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喜歡音樂?
音樂是什麼?存在音樂這種東西嗎?還是喜歡音樂不過是表現了人類愛「美」的天性,因為音樂引起了某種情緒的共鳴與享受?
有本書叫做「 the Music Instinct" (by Philip Ball)。該作者認為,人們對音樂的喜歡來源於音樂本身的驚奇和可預見性的平衡。比如完全無旋律節奏可言的噪音,人們會討厭;但節奏無變化,可預見性強的音樂,人們也不會太喜歡。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對音樂的喜好正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規律:大腦的預測裝置需要不斷對外部模糊信息作出判斷。音樂可預見性的部分恰好是對這套預測機制的獎賞。
從生物學角度講,聽音樂可以使大腦迴路,如伏隔核,腹側被蓋區和杏仁核腦區等區域得到獎賞和愉悅,同時也會調節神經遞質多巴胺的產生。
音樂之美應該是來源於由進化導致的、我們在追求自身複雜性和低熵時產生的美感。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智商比較高,或者說能夠更好地理解周圍環境的這種能力對傳遞自己的基因是有利的,因此我們最終進化出了對智慧的追求,以及在學到知識時會自動產生愉悅感的天性。
音樂之美跟「智慧」這種東西的某些屬性是一樣的:有序,複雜,低熵。如果大腦簡單地進化成把所有有序複雜和低熵的東西都定義成是很美的東西,那麼我們就會像欣賞智慧一樣欣賞音樂。聽音樂的感覺就好象是一個笨拙的人在腦海中跟隨著一個熟練的舞者翩翩起舞一樣,不由自主地就想跟隨和重複音樂裡面的節拍,有序和低熵的美感油然而生。
可以熟練地翩翩起舞的這種能力不知道將來會不會用到,但總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具有的能力,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到了,因此它就是一個很美好的東西。當然一首曲子一下子聽太多遍了聽膩了,就會像學不到新東西了一樣,美感跟著就消失了。你就要去買新的專輯。
至於音樂和情緒的關係:
從本質來說,音樂應該是一些不同響度,頻率和音色的聲音的排列組合,說到底就是空氣或者琴弦的振動。這種聲音的排列組合被音樂家們設計成容易觸發大腦負責不同情緒的各個區域的活動,以促使我們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和感覺。
音樂的有序,複雜和低熵跟人腦也有很多的共同點。如果和大腦有同樣屬性的音樂可以引起大腦的共鳴的話,那麼特定的音樂就會在負責悲傷的大腦區域引發悲傷的感覺,在負責悲壯的區域引發悲壯的感覺,在負責記憶存儲的區域引發你一大堆的回憶。這種刺激如果加上有意義的歌詞就會更加容易,一個六歲的小孩可以聽梁靜茹的「可惜不是你」聽得津津有味,不過估計就不會像在座的各位情感豐富的80,90後那樣有那麼多可惜不是你的感觸了。我們聽歌可以聽得津津有味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聽歌可以聽到哭的能力就需要一定的生活閱歷人生體驗作為基礎了。這個問題,如果按照我的觀點,因為音樂是最原始的求偶方式。
這個話題有點複雜了~
我單來說一下為什麼 「音」 是美的。
萬物震動的時候都往往會隨著整體震動之外,還有一些分震動。
比如弦(或者說一根棍子也可以)
他除了全長震動之外,還會按 1/2長度 1/3 長度……等整數倍分之一長度進行分震動。
這種情況下產生的聲音實際是他本身的聲音,加上 八度音 高八度的五度音,兩個八度音……等等聲音混合起來的。
那個全震動的聲音最大,其他的高音相對小,並且是泛音。
那麼,八度、五度 這兩個音,就是天生的好聽。而同理 五度的五度可以得到2 然後得到6 然後是3 然後是7。
然後取一個未知音,使1恰好是這個位置數的5度,就得到了4.
最近有人問小編我,人為什麼要聽音樂?由此帶來如此巨大的音樂產業鏈?
我一臉懵逼,不知如何回答,就感覺他好像在問我「人為什麼而活著」一樣。
先就「人為什麼而活著」淺談。
很多次和哥們一起探討過人為什麼活著。
活著才能產生價值,你要不斷努力爭取財富來報答父母,走上頂層階級,為了晚年的幸福生活......
