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醫療差距有多大,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和日本(美國)。有些同事工作後去國外進修回來,但出來沒聽他們談起過相關事件。
我想了解一下出國進修後對中外的真實觀點
我本科在加拿大,碩士在美國,在沃頓期間研究的是美國和世界醫療體系,修醫學倫理和法律的時候恰好很多同學又都是周邊醫院的管理層,後來在美國製藥行業做的比較久,現在在國內做數字醫療,醫和葯和各個國家的東西都沾點邊。
今天不說醫療體系的區別,也不說新葯研發的區別,都可以搜索我的過往回答,包括中美對照,中外對照,國內新葯騙局之類的,這裡就老調重彈說國內外藥品質量的區別。
首先是致命的藥品一致性評價。
醫療體系中的核心支出一定是藥品,國外體系中最典型的將支持提高效率的方法就是少用原研葯多用仿製葯,比如法國就貫徹得非常徹底,原研葯(brand)壓低價格,仿製葯(generics)反而抬價格,導致仿製葯滲透率和滲透速度遠遠高於美國和周邊國家。在我們做專利過期風險預測的時候,法國的仿製葯價格往往是美國預期的兩三倍,甚至有些奇葩品種是八九倍。
是否鼓勵仿製葯的使用是一種選擇問題。
這裡不好評價優劣。
但仿製葯最重要的是生物等效一致性評價,來證明自己和原研葯出於同樣的治療水平,否則患者無法判斷同化學名是否是同質量,就也不敢冒險買仿製葯。
國內的問題在哪呢,國內企業只能生產仿製葯,沒有原研藥水平,市場上基本都是仿製葯主導。仿製葯一致性評價的參照物可以是其他同類仿製葯,不需要是原研葯,這導致產品的劣質化隨著同類品牌的增加,指數級別的上升,這在發達國家是不可以想像的。
舉個例子,比如需要80%等效,首個仿製葯必須是80%,第二個就可以採用首仿作參照,就是64%,第三個就是51%,第四個就是41%...仿製葯同時出現七八個品牌都是很常見的,極端點就意味著你甚至有可能在中國買到10%等效的垃圾仿製葯而他不是假藥,你卻全然不知,可能還覺得價格合適,自己賺了。
這是生和死的致命差距,國內完全扭轉需要好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其次是最新藥品的可獲取性低和上市周期過長。
在很多治療領域,國內可以用到的最好的葯是歐美五六年甚至十年前的產品,醫術再好都彌補不了藥品的差距。舉個例子,2009年在美國上市的TNF-alpha藥品Simponi,至今在中國沒有上市,連預期時間都沒有。
本來跨國葯企為了最大化利潤都會全球臨床,同步申報,以期待在主要市場同步上市,在專利過期前最大化生命周期獲取最大利潤,這招在中國市場就行不通了。
原因是排隊時間特長,手續特折騰,外企吃不消。排隊時間美國一個月,國內一度堆積到兩年,還得在國藥局有熟人才知道自己排到哪了。這還僅僅是等待可以開始的通知,同時不承認海外數據,全部在中國境內需要重來。美國FDA曾經評價中國的新葯審批是世界上最耗時和最複雜的,國藥局里的都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話。
今年政策有所變化,某跨國葯企在中國通過快速通道完成了四個月新葯產品的上市,基本國內外同步,感動到直接把中國區總裁提拔成亞太區總裁,在圈子裡轟動了一陣,但是,後來再也沒有哪家的產品如此幸運了。
我們的醫生能接觸到的病例多,實戰經驗豐富,現在對外交流機會也多,能接觸甚至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是,我們的藥品達不到。
你給神槍手一把小左輪要打1000米外的靶子。
還不如給我這種手殘發一把15倍AWM。
其他諸如醫保不控費導致穿地之後醜態百出,別國通過提高醫生待遇降低葯佔比,我國通過不開好葯開神葯以及增加額外檢查項目等等來稀釋葯佔比,這些也是魔幻世界。
中國神葯以及低價葯也值得另開一個回答,現在在多倫多出差,手機打的手痛,以後再說。正好在準備這個彙報,來說幾句吧。
在我這些年,因為一些因緣巧合,經常接觸上至國內頂級醫院,下至縣醫院社區水平,又恰好經歷過為時不短但卻十分直觀的在國外一流醫院臨床觀摩學習,儘管這些的接觸都遠遠算不上深刻,不過應該也算是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在這些答案中,我最支持@Dricimitar的說法。
今天不談國情,不談體制,不談國家投入,不談醫德醫風,就單說說醫療技術問題:
一
中國的醫生水平,下限是非常可怕的,缺乏嚴格的規範化培訓,這是和國外最大的差距。
知乎上活躍的醫生醫學生,大多是協北復交湘雅華西同濟中山這種頂級院校出身,最次最次也基本都是三甲醫院以上。博士生多如狗,八年制遍地走,碩士基本無人權,各個都要考USMLE考MRCP。如果看的時間長了,就會和社會領域一樣,覺得當今年薪20萬沒法見人,年薪50萬勉強溫飽。
而事實上,根據衛生部2013年的報告,我國279.5萬醫生中,本科及以上佔28.5%,大專佔38.7%,中專佔30.0%,高中及以下占2.7%。
中國共有公立醫院13 396所,民營醫院11 313所。其中三級醫院1787所,佔7.2%
在中國,「縣」是最基層的完整政府機構。而一個縣的縣醫院,要承擔數十萬人口的醫療服務重任,同時也很可能是方圓百里最權威的機構,裡面的醫生是什麼樣的?
很遺憾,並不是像知乎上頂級醫院的醫生醫學生們所描述的他們那種每日認真學習,臨床勤奮,科研認真,按時閱讀國外文獻等等,而更多的是每日喝酒打牌,混混日子,專業基本不看,論文基本靠抄/買,論文英文摘要還得靠百度翻譯的水平。就如同在縣城內絕大多數的體制內人員一樣。
甚至,我見過很多縣醫院的醫生,連醫師資格證都沒有考過,一直是非法行醫。醫療水平我就不想過多評價了,很多已經不是用瞠目結舌能夠形容的了的。
而這些人,才是構成了中國醫療體系的絕對中堅,甚至是基層的絕對權威。
連我這種當醫生的都不敢去社區醫院看病,何況普通人呢?
