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到底有多弱,配得上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吗?

除了太宗贞观之治、武曌武周时期、玄宗开元盛世显盛几时之外,安史之乱后版图都不完整,到底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弱不弱,还是个问题。

先拿楼主说的版图来说。

从边疆问题看,安史之乱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陇右、河西、西域被吐蕃攻占,这个确实是严重的领土丧失,原州以西的整个陇右道不复存在,给唐朝带来了七八十年严重的边防问题,唐廷不得不在京西北八道屯积重兵,白居易“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正是明显写照。但是其他答主已经说的很详尽了,唐廷虽然对吐蕃大体处于防御状态(因为收复陇右没钱),但从战争结果来看,唐并不占劣势。反而吐蕃自763年短暂占领长安后,再也没能进犯京畿腹心地区一次,即使代德两朝,唐朝处于国力的最低谷。吐蕃主力不仅在京西北边境一带吃相难看,对其他唐沿边藩镇也屡吃败仗。德宗贞元十六年,剑南西川韦皋以一道之力联合南诏,大败吐蕃十万大军于维州,是为唐朝对吐蕃的空前胜利。从西线来说,唐朝是丢了不少地盘,但是宣宗大中五年(851),唐朝收归陇右全境,此刻距离唐朝灭亡还有56年。

西南,南诏是晚唐时期唐朝最重要的敌人,特别是唐懿宗时期闹得很厉害,先后牵制了唐朝数十万大军。但是南诏真正侵占的地盘又有多少?无非是短暂占领过岭南道的安南都护府,今天的越南红河三角洲,十足的蛮人地盘。但是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唐末名将高骈重整南诏防线,将其势力逐出安南,南诏从此不敢北犯。至于入侵内地,最严重的两次是文宗大和三年(829)、懿宗咸通十年(869)打到成都,也没有占领什么唐朝领土。西南比起安史之乱前,丢地方了吗?

北方,回鹘汗国取代突厥汗国成为唐北部的最大威胁。然而回鹘大体上和唐朝人维系了不错的关系,北方防线牢牢控制在唐朝的天德、振武、河东诸镇手中,回鹘人压根没侵占到什么地盘,更没有连河套都丢了,天德军可是在河套一带屯田屯的好好的。武宗会昌二年(842),回鹘汗国自己完蛋了,余部跑到西北慢慢发展当小邦国去了。西北比起安史之乱前,丢地方了吗?

东北,契丹和奚人始终是唐朝的劲敌,武则天年间还冲进内地杀人杀到黄河沿岸,否则安禄山的范阳、卢龙二镇也不会坐拥那么大军力。但是很不幸,安史之乱后的契丹哥们儿们面对的是军力最雄厚的幽州节度使,幽州作为河朔三镇之一,虽然对中央保持半独立状态,但御边也很积极(为了自己生存),自己人守自己的土地,表现的比唐盛时期的边军只强不差。

奚数侵边,济击走之,穷追千余里,至青都山,斩首两万级。——《新唐书·刘济传》。

东北比起安史之乱前,国境也没缩小啊。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土主要损失的就是陇右道。那么陇右道这地方看起来很大,在唐朝究竟算是什么分量?唐朝极盛时期留下的人口统计数量是玄宗天宝元年(742),当时全国总户数8973634,口数50975543。而陇右道是多少呢?户数121413,口数536361,分别只占全国总数的1.35%和1.05%。考虑到天宝年间人口隐漏严重,目前学者普遍认为总数在8000万以上,而最严重的地区是河北、山东,这个比重估计还会更小。也就是说,丢了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一地区,您就觉得这国家被削弱到死,快完了,您是开玩笑吗?

再谈谈唐朝后期被骂的最多的三个地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藩镇和割据是两码事,唐朝藩镇割据最密集的时候是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后的代、德二朝,德宗以后,长期保持割据的只有河朔三镇:幽州、成德、魏博,其他不听话的藩镇像淄青、淮西都被朝廷大军踏平了。哪怕是所谓的“割据”,三镇节度使的合法性照样完全来自于朝廷,朝廷有事他们照样要派兵出征。譬如咸通末年讨伐庞勋之乱,按理说末世之相了,魏博仍然非常积极派遣大军出征平叛。其他的唐朝藩镇,只不过是唐人为适应新常态,而建立的新行政层级,从前期的州县两级变成了道州县三级,这不是衰弱和退化,而是国家统治机制的自然调整。难道明朝设巡抚、总督,就是国家走向衰弱了?

宦官专权,这个确实是历代最重。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是利用特殊时期上位,很快就被皇帝废了,吐突承璀、仇士良算是已经成形的宦官体系下的衍生物,但他们也没像魏公公一样独占乾坤,把朝政搅的鸡犬不宁,仇士良利用甘露之变杀大臣这个已经是旷世奇变,但毕竟是庙堂之争,唐朝国力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倒是六年以后的会昌朝迎来了唐后期的另一个高峰。田令孜、杨复恭倒真是末世畸变产物了。总的来说唐朝宦官与明朝宦官类似,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群体,有着一套完善而独立的系统,深深地介入到国家机器的运行之中,承担着非常多的职能,他们是另一套官僚系统,而不都是大奸大恶。总的来说,中晚唐的宦官肯定是唐朝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是原因而不是表现,不可本末倒置。

朋党之争,唐朝的牛李党争名闻历史,长达四十年,但总体来说是强度较弱,不过是一党执政,另一党退出中央去地方当节度使或者高级闲散官僚。两党结构也很松散,政见区别也不算大,更重要的是属于朋党的官员比例不大,始终只是一部分人在搞事,不至于各部州县官僚都在结党。白居易和牛党几位党魁感情亲密,李商隐给李党骨干当幕府官,但他们都不参与党争。真要有点血腥味,像牛党利用漳王做文章,或是武宗利用登基一事起杀机,都平安化解,没有闹出过什么“六君子”之类的人命。两党相争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会昌一朝李党全面主政,北破回鹘东平泽潞;大中一朝牛党全面主政,也有大中之治。强行把党争和国家弱不弱联系起来,没有必然关系。

中晚唐的唐朝主要做了什么?

经济上,德宗建中元年(780),施行两税法,作为中国赋税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变税人为税地。由于安史之乱和代、德藩镇战争引起的人口大规模南移,南方得到长足的发展。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从盛唐开元年间的45.2%,变为北宋初年太平兴国年间的63.6%。自开元至宋初,南方新增100县,盛唐时南方存在的大量“隙地”得到开发,所谓“扬一益二”,不仅成都、扬州、江陵等南方本来的大城市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南方的大量中小型城市也相继崛起。江南取代华北,成为支撑唐朝财政的主要经济区。不必说最发达的江南东道北部,哪怕江西也是:

江西七郡,列邑数十,土沃人庶,今之奥区,财富孔殷,国用所系。——白居易《除裴堪江西观察使制》

政治上,取代唐前期的三省体制建立了新的中书门下-翰林学士-枢密使新三头体制,扩大完善了使职差遣制,形成适应局势变化的新机制。地方上虽不免藩镇跋扈,仍在宪宗年间强有力地推进了州级财政权、军权改革,成为五代宋初彻底废除藩镇的滥觞。科举制度在进一步完善,并终于成为最重要的取士途径。

唐朝自德宗初年四镇之乱后,到黄巢、王仙芝之乱前,近百年(八世纪八十年代到九世纪七十年代)没有发生过全国性的战乱,人口在基本和平的环境下保持相当速度的恢复。整个唐后期户部所能掌握的最高户籍数字是唐文宗开成四年(839)的4996752户,而人口稠密且处于割据状态的河北地区不上户口,浮浪户情况又始终存在,这一数字距离此时唐朝人口的真实数字必然还有相当程度的距离。何况839年后,唐朝仍然维持了30年左右的和平,唐朝后期最终人口峰值应该是在咸通、乾符之交,即公元870年左右。这个数字,至少会接近唐朝纸面上的人口峰值,天宝元年的50975543人。

这一时期是如何被史家描述的?司马光是这么解释黄巢起兵之初唐军战斗力低下的原因的:

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元年

承平日久啊,这就是史家对这个你所以为很弱的时代的概括。

唐朝一共289年,安史之乱后存在的时间是152年,超过一半。在两次被攻陷首都(756、763)后,尚能存在百年,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相对和平环境内,对内调整各种行政机制,影响后世数百年。对外维持国境线,并能屡败强敌。这样的表现,你说它很弱,那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可称强大?有哪个朝代能在遭遇安史之乱这样的惊天变局后还能自我修复到如此程度?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843年,已经丢失漠北的回鹘,在乌介可汗率领下骚扰漠南,唐军在杀胡山击破回鹘,收降回鹘骑兵两万,自此,回鹘汗国正式宣告灭亡。

844年,吐蕃内乱,唐朝决心收复河湟。847年,唐军击败吐蕃军阀论恐热,之后收复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848年,张议潮起兵收复沙洲,至851年,张议潮共计收复十州,现今甘肃全境和新疆东部重新归于唐朝。866年,张议潮部将拓跋怀光杀吐蕃军阀论恐热,从此吐蕃再无反扑之力。

(这里有人质疑说张议潮的功绩不能算在唐朝头上,这么给你说吧。如果不是唐军击败了论恐热的主力大军,收复三州七关,那么张议潮起兵后可能就不是一片顺利,而是要被血腥镇压了。而大宋和大萌为什么没有张议潮?因为张议潮不是盼出来的,而是中央政府发力了,人民群众参与进来才能成功)

如果强宋能在金反辽时灭辽,在蒙古灭金时收复中原……

如果大萌能在蒙古内战时击破蒙古,能武力击败吐鲁番汗国收复甘肃北部和新疆东部……

那么晚唐就可以被键盘军事家们鄙视了。

然而嘛,瘦死的骆驼就是比马大。


首先,我们不能拿一个朝代衰落之时来概括整个朝代。

唐朝前150年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牛逼的国家之一,但这后面150年,因为经历了安史之乱,确实开始走向了衰弱。

那么,她是如何一步步由盛转衰的呢?这里面,还是有挺多故事的。

首先,安史之乱调侃地来说就是:唐玄宗带着妹子杨玉环去泡温泉,被安禄山抢了衣服还一通打。

这种老大光屁股被揍的尴尬的场面,导致了极其尴尬的结局:曾经最牛逼的君主被打到旮旯角,从此压不住手下的啰啰了(藩镇节度使)。

这通俗的说,就是当老大的,居然被手下给打了。

安史之乱持续了7年零2个月,之后唐王朝存活了150年左右。

那么,咋活150年的呢?

第一 、当然是因为:钱包没顺走,银子还在手

安史之乱的波及范围主要在河北一带,南方基本很安全。

这导致南北方经济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北方十室九空人都跑了怎么赚钱,于是南方被重重地奶了一口,当然闷声发大财。

再加上大运河可以把南方的钱粮直接运输到北方,等于,江南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大笔现金,而且是X付宝即时转账,立刻就能招兵买马。

“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

以前南北炫富:南方完败

后来因为北方战乱,南方慢慢就发展起来了

第二 、皇帝吸取了教训,找最忠诚的心腹来统领军队

打架这种事,重要的不是打谁而是找谁来打。

大唐在安史之乱上面栽跟头,主要是因为信任了小弟安禄山。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拿炮帮忙打架的小弟一定要是自己人。

经过深思熟虑,排除了每次都跑的最快的文官,以及有犯事前科的武官,那就只有鱼朝恩了。

鱼朝恩是唐代的宦官。安史之乱发生后,随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

鱼朝恩统率的这支神策军,基本上,唐朝后期打架输出全靠他们了。

第三、后面的皇帝,基本在位要做的事情都是打藩镇了

安史之乱之后的皇帝,每天主要做的是3件事:吃饭、睡觉、打藩镇。

哪位皇帝大神打得好,就强行续命一波,要是打不过,那就狂掉血。

提前剧透一下:大神还是挺多的。

762年-779年 共17年

大神一号代宗夫妇

作为安史之乱结束后第一任接盘侠,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可攻可受的能力。

面对几十个有钱有权的节度使,卖萌的卖萌,拉拢的拉拢,恐吓的恐吓,好歹把大唐VS节度使们的局势差不多稳住了。

(收复两京、 登基除奸、荡平余孽。)

780-806年 共26年

靠谱队友:德宗李适 顺宗李诵

背靠大神好乘凉,这两位皇帝基本没有重大失误,在位期间属于不功不过的状态。

(德宗皇帝初总万机,励精治道。

顺宗皇帝永贞革新,打击宦官势力,革除弊政。)

806年-820年 共15年

大神二号宪宗上线了

宪宗一出现就打破了被压制的劣势,彻底把藩镇狂揍了一通。

神清气爽之后,被打了的藩镇基本可以服服帖帖分为4类:

1、不怎么听话但是得怕皇帝的:

2、帮忙震慑楼上的:

3、帮忙打吐蕃回鹘的:

4、帮皇帝赚钱的:

宪宗皇帝削藩镇成功,史称元和中兴。

他就是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里的“明天子”。

821-840 共20年

傻叉队友三人组:穆宗敬宗文宗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大神宪宗留下大好局势,愣是被这父子三人玩坏了。不仅没有揍到藩镇,还被身边的太监揍。

穆宗骄奢放荡,导致河北三镇叛变。

敬宗18岁被宦官杀害。

文宗受制于宦官,抑郁而死。

840-859 共19年

强强联手的挽尊大神:武总宣宗

这两位大神人称:一个大牛人一个小太宗,把楼上3人玩坏的锅愣是稳稳接好了。

武宗:重用宰相李德裕,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史称会昌中兴。

宣宗:唐宣宗大中之政,有贞观遗风。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859-907 共48年

战五渣:懿宗,僖宗,昭宗,废帝李裕,哀帝李柷

可惜,唐朝最后五个全都是战五渣,后来他们就再也没等到一位能carry的大神。

直到公元907年,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李柷被朱温毒死!

而,那个曾经最厉害的唐朝也就轰然倒塌了!

纵观安史之乱后150年,其中有80年都是大神在力挽狂澜。

但是,最后还是败给了一群猪一样的队友!

------------------------------

喜欢作者的清奇画风和文字,欢迎来关注:朕说


听别人说不如自己去看,如果题主是真的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当你把从安史之乱开始,历经肃代德顺宪敬文武宣各宗,直到黄巢起义前的这百多年历史好好看一遍,了解一下什么是元和中兴,什么是大中之治,什么是两税法,什么是庶民文化的兴起,什么是安西孤军,什么又是归义军,李愬是何许人,高骈又是哪棵葱,田弘正干了什么,裴度李德裕搞出什么动静? 都说汉朝末年区区一个地方军阀都吊打周边蛮族,那么唐末藩镇蹂躏吐蕃南诏契丹回纥等诸蛮夷的战绩如何? 看完这些,我想你会对唐朝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


既然题主问的是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到底有多弱,还提到了版图情况 那么就题论题,我们从军事上来看看唐究竟对外作战水平怎么样

安史之乱后唐主要经历了以下对外战争 战果如下

安史之乱时期

755年以后,唐忙于安史之乱,吐蕃唐河西陇右 三十余年先后占陇右 河西 剑南 四川 大片土地 唐败

761年 唐上元二年 羌奴刺、党项攻宝鸡、凤州 烧唐大散关 南侵凤州 劫掠而去 唐败

763年 唐代宗广德元年 唐军击吐蕃长安之战 攻唐朝的泾、原等州,直逼长安,最终被击退 唐惨胜

安史之乱后

764年 唐广德二年 党项攻同州 唐最终平息党项叛乱 唐胜

765年 唐永泰元年 唐击吐蕃灵台之战 唐大败吐蕃 杀五万人 俘万人 唐大胜

768年 唐大历三年 唐击吐蕃灵武之战 唐屡败吐蕃 唐胜

771年 唐大历六年 岭南蛮、西原蛮起事 唐围杀之 三月岭南皆平 唐胜

773年 唐大历八年 唐击吐蕃百城之战 唐先败后胜

775年 唐大历十年 吐蕃攻扰西川、临泾、陇州等地 劫掠人口而去 唐败

778年 唐大历十三年 回纥攻太原 唐军大败 唐败

779年 唐大历十四年 唐击吐蕃、南诏之战 唐击败吐蕃南诏联军 唐胜

786年 唐贞元二年 唐击吐蕃汧城之战 吐蕃劫掠 后被唐反击 唐胜

788年 唐贞元四年 唐击吐蕃清溪关之战 韦皋兵马大败吐蕃 唐胜

790年 唐贞元六年 唐与吐蕃西域之战 丢西州,陇右十八州 龟兹 疏勒 焉耆 于阗 唐大败

801年 唐贞元十七年 唐击破吐蕃维州之战 击溃蕃军16万,取城7座 斩杀万余人 唐胜

819年 唐元和十四年 唐击吐蕃盐州之战 吐蕃围盐州 后唐解围 唐胜

820年 唐元和十五年 吐蕃攻扰泾州、雅州 被唐击败 唐胜

829年 唐文宗大和三年 南诏攻唐军成都之战 南诏攻陷成都 后收复 唐败

842年 唐武宗会昌二年 唐军破回鹘 大败回鹘 唐胜

843年 唐会昌三年 唐军袭击回鹘杀胡山之战 大破回鹘于杀胡山 唐大胜

847年 唐宣宗大中元年 唐军击败吐蕃于盐州 击破之 唐胜

851年 唐大中五年 唐驱逐吐蕃河西之战 张议潮联回鹘击陇右吐蕃 复河西地 唐胜

861年 唐咸通二年 唐、南诏交趾之战 收复安南 但被劫掠邕州 惨胜

864年 唐咸通五年 唐、南诏邕州之战 唐防守成功 唐胜

870年 唐咸通十一年 南诏攻成都之战 唐于成都大败南诏 自此南诏不敢再犯成都 唐胜

875年 唐僖宗乾符二年 南诏攻西川之战 大败南诏 唐胜

大战26场 唐胜20场 败6场

丢西域地

陇右 剑南 四川失而复取

这些战绩的取得还是在国内藩镇割据 浙江 岭南农民起义频发的情况下取得的

唐经历过安史之乱后也就这么弱吧- -安史之乱后确实也称不上中国最强盛的时代 但是称个强盛时代还是绰绰有余的,要不然把高晓松老师嘴里那个占全球GDP90%的强宋拉过来试试??


