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提倡新式教育理念是否適用,有哪些局限與超越之處?
我覺得是適用的。新式的教育理念通常都比較關注人的綜合發展,而有計劃的學習確實是綜合發展中的很大的一部分。我覺得,即便高考的形式不可取,但他所要求掌握的知識本身確實可取的,所以我常和厭學的孩子講:不能因為教育的形式本身不好而反對知識,反對發展,你可以反高考,但不能反知識,反發展。而新式的教育理念在這點上是共通的,他們只是換個渠道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和自我發展而已。
本人不是教師,所以不知道有什麼更先進的課堂教育形式,但從個人做輔導的經驗來看,幫助孩子建立比較好的情緒處理機制、合作的人際關係、以及問題解決策略的傾向,相信孩子的個人潛質,發展良好的家庭關係等等,確實可以幫助孩子在學習上減少壓力、發展策略。
==============================
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如何在考試時緩解焦慮,或者調整恰當的焦慮水平,就可以讓孩子在考試時變化不少。謝邀。
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提倡新的教育理念是否適用,這個問題中『現有教育體制』和『新教育理念』並不衝突,兩者並沒有什麼存亡的抉擇問題。或者這樣說,即使要到了存亡階段,那也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並不會在當下很快的發生,原因很簡單,雖然現行的教育體制是存在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他是相對公平且有效的一種人才選拔機制,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
@郭奔 老師說的一樣,不要因為教育體制這樣的問題而去厭惡或者是反對學習,這樣不論怎麼算都是自己的不划算的,反對高考,交白卷,一時意氣風發,最後還是自己落單,用青春換回來了一次耍2的機會,不值當。好了吐槽完畢了,下來說正題。新式的教育理念和現行教育制度的問題
我所在的小學,對於新式的教育理念一直都非常的提倡,在各種課堂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都是極力的在推廣和滲透。比如把小學生的最終目標設定為培養學生的興趣而不是成績,僅憑這一點我覺得想對我當年上小學就是質的飛躍。學校里有各種類型的社團,前不久還舉辦了一次全校範圍內的Cosplay展,並且學校也有組織學生參加國際上的創新思維大賽,學生的成績也不錯,創新性並不不像各種段子里所說的那樣。而這些都是新式教育理念的一種體現,是對於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一種嘗試和改革。而更多經典的教育理念其實放到現在還是依舊非常有使用價值的,比如最近發展區的概念,這樣的教育理念本身就不會過時。那麼新式的教育理念超越之處在哪裡呢?
我認為眾多新式的教育理念超越之處大致上是以下幾點:
- 形式新穎並且指導方法背後的科學論據更堅實
超越的地方就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有強大科學依據作為後盾的,而且新式的教育理念也更新穎,更符合現階段下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但這個並不會和現有的教育制度產生衝突。
- 教學方法多樣,多元,更注重學生
相對於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新式的教學理念都很注重對於教育對象學生的培養,給了學生更多的發展和展示的平台與機會,更注重引導和探發,相比傳統的教師——學生自上而下這樣權威式的教學模式,新式教學理念都更注重在教師——學生自下而上這樣探索啟發式的教學活動。或者是對於原有的知識進行了可視化的操作,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和理解的成本,可以將知識更細化,更趣味化的分解。可是這也並不和現有的教育制度產生衝突,甚至更好的服務了先有的教育制度,降低了對於現有教育制度的阻抗。
- 更注重能力的培養和自主的選擇
新式的教育理念當中都從原有的外因控制論逐步朝向自主選擇論過渡,小組教學,小組學習的模式更多的出現在新式的教學活動當中,這樣的想法無非是加強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和自主能力。然而這也並不會和現有的教育制度有多大的衝突。
類似的新式教育的超越之處還有不少,但是終其一點都沒有和現行的教育制度有很大的衝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於現行教育制度都是大有裨益,是服務於現行的教育制度的。可是為什麼我們都感覺現有教育制度和這些新式的教學理念格格不入呢?為什麼我們都覺得現行的教育制度問題很大(雖然很多問題其實已經在微改革當中一點點剔除了,很多拿出來說事兒的都已經是舊賬了)呢?原因我認為是我們忽略了教育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家庭
學生家庭
學生家庭在我看來才真的是現行教育改革創新最大的阻力,也是最難攻克的環節。是的,不要去說『那高考的這種形式不改,家長能變得了嗎?』獨木橋不變,底下的家長能去改變嗎?這些話乍一聽十分的正確和堂而皇之,但是我就問一句:
『你願意自己的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專業和人生嗎?』
『你願意自己的孩子自己選擇的自己的婚姻,而你從不干涉只是默默祝福嗎?』
很多家長在面對這樣問題的時候多半會沉默,還有一部分人會據理力爭,還有一部分人會直接質問我你當過父母嗎?責罵我你這樣說負責嗎?還會有很多的聲音。可是我, 想說的是,對,這就是我們教育改革和創新最大的阻力和難關。所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終將去服務於學生,行之有效的最根本的根基是被服務的對象也能接受,也願意這樣想。否則,效果大打折扣是必然的。而我們的學生缺乏的不是創新力,不是我們的教育制度腐朽而無從改良,而是我們的孩子在家長的大包大攬的庇護下失去了自主能力。一個不能自主的學生,創新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這個心情我能理解,就和我希望我教過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最後考取一個好的學校一樣,這種心情再正常不過了。可是我們真的問過或者是理解過自己的孩子嗎?你有真的關心的詢問過自己孩子自己放在書包里的漫畫書的講的是什麼嗎?你有試過去了解自己孩子最近在玩什麼遊戲嗎?你有了解到自己孩子喜歡聽的音樂嗎?其實我們更多的在控制自己的孩子,干涉他們,讓他們依附於自己,卻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根基。
那麼再新的教育理念也給不了孩子創新,再新的教育的體制也沒有辦法改變孩子自身能力的培養。
而這一切與體制無關,因為就算你有了更新的體制,體制內的孩子和家長陳舊的觀點未曾改變,體制還會被扳回去,難不成真的認為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是空中樓閣?難道真的要把我們自己的無能歸咎於體制的腐朽?要真的是這樣,這個世界早都變了。