二
即使是國內頂級水平,和國外的差距也是全方位的。
以我所在的心臟外科(基本可以算代表醫學高精尖的科室之一)為例,對於已經非常成熟的手術,中國大醫院的醫生們可以靠著充足的病源,在技術上和國外持平。
但是到了這個級別的比拼,早已不僅僅是醫生個人水平的對比,而是團隊水平乃至綜合國力的比拼。所謂的「中國醫生一年看的病比國外醫生一輩子看的都多」,頗有些「中國高中生做的三角函數題比國外大學生見過的都多」的阿q感。至少在主流醫學領域,中國始終還沒能真正站在主舞台上。
比如科技水平的支撐,包括各種最新儀器、大量基礎科研支撐下的最新治療手段等等,以心臟外科為例,中國最頂尖的醫院剛好落後世界一流水平十年左右。(tavi、機器人、mitraclip等等)
比如團隊精神的培養。我在國外一流心臟外科學習之時,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點是,他們在繁忙程度完全不遜於國內醫生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每周至少兩次全院相關科室大佬聚集在一起病例討論,在中國,哪怕是走過場,能做到的醫院估計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比如醫學人文精神,對患者隱私的重視,對患者的關懷等等,在國內……反正我每次在知乎提這個就會被罵「裝逼」,「聖母心」等等,不多說了。
比如醫學理念的更新,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當前的國外醫療及科研中,愈發地強調標準化治療,強調使用各種先進手段將醫生個人水平的影響降至最低,而在國內,宣傳的往往仍是「xx主任多麼牛逼,天賦異稟,別人都搞不定的手術,就他一個人會做」。
用我以前說過的一個比方總結下:國內的頂級高手們開著ae86進入了人車合一的至高境界,和國外開著布加迪的同行們努力pk著。
三
醫學教育的全方位落後,決定了中國基本不可能追上美日的醫療水平。
當然,這絕不僅僅是醫學的問題。也是我們教育的大問題。
一個中國醫學生的掉隊 轉自中國周刊2011年第4期 作者劉暢
可以去看看這篇文章,這是我們中國金字塔尖的協和八年制,在和國外同行的對比中,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無力感,而文中所描述的國外的標準化醫學生和住院醫師培訓,卻不僅僅是牛校獨有,而是全國統一。如果你能理解這一點的話,也許也能體會到這種難以抑制的絕望。
就拿我來說,在國外的學習中,先後和日本、印度、巴西、北美、歐洲、阿拉伯的醫學生、醫生們共事過,很遺憾,也很令人慚愧,我不覺得我能達到他們任何一個人的水平,儘管,我並不認為這是因為我的笨拙或懶惰。
謝絕轉載
近年來,輿論關於中國醫院與外國醫院差異的討論一直在持續著,中外之間的醫院究竟有沒有差距?有的話差距有多大?這個差距又是什麼造成的?我曾在國內外接受過多年的醫學教育,對於中外醫院的差異有粗淺的認識,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為了方便比較,本文主要選擇中國與美國的醫院作比較,因為目前的中國患者赴外醫療中,第一選擇往往都是美國醫院。
(關於中日醫療水平的差距,請看 @胡遠東 的回答
經常看日本醫療劇,感覺日本醫療水平很發達,我想知道中日兩國醫療水平相差多少年? - 胡遠東的回答)
回答很長,開卷有益,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首先要明確一點,拿中國的301醫院和美國的學校醫務室相比,或者拿中國的鄉村衛生所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相比,都純屬田忌賽馬,都是不合適的。總的來說,中美兩國醫院的差別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醫院本身的差別,另一方面是醫護人員的差別。
1.醫院
在討論中美兩國醫院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兩國各自的醫院排名。
(復旦大學2013年最佳醫院排行榜
U.S. News World Report Best Hospitals 2015 edition.)
排名本身很簡單,一目了然,然而排名背後的因素卻很複雜。
復旦的這個中國醫院排名主要取決於兩點,一個是聲譽權重,一個是科研權重。由於中國有很多醫療信息沒有公開化,因此缺乏客觀數據用於醫院排名,根據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的公開信息,我無法查閱到這兩個權重的具體細節是什麼,不清楚「聲譽權重」是如何進行衡量的,亦不清楚「科研權重」取決於哪些具體指標。相對於復旦大學的這個排行榜,我個人認為北京市衛計委今年4月份發布的北京市醫院DRG評價排名更加可靠。DRG是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的縮寫,主要用基於醫院的診療效果和績效評價,考核因素包括三點,一是醫療服務能力,二是醫療服務效率,三是醫療安全。在這個DRG排名上,綜合排名靠前的是北醫三院、協和醫院、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和天壇醫院。然而,目前實施DRG排名的地區非常少,全國DRG排名更是遙遙無期,因為目前中國醫院的診療信息尚未做到全國聯網。
而美國的醫院排名則更加公開化,醫院綜合排名取決於各個專科的排名情況,專科排名取決於各種醫護細節的排名。比如在綜合排名中,專科排名前10得2分,10~20名得1分,梅奧診所只有眼科沒有進入美國醫院Top10,在15個專科排名中得分高達29,名列醫院綜合排名第一。而專科排名則有非常多的考核項目,例如在癌症專科排名中一共有9個評價標準,如專家推薦度、患者生存得分、患者安全得分、患者數量、護士配備、是否是NCI癌症中心以及是否獲得Magnet認證等。在中國的醫院排名中,無法體現患者的治療情況以及護理水平等重要因素。
中國醫院排名的最主要權重因素是科研排名,因此中國醫院綜合排名前100的全部都是公立醫院,因為公立醫院(常常是大學附屬醫院)更容易獲得科研基金,更容易吸引到頂尖的專家教授,而私立醫院無論是在政府支持度還是科研方面都遠遠遜於公立醫院。與中國相反,美國的榜單中有大量的私立醫院,比如綜合排名第一的梅奧診所( Mayo Clinic)和癌症專科排名第一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都是私立醫院。
如何在無法實行市場化的醫療領域推動醫院高效運轉,是中國政府和中國醫院管理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醫生
說完醫院,接著就該談談人了。
無論是什麼科室的醫生,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無論在什麼等級的醫院,醫生都是從醫學院一步步走過來的。因此,醫學院的教育模式,是決定醫生水平的首要因素。
中美兩國醫生培養制度的差別主要是,美國有更加嚴苛的入學標準以及更加統一的醫學教育。
美國醫學院要求申請人至少擁有自然科學學士學位( 感謝@Joseph Chiao 的指正,非自然科學專業的本科學生也可申請),然後才能申請醫學院,而醫學院頒發的學位則是Doctor of Medicine (MD) Degree。由於國情差別,中國醫學院的申請標準比美國低得多。另外中國的醫學教育體制非常混亂,同樣是醫生,有的是大專畢業,有的是本科畢業,有的則是博士畢業,拋開臨床水平的差別,不同教育水平的醫生對於疾病的認識是差別迥異的。
現在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患者數量比美國多,中國醫生的臨床經驗更加豐富,治療水平比美國醫生更高。
水平高不高,用數據來說話。
醫生的水平高低,反映在醫院的治療效果差別上。我們拿癌症治療作為參考。在腫瘤科,評價手術以及其他治療效果的主要指標是五年生存率。
總的來說,中國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是31%,而美國則是66%。當然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美國的五年生存率比中國高出了一倍,原因除了治療差別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於經濟水平差別,美國的癌症篩查做得更全面更細緻,很多癌症在早期就被發現,從而做到早診斷和早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術前的綜合評估、術式如何選擇、術後如何預防感染、術後選擇哪種輔助化療方案、如何調整化療劑量以及對病人的心理支持,這些都需要標準化的臨床訓練,而絕不是「患者見得越多治療水平就越好」。
說完癌症,我們再來看看住院患者的治療水平。
我們分別選取中美比較大的兩所醫院做一下簡單比較,一所是中國的華西醫院,另外一所是美國的麻省總醫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
