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重新轉行業值得嗎?參考標準是什麼?

正好自己遇到了,問問大家,嘿嘿


先拋觀點:

職業生涯的連貫性既重要也不重要。

怎麼說?

說它重要,是因為,跳槽時,過往連貫的工作經驗往往能幫你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說它不重要,是因為,如果從長期看,職場經歷的多樣性其實會讓你收穫更多。

先說說我的情況:

我畢業至今已有18年了,做過記者、銷售、品牌與市場。

2015年3月,我辭去寶潔市場總監職務開始創業,並很快拿到了天使投資。

2016年3月,自己的品牌終於上市了......

(這是2014年我與寶潔時任CEO雷富禮先生合影,請無視我的陰陽臉,那都是投影惹的禍。)

雖然這18年來數次從零開始,職業生涯非常不連貫,但我卻從沒後悔過,因為,每一段經歷都是寶貴的財富。

舉個栗子。

2003年,我從國外念完碩士回國。雖然此前曾做過羊城晚報的記者,但相比而言,我對市場營銷更感興趣,於是報了寶潔的市場部職位。但很不幸,我在最後一輪被刷下來了。

但當時我認定了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很有前途,恰逢強生招管培生,於是我就去投遞了簡歷。不過卻被告知,他們只要校招。不甘心的我,直接跑到對方辦公室,想為自己爭取一個機會。


也許是欣賞我這種執著的精神,應聘我的主管說,有一個東莞分銷商銷售代表的職位空缺,但並非強生編製,你願意去嗎?


國外研究生畢業回來,卻要做一個非強生編製的基層銷售,而且共事的其它銷售大多只有初中、中專學歷。我想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吧。


當時我的內心是有不少掙扎的,但為了接近我所嚮往的事業,最後我放平心態,接下了這個職位。

於是,我成為了一個掃街的銷售代表。

一開始的落差是很大的:

之前做記者時,月收入7-8K。想不到花了幾十萬出國留學,回來找到的工作只有3K。以前的同事都是名校本科畢業,現在的同事大多是中專學歷。以前做記者時總是被人求,現在是整天求士多店老闆下單。

一次批發客戶「發難」,說半年前進的一批衛生巾的背膠粘不牢,要退貨。按照規定,半年前的產品是不能做退貨處理的。好說歹說,客戶就是堅持要退。那一刻,非常有挫折感。

抱著科學嚴謹的態度,身為大老爺們的我把一片衛生巾貼在自己的內內上。之後一天走街串巷,下班後還打了一場籃球,並沒有出現脫膠現象。第二天和顏悅色地跟批發商說,大姐這批衛生巾我親測過,粘得很牢。批發商又好笑又好氣,也就不再提退貨的事了。

功不唐捐,半年後,我成為了強生的正式員工。再之後,我又升任了銷售經理。但這於我而言只是一個開始,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最終夢想是做市場營銷。


此後數年,我一步步從銷售跳到品牌,再跳到有著「快消品營銷的黃埔軍校」美稱的寶潔,並最終擔任市場總監。期間幾次從零開始,但我沒有後悔,因為我知道做自己喜歡的事最重要。


……


時間一晃來到2015年,我坐在一家知名投資機構的辦公室里。投資人看過BP後問了一個問題:「你此前在大公司里從事高大上的品牌營銷工作,這是你的首次創業。創業需要接地氣與強大的解決問題能力,你覺得自己能勝任嗎?」

我飛快地回憶了一遍自己的過往工作經歷。想了想,這樣回答:

「如果我大學一畢業就進入大公司、一直在做品牌,我很難保證第一次創業就會成功。但我從最基層的銷售代表做起,拜訪過上千家各色小店。一瓶瓶沐浴露、潤膚露,甚至一包包衛生巾都是經我的手賣出去的。我的過往經歷讓我有信心把事情從零到一做成、做好。」

我看見投資人默默點了點頭,知道這事成了。

走出辦公室,4月的北京陽光竟有些刺眼。那一刻,我是如此感謝那些一開始拒絕了我的大公司,讓我有一段從最基層銷售做起的寶貴經歷。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里講到,生命中有很多珠子,「你只能在回顧的時候將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斷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

(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進行了著名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演講)

