他是「知識分子」了。
說穿了,這是一個無需論證的命題。大家心中不變的知識分子形象,只是那種死守倫理主義不握槍杆子的一部分所謂「知識分子」罷了。這類知識分子的本質屬性之一便是永遠不可能建立政權,問也就是白問了。
嚴格意義上說:本朝。
下面出自評論中@唐詩文……朱德,1909年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1924年赴德國留學,入哥廷根蓋奧爾格-奧古斯特大學哲學系學習,1924年7月轉赴蘇聯留學,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數月後入莫斯科郊外的秘密軍事訓練班學習軍事。 彭德懷,1922年考入湖南軍官講武堂。 林彪,1925年考入黃埔軍官學校入伍生團,1926年3月正式轉入黃埔軍官學校第四期步兵科。1938年底去蘇聯治病,並學習蘇聯軍事。 劉伯承,1912年考入重慶軍政府將校學堂,1927年赴蘇聯留學,後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葉劍英,1917年夏入雲南陸軍講武堂,1928年赴蘇聯留學,入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 陳毅,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入北京中法大學。 羅榮桓,1927年考入武昌中山大學。 徐向前,1919年考入山西國民師範速成班。1924年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 聶榮臻,1919年底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夏就讀於比利時沙洛瓦大學,1924年赴蘇聯留學,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 羅榮桓,1927年考入武昌中山大學. 只有賀龍沒有進過軍事學堂學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曹操不是誰是?
圖書管理員算不算知識分子?
1946年國民黨內閣里各部長全是歐洲或美國某某大學經濟系等博士,有一半是哈佛、耶魯、柏林、巴黎、倫敦、哥倫比亞六個名牌大學的博士,德譯英翻譯德國民法的牛人王寵惠等等,然而這個政權被泥腿子兩三年就打敗了。
感覺只要具備知識就應該算知識分子了啊,純文盲建立王朝的有幾個?你想說的知識分子應該是那種窮酸腐儒型的吧,抱歉,這樣的所謂知識分子沒有改朝換代的能力與魄力
王莽
@霍真布魯茲老爺
我這是第一次給霍爺點沒有幫助。
不為什麼。他說的我這次想全盤否定。
先看一下對知識分子這個詞的定義吧
目前,國內學術界一般認為,知識分子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創造、積累、傳播、管理及應用科學文化知識為職業的腦力勞動者,分布在科學研究、教育、工程技術、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等領域,是國內通稱「中等收入階層」的主體。知識分子作為一個政治性的概念和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階層將長期存在,最終將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以及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差別的消失而消失。從現階段看以一般操作層面定義,只要具備大專學歷及其以上者——本科、碩士、博士,即可視其為「知識分子」。
關於知識分子的定義,國外的主流看法是:受過專門訓練,掌握專門知識,以知識為謀生手段,以腦力勞動為職業,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群體,是國外通稱「中產階級」的主體。
我認為,題主在這裡提及的知識分子這個詞,是對某種社會階層的一種解釋,大概是中國古代門閥制度中 勢力 地位都偏向整個社會較為中等地位的門閥。
知識分子 代表的是一種社會階層,是中產階級中特殊的一種社會階層,首先他要是中產階級,其次再是知識分子,不是單單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只要不是文盲就是知識分子了。那未免太粗暴和武斷了。畢竟每個皇帝都要學會處理政務,怎麼可能不通曉文史。
————————————————
我猜測題主的真正意思是想弄明白為什麼古代的中產階級少有能夠建立統一王朝的先例。
至於之前被提及的秦始皇 劉秀 曹家?你們都在逗我么?秦始皇統一之前是秦王好嗎?他算中產階級?劉秀是前朝王族,再沒落也是名門望族,他算中產階級?曹家?曹嵩什麼官還用我說么?你能說現在一個至少部級官員的兒子是知識分子是中產階級?