這些話都說過不知多少次,但就一句話可以反駁,這些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沒有這些行為,生活就沒有必要辛苦。
思考愈久,還是不能有更好的理由,很久都不能有答案,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著的真正意義。
前段時間,我想明白了。與其說為什麼而活著,不如說,你為什麼不去死?而人類怕死,所以活著,既然活著,就要有活著的樣子。
最近和另一哥們談起這個話題,我就直接說「你為什麼不去死?既然活著沒有意義,那你去死呀?你有死過嗎?」他頓時無語。
然後就人為什麼要聽音樂,同理,你不聽就可以。
當然小編不能這麼不負責任,回答這個問題,似乎需要從另一個方面解決這個問題,從而緩解你心中的疑問(或許你現在就沒有這種疑問,就是喜歡聽音樂,人生做很多事情是沒有理由的,喜歡就去做,想法和小編一樣),就是談談聽音樂的好處,是這些好處潛意識推動你聽音樂。
小編查找了百度和知乎,羅列出以下的好處:
1、音樂可以讓身體放輕鬆,好的音樂可以緩解壓力,避免因自律神經緊張失調而導致慢性疾病的產生。
2 、音樂可以敲開封閉的心靈,紓解憂鬱苦悶的心情,甚至音樂還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靈治療。
3、 音樂可以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適當的音樂刺激對腦部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甚至達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音樂可以提升創造力、創新力以及刺激右腦,尤其是古典樂曲,對右腦的訓練與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5 、音樂可以幫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經傳導速率、增強記憶力與注意力,讓人的身心都得到適度的發展、解放。
6、 音樂的旋律可以使嬰兒呼吸平靜、心跳減緩,讓嬰兒不再哭鬧不安,也可以刺激嬰兒的大腦思維能力,讓他更聰明。
一種神聖的說法,音樂是生理與心理感受上的統一的一種表現.......
(個人公眾號:MusicLoves,每兩天分享一首歐美歌曲,有興趣可以關注)
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然界的特殊單音節語言,如果作為語言來理解,音樂等於與語言的作用,即傳遞信息,只是這種信息更偏向於感性,而不是人類語言的理性。
等同於動物間的語言,即傳遞一種情感或心理信息。
作為特殊信息載體,音樂有時候更需要對生活的理解與本身的知識沉澱,也對生活閱歷也有一定要求,而不同的音樂風格也指向了不同的年齡,社會背景與教育知識背景的不同人類。
人喜歡音樂其實應該說人的生活中為什麼有音樂。
我覺得每次一上來話題直奔人性而去的,壓力就好大啊。
首先,我就解釋不了,什麼才算音樂,什麼不算。
以我的理解,你喜歡的是【樂音】,你喜歡的是和聲創造出的音響的震動對你身體的微妙愉悅感。這種愉悅感的需求會隨著聽音樂的經驗的積累而發展到更高的層面--【樂音】的另一面【噪音】。喜歡只是為了取悅自己而已
音樂是一種藝術,藝術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人喜歡藝術,所以喜歡音樂
如果要理性的來回答這個問題,那太寬泛了,可以從聲學、哲學,可以從心理學,甚至可以從廣義社會學的角度來回答。美的東西,人都喜歡,音樂美嗎?美,我們都喜歡聽音樂。音樂為什麼美呢?樂音的錯落排列就能把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甚至日本指揮大師小澤征爾需要對一首歌曲跪下來聽,為什麼?因為音樂都有各種各樣的情感,或輕鬆,或興奮、或悲傷,我們的生活正是由於有了各種各樣的情感而變得五彩繽紛,而音樂,它恰恰可以作為情感的載體。很多時候聽一首歌,就是聽一段故事,或許不需要演唱,美妙的旋律背景就能勾起你一段思緒,或為她喜,或為己嘆。
