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唐朝的少數民族政策?

唐太宗李世民平等對待異族,我們後人誇讚唐朝有泱泱大國的胸懷和氣魄,實現了文化輸出;但是否也因為唐朝主動輸出了中國的官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進而導致了吐蕃以及北部異族迅速發展,從而產生了很多半游牧半農耕的政權,讓以後的漢族政權面對了更恐怖的外敵?


選自《貞觀政要》

秘書監魏徵曰:「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敗,此是上天剿絕,宗廟神武。且其世寇中國,萬姓冤讎,陛下以其為降,不能誅滅,即宜遣發河北,居其舊土。匈奴人面獸心,非我族類,強必寇盜,弱則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秦、漢患之者若是,故時發猛將以擊之,收其河南以為郡縣。陛下以內地居之,且今降者幾至十萬,數年之後,滋息過倍,居我肘腋,甫邇王畿,心腹之疾,將為後患,尤不可處以河南也。「

溫彥博曰:「天子之於萬物也,天覆地載,有歸我者則必養之。今突厥破除,余落歸附,陛下不加憐愍,棄而不納,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愚甚謂不可,宜處之河南。所謂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懷我厚恩,終無叛逆。」

魏徵曰:「晉代有魏時,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統勸逐出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數年之後,遂傾瀍、洛。前代覆車,殷鑒不遠。陛下必用彥博言,遣居河南,所謂養獸自遺患也。」

彥博又曰:「臣聞聖人之道,無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歸我,收居內地,教以禮法,選其酋首,遣居宿衛,畏威懷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單于於內郡,以為漢藩翰,終於一代,不有叛逆。」又曰:「隋文帝勞兵馬,費倉庫,樹立可汗,令復其國,後孤恩失信,圍煬帝於雁門。今陛下仁厚,從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長,不相統屬,力散勢分,安能為害?」

給事中杜楚客進曰:「北狄人面獸心,難以德懷,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處河南,逼近中華,久必為患。至如雁門之役,雖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無道。中國以之喪亂,豈得雲興復亡國以致此禍?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絕,列聖通規。臣恐事不師古,難以長久。」

太宗嘉其言,方務懷柔,未之從也。卒用彥博策,自幽州至靈州,置順、佑、化、長四州都督府以處之,其人居長安者近且萬家。自突厥頡利破後,諸部落首領來降者,皆拜將軍中郎將,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餘人,殆與朝士相半。惟拓拔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於道。

涼州都督李大亮以為於事無益,徒費中國,上疏曰:「臣聞欲綏遠者必先安近。中國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猶於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自古明王,化中國以信,馭夷狄以權。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自陛下君臨區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強,九州殷富,四夷自服。今者招致突厥,雖入提封,臣愚稍覺勞費,未悟其有益也。然河西民庶,鎮御藩夷,州縣蕭條,戶口鮮少,加因隋亂,減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安業,匈奴微弱以來,始就農畝,若即勞役,恐致防損,以臣愚惑,請停招慰。且謂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納。是以周室愛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齡;秦王輕戰事胡,故四十載而絕滅。漢文養兵靜守,天下安豐;孝武揚威遠略,海內虛耗,雖悔輪台,追已不及。至於隋室,早得伊吾,兼統鄯善,且既得之後,勞費日甚,虛內致外,竟損無益。遠尋秦、漢,近觀隋室,動靜安危,昭然備矣。伊吾雖已臣附,遠在藩磧,民非夏人,地多沙鹵。其自豎立稱藩附庸者,請羈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懷德,永為藩臣,蓋行虛惠而收實福矣。近日突厥傾國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變其俗,乃置於內地,去京不遠,雖則寬仁之義,亦非久安之計也。每見一人初降,賜物五匹,袍一領,酋長悉授大官,祿厚位尊,理多糜費。以中國之租賦,供積惡之凶虜,其眾益多,非中國之利也。」

太宗不納。

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宮。突利可汗弟中郎將阿史那結社率陰結所部,並擁突利子賀羅鶻夜犯御營,事敗,皆捕斬之。太宗自是不直突厥,悔處其部眾於中國,還其舊部於河北,建牙於故定襄城,立李思摩為乙彌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因謂侍臣曰:「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納魏徵言,遂覺勞費日甚,幾失久安之道。」
唐太宗晚年也對 「自故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後悔了。
愛之如一?笑話,那就是作死。

——————補充:關於唐朝皇族血統
@卧看遊絲
怪不得你誤會了,我剛才發錯資料了,這是證明唐朝皇族為漢人的證據。
最早提出李唐皇族是胡人不是漢族的是二戰時日本右翼學者金井之忠,此人發表了《李唐源流出於夷狄考》說李唐不是漢人是胡人。這是為日本侵華服務,為了給日本侵華找借口(「崖山之後無中國」思想也是當時日本類似的「借口」)。然而早已被打臉。
而把唐朝的統治者說成是"鮮卑民族"也是沒有確切證據的.開國皇帝高祖李淵乃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其七世祖李皓於晉末五胡入侵中原引發史上慘烈的五胡亂華大動亂時,在秦涼一帶建立漢人政權以自救,史稱西涼.據陳寅恪先生考證,這一帶和東晉以及繼承者南朝同為保存漢文化最完整,並對北魏的漢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地區.李家又怎麽可能是"鮮卑民族"?   
其實,在隋文帝楊堅掌握了北周大權後,李家也"復高祖姓李氏",即去"大野氏"而恢復了他們的舊姓"李".倘若不是漢人,何來"復其舊姓",即恢復漢姓?倘若李家真是鮮卑人,那麽推翻隋朝建立自己的朝代後,就該恢復他們那"鮮卑舊姓"啊.可他們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還拿出了他們祖先是漢人的家譜.這說明他們要麽是真漢人,要麽就是認同了漢人,並接受了漢人的文化傳統的鮮卑人.可是,假若真是後者,即他們真不是漢人而是鮮卑人,那也該知道並接受了漢人的文化傳統觀念.歷史上漢人是很重血統,有非常強烈的血族意識和血族感情,因此特別注重祭祀自己的祖先,絕不會把他族祖先當作自己祖先來祭祀,因為"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即祖先的神靈不會享用不與自己同族,不是自己子孫所供奉的祭品,所以人們也不會去祭祀異族祖先的亡靈.這是漢人,特別是掌握國家政權,江山社稷的皇帝及其貴族們自古就嚴格遵循的祭祀原則.而且祭祀是一項嚴肅的國家大事,決不允許隨隨便便把他族祖先當自己祖先來祭祀,這就是《禮記·祭法》所說的"非此族也,不在祀典.".所以,認為自己祖先是漢人,並有家譜佐證的李氏只能是漢人.   
著名隋唐史專家陳寅恪曾對李氏祖先進行過分析論證,也得出了李氏血統其初本是華夏的結論,陳先生還推論李淵可能不是隴西李氏之後而是趙郡李氏之後,但趙郡李氏同樣也是漢人,而且也曾是望族,不是什麽鮮卑族.   
就是北魏的孝文帝,雖然他大力推行漢化政策,嚴禁鮮卑語,鮮卑習慣,鮮卑姓氏和鮮卑服裝,但也沒有到竄改自己的家譜,弄個千百年前的漢人大臣作一朝皇帝的祖宗的地步.所以,所謂李氏本是鮮卑人,杜撰了自己祖先是漢人的家譜的話,不但沒有任何根據,道理上也是說不通的.    正因為唐皇室祖先一直都是漢人,所以唐朝建立後,不僅沒有像四五十年前的北周,北齊那樣恢復鮮卑姓氏或鮮卑特色,而是同隋朝一樣,建國後還把本已所剩無幾的鮮卑特色也極力抹去.李家當然也不可能"改回"什麽"大野"之類的鮮卑姓(這個姓本來就是從前的鮮卑皇帝"賜予"的嘛).