從床位上看,麻省總醫院的規模並沒有華西醫院大,實際上,不到900張床位的麻省總醫院已經是美國最大規模的醫院之一了,而在中國超過2000張床位的醫院比比皆是,鄭大一附院更是高達7000張床位。然而,在臨床上評價醫療效益和效率的綜合指標——平均住院天數(Average length of stay, ALOS)上,中美兩國的差距巨大,華西醫院的ALOS比麻省總醫院長了63%。在世界範圍內,中國醫院的ALOS比很多國家都會更長一些,2009年中國醫院的ALOS為8.6天,而34個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平均ALOS是7.2天。當然,ALOS並非越短越好,如何更好地控制ALOS是考核醫院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這取決於很多方面因素,包括醫療設備、醫生水平以及護理水平等等。
說到護理水平,那麼問題就來了。
3.護士
2012年,中國醫院一共有執業醫師2,138,836名,註冊護士2,496,599名,中國醫院的護士醫生比例(護醫比,Ratio of
nurses to physicians)為1.16。而在國際上一般醫護比需要達到2.8方能滿足患者的護理需要。
(Ratio of nurses
to physicians, 2009 (or nearest year). OEC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相對於醫生的問題,中國的護士短缺問題要嚴重得多。每千人擁有護士數量是考核一個國家醫療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歐盟的標準是不少於8人,例如英國是8.8人,而美國是9.8人,日本是11.5人,像其他發展中國家相對少一些,例如南非是5.1人,巴西是7.6人。中國呢?——2.1人。
即便是在中國醫療資源最集中的首都北京,每千人擁有護士數量也只有3.8人,不到美國的40%。而在一些西部地區,這個數字甚至不到1.0。中國的護士承受著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作壓力,過半護士每日工作時間超過9小時,超過60%的護士月薪不到3500元。
中國護士不是短缺,而是嚴重短缺,其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待遇低下、勞動強度大以及不受尊重,導致護士流失率居高不下。而這一現象導致的最直接後果,便是廣大中國患者無法得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中國的醫護人員在低廉的國家財政投入下,為這個星球上最廣大的人群提供著高效的醫療服務,這一點已經殊為不易。有幾個事實中國的老百姓往往難以認可,比如在中國看病比很多發達國家都容易,中國的醫療費用比大多數國家更便宜。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的一點是,中國醫院的醫療水平和發達國家還是有差距的,甚至在某些指標上是不如其他發展中國家的。
中美兩國醫院的差距,歸根結底,是醫療和教育體制的差距。
(感謝埃默里大學的林爽以及我的同事張雪瑩為本文提供的數據支持。)
參考資料
2013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
(2014).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
Best Hospitals 2015
edition. (2015). U.S. News World Report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簡介.
(2015) www.cd120.com
Hospital overview.
(2015) www.massgeneral.org
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20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Zeng, H., Zheng,
R., Guo, Y., Zhang, S., Zou, X., Wang, N., ... Yu, X. Q. (2014).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2003–2005: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DeSantis, C. E.,
Lin, C. C., Mariotto, A. B., Siegel, R. L., Stein, K. D., Kramer, J. L., ...
Jemal, A. (2014). Cancer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statistics, 2014.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4(4), 252-271.
Health at a Glance
2011. (2011). OECD Library
************************************************************************
評論里知友們提了一些問題,在這裡做一下集中回答。
1.「國內各學科Top10與美國差距小很多吧」——不清楚這個觀點的依據是什麼,請用證據支持。如果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那為什麼都是中國醫生去美國學習,而不是美國醫生來中國學習?
2.「癌症五年生存率不適合直接比較」——我同意這個觀點。之所以選擇五年生存率,是因為無法找到更合適的對比數據,希望廣大知友能夠提供更直觀有效、更有說服力的對比數據。
3.「在美國3天住院可能花費數十萬美元,而在我國平均住院10天的花費也不過數萬人民幣」——住院費用高低取決於病情及診療方式。粗略地說,美國的醫療費用跟中國大約是1美元:1人民幣的關係,中國癌症患者在美國的治療費用一般在10~20萬美元之間。
4.「說到底還是因為窮」——窮是大問題,但把什麼問題都歸結於經濟差異是不負責任的。
5.「其實這個文章很膚淺 完全沒有深入到美國醫療體制 保險體制上來」——知乎這個問題問的是醫療差距,而不是醫保差距。
6. 「留學兩年,我在美國的醫療體驗是:認真,昂貴,慢。」——我同意這個觀點,認真和慢也是我在日本的醫療體驗,除了貴,因為日本有國民醫保,留學生可以報銷70%的醫療費用。
無論你的觀點是什麼,請用嚴謹的數據和邏輯支持它。
實際上中國整體醫療水平提高的瓶頸不在於榜上有名的那些醫院,而在於數量眾多,吃財政飯無所事事的社區醫院,病人去就診,潛在的問題發現不了,明顯的問題不會或者不願意甚至瞎處理,把所有無法通過開藥和各種治療收費的患者往大醫院一推了之是他們最常見的生活方式。更別說進行術後的基礎處理隨訪等工作了,也別提什麼終末期患者的基礎人道支持了。我在實習的時候有個例子,一個老太太放起搏器十幾年最近心臟不舒服去社區醫院看病,做了個心電圖之後當值大夫不會看,拿給在邊上做實習參觀的我們看,就是個非常典型的起搏器電池耗竭。
所以當務之急不是去提高我們金字塔尖的高度,而是讓這一大幫人怎麼發揮作用,如何建立有效的雙向轉診機制是首要問題。什麼樣的患者需要向上轉診,什麼樣的患者可以觀察,向上轉診之後上級醫院給了回饋意見他們繼續處理即可,出現需要複診的問題再進行轉診。同時加大社區醫院的保險力度,藥品名錄方便患者就診,設立上級醫院對於轉診質量的評分制度避免過度轉診等配套政策必須同時出台。
當然,在中國的土地上,挪一張桌子都是要出血的。
中國有一個好,就是如果你得了會讓你自己很慘的小病,你至少有選擇低品質醫療換取馬上治療和不用排隊的空間,美帝是完全沒有的。在美帝只要不是感到了危險,基本大家都不會選擇去醫院,超市幾噸止痛藥就是為了這些人準備的。
而且法律規定急診室的醫生只要能穩定病情就可以收錢了,所以他們有時候會給一些肝腦塗地的病人無法接受的建議,譬如說包紮一下,回家多喝熱水。首先確保你不死,然後讓你忍著病痛慢慢排隊等其他醫院真正治療你。
舉個例子,當初牙崩了很疼,醫生跟我說最早要一個星期後才能治療你,回家先吃止痛藥熬過去(逃
當然如果你得了大病,美國可能會讓你過得比較舒服一點,只要你有錢買保險,或者有牛逼的工作自帶一個有錢的保險,不然就回家等死了只能。分分鐘一個有點規模的手術,一座房子就沒有了。
我覺得美國應該允許低品質醫療進入市場,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哇塞真的很想回答這個問題,先佔個坑慢慢答。
個人背景: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現於美國紐約西奈山附屬St. Luke"s West醫院進行內科第二年住院醫培訓,國內醫療經歷包括兩年的實習/見習和近半年的住院醫輪轉。百歌醫學講師,職業興趣為腎臟內科、重症醫學和醫學教育。
我覺得排名第一的高票回答非常在理,我就根據自己在國內和美國的經歷展開一二,以下討論主要限定於內科疾病,個人在其他科室的經歷非常有限故無法全面評估內科系統以外的醫療水平。總體而言,和美國相比,我國在醫療資源的分配和利用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
