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津安二郎的電影?

如何評價其人,及其作品?


從作品的面向說,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很容易讓人陷入。當然許多不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對這種似乎過於穩定的秩序與情感輸出也是很敏感的。

因為其劇本寫作,拍攝,剪接手法乃至美學追求與道德目的的都跟現代的主流電影大異其趣,看了小津(尤其是晚期)的電影后你很難抽出腦子裡的術語對這樣的電影進行橫向評價,他已經自成一體了。也許對小津自己的作品按時間線作縱向比較更能了解小津電影的內在理路,這大概不能稱之為評價,不過收穫肯定不少。

很多小津電影的特立處都湧進腦海但一時不知從哪說起。很多人會首先想起小津電影畫面中精益求精的對物的刻畫——主要是通過物之間(走廊,天井,庭院,千篇一律的公司文職人員等)的秩序渲染與前後情節應合的氣氛乃至使用物的空間與時間存在加深某種情感力量。這當然自不待言,從《晚春》中父女對話的那個花瓶到《小早川家之秋》中交錯繁雜的對街巷庭院的著重,我們幾乎在每一部晚期小津作品中都能看到這些。

《晚春》中的花瓶,彼時女兒看到父親睡著便不再說話,幾欲落淚,兩次神情變化間以此過渡:

《小早川家之秋》中的深景處理,彼時老父已經得病,此場景在醫生到達前與之後分別出現:

這些匠心獨運之處要結合動態電影情境才能看出其高妙,此處實在難言。

又比如說,小津刻意降低演員與影片情節推動的關係,演員就應該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對每一個下一秒不可知的節奏,而不是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工具。一方面這樣的強調讓觀眾覺得演員與活生生的普通人更接近,親切感讓觀眾更易將自己代入情節本身。另一方面,這樣的刻意必然會導致某種省略,因為演員與情節畢竟不能完全撇開,於是小津常常順水推舟拍出許多出人預料的效果,比如《秋日和》中老人正準備撮合的一對突然從酒吧樓梯下來時,影片之前做出的刻意省略在一瞬間被我們感知,會心一笑,又因為演員的親近感更讓我們覺得那老人也必定不知這來由,在小津一貫的平靜風格中如此的驚奇往往是點睛之筆。

主題方面,小津晚期的電影主題幾乎不外乎兩個:死亡與婚嫁。這樣單調的設置恰恰說明了小津想要告訴我們的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故事,而是一種人間離合、世事劇變與接受生活的情境,這樣的情境本身很難直接用語言說清楚。小津在劇本起稿時就與很多導演分道揚鑣,這也是他不好做橫向比較的原因之一吧。

還有很多很多,文采欠佳,該停就停。研究小津電影的學術作品,Donald Richie的《小津》自然是名聲在外,還有不少各家散論,沒有被譯介而已。

至於評價其人方面,只看過一本田中真澄的《小津安二郎周遊》,其人生與電影作品合起來看看想想,也著實有趣的。小津的電影反映出一種人最深處的無奈與被約束的過往,他們坦然接受,繼續前行,就像《東京物語》中紀子對京子微笑著說的:「可是每個人總會漸漸就變成這樣,雖然我不想,可還是會變成這樣」。我們帶著長嘆與內心雜陳體味生活本身。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影史公認的大師,雖然小津的影像,許多人未必喜歡,甚至可能覺得乏味。也許,從《我出生了,但……》入手,效果會好些。

其實,看得進就看,看不進就先放一放,機緣到了,自然迎刃而解。

關錦鵬當年評過Top10,第一第二都是他:

1 《東京物語》(1953 小津安二郎)
第一次看小津的電影,喜歡的原因與成長有關,那種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近的感慨令人最為感動。

2 《我出生了,但……》(1932 小津安二郎)
與父親的感情攸關。而且我身為長子,要為弟妹做個好榜樣,所以父親對我有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3 《浮雲》(1955 成瀨己喜男 Naruse Mikio)
非常好看的愛情故事。借二次大戰之後的情況寫盡對角色的關懷。