唐朝被自己严重内讧安史之乱削弱之后,经历了一些对外失败。但是之后,唐朝又取得了更多的对外大胜。

唐朝后期张仲武、李载义、刘济还数次大胜契丹、奚;唐朝灭亡前,刘仁恭还令契丹献马乞盟。

(甚至在唐朝亡于内讧之后,五代的李存勖在只有河东一隅之地、马才1万匹、一面与后梁大战的情况下,另一面还把雄主耶律阿保机率领的契丹(辽)开国精锐、全国兵力的“空国入寇”打的惨败。)

(吐蕃趁唐朝内讧安史之乱、朱泚之乱时占陇右、河西,在公元790年以后吐蕃占西域。)但是唐朝后期郭子仪、马璘、崔宁、李晟、高崇文、韦皋、史敬奉等多次大胜吐蕃军,消灭数十万吐蕃军;九世纪中期,唐与吐蕃都有内讧,唐朝廷重占秦、原、安乐、维、扶、河、渭等州,张议潮占北庭(西域东部)、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公元870年左右,吐蕃王国内外交困先灭亡了。数十年之后,唐朝亡于内讧。

从唐德宗开始,回鹘再次开始称臣于唐朝。九世纪中期,黠戛斯击破回鹘,黠戛斯称臣于唐朝;部分回鹘西迁,大量回鹘南迁。南迁的回鹘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等数次击破回鹘,杀获十几万回鹘人,还俘获大批回鹘侯王贵族;

唐朝李晟曾打的南诏吐蕃联军惨败。另外,在唐朝与南诏战争的最后阶段,唐朝宋威、高骈等数次大胜南诏军,南诏到了“男子十五以下悉发,妇耕以饷军”、“屡覆众,国耗虚”的地步;唐朝高骈数次大胜,南诏失去再战的勇气(“南诏气夺”),不敢再与唐朝交战,南诏君主骠信送子入朝为质。

南诏曾依靠黎、雅间的刘王、郝王、杨王浅蛮部族与唐朝作战,唐朝西川节度使王建严厉对待这些部族,南诏与这些部族不敢侵盗。后来这些部族首领泄露军机,被王建杀死。最后南诏灭亡比唐朝灭亡还早了数年。

九世纪中期,黠戛斯击破回鹘,黠戛斯称臣于唐朝。部分回鹘西迁,大部分回鹘贵族与回鹘部众南迁。南迁的回鹘部众大约是西迁回鹘部众的两倍。回鹘贵族方面:西迁的只有相1人、外甥庞特勤1人。而南迁的有乌介可汗,特勤11人,相8人,将军8人,尚书两人,可汗姊,回鹘公主,彰信可汗的弟弟嗢没斯(史书上未记载彰信可汗有儿子,而回鹘汗国晚期大多是兄终弟及,因此嗢没斯很可能是汗位继承人)等等,包括以上这些贵族在内,绝大部分回鹘侯王贵族南迁了。

南迁的回鹘仍有一定实力。绝大部分回鹘贵族南迁了,跟随、保护他们南迁的回鹘人里必然有相当一部分回鹘精锐军队。

从八世纪末、唐德宗开始,回鹘(回纥)再次开始称臣于唐朝。九世纪中期,黠戛斯击破回鹘,黠戛斯称臣于唐朝;部分回鹘西迁,大量回鹘南迁。南迁的回鹘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数次击破回鹘,杀获十几万回鹘人,还俘获大批回鹘侯王贵族(。在俘获回鹘贵族方面,《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记载的“收其侯王贵族千余人” 与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记载的“名王贵种相继降,捕几千人” 不是同一次作战,而是后者在时间上比前者晚了几年,这不只是一次作战。所以当时唐军俘获的回鹘侯王贵族达数千人)。

,,,,,,,,,,,,,,,,,,,,,,,,,,,,,,,,,

根据专业研究过藩镇的历史学家张国刚的著作《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仍然服从唐朝中央,并且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时才开始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

,,,,,,,,,,,,,,,,,,,,,,,,,,,,,,,,,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5] [6] 历宋、元至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一直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1] 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1] [2] [3] [4] [7] 中国姓氏为“唐姓”,[2] 中国衣饰为“唐衣”,[1] 中国商船为“唐舶”或“唐船”,[1] 而从海舶上转贩得到的中国货物则被成为“唐货”。[3] 甚至现代习称的“汉语”,也曾被宋代海外诸国称为“唐语”,[2] 中国人留居海外一年不还者,被称为“住蕃”,而外国人在中国逾年不归,则称“住唐”。[6]

参考资料:

[1]汪大渊 (作者), 苏继庼 (注释).《岛夷志略校释》;

[2]赵汝适.《诸藩志校释》;

[3] 周达观 冯承钧.《真腊风土记》;

[4] 张燮.《东西洋考》;

[5]《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246-247页;

[6]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7]《明史·外国真腊传》:“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以上史料证据证明,是唐朝对外的巨大影响,导致宋、元、明时期外国以“唐人”称呼华人,以“唐”称呼中国,并将与中国有关的事物称呼为唐某某。这种影响导致了“唐人街”这称呼的出现。

唐人街 这称呼绝不是来自 chinatown 的音译。如果是 chinatown 的音译,那么应该音译成 支那街 甚至 钗那街 ,毕竟当年 支那 还没有贬义。 何况,唐人街 这称呼的出现 早于 chinatown 的出现。所以,唐人街 这称呼绝不是来自 chinatown 的音译。

,,,,,,,,,,,,,,,,,,,,,,,,,,,,,,,,,

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地盘极小,之后李渊李世民攻灭众多强敌,统一;之后,唐太宗派李世民派唐军攻灭dong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域诸国,并且使唐朝开始统治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唐朝真正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统治,不仅在这些地区设置统治机构,还能在当地任免、处置官员,征兵,并且控制了当地的政治、军事、外交,唐朝甚至在漠北收税,漠北诸部每年缴纳貂皮作为赋税,而唐朝对漠南、西域、安南的控制还要强于对漠北的控制。

唐太宗还派唐军攻灭吐谷浑汗国,并且使吐谷浑成为被唐朝控制的下属;唐军还打败吐蕃、西突厥、高句丽、松外诸蛮;松外诸蛮归降于唐朝;吐蕃退出党项、吐谷浑、白兰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丽称臣于唐朝唐太宗。

唐朝太宗后期、高宗时期统治漠北数十年。唐朝太宗时期、高宗时期先统治漠南50年,之后从唐中宗复位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开始,唐朝再次开始长期统治河套与漠南(见隋唐史大家王永兴的考证)。唐朝后期仍然有三受降城体系,仍然统治河套与部分漠南。唐朝后期仍然统治安南。唐朝统治西域的时间超过130年(唐朝在公元790年以后才失去西域。之前,唐朝有几次短暂失去安西,但唐朝每次都很快重占安西,即使减去唐朝几次失去安西的时间,唐朝统治西域的时间仍然超过130年)。

,,,,,,,,,,,,,,,,,,,,,,,,,,,,,,,,,

正是唐朝开始的允许平民参加科举,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

看隋朝杨坚杨广的诏书,仍然是让五品以上官员推荐人,并不具备科举的本质与主要特点,没有允许平民“投碟自进”参加科举。隋朝杨坚杨广那所谓的“科举”与察举制没有本质区别。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朝。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实行的实质却与察举制一样,具体见研究过科举制的历史学家何忠礼的《科举制起源辨析》 、金铮 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

,,,,,,,,,,,,,,,,,,,,,,,,,,,,,,,,,

唐朝的疆域是在变化中的。(其实古代王朝的疆域都是在变化中的。)但是唐朝维持较大疆域的时间挺长。

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之后,李渊李世民打进关中建立唐朝时,疆域还不大。再之后,唐朝击败内外众多强敌,才扩张占据庞大疆域。

,,,,,,,,,,,,,,,,,,,,,,,,,,,,,,,,,

,,,,,,,,,,,,,,,,,,,,,,,,,,,,,,,,,

唐朝的和亲大多是唐朝处于优势时和亲、其余是双方处于均势时和亲。都是靠实力实现和平之后,才和亲。

唐朝的和亲只有两种类型:一、唐朝处于优势时和亲,类似蒙古和亲吐蕃、吐蕃和亲小勃律,是处于优势的一方嫁出公主;二、唐朝在双方处于均势时和亲。 唐朝的和亲,都是靠实力实现和平之后,才和亲。

唐朝的和亲,大部分是唐朝处于优势时和亲;其余(即唐朝和亲回纥(回鹘))是双方处于均势时和亲,而且互有嫁娶,唐朝公主嫁回纥可汗为王后(可敦、可汗之妻),回纥公主(回纥可汗女)嫁唐朝敦煌王李承寀为妃。

唐朝和亲出去的公主,大部分是宗室女、外姓(皇家李姓之外的)贵族女被封为公主,唐朝甚至把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封为公主去和亲。 唐朝和亲出去的只有3个是真公主,是嫁给回纥可汗。

唐朝的所有和亲出去的公主,在别国都是王后,地位崇高。

即使静乐公主、宜芳公主这两个假公主,也是在唐军击败契丹、奚,契丹、奚归降于唐朝之后,才和亲契丹、奚。静乐公主、宜芳公主本来在契丹、奚地位崇高,后来是因为唐朝边将安禄山为了取得边功而多次杀掠契丹、奚,逼契丹、奚造反,契丹、奚才造反杀死静乐公主、宜芳公主。

可见,静乐公主、宜芳公主被杀否定不了之前她们在契丹、奚地位崇高,否定不了之前契丹、奚归降于唐朝然后唐朝才和亲契丹、奚。

唐朝边将安禄山为了取得边功而多次杀掠契丹、奚,逼契丹、奚造反,之后安禄山与契丹、奚交战,安禄山先败后胜,擒获奚王。唐朝后期,张仲武、刘济、李载义唐军还多次大胜契丹、奚。

安史之乱以及之后,唐朝才与回鹘(回纥)和亲。但是,唐朝与回鹘(回纥)的和亲,是双方处于均势时和亲,而且互有嫁娶。回纥公主(回纥可汗女)嫁唐朝敦煌王李承寀为妃;唐朝公主嫁回纥可汗为可敦(王后,可汗之妻)。回纥可汗还要站着接受唐朝诏书册命(而不是坐着接受)。后来,从唐德宗开始,回纥可汗上表称臣称儿,回纥再次开始称臣于唐朝。回纥可汗与唐朝公主接受回纥人的朝拜,开启了回纥人朝谒可汗时既拜可汗、又拜可敦。

《资治通鉴》:“敦煌王承寀至回纥牙帐,回纥可汗以女妻之。” 《旧唐书 本纪第十》:“册回纥可汗女为毗伽公主”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遣故邠王男承采,封为炖煌王,将军石定番,使于回纥,以修好征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于承采,遣首领来朝,请和亲,封回纥公主为毗伽公主……纳回纥公主为妃。”《旧唐书 本纪第十》“炖煌王承寀自回纥使还,拜宗正卿;纳回纥公主为妃”。
《旧唐书》:“可汗乃起奉诏,便受册命。翼日,册公主为可敦”。
《资治通鉴》:“回纥可汗遣使上表称儿及臣……”,“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得唐许婚,甚喜,遣其妹骨咄禄毘伽公主及大臣妻并国相、趺跌都督以下千馀人来迎可敦,辞礼甚恭,曰:‘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旧唐书》:“时回纥可汗喜于和亲,其礼甚恭,上言:‘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又詈辱吐蕃使者。”“虏先设大舆曲扆,前设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舆,回纥九姓相分负其舆,随日右转于庭者九,公主乃降舆升楼,与可汗俱东向坐。自此臣下朝谒,并拜可敦”……

和亲回纥时的唐朝 不如 和亲其他势力时的唐朝强,但是唐朝公主在回纥仍然是王后,仍然地位崇高。

唐朝没有和亲南诏。唐朝与南诏讨论过和亲,但是没有执行,最终唐朝公主没有去南诏。

唐朝与南诏战争的最后阶段,唐朝宋威、高骈等数次大破南诏军,南诏“屡覆众,国耗虚”“男子十五以下悉发,妇耕以饷军”,南诏衰落。唐朝高骈的数次大胜使南诏失去再战的勇气(“南诏气夺”),南诏不敢再与唐朝交战,南诏骠信送子入朝为质。

之后,南诏与唐朝商议和亲,一度达成和亲的协议,但是最终没有执行。最终唐朝没有和亲南诏,唐朝的公主没有去南诏。 反而是南诏三个重臣(南诏宰相赵隆眉、杨奇混、段义宗)被唐朝毒死,导致南诏更加衰落。南诏也不敢报复。 南诏曾依靠黎、雅间的刘王、郝王、杨王浅蛮部族与唐朝作战,唐朝西川节度使王建严厉对待这些部族,南诏与这些部族不敢侵盗。后来这些部族首领泄露军机,被王建杀死。最后南诏灭亡比唐朝灭亡还早了数年。

《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骈以选士五千度江,败林邑兵于邕州,击南诏龙州屯,蛮酋烧赀畜走。酋龙遣杨缉思助酋迁共守安南,以范脆些为安南都统,赵诺眉为扶邪都统。七年六月,骈次交州,战数胜,士酣斗,斩其将张诠。李溠龙举众万人降,拔波风三壁。缉思出战,败,还走城。士乘之,超堞入,斩酋迁、脆些、诺眉,上首三万级,安南平。” “帝遣东川节度使颜庆复为大度河制置、剑南应接使,兵次新都,博野将曾元裕败蛮兵,斩二千级。南诏骑数万晨压官军以骋,大将宋威以忠武兵战,斩首五千,获马四百尾。南诏退屯星宿山,威进戍沱江……蛮闻凤翔、山南军且来,乃迎战毘桥,不胜,趋沱江,为伏士所击,又败。城中出突将,夜火蛮营,酋龙、坦绰身督战。后三日,王师夺升迁梁,蛮大败,夜烧亭传,乘火所向,雨矢射王师。威疏军行,向矢所发丛射之。两军不能决,各解去。酋龙知不敌,夜彻营南奔……” “(南诏)屡覆众,国耗虚……”“骈至不淹月,阅精骑五千,逐蛮至大度河,夺铠马,执酋长五十斩之……”
“筑戎州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险,料壮卒为平夷军,南诏气夺。”
“法遣宰相赵隆眉、杨奇混、段义宗朝行在,迎公主。高骈自扬州上言:“三人者,南诏心腹也,宜止而鸩之,蛮可图也。“帝从之。隆眉等皆死,自是谋臣尽矣,蛮益衰。” ……
《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骈次峰州,大破南诏蛮,收所获赡军……”“当是时,蛮攻雅州,壁庐山,闻骈至,亟解去。骈即移檄骠信,勒兵从之。骠信大惧,送质子入朝,约不敢寇。”
(《资治通鉴》:“骈以五千人先济,约维周发兵应援;骈既行,维周拥余众,不发一卒以继之。九月,骈至南定,骈掩击,大破之,收其所获以食军。” “监陈敕使韦仲宰将七千人至峰州,高骈得以益其军,进击南诏,屡破之。” “是月,骈大破南诏蛮于交趾,杀获甚众,遂围交趾城。” “骈至,复督励将士攻城,遂克之,杀段酋迁及土蛮为南诏乡导者朱道古,斩道三万余级,南诏遁去。骈又破土蛮附南诏者二洞,诛其酋长,土蛮帅众归附者万七千人。” “庆复至新都,蛮分兵往拒之。甲午,与庆复遇,庆复大破蛮军,杀二千余人,蜀民数千人争操芟刀、白以助官军,呼声震野。乙未,蛮步骑数万复至,会右武卫上将军宋威以忠武二千人至,即与诸军会战,蛮军大败,死者五千余人……甲兵服物遗弃于路……” “高骈至成都,明日,发步骑五千追南诏,至大渡河,杀获甚众,擒其酋长数十人,至成都,斩之。修复邛崃关、大渡河诸城栅,又筑城于戎州马湖镇,号平夷军,又筑城于沐源川,皆蛮入蜀之要路也,各置兵数千戍之。” ……)

唐朝和亲吐蕃,是在唐朝打赢了、而且处于优势时才和亲吐蕃,类似蒙古和亲吐蕃,吐蕃和亲小勃律,是处于优势的一方嫁出公主。

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松赞干布退兵谢罪,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扩张,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吐蕃松赞干布称臣于唐朝唐太宗,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嫁松赞干布。

唐休璟陈大慈等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嫁尺带珠丹(赤德祖赞)。

《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赞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在《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兼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这两项,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拥有这待遇,而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学者王尧等人指出,赞蒙即觉蒙、朱蒙。在被用于称呼赞普的女人时,赞蒙(btsan mo)、朱蒙、觉蒙(jo mo)等头衔没有区别。朱蒙有被写作末蒙。)

而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汉人古代史料里,吐蕃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筑城、建立宫室。吐蕃松赞干布还称臣于唐朝唐太宗。 吐蕃松赞干布上书说“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

关于泥婆罗的尺尊公主,《吐蕃历史文书》、《吐蕃金石铭刻》等吐蕃原始史料里奇幻荒谬成分较少的部分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里,都有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却都没有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事仅来源于部分吐蕃书某些奇幻荒谬小说剧情过多的章节(例如柱间史(西藏的观世音)、西藏王统记等书的某些章节)。甚至有国外藏学家写了《松赞干布的妻子》,说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是虚构的。实际上,泥婆罗尺尊公主地位比较低。 曾有泥婆罗(尼泊尔)国王。但,汉、藏、泥婆罗等各方的原始史料里都没有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件事。松赞干布时期的藏地佛教也不是后世藏地的佛教密教。后世佛教密教兴起,编的一些吐蕃书里才出现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件事(其中很多奇幻荒谬剧情),之后有些书抄这事。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事仅来源于部分吐蕃书某些奇幻荒谬小说剧情过多的章节(例如西藏王统记等书的某些章节)。甚至有国外藏学家写了《松赞干布的妻子》,说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是虚构的。实际上,泥婆罗尺尊公主地位比较低,只是被后世宗教密教人为篡改、捧高了。

关于部分吐蕃资料的某些章节(例如《柱间史》、《西藏王统记》等书里的某些章节) 里有贬低文成公主、为难文成公主的内容,藏学家任乃强等指出,系后世汉人轻视蕃人导致蕃人通过编造那些内容以泄愤。

《旧唐书》记载:弄赞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太宗伐辽东还,遣禄东赞来贺。奉表曰:“圣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国,并为臣妾,而高丽恃远,阙于臣礼。天子自领百万,度辽致讨,隳城陷阵,指日凯旋。夷狄才闻陛下发驾,少进之间,已闻归国。雁飞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预子婿,喜百常夷。夫鹅,犹雁也,故作金鹅奉献。”其鹅黄金铸成,其高七尺,中可实酒三斛。

《新唐书》记载:遣大论薛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它宝称是,以为聘。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 帝伐辽还,使禄东赞上书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其高七尺,中实酒三斛。

古代史料证据证明文成公主和亲是在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并且唐朝处于优势时和亲,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很高,不低于吐蕃王后。 没有证据证明当时唐朝无力抵抗吐蕃,没有证据证明唐朝是被迫和亲。 而古代吐蕃史料都不敢提松州之战,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而且,古代汉人史料、吐蕃原始史料(《吐蕃历史文书》、《吐蕃金石铭刻》)这双方史料的记载都证明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崇高,远高于松赞干布的其他女人。

关于唐太宗与松赞干布时期唐与吐蕃唯一的交战——松州之战:

  先简单介绍一下松州,松州属唐朝剑南道,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朝将松州设为下都督府,主要负责管理党项及其他诸羌的羁縻州。根据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的考证,松州是唐朝剑南道通向吐谷浑的交通要道,松州州城西北三百里有甘松岭,唐代在此曾设置通轨军镇守,通轨军以西就是党项,党项西北通向吐谷浑。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七月乙亥,吐蕃在打败党项之后,开始入寇松州。(《资治通鉴》)   当时唐朝方面担任松州都督的人叫韩威,韩威带领少量军队去侦察,被击败。这次接触战,唐军虽然受挫,但是损失很小。原因有二:首先,松州作为一个下都督府,本身的兵力并不多,陈子昂在《上蜀川军事状》中说,“臣在蜀时,见相传云,闻松、潘等州屯军数不逾万”,武则天时期,吐蕃与唐朝正频繁交战,唐军在松州的驻防兵力应远多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即便如此,仍不足万人,据此推断,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军在松州的守军也最多也就几千人;第二,韩威出阵的目的是观察一下吐蕃军,带出的只是全部守军里极少的一部分。综合以上两点判断,此战唐军损失极小。   随后,唐太宗对吐蕃重兵出击,“(八月)壬寅,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甲辰,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一说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资治通鉴》)。

  参战的四位唐将,侯君集和执失思力在此不再介绍,两人在新唐书中都有传,都是能征善战之将;牛进达在两唐书中没有传,但是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关于他的记载很多,此人后来参加过对高昌和高句丽的征讨,也是一员虎将;至于刘兰,两唐书在侯君集等人的传的后面附有他的传,他参加过对突厥作战,也非等闲之辈。   牛进达作为唐军的先锋,率军首先与吐蕃军交战,“吐蕃攻城十余日,进达为先锋,九月,辛亥,掩其不备,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斩首千余级”(《资治通鉴》)。

首先我们具体到这次交战斩首千余级是什么概念。古代战争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举个例子,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800,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然后注意,此战双方没有发生“吐蕃20万大军投入只损失1000多人的事情”。实际情况是,5万唐朝大军的主力侯君集部还没有出手,仅仅是先锋牛进达部晚上夜袭吐蕃大营。军队损失数量是指伤亡总数。这次是唐军先锋夜袭吐蕃大营,必然是轻兵来去,更加不可能会打扫战场,也就是顺手割了脑袋带走。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吐蕃军损失人数对唐军斩首数的比例,远高于平壤之战日军损失数对明军斩首数的比例,远高于“1万/800”。 这种情况下还能带回1000多吐蕃军首级,告诉我此时吐蕃军总伤亡是多少。

然后注意,此时唐军主力还没有投入战斗,而仅仅是唐朝先锋一次夜袭,就能打出这样的战绩。确实令吐蕃松赞干布大惧。然后吐蕃就怂了退兵了。 唐与吐蕃第一次战争——松州之战,千百年来一直是盖棺定论的唐朝胜利吐蕃认怂的会战。 吐蕃松赞干布不仅退兵谢罪,而且吐蕃还退出了党项、吐谷浑、白兰羌。此后吐蕃松赞干布对唐朝很恭敬,并且派使者带厚礼求亲,然后唐太宗才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而吐蕃松赞干布还称臣于唐朝唐太宗。

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意见击败了吐蕃军,吐蕃松赞干布惧,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然后遣使谢罪,派其相禄东赞带厚礼请求和亲,唐太宗才同意和亲,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称臣于唐朝,后来还接受唐朝的册封为西海郡王。 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扩张占据西域(安西北庭)。唐朝和亲吐蕃,是唐朝处于优势时和亲,类似蒙古和亲吐蕃、吐蕃和亲小勃律,是处于优势的一方嫁出公主,是靠实力实现和平之后才和亲加强关系。

松州之战唐军先锋牛进达击败吐蕃军之后,吐蕃松赞干布大撤退,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并且谢罪、认怂,表现的比较恭顺,再派其相禄东赞带厚礼请求和亲,唐太宗才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也就是说在唐太宗没有答应和亲时,吐蕃松赞干布干部就已经兵败,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并且谢罪、认怂。

