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第七日》?

余華最近出的小說《第七日》,看完後看不懂個中的暗喻。是不是魔幻現實主義都這樣 ?


這本書沒有什麼難以索解的暗喻
所有非現實的東西和現實的對應都一目了然
說它是魔幻現實主義有些牽強吧
魔幻現實主義是歷史和現實的可能性
這本書是直接臨摹現實本身
說是現實主義還差不多


一天時間看完了余華老師的《第七日》,書上的宣傳語寫的「比《兄弟》更荒誕,比《活著》更絕望」,小說描述的強制拆遷導致無辜老百姓受害、愛人的現實而背棄、鼠妹和伍超的平民式愛情其中穿插的細節無一不反應和諷刺了當今社會的現實現象,特別在人死後的殯儀館分了VIP爐和平民爐,人們在死後也要按照貴賤之分安息。
剛看完這本書,深刻感受到作者是一位洞察了社會上不平等現象的最佳發言者,現實主義作者在以被生母意外拋棄的楊飛為主人公,被21歲的楊金彪收養。在撫養楊飛的過程中,父子倆也離不開彼此。此書也是父子倆的深厚情誼為主線。
作為女性,尤其關注了「第二日「這一章節里提及到的李青,這一女強人。在表面上是強勢和美麗自信的結合體,也是所有男士趨之若鶩的對象,裡面描寫到的李青選擇楊飛這樣一個「便宜貨」的原因是「你善良、忠誠、可靠」,於是兩人選擇結婚,結果幸福的時刻總是一瞬而過的,李青遇到一位有錢人,那人更讓使用自己的美麗去拼搏屬於自己事業成為可能時,李青選擇與「善良、忠誠、可靠」的楊飛離婚。李青在選擇慾望和幸福之中,選擇了前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滿足了自身對權勢和金錢的慾望,而後來才發現自己最在意的還是楊飛。當然這對女性也是一個很好的警示,對於年輕女性來講,到底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重要,還是滿足自身的對自身價值探求重要,當然也不是說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將兩者有機結合,兩者平衡發展,但是這樣一個取捨問題也會被很多女性遇見。人們常說,年輕就應該不斷去嘗試,在嘗試過程中也會付出努力和心血,但,在嘗試過後會讓自己如願以償得到自己想要的嗎?雖然人們說過嘗試過後至少不會有遺憾,但嘗試過後就能不會有遺憾嗎?
額,彷彿從書評引申到了其他,不好意思,菜鳥級人物,總是有很多的疑問,望各位大仙包涵!


不請自來。
第七日初讀會讓人覺得壓抑,因為它著眼於弱勢群體的無力與悲傷。這的確是社會現實的一部分。
第二眼也讓人看到,悲傷中的溫情。坦率來說,兩種情緒的交織很容易讓人感受到煽情,但也自然讓人有所觸動,珍惜當下,珍惜眼前。
總的來說,這不是一篇快餐文,但是底蘊和思想略顯狹隘。也可能是對余華先生,我們普遍的期待都很高。
小說開卷有益,6.8分的評價算是中肯。


我覺得《第七天》,將社會的現實描寫的很真實,很耐人尋味。


13年雙11唯一入手的書籍。
這本書剛剛看完第二遍,我只能說,讓我不想再看,缺又不忍放下。


推薦閱讀:

《百年孤獨》這部小說為什麼要設置成近親結婚?

TAG:文學 | 余華作家 | 文學評論 | 魔幻現實主義 | 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