4 《狂牛》(Raging Bull 1980 馬田.史高西斯 Martin Scorsese)
是唯一一部電影叫我在看完十二點半後立刻再看一場兩點半。

5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 Francis Ford Coppla)
無得講,Classic。

6 《阿飛正傳》(1990 王家衛)
我好明白其中的人物。

7 《絕響》(1985 張澤鳴)
又是因為父子關係。

8 《同謀者》(Conformist 1969 貝托魯奇 Bernando Bertolucci)
好正,好正,講唔出好正。

9 《童年往事》(1985 候孝賢)
我跟得上片中的父母關係,可以引證到我對父母的感情,但不知道如何去表達。

10 《瘋劫》(1979 許鞍華)
我在電視台未跟過阿Ann工作,她找我做《撞到正》的副導演,特地放《瘋劫》給我看,我看完後就決定了要跟她做。


一、
自身定位該是職人導演,而非藝術家。

成長於大製片廠,嚴格按大製片廠流程製作電影,劇本完成即不會出現大的變動,在劇本階段和開拍前已精確計算需耗膠片尺度。

對題材的把控,選題的穩定,近乎一輩子的嫁閨女題材,著眼於日本家庭結構與人際關係的變化。

與此可做對比的是黑澤明,縱橫各類題材。從職人導演邁入藝術家之途,化身《夢》中割耳的梵高。
二、
節而有禮的敘事。發乎情,止乎禮。
-----------------------
等有空,待補全- -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
  櫻花開得燦爛,
  一個人留在這裡,我只感到茫然。
  想起秋刀魚之味,
  殘落的櫻花有如布碎,
  清酒帶著黃蓮的苦味。


《晚春》是我看的第一部小津的電影。

看完之後胸腔里感到有暖意在流動,心頭卻有一點凝滯的悲傷。像拿頂熱的水去澆一塊冰,化了大部分,還剩一點碎冰碴騰騰地冒著熱氣。

小津的電影鏡頭,是我看到過的鏡頭中畫面感最強的。那些淡淡的風景在長久靜默的鏡頭裡凝固成一幀永恆的影像,相同,又不同。

譬如電線杆上的藝術展覽告示,譬如公路邊上那個巨大的可口可樂廣告牌,譬如那兩輛並肩停在海邊的自行車。

紀子和父親的研究生小野之間的感情很難說清楚。

其實是有曖昧的吧,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還是錯過。

連父親都不知道的訂婚事實,紀子要如何得知?所謂訂婚對象是「小我三屆的學妹」,這只是一個身份的陳述。無論是中學或是大學,三年的相差無疑意味著認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倘使是三年學制,那紀子和這個學妹從未謀面;倘使是四年學制,假定小野和學妹一見面便訂婚,也不過匆匆一年的交情)。

所以這個消息只能是從小野的口裡親口得知。那麼他為何而說?

是想暗示紀子還有轉圜的餘地嗎?

那個關於蘿蔔泡菜的對白,無疑是女子試探青年的一種手段。既要從他口中得出一句「你怎麼會是嫉妒的人」的稱讚,又要確認一種他的蘿蔔泡菜一起吃的喜好。

而那張小野單獨為紀子準備的音樂會票,他不顧及未婚妻的誤會,已是不能再赤裸的暗示。

但那個位置最終只是空放著一隻黯然的皮包。紀子最終沒有去,那時她以為她會伴著父親終老。

反正他們註定錯過。

一笑一凝眸,足矣。

紀子向父親解釋小野訂婚時,笑容誇張得讓人心疼。

小野託人轉交的那本結婚相片簿,新娘那美麗而模糊的臉龐,是這段年少情緣最後的墳墓。

當父親正式開始操心起女兒的婚事時,曾和紀子的姑媽討論過紀子出嫁的情形。父親覺得紀子不是「悲傷型」的人。然而當紀子在披上婚服準備出嫁時,她突然滿眼淚光地向父親行了一個跪叩之禮,頭上的紗巾遮擋面容如一塊裹屍布。

其實紀子的心事,父親究竟明白多少呢?