接下来的证据说明松赞干布退出了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

松州之战,“弄赞惧,引兵退”(《资治通鉴》)。先看吐谷浑, 从吐谷浑政权的存续方面看,据《资治通鉴》记载,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八月,吐蕃禄东赞遣其子起政将兵击吐谷浑,以吐谷浑内附故也。”《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年表》也记载道,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开始,吐蕃大论禄东赞连续多年驻在对吐谷浑的前线,并曾与唐军苏定方部交战。双方史料互相印证,说明直到高宗显庆后期,吐谷浑政权一直存在,而且是一个亲唐政权。 从吐谷浑领土方面看,《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时,“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吐蕃军与唐军交战的地点在乌海。乌海在青海西南,距青海很远,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所部在青海一带击败吐谷浑之后,狂追了2000多里才到达乌海;而柏海又在乌海西南,已达吐谷浑边界,侯君集到达柏海后,就率军撤回了。松州之战前,吐谷浑已被吐蕃打到青海了,但此后却出现了柏海迎亲、乌海交战,这说明松州之战后,吐谷浑的大部分领土得以恢复。 从吐谷浑实力方面看,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既而与吐蕃相攻,上书相曲直,并来请师,天子两不许。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奔吐蕃,言其情,吐蕃出兵捣虚,破其众黄河上。”从“相攻”和“天子两不许”,“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奔吐蕃,言其情”然后“吐蕃出兵捣虚,破其众”,可以看出当时的吐谷浑并不是特别的弱,所以高宗并未明显的支持吐谷浑。 根据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直到高宗显庆后期,吐谷浑作为一个亲唐政权仍然存在,而且领土较为完整,实力并不很弱。既然吐蕃松赞干布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的时候就已经打败吐谷浑,把吐谷浑打到青海湖了,为什么在二十年后还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原因就是,松州之战后,吐蕃从吐谷浑撤军,吐谷浑重新归附唐朝。

再看党项,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二年,置(松州)都督府。督崌、懿、嵯、阔、麟、雅、丛、可、远、奉、严、诺、蛾、彭、轨、盖、直、肆、位、玉、璋、佑、台、桥、序二十五羁縻等州。永徽之后,生羌相继忽叛,屡有废置。”上述羁縻州,多是在党项及其他诸羌的居住地设立的。 此外,《新唐书地理志》在介绍诸党项羁縻州时,记载道,“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以吐蕃入寇,废都、流、厥、调、凑、般、匐、器、迩、锽、率、差等十二州,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又废蚕、黎二州。禄山之乱,河、陇陷吐蕃,乃徙党项州所存者于灵、庆、银、夏之境。”“(党项羁縻州)初隶松州都督府,肃宗时懿、盖、嵯、诺、嶂、佑、台、桥、浮、宝、玉、位、儒、归、恤及西戎、西沧、乐容、归德等州皆内徙,余皆没于吐蕃”。 综合新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诸党项羁縻州的大规模废弃有两次,一次是在高宗时期,一次是在安史之乱及其后,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太宗贞观时期曾大规模废弃党项羁縻州。这说明松州之战后,吐蕃已从党项撤军,诸党项羁縻州重新被唐朝控制。

最后看白兰羌等, 《唐会要》卷九十八记载,“显庆中,白兰为吐蕃所并,收其兵以为军锋。” 《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记载,“(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馀人,屯军境上以侵掠之”。 《旧唐书 西戎传》记载:“白狗、舂桑、白兰等诸羌,自龙朔已后,并为吐蕃所破而臣属焉。” 《新唐书 西域传》记载,“白兰羌……武德六年,使者入朝。明年,以其地为维、恭二州……龙朔后,白兰、舂桑及白狗羌为吐蕃所臣,籍其兵为前驱。” 结合史书来看,白兰羌等被吐蕃吞并的时间不早于唐高宗显庆年间。这说明松州之战后,吐蕃退出白兰羌等。

综合以上证据,可以看出,吐蕃松赞干布退出了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

古代汉人史料、吐蕃原始史料(《吐蕃历史文书》、《吐蕃金石铭刻》)这双方史料的记载都证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在吐蕃是吐蕃王后,地位崇高。

静乐公主、宜芳公主被杀这事怪安禄山多次杀掠契丹、奚导致本来已经归降于唐朝的契丹、奚造反。之前,可突干与契丹王屈烈率契丹、奚造反,唐朝李祎、张守珪多次击败契丹、奚,杀获甚众,可突干与契丹王屈烈的首级也被送到洛阳。契丹、奚再次归降于唐朝,然后唐朝把两个外姓贵族女封为静乐公主、宜芳公主和亲契丹、奚。但唐朝将领安禄山为了获得边功而多次杀掠契丹、奚,导致契丹、奚杀公主造反。之后安禄山与契丹、奚交战,安禄山先败后胜。

( 《旧唐书》本纪第八:契丹衙官可突干杀其主李召固,率部落降于突厥,奚部落亦随西叛……信安王祎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大破奚、契丹于幽州之北山……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纪二十九:祎等大破奚、契丹,俘斩甚众……诏以张守珪为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以经略之。

《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九:诏礼部尚书信安王祎为行军副大总管,领众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出塞击破之,俘获甚众。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奚众尽降……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以礼部尚书信安郡王祎持节河北道行军副元帅,与含章出塞捕虏,大破之。可突于走,奚众降……守珪既善将,可突于恐,阳请臣而稍趋西北倚突厥。其衙官李过折与可突于内不平,守珪使客王悔阴邀之,以兵围可突于,过折即夜斩可突于、屈烈及支党数十人,自归。守珪使过折统其部,函可突于等首传东都……二十五年,守珪讨契丹,再破之……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大破契丹,遣使献捷。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传首……守珪到官,屡击破之。可突干困迫,遣使诈降,守珪使管记王悔就抚之。悔至其牙帐,察契丹上下初无降意,但稍徙营帐近西北,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以叛;悔知之。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烈及可突干,尽诛其党,帅馀众来降。守珪出师紫蒙州,大阅以镇抚之,枭屈烈、可突干首于天津之南。

《旧唐书》本纪第八:幽州长史张守珪发兵讨契丹,斩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于阵,传首东都,余叛奚皆散走山谷。立其酋长李过折为契丹王。

《旧唐书》本纪第九:(开元二十五年)张守珪破契丹余众于〈木柰〉禄山,杀获甚众。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开元二十八年……幽州奏破奚、契丹……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纪三十一:天宝四年……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禄山讨破之……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契丹……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讨破之。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契丹……以奚为乡导,大战潢水南。禄山败,死者数千。

《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九:契丹……天宝十年,安禄山诬其酋长欲叛,请举兵讨之。八月,以幽州、云中、平卢之众数万人,就潢水南契丹衙与之战,禄山大败而还,死者数千人。至十二年,又降附。迄于贞元,常间岁来修籓礼。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天宝九年……安禄山屡诱奚、契丹,为设会,饮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动数千人,函其酋长之首以献,前后数四……禄山献奚俘八千人……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 唐纪三十三:天宝十三年……安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李日越……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奏破奚、契丹。 )

可见,静乐公主、宜芳公主被杀是唐朝边将多次杀掠契丹奚、逼契丹奚造反导致的,静乐公主、宜芳公主被杀否定不了之前她们在契丹、奚地位崇高,否定不了之前契丹、奚归降于唐朝然后唐朝才和亲契丹、奚。

不久之后,契丹、奚再次归降于唐朝。

唐朝后期,张仲武、刘济、李载义还多次击败契丹、奚。

唐朝灭亡前,刘仁恭还曾令契丹献马乞盟。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大中元年春,张仲武大破奚众。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李载义……(太和)四年,契丹寇边,以兵击走之,仍虏其名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贞元四年,(奚)与室韦攻振武。后七年,幽州残其(奚)众六万。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大和四年,(奚)复盗边,庐龙李载义破之,执大将二百余人,缚其帅茹羯来献,文宗赐冠带,授右骁卫将军。后五年,大首领匿舍朗来朝。大中元年,北部诸山奚悉叛,庐龙张仲武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京师。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刘济)……奚数侵边,济击走之,穷追千馀里,至青都山,斩首二万级。其后又掠檀、蓟北鄙,济率军会室韦,破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张仲武……大中初,又破奚北部及山奚,俘获杂畜不赀。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刘仁恭穷师逾摘星山讨之,岁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马多死。契丹乃乞盟,献良马求牧地,仁恭许之。复败约入寇,刘守光戍平州,契丹以万骑入,守光伪与和,帐饮具于野,伏发,禽其大将。群胡恸,愿纳马五千以赎,不许。钦德输重赂求之,乃与盟,十年不敢近边。”……

,,,,,,,,,,,,,,,,,,,,,,,,,,,,,,,,,

,,,,,,,,,,,,,,,,,,,,,,,,,,,,,,,,,

唐与吐蕃时战时和200多年: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攻打芳州的是吐谷浑,不是吐蕃;而且同一年唐朝卢士良、柴绍击败了吐谷浑。再后来,唐朝李靖、侯君集彻底打垮了吐谷浑汗国,吐谷浑成为唐朝的附属国。)

公元638年,唐与吐蕃发生松州之战,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打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惧,引兵而退,退出了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松赞干布遣使谢罪,并再次请婚,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作为聘礼。公元⑥41年,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另外,吐蕃松赞干布还称臣于唐朝唐太宗。吐蕃松赞干布上表说“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敦煌吐蕃文书里称她为赞蒙文成公主。 (学者王尧等人指出,赞蒙即觉蒙、朱蒙。在被用于称呼赞普的女人时,赞蒙(btsan mo)、朱蒙、觉蒙(jo mo)等头衔没有区别。朱蒙有被写作末蒙。) 《吐蕃历史文书》:“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兼有 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 这两项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拥有这待遇,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新唐书》:“……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自褫氈罽,袭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 帝伐辽还,使禄东赞上书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其高七尺,中实酒三斛。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西域,为中天竺所钞,弄赞发精兵从玄策讨破之,来献俘。 高宗即位,擢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弄赞以书诒长孙无忌曰 :‘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 。’并献金琲十五种以荐昭陵。进封賨王,赐饷蕃渥。又请蚕种、酒人与碾硙等诸工,诏许。”

《旧唐书》:“……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氈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太宗伐辽东还,遣禄东赞来贺。奉表曰:‘圣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国,并为臣妾,而高丽恃远,阙于臣礼。天子自领百万,度辽致讨,隳城陷阵,指日凯旋。夷狄才闻陛下发驾,少进之间,已闻归国。雁飞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预子婿,喜百常夷。夫鹅,犹雁也,故作金鹅奉献。’其鹅黄金铸成,其高七尺,中可实酒三斛。 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往西域,为中天竺所掠。吐蕃发精兵与玄策击天竺,大破之,遣使来献捷。 高宗嗣位,授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弄赞因致书于司徒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 。’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高宗嘉之,进封为宾(賨)王,赐杂彩三千段。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阙之下。”)

唐高宗中前期,唐朝忙于朝鲜半岛、中亚的战争,攻灭高句丽、百济、西突厥汗国,唐高宗忽视了对吐蕃的压制,而吐蕃趁机吞并整合白兰羌、吐谷浑。等到唐高宗开始派兵打吐蕃时,已经使唐高宗后期,而且吐蕃已经完成了对白兰羌、吐谷浑的整合,实力比之前的吐蕃有所上升。 高宗后期、武则天时期,唐(周)多次内讧,削弱了自己的实力,还自己害死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优秀将领。大非川之战、青海湖之战、素罗汗山之战,高原加之统一的吐蕃,易守难攻,高原反应削弱唐军、以及唐军内部矛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唐军战败,吐蕃占领青海西部,但是吐蕃夺取安西失败,

(670年,吐蕃陷安西;673年,安西复归于唐;678年,吐蕃取龟兹等四镇;679年,唐将崔知辩率军击吐蕃,占领龟兹、硫勒等四镇;687年-6⑧9年,武则天削减安西防务,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6⑧9年,西域寅识迦河之战,唐军主帅韦待价无将领之才,初战不利,之后遇大雪,粮运不继,士卒冻馁,乃引军还;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收安西四镇,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唐兵3万。)

唐长期控制河西陇右与西域安西北庭,论钦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绝也无可奈何。

(大非川之战,副将郭待封不遵薛仁贵将令,兵败失去辎重,最终唐军大败。青海湖之战,李敬玄非将帅才,懦怯按兵不救,前军刘审礼战没,李敬玄军被困于承风岭,黑齿常之夜率敢死之士袭击吐蕃军营,吐蕃军溃乱,李敬玄得以率众返回。黑齿常之挡住吐蕃军。后来,武则天害死王方翼、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优秀将领。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三:“以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击之。待封尝为鄯城镇守,耻在仁贵之下,多违节度。军至大非川,将发赴乌海,仁贵谓待封曰:‘乌海险远,车行艰涩,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比至乌海,吐蕃二十余万悉众来救,邀击,待封败走趋山,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仁贵遂退军屯于大非川。吐蕃又益众四十余万来拒战,官军大败,仁贵遂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

(大非川之战唐军数量是5万人。关于大非川之战唐军的人数,史料记载不同,所以需要分析。资治通鉴670年没说,有记载说率众十余万,《册府元龟 卷一一九》《旧唐书 本纪第五》《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记载唐军五万,有人根据作战过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军为5万:大非川之战的过程,薛仁贵率轻锐出击,率领的是战兵,将辎重兵与剩余的战兵留给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万人,所以辎重兵应该不多于2万。按照李靖兵法,唐军每1万人中辎重兵3千,按照这个比例,10万的话辎重兵超过2万,10万之说有误;5万的话,辎重兵1.5万加5千战兵守辎重正好2万。所以5万之说正确。)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入寇湟中,(李)谨行兵士樵采,素不设备,忽闻贼至,遂建旗伐鼓,开门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进。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

《资治通鉴》:“刘仁轨镇洮河,每有奏请,多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轨知敬玄非将帅才,欲中伤之,奏言:‘西边镇守,非敬玄莫可。’……” “河源道经略大使黑齿常之将兵击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破之。收其粮畜而还。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 “吐蕃入寇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 “以于阗国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内为十州,以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毘沙都督。辛未,吐蕃遣其大臣论吐浑弥来请和,且请与吐谷浑复修邻好;上不许。” “以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将兵击吐蕃。冬,十月,丙戌,大破吐蕃,复取四镇。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 “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等于冷泉及大岭,各三万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破泥熟俟斤等万余人。”

(关于素罗汗山的位置, 据《旧唐书》志20记载,“洮州下,隋临洮郡,武德二年,置洮州”,另据《旧唐书》列传43娄师德传记载,“:证圣元年(亦即天册万岁元年,是年九月改元),吐蕃寇洮州,令师德与夏官尚书王孝杰讨之,与吐蕃大将论饮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新唐书》列传33娄师德传也记载,“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从中只能看出吐蕃入寇洮州后,王孝杰与娄师德率军征讨,与吐蕃战于素罗汗山,并不能明确说明素罗汗山在洮州境内,因为唐军完全有可能反击追出洮州。   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卷60记载,“素罗汗山在州(洮州)西。《唐书》:武后万岁登封初,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战于此,败绩。”素罗汗山在洮州以西。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记载,“唐之统军元帅,王(孝)杰尚书越境,率旅前来,时青海道将军噶尔钦陵赞婆与之对垒迎逆之”,后面又一次提到“唐之元帅王杰尚书越境前来”。如果素罗汗山在洮州境内,那分明是吐蕃越境,何来唐军越境之说?   因此,素罗汗山不在洮州境内,而在青海吐谷浑故地,唐军击退吐蕃对洮州的入寇后,越境反击攻入吐谷浑故地,并在素罗汗山与吐蕃主力展开会战。   此外,据《新唐书》志30记载,“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振武军在石堡城,王孝杰米栅在石堡城以西,当在吐谷浑境内。王孝杰米栅,顾名思义,即为王孝杰安排修筑的储存军粮的地方。王孝杰在吐谷浑地区与吐蕃军队的交战有两次,仪凤三年(公元678年)的青海之役和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至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的素罗汗山之役。青海之役时,王孝杰作为前军出战,前军负责修筑军粮屯所不太可能;另外,王孝杰当时只是副总管,其上有总管刘审礼,以副总管命名米栅,也有问题。而素罗汗山之役时,王孝杰作为大总管,修筑米栅并以其命名,更合理。这也为素罗汗山在吐谷浑故地提供了佐证。)

论钦陵(噶尔钦陵)虽然赢了几次,占了青海西部,但是争夺安西失败。唐长期控制河西陇右与西域安西北庭,论钦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绝也无可奈何。唐朝继续控制西域(包括安西、北庭)。

最后,论钦陵评价自己的胜利只是保住了吐蕃不被唐朝吞并,“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记载论钦陵说:“……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陆近安西,于吐蕃远,俟斤距我裁一碛,骑士腾突,不易旬至,是以为忧也……”

论钦陵时期,唐将李瑾行曾经吓退论钦陵,并且在青海击破数万吐蕃军;黑齿常之在边境时,曾令吐蕃深畏之。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入寇湟中,(李)谨行兵士樵采,素不设备,忽闻贼至,遂建旗伐鼓,开门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进。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 《资治通鉴》:“河源道经略大使黑齿常之将兵击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破之。收其粮畜而还。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

薛仁贵在唐朝远算不上一流将领,更远不是战神。论军事水平,薛仁贵在唐朝将领里连前十都排不进。唐朝的李靖、李勣、苏定方、王晙、张孝嵩张思礼、李祎、萧嵩、王忠嗣、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韦皋、高骈、张仲武都比薛仁贵强。 王孝杰、娄师德本来算不上名将,军事水平在唐朝将领里只能算三流,但是因为之前的唐朝顶级将领李靖、李勣、苏定方等人早已去世,而剩下的优秀将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人被武则天解除兵权、害死,才轮到王孝杰、娄师德这种三流水平的将领。

(大非川之战唐军人数为5万。 关于大非川之战唐军的人数,资治通鉴670年没说,有记载说率众十余万,但是《册府元龟 卷一一九》《旧唐书 本纪第五》《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说领兵五万,既然记载有矛盾,那就需要分析哪个记载可信,有人根据作战过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军为5万:大非川之战的过程,薛仁贵率轻锐出击,率领的是战兵,将辎重兵与剩余的战兵留给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万人,所以辎重兵应该不多于2万。按照李靖兵法,唐军每1万人中辎重兵3千,按照这个比例,10万的话辎重兵超过2万,10万之说有误;5万的话,辎重兵1.5万加5千战兵守辎重正好2万。所以5万之说正确。)

(素罗汉山之战也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故地。 关于素罗汗山的位置,据《旧唐书》志20记载,“洮州下,隋临洮郡,武德二年,置洮州”,另据《旧唐书》列传43娄师德传记载,“:证圣元年(亦即天册万岁元年,是年九月改元),吐蕃寇洮州,令师德与夏官尚书王孝杰讨之,与吐蕃大将论饮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新唐书》列传33娄师德传也记载,“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从中只能看出吐蕃入寇洮州后,王孝杰与娄师德率军征讨,与吐蕃战于素罗汗山,并不能明确说明素罗汗山在洮州境内,因为唐军完全有可能反击追出洮州。   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卷60记载,“素罗汗山在州(洮州)西。《唐书》:武后万岁登封初,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战于此,败绩。”素罗汗山在洮州以西。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记载,“唐之统军元帅,王(孝)杰尚书越境,率旅前来,时青海道将军噶尔钦陵赞婆与之对垒迎逆之”,后面又一次提到“唐之元帅王杰尚书越境前来”。如果素罗汗山在洮州境内,那分明是吐蕃越境,何来唐军越境之说?   因此,素罗汗山不在洮州境内,而在青海吐谷浑故地,唐军击退吐蕃对洮州的入寇后,越境反击攻入吐谷浑故地,并在素罗汗山与吐蕃主力展开会战。   此外,据《新唐书》志30记载,“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振武军在石堡城,王孝杰米栅在石堡城以西,当在吐谷浑境内。王孝杰米栅,顾名思义,即为王孝杰安排修筑的储存军粮的地方。王孝杰在吐谷浑地区与吐蕃军队的交战有两次,仪凤三年(公元678年)的青海之役和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至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的素罗汗山之役。青海之役时,王孝杰作为前军出战,前军负责修筑军粮屯所不太可能;另外,王孝杰当时只是副总管,其上有总管刘审礼,以副总管命名米栅,也有问题。而素罗汗山之役时,王孝杰作为大总管,修筑米栅并以其命名,更合理。这也为素罗汗山在吐谷浑故地提供了佐证。)

