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腦過度(死亡) VS 勤煉腦(提高智力)?

1.問題中兩者是否矛盾?
2.到底人腦的使用度是不是現在所說的「不到20%」?
3.長期從事諸如程序員的高強度腦力工作的人是不是會對老年生活產生影響?
4.智力是不是可以通過後天鍛煉提高?


1,請看我在過度腦力活動會對腦造成永久傷害嗎?上有關用腦過度的回答,至於勤練腦,當然有利於提高知識啦,不然這麼多年的教育是為了什麼。但如果說智力要看你的定義,如果是智商那可以說基本無效;如果說對知識的把握應用程度,應該說還是有效的。學那麼些知識就是為了在你的大腦里形成一個可用的網路,而被借鑒的事性越多,這個網路則會越完善,當然是有益的。
2,至於是不是20%,其實早有定論,不是那麼回事,可以查查google,或者知乎這個回答:「人腦只用了不到 5%」 的說法是否確有科學依據?
3,老年生活有影響的和腦子有關係的就是老年痴呆,沒有對此專門找過相關的東西,但據我現在所知,過度用腦和老年痴呆沒有直接聯繫。
4,已經講過


  1. 我覺得吧,用腦過度指的是給資本家賣命,勤練腦指的是學生自己鑽象牙塔,這完全是兩碼事。
  2. 不是。這東西能數值化?至少我不信。
  3. 我相信會有。但是吃花生還有人過敏致死呢,人生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4. 我的看法是,與其積累智慧不如積累經驗。

1.不矛盾
2.不是人腦的結構(或腦細胞的量)的使用程度不到20%,而是人腦的潛力使用了不到20%,後者不好證偽,是個泛泛的一句話
3.從腦的方面考慮,應該會對阿爾森海默症更有免疫力。重點不是在腦的方面,而是程序員的職業病。不良的作息習慣、不良姿勢與長期不動之類的可以導致很多問題,就像頸椎病、光頭等。
4.可以這樣說:
可以說智商是基於腦的結構的話,天生的大腦結構與智商的關係非常大,智商與發育過程中腦的變化也有一定關係。成年後,腦的可塑性應該比發育過程中腦的可塑性低得多,因而,成年後智商變化不大,但在努力鍛煉的情況下,應該可以有一些變化。智商也能夠隨衰老與各種因素對腦結構的破壞而衰退或降低。
智力可以說是基於人在做事時的表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智力和智商相關,前者包含後者。身體因素也會對智力有影響,年齡較小時,智力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智力也和衰老有關,但隨衰老的變化方式因人而異。智力可以通過積累經驗、後天鍛煉、使身體達到更好的狀態等來提升。

過度用腦與勤練腦是不一樣的。死亡和提高智力也不是明顯相關。過度用腦一般伴隨這對身體的透支,這當然會增加死亡風險;勤用腦則並不是說透支身體,勤用腦若要不對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也完全可以。
智力和死亡難說。智力與應激也有關,可能智力越高,就越容易應激,即所謂神經敏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也不是大部分智力較高的人是這樣。

這些都是根據我的想法寫的,主要根據個人經驗與思維邏輯,可能並不符合一些客觀事實。:)


與其積累智慧不如積累經驗。


我覺得題主想問的第一個問題,二者是不是矛盾這個問題,是不是理解為,應該多大程度的勤於動腦,而又不至於用腦過度?

這正是我困惑的問題。*(所以把問題加了一點點)

作為年輕人都有夢想和激情,都願意學習和思考,尤其對腦力勞動者,比如程序員和創意工作者,那麼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是否存在個體差異,比如對某些人用腦8小時很輕鬆,對另一些人卻可能用腦過度?


關於智力提高這個問題,很多專家都認為是可以的。
經過後天的智力開發,以及智力測試,來提高智力水平的事例也不是沒有,只是可能性不大,並且所開發的智力也不會提升多少。
我覺得可以算作偶然事件。
再者,最強大腦中一個孩子可以算數比計算機還快,那些很大的次方經過心算就可以得出答案,但這個人看起來是暈乎乎的,所以這個可以算作是用腦過度造成的?
死亡倒是不一定,用腦過度死亡的,應該都是長時間工作導致疲勞產生休克猝死


推薦閱讀:

人幾天不睡覺,會發生什麼?
疼暈的機制是什麼?如何認識疼痛?
堅定無疑(完全不質疑)的宗教信仰會影響人的大腦的生理結構嗎?
記憶是以何方式,哪種介質儲存在大腦的哪個位置?為什麼會遺忘?
以目前的科技發展速度,在本世紀內會出現達到人腦智力水平的「機器人」嗎?

TAG:亞健康 | 大腦 | 神經學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