有一個鏡頭帶著淡淡的幽默。當紀子的姑媽和父親在神廟中散步時,撿到了一個錢包,姑媽一把揣進和服中。而彼時在他們身後是漫天飛舞的白鴿和無所事事的警察。

父親和紀子去做最後一次的旅行。

「這是我們一起度過的最後一場旅程。」

「這是我們一起的最後一次旅行。」

「最後一次」被強調了兩遍。

事物但凡沾染上「最後一次」這個修飾詞,就總是顯得格外短暫。前一分鐘才到達,後一分鐘就離開。讓人後悔從前沒有多多珍惜時間。

他們見到了紀子曾經覺得「噁心」的再婚家庭。這一次,紀子嘗試著去認識另一面的現實。

她必須如此。父親的「再婚」切斷了她的最後一絲退路。

紀子做了最後一次掙扎「我很愛你,能和你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她嘗試過發脾氣,嘗試過找工作,嘗試過很多。

這是最後一次了。

離開前夕,他們最大的希望不過是明天的火車能有位置。

小津的電影意象非常具有中國傳統的古典美感。那鏡子中顫動的倒影,那因為門鎖碰撞而跌落的雜誌,那在月影下冥想的花瓶。

一幕幕,都是我們存在過的證據。

故事的結尾里,父親獨身一人回到家中削蘋果。

蘋果皮削斷了,遠方的海水波動依舊。

我們都要學會接受一種新生活的改變,迎來送往不過是人類和人生的一種歷史秩序。世界上沒有突如其來的幸福,凡幸福,都經過無數共同生活的錘鍊。

我們或許都說過謊言。但我愛你,永遠是個真相。

這是小津給我們的溫暖。

看電影的時候開了一個歪腦洞,沒想到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想到了一處:「要是這部電影讓李安這個邪惡的人來拍會怎麼樣?」

哈哈。


黑澤明是烈酒,成瀨巳喜男是香茶,小津安二郎是白開水。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執文者悅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

櫻花開得如此燦爛,

一個人留在這裡,

我只感到茫然。

想起秋刀魚之味,

殘落的櫻花有如布碎,

清酒帶著黃蓮的苦味。

——小津安二郎


上文是在小津的日記中發現的一段話,據說是為了緬懷自己的母親。


而在我們外人看來,這又何止是緬懷母親呢。

小津安二郎出生於1903年12月12日,逝於1963年12月12日,剛剛好是一六十甲子。他共拍攝了54部作品,其中無聲片31部,有聲片22部,紀錄片1部。


如果說黑澤明以武士為重(武士文化);溝口健二描繪小人物的悲劇(歌舞伎文化);


那麼小津安二郎則專註於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刻畫你我他都不得不歷經和接受的悲歡離合,且尤其擅長反映家庭中父母子女(特別是父女)之間的情感——這感覺有點像李安的《飲食男女》。


以至於小津的第一部有聲片《獨生子》,片頭字幕便著:「人生悲劇的第一幕從成為父母子女的關係開始。」

家庭日常是社會發展的縮影——從年青一代的成長,女兒的出嫁到老一代人的漸漸遲鈍與生命的逝去,無一不在講述著生命的輪迴與代代間的新陳代謝。

人到五十便知了天命——生老病死,變遷更替都是不得已的事情。無論我們再通過怎樣的方式追逐青春,終究只能緬懷曾經的歡樂與團聚。


但是聚散輪迴,一旦體味到死亡的悲戚,別離的傷悲,必然會有生的愉悅與重逢的歡欣。而歡樂後又要愁別離——這是不得已的事。

這就好像大病初癒後的日子總會對上天感恩之至,而時間一長又會好了傷疤忘了疼一樣——得到與失去總是互生互存的,誰也逃不了這奇怪的人性遊戲。


更何況不僅僅是老一輩想要追逐青春,青年人在面對老人的時候,也會出現或多或少的愧疚之心。有多少孩子曾經有過這個念頭:「正是父母的老去才換來了我們的成長啊。」


而當父母真的與我們漸行漸遠,我們又有多少人有這個勇氣去追隨?又有多少老人會轉過頭,等待你追來的腳步?