誠哉斯言。

苦逼的銷售代表經歷幫助我拿到了天使投資。

在國外的2年多經歷讓我性格更外向,學會如何與陌生人溝通(下圖是2002年,答主在希臘旅遊期間遇到了5個「奔放」的英國美眉)。

在快消行業工作10多年,我收穫良多。我學會了怎麼制定商業計劃、怎麼開發新產品、怎麼拍廣告(下圖是答主在陳思成、佟麗婭夫婦拍飄柔廣告的現場)。

報社的工作讓我結識了一幫媒體圈的朋友,公司的公關總監也來自她們的引薦。

在寶潔工作了8年,期間我找到了可以一起創業的兄弟,他成了現在公司的合伙人。

我還兼任過市場部招聘經理。在一次面試中,一個小姑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她沒有過終面。後來,我出來創業了。再後來,她成了我們公司的第一個員工……

(我、合伙人,以及最早的兩名員工)

喬老爺還說過:獲得偉大成就的唯一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它,繼續努力尋找。永不停步。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職場上永遠沒有彎路,只有你在路上學習到了什麼。

永不停步。

Don』t settle!

——————————


大叔除了寫雞湯,也寫了很多乾貨,被人稱為「老乾爹」。下面是過往乾貨匯總,你可能會想知道的頭髮知識:

7月1日發布的新回答:女生日常如何養發護髮? - 植觀的TT 的回答

無硅洗髮水對頭髮有好處的說法有根據嗎?


頭髮乾燥並且燙過,沙發特別嚴重,怎麼改善?有什麼好的產品推薦嗎?

長期脫髮,頭髮厚度薄,如何料理?

怎麼樣養頭髮?


作為懷孕的親歷者,你覺得最值得分享的經驗或者技巧是什麼? - 植觀的TT 的回答

長發及腰是一種什麼感覺? - 植觀的TT 的回答


不要害怕轉行. 不要擔心連貫性,你做過的事情說不上什麼時候會有用.

我知道這樣一個人:

大學上了一年的時候出於對歷史和文學感興趣,要去轉世界古代史專業。後來在各種阻撓下未果;
自學計算機知識;畢業後居然順利從生物學跳到 IT 公司,做技術服務;
工作一年之中自學資料庫技術,轉去做半瓶子的資料庫管理員;
做了幾年之後,轉去互聯網金融領域,工種沒變,但為了業務被迫要學習一些財會知識;
做了三年多,被迫去做一年架構,算是閑職,不過結識了不少行業朋友;
後學習管理團隊,從頭學起,幸虧以前學東西都是自學;
後參加到另外的創業團隊,全新的領域,醫療互聯網,幸虧大學學過生物學;
現在在管理一隻技術和產品團隊,幸虧以前琢磨過產品的事情,幸虧以前結識了不少行業朋友;
現在也在嘗試寫一些零散的東西, 幸虧以前對歷史和文學感興趣過。

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但你經歷過的可能是你的財富。


簡單介紹下我目前的職業經歷:2010年在騰訊手機QQ部門做安卓開發,2013年5月離職,gap旅行了三個月轉型在創業團隊做互聯網商務,上個月開始做天使創業投資經理。說實話我真沒有做過什麼職業規劃,只是順著自己的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遇到瓶頸的時候尋找機會嘗試改變。


我在騰訊一年半左右時就發現自己不太喜歡做開發,一來我思維活躍想法太多,不喜歡純粹執行的工作,二來比起對著電腦,我更喜歡和跟人聊天兒交流。內心深處我也知道自己不是可以沉下心來鑽研技術的人,雖然在公司作為一個應用工種只要熟練度夠高就可以,但我也不可能成為什麼頂級程序員,這個發現一度讓我非常沮喪。


我找導師和組長去聊,他們說內部轉崗嘛,女生一直做開發是很累的,可以轉做項目經理(PM)或產品經理(PDM)呀。騰訊專職的PM通常一個人cover好幾個項目,而且因為不懂技術只能進行流程管理,時間和風險都不容易把控。最後我們發現由開發來兼任的效果最好,默契度更高更了解彼此的能力,而且大家都是責任心很強的人,哪怕長期加班也不願意項目延期。於是我開始觀察產品們的工作流程,並開始承擔PM的工作。