拋磚引玉。僅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談起。
青島目前最流行的應該是「翻轉課堂」這一理論。毫無疑問,翻轉課堂是先進的!(儘管在南方已經討論過很久了)
學生先通過微課程學習→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回到課堂後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實際問題→如果解決不了,老師介入,提供指導→學生總結和鞏固。學生通過自學發現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遇到難題再尋求老師的幫助,最後自己總結鞏固知識。
其中的微課程具有很多優勢:時間短,便於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便於注意力的集中;知識點集中,一個微課程就講一個(或幾個)知識點;真正的因材施教,會的可以不看,不會的可以反覆看……
但是,
這種學習方式其實更適合於高年級的學生,特別是大學生。因為他們真正具備了自學的能力還有自控力。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更多的,需要他人的督促。指望他回家自主學習,是不現實的。而且,一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一天的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里,上完了各種輔導班回家吃了飯然後再自己學習微課程?另外還需要考慮軟硬體的問題,青島據說是一線城市了(聽說的,我感覺房價應該夠格了),仍然有相當的孩子家裡沒有電腦或者網路。
總結下:
「翻轉課堂」是好事,我非常樂於去嘗試,把課堂真正讓給孩子們,讓他們的思維更開闊,更樂於同他人合作。但是目前,我只看到了各種秀,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實用案例幾乎看不到。不知道您說的「新式教育理念」具體是指什麼。
市面上確實有一些打著「新理念」名頭的騙人玩意兒,希望您不是被他們所困擾^_^。大體上來說,教育的革新不外乎兩個方面的更新:
一、教學目的的改變。
在不同的時代,「什麼值得學」「什麼是最重要的需要孩子掌握的」,確實是不斷變革的。
好比說咱們現在肯定不會覺得所有孩子都得學會鑽木取火……從這個角度來說,新的教育理念,由於變更了學習目標,的確和現有考核選拔體系容易產生衝突。
這也是教改當中,家長和老師最容易產生抵觸的點。
「高考不變,什麼都白搭」幾乎是最常見的拒絕變化的理由了。這個方向上,我個人感覺,有兩類事情是可以努力的:
1、努力拓展更多元化的評價標準。
當然這種事兒我們這種人微言輕的傢伙一般起不了多大作用啦╮(╯_╰)╭
不過教委這些年的不少政策,在向這個方向轉變。
所以我們也可以順勢而為,更多地向家長或者其他社會上的人講,
「我們希望慢慢變成這樣的社會:成績好和成績不好的孩子,都可以擁有很棒的人生。」
輿論的變化畢竟不是一兩個政策就能改變的,是一個長期過程。
願為此盡一份力。2、認真領會新理念的精神,挖掘「和現有體制可以共存」的道路。
即,為了改變原有的「高分低能」現象,新理念通常強調「高能」。
所以會有很多人覺得它導向「低分高能」,這樣就矛盾了。
因此在推廣時,需要挖掘出一些具備可行性的通向「高分高能」目標的具體舉措。
只談理論,教師即便認同,實際應用時也仍然會回到老路上去。二、教學技術/方法的改變
由於對認知過程的了解不斷深入,新教育理念往往結合了研究的新成果,使得傳授知識的過程實際上更為有效。
這種效果可以使得孩子用總耗時更少的辦法進行學習。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總耗時更少」,並不意味著「每個子階段都耗時更少」,
按武俠小說的體系打個比方,新理念好比是讓孩子先練內功。
初期可能看著不如別的孩子,「你看XXX,都學會三個招式了。你就跟那兒坐著,啥也沒學到。」
但是長遠看來,這樣做可以走得更遠,在後期的學習速度也會更快。
就像再怎麼勤學苦練也挽不出兩個劍花的郭靖,後來達到「原來拼了命也來不及做的招數,忽然做得又快又准」的程度。這個方向上的改進,一般受到的阻力會略小一些。
只是在「看上去不顯效果」的階段比較難以堅持而已。
但只要有成功的案例在先,還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前面說的比較艱澀一些,我補一些例子,或許可以幫助體會:
- 我們上中學的時候,高一高二幾乎不上正經的作文課。
甚至教材里的現代文,老師都很少涉及。
我們分組針對一位詞人進行閱讀研究,將近兩個禮拜的語文課上,每天都是一個小組的彙報時間。
我們暑假練字的作業,是「自選《史記》中的一篇傳記抄寫」。
我們寫大量的札記,不少同學都在自己的札記本上連載小說。
然後到高三,老師說,快高考了,咱們來學一下應試作文怎麼寫。用老師們在家長會上的話說,「應試這個東西,不值得花三年去做」。
哦,順便,當年北京高考的理科狀元是我們班的。- 剛入行的時候,去聽一些老教師授課。
其中有一節課,讓當時的我非常不能容忍。
那一節講雞兔同籠,(這本身就是特別容易講歪,易被誤解的一節課程)。
那位老師教孩子,背下來,「先乘後減最後除」。這是我絕對不可能接受的做法。
即便時至今日,我可以認識到,這種做法能夠讓孩子快速「會做」當天的作業題,正確率和速度很可能比我們的教法都好得多。但我絕對無法接受這樣的方式。
這樣學下來的孩子,不僅時間稍長就容易遺忘,而且遇到稍有變化的題目就只好束手無策。
更重要的,這樣的孩子「不認為自己應該思考」。
本來是作為練習思考的素材提供出來的題目,卻被當成了目的本身。
這一類的本末倒置,在宣稱「高考不變,什麼都不能變」的教師中,真的不是個例。很多時候,正因為這種教學法,才使得「必須的練習量」變得非常巨大。
容易忘怎麼辦?反覆練;
沒見過的題不會做怎麼辦?那就多做,都見一遍。以辛苦的努力來逃避對方法的改進,這同樣是一種懶惰。
- 我自己也犯過類似的錯誤。
那一年我們拓展生源,招收了一批比原來的學生水平弱一些的孩子。
我不記得是具體哪個知識點了,
總之備課的時候,我說,這裡我打算直接告訴他們結論,然後通過練習讓他們記住。
指導我的前輩就很不能忍,問,你原來也這麼講嗎?
我說不會啊,原來肯定是這樣這樣引導過來的。
前輩很無語地看著我,那現在為什麼不這樣講呢?
我理直氣壯地說,他們程度比較差啊,聽不懂。
前輩哭笑不得。
然後他說了一句我一直記得牢牢的話:
你不能剝奪差生思考的權利。當然後來的實際授課證明,前輩是對的,思考這件事,真的沒有那麼難。
雖然確實我也遇到過真的不能用同年齡孩子的思考能力來要求的孩子。
甚至某些高年級的孩子,真的已經習慣性地「抵觸思考」了。但是很多時候,這個限制只不過是作為老師的我們狂妄地給孩子加上的而已。
所以前些天看到這個回答:「城裡長大的孩子」與「鄉下長大的孩子」相比,優勢在哪?劣勢在哪? - 王九鷹的回答,我特別有感觸。
彷彿又看見了當初的自己。- 作為「新 教學手段」的一個例子,我曾經一度負責在我們學科內部向老師們推廣「電子白板教學」。
我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阻力。
人一旦習慣了一件事情,不想改變,總是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開始的時候是「沒用」。
這麼多年沒有它,課也上下來了,為什麼要用呢?