李世民自己的胡風就很盛。


舉個例子:上乃召世民,撫之曰:「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從唐朝自己的角度來說,出於北方邊塞鮮卑化的漢人,對華夷之辨不太感冒,也不太相信,覺得我只要言行舉止和正式場合禮儀像漢人就行,至於風俗習慣,平時的穿著打扮,類似胡人沒啥問題。好看方便,有何不可。


這是一種政治家的天真。


冰冷的政治學原理會教育我們,一個民族的衣冠,服飾,禮儀,語言,一體而言,不可偏廢,只有強調不同之處,才能維持比較旺盛的民族主義情緒(我們現在宣傳也是說中華民族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而唐朝在這方面,做的遠遠不夠,胡人的婚嫁觀念,宗教,男女地位,奢靡風氣,為統治階級所推崇,並且最後顯然是玩過頭了。

可以說,唐代的活力,是外部輸入的,而不是內生的。一旦這種外部輸入出了問題,唐朝會很快完蛋——安祿山就是個外部輸入出問題的典型,在他出事兒前,沒那個皇帝覺得胡人是不能做方面軍政大員的,我們強大,富庶嘛,他們感恩戴德還來不及。但是有一天你要是虛弱了,怎麼辦呢?


一部羅馬衰亡史,而歷史的對照面,就是唐朝。


在歷史的層面上,政治上的取巧是沒有好結果的。羅馬人用日耳曼的將領,可能只是無奈。唐代大量使用胡人軍官,到後面越演越烈,這並不是無奈。


這是主體民族不願意流血的徵兆,犯了同樣錯誤的,還有阿拉伯人,一部阿拉伯史,突厥人的名字其實更為重要。


兵法雲,先為不可勝。古諺:居安思危。由於唐朝崛起的太快,對突厥的反擊過於取巧和快速成功,自己內心的虛弱又過於明顯,所以,一個統一大王朝,居然只混了133年就被叛軍端了首都,中間還經歷了一次武則天奪權事件。


唐代在安史之亂的極盛而衰,為後來一千年的慘痛歷史撬動了齒輪。


於是,在宋朝,華夷大防被提高到了變態的地步,漢人再也沒有那個自信去搞萬國來朝,同時,堅守在西域和涼州的漢人殘部,被西進的喀拉汗王朝逐一消滅,其慘烈和悲壯令人痛哭,不親自去那些遺址看一看,是不能夠了解邊疆地區漢人的堅忍和爆發力的,他們還堅守著唐代的年號,而大唐早就拋棄了他們。


於是,宋人再也睡不好覺,燕雲十六州丟掉了,是沙陀人的傑作,他們是唐朝王室的盟友。西北的產馬地也丟掉了,是党項人的傑作,他們,也是唐朝的盟友。在這種情況下,要麼選擇清醒地,轟轟烈烈地一死,如岳飛。要麼,就維持表面上的精緻和優雅,希望滅國的時刻自己已經去世,如大多數人。要麼,就像辛棄疾一樣,不為英雄烈士,只好和桓溫宋武帝對話,可惜茶商軍太水,讓辛棄疾當賊的願望都沒能實現,只好追求財富和藝術了。


東晉的結局好於南宋,起碼,是漢人清算了這批軟弱的混蛋。


感謝蒙古人,最後是張弘范滅亡了南宋,這是最後的,僅存的一點情面了。

辛棄疾死前高呼殺賊,究竟是要殺誰?呵呵。讀讀他晚年差點卷進去的韓侂胄北伐事件吧。


於是,朱元璋完成了漢人的復仇以後,剛剛從滅國的廢墟中蘇醒的漢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明朝變得過於剛猛和不妥協,納貢?拖出去。和談?拖出去。打不過?打不過就去死。這個王朝秉性,成功塑造了明末的那幾年歷史。相信我,即使是岳飛或者辛棄疾北伐成功了,他們的凶暴和極端,一定不會在朱元璋之下——何況老朱比他們還慘痛,他還當過幾年的四等人呢。


於是,滿清奪權之後,夷夏大防提高到了新的變態等級——這一次是逆向的,明末漢人文官的苟且讓滿清明白,這種僵化體制對自己民族性的巨大腐蝕。


以上是唐代不經意地扳動了歷史的齒輪後,一千年來的連鎖反應,其嚴重程度,不亞於路過牛家村的丘道長。


總結一下的話,唐代對待異族的開放態度,是一種富貴和順境期間人類應有的弱點,人類作為個體是有可能克服這種弱點的,但是作為群體則不可能,這個弱點就是——當一切都順利的時候,我有什麼理由去思考懸崖的高度?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而人之道,從來是損不足而補有餘。由於人類作為群體性的這種弱點,天道就一定會起作用:


當你順利,很順利,一直順利的時候,你要小心了。


當一個王朝順利,很順利,一直很順利的時候,這個王朝要完蛋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得容易,不了解唐代以來,一千年的華夏民族衰亡史,又怎麼能對當時的風氣有客觀的估計呢?


但是,從個體而言,一味沉溺在唐代氣象表面中的人,永遠和史書無緣。


唐代以後,我們的民族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衰亡。

逞一時之快,鑄千年之錯,這就是我的評價。


最高票簡直瞎扯。空有煽動性和文采而已。安史之亂和唐朝重用胡人並無必然聯繫。其直接原因有三,一是李隆基貪功冒進設天寶十鎮;二是李林甫阻礙了邊將入相之路;三是李泌說的賞罰不明,如果賜安祿山百里之地而非讓其獨領三鎮,就沒事了。全都是唐玄宗統治術的問題。滿清的統治民族也不願流血,也在漢化,人家怎麼沒一百三十三年被人端了首都呢?至於什麼唐的民族政策影響了千年氣運,這論證簡直真的和丘處機路過牛家村的邏輯有一拼了。這種答案得最高票,真心是「一百頁邏輯的論證抵不過一句押韻的誹謗」!


完全是一個失敗的政策,直接導致了唐代的衰落滅亡同時造成了回鶻和契丹的崛起從而影響了兩宋幾百年。我們現在之所以稱讚它,實際上是為政治服務,因為我黨的民族政策和唐代有異曲同工之處。沒辦法,這就是為何歷史書上對唐代後期一筆帶過的原因。
有人認為唐代的民族政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就是扯淡了。這是偏信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表現。其實唐代重用異族只不過是李隆基的愛好,如果換一位皇帝歷史會大不同,絕對不會出現一個雜胡都敢稱皇帝的情況。自玄宗開始,胡人開始掌握軍政實權,然後就發生了安史之亂。還有那位說因為唐王朝有鮮卑的母系血統所以會實行這個政策的,沒有搞明白,唐重用的可是雜胡、突厥、沙彌而不是鮮卑,這些民族可是和唐一點關係都沒有啊。終唐一朝鮮卑人的實際權力是不斷下降的。


贊同@皇黑火,安史之亂是制度原因,和民族問題無關。
假如把胡人安祿山換下來讓一個漢人將領去「節制四鎮」,假如把雜處河北的少數民族全部換成漢人,只要制度不改變,節度使依然一家獨大擁兵自重,邊將依然無法入相,地方節度使和中央互相猜疑,安史之亂依然會爆發。

假如安史之亂爆發後,朝廷「徹底醒悟」,反思自己「開放的民族政策」,撤掉所有的少數民族將領換上漢人將領去平叛。那麼像李光弼,高仙芝,僕固懷恩這些優秀的少數民族將領就無法出現在平叛的戰場上,安史叛軍會獲得勝利。

假如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能夠讓哥舒翰固守潼關不出戰,又或者是唐肅宗能夠採納李泌的建議,忽略兩京周圍的叛軍,派郭子儀李光弼率領主力直插叛軍老巢范陽,安史之亂可能就會像西漢的七國之亂那樣被迅速平定,之後的唐朝就不會一蹶不振,後世也不會有民族主義者拿安史之亂來說事了。

忽視制度層面上的根本原因,卻完全歸罪於一些似有似無的民族差異,是非常愚蠢,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永遠都無法解決問題。


唐朝強大的時候是他把狄夷酋長們抓到長安看大門的時候,等他開始把應該抓去看大門的提升為軍事長官之後,結果就是身死國滅,天下大亂了。


唐朝沒有少數民族,哪裡來「少數民族政策」?
這世上只有蘇聯有少數民族,後來傳染給了幾個衛星國。而已。

路過而已。每次偶然看到國產歷史紀錄片里出現「少數民族」的字眼,都立即感覺跟吃了翔一樣提神。


看到某些人在回答里推卸責任,把宋朝自己表現不夠好、擴張不力的責任推給唐朝。
宋朝沒有幽雲地區、沒有產馬地等等(何況宋朝有戰馬產地與輸入通道靈武,但是宋朝自己丟了靈武,但不過宋朝河東路和永興軍路仍然有產馬地),正是宋朝自己表現不夠好、擴張不力造成的結果。