雖然兼做PM那兩個月因為人手不夠非常辛苦,但主導一個產品從立項到結項,歷經需求、設計評審、迭代劃分,每一個迭代的設計、開發、測試、總結,直到最後的集成測試、灰度發布、正式發布各個階段,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在騰訊的職業履歷只有開發的我可以對每個環節都講得頭頭是道。


但項目管理也不是我想要的方向。流程化的東西都是固定的,沒有太多新意,你只能在既有的規則上做一些優化,而且涉及到跨部門的合作時,往往被各部門的利益衝突所拖累,不僅無法推動項目還會兩邊受氣。做產品經理其實也一樣,決策力有限的話局限性很強。


真正給我很大轉機的是2012年參加深圳第一場Startup Weekend,結識這個非盈利組織在西雅圖的主辦者Michael。07年的時候他從華爾街離職獨身來中國創業,熱心的幫助在中國的各種外國人,提供各種資源組織各種活動。


後面又通過Michael組織的一個講座認識了Telerik的首席戰略官Stephen Forte。曾把自己的初創企業賣給Google的連環創業家Stephen是個很有意思的大叔,很喜歡去各處旅遊拍照,而且非常善於有聲有色的講故事。


事後我給他發郵件做了自我介紹,講了自己的迷茫和一些創業的想法,他給了我很多建議和鼓勵。那時他正在香港開AcceleratorHK的孵化器,同時也為深圳這邊的Haxlr8r、柴火創客等孵化器做顧問,經常叫上我一起參加,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者。我離職後在美州旅行時參加拉斯維加斯的Scrum Alliance峰會以及墨西哥的Lean startup machine活動也都是因為這期間認識的朋友。


有次跟Stephen聊天兒時我說能認識你們真是幸運,他聽了卻連連搖頭,說這有點兒像中國的風水觀,「It』s not luck, you put yourself in the position to be lucky(這不是運氣,是你把自己放到了會幸運的位置上)」。他告訴我,就比如當初那場演講,很多人上前要了名片,但只有我很快就帶著自己的問題給他發郵件諮詢。而且因為我們互留了whatsapp帳號一直溝通,之後他過來出差時才有機會再見面,成為無所不聊的忘年交。


從美國歐洲旅行回來,我加入了一個做數碼印刷O2O的創業團隊,轉型做商務。近一年來,核心團隊一起不斷的分析各個行業,進行各種模式的探索以及實際產品的試錯。雖然此前只做過技術,但我發現自己好奇心旺盛、在互聯網方面的洞察力、還有善於溝通和表達的一面才是給團隊帶來最大價值之處。


現在我在給原來的天使投資人做TMT投資經理,還有互聯網項目的投後管理。時間自由度很高,都是單打獨鬥自行安排,每天研究各種行業消息,運營自媒體(微信startupnotes)發表一些原創評論文章,並通過各種渠道去接觸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們,去了解他們所處的產業生態和項目發展的機會。對已經投資過的團隊我這邊也會利用之前在BAT的資源幫忙解決人力技術運營之類的問題,原本毫無關聯的兩個職業經歷就這樣結合到了一起。


找到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業不亞於找對象的難度,不只是要創造各種機會嘗試多種可能性,更離不開貴人的幫助和榜樣的激勵。放棄華為幾百萬年薪下海創業的軍無戲言Eric,五年打下十億江山卻背包赴京轉做天使投資的凌代鴻先生,在他們身邊學習交流給我帶來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回頭看看,從傳統職業規劃的角度來講我的做法簡直是毫無章法的亂來,可不願走尋常路的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安穩,而是擁有更多自主權,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優勢和能量,創造更大價值。

成功學勵志學總是教導人們要勤奮,要堅持,要忍耐。聽從別人的意見雖然省心卻不一定是你真正需要的,迷茫的時候可以退一步想想,你是否有勇敢的follow your heart,又是不是能把自己「放在會幸運的位置上」?