於是我們挑選了一些講次,做了一些短示範,向老師們展現這個工具的優點。
即便如此,有些老師依然表示「這個講次不錯,但其他講次用不上」。
我們只好跟他說「你先把好用的講次用上。」然後是「不會」。
這個太複雜了,我學不會,記不住。
辦了各種頻次的集中培訓,但仍然有這樣的老師不願意來參加培訓,最後我們一個一個追著教
連老師都不願意付出一點努力去學習明知有用的事情,那孩子又該如何?
我們教育孩子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那我們自己有沒有以身作則呢?再然後是「以前的就沒用了」。
我以前板書寫得很漂亮,是我的優勢,用這個畫圖雖然更標準,但是就不顯得我厲害了。
可是我們做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更好地理解」,還是「讓我顯得更牛X」?歸根到底,很多、很多、很多時候,所有的「理由」都只不過是「借口」。
我們只是不願意改變而已,只是沒有足夠的勇氣承認「以前的自己不是最好的」而已。
「現有體制」也好,「高考」也好,同樣如此。
借口。
想要開始改變,就總會有以現在的力量,能夠改變的事情。
哪怕這個改變現在只不過很微小。共勉。
請題主明確一下新式教育理念先。
我碰到不少學校和外面各種班的家長,頗為欣喜的看到看重成績的比例少了,希望孩子玩開心點的很多。然而總有一些人,憂患意識強的令人無語,從幼兒園要上占坑班,小學擇校要從高考升學率倒推,一小撮兒這種人,給其它家長的壓力是巨大的,囚徒困境怎麼破呀!說實話,自打關注了這個教育專題,就一直被一幫各種心理諮詢師的回答噁心到。
不要鑽牛角尖,不要掉書袋。教育很現實很接地氣的事,中國的教育現狀更是充滿了各種利益糾葛、意識xingtai,用各種理論,真的一點都不能解決問題。
這點對於我來說,也是有教訓的。前提:高考不變。
目標:「有用」——對高考「有用」。
結論:只有功利的應試,或者超高智商的碾壓,沒有別的教育理念會對高考「有用」。改變前提或者改變目標,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高考是用幾十道題來考察你12年的知識學習。不考能力,不考創新,不考舉一反三。
考細心、考熟練、考心態。
這不是考試製度的問題,美國的高考,給張卷子能考出創新來?能考出能力來?——只要是面對一張卷子你怎麼出題,都是一樣的結果。或者,你改變標準,不以對高考有用最為標準。參照系變了,你是在你自己的體系下,用你自己的標準說有用,那當然有可能。
回過來。
比如,公會一起出去刷副本,能提升一個人的團隊合作能力。這就是一種學習、提升。只是跟高考不沾邊而已。可踏上了社會,團隊合作能力難道還不如你會做一道數學題有用嗎?
現行體制下,如果高考不變,參照系不變,那麼別的所有教學方法、教育理念,都是不適用的。
應試才是真正符合高考這個參照系的最客觀有效的方法。這麼多年,這麼多老師、學生和家長共同花了心血、時間,不斷試錯、總結出來的。關於教育理念,那種類多了去了。與其所配套的各種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組織方法,課堂形式等等也是多到不計其數。
那麼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實行某些所謂新式的教育理念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你身在教育行業,你會感覺到雖然都是為了中高考這個目標,但是過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真是。。。酸爽的無以言表。總結病症就是「教育多動症」。
「教育多動症」的出現,就是各種教育理念對目前普遍實行的應試教育的衝擊所造成的。如果是純粹的應試教育,那麼簡單來說就是師生只關心考試,考什麼教什麼,考什麼學什麼,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學。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素質教育」這個類似題主所說的「新式教育理念」出現了,它不再要求師生只關注考試,因為那樣會把人變成考試的機器,考試對所有人的標準都是一樣的,但人與人是不同的,不該用刻板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應該讓人全面發展,有多樣性,有個性化,還要注重學生的過程性成長,而不是只看考試結果。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全面實施「新式的教育理念」,就應該制定「新式的衡量標準」,不該繼續用純粹的考試去衡量,因為那是應試教育的衡量標準。但是如果依照「新式的教育理念」所倡導的那樣,就要制定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和標準,來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考核與衡量,這在具體實施中難度極大(相比於制定單一的考試而言)。
所以結果就是,喜歡提口號,但懶得制定實施細節。於是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就像虎尾續貂,一個新式教育理念的頭部,拼接一個應試教育的屁股,那這看起來是什麼呢?四不像唄!
實際情況就是,學校里開始開展各種活動,課堂不能光講知識了,教師和學生都要因為那些各種各樣的「新式教育理念」的提出而「抽瘋」,因為會有各種過程性考核與評價,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對教師的課堂組織形式等等,但最後呢?還是跟你要中高考成績,如果最後成績不行,你中間那些「抽瘋」,即使姿勢再好,抽的再妙,也等於零!好吧,你說老子不玩了,就一心弄考試,讓學生最後成績好一些,那不行,你中間過程不「抽瘋」,你的教育方式就與所提倡的「新式教育理念」不符,對你的考核就是不合格。所以局面很尷尬,你既要在過程中「抽瘋」,又要在應試教育式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是說,誰都知道如果為了應付考試,那麼就純粹按照應試教育的方式來教學,肯定效果較好,但事實是必須要求你要運用「新式的教育理念」所倡導的教育方式,來取得應試教育考試的成功,滑稽不?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新式教育理念在實施的時候,所面臨的情況。一個固有體制,面對社會發展變革的時候,總是希望以形式的改變來解決體制固有的矛盾。舉例來說,引入奧數,是不是對現有封閉教育體制的突破?引入航模得獎等興趣加分,是不是鼓勵課外活動?現在大搞足球,算不算強健孩子的身體?取消擇校,就近入學,算不算教育公平?