漢、唐、明靠自己擴張佔據幽雲等戰略要地,為什麼宋自己占不了還有臉要求繼承?宋朝國防形勢上的爛攤子,是宋朝自己表現不夠好、擴張不力的結果。

漢朝後期就有很多異族內遷了,五胡亂華、南北朝等更是異族內遷。以宋朝的表現,既是沒有沙陀人、党項人、契丹人,也會有其他異族代替他們做那些事。

秦末大亂、隋末大亂留下的爛攤子,漢朝、唐朝怎麼不怨秦朝、隋朝? 劉邦、李淵起兵時,地盤很小,而且根本沒有什麼幽雲等戰略要地。 漢朝、唐朝打敗眾多內外強敵才佔據幽雲等戰略要地。 而宋朝自己表現不夠好、擴張不力,沒能佔據幽雲等戰略要地。

劉邦、李淵當年起兵的時候,兵少、地盤小,有眾多內外敵人。秦末隋末大亂破壞嚴重,人口戶口驟減(例如《通典》記載,隋末大亂導致隋末唐初武德年間僅200餘萬戶),匈奴、突厥再次壯大(例如突厥在隋末再次強大起來「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極盛程度,不僅佔據西域、河套、漠南、漠北、東北等地,還把河西、隴右、隋朝山西北部、陝西北部、河北等地納入勢力範圍),還有強大的割據勢力(例如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歸附於突厥,與唐朝為敵)。

漢朝、唐朝打敗眾多內外敵人,擴張出較大的疆域、改善了國防形勢。而宋朝疆域較小、國防形勢較差,正是宋朝自己表現不夠好、擴張不力的結果。

================================================================

五代時期,幽雲地區仍然是心向中原王朝的。 後周-宋初,幽雲地區仍然心向 後周-宋。反倒是經過北宋,到北宋後期時,幽雲地區對宋的向心力降低了。

幽雲(此處指燕雲十六州)這事其實怨不了其他朝代,只能怪宋朝自己太弱。

其實宋朝接手的條件、形勢遠好於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

宋朝趙匡胤直接篡取了強大的、已經統一了大部分中原的後周,其他割據勢力又弱(要麼軍事弱、要麼君主昏庸)又不聯合抵抗宋朝,外敵遼正是內部3個勢力內訌、昏庸的睡王當政、下屬各部紛紛反遼的時候。

而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地盤極小,幾乎沒有地盤,還面對內外眾多強敵。(劉邦起兵時地盤很小;李淵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地盤也很小;朱元璋起兵時地盤也很小。都遠小於宋初接手的後周。)

有人說宋朝沒有幽雲、沒有產馬地。然而,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不僅沒有幽雲、沒有產馬地(而宋初有產馬地),而且地盤遠小於宋初接手的後周。

但是漢、唐、明擊敗眾多內外強敵,擴張佔據了幽雲,還佔據了產馬地,還擴張佔據龐大疆域。而宋朝卻連幽雲十幾州這中原的一部分都占不了,連統一都沒做到。

劉邦起兵時馬很少,李淵起兵時臨時買的2000匹馬,也很少,朱元璋起兵時馬仍然很少,都遠少於宋初的戰馬數量。即使在後來明朝在漠北取得捕魚兒海大捷之後,明朝馬匹仍然不多,根據《中國養馬史》、《明史》記載,1390年,明朝清點全國軍隊,只有馬45080匹,這還是在驅逐蒙古、基本統一之後,才有這些馬。

但是漢唐明擊敗強敵,自己擴張佔據產馬地,發展馬政,馬匹數量增多。

而宋初官方掌握的馬匹曾超過20萬匹,遠多於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的馬匹數量。

宋朝戰馬曾經很多,《文獻通考》兵考四 記載宋朝:「今天下甲卒數十萬眾,戰馬數十萬匹……」
宋太宗之後,《文獻通考》記載宋朝:「坊監及諸軍馬二十餘萬匹……」
宋朝曾有戰馬數十萬匹, 後來宋朝坊監及諸軍馬曾超過20萬匹。然而,朱元璋統一全國、並且取得捕魚兒海大捷之後,才45080匹馬。而宋朝擁有更多的馬匹,卻連幽雲等地這中原的一部分都沒能佔據。

宋朝本來有戰馬產地,宋初有靈武,靈武既是戰馬產地又是輸入戰馬的通道,但是後來宋朝自己犯錯誤丟失了靈武。

即使這樣,宋朝還有河東路和永興軍路等戰馬產地,

《宋史》兵制馬政記載 「河東嵐、石之間,山荒甚多,汾河之側,草地亦廣,其間水草最宜牧養……河東一路,水草甚佳,地勢高寒,必宜馬性。又京西唐、汝之間,荒地亦廣。請下河東、京西轉運司遣官審度,若可興置監牧,則河北諸監,尋可廢罷。」

然而宋朝後來自己搞砸了馬政,導致缺馬。

(甚至江浙也有可以養馬的地方。宋朝之前的五代時期,江浙還有養馬的地方,杭州近郊還有馬場,「馬蕃息至盛,號為馬海」。五代時江浙割據者在杭州近郊設馬場,《夢梁錄》記載:「昔吳越錢王牧馬於錢塘門外東西馬塍,其馬蕃息至盛,號為馬海,今(南宋)餘杭,臨安,於潛三邑,猶有牧馬遺迹也。」 南宋就在臨安(今杭州)、饒州(今江西省鄱陽縣)設置馬監。
然而宋朝後來自己搞砸了馬政,導致缺馬。)

================================================================

別拿 游牧、組織帝國 、高度中央集權、體制國家、封建國家 給宋朝洗地了。在古代,組織帝國 、高度中央集權、體制國家、封建國家 不一定比匈奴這種汗國強。(何況遼、西夏、金、蒙古並不是嚴密組織的帝國,沒有達到組織嚴密的程度。)遼這「組織帝國 、高度中央集權、體制國家、封建國家」 被還是部落的金迅速攻滅了。後來金變成「組織帝國 、高度中央集權、體制國家、封建國家」之後,又被部落的蒙古打垮了。

別吹什麼宋朝的對手遼、西夏、金強了。實際遼、西夏、金並不強。

契丹(遼)已經建國之後,雄主耶律阿保機率領契丹(遼)開國精銳、全國兵力「空國入寇」,卻被小小的李存勖打的慘敗。當時的李存勖只有河東一隅之地、馬才1萬匹、一面還與後梁大戰,卻仍然把雄主耶律阿保機率領契丹(遼)開國精銳、全國兵力的「空國入寇」打的慘敗。 可見遼是個什麼水平。

而且宋初接手強大的、已經統一大部分中原的後周,其他割據勢力又弱(一些是君主昏庸、其他的是軍事弱小)又不聯合抵抗宋朝。而遼正是內部3個勢力內訌、昏庸的睡王當政、遼下屬各部反叛……宋卻連幽雲也占不了。

後來遼內部多次內訌,宋卻因為自己太弱而無力利用。

專業研究宋遼夏金歷史的歷史學家王曾瑜根據史料考證證明了《遼史 兵衛志》里把遼軍的數量誇大了10倍。遼軍的實際數量只有《遼史 兵衛志》記載的十分之一。

正是宋朝犯錯誤導致西夏(党項李繼遷及其後裔)崛起的。宋初,李繼捧把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獻給了宋朝。而李繼遷只有幾十個人奔入地斤澤,還不如個小部落。但是宋朝竟然被小小的李繼遷折騰的把五州之地給了李繼遷,宋朝又犯錯誤導致中立以及偏向宋朝的部族投靠了李繼遷,李繼遷實力上升,攻佔宋朝靈州,李繼遷坐大,其後裔建立西夏。

但是西夏仍然不強。西夏地小、軍隊少、缺乏戰略迂迴空間(不像匈奴那樣有漠南漠北廣大的戰略迂迴空間),而且西夏就在中原西北離中原核心太近,大幅降低了中原王朝打擊他的難度、距離(不像漢朝打匈奴那樣要遠征漠南、漠北等地)。

金完顏氏起兵時,還是部落狀態,而且才2500人,還不如個中等部落。但是他們卻迅速攻滅了那個長期占著幽雲十幾州的產出還讓宋朝無可奈何長期送歲幣的遼。可見遼、宋是什麼水平,臭棋簍子下棋、菜雞互啄。(更奇葩的是,遼被金打的快滅亡了,宋趁機攻遼,結果宋竟然被殘遼打的慘敗,可見宋的戰鬥力差到了什麼地步。)

================================================================

五代時的李存勖、王晏球那麼點地方還打敗契丹。後來後晉石敬瑭才把幽雲地區給了契丹,但是這是宋朝的借口么?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也沒有幽雲地區。後周留給宋朝的實力還比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強,這是「給宋留下的」,宋朝接手了比較強大的後周,而其他割據勢力還不眾弱結盟共抗一強,讓宋有機會逐個擊破。在前人留下的這麼有利於基本統一的局勢下,宋還用了快20年第二帝才搞定,創業都創成這樣,真是呵呵了。 宋朝自己沒能占幽雲,正是宋朝自己擴張不力的結果。

================================================================

輸出了中國的官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進而導致了吐蕃以及北部異族迅速發展?

