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高妙在哪裡?


摘抄一段《唐詩鑒賞辭典》——
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像,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凈!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裡,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宋代版本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床是胡床,是坐榻,不是睡榻。秋思是常見的主題,這首詩寫的也是秋思,但沒有用秋字,這是第一處高明的地方。古人用俯仰進退比喻為人處世,俯是隨俗入世,仰是高蹈出世。這裡詩人仰的是高懸的人生理想,俯的是家人的牽掛,為俯仰注入了新意,也表現了古代文人常有的進退出入這一矛盾心理。這是第二處高明。題目加一靜字,是第三處高明,為整首詩增添了氛圍。山月是刻意為之,一是避免重複,二是月與山結合更能體現月承載的理想之遠,和近在床前的月光有了對照。這是第四處高明。月在李白那裡具有母性的溫暖,是精神寄託,也是承載美好的理想。首聯略有寒意,讓人心中一凜,末句平和許多,情感有變化。這首詩言淺意深,包涵了秋思、羈旅、思鄉這些主題,三言兩語間表現了理想之遠,牽掛之近。不愧為中華第一詩。通行的明人版本有誤。

李白《靜夜思》載入聯合國郵票

本報聯合國3月22日電(記者李曉宏、李秉新、殷淼)3月21日,聯合國發行《世界詩歌日》系列郵票,漢語詩歌選取中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作品《靜夜思》。

自1999年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詩歌日」。今年的紀念活動是發行一套郵票,有6個小全張共36枚,內容為英語、西班
牙語、漢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6種世界主要語言的代表性詩歌。《靜夜思》郵票上,用楷體中文寫出全詩,並在郵票發行資料上附有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翻譯
的英文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俯仰之間的悲喜變化。

(用當代流通版本)


推薦閱讀:

怎麼寫詩?
看完星際穿越,想了解下狄蘭·托馬斯是個什麼樣的人?
「春風十里不如你」真的不適合用來稱讚女生嗎?
你見過最美的現代詩是哪一首?
會寫舊體詩詞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TAG:文學 | 詩歌 |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