(有古代吐蕃史料说素罗汉山之战吐蕃号称杀了10万人,但是,在对唐代时期的事物记载方面,古代吐蕃史料的偏向、吹吐蕃、贬低别人太严重,远比汉人古代史料严重的多。汉人古代史料至少记载了唐、吐蕃、突厥、回鹘等各方很多胜败;而古代吐蕃史料几乎只记载吐蕃胜利,几乎不记载吐蕃的失败、几乎不记载其他势力的胜利。所以古代吐蕃史料这说的号称杀了10万人并不可信,更不能用来说唐军的人数。)

大非川之战,唐军5万,发生在大非川与乌海(是青藏高原上的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削弱唐军,加之唐军内讧郭待封破坏了薛仁贵的作战部署,导致唐军战败; 青海湖之战,高原反应削弱唐军,加之唐军领兵主帅是“非将帅才”、没有将帅之才的李敬玄,导致唐军战败。但是,青海湖之战,唐军损失的是刘审礼率领的少量先锋,而李敬玄与18万唐军的主力在黑齿常之的掩护下返回了。 寅识迦河之战,这次不是在高原,没有高原反应削弱,但是领兵的却是 “无将领之才”、没有将帅之才的韦待价,结果粮运不继、士卒冻馁,撤退。 素罗汉山之战,也都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削弱唐唐军,加之领兵的是王孝杰娄世德这两个三流将领,结果唐军战败。 素罗汉山之战、寅识迦河之战,缺乏史料证明唐军的参战数量。

可见,唐军被论钦陵击败的这几次,是高原反应削弱唐军、唐军内讧、唐朝内讧导致派出的是比较差的将领 等多个因素导致的唐军战败。吐蕃论钦陵在争夺安西方面的3次失败、以及论钦陵自己承认自己的胜利只是保住吐蕃不被吞并(“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也说明了吐蕃论钦陵对唐军并没有优势,高原反应削弱唐军、唐军内讧、唐朝内讧导致论钦陵没有遇到唐朝的一流将领……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论钦陵才取得那些胜利。

吐蕃论钦陵在争夺安西方面失败了,吐蕃3次进入安西,都很快被逐出,唐朝每次都很快恢复了对安西的控制。 (670年,吐蕃陷安西;674年,安西复归于唐;678年,吐蕃取龟兹等四镇;679年,唐将崔知辩率军击吐蕃,占领龟兹、硫勒等四镇;687年-6⑧9年,武则天削减安西防务,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再次占据安西四镇。)

关于裴行俭说的“未可图也”,注意,当时唐高宗是想通过一两次大战彻底打垮吐蕃,裴行俭在回答唐高宗时说“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所以,裴行俭说的“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的意思是指当时不能通过一两次大战彻底打垮吐蕃。并不是不敢与吐蕃打,实际,当时唐朝黑齿常之击败了吐蕃军,唐朝李谨行还吓退过吐蕃论钦陵。实际当时唐朝仍然占据优势(只是优势不像唐太宗、唐玄宗时那么大),在经过了吐蕃论钦陵与唐(周)朝的所有交战之后,论钦陵最后还说自己的胜利只是保住吐蕃不被唐朝吞并。再之后就是唐玄宗时期唐军不断的大胜吐蕃。 在论钦陵时期,唐将李瑾行曾经吓退论钦陵,并且在青海击破数万吐蕃军;黑齿常之在边境时,曾令吐蕃深畏之。王孝杰娄师德这在唐朝只是三流的将领则击败过吐蕃论赞婆。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入寇湟中,(李)谨行兵士樵采,素不设备,忽闻贼至,遂建旗伐鼓,开门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进。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

《资治通鉴》:“河源道经略大使黑齿常之将兵击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破之。收其粮畜而还。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

吐蕃论钦陵在争夺安西方面失败了。吐蕃3次进入安西,都很快被逐出,唐朝每次都很快恢复了对安西的控制,吐蕃论钦陵对此却没有办法。论钦陵要求唐军撤出西域,被唐朝拒绝,论钦陵也无可奈何。

论钦陵占了青海西部,却无法占据青海东部。

(其实正是唐朝当时的优秀将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被武则天打压、害死,以及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内讧,才让论钦陵能取得那些胜利。)

对唐朝,吐蕃论钦陵到最后已经没有办法了,在论钦陵没有被吐蕃内讧逼迫自杀的时候,论钦陵已经对唐朝无可奈何了。即使论钦陵多活几十年,也无法取得更大成绩。

最后,吐蕃论钦陵评价自己的胜利只是保住了吐蕃不被唐朝吞并,“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记载论钦陵说:“……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陆近安西,于吐蕃远,俟斤距我裁一碛,骑士腾突,不易旬至,是以为忧也……”

唐朝唐休璟、陈大慈击败吐蕃军, 不久,唐蕃再次联姻。 ( 唐朝和亲吐蕃,都是在唐朝打赢了、并且处于优势时和亲,类似吐蕃和亲小勃律、蒙古和亲吐蕃,是处于优势的一方嫁出公主,这类和亲不是那种处于劣势的一方嫁出公主的那类和亲。 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退兵谢罪,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扩张,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嫁松赞干布。 唐休璟陈大慈等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而且唐朝唐休璟、陈大慈击败吐蕃军,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嫁尺带珠丹(即赤德祖赞)。 )

( 《旧唐书》:“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 《资治通鉴》:“吐蕃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以求昏。”“以上所养雍王守礼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赞普。”吐蕃赞普派遣他的大臣尚赞咄等一千余人前来迎接金城公主。“公主至吐蕃,赞普为之别筑城以居之。” 吐蕃通过贿赂唐朝边官杨矩,取得九曲之地(青海东南部)。“乃赂鄯州都督杨矩,请河西九曲之地以为公主汤沐邑;矩奏与之。” ) 但是唐朝郭知运等人大破吐蕃于九曲之地,九曲之地成为战场,吐蕃与唐朝都没能控制九曲之地,直到后来唐朝哥舒翰大破吐蕃军、并且使唐朝重新控制九曲之地。

唐玄宗时期,唐朝总体上多次大胜吐蕃,唐朝在东边攻占九曲之地与青海湖等地,并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打的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在西北将吐蕃赶出小勃律大勃律,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吐蕃赞普向唐玄宗求和。唐在河陇战场上已占明显优势。在西域战场,唐军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领下,也是捷报频传。

( 《资治通鉴》:

“甲子,薛讷与吐蕃战于武街,大破之。时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王晙帅所部二千人与讷会击吐蕃。坌达延将吐蕃十万屯大来谷,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多置鼓角于其后五里,前军遇敌大呼,后人鸣鼓角以应之。虏以为大军至,惊惧,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讷时在武街,去大来谷二十里,虏军塞其中间;晙复夜出兵袭之,虏大溃,始得与讷军合。同追奔至洮水,复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前后杀获数万人。”

“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大破吐蕃于九曲”

“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张守珪击走之。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擒获甚众,焚其骆驼桥而还。辛卯,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吐蕃大溃,获其大将一人;虏散走投山,哭声四合。”

“嵩乃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蕃、汉步骑四千人……击吐蕃,大破之,斩获数万。”

“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攻吐蕃石堡城,拔之。……自是河陇诸军游弈,拓境千余里。”

“吐蕃赞普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为边将交构,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吐蕃西击勃律,勃律来告急。上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奉诏,遂破勃律。”

“吐蕃寇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击破之。鄯州都督、知陇右留后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其地为威戎军,置兵一千戍之。”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岭等军;戊戌,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营三万馀众,斩获五千馀级。庚子,河西节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

“皇甫惟明引军出西平,击吐蕃,行千馀里,攻洪济城,破之。”

“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与吐蕃战于青海、积石,皆大捷。又讨吐谷浑于墨离军,虏其全部而归。”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拔洪济、大漠门等城,悉收九曲”

“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击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还。”

“制以仙芝为行营节度使,将万骑讨之。……会吐蕃连云堡下。有兵近万人,不意唐兵猝至……自辰至巳,大破之,斩首五千级,捕虏千馀人……仙芝虏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还。” (另外,《旧唐书》《新唐书》对高仙芝击破小勃律的吐蕃军的记载,消灭了约十万吐蕃军。

《旧唐书》卷一百九 列传第五十九:“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也……天宝七载,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奉诏总军,专征勃律,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于时吐蕃聚十万众于娑勒城,据山因水,堑断崖谷,编木为城。仙芝夜引军渡信图河,奄至城下。仙芝谓嗣业与田珍曰:"不午时须破此贼。"嗣业引步军持长刀上,山头抛櫑蔽空而下,嗣业独引一旗于绝险处先登,诸将因之齐上。贼不虞汉军暴至,遂大溃,填溪谷,投水溺死,仅十八鎀九。遂长驱至勃律城擒勃律王、吐蕃公主,斩藤桥,以兵三千人戍。……十载,又从平石国,及破九国胡并背叛突骑施,以跳荡加特进,兼本官。”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八 列传第六十三:“ 李嗣业,字嗣业,京兆高陵人……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时吐蕃兵十万屯娑勒城,据山濒水,联木作郛,以扼王师。仙芝潜军夜济信图河,令曰:"及午破贼,不者皆死。"嗣业提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虏不虞军至,因大溃,投崖谷死者十八。鼓而驱至勃律,禽其主,平之。授右威卫将军。从平石国及突骑施,以跳荡先锋加特进。” )

《旧唐书 列传第五十四》:“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名为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 《册府元龟卷三百九十八》:“哥舒翰……筑神威城於青海上,旋为吐蕃所破。又筑城於青海中龙驹岛上……名为应龙城。吐蕃自此遁逃,不复近青海……” )

从安史之乱开始,之后有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等等,唐朝数次内斗削弱自己,吐蕃趁机扩张,安史之乱时占青海东部、陇右,787年占河西,790年左右占北庭,唐朝失去与安西的联络,不知安西存亡,公元790年以后,唐朝失去安西。(能确定的是唐朝失去安西的时间是在公元790年以后。但唐朝完全失去安西的时间具体在公元790年之后的哪一年,现在缺乏史料说明。)

唐朝长安被外敌占只有一次,是在安史之乱削弱唐朝并且唐朝君臣内讧导致长安缺乏防御时,吐蕃趁机在广德元年冬天占长安10余天,听说唐朝大军来了,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吐蕃本来想劫掠长安士女百工人口,但是因为听说唐朝大军来了,吐蕃没来的及劫掠长安士女百工人口,就逃离了长安。唐朝时期,外敌占长安只有这一次。 后来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时,是唐朝叛军占长安,李晟唐军收复长安,吐蕃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占长安,吐蕃参与武亭川之战之后就返回了,没有占长安。

唐朝后半段,在唐朝被自己数次内讧削弱的情况下,唐朝郭子仪、马璘、崔宁、李晟、高崇文、韦皋、史敬奉等仍然在长期交战中多次大胜吐蕃军,消灭数十万吐蕃军; 九世纪中期,唐与吐蕃都有内讧,唐朝廷重占秦、原、安乐、维、扶、河、渭等州,张议潮占北庭(西域东部)、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公元870年左右,吐蕃王朝内外交困先灭亡了。数十年之后,唐朝亡于内讧。

《旧唐书》:“剑南节度使崔宁大破吐蕃故洪等四节度兼突厥、吐浑、氐、蛮、羌、党项等二十余万众,斩首万余级。”

《新唐书》:“朔方朔方先锋兵马使白元光合回纥兵于灵台,会雪雰严晦,吐蕃闭营撤备,乃纵击之,斩首五万级,生擒万人”。

“崔宁破虏故洪节度、氐、蛮、党项等兵,斩首万级,禽酋领千人,牛羊廪铠甚众,献之朝。”

“崔宁攻望汉城,破之。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恭战岷州,吐蕃走。宁破西山三路及邛南兵,斩首八千级。” ……

《旧唐书 列传第七十 郭子仪传》:“ (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十月,吐蕃寇泾州,子仪遣先锋兵马使浑瑊逆战于宜禄,不利。会马璘设伏于潘源,与瑊合击,大破蕃军,俘斩数万计。” ……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一》:“高崇文……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五年夏,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甲士三千救之,战于佛堂原,大破之,死者过半。”(贞元五年(7⑧9年),高崇文率3000唐军在佛堂原大破3万吐蕃军,吐蕃军死亡超过1万5千人。)

《资治通鉴》: “剑南节度使严武破吐蕃七万众,拔当狗城。”

“严武拔吐蕃盐川城。”

“(崔旰)将兵击吐蕃于西山,连拔其数城,攘地数百里”

“东川出军,自江油趣白坝,与山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范阳兵追及于七盘,又破之,遂克维、茂二州。李晟追击于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诏饥寒陨于崖谷死者八、九万人。”

……

“韦皋遣其将曹有道将兵与东蛮、两林蛮及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战于州台登谷,大破之……杀其大兵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虏之骁将也,既死,皋所攻城栅无不下;数年,尽复州之境。”

“韦皋屡破吐蕃,转战千里,凡拔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余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吐蕃遣其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将兵十万解维州之围,西川兵据险设伏以待之。吐蕃至,出千人挑战,虏悉众追之,伏发,虏众大败,擒论莽热,士卒死者太半(即三分之二)。”

“吐蕃节度论三摩等将十五万众围盐州,党项亦发兵助之。刺史李文悦竭力拒守……敬奉自它道出吐蕃背,吐蕃大惊,溃去。奉敬奋击,大破,不可胜计。”

“张义潮发兵略定其旁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遣其兄义泽奉十一州图籍入见,于是河、湟之地尽入于唐。”

《新唐书》:“秦州刺史高骈诱降延心及浑末部万帐。”

《资治通鉴》:“拓跋怀光以五百骑入廓州,生擒论恐热,先刖其足,数而斩之,传首京师。其部众东奔秦州,尚延心邀击,破之,悉奏迁于岭南。吐蕃由是衰绝,乞离胡君臣不知所终。”

……

另一版本: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攻打芳州的是吐谷浑,不是吐蕃;而且同一年唐朝卢士良、柴绍击败了吐谷浑。再后来,唐朝李靖、侯君集彻底打垮了吐谷浑汗国,吐谷浑成为唐朝的附属国。)

634年,松赞干布遣使与唐朝修好,唐朝遣行人冯德遐入蕃。松赞干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

638年(贞观十二年)秋,唐与吐蕃发生松州之战,唐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率部退出其击败的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遣使谢罪。 贞观十四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以请婚。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妻之。(而《旧唐书》本纪第三记载:(贞观十四年)吐蕃遣使献黄金器千斤以求婚。)

⑥41年(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敦煌吐蕃历史文书》里称她为赞蒙文成公主。 (学者王尧等人指出,赞蒙即觉蒙、朱蒙。在被用于称呼赞普的女人时,赞蒙(btsan mo)、朱蒙、觉蒙(jo mo)等头衔没有区别。朱蒙有被写作末蒙。) 《吐蕃历史文书》:“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 这两项 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圌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拥有这待遇,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说句本文以外的话,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圌后。”) (……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圌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婚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自褫氈罽,袭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 使禄东赞上圌书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其高七尺,中实酒三斛。二圌十圌二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西域,为中天竺所钞,弄赞发精兵从玄策讨破之,来献俘。 高宗即位,擢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弄赞以书诒长孙无忌曰 :“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 。”并献金琲十五种以荐昭陵。)

另外,吐蕃松赞干布还称臣于唐朝唐太宗。吐蕃松赞干布上表说“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

西域逐步被唐朝控制。唐朝处于优势,唐蕃之间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唐朝使节王玄策曾借吐蕃兵、尼泊尔兵在印度作战。唐高宗即位后,册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驸马都尉。

《tibеt Past and Present》记载,650年唐军攻占拉圌萨。因为《tibеt Past and Present》中错误过多,所以不采信此记载。

藏文资料《西圌藏王统记》《西圌藏王臣记》等书记载唐军攻入吐蕃逻些(拉萨),“并传将迎回觉阿释迦像等”,吐蕃“众皆惶恐”,将觉阿释迦像“藏于南镜门内,将门泥封……”,在松赞干布孙芒松芒赞时,“唐廷已知化身大王升遐,乃发兵入藏,直抵神变大寺(大昭寺)……此后又盛传唐军入藏,急将觉阿释迦像迎至神变寺(大昭寺),藏于南镜门内,以泥封门,别绘一文殊像以掩之……唐军果至,纵火烧“红山宫”(后世重建为布达拉宫)……”。但因为这些书里错误过多、奇幻荒谬成分过多、并且此“唐军攻入吐蕃逻些(拉萨)”的记载与汉人史料记载不符,所以不采信此记载。

唐高宗前期忙于用兵于朝鲜半岛、中亚,出兵攻灭了西突厥汗国、百济、高句丽,忽视了对吐蕃的压制。吐蕃趁机吞并整合吐谷浑、白兰羌,实力上升。吐蕃已经完成了对白兰羌、吐谷浑的整合之后,唐高宗后期唐高宗才开始派兵打吐蕃。(但是从高宗时期武则天时期到唐玄宗时期,吐蕃仍然没能控制青海东部。)

663年,吐蕃吞并青海西部的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带领数千帐吐谷浑百姓逃至唐朝的凉州。 670年,吐蕃攻陷安西。673年,安西复归于唐。 (此后20多年双方对西域安西四镇的争夺:670年,吐蕃陷安西;673年,安西复归于唐;678年,吐蕃取龟兹等四镇;679年,唐将崔知辩率军击吐蕃,占领龟兹、硫勒等四镇;687年-6⑧9年,武则天削减安西防务,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6⑧9年,西域寅识迦河之战,唐军主帅韦待价无将领之才,初战不利,之后遇大雪,粮运不继,士卒冻馁,乃引军还;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再次占据安西四镇。)

670年,唐朝以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副之,总共率军5万讨圌伐吐蕃,且援送吐谷浑还故地。薛仁贵令郭待封率2万人于大非岭守辎重。薛仁贵帅部前行,击吐蕃于河口,大破之,斩获甚众。郭待封不执行薛仁贵的计策,领辎重踵进,被吐蕃二十余万军队打败,悉弃辎重。薛仁贵部返回大非川,吐蕃论钦陵将兵四十余万进攻,唐兵大败。薛仁贵与论钦陵约和而还。 (关于大非川之战唐军的人数,资治通鉴670年没说,《册府元龟卷一一九》《旧唐书本纪第五》《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说唐军5万,另有记载说唐军10余万,既然记载有矛盾,那么需要分析哪个记载可信。有人根据作战过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军为5万:大非川之战的过程,薛仁贵率轻锐出击,率领的是战兵,将辎重兵与剩余的战兵留给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万人,所以辎重兵应该不多于2万。按照李靖兵法,唐军每1万人中辎重兵3千,按照这个比例,10余万的话辎重兵超过2万,10余万之说有误;5万的话,辎重兵1.5万加5千战兵守辎重正好2万。所以5万之说正确。)

673年,安西复归于唐。675年,吐蕃遣其大臣论吐浑弥来请和,且请与吐谷浑复修邻好,被唐朝拒绝。 678年,刘仁轨镇洮河,每有奏请,多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轨知敬玄非将帅才,欲中伤之,奏言:“西边镇守,非敬玄莫可。”唐高宗以敬玄代仁轨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刘审礼没于阵。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圌击吐蕃军营,吐蕃军溃乱退兵,李敬玄得以率军返回鄯州。 680年,吐蕃军进攻河源(今青海省东部),被唐将黑齿常之率军击退。黑齿常之经略河源,广置烽戍七十余所,开屯田五千余顷,由是战守有备焉。 681年,吐蕃论赞婆率军3万屯良非川,黑齿常之率3000骑兵打退吐蕃军,杀获二千余级。收其粮畜而还。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

682年,吐蕃入寇河源军(唐朝驻军之一,军治在青海西宁附近),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 687年-6⑧9年,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之乱后,一度“不欲广地,务其安人”,削减了安西的防务。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 6⑧9年,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 西域寅识迦河之战,唐军主帅韦待价无将领之才,初战不利,之后遇大雪,粮运不继,士卒冻馁,乃引军还。 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重占安西四镇。 694年,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等于冷泉及大岭,各三万余人。 696年,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此战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故地),唐军战败。