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無論怎麼珍惜,終有一天都將會逝去——甚至「現在」我們都把握不得。到那時,也只能說一聲「可惜當年...."之類的話吧。

1962年2月,小津安二郎的母親不幸病逝(他的父親在他三十歲時過世),這是對小津安二郎的人生的一次最大的打擊。


而第二年的12月12日,小津安二郎也病逝於醫院當中。這一天,也剛好是他的六十歲誕辰。他的墓碑上,按照他的遺願,只是留下了一個字,「無」。

上圖為小津安二郎的墓碑


正巧一個輪迴,最終歸於無。


來稍微講一下他比較有特色的拍攝手法吧。


仰拍:小津安二郎喜歡用略帶仰視的鏡頭來捕獲人間況味,並且用一種虔誠而謙卑的心態來看待一個房間中的家庭瑣事。

仰拍示例,正好戴帽子的那位就是導演小津安二郎本人。


雖然在《早春》等中,他也會採用其他的拍攝手法(例如移動鏡頭等),但是總的來說,他在拍攝時把自己放置到了一個聆聽與注視的位子上。


好像我們觀影者是偶然間闖入這個家庭的小螞蟻,只能被動靜觀這周圍發生的一切人情冷暖,且無力亦無心改變一般。

禁止大幅度動作:小津不僅不容許人物有粗暴的舉動,甚至不讓人物在畫面近景中穿過。

經常拍攝演員坐姿時的交談,因為坐著時動作幅度都不會太大。


要使這種"不動"的人物具有魅力,就必須對他們的每一點表情變化甚至手指的動作等細小環節都要加以細緻入微的刻畫,而這不僅僅考驗演員的能力,而且對於燈光布景、拍攝剪輯手法、影片節奏等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能夠把人物細節拍攝的非常好的導演與影片一般都不會太差。


道具細節控:據說,凡是影片中出現燈籠和標牌之類的布景,上面的文字都是小津自己寫的。


他很看重小道具的選取,甚至會在拍攝過程中,回自己的房間取走某樣物品,把它用在影片中,因為他覺得只有這件東西放在那裡才適合。

不得不說,小津對於家庭生活的拍攝充滿著一種尊敬與儀式感。


這讓我有時候也會有些疑惑:真實日本家庭中,夫妻家長之間相處也會像如此這般「表演」么?


這種相處模式確實比較舒服——因為即使是家庭成員間,也可以有合適的距離,而不是為了表示關心而表現的「親密無間」,讓人躲也躲不來。

今天就選一篇小津安二郎的絕筆之作《秋刀魚之味》來念叨念叨他鏡頭下的「家」吧。


小津對於秋天似乎有著一種莫名的執念——《麥秋》、《小早川家之秋》以及《秋刀魚之味》等等,要麼是片名中就帶個「秋」字,要麼就是用一些季語來代替。


秋刀魚是一種報時魚,最早於每年八、九月份出現於日本東北岩手縣附近的三陸海岸地帶,然後在十、十一月份南下到東京附近的房總半島,而到達曾經寫詩吟誦過「秋刀魚之味」的佐藤春夫的家鄉紀州新宮,則是次年三月時。故常用「秋刀魚」意指秋意。


雖然本片與「秋刀魚「之物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其寓意與「日常性」或許正配本片的氣性——反映日常家庭中的「愁」。


《秋刀魚之味》情節概要:


山平雖單身喪偶且年早過中旬,但平日家中有女兒道子照料起居,又有老同學在閑暇時小酌相陪,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上圖為父親山平


女兒道子一直悉心照料著老父親山平,從未流露出嫁人的願望。且每當有人替道子介紹對象時,山平總是以:「女兒還未成熟」等理由拒絕。


上圖為女兒道子


但在一次為中學老師單瓢舉辦的聚會後,發現單瓢為了貪圖方便而耽誤了女兒友子的婚事,直到其成為了一個尖酸憔悴的老姑娘。

上圖為友子在老父親酒醉而歸後,熄燈痛哭


山平才驚覺要替道子考慮婚姻大事。


在問過路子喜歡的對象三浦後,發覺因為自己曾經的疏忽使得女兒錯過了一次本應有的婚姻。

上圖為三浦與哥哥的對話


於是父親便張羅相親,女兒最終也嫁與了相親的對象。

上圖為女兒出嫁時


在與老友聚會時,有一位友人說出的幾句話很直白的點明本片主旨:

而父親在女兒婚禮後去酒吧喝悶酒時,與一個女店員的對話,也意味深長:

在此片中,父親與女兒之間的關係是小津著重描寫的部分:女兒已經24歲,早已到了出嫁了年紀。


但是卻為了照料父親與弟弟,不得不擱置下自己的婚事。女兒恐怕也是因為不忍心讓父親無人照料,才包攬下家中大小雜事,如同一位「管家婆」一般打點他們的生活。


而父親也對女兒的照料安之若素。但是女兒終究是要出嫁的,父親在面對女兒出嫁時的心態極其複雜,但是無論怎樣,「最終都要一個人走下去吧」。


小津曾一度入伍參加二戰,甚至在新加坡淪為戰俘半年才被遣送回國。或許處於導演自身的感悟,在本片中還有一處描寫也很值得玩味。


當父親遇到舊友聊天時,談到當年「日本為什麼會戰敗?」。父親笑笑說:「戰敗豈不更好。」


我想後一句可能是,「至少可以落葉歸根吧。」

小津的片子對於深解其中味的人來說是不敢碰觸的一角一隅,而對於有著熱血青春的少年少女來說,又未免太過瑣碎乏味了。


佛教認為,一切因緣是由「無始劫」而來,不斷地來來去去,起起滅滅。而在「有生八苦」中,「愛別離」是最為催肝裂腸的了。


以前讀到林清玄《惜別的海岸》,覺得真是感觸良多。「雖惜別,但不得不別」——我想這就是小津《秋刀魚之味》的真正滋味罷。


易逝之物向來會被人們刻意遺忘——一朵花,一碗面,一個人都會如此脆弱。


「命如蜉蝣,轉瞬即逝。被一時的激情俘獲,嚮往天空,依戀大地。可也有把一切看清的智慧,也知道如何擺脫地球束縛......」


倘若命運承載的是有那麼多的不確定,那麼只有終途才可以做我們的引路牌吧。


由此來說,也許最大的戲劇衝突並不來自意外與膽戰心驚,而是來自我們平日生活的油鹽醬醋吧。

選曲:Wei

編輯:O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


一杯白開至微熏


有些好電影是一眼就心動,有些好電影是用來回憶與記得。
我上世界電影史課程的時候,男神陸老師曾給我啟示,「我覺得好的電影,是突然某天回想起某個鏡頭,看一遍再看一遍,永遠都看不厭。」
小津的電影一眼看去好像平淡無味,但是卻絲絲扣入心弦。永遠採取正面拍攝人物的鏡頭,以顯示對觀眾的尊重與平等。既具有日本傳統文化的痕迹,又揉入西方電影的表達。關注家庭和感情。把簡單的故事敘述的不動聲色但是餘味十足,我認為這就是小津。


平淡如水的導演,平淡如水的電影,正如導演自己所說,因為這才是人生,他想拍的就是平淡如水的人生。


可以看看侯孝賢的一本根據他的講座整理出來的書,厘米有一半是關於小律這位導演的


只看過他的《東京物語》,片子娓娓道來,平淡中透著雋永。風格很像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都是在講父母和兒女之間的羈絆,噢,應該說是後者像前者才對。


菊花與刀,藝術上溫柔而專制暴君。


日本電影大師。
非常經典。
適合慢慢品味。
道盡二戰以來,普通日本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天浴》片尾曲《欲水》的歌詞?
汽車剎車失靈的時候該怎麼安全停車?用手剎或者直接拔出鑰匙可行嗎?
《長城》中「鶴軍」的設置是否多餘?
如何評價艾倫·里克曼的演技?
有哪些類似《歌劇魅影》的音樂劇電影推薦?

TAG:電影 | 日本電影 | 小津安二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