文章略長,但還是把這個完整的經歷分享出來,希望能給在困擾中的朋友們一些啟發。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家裡底子很好,孩子只要朝他喜歡的方向走就行了,重新洗牌,放下經驗、人際網,都沒有關係,最不濟,就是一無所有,家裡還有門路,還有底子可以供他吃——到不了富二代,收入中上就有這條件。
但是如果家境不好就不行了,要寄錢,要養老,要面子,要光宗耀祖,總之,你輸不起,這時候就會有很多顧慮,並不是那條路不好走,而是不敢冒這個險。

所以第一,家裡沒人盼著你寄錢回去養活他們甚至支持你自由擇業這種無壓力的狀態是值得珍惜的;
第二,是否值得,看自己看重什麼,畢竟在中國,確實公眾最不認可的成功就是家庭的和睦與生活的平淡,所以新的道路帶來的效益如何(薪水、發展空間,不過我相信對於提問者提出的情形而言這些將是負值),身邊的聲音如何,有多少是自己在意的,自己更在意什麼,是經濟上的成功與面子?還是幸福感凌駕於這之上不想一輩子服役於生計?

最後,上述這些話可能有鼓勵轉行的嫌疑,那麼再補上一句話潑個冷水:你現在認為「那正是我所追求的」東西,在你從事那個行業後,真的依舊會那麼熱愛他么?建議,用一些時間去冷卻自己


職業生涯的連貫性,無疑是重要的,因為長期的積累才能真正深入了解一個行業、一個領域,任何一個小的領域其實都是博大精深,有無數要積累的常識。

如果你真的找到無比無比熱愛的事情,在另外一個行業或領域,那麼必須要確定:
1、你真的熱愛嗎?熱愛到什麼程度?
2、你愛的事情在你人生的優先順序中排名如何?你是否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不能去承擔轉行的成本,比如考慮要照顧家人等等
其實這兩個問題也是一個問題,那就是你熱愛的事情有多重要,是不是重要到你要犧牲其他方面,去做一個新的嘗試,重新開始努力(就算你原來的積累很深,掌握了一些通用的方法論,進入一個新領域依舊有非常多的學習成本、職業關係的轉化成本)。
如果你心存疑惑,那就是不夠熱愛。

如果做了決定,建議你依然不用立即辭職去找新工作:
建議你先利用業餘時間開始學習,積累新行業新領域的知識,有可能的話進行一些實踐,多跟新行業新領域的朋友進行交流學習,改變你的職業人際網路,因為職業轉型最重要的就是知識結構和職業人際網路的轉型,更具體參考我在另外一個問題的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44214/answer/12501036

其實我就是一個捨棄掉舊行業,進入新行業,離開熟悉的有積累的城市到新城市的典型例子。
只是因為我太愛互聯網,太愛知乎了,否則我應該好好地待在廣州,至少好好地待在深圳,好好地陪在最需要我的家人、最愛我的朋友身邊。


正好寫了一篇換行業的故事,希望有幫助,原文如下:

換行業的故事

最近很多朋友在問,換到設計這個行業好不好,怎麼換最有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做設計。這些朋友來自各個領域:產品經理,工程師,QA,EE的學生,CS的學生,高三的學生,等等。

小開心。因為大部分人想做設計的原因,都是基於他們對用戶體驗濃厚的興趣。意味著用戶體驗真的開始成為人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成為大家從業的一個有價值選擇。

給很多朋友一一簡單回復了關鍵點。但是沒有時間一一詳細回復。所以我想寫一些文章,例如「換行業」,「設計的好與不好」,「設計的樂趣」等。

今天,想先寫一下「換行業」。

我認為換行業有一些可能的理由:

1,資源平台型:有資源和平台的優勢,與別人起點和過程都不一樣,這樣當然是很好的,這個一般老百姓如我們是沒有的。

2,熱情執行型:對某個領域有強烈的興趣,太喜歡,不做就不開心。年輕就勇敢去做吧,機會成本低,可以有更多追求夢想的權利。

3,突破現狀型:現在的工作情況確實不如自己的預期,所以想改變。這個需要認真的思考和仔細的計劃,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都是需要考慮的點。

4,環境改變型:你所處的大環境改變,導致你需要有新的嘗試,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這裡你需要重點注視自己現有的優勢如何移植到其他平台。

5,靈感觸髮型:有一個偶然的機遇,給了你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你一步一步嘗試,隨心而至,慢慢發展。這個需要不斷的努力和求證,經常審視自己。

