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到底牛逼在哪裡?

自幼喜歡莫扎特(因為我吹他的-e單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以及他的鋼協還有費加羅序曲等等。。。啊啊啊啊太多了),然後因為大提琴鋼琴奏鳴曲1,2號喜歡上了勃拉姆斯,經由一次現場的貝9又喜歡上了貝多芬,莫扎特的精巧以及勃拉姆斯的浪漫我都深有體會,但一直不了解貝多芬到底真正牛逼在哪裡,難道是因為他的浪漫主義開創?還是因為他的經歷?還是因為他譜寫樂曲的宏大? 求解


一個簡單的主題,貝多芬可以運用各種手法將其發展,構建出繁複的音樂織體,並且能將主題、調性與結構非常自然的整合到一塊兒。即便那些非常宏大的作品貝多芬依然展現出他對於作品整體性與主題變化的極強控制能力。主題豐富的變化與發展,以及編織出的音樂織體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新鮮感,而整體結構與音樂關係的協調使整部作品變得渾然一體,而不是支離破碎。並且大量的手法都是他發展並應用的,認真理解一下他在貝三中對於主題與結構的運用方式,就能理解他在作曲技術上是多麼牛逼了。至於精神方面毋需多言了,已經被人說濫了。如果這種寫作技術與精神力量結合出的作品還不牛逼,就真不知道什麼叫牛逼了。並且僅僅聽他的交響曲對於理解貝多芬來說只是冰山一角,他在弦四與鋼琴奏鳴曲上的成就絲毫不遜於他的交響曲,其晚期作品表現出的音樂性與思想性都是超越時代的,去聽就知道了,超越的不僅是古典主義,也超越了浪漫主義。


這個人寫的東西很多都已經成了範式,而且在他涉獵的絕大多數體裁裡面都有經典呈現:鋼奏、鋼協、小品、小協、小奏、大奏、交響、四重奏、三重奏、變奏曲……很少有作曲家同時擅長這麼多音樂體裁,還有能力寫出來的東西都是經典……


貝多芬是個得到自覺的靈,他常常會到大自然中。他的朋友特雷澤?特?布倫瑞克說:「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它成為他的託庇所。1815年時認識他的查理?納德,說從未見過像他這樣的愛花木、雲彩、自然……他似乎靠著自然而生活。貝多芬寫道:「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的愛田野……我愛一株樹甚於愛一個人……」在維也納時,每天他沿著城牆繞一個圈子。在鄉間,從黎明到黑夜,他獨自在外散步,不戴帽子,冒著太陽,冒著風雨。「全能的上帝!——在森林中我快樂了,——在森林中我快樂了,——每株樹都傳達著你的聲音。——天哪!何等的神奇!——在這些樹林里,在這些崗巒上,——一片寧謐,——供你役使的寧謐。」 例如在著名的第六號「田園」第一樂章,貝多芬即標明了「令人心曠神怡的鄉間」字眼。
  貝多芬的內心蘊藏著細膩、超凡、和諧、十全十美,他將音樂從貴族中帶入全民化,把音樂平民化了。貝多芬從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間,肉體蒙受失聰的慘境,但在這十一年的歲月里,他的創作豐富,歷史價值史無前例。他寫出了人類音樂寶藏中光芒萬丈的珍品。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


簡單的說,貝多芬所達到的高度幾乎無人可及。這裡的高度,並不是指的音樂技術,而是指的「境界」,或者說「藝術思想深度」,或者說在人類精神領域中走了多遠。而音樂技術只有在忠於後者時才會被賦予意義。

傅聰曾說過,貝多芬畢生所達到的高度,莫扎特一出身就站在了那裡。我認為這句話是有失偏頗的。仙子與神是不好相比較的,仙子生活在人間是快樂無暇的,但神一旦降臨便會普渡眾生。


謝邀!關於貝多芬我回答了好幾個類似問題了。你可以查詢我以往的回答,一定可以解決你的困惑。


十八世紀的音樂都是舞蹈音樂。舞蹈是動起來令人愉快的步子組成的對稱樣式;舞蹈音樂是不跳舞也聽起來令人愉快的由聲音組成的對稱樣式。這些樂式起初像棋盤那樣簡單,但被展開複雜化了,變得類似波斯地毯。貝多芬呢,完全不把設計樂式本身作為目的,他把音樂完全用作了表現心情的手段。於是,在只追求樂式的音樂家眼中,貝多芬是發了瘋了。

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於別人之處在於他那激動人的品質,他能把自己那奔放的感情籠罩我們。他是古典音樂和浪漫主義樂派的橋樑。

貝多芬和莫扎特、海頓之間隔著一場法國大革命,劃開了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他是造成法國革命的精神風暴中的一個巨浪。
貝多芬的音樂是使你清醒的音樂;而當你想靜靜的時候,你就怕聽他的音樂。

懂了這個,你就從十八世紀前進了一步,也從舊式的跳舞樂隊前進了一步(爵士樂,附帶說一句,就是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音樂),不但能懂得貝多芬的音樂而且也能懂得貝多芬之後的最有深度的音樂了。

——整理自蕭伯納的《貝多芬百年祭》


你都不了解他就知道他很牛逼了,你說他牛逼嗎...

好吧,我補充

拿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來說,這部交響曲問世後,有人甚至擔心交響曲這種術語可能會成為歷史。
這首交響曲的光環讓貝粉瓦格納說:我不再崇拜我的偶像貝多芬,他的最後一部交響曲在我看來是一個偉大的藝術時期的巔峰,是一座無人能超越的巔峰,而在其陰影下無人能獲得獨立。
勃拉姆斯也將貝多芬的精神遺產視為一種沉重的負擔,他在19世紀70年代初對赫爾曼?萊維說:我永遠不會寫交響曲!你根本無法想像我們這種人在聽到一位巨人(貝)在我們身後大步行走時是什麼樣的感覺。
事實上勃拉姆斯還是寫了...他的第一交響曲還有人稱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

以上

借鑒自湖南文藝出版社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總譜前沿


感覺貝多芬在音樂界相當於文學界托翁與陀氏的總和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的主題只有四個音,是交響曲中最短的主題。當年莫扎特在看了貝多芬的表演之後,對他讚許有加,就是因為聽到了類似的東西,不得不服。那時貌似是莫扎特親自給了貝多芬一個主題,貝多芬當場立刻就把那個主題變成了一首樂曲,讓莫扎特給吃了一斤。
不過賦格可能是貝多芬的薄弱環節,貝多芬的賦格技術不及巴赫和莫扎特。所以貝多芬要攻賦格,許多作品都用了賦格,例如第十四弦樂四重奏就是以賦格開場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個典型的交響樂團里各種樂器的數量差那麼多?
彈鋼琴時音樂家嘴裡在念叨什麼呢?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跟 BDSM 有關的音樂?
如何評價韓國「神話組合」?它能持續流行這麼長時間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用歌詞表白?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