我認為音樂正是由於被注入了情感,才會讓大家愛上她!當然從樂音、從人耳結構、從人類進化等客觀理性角度回答能明白這到底是究竟是為什麼好聽,但很多時候,我寧願去欣賞美,去感悟美,而不願去拆解耳旁這珍貴的美。音樂讓生活中每個平凡的瞬間都有了特別的意義。
前面的人回答的都不靠譜。
音樂是表達人類情感的一種方式,就像你有表情一樣,你一定有感情,當人們通過聲音的連接創造了音樂之後,它成為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之一,就這麼簡單。其餘都是扯淡。音樂的本質就是情緒的記錄。作曲的過程就是記錄情緒的過程,生活窘迫的阿炳寫《二泉映月》,就是記錄自己的真實感情。幾乎,悲傷的時候寫出的旋律就是悲傷的,快樂的時候寫出的旋律就是快樂的,憤怒的時候就出的音樂就是憤怒的,我們聽音樂的時候大多隻聽符合現時現刻心情的音樂,因為我們需要共鳴,年輕人喜歡搖滾就是因為搖滾中的憤怒和他們起了共鳴。
開心時喜歡聽一些快樂的音樂,因為快樂的音樂是對自己現時現刻的感情的確定、認同.如同心情舒暢的時候,朋友給自己一個擁抱,這時我們會更加快樂,所以幾乎不會拒絕。心情低落的時候聽一些哀樂亦是如此,但心情屬於「感性」,而人的本能會排斥負面情緒,所以,當一個人心情低落的時候通常會聽一些積極快樂的音樂,由於在音樂的幫助下心情變好,所以會對音樂有好感,這就是我們喜歡音樂的原因。)
有點累了,腦袋昏沉,明天過來看一下是否要修改,我發現如果我五分鐘里還不睡覺可能就要下地獄了。
在寫到這句話的30秒前,一隻我22年來見過的最大的蝴蝶飛進了我的窗子,繞著燈管在天花板上盤旋了幾圈,此刻正貼在燈管的一端休息。
目測這隻蝴蝶兩翅展開大約15cm,翅膀內弧是黑色,外弧是咖啡色。
咦?他是不是叫枯葉蝶?
我想把他捉住,可是沒有盒子之類的東東。以前也常有蝴蝶飛進來,我捉過,但是無一例外全都死了。很多被困在盒子里一夜就死了。我不是專家,雖有愛蝶之心,卻無養蝶之術。
莊子夢蝶,可遇不可求。今夜與蝴蝶同屋而眠,夢蝶的幾率可就是大大的了。
就寫到這,最後交代一點,我住下山下。
說起音樂你會想到什麼,舞蹈。音樂就是舞蹈的靈魂和催化劑。
試想一下落後的人類祖先在某一個時刻聚集在一起手舞足蹈口裡發著有限的聲調。他們在做什麼?沒錯,他們肯定在慶祝(高興)著些什麼。而音樂在此時誕生,這就是音樂對人類的意義。
音樂,在見證著人類能夠了解的文明。
愉悅心情,安撫悲傷。產生共鳴,或者補缺所需。如此無法不喜歡。
另一種感受方式啊。跟文字啊畫面啊都不同的。
為什麼我們熱愛音樂?
因為音樂能給我們帶來快感。一切能帶來快感的東西都會讓人上癮。弗洛伊德的泛性論,認為生物體的一切動機都是由性本能也就是力比多決定的?拉**的快感也是的哦?。
音樂為什麼會帶來快感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當然是國外那些腦洞比較大的科學家們做的啦。
實驗目的 :探究當人們遇到非常喜歡的音樂,並迫切想要買下來的時候,他們的大腦里究竟發生了什麼?
實驗工具:fMRI技術(腦功能成像技術, 這種技術可以讓科學家實時地監控被試哪部分大腦最活躍,活躍的程度也可以被精確地定量 )。
實驗流程:讓19位被試分別聆聽60段音樂,然後用競拍的方式為每段音樂定價,最後出錢購買。音樂均是以前從未聽過的,整個過程均接受fMRI的掃描。
實驗結果:大腦中的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 )與被試對一段音樂的喜愛程度直接相關,也唯有這塊區域的活躍程度和被試為每段音樂的出價成正比[1],被試出價越高,聽覺皮層與伏隔核之間的神經連接就越活躍。[2]
這裡小編想插播一則科學笑話
可是伏隔核又是什麼,它與音樂快感有什麼關係呢?