(关于素罗汗山的位置, 据《旧唐书》志20记载,“洮州下,隋临洮郡,武德二年,置洮州”,另据《旧唐书》列传43娄师德传记载,“证圣瓇元年(亦即天册万岁元年,是年九月改元),吐蕃寇洮州,令师德与夏官尚书王孝杰讨之,与吐蕃大将论饮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新唐书》列传33娄师德传也记载,“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从中只能看出吐蕃入寇洮州后,王孝杰与娄师德率军征讨,与吐蕃战于素罗汗山,并不能明确说明素罗汗山在洮州境内,因为唐军完全有可能反击追出洮州。   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卷60记载,“素罗汗山在州(洮州)西。《唐书》:武后万岁登封初,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战于此,败绩。”素罗汗山在洮州以西。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记载,“唐之统军元帅,王(孝)杰尚书越境,率旅前来,时青海道将军噶尔钦陵赞婆与之对垒迎逆之”,后面又一次提到“唐之元帅王圌杰尚书越境前来”。如果素罗汗山在洮州境内,那分明是吐蕃越境,何来唐军越境之说?   因此,素罗汗山不在洮州境内,而在青海吐谷浑故地,唐军击退吐蕃对洮州的入寇后,越境反击攻入吐谷浑故地,并在素罗汗山与吐蕃主力展开会战。   此外,据《新唐书》志30记载,“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振武圌军在石堡城,王孝杰米栅在石堡城以西,当在吐谷浑境内。王孝杰米栅,顾名思义,即为王孝杰安排修筑的储存军粮的地方。王孝杰在吐谷浑地区与吐蕃军队的交战有两次,仪凤三年(公元678年)的青海之役和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至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的素罗汗山之役。青海之役时,王孝杰作为前军出战,前军负责修筑军粮屯所不太可能;另外,王孝杰当时只是副总管,其上有总管刘审礼,以副总管命名米栅,也有问题。而素罗汗山之役时,王孝杰作为大总管,修筑米栅并以其命名,更合理。这也为素罗汗山在吐谷浑故地提供了佐证。)

论钦陵要求唐军撤出西域,被唐朝拒绝。 吐蕃论钦陵(噶尔钦陵)说他的数次胜利只是保住了吐蕃不被唐朝吞并。《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记载 吐蕃论钦陵说“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陆近安西,于吐蕃远,俟斤距我裁一碛,骑士腾突,不易旬至,是以为忧也……”

699年,吐蕃赞普欲除去专圌权的论钦陵论赞婆兄弟,集中兵力杀死论钦陵亲党二千余人,论钦陵自杀。赞婆帅所部千人投降唐朝,唐朝以赞婆为特进、归德王。钦陵子弓仁,以所统吐谷浑七千帐来降,拜左玉钤卫将军、酒泉郡公。

700年,吐蕃将莽布支寇凉州,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璟与战于洪源谷,六战皆捷,斩首二千五百级,获二副将。(杀敌数通常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800,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

702年,己卯,吐蕃遣其臣论弥萨来求和。 戊申,吐蕃赞普将万余人寇茂州,都督陈大慈与之四战,皆破之,斩首千余级。

703年,吐蕃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以求婚。

707年,以雍王守礼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赞普。710年,公主至吐蕃,赞普为之筑城以居之。《吐蕃历史文书》中尊称其为赞蒙金城公主:“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赞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710年,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虽怨而未绝和亲。吐蕃通过贿赂唐朝鄯州都督杨矩,取得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东南部)(但是717年唐朝郭知运大破吐蕃于九曲之地,九曲之地成为战场,吐蕃与唐朝都没能控制九曲之地,直到后来唐朝哥舒翰大胜吐蕃军,并且使唐朝重新控制九曲之地。)。

714年,坌达延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唐将王晙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薛讷率唐军夹击,斩首一万七千(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获马羊超过二十万,追击吐蕃军,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唐军前后杀获数万人。 之后,吐蕃向唐请和,并要求用与唐朝平等的礼节,玄宗不许。

715年,吐蕃与阿拉伯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率军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

716年,吐蕃进攻松州。松州都督孙仁献袭圌击吐蕃于城下,大破之。吐蕃再次请和。

717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大破吐蕃于九曲。

718年,戊辰,吐蕃奉表请和,乞舅甥亲署誓文;彼此宰相皆著名于其上。

722圌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小勃律当时是唐朝属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

727年,唐军破吐蕃军于青海之西,俘获人员辎重牛羊而还。同年,吐蕃军劫掠瓜州。

728年,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张守珪击走之。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今青海省龙羊峡),擒获甚众。辛卯,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吐蕃大溃,获其大将一人(斩副将一,上级五千首)。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

729年,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 信安王李祎率唐军攻占石堡城,分兵据守要害,令敌不得前进。自是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玄宗闻之大悦,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圌军”。

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736年,吐蕃人又进攻小勃律,玄宗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奉诏,遂破勃律。

737年,崔希逸发兵大破吐蕃于青海之上,杀获甚众,吐蕃将领乞力徐脱身走。自是吐蕃复绝朝贡。

738年,杜希望率众攻占吐蕃新城,以其城为威武圌军,发兵一千以镇之。杜希望又从鄯州发兵夺吐蕃河桥,于河左筑盐泉城。吐蕃发兵三万反攻。左威卫郎将王忠嗣率所部攻击敌军,所向辟易,敌军遂乱。杜希望纵兵乘之,吐蕃军大败。

740年,吐蕃赞普把自己的姐姐吐蕃公主赤玛禄和亲小勃律。

741年,吐蕃攻陷石堡城。

742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击破吐蕃大岭军,又破青海道莽布支营三万馀众。河西节度使王倕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王难德阵斩吐蕃赞普之子琅支都。

743年,皇甫惟明引军出西平,击吐蕃,行千馀里,攻破洪济城。

746年,王忠嗣率军与吐蕃多次战于青海、积石,皆获大胜。又伐吐蕃内部的吐谷浑于墨离,平其国,虏其全部而归。

747年,苦拔海之战,哥舒翰率军连破三路吐蕃军,所向披靡。积石军之战,全歼五千吐蕃骑兵。 747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大破据险而守的吐蕃守军。高仙芝继续进军,攻占小勃律,俘获小勃律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而还。 (根据《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九、《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三 的记载,高仙芝此次征小勃律,消灭了约十万吐蕃军。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九: 天宝七载,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奉诏总军,专征勃律,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于时吐蕃聚十万众于娑勒城,据山因水,堑断崖谷,编木为城。仙芝夜引军渡信图河,奄至城下。仙芝谓嗣业与田珍曰:"不午时须破此贼。"嗣业引步军持长刀上,山头抛櫑蔽空而下,嗣业独引一旗于绝险处先登,诸将因之齐上。贼不虞汉军暴至,遂大溃,填溪谷,投水溺死,仅十八鎀九。遂长驱至勃律城擒勃律王、吐蕃公主,斩藤桥,以兵三千人戍。……十载,又从平石国,及破九国胡并背叛突骑施,以跳荡加特进,兼本官。 《新唐书》 列传第六十三: 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时吐蕃兵十万屯娑勒城,据山濒水,联木作郛,以扼王师。仙芝潜军夜济信图河,令曰:"及午破贼,不者皆死。"嗣业提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虏不虞军至,因大溃,投崖谷死者十八。鼓而驱至勃律,禽其主,平之。授右威卫将军。从平石国及突骑施,以跳荡先锋加特进。)

748年,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攻破之;又筑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 (《旧唐书 列传第五十四》《新唐书列传第六十》有记载。此外,《册府元龟卷三百九十八》记载:“哥舒翰……筑神威城於青海上,旋为吐蕃所破。又筑城於青海中龙驹岛上……名为应龙城。吐蕃自此遁逃,不复近青海……)

749年,哥舒翰攻占石堡城。该地成了新的唐军驻地。

749年至750年,高仙芝率军击破萨毗、朅师、突骑施等。 天宝十载春正月,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朅师王等。 753年,哥舒翰击吐蕃,攻拔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东南部)。置洮阳郡、浇河郡、神策军、宛秀军等。 封常清率军大破归附于吐蕃的大勃律,受降而还。

在河陇战场,唐与吐蕃的分界线已推进到青海湖以西,并且打的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在西域战场,唐军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领下,也是捷报频传,占据小勃律、大勃律。唐军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唐朝占据明显优势。

755年至763年的安史之乱,唐朝抽调青海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各地兵马入内地平乱。(而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发生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等数次内讧。) 756年开始,吐蕃逐步占领青海湖附近的要塞,夺取石堡城、雕窠城(青海同仁县附近)、百谷城(青海贵德县西南)。 757年,吐蕃占领鄯州(青海乐都县附近)。758年,吐蕃陷河源军(青海西宁附近)。 760年,吐蕃陷廓州(青海化隆西)。 762年,吐蕃陷临洮(甘肃中部),取秦、渭等州(甘肃境内)。

763年,唐朝廷猜忌平乱功臣,唐军将士怨愤而不用命。控制朔方军的唐将仆固怀恩,与唐朝廷的矛盾不断激化。吐蕃入大震关,取兰、河等州(甘肃境内),于是青海、陇右之地尽亡。 唐朝被内讧安史之乱削弱。763年(广德元年)冬天,唐朝君臣将领之间的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吐蕃军趁机东进,唐代宗出逃入陕,士民避乱,皆入山谷,吐蕃军占领长安10余天,剽掠府库市里,听闻唐朝大军接近,吐蕃军迅速逃离了长安。吐蕃本来想掠走士女百工,但是听说唐朝大军来了,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没来得及掠走士女百工。 (外敌占长安只有这一次,后来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时是唐朝叛军占长安,唐军李晟收复长安,而吐蕃参与了之前的武亭川之战之后就返回了,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占长安,没有占长安。)

《剑桥中国隋唐史》P4⑧9:“763年……由于附近各镇的节度使和仆固怀恩都没有响应要求支援的紧急呼吁,吐蕃人进而占领长安……由于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无力据守京师,吐蕃人在两周后就撤走了。”

7⑥4年,唐将仆固怀恩叛变。

7⑥4年-765年,仆固怀恩诱吐蕃、回纥、党项、羌、浑、奴剌等三十万众入寇,怀恩中途遇暴疾而归,吐蕃十万众至奉天,唐军夜袭敌营,斩千余级,生擒五百。又战马嵬,斩首五千,打退吐蕃军。吐蕃军圌转而掠醴泉,周智光引兵邀击,破之于澄城北。吐蕃退至邠州,联合回纥再次攻唐。 仆固怀恩死,吐蕃与回纥争长。郭子仪说服回纥,白元光率唐军精骑与回纥军联合攻击吐蕃军,大破吐蕃十余万于灵台西原,斩首五万(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生擒万人。

766年,吐蕃军2万进攻灵州,被郭子仪率军击破。

768年,吐蕃军10万进攻灵武,被马璘、白元光率军击破。李晟将千人兼行出大震关;至临洮,屠吐蕃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种而还。

773年,吐蕃寇泾州,子仪遣先锋兵马使浑瑊逆战于宜禄,不利。会马璘设伏于潘源,与瑊合击,大破蕃军,俘斩数万计。 (774年-777年,节度使田承嗣作乱。)

776年,西线,吐蕃进攻河西占领瓜州。东线,剑南节度使崔宁大破吐蕃故洪等四节度兼突厥、吐浑、氐、蛮、羌、党项等二十余万众,斩首万余级。

777年,崔宁破吐蕃十余万众,斩首八千余级。

779年,吐蕃与南诏合兵攻蜀,唐朝发禁兵四千人,使李晟将之,发邠、陇、范阳兵五千,使金吾大将军安邑曲环将之,以救蜀。东川出军,自江油趣白坝,与山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范阳兵追及于七盘,又破之,遂克维、茂二州。李晟追击于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诏饥寒陨于崖谷死者八、九万人。

(781年,以唐朝魏博、成德、淄青、山南东道4个藩镇的叛乱为始,到786年才暂时结束内战,但是削藩未成) 783年至784年,朱泚(硃泚)之乱叛军占长安。吐蕃与唐德宗达成协议,吐蕃以出兵帮唐朝平定朱泚之乱来换取唐朝远在西域的伊西北庭。讨圌伐朱泚时,吐蕃军先是观望不进,后来武亭川之战曹子达、论莽罗率唐军与吐蕃军,打败朱泚叛军下属韩旻的一支部队,然后吐蕃军大掠而去,朱泚使田希鉴厚以金圌帛赂之,吐蕃受之。吐蕃军未参与任何一方的占长安。李晟率唐军从叛军手中夺回了长安。(“吐蕃既破韩旻等,大掠而去。硃泚使田希鉴厚以金圌帛赂之,吐蕃受之。”“尚结赞屡遣人约刻日共取长安,既而不至。闻其众今春大疫,近已引兵去。”“况日者吐蕃观望不进,阴持两端,大掠武功,受赂而去”)于是唐朝拒绝把伊西北庭交给吐蕃。

786年,尚结赞率吐蕃军攻唐,李晟派军伏击吐蕃军,几乎杀死尚结赞。 李晟派唐军5000攻吐蕃摧砂堡,遇吐蕃众二万,与战,破之,乘胜逐北,至堡下,攻拔之,斩其将扈屈律悉蒙,焚其蓄积而还。 尚结赞对其下属说“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当以计去之。去三人,则唐可图也。”

787年,平凉劫盟。唐与吐蕃尚结赞约定在平凉川会盟讲和,尚结赞埋伏精兵数万,唐朝使节到达后,吐蕃伏兵尽起,浑瑊逃出,吐蕃军杀死宋奉朝,擒崔汉衡,杀死唐军数百人,擒获一千多人。 吐蕃军大掠汧阳、吴山、华亭,老弱者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驱丁壮万馀悉送安化峡西,将分隶羌、浑,乃告之曰:“听尔东向哭辞乡国!”众大哭,赴崖谷死伤者千馀人。 787年左右,吐蕃占领沙洲,完全占领河西。

788年,吐蕃发兵十万进攻西川,韦皋率唐军破之。

7⑧9年,高崇文率3000唐军在佛堂原大破3万吐蕃军,吐蕃军死亡超过1万5千人。 韦皋遣其将曹有道将兵与吐蕃战于州台登谷,破之,斩首二千级,投崖及溺死者不可胜数,杀其大兵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虏之骁将也,既死,皋所攻城栅无不下;不到三年,韦皋收复了巂州及周边地区。

790年至792年,吐蕃联合葛逻禄、白服突厥攻占北庭,回鹘颉干迦斯率兵数万与节度使杨袭古共同攻北庭,被吐蕃大破,死者大半。节度使杨袭古反被回鹘扣押,后被杀死。唐朝失去与安西的联络,莫知其存亡。

792年,吐蕃千余骑寇泾州,掠田军千余人而去。韦皋攻维州,获其大将论赞热。

793年,韦皋遣兵出西山,破吐蕃之众,拔堡栅五十馀。剑南、西山诸羌女王汤立志、哥邻王董卧庭、白狗王罗陀、弱水王董辟和、南水王薛莫庭、悉董王汤悉赞、清远王苏唐磨、咄霸王董邈蓬及逋租王,先皆役属吐蕃,至是各帅众归附唐朝。

797年,吐蕃遣使请和亲;上以吐蕃数负约,不许。

801年,吐藩攻陷麟州,夷其城郭,掠居人及党项部落而去。 韦皋派兵2万进攻,大破吐蕃于雅州。韦皋屡破吐蕃,转战千里,凡拔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余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遂围维州及昆明城。

802年,吐蕃遣其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将兵十万解维州之围,唐西川兵据险设伏以待之。吐蕃军中伏大败,士卒死亡三分之二,论莽热被唐军擒获。唐军未攻下维州,撤退。

(806年,西川节度使刘辟、夏绥节度使杨惠琳反叛唐朝,被唐平定。807年,镇海节度使李锜反叛反叛唐朝,被唐平定。809年至810年,讨圌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未取得大胜,以王承宗向朝廷服软认错、宪宗予以宽恕并重新任命其为成德节度使而结束。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打了3年,817年唐军平定吴元济叛乱。816年至817年再次讨圌伐成德王承宗,花费巨大却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818年唐平定反对朝廷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此外,808年至846年唐朝内部牛李党争持续近四十年。)

809年,吐蕃军劫掠回鹘使者与商队。

819年,吐蕃节度论三摩、宰相尚塔藏、中书令尚绮心兒等率军15万进攻盐州,刺史李文悦竭力拒守,吐蕃不能克。灵武牙将史敬奉率军绕至吐蕃军背后攻击,大破吐蕃军,杀戮不可胜纪。史敬奉与凤翔将野诗良辅、泾原将郝玼皆以勇著名于边,吐蕃惮之。

(820圌年王承宗死,其弟王承元继任成德,归顺朝廷。821圌年,幽州、成德、魏博等藩镇再次叛乱。835年唐朝爆发甘露之变,宦官派神策军大杀朝廷官员。843年至844年唐与昭义节度使刘稹交战。) (842年,吐蕃达磨赞普卒,乞离胡为赞普。吐蕃论恐热对此不满,自称吐蕃国相起兵伐之,吞并吐蕃尚思罗的大军。之后,论恐热与吐蕃尚婢婢交战。)

849年至851年,凤翔节度使李玭取清水;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取原州及取石门等六关;灵武节度使李钦取安乐州;邠宁节度使张钦绪取萧关;凤翔节度使李玭取秦州。西川节度使杜奏取维州……

(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降;以太仆卿陆耽为宣谕使,诏泾原、灵武、凤翔、宁、振武皆出兵迎应接。

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取原州及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磐、石峡六关。秋,七月,丁巳,灵武节度使硃叔明聚长乐州。甲子,邠宁节度使张君绪取萧关。甲戌,凤翔节度使李玭取秦州。诏邠宁节度权移军于宁州以应接河西。

……

西川节度使杜奏取维州。 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奏取扶州。 )

张议潮发兵取瓜、伊(位于新圌疆东部)、西(位于新圌疆东部)、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州。张议潮归附于唐朝。(张议潮占北庭(新圌疆东部)、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

吐蕃尚延心率部众及河渭浑末部万帐投降于唐朝。 唐朝将尚延心等部众安置在吐蕃东部附近。

866年,拓跋怀光杀论恐热,传首京师。其部众东奔秦州,尚延心击破之,悉奏迁于岭南。吐蕃自是衰绝,赞普乞离胡君臣不知所终。

数年后,从吐蕃东部开始爆发了蔓延到吐蕃全境的平民、奴圌隶大起圌义,吐蕃王国灭亡。数十年之后,唐朝亡于内讧。

唐与吐蕃时和时战200多年: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松赞干布退兵、谢罪、称臣,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扩张占据西域(安西北庭); 高宗后期及武则天时期唐朝内讧,吐蕃钦陵赢了几战占了青海西部,但是没能占青海东部,而且争夺安西失败,钦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绝也无可奈何;吐蕃论钦陵最后还说他的胜利只是保住了吐蕃不被唐朝吞并(,《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记载吐蕃论钦陵说“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唐长期控制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王晙、张孝嵩张思礼、李祎、萧嵩、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胜吐蕃军,有的杀数万吐蕃军,有的消灭更多吐蕃军,有的开拓疆土,在东边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打的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在吐蕃西北将吐蕃赶出小勃律、大勃律,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 后来,吐蕃趁唐朝内讧安史之乱、朱泚之乱时占青海东部、陇右、河西,在公元790年以后吐蕃占西域;但是唐朝后期郭子仪、马璘、崔宁、李晟、高崇文、韦皋、史敬奉唐军多次大胜吐蕃军,消灭数十万吐蕃军;九世纪中期,唐与吐蕃都有内讧,唐朝廷重占秦、原、安乐、维、扶、河、渭等州,张议潮占北庭(西域东部)、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公元870年左右,吐蕃王国内外交困先灭亡了。数十年之后,唐朝亡于内讧。

,,,,,,,,,,,,,,,,,,,,,,,,,,,,,,,,,

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统治崩溃、名存实亡。隋炀帝杨广造成隋末大乱,华夏被严重分裂内战削弱,外敌崛起入侵,形势非常恶劣。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鎻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地盘极小,只有太原,因为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形势,为了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李渊才暂时结好突厥。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不久就与突厥开战。

617年,李渊太原起兵,此时还没建立唐朝(起兵约1年后才建立唐朝),李渊遣刘文静至突厥,见始毕可汗,与之约:“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还提出“愿勿侵暴百姓”。(记载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在之后的实际执行中,李渊给了突厥财物,但是并没有把财物都给突厥,而且李渊把征战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让她们与亲属团聚,没有交给突厥。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丙子,渊引军西行,所过离宫园苑皆罢之,出宫女还其亲属。 …… 渊命各依垒壁,毋得入村落侵暴。”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称臣于突厥。值得讨论的是李渊是否称臣于突厥。历史学界有认为李渊没称臣于突厥的,例如李树桐《唐高祖称臣于突厥考辩》、牛致功《唐高祖传》;也有认为李渊称臣于突厥的,但说的是因为隋末的恶劣形势而伪称臣于突厥,而且很快就击败突厥,没什么可指责的,例如陈寅恪,说李渊伪称臣于突厥,但是很快就击败突厥,没什么可指责的。 (“初虽效之,终能反之,是固不世出人杰所为也。又何足病哉!又何足病 哉!”)。

历史学家李树桐在《唐高祖称臣于突厥考辩》中综合分析了更多史料,证明李渊、李世民、唐朝都没有称臣于突厥,证明了是许敬宗伪造了李渊称臣突厥的说法,又被部分书收录了。李渊称臣突厥的说法是来源于许敬宗的伪造。历史学家牛致功《唐高祖传》也说没有称臣于突厥。

