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王陽明的「人慾即天理」呢?

人人得而慕之的事物擺在你面前你卻再三推脫,只能說明你這麼做得到的比這個東西更能帶來好處,這是你的私慾,也就是你的天理。人人心中的大道,是自己心裡的堅守,也是在堅守著你所需要的東西。不知道這麼想是否有偏差?那麼人在化欲和求理得道路上是不是一個在人世,一個在人心?在這個求道求理的路上先生的「未發之中」怎麼理解?


天理之節文,不舍人慾而別自為體,盡其宜、中其節則理也,弗之覺察而任之焉則欲也,亦存乎心之敬肆而已矣。(王夫之《禮記章句》)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言人無所往而不嫌於禽獸也。故甘食悅色,人之所與禽獸共者也,禽獸與人共而人之自異者鮮矣。人之所異者何也?心理之安而從容以中其節也。(王夫之《禮記章句》)

以禮節之,便是天理。通讀《禮記》,便能明了。


王守仁認為良知即天理。
良知和人慾不一樣。
王守仁認為良知是無善無惡的。
接近天理即人慾這個概念的是李贄(原話是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王守仁在《傳習錄》中有一段對話:
(陸澄)曰:「何者為天理」
(先生)曰:「去得人慾,便識天理」。
所以結論就是王守仁其實贊成存天理去人慾的。
至於「未發之中」是中庸提出的,是「知」未啟用時的狀態,既喜、怒、哀、樂還沒有產生之前的狀態。
至於如何理解。
這裡有一段話
薛侃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有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
你看,存天理,去人慾。
就到了未發之中了。
至於未發之中還有一段王守仁的四句教也能給我們啟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在傳習錄里。人慾不是天理,你的心才是天理。只不過我們的心被慾望所屏障,所以見不到天理。從這個方面來講,「去除人慾」才是天理,「人慾是天理」是錯誤的說法,但《明朝那些事》談到王陽明的時候偏偏說的就是「人慾就是天理」。

請看我的這篇文章。

僅以此文獻給有心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光明的人。

春秋戰國,孟子提出「格物致知」的修鍊方法,成功步入聖人行列,緊隨孔子之後。宋朝朱熹雖然不太理解這個東西,但他對此大加讚賞,順道喊出了「存天理,去人慾」的口號,據說是超凡入聖的不二法門。

但由於朱熹「存天理,去人慾」的方法受到太多爭論,所以朱熹一直沒當上聖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造反成功,建立明朝。朱元璋畢竟是窮苦人家出身,對自己的身份有些許自卑,為了讓自己這個皇帝當得氣派,老想給自己物色個名氣比較大的祖宗。

沒錯,朱熹被朱元璋看上了,有機會當元璋先生的祖宗。

不過事情沒這麼順利,據野史記載是因為一個理髮匠的一句「人怎麼能拋棄自己的祖宗」而作罷。

總之,朱熹沒能當上皇帝的祖宗。但這件事以後,朱熹提出的各種理論就被列入明朝高考考綱,影響了無數學子。

王陽明也不例外。

王陽明:我這就去格物成聖的第一步

王陽明自小立志要當聖人,苦於不知向何處出力,後來在朋友的指點下,開始研究朱熹,找到了「格物致知」「存天理,去人慾」這條成聖之道。

先解釋一下朱熹的「格物致知」和「存天理去人慾」的含義。(注意,是朱熹的理解內容)簡單來講,就是你只要不斷地研究萬物,等你有一天把無數的事物研究透了,從每件事物中看到「天理」的所在,你就能用這個「天理」來鎮壓你的「人慾」然後超凡入聖。

理論聽起來很美,操作起來就沒那麼舒服了。

王陽明對著竹子看了七天,只喝水不吃飯,晚上抱著竹子睡覺,下雨了也不跑,最後以發高燒的結果收尾。看吧,雖然沒成功,但我們可以從這件事看出,偉人的執行力都是同樣的驚人,古今都不例外。