從一個外行人,或者外國人眼裡看,這些是多麼偉大的創新!以各種方式促進教育公平,促進孩子們的成長,甚至外國人還要學習我們的教育理念,更有願意送孩子來上學的。
呵呵呵呵,且慢,這些創新,哪一個不是最後淪為升學的工具?哪一個最後不是成為特權的俘虜?就近入學?當小學還在分重點非重點的時候,就近入學就是逼著家長擇區買房。原來擇校幾十萬,現在買房上百萬,貌似公平,乃是對普通民眾的壓制,對掌握大量財產的權貴的縱容,而對輿論卻是如此動聽。當一個固有體制沒有變化的時候,一種方案只是體制的工具,而不是以老百姓的期待為出發點。
由此而言,所謂新理念,無非換湯不換藥。中國式的改革,早就已經有了倒逼式改革的特製,當所有家長都反對刻板的死讀書的時候,於是引入課外教育的新思路就出台了。但是,如果誰以為這個就能改變教育體制,或者在現存教育體制下謀求共存,那就未免太天真了。比如提倡足球,放棄奧數,轉變之快,令人措不及防,那麼我就請問,那些喜歡數學的孩子怎麼辦?一個人對一件事的興趣難道是由指揮棒來決定的嗎?這是一種反人性的做法,與教育激發人性的基本目標背道而馳,怎麼可能讓這種東西實現教育的突破?
以上講述了這件事最本真的東西,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會學著協調個人與體制的關係。人的適應性極其強大,哪怕是北朝鮮,老百姓也能找到讓自己感動流淚的理由,他們認為體制是合理的,認為找到了自身感情與體制互相融合的方式。
非常不理解為什麼上日報的答案竟然是這麼一種論調?體制很好,老百姓很蠢,即便給了好體制也不會用,不如還是不變了吧。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東西,供參考。談談我國當前的課程改革
「改革」彷彿是時代的主題,放眼望去,各個領域都在實施改革,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這些年來,教育領域的改革可謂目不暇給。君不見大學招生改革了、大學培養方式改革了、學前教育改革了、中小學的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改革了……近來研究生的招生與培養也改革了。在當下的時代,人們對教育改變命運的需求是那樣的迫切,而教育領域的各種神話、醜聞、忽悠又是那樣多,所以,如何在教育領域的改革中理出頭緒就成了當務之急。
一、緣起
拋開其他,今天單論我國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01年至今,也稱「課改」或「新課改」「新課程」。),這次課程改革不論是在指導理論上還是動員範圍上都影響極大。十多年裡,課改送走、迎來了十屆學生,並且還要有更多的學生加入進來。真可以說神州大地沒有人可以脫得了干係。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戶家庭的希望和寄託,而在當下的時代,對教育改變命運的需求又是那樣的強烈,課改的方向如何、成效怎樣,都與千家萬戶密切相連。然而我們號稱轉型的「新課改」,在這走過的十年里卻從未缺少爭議和尖銳的批評。有很多直到現在,課改的「先進理念」都沒能回答。
2001年6月8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印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拉開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序幕。2001年8月出版發行了朱慕菊主審,鍾啟泉等人主編的《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以下簡稱《解讀》)的專著。對這一情況,有學者指出:「其他對課程改革的解讀,大都以此《解讀》為準。官員與學者結合,在全國範圍強力推行對《綱要》的一種『權威』式的《解讀》。」
二、爭鳴
當前我國的主要是源於歐陸-蘇聯的「教學論」與源於英倫-北美的「課程論」在PK,兩種範式分別都有其歷史文化淵源。前者建國後傳自蘇聯並有很大發展,後者則是改革開放後從美國傳來。就目前而言,主要是課程論的專家主導著我國當前的課程改革(2001~目前)。近十年里,兩派的大佬們就課程改革中的大是大非問題爭鳴不斷。其中最有影響的可謂「王鍾之爭」了。
王策三先生,是教學論的老前輩,鍾啟泉先生則宗課程論範式,是本次課程改革專家工作組的組長。在此我不想就整個過程以及教育學的學理展開綜述,只摘引他們比較淺顯並有代表性的言論供大家有個概觀的了解。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工作組」組長鍾啟泉先生認為:「本著『全球視野,本土行動』的準則,致力於一系列課程教學概念的重建,卓有成效地介入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並從實踐層面不斷汲取鮮活的經驗。段短几年來,一系列教育、教學的概念正在我國得到重建。比如說,我國教育界的『課程』概念已經從『課程即計劃』的靜態課程觀走向『課程即體驗』的動態課程觀,一線教師的認識明顯地經歷了四個關鍵詞的演進過程:『預設→生成→預設和生成→預設為了生成』。顯然,這種課程概念的進步已經遠遠超越了灌輸『現成知識』的『預設論』,亦即所謂的『知識百保箱』論。我國的課程創新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由《改革綱要》生成了《課程標準》;由《課程標準》生成了多版本的中小學教科書;由多版本的教科書生成了有聲有色的新課程實施,開創了我國課程創新的嶄新局面。這種大好局面不僅受到教育界內外的歡迎,而且得到國際課程學界的高度評價。因此可以說,這幾年來課程教學轉型開始」從理論走向實踐「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大步前進」。
北京師範大學王策三先生卻持相反的觀點,他說:「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有的專家(指鍾啟泉先生,編者注)提出要大張旗鼓地開展一場『新課程理念』、『概念重建運動』,要對現行的開學和教學實行『大破大立』。『重起爐灶』,『範式轉型』,要從知識本位、學科本位轉變,要改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始終把學生處於中心地位,學生的學習方式要由『接受』轉變為『探究』……原有的教育學中一系列的課程教學基本概念都是過時了的、錯誤的,都必須重建」。「隨著『重建運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產生困惑,進而提出質疑、批評、忠告,進行抵制,乃至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有的科學家尖銳批評課程改革『新理念』導引下的學科『新課程標準』,好比『一間房子里掛滿各種美麗的裝飾,卻把承重牆推倒了』,表現出『非常明顯的錯誤,而且後患無窮』,需要『懸崖勒馬』。一些科學院院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多種方式呼籲,要求停用或修改『新課程標準』,調整推行的做法」。還有所謂『專家叫好,教師叫苦,學生叫冤』的代表性說法」。