我也換過專業方向,所以這裡還是老模式,講自己的小故事。:)

我的模式是第5種,靈感觸發,循序漸進型。

我是理科生,大學專業是信息管理系統。我喜歡計算機,但是不喜歡編程。所以這個專業從大一開始我就覺得不會是最適合我的。

大二選擇了經濟學,入迷了幾年。也不打遊戲了,也不怎麼上本專業的課,天天泡在圖書館看經濟學的書。有幸的是,人民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們真的很厲害,那段時間學到很多東西,很受用。印象最深刻的是楊志教授講授的資本論這門課,那個學期我在圖書館翻出老舊的很多本資本論基本看完了。(除了看玄幻小說,這是唯一一次集中精力瘋狂看書)

出國的時候隨了自己的本心,既然喜歡計算機和網路,又喜歡經濟學,那就讀個都有的。密歇根大學的信息經濟學專業非常適合我當時的想法。所以沒有去CMU,還是去了Umich。

很喜歡信息經濟學,Cohen教授的信息歷史課程很有趣,陳老師的經濟學和博弈論課程非常精彩。我一下進入了飛速吸收知識的階段,很滿足,零下30度的晚上在圖書館讀書學習一點都不累。

直到有一天,一個同學說,Yoyo,信息經濟學得讀PhD才有出路,不然作為外國人不好找工作。的確,信息經濟學、實驗經濟學都是當時的前沿科學,大部分人讀還是得到博士階段做研究。我當時就想,不對啊,我還想在美國工作幾年呢。然後我就去了解了一下當時學院最火熱最酷最好找工作的專業,HCI,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機互動。

這是我人生中第二美麗的邂逅,僅次於遇見我美麗的老婆。

作為一個傳統的理科男,宅男,讀書男,老實男,當時真的很陌生設計這幫人。HCI的同學好多帥氣的,邪氣的,奔放的,很多紋身的,臉上全是孔的,……,感覺很不屬於這個群體。

但是為了能有一個探索的機會,我還是報了一門設計課,界面設計與交互設計,Mick老師的。這是我設計的啟蒙課,我第一次知道設計是動腦子做事情的,設計是可以幫助大眾提升生活品質的,設計是不需要會畫畫會編程也可以做的,設計是需要爭吵的,設計是沒有那麼多藝術的。

最關鍵的是,我發現之前對設計同學的標新立異的抵觸是一種錯覺,他們其實非常重視自己的專業和工作,非常溫和地立志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設計。感覺是一幫很溫暖的人。

學了半學期設計,非常開心,覺得是從一個學術的環境到了一個很靈感爆發的環境。

但是我還是不確定,直到Menlo Innovations。

Menlo Innovations是安娜堡一家很小的設計公司,很勵志,創始人都是40多歲因為美國經濟不好下崗的中年人。他們創建了一個小的設計公司,當時主要給本地的小商務提供網站設計工作。在用戶研究與評估這門課的實踐部分,我們小組聯繫上了這家公司進行項目合作。

當時第一次看到設計公司的樣子,在一個廠房裡,大家都排排做,椅子滑來滑去迅速討論。客戶也在廠房裡,鬧嗡嗡的。和在國內生活時看到長輩格子辦公桌的印象很不一樣。很新奇。

項目記憶已經有些模糊,是做這家公司的招聘環節流程設計和優化。短短几周,我們嘗試了多種流程設計幫助Menlo Innovations來招聘用戶體驗設計師。

當時項目結束,我們做了最終的presentation。CEO Richard,一個很有風度西裝革履的美國人,很滿意。他依次和項目組的每個人致謝。

和我握手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至今我還記得的話:

「Yoyo, thank you so much for making our lives better.」

驀然回首的感覺,豁然開朗。我一下就懂了,我要做設計,這是我的目標,為用戶設計產品,讓他們開心,讓他們生活更美好。

那次我認真數了一下Menlo Innovations我合作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30多人。我想,影響了30幾個老外,值得!