自那以後,王陽明對朱熹學說產生了懷疑,開始找尋真正的成聖之道。


龍場悟道

幾十年間,王陽明經歷了幾次宦海的浮沉,終於,在龍場悟道。

我覺得有必要說說「道」這個東西。道可道也,非恆道也。所以,道是講不明白的,是形而上的東西,是超越人類思考範圍的東西。就像人類聽不到超過2萬赫茲的聲音一樣。

放鬆一下心情

但是悟道的人的狀態還是可以略加描述的。大體上有這三個特點:

1、他們會成為自己所在行業最頂尖的人物。(王陽明打仗從來沒輸過,射箭百發百中)

2、他們不再追求名利聲色。

3、他們一心為公。

正因為「道」如此奧妙,所以古往今來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但求得真理的人寥寥無幾。即使是孔子,也是五十多歲才悟道。所以,作為一個普通人,沒辦法悟道你就認了吧,天分很重要。能窺到「道」的冰山一角就夠你處理複雜的人際問題了。

回到王陽明這裡來。

悟道後,他收了很多弟子。他對弟子們說,所謂「存天理,去人慾」是錯誤的觀點。只要去除了人慾,一顆純潔的心就是天理。向外求索是不會有收穫的,專註內心才是修行的正確方法。

「 1 、諸君要實見此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

2 、吾輩今日用功,只是要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則人慾日消,天理日明。」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提到王陽明學說時說:人慾即是天理。這是對王陽明心學的錯誤理解。按照王陽明自己的說法,去除人慾就會得到天理,而不是《明那》說的人慾就是天理。在此略加解釋,請大家別被《明那》的這個說法誤導。

放鬆一下心情

總結一下以上三人對於「存天理,去人慾」的看法,方便大家閱讀:

朱熹:天理在萬物之中,去找尋它並用它來鎮壓自己的慾望,然後成聖。

當年明月:人慾就是天理。

王陽明:天理只在自己心中,去除了慾望的屏障,就能得到天理。


搞明白了「存天理,去人慾」的問題,那麼,孟子所說的「格物致知」又要怎麼解釋?當真是去把萬物一個一個地觀察研究嗎?

王陽明說:非也。所謂「格物」的真實含義,是在每一件事情中為善去惡,不被自己的私慾左右,長久地摒除私慾,行住坐卧時時不忘滌除私慾,終究會領悟真理。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

這也等同於佛家講的「常惺惺」,等同於《中庸》里的「戒慎恐懼」。


王陽明學說的運用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人愛物,即仁人愛物便是一物。」

——《傳習錄》王陽明

這裡講的便是時時格物,事事格物。每當看到這一段,我心裡都是一陣祥和。這不正是成為一個公正的領導者的方法嗎?這不正是為人處世的方法嗎?

我們雖然不求成為聖人,但王陽明的睿智依舊能對我們的生活有莫大的指導作用。

當時我和同事在工作上的某個問題意見不一致,爭吵不休,誰也不肯讓步,兩個人都互相諷刺對方的觀點傻逼。

後來我回想起了王陽明的「格物」,突然意識到這是個很好的修鍊我脾氣的機會。

我想像自己用第三人稱視角看待我們兩個人的爭吵,像在看電視一樣。不出所料,用這種方法很容易去除私慾和怒火的影響。很快,我意識到自己的爭吵很幼稚。這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繼續觀想,假如一個溫厚理性的人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呢?

我很快得到了答案。

我走向同事,對我剛剛的態度主動表示歉意,並且說,我們這樣爭吵沒意義,不如冷靜下來想想,一人讓一步也許能獲得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同事對我的態度轉變感到驚異,很快與我達成共識,開始重新確定方案。

大家應該注意到了,我用到的去除私慾和惡劣情緒的方法是「第三人稱觀察法」,非常好用。我們在置身事外的時候很容易得到客觀的看法,所謂「旁觀者清」。

後記

如今,道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似乎已經跑到美國去了。很久前看了兩本書,美國人寫的,一本《逆轉》一本《反脆弱》,在看的過程中,一直在想,這不就是《老子》書中的思想嗎?

往後一翻,果然,兩本書中都有提到老子。作為道家的鼻祖,老子在哲學界中佔有重要的一席,黑格爾、尼采等外國哲學家對其頂禮膜拜。

王陽明,作為後起之秀,他的學說在日本家喻戶曉,對武士道精神的產生有巨大的影響。日本一個在二戰中表現驚人的將軍東鄉平八郎的腰牌寫著一句話:

一生伏首拜陽明。

然而,為什麼我們總是把自己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置之不理而去追求那些別人早就淘汰的東西呢?