- 門診:同以住院醫進行主要診療活動的普通內科門診為例,我的同學們在北京的一家較有名氣的三甲醫院,半日的門診量大致為40-50個病人,每個病人平均得到的診療時間約為5-10分鐘;我目前所在的門診,半日門診量為6-7個病人,平均每人20-30分鐘,新病人40分鐘以上。為什麼要談門診時間?因為每個疾病的診療要從現病史、既往病史、個人生活史、家族史展開,並由醫生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根據以往的檢查結果展開新的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最終得到明確的診斷,向病人解釋病情,指導用藥。單單是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就需要至少10分鐘的時間,而向病人解釋病情、指導用藥,又是保證病人依從性最重要的手段。如果一個病人只能看5分鐘,怎麼能保證醫生獲得充分的臨床信息,從而得到明確的診斷,向患者交代病情並保證患者知曉如何進行下一步治療?這一切都做不到的話,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臨床醫師「」糊裡糊塗「的治病、只能多開不必要的檢查以彌補病史上的不足、病人缺乏對自己疾病的了解而最終只能上百度甚至是被莆田系醫院騙、缺乏對醫生的信任和依從性不佳導致治療效果不好。
- 慢性病管理和全科診療:由於我國缺乏良好的全科醫學制度和醫學教育,導致慢性病管理基本只能靠病人自己。以我父親為例,他兩年前被發現有二型糖尿病,在北京某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後,醫生開了磺脲類藥物(且不說這是否符合診療規範),並且告知父親要每日監測血糖。這看起來很正常對吧?但事實上,經過這一次的診療,父親並不知道如何在飲食和體育鍛煉上控制血糖,並不知道減脂減重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也並不知道應該每隔幾個月隨訪一次,如何根據自己的血糖水平調整藥物,這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從其他途徑了解,而這些歸根到底都是臨床醫師的基本責任。說白了,在國內看病就是一鎚子買賣,我給你開了葯其實並不知道你以後會不會好。而事實上,根據美國內分泌協會的糖尿病治療指南,每個糖尿病病人不單單需要通過藥物和飲食控制血糖,需要每三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以確保血糖控制良好,同時需要每隔一年檢查是否存在有糖尿病併發症(如糖尿病足、外周神經病變和腎臟受損),以及排查高脂血症等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而這些重要的隨訪內容,在我國缺乏全科診療制度和慢性病管理意識的情況下皆為零。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血糖控制不佳而並沒有及時就診,造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腎臟病、冠心病及腦梗等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同樣的道理可以推廣到腫瘤篩查、高脂血症、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規律隨訪等等。
- 住院病人的資源分配:記得我在醫學院實習的時候,心內科經常會收「高血壓待查」的病人,無非就是新診斷的高血壓,病人入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來排查其它的系統性疾病。而事實上,有明確危險因素,且沒有其它臨床證據指示繼發性高血壓的病人,是完全不需要排查其它繼發性疾病,更不需要住院的。反觀很多「重病人」,因為病情重、預後差、死亡率高,影響科室效益,又不能提高床位周轉率為科室帶來收益,只能被住院部以「沒床位」這個理由無情的拒絕,躺在急診而得不到最有效的診治。而反觀我現在所在的醫院,病情穩定、門診可以解決的疾病很少會收入醫院進行診治,而病情重的病人絕對不會因為「沒床」而無法收治入院。這關係到醫院床位分配(美國的醫院沒有所謂「內科病房」或是「亞專科病房」的概念,住院部內外科共享,有床位就一定會收)、「科室效益」的決定因素等等多個原因,就此就先不贅述了。
- 其它輔助科室及醫療場所的缺失:這裡我主要指的是Physical Therapy和Occupational Therapy,國內好像類似於康復科?意思是部分出院的病人,在出院前需要進行身體功能的評估,看看他們回家以後是不是能夠自己獨立完成家務活動、是否能自己出去買菜、自己做飯穿衣,以及平時活動會不會摔倒等等。因為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在醫院住院期間通常都躺在床上缺乏活動,很容易造成肌肉萎縮和身體機能的退化。而通過PT/OT的評估,病人可能在回家後需要有康復治療師來幫助他們回復力量,可能身體太弱需要去護理院等等。反觀我國,病人出院後基本就交給家屬/護工了,以長期卧床的病人為例,他們需要定期拍痰防止吸入性肺炎、需要經常翻身防止褥瘡,而缺乏護理院、護理護士會給每個家庭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經濟負擔。而家人或護工並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並不知道如何系統的護理,從而可能會給病人帶來更多的併發症。
- 低質量的醫學教育:參考我之前的回答 目前中國醫學教育問題大不大?
雖然有這麼多的吐槽,但不得不說我國的醫療系統在資源如此匱乏的情況下還能高效的運轉,主要歸功於廣大醫務工作者的付出。希望未來能看到我們的病人能夠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也希望如一潭死水的醫療系統終有峰迴路轉的那一天。
我行業內
中國醫生一個月做的手術比國外醫生一年做的都多,50多歲的教授做手術,徒手操作,哇塞,那手術做的漂亮啊。牛逼
人家日本的,30多歲,醫院配一台術中定位,哇塞,做的比你50多歲的還好。人家一年才做多少這樣的手術。
中國醫生簡直活在石器時代
這只是個小栗子中外醫療差距並不體現在頂級醫院的差距上,事實上這方面的差距其實不大。真正的差距體現在平均醫療水平。中國長期沒有規範化的住院醫師培訓,現在有了也是流於形式,醫生入職門檻太低(執照考試太容易,紀律鬆懈,考分考紀渙散),收入和地位低,風險和壓力高,越來越無力吸引高端人才。久而久之,越來越差。
請看到最後,感受一下什麼叫用生命在留學~
其他國家我也不是很了解,簡單從一個留德中國學生的角度說說中國和德國的醫療現狀吧。坦白說,在高尖端方面中國和德國的醫療水平確實有一定的差距,治療疑難雜症肯定完勝中國,在腫瘤治療,眼科,口腔科等領域,包括一直作為段子口口相傳的德國骨科,都是國際前沿的,德國醫學可以稱得上是現代西醫的創建者。
頂尖高校中學制漫長的培養計劃和大量的高素質醫學生同樣也是奠定德國醫療基礎的重要一環。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悠久的西醫傳統,賦予了德國大學醫學專業充沛的活力,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從業學習和深造,這其中也不乏中國留學生。即使拋開頂尖的醫療水平不談,德國的醫療設備和製藥工藝也是世界一流的。德國公司基本壟斷了高端儀器市場,中國很多的先進醫療設備也是從德國進口的,比如西門子集團的醫療電子設備。製藥業巨頭拜耳集團更是全球製藥領域領頭羊之一。
是不是看到這裡要開始覺得我崇洋媚外,沒有愛國精神了?不不不,我就是想客觀闡述一些現階段的現實。況且我今天的矛頭其實是對準德國的,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欲抑先揚。
雖然德國的醫療從醫生水平到精密儀器都是一流水平,然而他們的醫療環境和保障的確不能很好的落到實處。大餅很好看,但是不好吃,甚至吃不到。在德國,真是真真正正的看病難。之前在一個sneakerhead群里聊中外問題時,一個英語老師不停的吐槽中國體制下看病難,治安差,社會問題嚴重。我就舉例說了說國外看病的情況(以及我真的覺得中國的治安在國際上名列前茅,中國治安系統給我的安全感力壓其它大多數國家,這其中也包括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在這裡還想給中國警察的能力和態度瘋狂打call)他說「中國那麼好你還出國讀什麼書?」 特別想不免俗的說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但我什麼都沒說了,沒有必要。
首先說說頗為令人炸毛的預約機制吧。除了掛急診一般都得預約(哦,對了,急診不是你想掛就能掛的,像什麼高燒40度啊,這種對他們來說喝喝熱水就能解決的問題,就別來醫院湊熱鬧了),有的時候可能還沒到預約時間病就好了。這麼想想,這可能是堅強的德國人民的一種蜜汁治療手段吧,給你充足的自愈時間!