進入2011年,關於課改成敗的爭論又熱了起來,有人公開聲稱,我國本次課程改革是「方向迷失的危險之旅」,也有教育學的老前輩直言「十年課改,基本失敗」。當然,也有人表達了反對的意見。
如今幾乎沒有人說課改是成功的。對此筆者願意發表一點看法。有一種聲音說:課改成敗未定,既不能說是成功,也不能說是失敗。就這一觀點來說,我們首先要明確我們談論的是何種層面的課改。答案就是——國家層面的課程改革。
揣摩「成敗未定」者,無非就是原地踏步、未見效果之意。然而須知,這課程改革的十年,意味著國家十年的發展機遇、大量的行政資源、原本不多的教育經費、廣大教育工作者十年的工齡,還意味著全國學生十年的青春,甚至是他們的一生髮展的關鍵期。這些東西,都白白的浪費掉嗎?所以,就此而言,我們這場課改,沒成功,就是失敗。絕對沒有一個「成敗不明」的「中間地帶」。
不得不說,本次課程改革給我國教育界、教育學界留下的經驗與教訓實在是太多太多。我個人認為,單是其中的學術爭鳴就足以作為一套很好的教科書了。筆者才疏學淺,課程改革中的豐富內涵遠非自己所能表達,在此試圖摘選其中的幾個專題,用盡量淺顯的方式表達出來,與大家共享。
三、關於課程改革的方向與歷史問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基礎教育界廣泛興起的是各色各樣的教學改革,有許多老前輩懷念那個時代的教學改革,總體看法是當時遠不像2001年後那樣盲目崇洋、食洋不化,也不像「新課改」那樣,用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的方式強制推進。
關於課程改革的方向,十年里,很多人斷言「課改大方向是好的」。對此,教育界的老前輩王策三先生指出,說課改「大方向是好的」說的是80年代以來我國教學改革的方向是好的。然而新世紀伊始開始的「新課改」一開始就號稱「轉型」、「教育的概念重建」,並且絕口不提之前八十年代以來教改的經驗和成績,反而彷彿要同80年代以來的教改徹底撇清、把我們以前的教育徹底搞臭。所以,今天對新課改的方向問題,質疑其「轉型」「概念重建」正確與否。絕對可以大說特說、大講特講。
總體而言「新課改」的理念對我國的教育歷史、傳統、國情都缺少考慮,甚至到了斬斷歷史、否定歷史的程度。所以,在理論與實踐上都遇到了巨大的挫折與難解的悖論。
對歷史問題,正如王策三先生所說,教育界缺少一次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缺少一次對歷史遺產和問題的正確評價。這種歷史思維的缺失導致了什麼呢?宏觀的政治經濟層面都「不折騰」了,教育領域卻還在「瞎折騰」;斬斷歷史、一撥否定另一撥的幼稚與短視行為還在頻繁上演。早在2008年,就有社會學家批評我們這十年的教育決策,論者說:「李#嵐#清上台以來,一個錯誤概念接著一個錯誤概念!」如今,我們不得不為課改十年前的幼稚「買單」了。王策三先生提醒的兩個歷史遺留問題不解決,恐怕教育還會這樣折騰下去。
從課改方向問題與歷史問題的討論中可見教育領域的特殊性。教育系統不同於經濟系統,教育具有上層建築的性質,沒有理論思維與歷史思維的統領,就憑几個數學模型與統計分析、看幾個媒體上的報道是難以駕馭的(其實經濟系統何嘗不是如此)。誠願我們的高層及早洞察這一點,調整用人與制度安排,快點讓我們的教育好起來。
四、關於教學方式
「新課改」在教學方式上,基於各種舶來理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解讀》(247頁)上「論學習方式的轉變」一節里寫道:「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 然而,實踐中這一做法矯枉過正了,對教師的講授出現了激進的否定與貶斥,有不少學校一刀切地規定:一節課只准講20分鐘。而「禁止教師講授」、「講得越少越光榮」、「閉上你(教師)的臭嘴」、「砸掉講台」是業已出現的情況。
這種將「講授」與「探究」顛倒主次的做法受到了實踐的懲罰,有一線教師反映課堂上充斥著所謂「四個滿堂」和「四個虛假」。即「滿堂問」、「滿堂動」、「滿堂放」、「滿堂誇」和「虛假地自主」、「虛假地合作」、「虛假地探究」、「虛假地滲透」。
事實上,由於缺少教學經驗以及學科的、心理學的背景,片面提倡「自主探究」的課改人士犯了大錯。基於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馬克思主義的教學認識論可以深刻、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然而偏偏課改專家沒有這些修養。而販售歐美、日本時髦理論與名詞的人又太多了。
五、「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挑動群眾斗群眾
直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在批判「應試教育」,並嚮往「素質教育」。然而鮮有人從學理上釐清什麼是「素質教育」。這個問題實際上非常重要,若不弄清,用一個抽象的概念,豈不忽悠人嗎?有教育學老前輩早已批評過「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提法和把「應試教育」作為課程改革的目標。絕不能說我國一直以來搞的是「應試教育」,為高一級的學校輸送合格生源本是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雖然現實中出現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但是,終究要以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來解決,要著眼於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而不是人為地設置「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對立面——挑動群眾斗群眾。學生冤!考試製度也冤!而考證所謂「素質教育」在官方文件中的本源,其原始意義就是「知識教育」,然而如今被不同人宣介的「素質教育」,彷彿跟知識沒有了任何聯繫。這就是我國教育思想的混亂。
事實上,如今大量存在的 「課堂腐敗」現象正是新課改沒有抓住「提高教育質量」這一矛盾主要方面的必然結果。體制內教育的弱化必然導致體制外補教業的興盛。而鍾啟泉教授說:「課程改革取決於高考的改革。高考不改,高中改革那是一紙空文。」將責任推給考試製度也是在逃避責任並轉移人們的視線。「新課改」的全稱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首先是基礎教育階段的,管不了大學的選拔制度——高考;其次是對課程的改革,課程僅是教育的一小部分。總之,「新課改」的觸角伸不了那麼長,也管不了那麼寬。將責任一會兒推給「廣大教育工作者」,一會兒推給高考,實在欠妥。
實際上,考試製度作為選拔制度,存在淘汰是必然的,在現階段優質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拔無法廢除,而是應該維護其公平性。沒有考試來選拔自然也要其它的方式,就看哪者更公平,哪者容易滋生腐敗,哪者容易忽悠人了。