首先,
不要混淆古代與現代,現代的技術條件,美國能做到嚴格限制對華出口高科技。
而古代的技術條件,周邊異族如果想學你的官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你是很難阻止的。因為古代的條件做不到對此的嚴格封鎖。
即使在敵對時,還能發生大批的人越過邊境逃到對方那裡,官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難以封鎖住(除非是某些地域性的東西,例如你很難到草原上去養桑蠶,但是這種東西已經被其地域性封鎖,不用你人工封鎖)。

其次,吐蕃以及北部異族,能從南亞、中亞(間接學波斯希臘羅馬等文明成果)學得很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很多並不比古代中國的差。 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古代中國還曾從中亞波斯等地引進技術改進自己的紡織技術。

最後,學習了中原王朝的制度,不代表更厲害了。 學了中原王朝的制度的遼,被還沒學中原王朝的制度的金打垮;而後來金學了中原王朝的制度,卻被還沒學中原王朝的制度的蒙古打垮。

另外,李克用李存勖石敬瑭等沙陀人,已經融入中原王朝,屬於中原諸侯。

================================================================

所謂的「回鶻和契丹的崛起從而影響了兩宋幾百年」,完全是胡扯加瞎推卸責任。

吐蕃王國、回鶻汗國、南詔的滅亡,都早於唐朝的滅亡。而且唐朝後期契丹沒有崛起。

唐朝後期張仲武、李載義、劉濟還數次大破契丹、奚。

(甚至在唐朝亡於內訌之後,五代的李存勖在只有河東一隅之地、馬才1萬匹、一面與後梁大戰的情況下,另一面還把雄主耶律阿保機率領契丹(遼)開國精銳、全國主力的「空國入寇」打的慘敗。)
唐朝後期郭子儀、馬璘、崔寧、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創吐蕃軍,消滅數十萬吐蕃軍;九世紀中期,唐與吐蕃都有內訌,唐朝廷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佔北庭(西域東部)、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公元870年左右,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數十年之後,唐朝才亡於內訌。

唐朝與南詔戰爭的最後階段,唐朝宋威、高駢等數次大破南詔軍,南詔到了「男子十五以下悉發,婦耕以餉軍」「屢覆眾,國耗虛」的地步,唐朝高駢數次大勝,南詔失去再戰的勇氣(「南詔氣奪」),不敢再與唐朝交戰,南詔驃信送子入朝為質。 唐朝害死南詔三個重臣(南詔宰相趙隆眉、楊奇混、段義宗),南詔也不敢報復。 南詔曾依靠黎、雅間的劉王、郝王、楊王淺蠻部族與唐朝作戰,唐朝西川節度使王建嚴厲對待這些部族,南詔與這些部族不敢侵盜。後來這些部族首領泄露軍機,被王建殺死。最後南詔滅亡比唐朝滅亡還早了數年;

從唐德宗開始,回鶻(回紇)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入貢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量回鶻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破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批回鶻侯王貴族。

而宋朝接手強大的後周,又基本統一漢地的大部分,地盤、人口等方面遠朝李存勖,但是對契丹在戰績……


================================================================

從安史之亂開始,唐朝被數次內訌削弱,對外有一些失敗。但是之後,唐朝又取得更多對外大勝。

唐朝後期郭子儀、馬璘、崔寧、高崇文、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多次大勝吐蕃軍,消滅數十萬吐蕃軍;九世紀中期,唐與吐蕃都有內訌,唐朝廷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佔北庭(西域東部)、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公元870年左右,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數十年之後,唐朝亡於內訌。

回紇敲詐、毆打官員? 那唐朝的將軍李正己還暴打回紇大酋呢。唐朝張光晟還殺了回紇可汗叔父等九百多人呢。

從唐德宗開始,回鶻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稱臣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量回鶻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破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批回鶻侯王貴族;

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稱臣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部分回鶻貴族與回鶻部眾南遷。南遷的回鶻部眾大約是西遷回鶻部眾的兩倍。回鶻貴族方面:西遷的只有相1人、外甥龐特勤1人。而南遷的有烏介可汗,特勤11人,相8人,將軍8人,尚書兩人,可汗姊,回鶻公主,彰信可汗的弟弟嗢沒斯(史書上未記載彰信可汗有兒子,而回鶻汗國晚期大多是兄終弟及,因此嗢沒斯很可能是汗位繼承人)等等,包括以上這些貴族在內,絕大部分回鶻侯王貴族南遷了。

南遷的回鶻仍有一定實力。絕大部分回鶻貴族南遷了,跟隨、保護他們南遷的回鶻人里必然有相當一部分回鶻精銳軍隊。

從八世紀末、唐德宗開始,回鶻(回紇)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稱臣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量回鶻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數次擊破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批回鶻侯王貴族(。在俘獲回鶻貴族方面,《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記載的「收其侯王貴族千餘人」 與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記載的「名王貴種相繼降,捕幾千人」 不是同一次作戰,而是後者在時間上比前者晚了幾年,這不只是一次作戰。所以當時唐軍俘獲的回鶻侯王貴族達數千人)。

唐朝李晟曾打的南詔吐蕃聯軍慘敗。另外,在唐朝與南詔戰爭的最後階段,唐朝宋威、高駢等數次大勝南詔軍,南詔到了「男子十五以下悉發,婦耕以餉軍」、「屢覆眾,國耗虛」的地步;唐朝高駢數次大勝,南詔失去再戰的勇氣(「南詔氣奪」),不敢再與唐朝交戰,南詔君主驃信送子入朝為質。

唐朝害死南詔三個重臣(南詔宰相趙隆眉、楊奇混、段義宗),南詔也不敢報復。

南詔曾依靠黎、雅間的劉王、郝王、楊王淺蠻部族與唐朝作戰,唐朝西川節度使王建嚴厲對待這些部族,南詔與這些部族不敢侵盜。後來這些部族首領泄露軍機,被王建殺死。最後南詔滅亡比唐朝滅亡還早了數年。

廣州的波斯人大食人趁唐朝內訌而劫掠了廣州的倉庫,這只是一次孤立的事件。而唐朝的豪強長期劫掠波斯人大食人的商船,成了巨富。

《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萬安州)州大首領馮若芳請住其家,三日供養。若芳每年常劫取波斯舶二三艘,取物為己貨,擄人為奴婢。其奴婢居處,南北二三日,東西五日行,村村相次,總是若芳奴婢之[住]初也。若芳會客,常用乳頭香為燈燭,一燒一百餘斤。其宅後,蘇芳木露積如山;其餘財物,亦稱此焉。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八十六 還記載,唐朝的振州民陳武振劫掠西域人、大食人波斯人的船,以此致富。

河西諸胡聽說哥舒翰失敗了爭自立?然而很快就被唐軍擊敗。河西的胡人漢人仍然組成唐軍去平定安史之亂。

唐朝後期張仲武、李載義、劉濟還數次大勝契丹、奚;唐朝滅亡前,劉仁恭還令契丹獻馬乞盟。

(甚至在唐朝亡於內訌之後,五代的李存勖在只有河東一隅之地、馬才1萬匹、一面與後梁大戰的情況下,另一面還把雄主耶律阿保機率領的契丹(遼)開國精銳、全國兵力的「空國入寇」打的慘敗。)