另外,

用“启”是表示尊重,不是称臣,例如《答司马谏议书》:“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

奏《九部乐》并不是称臣。唐朝皇帝与自己的大臣宴会时也会奏《九部乐》。例如《旧唐书》本纪第九 记载 唐玄宗“宴群臣于勤政楼,奏《九部乐》”。

“引升御坐”不是称臣,例如,《新唐书》列传第二十记载,李渊曾将自己的大臣窦抗“引升御坐”,但并不称臣于窦抗;

突厥始毕可汗死时,唐朝“上举哀于长乐门,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不是称臣。例如,唐朝曾为自己的部分大臣去世而用这样的礼节,甚至用更隆重的礼节,但不是称臣于这些人。例如,根据《旧唐书》记载,房玄龄去世,“废朝三日……”,李勣去世,“帝为之举哀,辍朝七日……及葬日,帝幸未央古城,登楼临送,望柳车恸哭,并为设祭。皇太子亦从驾临送,哀恸悲感左右。诏百官送至故城西北,所筑坟一准卫、霍故事,象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以旌破突厥、薛延陀之功。光宅元年,诏勣配享高宗庙庭”,尉迟敬德去世,“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魏徵去世,“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太宗登苑西楼,望丧而哭,诏百官送出郊外……”,戴至德去世,“辍朝三日,使百官以次赴宅哭之……”,刘仁轨去世,“则天废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

《资治通鉴》记载:武德八年……先是,上与突厥书用敌国礼,秋,七月,甲辰,上谓侍臣曰:“突厥贪婪无厌,朕将征之,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敕。”

由此记载可知,武德八年之前,李渊与突厥用的是“敌国礼”,这是基本平等的,没有称臣;而从武德八年开始,李渊用诏敕,把突厥当臣,把突厥放在了比自己低的位置,这就更不是称臣于突厥了。之后李世民登基,更没有称臣于突厥。

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统鎻治崩溃、名存实亡。 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只有太原,因为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形势,为了防止突厥与刘鎻武周攻打,李渊才暂时结好突厥。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不久就与突厥开战。唐朝一面打败众多敌人,扩张,进行统一战争,另一面抵御突厥,还消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还分化突厥。

[ 历史大家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指出:隋末华夏弱,而突厥极强,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华夏有不世出之人杰李鎻世鎻民,李渊李鎻世鎻民数年苦战,不仅统一,还抵御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图,因而保卫了华夏民鎻族几千年的文明;还消灭了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击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

唐朝的力量上升,唐朝还削弱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之后渭水之盟,是因为唐朝内讧(玄武门之变等)导致的偶然情况,建成余党罗艺放突厥南下,突厥趁机入寇。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四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对渭水之盟的记载: 太宗与侍中高鎻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驰六骑幸渭水之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其酋帅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大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太宗独与颉利临水交言,麾诸军却而阵焉。萧瑀以轻敌固谏于马前,上曰:“吾已筹之,非卿所知也。突厥所以扫其境内,直入渭滨,应是闻我国家初有内难,朕又新登九五,将谓不敢拒之。朕若闭门,虏必大掠,强弱之势,在今一举。朕故独出,以示轻之;又耀军容,使知必战。事出不意,乖其本图,虏入既深,理当自惧。与战则必克,与和则必固,制鎻服匈奴,自兹始矣!”是日,颉利请和,诏许焉。车驾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刑白马与颉利同盟于便桥之上,颉利引兵而退。萧瑀进曰 :“初,颉利之未和也,谋臣猛将多请战,而陛下不纳,臣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 :“我观突厥之兵,虽众而不整,君臣之计,唯财利是视。可汗独在水西,酋帅皆来谒我,我因而袭鎻击其众,势同拉朽。然我已令无忌、李靖设伏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还,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战者,即位日浅,为国之道,安静为务,一与虏战,必有死伤;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我今卷甲韬戈,陷以玉帛,顽虏骄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渐,其在兹乎!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也!”九月,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资治通鉴》也有于此基本相符的记载。)

《资治通鉴》对渭水之盟的记载: 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鎻六年)…… 上自出玄武门,与高鎻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鎻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 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鎻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仗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鎻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九月,突厥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有人说唐太宗把府库里的财物都给了突厥可汗才让突厥退兵,实际这是错误的说法,是把小说《隋唐嘉话》的记载篡改歪曲后得出的。“倾府库”的原始记载出自小说《隋唐嘉话》,而《隋唐嘉话》记载的是“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帝从其言,胡兵遂退。于是据险邀之,虏弃老弱而遁,获马数万匹,玉帛无遗焉。”根据《隋唐嘉话》的记载,李鎻世鎻民和李靖用财物骗突厥退兵并派唐军在突厥的归路上阻击,立即打的突厥狼狈逃跑,唐军夺取了突厥的数万匹马,还把之前给突厥的财物都夺回了(“玉帛无遗焉”)。如果采信“倾府库”的说法,那么也要采信唐军在突厥归路上立即打的突厥逃跑,唐军不仅夺回了给突厥的所有财物,还夺取了突厥数万匹马。而如果不采信后者,那么也没有理由采信“倾府库”的说法,否则只能理解成恶意歪曲记载的无脑黑了。而且《隋唐嘉话》这段记载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矛盾,所以空府库、“倾府库”的说法并不可信。

渭水之盟的情况是,唐朝发生内讧玄武门之变、内部不稳时突厥趁机入寇,唐朝援军很快赶到,“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縣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记载于《资治通鉴》),突厥颉利可汗已经畏惧,此时开战,唐军能击败突厥军,但是还灭不了突厥汗国,李鎻世鎻民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才选择议和麻痹突厥颉利可汗, “我所以不战者,即位日浅,为国之道,安静为务,一与虏战,必有死伤;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我今卷甲韬戈,陷以玉帛,顽虏骄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渐,其在兹乎!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也”。 然后双方达成渭水之盟,唐朝给了突厥可汗财物(“陷以玉帛”),而突厥可汗给了唐朝马三千匹、羊万口。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九月,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渭水之盟这事,放在其他朝代相当一部分皇帝那里根本不算耻辱。但是,因为李世民给自己定的对外胜利的标准非常高,所以李鎻世鎻民才说那是“渭水之耻”。所以不能因为李世民自己说“渭水之耻”就认为渭水之盟是失败、耻辱。看李世民给自己定的对外胜利的标准,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唐朝总损失非常小,而战果很大,如果是其他朝代征高句丽取得这种结果,会认为这是胜利,但是李世民仍然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认为是没有成功、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后悔。可见李世民给自己定的对外胜利的标准非常高

( 《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可见,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总损失接近2000人,战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军打下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还斩首4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 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唐军还缴获大量马、牛、装备、物资。

(唐军多次大胜,其中单是击败高延寿高惠真的那次胜利,唐军不仅消灭大量高句丽军,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其他大量装备。)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高丽(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步骑万五千陈于西岭;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上望见无忌军尘起,命作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龙门人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丽兵披靡,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延寿等将馀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实际是大胜,但是李世民仍然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说没有成功,而后悔。可见李世民给自己定的对外胜利的标准非常高。)

[ 另外,看历史大家王永兴的《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230页231页对渭水之盟的分析:李鎻世鎻民之行为与军事部署是示之以强、示之以无所畏惧;刚健自强之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励唐之军民之人心;另一方面可以使突厥可汗及其兵众将士畏惧。有此二者,则如唐太宗之言“与战则克,与和则固”也。 ]

渭水之盟并未阻止唐朝实力的上升。渭水之盟之后,唐朝整顿内部,军事实力迅速上升,唐初攻灭突厥汗国已成为必然,而突厥是否遭受内乱薛延陀之乱、自鎻然鎻灾鎻害,都不会改变这个结果,最多只是影响突厥汗国被唐朝攻灭的时间早几年或晚几年而已。

何况突厥遭受内乱薛延陀之乱,本身就有之前唐朝削弱了突厥汗国的力量、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威望的因素,以及唐朝支持薛延陀反突厥的因素。突厥遭受大雪自鎻然鎻灾鎻害,但是中原的唐朝也在遭受自鎻然鎻灾鎻害。而且古代时期草原上经常出现大雪等自鎻然鎻灾鎻害,出现这些自鎻然鎻灾鎻害本来会导致游牧民鎻族大肆南下劫掠以弥补其受到的损失,但是唐朝实力不断上升,导致这时的突厥难以通鎻过南下劫掠获得补充。

唐朝打击了突厥的威望,随后薛延陀等铁勒诸部叛乱,突厥在与薛延陀等铁勒诸部的交战中失败。而薛延陀的领鎻袖夷男不敢当可汗,直到得到了唐朝的册封,夷男才敢当可汗,也表现了唐朝在周边已经比较有影响、威望。

《资治通鉴》:贞观二年……突厥北边诸姓多叛颉利可汗归薛延陀,共推其俟斤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当。上方图颉利,遣游击将军乔师望间道赍册书拜夷男为真珠毘伽可汗,赐以鼓纛。夷男大喜,遣使入贡,建牙于大漠之郁督军山下,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诸部落皆属焉。

突厥颉利可汗仍然有一定的实力,如果此时不攻灭突厥汗国,那么突厥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后再次崛起(类似隋文帝末期dong突厥可汗势力很弱很驯服,但是数年之后突厥可汗就围隋炀帝于雁门,还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 随后,唐朝攻灭突厥汗国,生擒颉利可汗,并俘获、收降大批突厥部众。

即使突厥碑文也记载,突厥“贵鎻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鎻白女子,降作奴婢。突厥之匍,弃其突厥名称,承用唐官之唐名,遂服鎻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为之东征向日出之方,西征远至铁门。彼等之克国除暴,皆为唐皇出力也”。

[ 历史大家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军事,不世出之人杰,是推进历鎻史发展、改变亚洲形势的主要人物。 ]

之前武德年间唐朝与突厥多次大战,已经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实力与威望,唐朝还分化突厥(即使突厥碑文所说的突厥瓦解的原因里也包括唐朝用阴谋),突厥可汗威望与实力被唐朝削弱之后,才无力压制薛延陀回纥的造反。唐朝攻灭突厥汗国。

唐太宗派唐军攻灭dong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域诸国,并且使唐朝开始统治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唐朝真正统治了这些地区,不仅在这些地区设置统治机构,还能在当地任免、处置官员,征兵,并且控制了当地的政治、军事、外交,唐朝甚至在漠北收税,漠北诸部每年缴纳貂皮作为赋税,而唐朝对漠南、西域、安南等地的统治还要强于对漠北的统治。

唐太宗还派唐军攻灭吐谷浑汗国,并且使吐谷浑成为被唐朝控制的下属;唐军还打败吐蕃、西突厥、高句丽、松外诸蛮;松外诸蛮归降于唐朝;吐蕃退出党项、吐谷浑、白兰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丽称臣于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使唐朝开始统治漠南、漠北、西域。此外,唐太宗还派唐军攻灭吐谷浑汗国,并且使吐谷浑成为被唐朝控制的下属;唐军还打败吐蕃、西突厥、高句丽、松外诸蛮;松外诸蛮归降于唐朝;吐蕃退出党项、吐谷浑、白兰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丽称臣于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后期,唐朝攻灭薛延陀,设置六府七州,开始统治包括回纥在内的漠北诸部,漠北诸部“岁内貂皮为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唐朝将漠北纳入统治。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下:帝剖其地为州县,北荒遂平。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铁勒诸姓、回纥胡禄俟利发等,总百余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收其瀚海,尽入提封……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铁勒百馀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敕勒诸部俟斤遣使相继诣灵州者数千人,咸云:“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 (铁勒即敕勒,回纥是其一部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取古人所不能取,臣古人所不能臣”。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灭之”。

唐高宗时,唐军攻灭西突厥汗国,唐朝扩张到中亚。

,,,,,,,,,,,,,,,,,,,,,,,,,,,,,,,,,

李世民征高句丽的时候,百姓是踊跃参军的。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纪十三 记载 李世民征高句丽时,“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杨广动用的军队(军人与民夫)数量过度庞大,杨广时期徭役赋税过度沉重,必然导致百姓采取极端手段避征役,即“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 相比而言,李世民征高句丽时用的军队(军人与民夫)很少,负担轻的多,而且李世民是只让愿意出征的人参加,“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按照史料记载的杨广、李世民征高句丽分别动用的人数,杨广动用的人数是李世民动用的人数的数十倍。
李世民动用的军队远少于杨广,但战果远好于杨广。杨广是惨败。而李世民是大胜。平民作为军人、民夫跟着杨广出征,结果是大部分死亡,而且幸存者也得不到多少好处;平民作为军人、民夫在李世民时期出征,结果是死的人极少,战果却很大,出征者能得到很多好处(官爵 或 财物),而且李世民给从军者的补助、赏赐也很多。
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自然导致隋炀帝杨广时出现很多人自残手足避役,“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 ,而李世民征高句丽时 很多人踊跃参军,“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唐太宗时期没有百姓农民起义,只有少量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并不是百姓农民起义,而是被征服民族造反,而且唐太宗时期很快平定了獠人造反。 蜀人出钱造船导致蜀人生活困难,唐太宗知道之后,立即下令改成官方代替蜀人出钱造船。

李世民时期徭役没有导致百姓自砍手脚避役。根本就没有史料证明“李世民时期徭役导致百姓自砍手脚避役”。只有一条立法,记载的是 因为隋朝徭役繁重 导致百姓出现自残手脚避役的习俗,流传下来,所以立法禁止自残手脚避役。 这说的很清楚,是隋朝徭役繁重导致 百姓出现自残手脚避役 的习俗,这种习俗留存到离隋朝那么近的贞观年间 ,这是隋朝的历史残留。李世民时期徭役并不繁重。否则就隋朝杨广留下的那烂摊子,再徭役繁重早就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了。但是李世民时期没有农民起义,更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

唐朝李世民时期出现用和雇,唐朝官方出钱去雇用人员从事劳动。

,,,,,,,,,,,,,,,,,,,,,,,,,,,,,,,,,

唐太宗征高句丽,唐军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高句丽是个强国,但是仍然被唐太宗打败了,仍然被唐高宗攻灭了。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消灭大量高句丽军,攻破高句丽10座城,而唐军的损失极小,无论在作战中还是在撤军的时候,唐军的损失都极小。只是因为唐太宗在对外事务方面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才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说没成功。唐太宗是因为没有攻灭高句丽而后悔。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可见,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总损失接近2000人,战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军打下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还斩首4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唐军还缴获大量马、牛、装备、物资。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唐军是多次胜利,其中单是击败高延寿高惠真的那次胜利,唐军不仅消灭大量高句丽军,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其他大量装备。)

(唐军击败高句丽的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的那次,唐军是以少打多还做到了包围敌军(古代其他顶级将领也有几个做到以少打多包围敌军的),并取得大胜,高延寿高惠真率馀众依山自固,没有退路,于是投降于唐军,高延寿高惠真率领的馀众是三万六千多人,这是之前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被唐军包围并打的惨败之后的馀众,这之间少了的那11万多军队大部分是被唐军消灭了,唐军在这一战消灭的敌军远超过2万数倍,还有三万六千多敌军投降于唐军。唐军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大量其他装备。)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高丽(高句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帝夜召诸将,使李勣率步骑万五千阵西岭当贼,长孙无忌、牛进达精兵万人出虏背狭谷,帝以骑四千偃帜趋虏北山上,令诸军曰:"闻鼓声而纵。"……帝望无忌军尘上,命鼓角作,兵帜四合,虏惶惑,将分兵御之,众已嚣。勣以步槊击败之,无忌乘其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延寿收馀众负山自固,无忌、勣合围之,彻川梁,断归路……延寿等度势穷,即举众降。入辕门,膝而前,拜手请命……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高丽震骇,后黄、银二城自拔去,数百里无舍烟。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高丽(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步骑万五千陈于西岭;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上望见无忌军尘起,命作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龙门人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丽兵披靡,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延寿等将馀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

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资治通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唐太宗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最后唐太宗是从容班师。班师时唐太宗还耀兵于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迹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辞,唐太宗赞赏安市城主的坚守与忠诚,赐给安市城主缣百匹。之后的返回路上,唐太宗听说太子来了,为了尽快见到太子,唐太宗还骑马奔驰,这种情况下骑马奔驰,由此可见,在征高句丽以及班师过程中,唐太宗显然没有受伤。

《资治通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先拔辽、盖二州户口渡辽,乃耀兵于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迹不出。城主登城拜辞,上嘉其固守,赐缣百匹,以励事君。命李世勣、江夏王道宗将步骑四万为殿……”“丙辰,上闻太子奉迎将至,从飞骑三千人驰入临渝关,道逢太子”。

而那些说唐太宗在征高句丽时受伤被射瞎一只眼的说法是近代朝鲜半岛小说伪造出的谣言,之前的古代汉人史料、朝鲜半岛史料里都没有这事。)

之后,唐太宗派出李勣、牛进达、李海岸等征高句丽,也都取胜了。

再之后,唐高宗时期,唐朝攻灭了高句丽、百济。

,,,,,,,,,,,,,,,,,,,,,,,,,,,,,,,,,

唐朝前中期,回纥(回鹘)称臣于唐朝。而且在唐朝攻灭薛延陀汗国之后,唐朝在漠北建立了统治。唐太宗后期、唐高宗时期,回纥(回鹘)被唐朝统治。 唐玄宗时期,回纥称臣于唐朝,但是不被唐朝统治。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下:帝(唐太宗)剖其地为州县,北荒遂平。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贞观二十年……铁勒百馀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取古人所不能取,臣古人所不能臣”。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灭之。

《旧唐书》:“太宗幸灵武,受其降款,因请回鹘已南置邮递,通管北方。太宗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长史、司马已下官主之……”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敕勒诸部俟斤遣使相继诣灵州者数千人,咸云:“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 (铁勒即敕勒,回纥是其一部分。)

《旧唐书》本纪第三: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贡,奏称:"延陀可汗不事大国,部落乌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归命天子,乞置汉官。"诏遣会灵州。九月甲辰,铁勒诸部落俟斤、颉利发等遣使相继而至灵州者数千人,来贡方物,因请置吏,咸请至尊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铁勒诸姓、回纥胡禄俟利发等,总百余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收其瀚海,尽入提封……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敕勒诸部俟斤遣使相继诣灵州者数千人,咸云:“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铁勒即敕勒,回纥是其一部分。)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即故单于台置燕然都护府统之,六都督、七州皆隶属,以李素立为燕然都护。其都督、刺史给玄金鱼符……渠领共言:“生荒陋地,归身圣化,天至尊赐官爵,与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世为唐臣。”乃诏碛南弟鸟泉之阳置过邮六十八所,具群马、湩、肉待使客,岁内貂皮为赋。

《旧唐书》:“永徽二年,贺鲁破北庭,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领兵二万,取回纥五万骑,大破贺鲁”“以贺鲁种落分置州县,西尽波斯。加婆闰右卫大将军、兼瀚海都督。”

《旧唐书》:“天宝初,其酋长叶护颉利吐发遣使入朝,封奉义王。三载,击破拔悉密,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又遣使入朝,因册为怀仁可汗。”

安史之乱等唐朝内斗,回鹘(回纥)强盛一时,但回纥可汗也只是与唐皇帝约为弟兄,地位从来没有高于唐皇帝。(之后,回纥再次称臣于唐朝。)

安史之乱时,唐朝为了加快平定叛乱,而从回纥借兵。虽然不借回纥兵,也能平定叛乱,但是那要用更长的时间,战乱的范围会变的更大,破坏远大于借回纥兵。回纥没劫掠长安(回纥想劫掠长安,但是被唐朝太子广平王阻止了),而是劫掠了洛阳。虽然约定是‘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但回纥劫掠的是洛阳、而且主要是劫掠财物。 第一次劫掠洛阳时,回鹘劫掠洛阳3天,主要是劫掠财物(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初,收西京,回纥欲入城劫掠,广平王固止之。及收东京,回纥遂入府库收财帛,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财物不可胜计”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耆老以缯锦万匹赂回纥,止不剽”),唐朝的地方耆老给回鹘丝绸1万匹,回鹘就停止了劫掠。 这些都是史料证据证明的。史料证据也证明回鹘劫掠的主要是财物。第二次劫掠洛阳,之前李光弼早就把洛阳人都撤走了,只剩下洛阳空城,叛军占洛阳,叛军驻扎在白马寺,之后唐军回纥军再占洛阳,叛军来之前洛阳人已经被李光弼撤走,只剩下洛阳空城,又经过叛军占,以及交战,洛阳与白马寺根本就没几个百姓,那烧死万人的说法是假的。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一 :“遂移牒留守韦陟使帅东京官属西入关,牒河南尹李若幽使帅吏民出城避贼,空其城”。“……思明入洛阳,城空,无所得”。 《旧唐书》列传第六十:“移牒留守及河南尹并留司官、坊市居人,出城避寇,空其城”“贼惮光弼威略,顿兵白马寺,南不出百里,西不敢犯宫阙”…… 《资治通鉴》还记载当时回鹘“ 悉置所掠宝货于河阳”。以上众多证据证明回鹘主要是劫掠洛阳财物。 (这当然是负面的事。但是看看历史就知道,实际在古代历朝历代战争中普遍发生过军队劫掠自己百姓的事、以及外人劫掠百姓的事,战争中不劫掠百姓在古代历朝历代反而是少数现象。至少唐朝把回纥劫掠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且主要是劫掠财物。何况,后来唐朝加数倍报仇雪耻了。 从唐德宗开始,回鹘再次开始称臣于唐朝。九世纪中期,黠戛斯击破回鹘,黠戛斯称臣于唐朝;部分回鹘西迁,大量回鹘南迁。南迁的回鹘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等数次击破回鹘,杀获十几万回鹘人,还俘获大批回鹘侯王贵族。)