課改專家好像陷入了這樣一種矛盾,一方面希望新課改無所不能(甚至滑向教育萬能論),另一方面又為課改撇清一切責任。
而新課改挑動群眾斗群眾的結果如何呢?課改專家在成功地推銷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兩個名詞後,又成功地對高考制度施加了壓力。給人們造成了「教育已經行動了,只有高考制度沒有動作」的印象和錯覺。高考制度已經開始變動了。近年來,「北約」、「華約」等高校聯盟輪番推出了選拔方案,另有「中學校長推薦制」,然而無一例外都顯示了僅僅是為了「掐尖」,並且同弱勢群體和無法佔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孩子關係很小。王策三先生多年所警告的「避免使選拔前移」已成事實!近年有媒體報道:選拔,已經從中小學就開始了,一旦進入二流的中小學,「翻身」的機會就越來越少。誠如一部現代電視劇中所說「我打聽過了,現在從幼兒園開始分三六九等,一步跟不上你步步跟不上。」
近年來的相關報道可資印證。陝西省位於西安的四所「超級中學」佔有了全省90%以上的清華北大錄取名額,據筆者觀察,河南省也正在顯出這樣的趨勢——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生員越發向省會集中。甚至包括「寒門難出貴子」現象……
課改對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忽視助長了兩極分化。如今已經不再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而是清者愈清、濁者愈濁。階層分化已是趨勢,教育公平已經被某些解讀《綱要》的「先進理念」忽悠到了溝底。長此以往,難保不會出現社會動蕩。
六、關於「教育政客」
傅斯年有一句話:「教育學家如不於文理各科之中有一專門,做起教師來是下等的教師,談起教育——幼年或青年之訓練——是沒有著落,於是辦起學校來自然流為政客」,以此言觀察當今的教育界,也未嘗過時。(或許可以用教育「公知」來描述。。。他們的突出特點是理論崇洋、來源駁雜、觀念抽象。所以。。。大家今後再批評教育,要將對象選擇好呦。)
奇特的是,海峽兩岸發端於幾乎同時期的一場課程(教育)改革涌動著相同的思潮。「大破大立」「重起爐灶」「教育生態丕變」「建構主義『起身炮』」……一些驚心動魄的概念十幾年裡目不暇給。然而實踐的結果表明,任何不切實際的空想、脫離國情的宣揚、舶來理論的拼裝都註定是一場教育領域的「瞎折騰」。正如台灣的一份《重建教育宣言》中說:
「教改原本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十幾年來的教改行動反倒把手段變成了目的,結果『教改』被神聖化了,教改運動好象是為教改而教改……」「今天不論是『政府』高層也好,教改人士也罷,都沒有真正掌握到教改問題的核心,也欠缺貼近教育本質與目標的敏感度,更缺乏對於國內教育生態的真正理解,他們最大的謬誤,便是企圖以政治的手段,動用政府的行政力量,以為就可以解決國內的教育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正是戕害教育精神的主要禍首!」「十年教改,已經對台灣人才的素質造成了莫大的傷害,教師不能安心教書,學生無法全心學習。體制內教育品質的弱化,造成體制外補教業的興盛。」
反觀大陸的課程改革,在理念層面的相似之外,在行政層面,不僅是「自上而下」的推進方式也如出一轍,同樣也有一批「教育政客」的作用。「教育政客」不同於教育家,他們對教育、對師生沒有感情,對教育的態度不是「為師生計」「為天下計」「為萬世計」,而是當作一組組抽象的文字隨意玩弄。以謀取一己之私、一己之名,泄一己之憤。
經歷了十餘年來的教育改革,對比了兩岸的教改樣式,筆者看到,真正阻滯我國教育良性發展的,不是某些課改專家所謂「大部分不合格」「不讀書、不合作」的廣大一線教師,而是「教育衙門」里的教育政客。正如台灣的《宣言》中說:「我們必須強調:教育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而不是那些自以為全知全能的教改人士。」若要課程改革的下一個十年真正步入正軌,筆者不得不說:第一重障礙不在江湖之遠,而在廟堂之高。所以,我們呼籲真正有責任感、有擔當的教育家出現。廣大一線教師、工作在偏遠地區的、農村地區的、大班額里的教師們,他們是我國教育的真正脊樑;課改十年里,一批學術刊物與學者能夠發表一系列反映「歧見」的爭論,也正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相信這就是我們教育的希望。
後記:教育是社會的切片,教育是社會的子系統。縱觀我國「新課改」的十餘年,筆者發現,教育領域的思潮、理論、實踐,與社會層面的思潮與實踐何其相似!鑒於社會層面已經走上正軌,並且教育領域的健康力量仍在努力奮鬥,所以,筆者肯定,我們教育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然而課程改革領域的反應又是滯後與無意識的,這種情形急需引起高層注意並加以改善,否則教育領域難免一個又一個的「瞎折騰」。
我來簡單說一下我的解決思路:基於這個教育制度,然後超越這個教育制度。
1.什麼是基於這個教育制度
也就是我承認學歷的作用和重要性,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一路把文憑拿下來,這意味這他必須把語數外和副科都學好,拿到高分。但必須指出,這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關於這部分,我在如何看待中國的教育制度? - 知乎用戶的回答里已經吐槽過了,就不展開了。這其實是作為家長對於現行教育制度的一種妥協,我其實能寫上萬字的血淚控訴,但是並沒有任何積極意義,我還是想說說如何能夠超越它。
2.什麼是超越這個教育制度
拿英語來說,0-3大量輸入英語信號磨耳朵,唱英語兒歌,看英語繪本,講故事。3-6歲自然拼讀法學習。6-12歲大量閱讀原文書籍,小學畢業時達到可以閱讀原文哈利波特的水平。這對於智力沒有缺陷的孩子來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意味著在初高中的時候就可以把這門課扔了,並且穩拿高分。這就是,基於這個教育制度(他們指定的課程列表),超越這個教育制度(用更加符合認知規律的方法,提供更加符合孩子口味的學習材料,讓他們在玩的時候把東西學了)。有個親戚的孩子,現在四五年級,眼看就要過了語言學習的敏感期,但是還是說不像,因為學校里的教學方法完全是。。。我看著他把中文先寫在本子上,然後合上書本默單詞。經歷過的同學應該都能明白,這種啞巴英語的教學方法有沒有用。這完全違反了人類聽-&>說-&>讀-&>寫的認知規律,美國人是不會這麼學的吧?
語文也是類似的,必須對學校的教學大綱進行重構。當你的閱讀和思考達到一定程度,文字根本就是噴涌而出,如何收住才是問題。可是,為什麼我們小學時候寫作文憋的那麼痛苦呢?為什麼我們看古文那麼痛苦?古人不是小孩子都可以吟詩作對的嗎?古人是怎麼學的呢?