一直受胃病折磨的我就說說身邊一位急性胃炎朋友的辛酸史吧。急性胃炎突發,急需治療。家庭醫生需要預約,由於事發突然只能在診所等到空餘位置才能看病,於是從早上8點坐在排隊室疼到在地上打滾直到10點半才進去醫生屋裡。3分鐘大夫就看完了,讓他回去繼續吃以前的葯。由於沒有做胃鏡不能立即診斷,需要他到另外一個很遠的機構做胃鏡確診。可是到了那兒,卻被告知最近的胃鏡預約在25天以後。故事的最後是沒到25天這位可憐的同學的病就在無盡的痛苦中自愈了,胃鏡也因為考試緊張沒去做了。
還有之前認識的一小夥伴打球受傷了,預約的檢查是三個月之後,三個月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後來他膝蓋查出來積水,經常飛回國內放水,就是因為漫長的預約嚴重耽誤了治療,後來再也不見他在球場上拚命了,畢竟膝蓋是真的折騰不起了啊。所以說中國看病難的小夥伴你們怎麼看?中國看病難是人口基數大,但是你只要去醫院排隊挂號了,你總是能看到病的,總比德國動輒醫生就Urlaub(度假)不Urlaub也不給你看病來的好得多得多啊。醫生護士哪怕閑在醫院不干事兒,乾瞪眼兒看著你,你也得預約!這是規矩啊,不知道這是不是符合你們對德國人做事兒嚴謹的看法。
而且大家都知道闌尾是個小手術吧,我國內德語老師的一個學生,在德國突發闌尾,去醫院治療,闌尾嘛,割就割了吧,結果縫針的針腳和蜈蚣一樣,又粗又難看,還好是個男孩子,這要是個女孩兒,估計怕是再也沒有勇氣穿著比基尼去海邊了。更慘絕人寰的是,剛割完還沒給他的傷口消毒,他問是不是要消毒的時候,醫生直接拿鑷子夾著棉棒蘸著酒精扒拉開傷口,就去擦!!!我的天,我聽著都頭皮發麻,這也太不走心了吧。
德國人口少,很多病啊病例啊也不多,醫生可能當學生的時候學習過,但可能成為醫生很多年後都毫無實戰經驗,這就很嚇人了。萬一不小心得了什麼病,醫生都不知道要怎麼辦。之前就有個朋友的朋友因為肺積水,反正在國內不算是大病吧,結果在德國身上插了很久的管子,即使出院回家了還插著管子,放水!當時都嚇壞了,以為得了什麼了不起的大病,結果回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你說這都是什麼事兒啊,身心煎熬啊。大體說起來中國人多病多病例也多,中國醫生一個月做的手術甚至比國外一年都多(感覺自己可能還說少 了),毛主席多年以前就教導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啊。
我有時候在想,德國人民那麼摯愛運動 強身健體,每天從早到晚大街上都不乏打扮專業的jogging人士,健身房也比比皆是(而且價格低廉,設施完善,普及率極高)這怕不是被逼出來的吧,身體不好在德國怕是不好活啊。反正我基本小病自己扛,嚴重了就回國看,我寧願多排隊多等候。比如在德國摔壞了腳踝的我寧願捨棄假期在歐洲浪的機會也堅持回國治療。
截圖發一波,讓你們也看看我身邊在德國醫院受罪的小夥伴的看病日常,辛酸流淚
公司會有職業藥師培訓這一塊。
這部分有一個指標,每萬人擁有職業藥師人數。
在國內,平均水平為1.3.天津地區在全國前列為2.68.黑龍江地區比較落後為0.58
而聯合國要求每萬人擁有執業藥師6.2人。
可見一斑。
藥店這一塊卻是領先的,國際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三到四千人擁有一個藥店,而這個數字在國內為兩千人。
想一下,藥店數量明顯過多,而藥店的指導用藥水平卻低得可憐,這樣就造成很多問題,錯誤指導用藥,服務人員(只能稱藥店工作人員為服務人員)對藥品本身的藥理藥效只懂皮毛,很多藥物的用量用法,在身體那種情況下要如何增減藥量都是有很多說法的,很明顯這些服務人員並不懂得這些內容。但是大眾本身對藥物是有信任心理的,當藥物產生副作用時不會太在意。而且即使由於藥店銷售藥物的人員不具有相關職業資格,消費者維權不能,根本找不到人來索賠。
現在國家對醫藥監管這一塊力度正在逐年上升,但是實際的情況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詳述。
藥品行業涉及太多事情,藥廠,葯批,葯檢,藥品零售等等很多環節,而醫療行業更是更龐大繁雜的系統,其中的問題不想也一定更多!
儘管如此,雖無力改善,還是希望大家在購買藥品是一定諮詢藥店是否有執業藥師,要求藥師本人開具藥物,以便維權。
15年底國家的政策是每個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否則要取消該機構藥品銷售資格,國家的路還長,我們的路也要不斷探索,希望是越來越好的趨勢吧。
大家一起努力罷!