================================================================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大亂,導致隋末唐初人口戶口銳減到200餘萬戶(《通典》記載隋朝「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嚴重分裂內戰,內外眾多強敵崛起……
唐朝打敗眾多敵人,統一之後,滅突厥汗國,此時唐朝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對高昌焉耆龜茲等西域諸國、吐谷渾、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等作戰,為了減小對外戰爭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在用漢人軍隊時也會用其他民族的軍隊。

「今國家為契丹大發河東道及六胡州、綏、延、丹、隰等州稽胡精兵,悉赴營州」
「拔曳固都督吉質略……出馬騎三千人,充橫野軍討擊大使;同羅都督毗伽末啜出馬騎二千人,充橫野前軍討擊大使,霫都督比言出馬騎二千人,充橫野後軍討擊大使;回紇可汗都督移健頡利發出馬[騎]一千人,充大將(武)軍左軍討擊大使;仆固都督曳勒哥出馬騎八百人,充大武軍右軍討擊大使……」
「北庭副都護郭虔瓘……領瀚海、北庭、碎葉等漢兵及驍勇健兒五萬騎。金山道前軍大使、特進賀臘毗伽欽化可汗突騎施守忠,領諸蕃部落健兒二十五萬騎……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張仁願……領蕃漢兵募健兒、武用絕群飛騎、城傍等十五萬騎。赤水軍大使、涼州都督司馬逸客……領當軍及當界警漢兵募健兒七萬騎。豐安軍大使、靈州都督甄粲……領蕃漢兵馬六萬騎……」

在唐朝前半段,由於唐朝的威望,很多其他民族歸附於唐朝、為唐朝作戰。如果你弱的話,誰會歸附於你? 其實漢朝自漢武帝開始,也有相當一部分其他民族歸附於漢朝、為漢朝作戰。
唐朝前半段,其他民族歸附於唐朝、為唐朝作戰,減小了戰爭對唐朝內部的影響,對唐朝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

================================================================

唐初請突厥兵? 哪來的唐初請突厥兵? 李淵起兵的時候還沒建立唐朝,起兵打下長安約一年以後才建立唐朝。還沒有唐朝的時候,怎麼成了唐初的?

何況李淵晉陽起兵的時候,自己有募兵數萬,而借突厥兵馬只有500人以及2000匹馬,主要是為了暫時防止突厥趁李淵出兵時來打李淵。
當時隋末大亂,「中國」嚴重分裂內戰,李淵如果不起兵就只能給隋朝陪葬。而當時突厥在隋朝後期崛起極端強大,李淵如果起兵並進軍長安,就必須要防止突厥來打自己的後方。

================================================================

看到有人說」從武則天開始就一直被異族的契丹殺公主造反,再殺公主造反……「,真是呵呵了。武則天時期沒和親契丹,哪來的被契丹殺公主?
唐代的契丹殺公主造反只有一次,是唐玄宗時期安祿山為了取得邊功而多次殺掠契丹、奚導致的,然後安祿山繼續與契丹、奚交戰,安祿山先敗後勝,俘獲奚王,還從契丹、奚俘獲了大批俘虜送到唐朝南方。

唐與契丹、奚之間的關係與主要交戰:

唐太宗時期,契丹臣服於唐朝。

《舊唐書》:「貞觀二年,其君摩會率其部落來降。」「太宗伐高麗,至營州,會其君長及老人等,賜物各有差,授其蕃長窟哥為左武衛將軍。二十二年,窟哥等部咸請內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左領軍將軍兼松漠都督府、無極縣男,賜姓李氏。顯慶初,又拜窟哥為左監門大將軍。其曾孫祜莫離,則天時歷左衛將軍兼檢校彈汗州刺史,歸順郡王。」「又契丹有別部酋帥孫敖曹,初仕隋為金紫光祿大夫。武德四年,與靺鞨酋長突地稽俱遣使內附,詔令於營州城傍安置,授雲麾將軍,行遼州總管。」 ……

武則天時期,唐(周)朝內訌,武則天內訌打擊、害死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等優秀將領,削弱了軍事。

公元696—697年,契丹李盡忠(盡滅)、孫萬榮(萬斬)反叛,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推孫萬榮(萬斬)為帥率部起兵,攻破唐朝擴張設置的控制少數民族的營州、幽州,李盡忠病死,孫萬榮(萬斬)代領其眾。 蘇宏暉、王孝傑率軍征孫萬榮,王孝傑率少量先鋒,且戰且進,而後方的唐軍主力沒有跟進、沒有來支援。王孝傑以少打多,被孫萬榮擊敗,所率的少量先鋒死亡殆盡。此戰,「虜甚眾」,王孝傑「率精銳之士為先鋒」「深入寇境,以少御眾,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見《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三),深入敵境以少打多,兵數遠少於孫萬榮,王孝傑所率的是少量兵力。而「既無後繼」「後援不至」(見《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三),說明蘇宏暉與大軍主力沒有前去支援王孝傑。最終王孝傑率領的少量先鋒覆沒,而唐(周)大軍主力沒有覆沒。

後突厥默啜掠契丹老弱婦孺,唐(周)朝楊玄基擊破契丹,孫萬榮(萬斬)被殺,其頭顱被送到唐朝東都。 公元700年,武則天用李楷固、駱務整率軍平定契丹余部。

《舊唐書》:「俄而奚及突厥之眾掩擊其後,掠其幼弱。」

《資治通鑒》:「時萬榮方與唐兵相持,軍中聞之,恟懼。奚人叛萬榮,神兵道總管楊玄基擊其前,奚兵擊其後,獲其將何阿小。萬榮軍大潰,帥輕騎數千東走。前軍總管張九節遣兵邀之於道,萬榮窮蹙,與其奴逃至潞水東……奴斬其首以降。」

《舊唐書》:「萬斬窮蹙,乃將其家奴輕騎宵遁,至潞河東,解鞍憩於林下,其奴斬之。張九節傳其首於東都。」 《資治通鑒》:「以楷固為左玉鈐衛將軍,務整為右武威衛將軍,使將兵擊契丹餘黨,悉平之。」 ……

唐玄宗時期,契丹再次歸降。

《舊唐書》「開元三年,其首領李失活以默啜政衰,率種落內附。失活,即盡忠之從父弟也。於是復置松漠都督府。封失活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衛大將軍兼松漠都督。其所統八部落,各因舊帥拜為刺史,又以將軍薛泰督軍以鎮撫之。」 ……

之後,可突於率契丹、奚造反,打敗郭英傑率領的1萬唐軍。唐朝李禕、張守珪數次大勝契丹、奚,平定契丹、奚,可突於被傳首唐朝洛陽。

《舊唐書》本紀第八:契丹衙官可突干殺其主李召固,率部落降於突厥,奚部落亦隨西叛……信安王禕與幽州長史趙含章大破奚、契丹於幽州之北山……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紀二十九:開元二十年……禕等大破奚、契丹,俘斬甚眾……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詔禮部尚書信安王禕為行軍副大總管,領眾與幽州長史趙含章出塞擊破之(契丹),俘獲甚眾。可突於率其麾下遠遁,奚眾盡降,禕乃班師。 《新唐書》列傳一百四十四:以禮部尚書信安郡王禕持節河北道行軍副元帥,與含章出塞捕虜,大破之。可突於走,奚眾降……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紀二十九:時節度薛楚玉遣英傑將精騎一萬及降奚擊契丹,屯於榆關之外。可突干引突厥之眾來合戰,奚持兩端,散走保險;唐兵不利,英傑戰死……《舊唐書》列傳一百四十九:契丹……幽州長史薛楚玉遣副將郭英傑、吳克勤、鄔知義、羅守忠率精騎萬人,並領降奚之眾追擊之。軍至渝關都山之下,可突於領突厥兵以拒官軍。奚眾遂持兩端,散走保險……