數學方面,我覺得加入數學史的解說會對他理解數學的本質有更好的幫助。比如聊聊畢達哥拉斯學派和無理數的故事,為啥他們覺得無理數是無理的,而不是簡單的拋出一個個沒來由的定義。由於這些東西老師不會說,市面上書籍也不是很多,暫時只能依靠家長們自我的學識修養了,這也是家庭教育為什麼這麼重要。
所謂的超越,我剛才已經提到了,用更符合認知規律的教育辦法來學習學校課程,但這相當於為所有課程重新寫教學大綱,這其實對於家長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英語方面我還找到一本可以作為教學大綱的書籍,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其他方面的書籍還是乏陳可善。只能靠各位家長自己努力總結了。(如果能夠通過眾籌來重寫所有的教學大綱該有多好,會不會太顛覆了?)。
當然這種超越還只是狹義的,畢竟完整的教育包括但不限於以上的學科。情商,財商等等的培養都是無法忽略的,想想就頭大呢。我不否認有人說的,應試教育確實能起到選拔人才的作用。確實,應試其實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任務,如果你連試都應不了,那麼其他方面在大概率上也不會太行。但是,這樣選拔出來的那些很聰明的學生,將其青春的大部分時間用來學習應試技巧,而這本來是應該用來做很多其他事情的時候 - 思考人生,培養職業興趣,還有其他一些很酷的事情。
最可怕的不是這個,而是人們在應試體制下思維方式的轉變。所謂新式教育理念,國家也引入不少:計算機奧林匹克,機器人,航模,學科競賽,而且剛開始這些都是可以給予高考加分甚至保送特權的。 然而呢?最後統統轉變為家長比拼教育資源和人脈關係的工具。看看現在遍地開花的所謂「機器人俱樂部」就知道了。家長僅僅為了「自主招生」,而且不擠占學生鍛煉應試技巧的時間,花大價錢幫學生買入成品的機器人, 而學生甚至連螺絲都不用擰一下,直接就能拿獎。這就是在現有教育體制下引入新式教育理念的後果。
現在有不少學校開設了「科創班」,講究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式人才。學生自然願意把時間花在有趣的科創活動上,但是班主任和多數家長不斷提醒孩子「什麼才是最根本的」,要求他們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也就是學習應試技巧。一切都是應該為目的服務的,那個終極目的-高考。即便引入再多新式教育,雷打不動的只有這一條。您可以去各大學校里看看,所謂的「社團活動」有多少是真正開展的了?無非是上級領導和國外友人視察時做個秀,其他時間大多數與高考升學無關的社團活動都處在停滯狀態。
想要改變只有一件事要做:廢除完全基於高考的大學入學制度。這一條不變,所有的其他嘗試都是徒勞。但是我對此持悲觀態度,因為一旦發生改變,那麼大學招生將會成為中國最大的腐敗的溫床,而且毫無疑問將會為特權階級所用,從此社會流動徹底消失,社會階級徹底固化。從這一點來說,如果中國不發生更加根本的變化,那麼什麼都是沒用的。
好的教育是培養學習的動力,是帶一個人走進一所所大門,能走多遠看個人。問題不是應試教育如何,也不是新式教育如何,而是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真正有這個水平,帶著學生入門。
小平同志曾經說過,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應試能選拔出來適合讀書的一部分,那存在就是合理的、、不過話說回來,考試都應付不了的笨蛋,還能指望他幹什麼其他的,最起碼社會適應能力就挺差,,說人各有所長也不算對,能有幾個人有特殊能力?
地理師範生,正在進行大四實習。也算經過高中又經過講課。談談感受。
首先基礎教育過後,明顯感到學到的知識大多只能用於做題,學弟學妹問題時裝逼以及下雨天吟守雨巷裝逼→_→。
所以我們認為其無用。但想想在基礎教育之後人生觀世界觀各種觀念其實已經基本形成。其實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已經在影響學生。
但是基礎教育應該是兩層的,一層觀念實現,那另一層知識?
知識想讓學生自己探究,那就偏實踐式的,不出門,沒道具,時間一節課,怎麼探究?
要達到探究式的,我認為要學生課下自學一部分,可是現在這種模式肯自學的學生有嗎?
這種情況下你想讓學生還能應付得過考試,要不然所有有關人員都要老師負責。最保險的辦法
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對高考制服度有意見。大概是因為他們是所謂「城市裡的孩子」?
我來自一個小鎮,不窮也不富的地方。沒有那麼多興趣補習班,如果真的學習舞蹈或者音樂,那是因為孩子喜歡。所以那時候我和我的同齡人,很少會去報班(對於孩子來說,從來沒接觸過的東西怎能可能會喜歡,進而主動提出要學習)。我們很普通的長大,父母也會檢查作業,也開家長會,也喜歡找老師聊自己的孩子,也會安排補習。
但是,沒有家長有那麼多時間去考慮培養孩子的加分技能,也沒有那麼多家長會每年定期計劃旅遊去增長孩子的見識。
大家只要好好做卷子好好讀書,多看看課外書參加學校開設的興趣班就好了。
我很難想像,如果是這樣的我們,遇到了你們口中新式教育的高考。是不是一輩子只能讀到高中,待在那個小鎮上了。
所以我覺得,現在的高考形式,很公平。新式教育對孩子們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的要求太高了。
全國有百分之三十的高中可以做到嗎?