公眾號:老先森

id: bulaoxs


首先你要知道這句話是當年明月說的不是王陽明說的


王陽明沒說過「人慾即天理」這話,你要怎麼理解呢?


補:據唐君毅先生言,象山先生對人慾天理的不完全贊同有原因。

14年的題,我來湊熱鬧。


其實單看人慾二字,是無法理解晦庵,陽明「存天理,去人慾」的。
試問人慾二字所指何物?
當年象山以為「天理人慾亦不是至論。若說天是理,人是欲,是分天人為二」。
在這裡就有一個問題:
晦庵所說的人慾究竟是
1.人的慾望。
2.人過度不及的慾望。

象山也罷,船山也罷,似指1。
而晦庵陽明似指2。

晦庵猶說:「人慾中自有天理」。
前輩以為「人慾」字錄錯,似為「人心」。後學不然,且不說此處人慾為1為2,就算為2,人慾本身就是過與不及,如楊墨學仁義而有差。仁義豈不是天理?此處說「人慾中自有天理」似更像明道象山一邊。

正式回答題目,後學尚未讀到「人慾即是天理」,縱有之,此人慾果指何物猶待深論。且傳習錄多言「存天理,去人慾」,豈有「人過與不及的慾望便是天理」一說。

如說人人得而慕之便是天理,吾人不求卻因為是更大的利益而即私慾,即天理,後學以為非。孟子不云乎:「王何必曰利」?又言「殺一不辜,行一不義,而得天下不為也」。

若說堅守,墨子一生堅守己說,孟子以為或將流於「無父」,陽明猶以為「過」,過豈是天理?
且陽明言良知,以為良知雖不增不減,然有彰顯遮蔽。今日以為是,明日以為非,則是良知彰顯。豈有良知現成之理?此良知亦所謂明德,去人慾亦所謂明明德。

至於未發之中,後學不敢妄言,靜待大家。

所論若有不當,望指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人的本心是沒有善惡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人開始思考的時候,人就有了慾望,開始有了善惡之分。
知善知惡是良知。當你能分辨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你就有了良知,即正確的世界觀。
為善去惡是格物。光有認識還不行,得實踐心中的善惡,知行合一。
從第二句可以看出,人的慾望來自於人的思考。這兩樣東西都是感性的精神產物。當你開始見識世界萬物眾生,會對其有一個自己的理解,思考對錯好壞,在這個過程中必然存在取捨,慾望隨之產生。我覺得這就是人慾即天理。因為你無法阻止人的思考。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認識,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指正。輕噴………


問題中的表述明顯有誤。王陽明說的是「去人慾,存天理。」 天理就是人心減去人慾後純粹的良知。


天理是人定出來的!就這麼簡單!沒有人會知道天理是什麼?老虎吃羊的時候!活著是老虎的天理!素食主義就是羊的天理!


不請自來:

說說自己見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此道非彼道

去人慾存天理:

從認死理的形式去人慾來彰顯天理

人慾即天理:

從人性的角度,大自然的規律去看待人性的需求是天理

都是對的

層次不一的理解

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了

存在即合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_百度百科 的各種解釋可以看出 生死枯榮,好壞美醜,大自然和聖人都認為這些只是一些 存在即合理 的自然規律,那麼早期追求聖人學說的准聖人們在乎形式就會刻意地 「去」 人慾 「存」 天理,注意:無論 "去" 還是 "存" 都是一種干涉的動作,我稱之為 「管」 或者 「為」 ,

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強調無為才能無不為。所以「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