說中國醫生水平沒下限的,好像歐美有下限似的。。
我舅舅,北歐某超級福利小國華僑,尿頻尿急3年,嚴重影響生活。出門買菜都需要成人尿布。看過無數次當地醫生,都表示正常現象,讓回家休息。。
去年打著尿不濕飛回國,讓我幫忙看看,褲子一脫,我去,好大一個疝。安排住院手術,2天後出院,小便恢復正常。。所有費用包括護工8000。。
人家根本連最基本的體格檢查都沒做。。。
現在華僑全都回國看病還不是被老外坑怕了。。。
PS. 有錢去美國教學醫院看病的筒子當我沒說。。醫療水平一般是可以保證的。。就在剛剛,跟德國的房東對中德的醫療進行了長達半個多小時的辯論,第一次這麼激烈地跟德國人爭辯這個話題,所以趁熱來答這個問題。因為並不是醫學專業,無法回答題主提出的醫療差距有多大,我只能站在普通群眾的角度,客觀地對中外醫療進行評價,以下答案都來自我主觀的角度,歡迎大家補充。
首先介紹下自己的基本情況,坐標德國,去年十月過來念碩士,到現在12月,大概一年多一點。來德期間與醫生打交道三次,一次拔牙,一次過敏,再一次就是最近倒霉地摔了一跤。以上。
故事的開始是上個禮拜五,一個飄雪的日子,美麗的雪景,我帶著美麗的心情去學校,一手提著電腦,一手提著健身包,書包里背著大量書和課件,心裡盤算著下了課去健身房。越想越開心,腳步不覺加快,路過一片鋼筋地的時候,悲劇了,鋼筋上結了厚厚的冰,我矯健的大步一跨上去,直接向前一滑,整個人尾椎骨落地,對,你沒聽錯,不偏不倚,就是那個尾椎承受了包括我體重及背包的全部重量,自由落體到了鋼筋上,穿著短棉襖,下身只穿了一條牛仔褲的我,感覺到了寒冷的冬天脆性的鋼筋彈了一下,之後我就放空了十幾秒,直到疼痛蔓延到了全身。。。。之後的日子可想而知,周五下午了,診所都要關門,之後是雙休,也不會有人鳥我。。。在家「癱瘓」了幾天,周一才能勉強開始走路。。。我把這段經歷聲情並茂地描繪給了身邊的朋友及家人聽,大家一致認為我應該去看醫生,拍個片讓自己放心,我自己也在網上谷歌了很多摔了一跤留下後遺症的病例,越想越害怕,終於在周一撥通了多個整形矯正科家庭醫生的電話,想預約個骨科醫生,拍個照。由於德語太渣,我不知道摔了一跤怎麼講,於是在字典上查stürzen有摔跤的意思, 結果我在這邊說了一堆,那邊回了一句,「我完全不理解你什麼意思(ich verstehe dir gar nicht),而且預約都滿了,今年都不可能有。」,我還想爭辯一下,人家就把電話給掛了。。what?? 自尊心受到了一萬點暴擊,不甘心的我又撥了第二個,第三個。。無一例外,沒有Termin(預約)。
約不上,那就算了吧,我也本沒奢求看個醫生骨頭就能好,畢竟傷經動骨這個道理我都懂,只是想拍個片放心一下而已,但是第一個接待員的話讓我很不爽,是我對摔跤的表述有問題嗎?可能他們德國人的口語並不是這樣說的吧,但為什麼只有她一個人說完全不懂我什麼意思?
帶著疑問就去問隔壁的德國房東,把整件事描述給她聽,然後高潮來了。
房東:青,我實在是想不通,你為什麼摔了一跤要去找醫生呢?你現在能夠走路,並沒有什麼事啊?
我:是啊,我已經好了很多,但我家裡人希望我去找一下醫生,拍個片,確保骨頭沒問題。
房東:拍片?你是說x光或者CT什麼的嗎?那個你不可能拍到。而且你為什麼要拍片?你明明很健康。
我:雖然我現在能夠走,但是我的骨頭還是很痛,我怕以後會有什麼問題。
房東:(笑了),你不信的話,你去試試,你約整形矯正科的專科醫生,預約至少要等到一月以後,就算你現在拿到了預約,他看到你還能走路,也不可能給你拍照片,他會對你說你就好好休息,直到疼痛自己走,(bis der Schmerz geht weg)除非你嚴重到躺在地上,完全不能走動,才會給你做檢查的。
我:那我能不能自己去醫院拍照片,我只是想拍個骨頭的照片而已啊。。。
房東:你去了醫院,人家也不會給你拍,除非你自費四五百歐去拍照,而且這個不可能報保險,願意花這麼多錢就去做吧,再說x光本身對人體就有傷害。別人要拍片,都是非常非常緊急的情況,流血,不能動彈,非常非常嚴重,你去了急診,人家一看你全身都好好的,你說你要拍照片,大家都不會理你的。如果拍片那麼容易,我的腰每天都疼,我豈不是每隔一天就去醫院拍片了,那醫院的人就不用休息了。
我:在我們中國拍片就是一件很尋常的事,你身體不舒服了就去醫院拍個,也很便宜,在德國每個月都要交90歐保險費,可是基本上所有病都得自己扛下來,上次我過敏,整個眼睛都腫了起來,跑去急診,填了張單子,等了好幾個小時都不見醫生來,直到過敏自己消了,然後默默回去。
房東:在德國,急診都是優先最嚴重的病人,就算你到得比別人早,也要等,別說等幾個小時,就算從白天到黑夜,也很正常。所以你現在去急診,可能永遠等下去也拍不到照。並且,我懂你們中國醫療,我去中國旅遊的時候導遊說過,你們中國平時不用交保險,但是醫療貴得不行,一旦得了嚴重的病,癌症什麼的,所有費用都要自己出,我們不一樣,我們每個月壹佰歐保險費,以後生病的費用一分都不用出,這樣不是更好嗎?
我聽了啞口無言,悻悻擠出一句,那什麼情況下動用救護車呢?
房東:那就是癌症發作,或者心臟病,而且救護車特別貴,從醫院到某個轉角,500米的距離,就要四五百歐。所以我真的不能理解,為什麼你只是摔了一覺,非要去拍片!!(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我。。。哎,我啥時候強調非要去拍片了,我只是有想法去拍下骨頭,約不到也就放棄了誒。。不過也就不跟她解釋了,大概我再次刷新了她對中國人的印象吧。各位同胞抱歉了,可我真的覺得並不是能走路就代表你的骨頭沒問題了啊。
但她的話讓我對中德的醫療有了新的認識。德國一直就有著非常完善的醫療保險制度,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交著保險費,便宜的可能是每個月幾十歐(匯率8),高昂的私保我也想像不到上限是多少,價錢自然是決定了服務,像我們窮學生看個病就要預約,很多時候等到病好了都見不到醫生一面,而人家有錢人都有私人醫生。醫保涵蓋的內容也不一樣。在德國交保險是法律規定,延簽,打工都需要保險證明,表面上交了保險費看病就不用花錢,實際上確實如此,前提是你的病足夠嚴重。也就是說,感冒發燒肚子疼,過敏摔跤小傷口,沒事就別來湊熱鬧了,自己在家呆著好好養吧。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是真的大病,嚴重到引起醫院重視的那種,保險就真的有如神助,讓你體會到人間的美好,畢竟資本主義國家醫療費讓你傾家蕩產綽綽有餘。。
話說回來,我們中國呢,有一些保險,但是說在你重病時免除所有費用的好像沒聽說過,基本上得了絕症全部費用都是自己掏,家境富裕的能夠承受,家庭貧寒的就只能砸鍋賣鐵,負債纍纍去治病,誰也不想看到這樣的結局,可是我們中國能夠做到德國這種醫療保險嗎?
不能。
分析原因,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 首先,德國人每個月都要交高昂的保險費,拿最便宜的學生醫保來說,我現在每個月要支付90歐保險,換算成人民幣後是720元,如果參加工作了,那費用可能要翻一倍,如此高昂的費用,國內有幾個人肯交?很多人月收入可能都不到兩千,拿出一半的錢交保險,這個月喝西北風去?而且大部分人都有僥倖心理,我就沒有得病,白交那麼多錢幹什麼?