安史之乱时,唐朝李正己打的回鹘(回纥)大酋不敢为暴。

《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四:“李正己……宝应中,众军讨史朝义,至郑州……正己时为军候,独欲以气吞之。因与其角逐,众军聚观,约曰:"后者批之。"既逐而先,正己擒其领而批其背,回纥尿液俱下,众军呼笑,虏惭,由是不敢为暴。”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八:“李正己……宝应中,以军候从讨史朝义。时回纥恃功横……正己欲以气折之,与大酋角逐,众土皆墙立观,约曰:"后者批之。"既逐而先,正己批其颊,回纥矢液流离,众军哄然笑。酋大惭,自是沮惮不敢暴。”

在阻止回鹘(回纥)劫掠长安时,唐朝太子(广平王)拜回鹘太子叶护,只拜、没有跪,而回鹘太子叶护立即跪拜唐朝太子。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唐肃宗至德二载 公元757年)广平王拜于叶护马前曰:‘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则东京之人皆为贼固守,不可复取矣,愿至东京乃如约。’叶护惊跃下马答拜,跪捧王足,曰:‘当为殿下径往东京。’即与仆固怀恩引回纥、西域之兵自城南过,营于浐水之东。”(当时的“拜”与“跪拜”有区别,拜不是跪,唐朝太子只是拜没有跪,而回鹘太子叶护立即又拜又跪。)

香积寺事件,回鹘可汗要求雍王行叔侄礼“唐天子与可汗约为兄弟,可汗于雍王,叔父也”,被拒绝,争执起来“力争久之”,回鹘打死了雍王的两个随从,回鹘可汗的母亲亲自赔罪道歉。《资治通鉴》:“可汗母捧陛下于貂裘,叱退左右,亲送陛下乘马而归”。

辛云京、张光晟防备回鹘。回鹘入寇,唐朝张光晟等击退回鹘。后来,张光晟等杀死为非作歹的回鹘贵族董突(武义可汗之叔父)等九百多人。

《旧唐书》:“代州都督张光晟与回纥战于羊武谷,破之,回纥引退。先是,辛云京守太原,回纥惧云京,不敢窥并、代,知鲍防无武略,乃敢凌逼,赖光晟邀战胜之,北人乃安。”

《资治通鉴》:“振武留后张光晟杀回纥使者董突等九百余人。董突者,武义可汗之叔父也”

安史之乱以及之后,唐朝才与回鹘(回纥)和亲。但是,唐朝与回鹘(回纥)的和亲,是双方处于均势时和亲,而且互有嫁娶。回纥公主(回纥可汗女)嫁唐朝敦煌王李承寀为妃;唐朝公主嫁回纥可汗为可敦(王后,可汗之妻)。回纥可汗还要站着接受唐朝诏书册命(而不是坐着接受)。

(唐朝的和亲只有两种类型:一、唐朝处于优势时和亲,类似蒙古和亲吐蕃、吐蕃和亲小勃律,是处于优势的一方嫁出公主;二、唐朝在双方处于均势时和亲。唐朝的和亲,都是靠实力实现和平之后,才和亲。 唐朝的和亲,大部分是唐朝处于优势时和亲,其余(即唐朝和亲回纥(回鹘))是双方处于均势时和亲,而且互有嫁娶,唐朝公主嫁回纥可汗为王后(可敦、可汗之妻),回纥公主(回纥可汗女)嫁唐朝敦煌王李承寀为妃。)

(宁国公主已经在唐朝结婚两次,而且两任丈夫都去世了,之后和宁国公主才嫁回纥可汗。所以宁国公主嫁回纥可汗的时候,年龄应该远大于16岁。)

《资治通鉴》:“敦煌王承寀至回纥牙帐,回纥可汗以女妻之。” 《旧唐书 本纪第十》:“册回纥可汗女为毗伽公主”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遣故邠王男承采,封为炖煌王,将军石定番,使于回纥,以修好征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于承采,遣首领来朝,请和亲,封回纥公主为毗伽公主……纳回纥公主为妃。”《旧唐书 本纪第十》“炖煌王承寀自回纥使还,拜宗正卿;纳回纥公主为妃”。

《旧唐书》:“可汗乃起奉诏,便受册命。翼日,册公主为可敦”。

后来,从唐德宗开始,回纥可汗上表称臣称儿,回纥再次开始长期称臣于唐朝。 回纥可汗与唐朝公主接受回纥人的朝拜,开启了回纥人朝谒可汗时既拜可汗、又拜可敦。

《资治通鉴》:“回纥可汗遣使上表称儿及臣……”,“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得唐许婚,甚喜,遣其妹骨咄禄毘伽公主及大臣妻并国相、趺跌都督以下千馀人来迎可敦,辞礼甚恭,曰:‘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旧唐书》:“时回纥可汗喜于和亲,其礼甚恭,上言:‘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又詈辱吐蕃使者。”“虏先设大舆曲扆,前设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舆,回纥九姓相分负其舆,随日右转于庭者九,公主乃降舆升楼,与可汗俱东向坐。自此臣下朝谒,并拜可敦”……

九世纪中期,黠戛斯击破回鹘,黠戛斯称臣于唐朝;部分回鹘西迁,大量回鹘南迁。南迁的回鹘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等数次击破回鹘,杀获十几万回鹘人,还俘获大批回鹘侯王贵族。

唐朝还把俘获的回鹘人里的一部分发配到江淮。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时回鹘有将勒那颉啜拥赤心宰相一族七千帐,东逼渔阳。仲武遣其弟仲至与裨将游奉寰、王如清等,率锐兵三万人大破之。前后收其侯王贵族千余人,降三万人,获牛马、橐驼、旗纛、罽幕不可胜计。”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幽州节度使张仲武遣弟仲至率兵大破那颉之众,全收七千帐,杀戮收擒老小近九万人。”

“乌介诸部犹称十万众……河东刘沔率兵奄至乌介营,乌介惊走东北约四百里外……乌介部众至大中元年诣幽州降,留者漂流饿冻,众十万,所存止三千已下。”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七 会昌三年:“雄乃凿城为十馀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帐。至其帐下,虏乃觉之。可汗大惊,不知所为,弃辎重走,雄追击之。庚子,大破回鹘于杀胡山,可汗被疮,与数百骑遁去……斩首万级,降其部落二万馀人。”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回鹘遂衰,名王贵种相继降,捕几千人。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回鹘特勒庞俱遮、阿敦宁二部,回鹘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诸洛固阿跌一部,及牙帐大将曹磨你等七部,共三万众,相次降于幽州,诏配诸道。有特勒霡没斯、阿历支、习勿啜三部,回鹘相爱耶勿弘顺、回鹘尚书吕衡等诸部降振武”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十 唐纪六十六:吐蕃、回鹘比配江、淮者……虏久羁旅,所部遇之无状,困馁甚。(吐蕃、回鹘的那些被发配到江、淮的人……这些胡虏长期被流放看管,看管他们的军吏对他们凶恶狠毒,导致他们非常困乏饥饿。)

,,,,,,,,,,,,,,,,,,,,,,,,,,,,,,,,,

唐太宗时期,契丹臣服于唐朝。

《旧唐书》:“贞观二年,其君摩会率其部落来降。”“太宗伐高丽,至营州,会其君长及老人等,赐物各有差,授其蕃长窟哥为左武卫将军。二十二年,窟哥等部咸请内属,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府、无极县男,赐姓李氏。显庆初,又拜窟哥为左监门大将军。其曾孙祜莫离,则天时历左卫将军兼检校弹汗州刺史,归顺郡王。”“又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初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武德四年,与靺鞨酋长突地稽俱遣使内附,诏令于营州城傍安置,授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 ……

武则天时期,唐(周)朝内讧,武则天内讧害死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优秀将领,削弱了军事。公元696—697年,契丹李尽忠(尽灭)、孙万荣(万斩)反叛,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推孙万荣(万斩)为帅率部起兵,击败唐(周)军,攻破唐朝控制少数民族的营州、幽州,李尽忠病死,孙万荣(万斩)代领其众。 苏宏晖、王孝杰率军征孙万荣,王孝杰率少量先锋,且战且进,而后方的唐军主力没有跟进、没有来支援。王孝杰以少打多,被孙万荣击败,所率的少量先锋死亡殆尽。此战,“虏甚众”,王孝杰“率精锐之士为先锋”“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见《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深入敌境以少打多,兵数远少于孙万荣,王孝杰所率的是少量兵力。而“既无后继”“后援不至”(见《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说明苏宏晖与大军主力没有前去支援王孝杰。最终王孝杰率领的少量先锋覆没,而唐(周)大军主力没有覆没。

后突厥默啜掠契丹老弱妇孺,唐(周)朝杨玄基击破契丹,万荣(万斩)被杀,其头颅被送到唐朝东都。 公元700年,武则天用李楷固、骆务整率军平定契丹余部。

《旧唐书》:“俄而奚及突厥之众掩击其后,掠其幼弱。”

《资治通鉴》:“时万荣方与唐兵相持,军中闻之,恟惧。奚人叛万荣,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击其前,奚兵击其后,获其将何阿小。万荣军大溃,帅轻骑数千东走。前军总管张九节遣兵邀之于道,万荣穷蹙,与其奴逃至潞水东……奴斩其首以降。”

《旧唐书》:“万斩穷蹙,乃将其家奴轻骑宵遁,至潞河东,解鞍憩于林下,其奴斩之。张九节传其首于东都。”

《资治通鉴》:“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使将兵击契丹馀党,悉平之。” ……

唐玄宗时期,契丹再次归降。

《旧唐书》“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以默啜政衰,率种落内附。失活,即尽忠之从父弟也。于是复置松漠都督府。封失活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兼松漠都督。其所统八部落,各因旧帅拜为刺史,又以将军薛泰督军以镇抚之。” ……

之后,可突于率契丹、奚造反,打败郭英杰率领的1万唐军。唐朝李祎、张守珪数次大胜契丹、奚,平定契丹、奚,可突于被传首唐朝洛阳。

《旧唐书》本纪第八:契丹衙官可突干杀其主李召固,率部落降于突厥,奚部落亦随西叛……信安王祎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大破奚、契丹于幽州之北山……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纪二十九:开元二十年……祎等大破奚、契丹,俘斩甚众……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诏礼部尚书信安王祎为行军副大总管,领众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出塞击破之(契丹),俘获甚众。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奚众尽降,祎乃班师。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以礼部尚书信安郡王祎持节河北道行军副元帅,与含章出塞捕虏,大破之。可突于走,奚众降……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纪二十九:时节度薛楚玉遣英杰将精骑一万及降奚击契丹,屯于榆关之外。可突干引突厥之众来合战,奚持两端,散走保险;唐兵不利,英杰战死……

《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九:契丹……幽州长史薛楚玉遣副将郭英杰、吴克勤、邬知义、罗守忠率精骑万人,并领降奚之众追击之。军至渝关都山之下,可突于领突厥兵以拒官军。奚众遂持两端,散走保险……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帝擢张守珪为幽州长史经略之。守珪既善将,可突于恐,阳请臣而稍趋西北倚突厥。其衙官李过折与可突于内不平,守珪使客王悔阴邀之,以兵围可突于,过折即夜斩可突于、屈烈及支党数十人,自归。守珪使过折统其部,函可突于等首传东都……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大破契丹,遣使献捷。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传首……守珪到官,屡击破之。可突干困迫,遣使诈降,守珪使管记王悔就抚之。悔至其牙帐,察契丹上下初无降意,但稍徙营帐近西北,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以叛;悔知之。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烈及可突干,尽诛其党,帅馀众来降。守珪出师紫蒙州,大阅以镇抚之,枭屈烈、可突干首于天津之南。

《旧唐书》本纪第八:幽州长史张守珪发兵讨契丹,斩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于阵,传首东都,余叛奚皆散走山谷。立其酋长李过折为契丹王。

《旧唐书》本纪第九:(开元二十五年)张守珪破契丹余众于〈木柰〉禄山,杀获甚众。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开元二十八年……幽州奏破奚、契丹……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开元)二十五年,守珪讨契丹,再破之。 ……

契丹、奚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将两个外姓贵族女封为公主,和亲契丹、奚的首领。 但是,安禄山为了取得边功,多次杀掠契丹、奚,导致已臣服于唐朝的契丹、奚杀死两个公主(假公主,不是皇帝的女儿。而且不是宗室女,而是外姓贵族女)而造反,安禄山率军多次与之交战,先败后胜,擒获奚王李日越。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纪三十一:天宝四年……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禄山讨破之……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契丹……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讨破之。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六 唐纪三十二:“天宝九年……安禄山屡诱奚、契丹,为设会,饮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动数千人,函其酋长之首以献,前后数四。至是请入朝,上命有司先为起第于昭应。禄山至戏水,杨钊兄弟姊妹皆往迎之,冠盖蔽野;上自幸望春宫以待之。辛未,禄山献奚俘八千人……”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以奚为乡导,大战潢水南。禄山败,死者数千。自是禄山与相侵掠未尝解,至其反乃已。”

《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九:“契丹……天宝十年,安禄山诬其酋长欲叛,请举兵讨之。八月,以幽州、云中、平卢之众数万人,就潢水南契丹衙与之战,禄山大败而还,死者数千人。至十二年,又降附。迄于贞元,常间岁来修籓礼。”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 唐纪三十三:天宝十三年……安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李日越……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奏破奚、契丹。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奚……安禄山节度范阳,诡边功,数与鏖斗,饰俘以献,诛其(奚)君李日越,料所俘骁壮戍云南。” ……

不久,契丹、奚再次归附于唐朝。 唐朝后期,张仲武、刘济、李载义还多次大胜契丹、奚。

唐朝灭亡之前,刘仁恭还曾令契丹献马乞盟。

(甚至在唐朝亡于内讧之后,五代的李存勖在只有河东一隅之地、马才1万匹、一面与后梁大战的情况下,另一面还把雄主耶律阿保机率领的契丹(辽)开国精锐、全国兵力的“空国入寇”打的惨败。)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大中元年春,张仲武大破奚众。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李载义……(太和)四年,契丹寇边,以兵击走之,仍虏其名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贞元四年,(奚)与室韦攻振武。后七年,幽州残其(奚)众六万。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大和四年,(奚)复盗边,庐龙李载义破之,执大将二百余人,缚其帅茹羯来献,文宗赐冠带,授右骁卫将军。后五年,大首领匿舍朗来朝。大中元年,北部诸山奚悉叛,庐龙张仲武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京师。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刘济)……奚数侵边,济击走之,穷追千馀里,至青都山,斩首二万级。其后又掠檀、蓟北鄙,济率军会室韦,破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张仲武……大中初,又破奚北部及山奚,俘获杂畜不赀。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刘仁恭穷师逾摘星山讨之,岁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马多死。契丹乃乞盟,献良马求牧地,仁恭许之。复败约入寇,刘守光戍平州,契丹以万骑入,守光伪与和,帐饮具于野,伏发,禽其大将。群胡恸,愿纳马五千以赎,不许。钦德输重赂求之,乃与盟,十年不敢近边。” ……

(补充:安史之乱后奚崛起,并压倒契丹,这一时期契丹与奚很少犯边,常有入朝奉献。后依附于北方强盛起来的回鹘,又有进犯,主要是与唐朝的卢龙方镇作战,但此时契丹因为实力问题只是担当铺助,奚才是主角。但两族都为卢龙军所压制,几任有作为的卢龙节度使如刘济、李载义、张仲武都压制住了契丹与奚。这种强势一直持续到五代前期。由于幽蓟一带地处偏僻物产资源不够丰富,卢龙军每次获胜之后似乎都不忘疯狂抢掠一通,以供军需。  刘济在任时期因奚犯边,刘济率军攻击,大败之,深入千余里,虏获不可胜纪,次年奚再反,又被刘济所击败。边境遂安。唐朝宗室卢龙节度使李载义于830年破奚,擒奚王茹羯,同年又击败契丹。唐武宗会昌年间卢龙节度使张仲武派兵强行进驻契丹,迫使契丹脱离回鹘重新向唐称臣,张仲武847年大破北奚、山奚,奚族彻底衰落,自此奚开始被契丹压倒,最终在耶律阿保机时期被契丹吞并。唐末契丹实力已经开始上升,但在与卢龙刘仁恭的战争中仍然失利,当时作为契丹联盟盟主的痕德堇可汗在与刘守光父子战争中失利,其子被俘,在“纳马五千以赎之”遭拒绝后,只好“乞盟纳赂以求之”,不敢南进。痕德堇对刘氏每岁秋霜落后烧其牧地草场,牲畜多饥死的行为,反而“以良马赂仁恭求市 牧地”。)


首先,唐朝的强盛时期还是不短的,唐朝自618到907共289年,唐朝开始赢弱是自安史之乱755年往后,约152年,从时间长度上看不过占了一半多一点,再算上其中的几次中兴,可以说唐朝的强盛时期还是不短的。
同时应该要明白,评价一个朝代的功过更多还是要着眼于它在整段历史中的地位,而不仅仅是点评其主要政治事件、军事实力、版图疆域。
唐朝作为“知名度”比较高的朝代,很多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在政治上很大的一个贡献就是基本消灭了门阀制度,这方面的著作很多,学术大牛都给出自己的看法,我就不在这里胡扯了。
经济上则由于北方受安史之乱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便是从唐中后期开始,唐后期便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唐朝的商业制度也在自身289年的发展中一步步得到前进,例如在唐朝便率先在扬州打破坊市严格区分的旧制,这是开天下的先声。另外,唐朝社会整体的开发性在很多方面给后面的两宋奠定很好的基础。
文化上最突出的就是引入大量外来文化,景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就是在唐朝引入中国,与此同时,例如佛教、祆教(拜火教)等先前引入中国的宗教及其思想也在唐朝达到鼎盛。不仅如此,唐朝与外文明的广泛文化融合与碰撞的激烈程度也是中国历朝历代所不能及的。
时至今日,我们也以唐朝为榜样,因为唐朝有一种魄力,一种敢于广泛吸取外来思想文化的魄力。这种魄力源于唐人对自己的文化有绝对的自信,一个真正自信的民族未必是敢于走出去的,但往往是敢于引进来的。单就这点我们的老祖宗就比我们强。
所以,既然凋谢是必然的,那么她存在的意义便在于盛开时的娇艳抚媚,以及零落成泥后孕育的万紫千红。


安史之乱之后,

大唐总体并不弱,弱的是朝廷。

地方节度使厉兵秣马,一个比一个拳头硬。


呵呵, @关毛 为了吹唐,可以把史料像乐高积木一样任意拼插呢。就算拼插史料,你倒是拼对了啊。

请看其神论——“844年,吐蕃内乱,唐朝决心收复河湟。845年,唐军击败吐蕃军阀论恐热,收复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

1,吐蕃内乱起于844年?

《通鉴》原文:达磨卒,无子,佞相立其妃綝氏兄尚延力之子乞离胡为赞普,纔三岁,佞相与妃共制国事.....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遂说三部落,得万骑。是岁,与青海节度使同盟举兵,自称国相。

按通鉴,会昌二年((842))十二月丁卯,吐蕃遣其臣论昔热来告达磨赞普之丧。故论恐热起兵反叛的“是岁”,该是843年才是。关毛大师为什么非要定在844年呢?因为论恐热起兵与尚婢婢在大夏川死磕了一年后,大唐朝才开始讨论收复河湟事宜。所以,本位面的史实的逻辑是,吐蕃内乱,边臣起兵反叛,一年后唐朝开始试图收复故土,故通鉴原文是“朝廷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但这个现实恐怕不足以表达关毛对“强唐”的关爱,所以他才强行把吐蕃内乱拖后了一年吧。

2.845年唐军击败吐蕃军阀论恐热?

首先,让我们看845年,论恐热做了啥?《通鉴》原文:吐蕃论恐热复纠合诸部击尚婢婢,婢婢遣厖结藏将兵五千拒之,恐热大败,与数十骑遁去。婢婢传檄河、湟,数恐热残虐之罪,曰:「汝辈本唐人,吐蕃无主,则相与归唐,毋为恐热所猎如狐兔也!」于是诸部从恐热者稍稍引去。

很明显,根据这个记载,845年,河湟仍然在论恐热手中,即使其一再败于尚婢婢之手,也基本上没有动摇其统治。何来845年唐军击败吐蕃军阀论恐热说?这不过是关毛大师为表达对“强唐”热爱的发明创造罢了。

3.论恐热何时被唐军击败?