後面我就更認真地學習設計知識。每天上課,和項目組的同學準備項目報告,溫習,寫論文,畫設計稿,備考。因為同時學習信息經濟學和人機互動,學分比一般碩士多一些,所以經常在圖書館學習到很晚。

那個時候一個人在美國農村,零下30度大雪紛飛的晚上,一個人走30分鐘路從圖書館走回宿舍,沒有覺得有多慘,那個時候腦子裡全是,Facebook為啥火了啊,網站界面該怎麼布局啊,黑莓為啥這麼火啊。(完了,一句話暴露了年紀……那是黑莓還很高端上流上檔次的時候,我到美國第一時間就買了一個黑莓用……)

後來就不展開講了。華盛頓聯邦貿易局,紐約愛立信,西雅圖美國在線,矽谷雅虎,ATT,深圳騰訊,華為…… 我很簡單地把設計路走了下去。

一路上,設計思考、工作方式、工作重點全部都在變,設計的本心沒有變:

為用戶設計產品,讓他們生活更美好。

我個人心中的設計師的滿足感,肯定不是來自職位和收入,而是來自設計師做的產品,能被多少人使用,能為多少人帶來價值。

工作路上也有煩惱的時候,總是記得2009年的那個春天,在Sunnyvale一個很小的冰激凌店。我在默默地吃冰激凌。旁邊有一家人在買冰激凌,那個男人給老婆和小孩說,「Hey, I』m using Yahoo! Movie on my phone, AWESOME and let』s go to AMC!」

我在店的另一邊,背對著他們笑得好開心,因為這個產品設計是我做的。:)

靈感觸發,是因為某些巧合,得到一個靈感或者機會。

循序漸進,是因為每次進步都有感知,並會去思考和執行,才會繼續往前走。

謝謝閱讀。

thanks,
yoyo


先不扯那些有的沒的,最主要的兩條:
1、你認為這份工作有價值
2、對方認為你有價值

  • 參考標準:就我的經歷來看,到了這樣的轉折點,你之前設定的任何參考標準都不具有參考意義;我幾次跳槽的主要原因都不是我之前曾經想到過的,更別提去設定一個參考標準
  • 職業連貫性:職業連貫性的核心就是通過資歷的積累來增加競爭優勢——如果現在對方已經認可你有價值,你要考慮的僅僅只是會不會被對方開除,僅此而已(如果薪水和職位你可以接受)
  • 轉行:就現在強大的互聯網而言,轉行的代價雖然已經越來越小,但是每次轉行意味著你都要去專精一個全新的領域,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請慎重。
  • 如果你確定那真的是你喜歡並且擅長的行業、職業和團隊,那麼:收藏3個行業網站,每天花半小時瀏覽,半年後你至少可以侃侃而談

我個人覺得非常重要。認識不少朋友職業發生過多次重大轉換,但每次轉換後不久就能成為佼佼者。仔細想想,其職業還是有內在連貫性的,或者技能相通,或者資源相通。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學習能力都有限,職業生涯不連貫意味著需要把很多時間花在工作的初級階段,而這個階段往往艱苦而回報低。


想了想,還是刪掉了
每個人做出自己的選擇,50%因為自己、50%因為他人
隨著年歲漸增,愈發覺得只要保持本心,保持自身的善意,走,或不走,並沒有什麼。
謝謝大家為原答案點贊


職業生涯的連貫性對不斷加深所從事行業的理解很重要,如果每換一個職業就淺嘗輒止,就沒辦法深入掌握一種技能。理想的狀態是找到喜歡的工作,連續做上幾年做到精深,或者在這個行業領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目的地不斷地跳,實現你的最終目標。到了沒有更高的目標開始茫然的時候,如果發現了新的興趣,再投入到新的領域鑽進去再做幾年,這樣的職業轉換是帶著樂趣的,不同行業之間知識交叉,容易產生創新思想。

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卻要重新洗牌轉行業,值得嗎?
我們總是喜歡一時興起,所以呢要確信這是你喜歡的東西,能保持持久的興趣,而不是三分鐘熱情,那麼我鼓勵你這麼干。

參考的標準是什麼?這個取決於你當前階段把什麼放在第一位?回答了這個問題,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總結一下:先回答什麼是第一位的,然後確定不是一時興起,最後轉行後希望你至少要踏實做上3年。