- 人口基數多。全部自費的今天,醫院每天都是門庭若市,大家都在抱怨掛不到號,約不到好醫生,假設看病不要錢了,按照我們的尿性,今天脊椎疼了,去做個CT,明天鼻子堵了,去約個特診,後天有點拉肚子,要去做胃鏡。想想中國人口是14億,醫院數量再翻幾倍恐怕都是不夠的。
- 德國醫院的醫學水平總體相差不大,而在中國,縣級,市級,省級醫院的差別還是很大的,而且不同的醫院擅長的領域又不一樣,雖然保險的費用可以決定你的醫療水平,可是到了生命攸關的時候,誰不想用最好的資源,最優的藥物?保險我每個月都交,我就得去大城市的大醫院,找最有聲望的大夫!在我們國內也不存在私人醫生這個說法,那麼這樣下去又是無邊無際的醫患問題。
暫時就想到那麼多,剩下的慢慢補充吧,其實對比起來我們中國的醫療也挺好的,至少一般情況下,花多少錢,治什麼程度的病,這是呈正相關的,也沒有什麼好抱怨。
前面還提到了一次在德國拔牙,在這裡簡單描述下,確實是保險全部報了,一分錢沒掏,但從我打電話給牙醫開始,折騰了好幾次,第一次是看牙,拍照,醫生說我們這兒做不了,推薦了另外一家。然後打電話預約,一個禮拜後去另一家,檢查完後,約了個拔牙的時間,然後拔牙,一禮拜後複查,再過一禮拜拆線,最後再過一禮拜複查。左約一次右約一次,前前後後跑了六躺!!在中國呢?據我同學描述,300塊錢,五分鐘搞定!要多省事有多省事了。
回到事件的起源,我摔了,想拍個片看看尾椎求安心,這種在國內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在德國卻成了種奢望,面對德國人不可思議的面孔,不禁感嘆資本主義的高高在上,體會不到普通群眾的疾苦。相較之下,至少在現在的我看來,接地氣的中國醫療更符合我的需求。
醫生的培養,或者說,優秀醫生的培養,絕對不是三五年能完成的。
我們不妨把醫生培養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校內培養。
第二階段:執業前期培養。
第三階段:執業早期培養。
後面再也不提,是我認為,一個普通人在經歷前面三個階段以後,應該已經具備了成為醫生的能力。
第一階段,國內名校也許和歐美日有差距,但絕對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關鍵是,大部分人成為醫生的途徑是——考一個醫學院(二本分數),一年後考證。
太簡單,太沒有難度。事實上,國內二流院校,也不具備培養優秀人才的能力。
我不是否定所有二流或者說二本院校的學生,哪怕小學畢業也有大把人才,只不過,你的優秀是因為你個人,並非是你接受了優秀的本科教育。
所以說,在第一階段,國內頂尖院校和國際並沒有什麼差距,但大部分並未進入頂級學府的准醫生,相比國外平均水平,已經差了幾個檔次。
第二階段,我們不妨理解為目前國內剛起步的規培。
我呸。
說這個政策我都覺得髒了嘴。
對於規培醫生,醫院幾乎沒有任何管理的能力。
比如我,作為一位醫生,可能智商不高,能力也不強,但至少我在工作上還是有一些主觀能動性的。
哪怕凌晨三點,如果主任給我打電話,我也會去單位的,雖然嘴裡罵著娘。
但是規培生並不會。
醫院不給人家獎金,你憑什麼使喚人家?
說的俗一點,我就是為了領導的好印象,為了幫同事減輕負擔,我也會無償加班的。
規培生會嗎?人家在意領導和同事的關係嗎?
人家幾個月以後就離開科室了,三年以後就離開醫院了,晉陞、加薪全都不靠你們,過來就是走個形式,何來積極性?
至於規培的考核……說句實話,還不如執業醫師考試有含金量呢。
反正就是消磨時間唄。
國內的規培達到國外水準?恐怕我有生之年是見不到了。
畢竟這玩意不和執業掛鉤,也難以進行具體考核。
第三階段,也就是職業生涯最初那麼幾年的學習了。
依賴文獻,依賴工作中自行體悟。
說句實話,有人調侃國內外科醫生是開刀匠,調侃國內口腔醫生是拔牙匠。
工作強度太大,技術上絕對熟練到世界頂級,但真的對能力有多大提升?
我曾經一天給22個病人拔智齒。
在我見過的國外某醫院,整個團隊一周的工作量大概這麼個數。
可以說,三個階段都在被人家吊打,最後還能和人家比肩嗎?
但不要忘了,中國的經濟體量在全世界只輸一個美國。
只要拿出一個小零頭,足夠培養幾萬個優秀醫生。
就算培養不了,也可以送你出國培養。
可以說,以我個人局限性的觀察,國內的頂級醫生,相比歐美頂級醫生,沒什麼差距。
如果你開出一年50萬美元的工資招聘家庭醫生,相信你會滿意的。
差別在哪?在於普通人所能接觸的醫生。
這你也別怪國家。
人家醫生一言不合學費兩百萬人民幣,負債纍纍,覺得人生都失去希望了
當了醫生以後兩年還貸,三年買房,三十歲可能還活得像狗,35歲他家的狗就比你活得好了。
中國不是沒能力這麼搞,問題是,這麼搞了以後,不知道窮苦人怎麼看病。
年入百萬的醫生中國不在少數,年入三萬的老醫生也是大把。
前者有市場,後者也有。
我在墨爾本上學,同學今年年初打籃球腿骨折了,去這邊的醫院(學生只有基礎醫保),挂號50澳刀,然後醫生告訴他,人太多先幫他預約,他想行啊,骨折這種事再怎麼樣一兩天就能排上。然後醫生告訴他,預約到了一星期以後........然後他買了機票回廣州做手術去了......
我曾問過來學院交流的美籍華裔,她對中國醫院的現狀有什麼看法.
她這樣回答我:在美國,想要提升一個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會傾向於招更多更牛的護士.而在中國,醫院是招更多更牛的醫生.
就護理領域而言,專業課程書籍的編排結構與細緻程度、外教上課時所傳達的護理理念和中國目前臨床的差異,就足矣讓我感受到中美醫療的差距.