無為而治_百度百科

思想太多 不多描述

所以

境界沒有到哪個層次,去人慾存天理 是一種入世,不能理解經歷人慾 ,並克服它

又怎麼可能同理心?聖人教化他人,不以聖人姿態,以對方相近心理度化 ,否則抗拒心起,

教化也是空談

境界到了一定程度 人慾即天理 是一種順勢而為


為何要去人慾呢,因為人慾中帶有痴愚的成份,比如,過馬路,為什麼大部分人沒被車撞?因為我們的智慧是明合當時的理事法則的(任何一種存在都是理與事和合的理體存在);但為什麼又有人被撞著了呢?因為當時某人不顧危險趕急冒險而過(人慾),沒有合當時環境的理事之法則;所以王陽明提良知即天理,佛教說智慧或理體。就是這個意思;再往大的說,,整體宇宙就是一個理界,如果你能與此理體合一,就能達到象孔子說,70隨心所欲而不越矩,為何能不越矩,因你就是理界故,你就是天理,你的萬行合天理故,這才是中國古代聖人的標準。再直白一點,中國說陰陽,陰者即理界(天理),陽者即事相;中國古代聖人追求的,就是去掉痴愚的人慾,而與理界合一,萬行合理故不越矩。如此,才叫自利利他。


所謂天理就是規律,是人無法改變的東西。人慾就是屬於這一部分。人慾即天理,並非說你一定要服從人慾,而是不要試圖去改變人慾。
比如說人是需要吃飯的,這就是天理,你不可能不吃飯,但並不意味著你就應該無節制地大吃大喝。


天理:中和狀態,無過不及狀態。
欲:生命的表現之一。
人慾:過不及狀態。
欲是生命的表現之一,在它未造成過不及的狀態時是天理,造成了這種狀態便是人慾。
生命的一切表現都有可能造成人慾,這是一個程度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對錯分明的問題,其中包括人的慾望。
人慾可以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比喻你的慾望促使你娛樂一個通宵,也可以是外因造的,比喻你的老闆要求你工作一個通宵。所以去人慾有時候要打壓你自己的慾望,有時候要打壓他人的不合理要求。
天理不等於欲不等於人慾。


感官世界,世界皆人慾。

By 文火煮豆子


首先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

去人慾,人慾說的過度膨脹的貪婪的慾望。

存天理,天理指的是人的正常慾望。
先生說心既理也,天理就是你的本心,不要被私慾蒙蔽,就是存天理了。

人慾既天理,這個人欲應該是指人的正常慾望
就是吃喝拉撒睡愛愛等等,也可以說是需求,是符合於禮,理,天理,本心。的人的正常行為。

本心是啥?至善
至善是啥?
抱歉我不是聖人我不知道。

鄙人才疏學淺,晚上睡不著上來隨便打幾個字,
全當投石問路
望有大賢可以不吝指教,指點迷津。

題主估計被幾個漢字給迷住了所以傻傻分不清。歐耶!


所謂「存天理滅人慾」,我的理解是作為人類的先知先覺者,提出的社會秩序和諧建設理想,這裡的天理是群體乃至人類需共同堅守的價值理性,人慾是違背這種共同的價值原則的私心,慾望怎麼能滅掉,所以儒家提出把慾望節制在禮的框架之內,禮者理也,這個禮就是某一期間的社會公共價值。同時王陽明說過心外無理,每個人在心中都有自認的天理,所以天理不是僵化的教條概念,是追隨社會發展而變化的。就想到這裡。。


易傳說,『』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是把天和君子同等看待的,是一不二的。因此說人慾即是天理也不為過。可是從對待事物的作用看天無私心而人有之。王先生說去人慾是要去除私心吧?!


單純的個人解讀這句話的話,我把天理二字暫且定義為上天的道理,或者真理。顯然對於自然科學不存在真理,最多也不過是用偷換或創造概念得來的正確(1+1=2,平行線不相交等),而更多的則是根據現在的已知去扣一個故事把它罩住,好比如說一個原始人自然而然的認為天圓地方,日月圍繞地球轉一樣。

相比之下,天理便只可能在人心了。我曾以為世上沒有人能夠得到天理,畢竟我們那麼羨慕的遷客騷人,鴻儒名士都為功名所苦,也就陶淵明之流活得算是清閑自在。然而後來在看到那些真正的「匠人」們以後才開始發掘他們就是那些掌握了自己天理的人。

這個天理不需要一樣,他們只是隨心而為之,去做一件自己快樂且能無怨無悔奉獻一生的事情。他們並不是要逃避塵世的功名利祿,而是它們在自己的領域內發現了更大的樂趣。就像日本的天婦羅之神早已女哲哉說的,自己除了炸天婦羅最喜歡的便是抽煙,美女,彈子機一樣,這樣的匠人是「盡人慾,得天理」的。