我做過很多種類型的工作。

比如在印度阿姆利則(離克什米爾不遠)附件的村子裡搭建過通訊鐵塔。
鐵塔搭好後,需要吭哧吭哧爬上去裝基站天線。規格有好幾種,常用的40米高,人稀的地方用60米的。
印度旱季的氣溫每天都超過45°,頂著太陽爬上60米高的鐵塔站在上面,會有一種很魔幻現實的感覺。
據說有的地方還有當年埋下的地雷,勘察的時候需要雇個當地人在前面,自己在後面隔10米跟著走。好在這部分工作不是我負責,沒有親見過。

後來在外企大廠寫過程序。Perl,一種神奇的語言,滿屏幕都是$和#。自己寫的代碼,過一個月再看就完全看不懂了。
太自由的語言就是有問題。

然後做過用戶研究和交互設計,在「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概念最流行的時候,給公司搭建過用戶研究室。田野調查、焦點小組,還有隔著單面透光的玻璃觀察用戶的行為,開上帝視角的感覺。
意外之處是發現很多妹子都愛參加這種「被專業人士研究」的活動,紛紛暢所欲言並表示下回還來。
所以我很喜歡這個工作。

還在大國企混過。
這段工作有些平淡,不過同事們都很好。
熟了以後,經常有人私下問「誰介紹你來的」?我說沒人啊,我自己投簡歷來的。
然後對方就很驚訝:噢?還有這樣的?

還在NGO界混過
接觸過各地紅會、慈善會、大小基金會、小微機構,和很多名人合過影。
前段時間,去拜訪一家地產巨頭公司的時候,發現他們辦公室的牆上全都是創始人的照片。
然後我把跟創始人合影的照片翻出來給介面人看。
會談過程很親切。

參與過會銷和地推。
賣的反正不是保健品。
不是P2P理財和O2O。
也不是情懷。

跟人一起搞過公司。
沒賺到什麼錢,不過也沒賠什麼錢。

現在在一家AI創業公司做PM。
這是一個平均顏值和IQ都奇高的視覺系公司。

剛畢業的時候,我經常很困惑:再過幾年我該做什麼呢?
我希望有一條確定的路,能夠讓我一步一個台階,去完成人生的To do list。
然而10多年後,對這個問題我還是沒有解,因為人生本來就是充滿不確定的。

我還發現其實所謂職業,與其說是我們謀生的手段,不如說早就內化成了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比如剛認識一個人,我們首先問的是:這人做什麼的?
最簡單標準的回答是「一個賣二手車的」、「一個會計」、「一個木匠」...
離開這樣的描述,我們根本不知道怎麼快速描述一個人。

所以題主的問題,最後變成了一個價值觀問題——是該繼續現在的人生,還是去體驗更多類型的人生?
價值觀問題,一律沒有答案。


就換行來說,很多人在職業生涯里的某個時候都會這樣做。


我自己就是這樣,我擁有一個機械工程師的學位,職業生涯的第一份工作是研發工程師,負責設計玩具。從事這份工作5年多之後,我卻決定選擇一種全然不同的職業道路。


最初,一切都很好。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我接觸到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富有挑戰,需要我不斷地去學習。但兩三年之後,我發現自己經常在上班時間盯著時鐘看,花越來越多的時間思考與工作無關的事。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原本應該對於自己的生活充滿能量和熱情。然而,恰恰相反,年僅25歲的我,感覺像是55歲。我還沒有全情投入,人生就一點點離我遠去。


因為對於所做的事興趣度不高,所以我知道我永遠也不會在這件事上做到出色。


我開始尋求改變,剛開始心裡也十分恐懼。轉行的路上也困難重重,但是幸運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行業,於是我來到中國,創辦了自己的獵頭公司。這麼多年堅持下來,在這個行業也算是有所建樹。回首過往,我絕對不後悔當時做的決定,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和「南轅北轍」比起來,原地踏步其實更加可怕。嘗試了,就算失敗,也能從失敗中得到提高;畏葸不前,那麼,人生將會如一潭死水,一成不變。如果你現在的生活不是你想過的,那麼,千萬不要妥協。


下面是我總結出來的幾點經驗之談,希望對你有幫助:

1, 在明確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之前,我們更容易在生活中發現自己不喜歡的事。