《新唐書》列傳一百四十四:帝擢張守珪為幽州長史經略之。守珪既善將,可突於恐,陽請臣而稍趨西北倚突厥。其衙官李過折與可突於內不平,守珪使客王悔陰邀之,以兵圍可突於,過折即夜斬可突於、屈烈及支黨數十人,自歸。守珪使過折統其部,函可突於等首傳東都……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紀三十: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大破契丹,遣使獻捷。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傳首……守珪到官,屢擊破之。可突干困迫,遣使詐降,守珪使管記王悔就撫之。悔至其牙帳,察契丹上下初無降意,但稍徙營帳近西北,密遣人引突厥,謀殺悔以叛;悔知之。牙官李過折與可突干分典兵馬,爭權不葉,悔說過折使圖之。過折夜勒兵斬屈烈及可突干,盡誅其黨,帥餘眾來降。守珪出師紫蒙州,大閱以鎮撫之,梟屈烈、可突干首於天津之南。

《舊唐書》本紀第八:幽州長史張守珪發兵討契丹,斬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於陣,傳首東都,余叛奚皆散走山谷。立其酋長李過折為契丹王。

《舊唐書》本紀第九:(開元二十五年)張守珪破契丹餘眾於〈木柰〉祿山,殺獲甚眾。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紀三十:開元二十八年……幽州奏破奚、契丹……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開元)二十五年,守珪討契丹,再破之。 ……

契丹、奚臣服於唐朝之後,唐朝將兩個外姓貴族女封為公主(靜樂公主、宜芳公主),和親契丹、奚的首領。 但是,安祿山為了取得邊功,多次殺掠契丹、奚,導致已臣服於唐朝的契丹、奚殺死兩個公主(靜樂公主、宜芳公主,都是假公主,不是皇帝的女兒,而且不是宗室女,而是外姓貴族女)而造反,安祿山率軍多次與之交戰,先敗後勝,擒獲奚王李日越。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紀三十一:天寶四年……安祿山欲以邊功市寵,數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殺公主以叛,祿山討破之……

《新唐書》列傳一百四十四:契丹……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討破之。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六 唐紀三十二:「天寶九年……安祿山屢誘奚、契丹,為設會,飲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動數千人,函其酋長之首以獻,前後數四。至是請入朝,上命有司先為起第於昭應。祿山至戲水,楊釗兄弟姊妹皆往迎之,冠蓋蔽野;上自幸望春宮以待之。辛未,祿山獻奚俘八千人……」

《新唐書》列傳一百四十四:「以奚為鄉導,大戰潢水南。祿山敗,死者數千。自是祿山與相侵掠未嘗解,至其反乃已。」

《舊唐書》列傳一百四十九:「契丹……天寶十年,安祿山誣其酋長欲叛,請舉兵討之。八月,以幽州、雲中、平盧之眾數萬人,就潢水南契丹衙與之戰,祿山大敗而還,死者數千人。至十二年,又降附。迄於貞元,常間歲來修籓禮。」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七 唐紀三十三:天寶十三年……安祿山奏擊奚破之,虜其王李日越……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奏破奚、契丹。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奚……安祿山節度范陽,詭邊功,數與鏖斗,飾俘以獻,誅其(奚)君李日越,料所俘驍壯戍雲南。」 ……

不久,契丹、奚再次歸附於唐朝。 唐朝後期,張仲武、劉濟、李載義還多次大勝契丹、奚。 唐朝滅亡之前,劉仁恭還曾令契丹獻馬乞盟。

(甚至在唐朝亡於內訌之後,五代的李存勖在只有河東一隅之地、馬才1萬匹、一面與後梁大戰的情況下,另一面還把雄主耶律阿保機率領的契丹(遼)開國精銳、全國兵力的「空國入寇」打的慘敗。)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大中元年春,張仲武大破奚眾。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李載義……(太和)四年,契丹寇邊,以兵擊走之,仍虜其名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貞元四年,(奚)與室韋攻振武。後七年,幽州殘其(奚)眾六萬。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大和四年,(奚)復盜邊,廬龍李載義破之,執大將二百餘人,縛其帥茹羯來獻,文宗賜冠帶,授右驍衛將軍。後五年,大首領匿舍朗來朝。大中元年,北部諸山奚悉叛,廬龍張仲武禽酋渠,燒帳落二十萬,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萬,輜貯五百乘,獻京師。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劉濟)……奚數侵邊,濟擊走之,窮追千餘里,至青都山,斬首二萬級。其後又掠檀、薊北鄙,濟率軍會室韋,破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張仲武……大中初,又破奚北部及山奚,俘獲雜畜不貲。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劉仁恭窮師逾摘星山討之,歲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馬多死。契丹乃乞盟,獻良馬求牧地,仁恭許之。復敗約入寇,劉守光戍平州,契丹以萬騎入,守光偽與和,帳飲具於野,伏發,禽其大將。群胡慟,願納馬五千以贖,不許。欽德輸重賂求之,乃與盟,十年不敢近邊。」 ……

(補充:安史之亂後奚崛起,並壓倒契丹,這一時期契丹與奚很少犯邊,常有入朝奉獻。後依附於北方強盛起來的回鶻,又有進犯,主要是與唐朝的盧龍方鎮作戰,但此時契丹因為實力問題只是擔當鋪助,奚才是主角。但兩族都為盧龍軍所壓制,幾任有作為的盧龍節度使如劉濟、李載義、張仲武都壓制住了契丹與奚。這種強勢一直持續到五代前期。由於幽薊一帶地處偏僻物產資源不夠豐富,盧龍軍每次獲勝之後似乎都不忘瘋狂搶掠一通,以供軍需。  劉濟在任時期因奚犯邊,劉濟率軍攻擊,大敗之,深入千餘里,虜獲不可勝紀,次年奚再反,又被劉濟所擊敗。邊境遂安。唐朝宗室盧龍節度使李載義於830年破奚,擒奚王茹羯,同年又擊敗契丹。唐武宗會昌年間盧龍節度使張仲武派兵強行進駐契丹,迫使契丹脫離回鶻重新向唐稱臣,張仲武847年大破北奚、山奚,奚族徹底衰落,自此奚開始被契丹壓倒,最終在耶律阿保機時期被契丹吞併。唐末契丹實力已經開始上升,但在與盧龍劉仁恭的戰爭中仍然失利,當時作為契丹聯盟盟主的痕德堇可汗在與劉守光父子戰爭中失利,其子被俘,在「納馬五千以贖之」遭拒絕後,只好「乞盟納賂以求之」,不敢南進。痕德堇對劉氏每歲秋霜落後燒其牧地草場,牲畜多飢死的行為,反而「以良馬賂仁恭求市 牧地」。)

什麼叫「自身軍事實力下降」?難道唐朝的藩鎮在某些人的眼裡成了外敵?然而唐朝的藩鎮仍然是唐朝自己內部的一部分,唐朝的藩鎮軍隊仍然是唐朝內部軍隊,不是外敵。

================================================================

某些人說朱元璋發家之地就有元朝建立在淮河流域的重要馬場,請這些人分清元朝前期、中期與末期,請這些人拿出元朝末期淮河流寓的馬場還存在的證據,請這些人拿出證據證明朱元璋從這些馬場里得到了幾匹馬。
元朝末期,淮河流域的那些馬場早就荒廢了。朱元璋的發家之地根本沒有現成的馬場。後來朱元璋還要自己開始建設馬場、發展馬政。
但是即使到了明軍深入漠北取得捕魚兒海大捷的時候,明朝的馬仍然遠不如宋太宗時的馬多。

元朝中期、末期,出現很多農田佔馬場的情況。

《元史·順帝紀》載:"台臣言:"系官牧馬草地,俱為權豪所佔。今後除規運總管府見種外,余盡取勘,令大司農召募耕墾,歲收租課以資國用"。從之"。

《元史》載:大德七年(1303年)正月,"益都諸處牧馬之地為民所墾者,畝輸租一斗太重,減為四升"(《元史》卷21《成宗紀》四)。

根據《明史》記載,1390年,明朝清點全國軍隊,只有馬45080匹,這還是在驅逐蒙古、基本統一之後,才有這些馬。
某些人以為朱元璋在南方起兵時能有多少馬?
而宋朝官方掌握的馬匹曾超過20萬匹。

某些人提到《文獻通考》,那麼看《文獻通考》的記載,「太宗太平興國四年,詔市吏民馬十七萬匹,以備征討。是歲,平太原,觀兵於幽州,得汾、晉、燕、薊之馬四萬二千餘匹,國馬增多……」,先是17萬匹馬,然後又得4.2萬餘匹馬,這比朱元璋統一全國才有的45080匹馬可多太多了。 但是朱元璋驅逐蒙元,藍玉等人深入草原打擊蒙古,而宋朝有更多的馬,卻連幽雲等地都沒能佔據。