這需要從人腦內的獎賞系統說起。
從進化學角度說,生物的終極目標是個體生存和種屬延續,生物學行為必須服務於這一中心,受其調整。凡是被認識或者預判為有利於達成這一目標的刺激都將受到獎賞和鼓勵。就好比動物對食物和性的需求,大腦賦予了他們極大的快感,才能刺激這一行為繼續保持下去。
其實這其中的機理和寶寶現在正在學的教心裡講到的有關行為主義流派對學習的研究過程很類似啊。首先是巴甫洛夫對條件反射形成的實驗:就是說狗狗原來只對肉肉( 無條件刺激UCS )反應引起唾液分泌(無條件反射),可只要在呈現肉肉之前有鈴聲(中性刺激NS)出現,多重複幾次之後,狗狗竟然在只聽到鈴聲,不給肉肉的情況下也會唾液橫飛哦,這時我們就說狗狗形成了條件反射。而且這種條件作用可以無限循環下去生成二級,三級條件作用,比如再把鈴聲當作無條件刺激,讓它和燈光(新的中性刺激)聯結在一起,這樣狗狗就會深情的望著燈光垂涎三尺呢!
仔細想想,人類那麼多複雜行為怎麼來的,最初我們不也只是只對食物和水這種UCS反應嗎,比如我們祖先發明了火,一開始森林著火了,他們聞到了熟肉的味道,他們只知道吃肉,可森林多著幾次,祖先們就get到這裡面的點了,他們認識到了「火」這個神秘的東西,那至於鑽木取火,不就是二級條件作用了嗎,也正是因為這些作用,大腦才能不斷進化和完善這個獎勵系統的。
有機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我們不僅只是會被動的接受刺激,還會主動的創造刺激,比如嬰兒第一次叫「媽媽」,媽媽激動的不得了,蹭著嬰兒的脖子抱著她只打轉兒,輕輕的撫摸她,顫抖著的悅耳的應答聲,閃著星星的眼眸,這些對嬰兒來說都是獎勵啊。再比如可愛的寶貝第一次幫媽媽做家務,哪怕只是撿起一塊橡皮那麼簡單的事情,只要媽媽及時給予反饋,比如一聲讚揚,一個親吻,都會有助於寶寶獎賞迴路的形成,而這個迴路卻可以影響他一輩子做一個勤勞的人,因為這個迴路在寶貝感知能力最強大的童年,讓他全身心的明白,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就會有獎勵。
再再比如,我們要完成一項有挑戰性的任務,我們通常會選擇將這項任務分解,列出一個計劃表,每天完成一部分。每完成一項工作,就要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笑來老師的公號裡面收錄了鄭伊廷老師的一篇文章《 學習就像打遊戲,你通關了嗎? 》,內容是關於如何快速進入新領域,裡面有鄭老師獨特的一套機制:要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比如我要學編程,第一步要做的不是why,到處找書找資料了解rule,這樣只會讓你厭煩效率低,而是花錢上課或者直接對著操作書操作,不要重在加強基礎,而是重在模仿複製以致熟練;第二步是做出自己的第一個作品;第三步是跟朋友炫耀你會了,讓他們稱讚你。第三步才是重點,建立早期成就感,取得正向反饋,我們的大腦才會開心,才會有動力繼續下去。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一獎勵系統究竟包括哪些區域。
人腦獎賞系統主要由中腦邊緣系統神經迴路以及相關的神經網路系統組成。無論是哪一種刺激,獎賞的最後共同通路都是多巴胺的釋放,因此獎賞系統的核心是中腦邊緣系統多巴胺神經元豐富的幾個神經核團,包括伏隔核、腹側被蓋區、腹側紋狀體等(寶寶們只要知道有它們的存在就可以了,不妨礙我裝*)。[3]
而研究顯示聽音樂時伏隔核內多巴胺濃度將增加。說白了,真正導致音樂快感的是多巴胺,伏隔核只是它的載體,手段是獎勵機制。
獎勵機制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每段音樂都有它所謂的「情感的高潮時刻(peak emotional moments)」,也就是那些讓你「起雞皮疙瘩」的樂段。[2](寶寶每次聽歌到那個橋段,就感覺脊梁骨好像通了電流,整個身子都在震顫。)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大腦會釋放多巴胺。但這才不是造物主真正的偉大之處呢,研究顯示,多巴胺不僅僅只在音樂顫慄的時刻釋放,而且在這個時刻到來的幾秒前就開始釋放,也就是所謂的「期待」階段。[2]
獎賞與期待,或者說對自己所渴望結果的預期是相聯繫的,每聽一段音樂,我們會不自覺地對下一個節奏做出預期,也就是提出假設的過程;然後是期待行為發生的階段也就是假設檢驗過程;最後階段預期正確給予獎勵即強化反饋階段。而多巴胺通路正是大腦中負責記錄預期是否正確的系統,所以,多巴胺才會選擇在音樂高潮到來之前就釋放,目的就是為了撩你,讓你愉悅,然後主觀的去預測下一個節奏,預測正確,就再釋放,目的是激勵你下次繼續(God,多巴胺才是撩妹高手好嘛←_←)。
但要做出正確的預期也是有條件的,沒有經驗的預期(讓一個化學博士去預測下一輪股市走向,你信我就笑了)只會導致錯誤,更不利於獎勵系統的形成。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音樂的可預測性呢?