非常想聽對中美醫療有深入了解的前輩講故事.已備好小板凳,強勢圍觀.^ω^我來說說自己的感想吧,本科和博士都是中山大學畢業,還是挺好的醫學院校的,我很愛母校,不許大家黑她。現在在哈佛醫學院訪學,已經簽了某省省屬三甲醫院,明年回國就入職,然後規培。先說自己的感受,整體水平和美國醫生有差距,體現在非專業基礎不如他們紮實,而在專業領域不如他們站在前沿。
這裡的每一點都是有原因的,但是這個差距,彌補起來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先說第一點,廣度,即非專業基礎的的牢固程度。
在美國,所有的醫生都是醫學博士(MD),即便是普通社區的醫生也是的。而毫無疑問,我國基層醫院的博士鳳毛麟角,水平差距自然明顯。而這些社區醫院的醫學博士和我國三甲醫院的博士比水平如何?我個人認為在非專業領域的基礎知識上,美國的醫學博士要紮實很多。首先美國的醫學學習4年,是以本科以上水平開始,其次這四年屬於不分科學習,這點和我國5年制的本科類似,但是我們的起點是高中生。而高中生和已經接受過大學教育的本科生的學習能力上還是有明顯的差距的。而在臨床實踐的過程中,美國的臨床帶教的負責程度和規範程度則明顯高於我國。一方面是美國帶教監督考核更為規範,投訴,反饋機制完整,簡單說來,學生覺得沒有學到東西,可以投訴,要求退錢。在我國,缺乏這樣的機制,學生覺得沒有學到東西,並沒有任何高效解決渠道。其次,我國好一些的醫學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此時選擇考研,一般院校也要考慮找工作,這就面臨著學生難以沉下心去學的問題。還要考慮到美國學費高昂,學生會珍惜學習機會,而我國學費低廉,實習一般也不額外交錢,所以有時候也沒有那麼珍惜。因此五年制本科在理論知識上,臨床實踐上都不能與美國這些醫學博士比。
而如果博士與博士比呢?答案也是,在非專業基礎知識上有差距,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國,通科醫學教育基本到本科就截止了,碩士,博士是專科教育,非專科的基礎知識不但不會提高,反而由於長期不能得到運用,會遺忘下降。也就是說,對於很多人來說,你問一個內科博士關於婦產科或者外科的問題,他可能答得還不如剛畢業的本科生。就問你怕不怕?但是其實大家不用怕,反正我國本來就規定了不得跨專業,跨科室行醫,大家會自覺叫專科會診嘛,自己做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
那麼如果專科和專科比呢?很不幸,也有差距,首先美國的專科醫生是額外培訓後再從業的,這就是說,博士畢業起點,再培訓若干年。而顯然,我國很多專科醫師尚沒有博士學位,而像我這樣的有博士學位的,規培尚未開始,非專業知識已經還給老師的,在知識廣度上有差距,而在專業深度上,由於臨床型,科研型的轉換,以及大家重視科研輕視臨床的導向,導致諸多臨床型博士還是一天到晚泡在實驗室,在科室待半年就不待了。所以臨床能力有提高,但是有限。實際情況變成,專業知識可能比美國的社區醫生強,但是非專業知識有差距,而專業知識又不能和美國的專科醫生相比。有人問,為什麼那些臨床博士不好好學?因為發文章才能畢業啊。碩士階段同樣面臨考博或者找工作,也會有一段時間心不在焉。科研方面的話,人家有一票專職PhD搞,相比我國大部分醫院醫生兼職,就問你怕不怕(#?Д?)。從教育方面來看,我國確實和美國有一定差距,所以國內開始搞8年制,但是似乎並不怎麼成功。他們是天之驕子,但是卻飽受爭議。我想,課程改了,但是大環境未變,又想發文章,又想臨床技能過硬,但是最後可能兩邊不靠。即便在國外,MD與Ph.D的聯培似乎也不是太順利。
有沒有補救措施呢?當然有,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啊,我認為這非常重要,但是核心問題是一方面待遇低,另一方面是大家還要找工作,學生無法沉下心來,醫院也不願意用心培。有沒有例外?當然有,舉個例子,我就會很認真的規培啊,為什麼?是我覺悟高嗎?不是!原因很實際,第一我是入職後規培,就是說我不用再找工作,第二由於我是正編所以工資獎金比一般規培生高很多,大概乘以2到3以上,不是我收入高,是他們太低。第三我已經有博士學位了,我也不需要再去考什麼升學考試了。第四,因為我已經是這個醫院的人了,他們知道我不會跑,所以也會願意培養。但是反過來,大部分人可能上述四點一個都沒有享受到,如何能讓他們認真學習?
說了這些只是醫生的差距,其他醫療器械,外圍團隊的差距也是明顯的。不過總體來說好不好解決?好解決,投錢就可以啦!
此外歐洲部分國家和我國類似,醫生可以只是本科而不是博士,(physician but not doctor),這種比較可能更有可比性。我本科雖然是中大五年制本科,拿的醫學學士,但不是臨床專業哦,就問你怕不怕,( ′▽`)。不過本科保送後,碩士在臨床我可是很用功的。我是5年+3年+3年出來的,以臨床碩士專業型的身份考的證,由於一直準備考博,也沒有怎麼複習,不過最後461分一次過吧,所以是合法的醫生,大家不要怕( ′▽`)。最後還有2到3年規培,2到4年的專培等著我,噢耶( ′▽`)
我不學醫,但是我有個這樣的自身經歷。
我在大土澳的墨爾本約會過一個墨爾本皇家醫院的外科醫生,40歲左右的樣子,什麼科的我一直沒搞明白。這醫院是相當不錯的,我同事說疑難雜症都是送這家醫院治的。以上是背景,你們自己判斷這醫生的水平吧。
故事是,這醫生幾年前去西安待過兩三個月的樣子。去幹嗎的呢?去那邊一家醫院學習。我真沒弄明白這個學習是什麼意思。聽上去好像也是在西安上了兩三個月的班。
我就問他。你覺得那邊的醫術怎麼樣啊?他巴拉巴拉跟我說了半天,說他交的中國醫生朋友,有五套公寓,每套公寓里都有一個老婆。醫生們不要噴我,他就是這麼說的。
我說,我問你醫術怎麼樣,么有問房子。我要生病了是回國還是在這兒治啊。他問我,你有私人醫保嗎?我說沒有。他說,如果不是癌症這種,還是回中國治吧。(我有政府醫保,但是沒有私人醫保。大土澳的政府醫保就是鍵盤俠們yy不已的全包!但是排隊!)
後來某次講到生孩子的事,當然是指他的孩子。我表示我想回中國生,因為我不愛這邊的吃的。他表示,無妨。
這就是我認識的一個西方發達國家醫生去中國進修後的真實觀點。
在米國訪問大半年了,放射科。
診斷差距真覺得不大。
培訓制度的確比國內好,是因為醫學生基本素質就不一樣,而且學費也是超高。
工作效率極度低下,我常覺得我一個人在國內一天乾的活抵了他們全科室的報告量。
收費人家六千刀一個,我嘛2百人民幣出頭,哈哈,要是遇上多部位我就更慘。
作為病人,體會就是,你要不說你要死了,預約可以到半年後,以前總是好奇為什麼超市有那麼多美國葯賣,來了病了幾次算是理解了。
要是沒保險看病,不是土豪就別想了,平均住院一天五千六百刀,就隨便找家庭醫生說幾句話也是幾百刀起步的,急診什麼絕對天價......
來後我只能說我更愛國了,作為醫生,我覺得我沒有他們前期的付出,以前老覺得報酬低,想了想那也是多少付出多少回報,作為患者,我覺得生在國內真的看病太方便了,而且真心不貴!
藥品,醫療設備,醫師技術與一線科技水平差異不超過3年,審批時間而已。
護理,養老,財政投入以及相關法律制度大概差了20年吧.......醫療水平?別鬧,中國醫療系統不健全。
頂尖醫生水平不差,平均水平堪憂。醫療資源不平均這個問題大家都懂。
至於醫療系統內除去醫師其他的職能部門,那就別比了太丟人了。護理病理影像部門還算好的了,藥劑和沒有差不多,臨床藥師系統?別說普通百姓,業內有幾個知道這是真是幹嘛的?醫療人文?別鬧了。國內醫生幾乎幹了歐美所有崗位的活,你叫他們怎麼人文。
國內的醫療還有太遠的路要走,太遠了。遠到看著絕望。
推薦閱讀:
※高熱量的食物,如漢堡三明治,對於瘦子來說也是垃圾食品嗎?
※擼真的對身體不好嗎?
※獻血對人體是否有害?
※皰疹病毒是嗜神經病毒,狂犬病毒同樣是神經病毒,前者不易從神經元中清除,狂犬病毒也不能清除即使有抗體?
※高危性行為(eg.約炮)之後應該進行哪些項目的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