說句題外話,在強決定論的理論下一切給定條件的情況下結果都必然發生,進而只要背景構架足夠精細一切都是可預見的,包括人的一舉一動和內心想法,這樣也就沒有了自由的概念了。而唯一的爭論便是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是因為知識局限還是絕對的不確定。這樣看來,如果說思維真的是在量子狀態下構建的話那便是脫離於強決定論的存在了。而很顯然真理不會存在於決定論的結論中,就好比計算機的精髓不在於如何輸出結果,而是其脫離於其運算系統理解範圍內的運轉機構。這樣看來,吾心是真理,人慾即天理


一個剽竊者怎麼就成了熱呢?只有抱著王陽明的腐屍才顯得你們尚有風雅?


這個問題就複雜了,在外邊,沒法查資料,簡單講一下,這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一、本體論
本體論研究人的存在問題,它最終問題是萬物為何存在的問題。哲學家們對此問題各有不同的看法,海德格爾的"此在一世界"論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種。
要理解"此在一世界"的關係,先理解人的三種狀態:"前天人合一態"、"天人相分態"、"後天人合一態"。"前天人合一態"是指人類剛出生還未懂事的階段,在這種狀態人與天地和諧一致,人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此時,人還不能認識事物,沒有明顯的想要獲得的慾望(注意"獲得")。很快人長大之後,有喜歡的東西,人們開始有意識地認識丶獲得事物,此時,人與世界相分離,人不再作為世界的一部分,人認識世界並且從世界獲取什麼,此時人有了獲取的慾望。"後天人合一態",一般人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狀態,在此狀態下,人們認識了世界的一切,並"獲得"了世界的一切(不是海賊王),人只能趨向但很難達到,有象徵意義。
下面來說此在是什麼,古代哲學家巴門尼德曾提出,人們只能說事物有而不能說它沒有,因為人們要說一個事物不存在,必須先認識它,了解它,再說它不存在,它既然能夠被認識,那麼它肯定存在。雖然人們可以編造一些虛幻的東西,但它們不是事實存在的,人們既不能說沒有(萬一將來發明出來了呢?),也不能說有。所以說存在與無是對立的,或者更簡單來說"有"要證明自己有,必須要反對、遠離"沒有",要反對丶遠離"沒有",必須要讓自己獲得更多。那麼獲得的動力是什麼?是海德格爾所說的"畏",也就是恐懼,也就是恐懼而生的慾望。
二、認識論
認識論由笛卡爾首創,他認為人當中還存在"認識體"(名字我瞎起,就是這麼個意思)。"認識體"存在於人體之中,它可以認識人的本體,也可以認識世界。後世的哲學家發展了認識論 ,一般認為,認識理論存在兩種,一種叫經驗論,認為人的知識能力由後天習得,另一種叫先驗論,認為人的能力先天具有。簡單來說,就是"我"用一種叫"認識"的工具,它既可以認識世界,也可以認識"我",它是"我"與生俱來的,它是一種特殊存在,由前可知,它要證明自身存在,必須要不停獲得(知識、經驗),而"我"由於獲得知識,通過知識知道獲得的方法,而在我獲得之後,"認識體"又記錄自己獲得事物的知識,也就是海德格爾所說的"自我認識聚集了認識的一切。
三丶總結
總而言之,人以"畏"(恐懼)作為動力,"認識"作為工具,不停地獲取以遠離"無",隨著認識與獲取的增加,人由"天人合一"變為"天人相分",最後無限趨近於"後天人合一",由"畏"而生的慾望是人趨於"後天人合一"(天理)的主要動力,也就是"人慾即天理"。


講得不太清楚,了解更多請看《走向大智慧-與海德格爾對話》。


推薦閱讀:

真正的絕境能成就偉人嗎?
陸九淵和王陽明思想差異?
為什麼在知乎上王陽明那麼火但陸象山卻沒有那麼火?
王陽明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以至於蔣公如此喜愛?
為什麼王陽明是唯心主義哲學家?

TAG:中國哲學 | 王陽明王守仁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