聽覺皮層儲存著音樂記憶,那些曾經聽過的音樂在大腦內部進行了心理表徵,表徵的方式則主要是情緒記憶。
心理學家萊文森把對音樂的情緒反應解釋為對音樂的直接感覺和認知。 關於對音樂的直接感覺,產生的情緒純粹是建立在感覺基礎上的,聽眾無需經理性判斷,單憑音樂對感官的直接刺激,就能直接感受到,這也被稱為音樂的無意識性。
如音高越高,旋律音階上行演奏,會產生緊張或高昂的情緒;
低音,慢速,產生較平靜的情緒;
樂音和聲的不協和,能構成音樂的不穩定感,令人感到不安;
節奏的快慢與複雜性,會帶來受眾的舞蹈性聯想。[4]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聽音樂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左右搖擺或者打節奏。
而且音樂的節奏也是通過速度和規律來界定的。研究表明,人體的各種生理過程如心臟的跳動、呼吸等等都有一定的速度,也具有相應的節奏。當人聽到的音樂的振動頻率、節奏與人體內部的振動頻率、生理節奏相一致時,會引起一種共鳴(或稱共振)反應,從而使人的情緒發生變化。[4]
而音樂的認知情緒則來自於這些音樂活動所喚醒的對事件的回憶與想像所重新產生的快悅情緒[4],就好比那年大明湖畔你和初戀一起聽的某首歌,旋律是會記一輩子滴。
所以當音樂喚醒了我們記憶深處的某種愉悅感覺或者正好滿足了我們對下一個音符的預期,就會刺激伏隔核,讓我們再次產生滿足感。換句話說,我們聆聽每一段音樂時,都是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活躍地創造各種期待,既是對過去的總結,又是對未來的預測。[2]
所以,膾炙人口的好歌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有很多的舊的模式,讓人一下子就能共鳴,同時也有很少的新的模式,讓人有新奇感。
第一次寫文章,費了好大的勁,寫成這樣也是醉了,不過還是很激動呢。可能扎眼,求不打臉~
參考資料:
[1] 為什麼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都是不同的. 作者袁越,出處《三聯生活周刊》.
[2]Why Music Makes Our Brain Sing. Robert J. Zatorre and Valorie N. Salimpoor.
[3]知道日報
[4]電影音樂與情緒. 作者孫暢,出處《科學中國人》2010年第六期.
好吧,我說得虛一些。
生命是什麼?唯心的說法,生命即感知,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感知這個世界,通過嗅覺、觸覺、味覺、聽覺、視覺。
追求愉悅的感覺,這是生命的本能,它驅動著我們做任何事情。我們喜歡好看的東西、好味的東西、好聞的東西等等,說白一些,凡是能讓人的感官愉悅的東西,都會令人喜歡。
因為音樂和人的身體都有節奏,喜歡某個音樂,往往是因為兩者有節奏的共振
personally speaking,我把音樂直接理解為意志的語言,感到我們的想像力被激發起來了,去塑造那向我們傾訴著的、看不見的、卻又生動激蕩的精神世界,用一個相似的實例把它體現出來。
推薦閱讀:
※藝術和設計本就是小眾圈子的自我欣賞嗎?
※視覺文化(Visual Culture)是什麼?
※藝術的本質和美到底有沒有關係?
※dh勞倫斯作品《戀愛中的女人》中伯金對於傑拉德的愛情是否能夠被認為是同性戀傾向?
※如何評價阿爾豐斯·穆夏(Alfons Mu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