居然是兩年前的問答了。我是才從日報上看到的。本來是想在@曹文雯的答案下面評論的,但是由於字數限制只能這樣試一試吧。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我的情況,有助於幫助大家理解我的觀點的成因,和指出我『以偏概全』的嫌疑:P
· 坐標南半球
· 教齡5年,公校,全英語教學
· 教高中數學 – 高三可以教到微積分的內容
· 學歷:國內本科(非師範類),留學後拿了教學碩士(含教學資格證)
雖然原作者只講國內的情況,但是在全球化的社會教育理念是相通的,我看了深有感觸,忍不住想參與一下討論。首先我想說,原作者的語文老師的方法很厲害,是只有大師才能駕馭的教學方法(總之我還不行)。感覺像是liberal education。
鄭重聲明:我所有的觀點都是個人經驗之談,不甚嚴謹。再加上數學這個科目 的確是比較具體的例子,跟人文科學還有自然科學都有明顯區別。
· 理解VS正確率和速度
文章中說到不能接受『背解題過程』的做法,而是應該引導學生思考然後得出結論。這我是認同的,不過我會兩種方法都用。
只是引導並不代表我會原封不動地把書上那些冗長的公式求導過程講解一遍。很多情況下,我會先給例子,簡單的例子,要學生動腦子發現『規律』,也就是公式之類需要背的東西。
其他時候(比較難的內容),我會先化簡解題步驟,『先…再…最後…就好了』,為的是讓學生先體驗一下快速解決問題的快感和便利。這就像先教人用某個軟體卻不會要求他們知道電腦程序是怎麼寫的。
在這之後,再次講到這塊內容(比如複習或者延伸)的時候就可以點睛一般的告訴學生其中的道理是怎麼回事,從『是什麼』自然過渡到『為什麼』。不管怎麼說,我學生們的反應還是不錯的。尤其是他們之前的老師用的是相反的方法(每個公式,每個解題步驟都講得非常詳細),孩子們有點吃不消。
我想這可能跟我本身的學習經歷有關。我上學的時候,也是死記硬背題海戰術過來的,但我也有從中建立起一套認知體系,一開始似懂非懂的後來重新拾起數學時慢慢就明白了(我是理科生,但我本科的專業跟數學沒半毛錢關係:P)。所以我知道這需要個過程,也許理解(學明白了)和應試並不是非要對立的,只是有時候礙於教學資源(老師和學生的時間精力等)有限,有時候只能有所取捨或者有所側重罷。
所以我覺得,我作為數學老師的職責就是把厚厚的教科書總結歸納成原來1/3的量(大概啦),提綱挈領地幫學生掌握最精華的部分(當然還包括怎樣舉一反三地解高考題)。我不太了解現在國內的情況怎麼樣,這邊越來越多的澳洲學生放棄理科類數學,因為太難了(太費時間)他們不愛學,所以我才形成這樣的教學『風格』。
· 老師的積極性的問題
個人認為,老師也是普通人。畢竟不是在學校家庭里一直處於被動地位的青少年,何況青少年也需要循循善誘,身為成年人的老師們也需要被照顧情緒,被調動積極性。
非常有意思的是,文章中說的老師們有些抵觸變革,這在澳洲也非常普遍。每每開完教研會,有些老師們就會私底下抱怨說,(校長)說的容易,你一天到晚備不完的課、判不完的卷子、寫不完的報告(學生違紀之類的)、找不完的家長,睡覺都是夢見上課,家裡老的小的都顧不上管,自己焦慮症亞健康沒精力鍛煉體重猛漲,你試試。
拿我自己來開刀,雖然我還沒有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擔,畢業後也是一周平均工作80個小時(課上的每一分鐘都需要同等或者雙倍的時間在家準備)。但我也算是個『冥頑不化』的、經常有情緒的老師 (哈哈)。大道理我都懂,諸如現代教育注重培養能力而非死記硬背之類的,這也是我讀教師資格證的時候大談特談的東西。不過……
只有當我自己有改善自身教學方式的意願時,我才會認真鑽研並付出行動,才會有成就感。說起來很幼稚,但是當某些教學方法是學校要求用的(還開會培訓),儘管跟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大同小異,我也會覺得非常難受,彷彿自己的主動性被剝奪了一般。這好像跟power struggle有關,有點心理學的範疇了。
怎樣才能有這種改變的意願?我是年輕老師,很多課是教了兩三年才摸出門道,越教越順,所以改進是自願的,也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我覺得,把新的教學理念灌輸給新入學的師範生們(放過那些已經形成三觀的老師們一馬吧:p),新老師接受能力強,沒有太多生活的負擔,沒有多少抵觸情緒,是未來中國教育的希望:)
而對於教學方法過於傳統的老師們,我相信他們在整體大環境的改變下也會慢慢調整的,我相信他們也會願意尋求讓學生更愛學的教學方法。只是國內這種『考大學仍然是唯一出路』的氛圍實在讓老師們左右為難,高考成績似乎一直是檢驗老師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來自校領導和家長的隱形壓力不可小視啊。
· 應試教育
引原文:本來是作為練習思考的素材提供出來的題目,卻被當成了目的本身;以辛苦的努力來逃避對方法的改進,這同樣是一種懶惰。
這我也同意,但我想指出的是,澳洲的高中畢業以及升大學的考試(類似高考)也需要題海戰術(有的學校也會給學生印類似於5年高考3年模擬的習題冊),簡直就是應試教育。只不過這邊的高考題是比較靈活多變的,所以死記硬背的確不好用,但是大量做練習題還是必需的。
最後想說的是,教育者的責任重大,但需要一個全面的支持體系才能將教育做好,不能說孩子成不成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社會和家庭因素往往更有影響力。我感覺我能做的只是儘力把書教好,很多其他事情是不在我的控制範圍之內的(我個人比較悲觀主義哈哈)。
先說這麼多,水平有限,不免有偏頗之處,謝謝。
籠統說新教育大法好於或差於傳統題海戰術的,都是耍流氓。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優勢:有助於個人素質綜合發展和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以及思維,有助於大學以後的發展,適合發達地區和小班教育
劣勢:本質上來說,各種新方法新理念無非是因材施教的體現, 這就要求分配到學生個人身上的教育資源增加, 在落後地區(教育總資源少)或者學生數量多的地區(人均教育資源相對較少)不大實用,
當然如果你只是看最後的高考成績和學生花費的成本,個人認為題海戰術還是最投入和產出最高效。再啰嗦一句, 屁股決定腦袋,我在北京,我舉雙手贊成素質教育,那些沒素質只會死讀書的別來北京上清華,我在貧困縣,我舉雙手贊成全國統考,丫的老子窮的只有資源做題了,當然通過考試把你北京吃肯德基看歌劇的pk掉》。。
沒有愛心的社會,家庭,老師,即使體制,硬體水平再高再好也只能培養出一群沒有靈魂的「成功者」
受苦受累永遠都是我們學生,上面說改革就是改革,一年半完成三年的課程,一切為了高考,大學志願卻要服從調劑,後果就是作為一名法學生,這輩子終結了數學,現在我不懂當初那個拚死拚命要來大學的自己是為了什麼,感覺是群眾效應,人家想幹嘛我就要幹嘛。。。。
是不適用的,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素質教育這一理念,這麼多年過去了,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尤其以人口基數大或者教育相對落後的中部地區為例,國家近年來大力推行的教育政策,在我所見之地,也就一些1、2線城市可以進行一點,可是到最後關鍵考試時,依然會轉變為原有的應試教育的模式,所以說教育體制的變化不可能是那麼簡單的,畢竟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平凡家庭,只能依靠應試這一手段獲得更好的生活,改變教育體制無疑與古代那些改革一樣,觸及一部分人的根本利益,最終仍會以失敗結束,要想真正做到改革,我認為是不可能的,提倡也只是提倡而已,並不會有什麼大的社會影響。
推薦閱讀:
※兒童為什麼對玩有那麼強烈的熱情?
※如何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有哪些方法?
※兒童是如何學會「說謊」的,這一行為需要調動哪些認知資源?
※《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反社會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他不死,應當如何治療?
※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有哪些?分別起到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