宋朝戰馬曾經很多,《文獻通考》兵考四:「今天下甲卒數十萬眾,戰馬數十萬匹……」
宋太宗之後,《文獻通考》:「其孳生之所,即大名、洺、衛、相州凡七監,多擇善馬為種,牝牡為群,歲遣判官一人巡行點印,二歲巳上者歲約八千餘匹,凡京城諸州飼馬兵校一萬六千三十八人,坊監及諸軍馬二十餘萬匹……
宋朝曾有戰馬數十萬匹, 後來宋朝坊監及諸軍馬曾超過20萬匹了,比朱元璋統一全國時的45080匹馬多數倍,但是仍然沒能占幽雲。

漢代那樣北伐?漢代、唐代北伐都曾深入草原獲勝,朱元璋45080匹馬也仍然有藍玉北伐深入草原獲勝,而宋朝有超過20萬匹馬,卻連幽雲等地都沒法佔據,就別奢望什麼像漢代那樣北伐了。
後來宋朝自己把馬政搞砸了。

至於某些人所說好歹拿出《中國馬政史》或者《文獻通考》兵制最後的馬政看看。某些人應該自己好歹拿出《中國馬政史》或者《文獻通考》兵制最後的馬政看看,宋代自己把馬政搞的一塌糊塗。

宋朝自己能力不足,擴張不出較大的疆域,自己把馬政搞的一塌糊塗,農田佔了產馬地,怨誰?還是怨宋朝自己。

靈武這產馬地,宋朝控制過,但是宋朝自己丟了這產馬地。
甘肅天水甘肅隴西甘肅會寧甘肅皋蘭甘肅固原陝西鳳翔陝西邠縣甘肅涇川甘肅慶陽這些傳統的西北養馬地,北宋都統治過,但是宋朝自己丟了這些產馬地。

即使這樣,宋朝仍然有河東路和永興軍路等養馬地,
《宋史》兵制馬政還記載 「河東嵐、石之間,山荒甚多,汾河之側,草地亦廣,其間水草最宜牧養,此唐樓煩監地。跡此推之,則樓煩、元池、天池三監舊地,尚冀可得。臣往年出使,嘗行威勝以東及遼州、平定軍,其地率多閑曠。河東一路,水草甚佳,地勢高寒,必宜馬性。又京西唐、汝之間,荒地亦廣。請下河東、京西轉運司遣官審度,若可興置監牧,則河北諸監,尋可廢罷。」

甚至江浙也有可以養馬的地方。宋朝之前的五代時期,江浙還有養馬的地方,杭州近郊還有馬場,「馬蕃息至盛,號為馬海」。五代時江浙割據者在杭州近郊設馬場,《夢梁錄》記載:「昔吳越錢王牧馬於錢塘門外東西馬塍,其馬蕃息至盛,號為馬海,今(南宋)餘杭,臨安,於潛三邑,猶有牧馬遺迹也。」 南宋就在臨安(今杭州)、饒州(今江西省鄱陽縣)設置馬監。

某些人拿出《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森的環境變遷與城市興衰》,但是,《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森的環境變遷與城市興衰》可沒說靈武甘肅天水甘肅隴西甘肅會寧甘肅皋蘭甘肅固原陝西鳳翔陝西邠縣甘肅涇川甘肅慶陽這些養馬地到了宋朝養不了馬。 同一時代,西夏等勢力從宋朝手裡奪取這些地區後,能養馬,之前宋朝控制這些地區的時候難道不能養馬?

另外,某些人拿《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森的環境變遷與城市興衰》《中國氣候史》說事簡直是自打臉。一面說著養馬需要一個氣候因素,一面說著氣候變化使得淮海流域都能養馬。宋末元初淮海流域都能養馬了,宋朝的中原的氣候還不能養馬?

至於某些人說的馬種問題,難道漢朝的馬種是天上掉下來的?漢朝引進馬種改善馬種,宋朝也從西北等地買馬,難道不能改善馬種?如果改善不了馬種,那麼又是宋朝自己的責任了。

何況,宋朝有四川,四川既產河曲馬、又能輸入河曲馬。河曲馬是中國古代比較好的馬種。


矮油。怒了我!!!!
得票最多的答案(by @姬軒亦)我只能投感謝不能投贊成。堅決反對他答案中所流露出來的民族主義情緒。
私以為歷史就是歷史,首先要看是不是,其次是解釋原因和發展的來龍去脈,最末才是評價,站在漢族的角度評價本身就不客觀,就是一種偏見。站在漢族的立場上,那是不是說進行民族清洗徹底清算關起門來大富大貴就是好呢?排名第一的答案其隱含的東西是不是要漢族佔領全世界才好呢?別的民族不發展了就好呢?什麼叫「逞一時之快,鑄千年之錯」???!!!荒謬。。。
事實就是事實,沒什麼對錯。姬軒亦 的意思是不是,他上位了就不會犯這個錯誤?隋唐的背景就是民族融合的背景,評價一個政策根本不能脫離時代的大背景。李唐皇族發跡於北朝,本來就是民族混血的產物,有鮮卑名字,母系全是鮮卑血統,怎麼可能進行民族清算?且不說南朝士族沒有能力和北朝的軍功貴族相抗衡,統一全國的必然是北朝,就算是南朝來統一全國也不見得想(見侯景等)並且有能力進行民族清算吧?在北方漢族和鮮卑族基本上已經混在一起了,應該怎麼算?既然混血的北朝軍功貴族是統一中國的必然力量,他們的血統和文化都是胡漢融合的,你憑什麼要求人家高瞻遠矚,不鑄你口中所謂的」千年之錯」?
至於如何評價?竊以為這個政策在那種時代背景下是必然的,沒什麼好不好的,不過是歷史發展的一個環節而已。
PS:居然現在還有人鼓吹應該民族歧視,還那麼多人贊同,唉。。。


暈,唐朝人不是這樣考慮問題的。民族主義起源於歐洲國王對抗羅馬教廷,又被一戰後的反殖民革命者拿來升級利用,再被天才革命家升級為3.0版。

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是兩顆看起來有道理惡果無窮的大毒草,都是刻意突出人我區別以激發人內心的仇恨(社會主義)和貪婪(民族主義)。

最後題主,你自己想過你這樣講,讓現在國內的少數民族看見會有何感受嘛,你是覺得他們應該死絕呢還是自認為是敵人後裔呢?一點點的怨念在土壤合適的時候會慢慢滾成人間相殘的惡,更何況在現在戾氣的境中,要都像你這樣想,人家能不想獨立嘛?


唐人不是現在的漢族。現在的漢族,是唐人的發展與延續。這是我的核心觀點。唐朝的少數民族要有在唐朝背景下的定義,而不是21世紀背景下的定義。

我有一個思想,是基礎性的,就是【華夏之法統邏輯】,我已寫到第四部分,你可以讀讀。我們21世紀,依然在華夏之法統邏輯中運行。元朝,滿清為何要認是華夏傳統一部分,就是元朝滿清的歷史依然在華夏之法統邏輯中運行。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也在華夏之法統邏輯中運行。

華夏之法統邏輯中,不是漢族的生存的歷史。我最近在研究分子人類學,那裡面科學已經完整的摸清了東亞大陸,10000年以來人種的交流與遷徙,可以肯定的是,在6000--4000年之間的人種交流,決定了後世4000年的華夏法統之邏輯。有空,讀讀我的文章彙集,很有啟發。真是最新科技就不一樣。