史载,论恐热被唐军击败发生在847(大中元年),是年5月,吐蕃论恐热乘武宗之丧,诱党项及回鹘余众寇河西,河东节度使王宰将代北诸军击之。宰以沙陀朱邪赤心为前锋,自麟州济河,与恐热战于盐州,破走之。

从文中分析,847年这一战,是论恐热诱使党项和回鹘入侵唐境,被唐军击败。从关毛大师的意思,好像变成了大唐对轮恐热的巨大胜利,直接造成了三州七关的收复。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1年后,也就是848年(大中二年)12月,“吐蕃论恐热遣其将莽罗急藏将兵二万略地西鄙,尚婢婢遣其将拓跋怀光击之于南谷,大破之,急藏降。”848年论恐热尚能派出两万人西进,847年唐军的胜利又能对他造成多大伤害呢?

4.大唐怎么“收复”三州七关的?

《通鉴》原文:“大中三年3月,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降。以太仆卿陆耽为宣谕使,诏泾原、灵武、凤翔、邠宁、振武皆出兵应接。”

呵呵,本位面的史实是,由于不堪忍受论恐热的统治,三州七关自己投降了.......

5.大唐怎么“收复”三州七关后,轮恐热在哪里?

《通鉴》原文:“大中四年9月,吐蕃论恐热遣僧莽罗蔺真将兵于鸡项关南造桥,以击尚婢婢军于白土岭。婢婢遗其将尚铎罗榻藏将兵据临蕃军以拒之,不利,复遣磨离罴子烛卢巩力将兵据牦牛峡以拒之....婢婢粮乏,留拓跋怀光守鄯州,帅部落三千余人就水草于甘州西。恐热闻婢婢弃鄯州,自将轻骑五千追之,至瓜州,闻怀光守鄯州,遂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本位面的史实是,轮恐热虽然丢了三州七关,但是战斗力仍然强悍。一年后在河西继续称王称霸。

6.大唐朝的怎样“发力”与轮恐热统治的结束

虽然关毛大师发明了“而是中央政府发力了,人民群众参与进来才能成功”的论点,但是,我翻看史书,从会昌二年轮恐热造反到大中五年初张议潮归沙州时,大唐朝唯一发力的史实只有一条“大中二年十二月,凤翔节度使崔珙奏破吐蕃,克清水”。

本位面的史实是:吐蕃内乱七年,大唐靠自己发力解放了一座县城

这还没完。即使大中五年,大唐朝对待轮恐热,依然是毕恭毕敬。此时恐热已经势孤,但仍旧大摇大摆的跑到长安求官,只是开价太高,大唐朝并没有理会,恐热这才跑到了鄯州。

以上,考证史料,我们只能得到以下事实。843年以来吐蕃内乱,导致河西地区统治力急速下降,这才是唐能“收复”三州七关以及张议潮归降的主要原因。关毛大师强行将其归类为唐的强大,任意拼插史料,只是其吹唐病的又一次发作罢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不能完全控制国家了,各地的节度使,也就是藩镇成了国中之国,威胁中央,唐朝自此开始衰败下去。

吐蕃,回纥等外族和安禄山叛军几次掠夺长安,洛阳等大城市,造成商业市场基本停顿,财富严重外流,户口锐减。

安史之乱虽然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但没有那么致命,既不是农民起义,也不是外族入侵,对于一个大统一王朝来说,唐朝经过贞观到开元的唐朝百姓,对帝国有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

拥有民心和京杭大运河,才使得中央政府有着源源不断的人力和财政支持,能有效地对抗藩镇的叛乱。

直到今天中国人集聚的地区还叫唐人街,仅凭这一点,唐朝就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


我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下吧,其实安史之乱本身并没有那么的可怕,真正导致唐朝后期陷入割据泥沼的是府兵制的崩溃和募兵制的兴起。
募兵制就导致了地方将领的军阀化,边军不再是忠于朝廷国家的帝国军队,而是各个将领的私兵。那么如此,将领割据造反是迟早的问题。
而府兵制崩溃的原因,则是每个封建王朝都要面对的致命问题——土地兼并。
汉朝亡于此,明朝也是亡于此。铁血强送,铁血强送我就不说了……
而唐朝安史之乱时的土地兼并程度其实还不到要亡的时候,所以唐朝没有亡。而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有偶然性的,一是本来最大的节度使王忠嗣被贬谪成区区郡守,导致安禄山成了最大的节度使,二是安禄山毕竟是胡人出身,收下兵粮也有很多来自东胡和漠南部落,因此不臣之心甚于王莽董卓。
但安史之乱必定失败,因为唐朝还不到要亡的时候,天下大势并没有到要改朝换代的地步。而安史之乱的后果,关毛在另一个答案中有所论述,其实割据的地方很少,真正像东汉末年那样完全不听话的番镇只有田承嗣的河东。
至于为何什么割据越来越严重,因为安史之乱并没有像王莽窜汉导致的大乱世一样导致王朝的土地重新大洗牌,土地兼并情况没有清零,所以农民无地,户籍人少,帝国的财政,对地方的控制力,都没有改变,也就没办法重新建立如府兵制那样的中央军制,不得不继续用募兵制,而安禄山造反在前,田承嗣割据在后,募兵制只能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军阀,最后中央神策军也是兵痞,这是偶然的。
正常的轮回,应该是玄宗之后再过两三朝,唐朝病入膏肓,或者改革,或者在农民起义中灭亡。


什么叫不完整了,难道拥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瀚海才是完整的疆域?我大明领土后期也就在长城以内啊。
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失陷是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距离安史之乱结束已经结束三十年了,就是说明安史之乱结束三十年里唐朝还紧密控制安西四镇,而吐蕃攻陷北庭也就是贞元六年的事情(公元790),就是说就算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打击 大唐的疆域还是比你们口中吹的大宋疆域大。
可能大家也许会说,你一个河北地区已经无法控制了还谈什么领土完整 就像好多历史书里面说的一样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中央已经无法控制中央一样,这也是胡扯了,唐朝所无法控制的只有河朔三镇,而河朔三镇所控制的地区也只不过半个河北

河朔三镇地图(河朔三镇是指卢龙,成德,魏博三大节度使),图中可以看到三镇控制的范围大概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以北以及现在的河北临漳大名府一带,大约是三分之二个河北省。
而且河朔三镇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式投降中央朝廷,虽然长庆元年(821年)复叛,但是毕竟控制过,而河朔三镇一直到元朝才重新回归中央(有点不准确,主要是大宋并没有现在的卢龙地区,而河朔三镇在李存勖时代曾经短暂臣服后唐)
而河朔三镇之外的唐朝军镇,绝大多数时间还是听政府话的,不知道哪位历史学家曾经把唐朝的藩镇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河朔割据型,即河朔三镇,第二类是边境保卫型,如朔方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第三类是拱卫京都型,如凤翔节度使 宣武节度使之类,而第四类则是江南财源型,如淮南节度使,镇海节度使一类,我们可以发现,除河朔三镇之外 其余军镇大半时间还是听从中央号召的,而淮西,平卢这种比较跳的在元和中兴之后也比较老实了,所以说唐朝在中期还是对全国的绝大多数军镇保持控制地位的,最混乱的时代就是唐德宗的贞元年间,不但有四王二帝之乱,还有泾原军攻陷长安的大笑话 不过到了元和朝 他们都老实了,所以说不是唐朝不行,而是有没有一个强力的君主。
关于北方少民还有国都六陷的情况,我们接下来再更新


对于题主这样的人而言,不仅仅是唐朝,而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的实际版图都比题主想像得小很多。
请参考汉朝在鼎盛期之外的版图,元朝真正的有效控制区,明朝中后期的实际控制区,清朝初期的版图。
基本都是比汉地十八省小一圈。
另外那几个时间短的,国力衰弱的,就更不用说了。


平民生活水平肯定是下降了,军事上不弱,长安是被吐蕃党项联军攻陷过,但占领15天就跑了,还是在安史之乱末期。虽然叫藩镇割据,但不是真正的分裂。外族想打进来非常困难,北方外藩军人钱财土地多来自当地,脚下的土地基本就是他们的一切,外族想来夺走,藩镇军队能不玩儿命打?多数人之所以不了解这段发生了什么,是因为现代中国是中央集权的政府,不想让大多数人对这种奇葩体制了解太详细

贴个以前的答案 唐朝节度使与欧洲封建领主有何区别?


安史之乱时丢过长安,安史之乱后还丢过一次长安,泾原兵乱不知道算不算
都打回来了
被迫离开过首都的皇帝,都以主人仪态重回过帝都
比全家老小一波流北狩,剩下一个独苗用行在这种词自我安慰的,好一点儿吧


唉……李治得是多不受你们待见啊,堂堂永徽之治连提都不提,别忘了是李治灭了高句丽和西突厥的……
虽然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都有点听调不听宣,但是李唐中央政府还是很强势的,读过孙子兵法的都知道,里面就引用了李愬雪夜袭蔡州的战例作为讲解,这就是李唐中兴后对各地不听话的节度的做法。在国际上,河西走廊被吐蕃卡死是最大的损失,虽然安西四镇坚持到了796-808年,但是安西四镇之后,中原王朝在满清之前就没有对西域再建立起有效的统治,这是中国历史的损失。虽然后来归义军一度收复瓜州等地区,此时唐与吐蕃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战争也接近尾声了,十世纪初,两国相继灭亡,战争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唐朝对西域的影响存在很久,包括归义军也是以唐军自居了很久……东北方向,唐军始终对各个小国及部落保持压制,直到契丹崛起……至于南方的南诏,我感觉更像是唐朝对吐蕃战略里的一部分……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和盛唐比起来确实很弱,但单独来看,可一点都不弱。
先有唐代宗时改革盐法,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同时力图削藩。之后又有唐宪宗的元和中兴,之后的唐文宗在位时期也励精图治,可惜甘露事变后被软禁。继位的唐武宗能削弱宦官镇压佛教,对外还能击溃回鹘,开创会昌中兴。武宗之后还唐宣宗的大中之治。

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无论是疆域,文化,艺术,经济都发展的非常好。唐朝强盛的时间算上武周时期,将近一百多年。历史上能比的只有汉朝。即使是安史之乱之后的几位皇帝也能励精图治,稳住局势,虽然比不上盛世时期,但起码比天下大乱好,最起码在中兴时期老百姓有口饭吃,而不是在之后的乱世中成为“两脚羊”。


配得上,其实回看整个中国历史,真的很少有100年都繁荣如唐前期的,这一点中国的情况和西方很不一样,和朝鲜一个朝代动不动就能活600年800年也不一样。

先秦国家行政没实质统一,只是分封统冶,就不说了。西汉繁荣得很,有高祖、文、景、武、宣帝这样在位时间长一些又有作为的。即使在位时间短不怎么出名的,皇帝名声也是不错的。像惠、昭帝。所以后人常将汉与唐并立,这个汉主要指西汉。

我们再来看汉唐之间的那些时期,三国南北朝基本上都打了几百年仗,西晋短暂统一也不过50年。隋朝更是,老百姓就没个安生日子,小仗天天打,大仗间歇不会超过二十年。

再看唐以后,五代比南北朝差不多,我看了这么久五代的书,都数不清五代有多少个皇帝。皇帝换得多意味着什么?政冶不稳定,内部战争频繁。注意,是内部战争。战争多不一定国家不强盛,像美国几年打一下仗,照样强盛,但内战多国家肯定不强盛。

两宋,我以前的历史老师,现在看的很多书,都说两宋经济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甚至有人说,两宋是中国古代最有可能转变为现代国家的时期。不错,交子的印发,海上大量考古发现的宋代陶瓷,确实证明宋朝经济发达。但是古代和现代不一样,对人而言,富不一定代表贵,有钱不一定代表有也位,对国家而言,富不代码强,有钱不一定能买来四方臣服。现在有钱你可以买武器,雇佣军队,但古代不可以。宋朝放在古代就更像今天的沙特,富是富,有钱是有钱,但就是不能称得上是发达国家,不能说强盛。

元,元朝统冶只有90年,连唐前期时间长度都不够,没法比。

明,明朝除了开始的太祖成祖武功着著外,其它皇帝的武功都平平。当然,这和朱元璋确定的国策有一定关系。他从一开始就吸取了元朝的教训,不要盲目扩张地盘,地盘够大就行,要能统冶长久,才是王朝帝国生存之道。皇明祖训里明确列出了N多不征之国,朝鲜是其中一个。这和唐朝打了高句丽又打新罗,是不一样的,从开国皇帝制定的立国元则上就有区别。

所以明朝实际上对草原是主动放弃进功,采取守势的。所以明的武功是不如唐,强盛二字,除了武功自然要有经济。明朝的经济很多书上都说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内地也有百年未经历战乱(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不打过关外军队的原因之一),按理说也应该会富吧。但是没有人说明朝富,也没有人说明朝强,逻列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皇帝不重视商业,甚至严重打压商业。2,封的勋贵王爷太多,到处圈地。

清,看19世纪前期的中国地图,再看以前的及现在的。有些人就会感叹清朝的武功算是着著了。真是一般汉人朝代比不了。虽比不上元,但其统冶时间远比元长。那清与唐相比呢?其实我要说的是,没有可比性,因为时代不同。清朝的时候,马铃薯、玉米这些易种能养活很多人的农作物传入中国,中国农民的忍耐力本就强,是不是这些作物推后了太平天国造反的时间呢?如果这些农作物传入中国的时间在汉以前,唐以前,明以前,是不是人家也能活更长?这谁也说不准。

而且清朝的疆域,是建立在前面几千年民族融合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才有其大的。你总不能指望刚刚由部落联盟转化来的夏朝,疆域比宋朝大吧?

清朝的经济,清朝内地的经济较前面几朝在量上是有增长的,从人口多达1.5亿就可以看出来,但却没有质的转变。尤其在世界列强大搞殖民扩张,文化侵略的时代,还在施行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闭关锁国。这在唐朝是不可想象的,唐朝有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和政府,假如这时候有英国大使带来火枪访唐,相信都可以让胡人当节度使的唐中央不会盲目排斥。

玄奘取经归来太宗如此重视,要是放在清朝,文字狱如此盛行,取经人取经,皇帝取他脑袋也是可能,谁知道你在天朝外面会不会反清复明,会不会骂我夷狄。

另外,再说一声,我们现在的看的历史多半经过篡改。所以清朝编的明史,尤其是明中后期的历史不值一看。现在官方连互联网海量信息都管得过来,更何况大清三百年管少数识字的读书人藏的书写的书呢? 我现在也怀疑唐朝韦皇后安乐公主杀中宗的历史是不是也是假的?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啊,是不是后来李隆基扣的屎盆子谁说得准。

上次看到一本我党早期隐讳不谈的领导人的回忆录,及文革批判刘少奇的大字报,他前妻说他四十三岁谎称三十二岁来求婚。这些都和我从官方允许看的史料大相径庭,感到官方修的历史不值一看。想一想,大清三百年,后人能看到的东西它不想怎么改怎么改,尤其是关于明末清初的。

就连赵尔巽这帮前清故吏写的清史稿都有这强政治倾向,还有谁能说明史没有。

扯偏了,总的而言。清朝的武功和经济比起古代各朝确实算是上等的,但是在世界大流都是殖民掠夺,商业贸易,科技进步,民主共和的背景下,逆世界潮流而存在,实在不能说强盛。就像现在你把四书五经背得再熟,高考能算数吗?

最后再说唐朝,唐朝分安史之乱前后两部分。安史之乱前唐朝的武功成就卓越,少有的解决了北部问题。有人说西藏没统一,但是我们应该想到,唐以前西藏从来就没统一过。唐人都视吐蕃为外国的。相信唐朝如果在元之后,西藏也会纳入唐的版图。基本上唐之前,华夏占过的土地唐前期都占有了。那些说,中国疆域都是少数民族开拓的,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无知。秦始皇设桂林象郡,

占领百越,这是在干嘛?汉唐的西域都护府是在干嘛? 另外说个奇葩的事,有一次看到余秋雨的文章,居然说唐太宗更可能是鲜卑人。我笑了,有鲜卑血统就是鲜卑人,那清朝前期后宫都是蒙古人,康熙他奶奶婶婶啥的一堆是蒙古人,那他也是蒙古人了?一脉中国人的后代在美国人生活了几代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美利坚人,你还能说他是汉人?走出非洲大陆学说,我们都是非洲后裔,你能说我们都是非洲人? 不明白大学者的思维,怎么不抵毁下本民族的自信就不舒服呢。

唐朝的经济,第一种纸币不是宋朝的交子,而是唐朝的飞钱。


弱 ?中晚唐依然横扫虏廷,平定安史之乱,灭回鹘乌介可汗(杀胡山之战),击溃吐蕃阿拉伯联军(韦皋),击溃南诏收复安南建立海上大运河(高骈),击吐蕃为百余部落收复河西哈密(张议潮),追击契丹(刘仁恭)。

所谓弱也只是比起初唐盛唐而言。但安史之乱后大唐一蹶不振了?并非事实,中晚唐在安史之乱后文治武功二十六大成就(节选自本人旧篇):

1、郭子仪等平定安史之乱。

2、韦皋维州战役大败吐蕃,开辟第二战场。

3、渡泸战役击败阿拉伯,揭开战略反攻。

4、杨炎改革,两税制之千年影响。

5、刘晏改革,常平段运之千年影响。

6、曲辕犁之普及,千年影响。

7、慧能禅宗之普及,千年影响。

8、韩愈引领古文运动,千年影响。

9、雕版印刷之普及,千年影响。

10、经济中心南移,造成扬一益二、海上丝路,千年影响。

11、飞券钞引汇兑雏形,千年影响。

12、三次中兴之一:元和中兴,削藩。

13、三次中兴之二:会昌中兴,杀胡山击溃乌介可汗,荡平回鹘,收复阴山北麓。

14、三次中兴之三:宣宗中兴,张义潮击溃吐蕃,收复河西陇右、西域哈密,归义军从此支撑近两百年。

15、高骈平南诏,收复越南河内,建立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海上大运河。

16、陆羽《茶经》之普及,千年影响。

17、梯田之普及,千年影响。

18、人工栽培食用菌之普及,千年影响。

19、火药之普及并应用于军事,千年影响。

20、经济中心由旱田移到水田,造成门阀瓦解,千年影响。

21、筒车之普及,倍增劳动生产率,千年影响。

22、杜佑撰通典,是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政书,典章制度专史开山之作。

23、中唐传奇小说兴盛,成为后世白话小说之滥觞,对后世戏曲也有深远影响。

24、中晚唐诗歌为文学史上奇葩,对后世词曲亦有深远影响。

25、王元玮始建鄞江它山堰,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26、巨型远洋航船“木兰舟”大规模出海,出现海外定居的最早遗迹,“唐人街”应运而生,千年影响。


唐朝的叛乱问题主要是在北方,北方一呼而各个节度使纷纷响应,导致真正属于唐皇室的税收少之又少。安史之乱之后的几个皇帝也一直在解决权力收归中央这个问题和对外战争。
对外战争肯定没有唐太宗天可汗那样的荣耀了,但是你也得明白,李世民也曾向突厥人妥协,因此我认为中国能不能打过游牧民族主要还是看游牧民族自己是强还是弱,跟中国本身强弱关系不大。
中央权力问题的重点还是税收和货币问题。

由于商品经济的需要,金属货币被大量需求,很遗憾,唐皇室没那个能力铸造货币,只能让商人自己铸造货币。这就导致了金属货币重量不足等质量问题。而且,作为法定货币竟然不得不私营,这其实是皇室衰微的一个表现,但这也是没办法,古代的生产能力摆在那里。教科书上说宋代出现纸币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其实也是因为金属货币不够用。

税收问题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运输的问题。古代没有火车,只能河运。而长安的位置靠西,导致有时皇帝在长安因缺粮食,整个政府不得不迁到东都洛阳办公。

780年推行两税法,781年就爆发了叛乱,导致本来就虚弱的政府更加虚弱。唐德宗以后的皇帝不得不养精蓄锐。唐德宗是一个积极的皇帝,为中央集权做出了很多事。也因为他的积极让他后辈玩给他擦屁股。


推薦閱讀:

《資治通鑒·唐紀》中的為野人所殺是怎麼回事?
電影《楊貴妃》中的「了事帕」是怎麼一回事?
「唐太宗問於李淳風」是否確有其事?何書記載?
如果蒙元興起的時候,遇到的不是南宋,而是鼎盛時期的漢或唐,那麼蒙古人能不能完成統一?
唐朝的人是如何看待武則天的?

TAG:唐朝李唐 | 中国古代历史 | 安史之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