純粹的知識分子沒法造反,沒有知識分子參與的造反只能是當流匪。
占坑…錢穆所著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有很詳細的論述,詳細的翻的書再寫。
--------------------------------------------------------------------------------------------------------------------------
填坑。
以下均引用自:錢穆所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第五講「清代」之二——清代的部族政權
可是我們中國歷史從漢代起,就不能叫皇權,因皇帝一個人不可能掌握一個國家的大權。也不能說它是貴族政權,因自漢代起,已沒有顯然的貴族。說是軍人政權嗎?我們也看不出漢政府以下,是由軍人掌握的。說是資產階級的政權嗎?中國一向沒有資產階級。所以若說政權,則中國應該是一種士人政權,政府大權都掌握在士——讀書人手裡,從漢到明都如此。而在考試製度下,讀書人跑入政府,也有種種規定。在制度規定上,是絕沒有世襲特權的。因此中國社會上的讀書人,士,只是一種流品,而不成為階級。現在再問中國政治何以特地會發展出這一種制度來,把政權交付給一輩讀書人,士,而存心防止貴族軍人與富人窮人的一切專政呢?這便該進一步說到中國的政治理想之重職責而不重主權之一點上。此屬政治思想的範圍,但制度與思想實為一體之兩面,故附帶在此述及了。
無心做全面的回答,看到前面的回答很受啟發。
最近在看紅高粱,余占鰲和張俊傑似乎就可以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要建立一個王朝,肯定需要武力推翻前朝取而代之,或者武力統治其他人建立一個系統,反正是離不開武力的,這裡的武力,不是一個人的武器與力量,而是一群人的,所以要求建立者一定要具有領袖氣質,內能讓這群人死心塌地,外能讓其他人心服口服願意順服。內外之間,我覺得內部要比外部重要。
這裡,最直觀典型的對比就是余占鰲和張俊傑兩個人物。余占鰲是土匪首領,張俊傑是一屆書生。從個人來說,張俊傑胸有大志,剛正不阿,眼界學識更廣更寬,遇事更冷靜有原則,與之相比,余占鰲的魯莽,草率,愛面子,大男子主義等缺點一覽無餘。但是,那幫土匪就是願意跟著余占鰲干~槍林彈雨中就是願意捨身救他們的大哥~這就是一個好領袖的表現。
余占鰲這種草莽領袖非常典型,就不在歷史上找相似了~
也就是說,書生並不是百無一用,而是無法讓一群人願意死心塌地跟著你干,所以雖然非常有才,卻總是一開始就無法成為統治階級,只能成為死心塌地乾的那個~
其次,我覺得書生,真正限制他們的並不是身體,所謂柔弱書生什麼的~都是成見~歷史上投筆從戎立軍功的人很多的~而且一身腱子肉都是可以練的嘛~╮(╯▽╰)╭~
真正限制他們的,其實是一種潔癖。好吧,我比較喜歡稱之為潔癖~ 領袖的第一要務,是學做人,把人做好了,比如義氣,道義~兄弟們自然願意跟著你干。但是這個做人不僅是令人欽佩的優點,還有一些無傷大雅的缺點~
領袖和書生的差別就體現在對待這種無傷大雅的缺點上。
比如,日本人要來了,這時余占鰲的手下偷了一隻牛。怎麼處理?
書生張俊傑說,這得罰!而且要狠罰!按規矩。。。
領袖余占鰲說,矮油,不然這次意思意思就算了吧~你說我們畢竟是土匪,兄弟們偶爾管不住自己,錯了!但是也情有可原嘛…
書生張俊傑的潔癖就來了,日本人就要來了,以後能保護你們的就是老百姓,我們只有嚴肅紀律才能讓老百姓相信我們!這次必須罰…
領袖余占鰲,這些我都明白,但是這些小錯無傷大雅,不然就意思意思唄?
書生張俊傑,不行,必須按規矩處罰!
其實按原理來說,張俊傑的方法肯定是最優方案,但是若沒有餘占鰲震著,他這麼整有幾個人願意繼續干?最優方案,往往不是最得人心的方案。所以許多幹事漂亮的,並不一定是好領袖~夢想,與現實終究是有距離的。
張俊傑明白所有道理,心中知道處理事情的最優方案,但並不是每個人思想都跟他一個高度,並不是每個人都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曲高而和寡。而書生的潔癖又驅使著他,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細節決定成敗,所以他力圖每個人都跟他一樣做。久了,人們自然願意跟著余占鰲干。
當然沒了張俊傑,余占鰲再領袖也就是一土匪,格局高不起來~這裡重點說為什麼書生成不了統治階級,所以對於知識分子的需求性就不多說了。
最後,我覺得書生的群眾基礎木有其他人好。就是說,他們自己不僅為人有潔癖,從社會角色來說,他們的群眾基礎還遠低於其他人。
不論是豪門大院的翩翩書生,還是每日餐不果腹的苦命書生,不論是富二代張俊傑,還是窮屌絲孔乙己,他們與社會群眾的接觸實在太少了~十年寒窗,不聞窗外,以至於人們除了知道他是書生,剩下的什麼也不了解,更別提跟著他揭竿而起了~而相比起來草莽英雄的人緣和人脈都要落書生們幾條街~不解釋。
看到前面的評論有提到毛澤東,毛澤東算知識分子,符合標準,但是若說由知識分子建立的王朝,當朝就不符合條件了。
然後發現,自己的思路被局限住了,總覺得建立王朝就是需要揭竿而起的徹底革命,在封建社會通過這種方式,書生成為領袖的可能性約等於0...…但是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篡權,位居高位而篡權,不知道這樣算不算符合呢?
手機碼字你懂得,0排版,然後那些首先其次,其實就是為了分點,感覺之間的邏輯關係並不是由主及次,而是先總說,再分兩面解釋。將就看吧( ̄? ̄)……
本來就不是要做全面回答,漏了什麼大可以跟我討論,別噴…
題主可以看看,希望可以啟發到你~╮(╯▽╰)╭~
有武裝的先知都成功了,沒有武裝的先知都滅亡了。
不知道是問題有問題還是諸位理解有問題,問的是階層吧?毛是知識分子不影響工農階層是建國主力吧?
人際交往能力難道不是知識?
殺人操作難道不是知識?
本朝無疑,tg早期領導班子裡面沒有一個不是有留學背景的,可能中層幹部裡面很多泥腿子出身,但人tg高層正經的一水知識分子哇,當年共產主義可是遠比現在自由主義更有吸引力的存在。疑惑題主知識分子的定義,按照薩義德定義的那種的話,全世界也找不出一個知識分子王朝。
蕭衍。竟陵八友。絕對的知識分子。
推薦閱讀:
※時至今日,中國是否已經有了重建圓明園的強大國力?
※中國的美術學院究竟哪一所比較好?請具體分析一下理由~
※如果我們施行計劃死亡而不是計劃生育,今天會是什麼樣子?
※中國人的欣賞水平是如何被拉低的?
※中國哪些趨勢沒有得到外國媒體的足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