謝邀……
首先,我贊成一樓的看法,唐代的民族政策從後果上來說極其悲劇,利在當代,害在千秋。但是我覺得,這根本不是唐王朝的問題。這是東漢末年以來游牧民族內遷,並且經歷了十六國北朝的大融合以後的結果。
隋唐帝國根本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漢人政權。
李氏自稱隴西,但是誰知道他們的血脈到底如何。母族已經是鮮卑,這不用去說。哪怕是父族,都不敢保證是純漢族的血。具體的可以參考陳寅恪先生對於李唐先世的考證,雖然這個考證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不一定準確,甚至陳先生本人後來也刪掉了一些結論。但是起碼可以證明其血統上的可疑性。
在文化上更加不用去說,宮廷內部最喜歡的是胡人的音樂(琵琶、胡旋舞之類),很多時候穿的是胡人的衣服,甚至在很多觀念上禮節上都大染胡風。具體可以看李承乾,也就是那個廢太子,經常在東宮裡幹啥……天天穿著突厥的衣服,行突厥的禮儀,說突厥的語言,把侍從打扮成突厥人……他是太子哎…其實李淵甚至李世民在很多細節上,也可以看出他們文化上的鮮卑風格,比如李世民殺了弟弟哥哥以後把他們的老婆收編……
所以,李世民撫四海為一是非常好理解的,他就在一個民族融合的環境下長大,根本不覺得漢人、鮮卑人、匈奴人啥的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有能力,為我所用,就可以了。他老婆娶的都是鮮卑人好么……
可以說安史之亂的大亂,以及後來河北諸鎮不遜,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燕雲的喪失,包括西夏的建立,這些都是唐代民族政策留下的結果。北宋連一片養馬的地方都沒有的悲劇,就是唐代造成的。但是,這真的怪不了唐代制度建立者。可以看做一邊是父族,一邊是母族,一個人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會刻意地防著誰么?大家精誠合作,各自發揮特長不好么?可是,歷史最後的發展,卻絕非如此簡單而美好。


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但是至於唐代中期(我實在不想說從武則天開始就一直被異族的契丹殺公主造反,再殺公主造反……。以及突厥問題等等。)衰落,甚至發生安史之亂。都是從府兵制的衰落,這個時期開始的。正是自身軍事實力下降,轉而依靠番鎮力量。最終地方做大的結果。
而我朝嘛,嘿嘿,自朱相改革以前,恐怕也在這麼玩的路上。


最後,我一直不支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論斷。而歷史就是這樣,異族殺起漢人來,不能用屠殺形容,而是人類清除。當然不能說本族就沒有,但是從來不會這麼慘烈。最後,我是堅持依靠完善的制度來避免問題的。

----------------
看到某些人的明朝初沒有產馬地什麼的,我就想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沒錯,元朝在中華大地上推倒農田種草,養馬。這種沒人性的事情,依靠地主階級的漢人王朝怎麼可能幹的出?而朱元璋發家之地,就有元朝建立在淮河流域的重要馬場。

宋代沒有馬場,不是宋代亡國的原因。而宋太宗以後不能像漢代那樣北伐,恰恰是沒有馬的原因。
至於某些人說宋代有產馬地,你好歹拿出《中國馬政史》或者《文獻通考》兵制最後的馬政看看。宋代時期,大部分產馬地都變成農田了。而種馬一種不能很好地解決。
在《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森的環境變遷與城市興衰》中,明確指出,唐代到宋代這段時期。黃河流域發生了氣候的重大變化。唐朝時期,秦嶺一帶是有荔枝種的,而到宋代則沒有了。養馬需要一個氣候因素,不是說隨便找塊地就可以的。

在《中國氣候史》中,北宋初期洞庭湖是從來不結冰的,而到了南宋以後,洞庭湖屢有結冰。而這,也正是元朝可以在淮海流域養馬的原因之一。


舊題目改的好像變了許多,以前的老答案突然有了評論和點贊有點令我詫異。個人之言,看看就好

————————————————

題主的大漢族思想過了,對於中國人來說,華夏民族的統稱要比漢族更為合適。首先中國一直就是多民族國家,從春秋戰國、甚至夏商周就是,別忘了一個氏族有的時候就代表著一個民族;其次漢族的形成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漢人的稱謂是漢朝以來形成的,但是別忘了漢朝之前的夏商周三代,我們統稱為華夏民族(實際上就是多民族),而自漢朝以後,所謂的漢族受到了蠻夷的入侵,同時與異族的交流增加,所謂的純血漢族早就不復存在了,還談什麼民族意識?真要從血緣來講,估計也就是自稱為客家人的漢族才夠純粹,可是那樣有意義么?最後,中華民族自古來都是文化認同,少有血緣認同,題主受國外的民族意識影響,從思想來講已經不是純粹的華夏族人了。


現代的漢民族是經過幾千年同其他民族融不贊同@合的民族,並不是當初漢朝的漢族了,而且認為一個民族想要發展就是不斷的接受外來民族的文化才能發展的,不是閉門造車就能發展的,中國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你就確定你身上留的是正統漢族血統了?,連秦國統一天下之前,秦國並不是正統的中原民族的,而是西戎少數民族,那你說秦朝是漢人不。我特別不贊同@方聖 的看法,當一個主體民族出現90%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這種大漢民族個體,在中國現在這個環境裡面誰要是有能力,做中國皇帝有有什麼要緊的呢,他只要為國家好不就可以了嗎?還要分那個民族嗎?清朝皇帝也是中國皇帝呢,現在的中國國土也是人清朝打下來的,明朝當時又有多少土地呢,中國的旗袍文化又從哪裡來呢!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文化認同,至於那個民族有那麼重要麼?


一個很宏大的政策,李世民本家人就有極大可能是漢化胡人或者是胡化又漢回來的漢人,本身所屬派系又是胡漢融合聯姻典範的關隴貴族集團,對胡漢的融合抱有希望不是沒有原因的,觀二鳳分而破之,謹慎接納內附勢力的政策,其實並沒有什麼非常大的錯誤,是為中原清除周圍敵人的一種新手段。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他去世後從李治開始就有盲目擴張的趨向,西突厥及中亞地區不知幾斤幾兩就設州府實在是有些好大喜功的行為,且唐廷控制力基本到不了那麼遠,再加上府兵制的漸趨崩潰,戰鬥力下降,武周讓府兵制徹底爛掉,中央激烈的政斗導致朝廷迅速腐朽化,無暇它顧,突厥復國,原本就不能說大好的形勢就此斷送,而李隆基的改革兵制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不過他犯了祖父的老錯誤,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歷史上不窮兵黷武的邊鎮都各種造反(如北魏六鎮 東漢涼州 明朝朱棣),他為了打仗只好放權,放權自然讓邊將生不臣之心,沒有安祿山還有王祿山高祿山,只能說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李世民的辦法是一攬子解決政策,後人已然失去了執行的條件還盲目歪曲的去執行,也只能自嘗苦果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這「族類」是以文化認同感論的,而不是所謂的血統,且看安史之亂之中忠於唐朝的胡人將領並不比漢人少,往前看,阿史那社爾還陪葬昭陵了呢。


朝廷當阽危之時,則譽臣為韓彭伊呂;及既安之後,則罵臣為戎羯胡夷

李克用原話


現實是


反對得票最高的答案,全篇就是在鬼扯。
如果我們和別的民族一樣,對待異族一律採取殘酷的鎮壓手段,我們早就像歷史上其他強大的種族一樣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了,又哪來5000年綿綿不絕的繁衍生息呢。
正因為我們的仁義、禮儀、包容、謙卑,才能讓那麼多的民族主動漢化成為我們中的一員,在經歷了那麼多磨難後華夏民族依然可以在這片土地建立起強大的國家,這是我們生生不息的根基。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始終要保有強大的武力。


答案中的很多內容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但是沒必要無限延伸,照那麼說,我們漢族很快就要再死一次了。
拿現代的觀念套古代不合理大家都知道,但拿古代的觀念套在現代也不適合。時代不同了,現在重提「華夷之辨」之類的觀點對我們對國家有任何幫助嗎?只有負面作用好不好。對我們復興本民族文化有幫助嗎?有幫助的是漢服運動之類的實際行動。
不希望看到知乎被大波皇漢佔領。順便說一下,漢人最近的一次復仇是在辛亥革命時期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但是並未如很多朋友所願進行「徹底清算」,而是很快改成了「五族共和」「中華民族」的思想。照這麼說,100多年了,漢族也該再迎來一次撲街了,居安思危的小夥伴們,你們還有機會看到哦。


推薦閱讀:

清朝留辮子的男人常洗頭髮嗎?他們怎麼洗頭髮?
不了解晉朝歷史怎麼看世說新語?
為什麼知乎的主流答案與評價中,汪精衛和袁世凱是忍辱負重的「民族英雄」,孫中山是虛偽的賊?
為什麼蒙古人可以徹底的征服西藏?
龍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TAG:中國歷史 | 唐朝李唐 | 民族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