2, 在追求轉變時,困難和挑戰是難免的。唯有一樣東西可以帶你克服困難,那就是對你興趣的熱愛。

3,職場中最大的風險之一就是,呆著一個無法讓你繼續成長或發展的環境。

4,不管在什麼行業,想要取得成功,首先都需要做一些基本的research,這能讓你更好地了解你的追求。其次,制定一個初步的計劃,列出一些具體的實施步驟,一步一步地向你的目標踏進。


追求一個新事業並獲得成功是從你的自我認知開始的,明白你現在的情況是什麼樣的,你要往哪方面發展,以及怎樣才能達到目標。餘下的就是一個追夢之旅,學會享受過程,最終你一定會取得成功。


------------------------------------------------------

更多職業發展的精彩內容和專業知識,遠見和建議,請關注職商網微信公眾號:職商網(zhishangcq),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Larry聊職商(LarryWangABC),點擊鏈接訪問職商網:http://www.zhishangwang.com,知乎專欄:Larry聊職商,我司微信公眾號:王李亞洲資源( wangliyazhou ) ,微博@Larry Wang王承倫,LinkedIn:Larry Wang

——————————————————

大家好,我開了值乎了,聊一聊關於職場和職業發展的那些事。我非常樂意為大家解答各種職業發展問題,希望大家多多捧場。謝謝!

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KHXs9ArE5FebrU6X9yA6 (二維碼自動識別)


樓主的問題其實很有意思,隱含了許多問題潛意識裡想問沒問的話

職業生涯的連貫性(對個人的發展,如能力、收入財富、社會地位、成就,或自由度、自我實現程度)重要嗎?

不知道樓主真正在乎的是哪一點?

樓上這麼多人都從個體經歷和經驗給你一定的參考。這裡面隱含著每個人的不同的價值觀。有些人覺得錢很重要,穩定地在某一個行業某一領域深度發展能獲得收入的穩定增長,因為你的專業技能在不斷提升。有些人覺得良好親密無間的人際關係比錢更重要,於是他捨不得離開。有人覺得當下的能力培養更重要,哪怕工資低點,也願意去做。有些人覺得興趣很重要,不想以後的每一天都活在嘆息與悔恨中。每個人的故事都在透露著這個人的價值觀。樓主其實在糾結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不確定這是否就是你要的,萬一以後後悔了怎麼辦。還是自己想清楚什麼來對你來說最重要,這個沒有人能告訴你。


你永遠能找到長線投資和短線投機成功的案例,同理,你永遠能找到職業連貫和職業不連貫而成功的案例。去年寫過一篇文章:男怕入錯行?[Man In A Wrong Job

古語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工業革命以前,無疑有其傳承的道理和意義,我們常聽說某家孩子入了布匹庄,一干就是20多年,前三年還得賠本賺吆喝,學個手藝不掙工錢。然而,在科技進步的今天,尤其是信息科學的發展之快,使得各類學科的分化日趨明顯,常常飛機火車上碰到某某某研究所的某某博士,說起研究領域來,多是螞蟻一窩下幾個卵,飛機輪胎怎麼更快打好補丁,太空垃圾激光銷毀等等。所以,他們自己也有深深的憂慮,萬一這行業不好混,市場不夠大,國家不給經費補助可咋辦啊?

所以,在改革開放後的一代人,以我長大了要當科學家的雷同標準答案為使命,成長到了今天。發現進入和退出一個行業遠沒有自己最初的設想在裡面,只有巨大的沉沒成本讓我們不敢輕言放棄。然而,換行真的就那麼難么?

先來看看前輩們吧。他們的路徑大約是這樣的:從小就進入某行當從學徒做起,15歲出門入行,苦苦學習3-5年後,掌柜的開始給點工錢了,慢慢再搞個3-5年,如果小夥子悟性好,又不是掌柜的本家人,就收做乾兒子或者收為女婿,之後傳授最核心的技術,再學個3-5年,30而立了,成了新的當家人。從這個成長流程看,其實獲得信任的過程和被接納的過程要長於學習的過程。這也是因為古代沒有專利保護制度,所以當家人特別害怕丟了手藝,如果不能確認繼承人的忠實可靠,寧可絕傳了也不能丟了專利技術。

再看看現在的大型跨國企業。他們的路徑大約是這樣的:去一流的高校招聘一幫號稱是白紙的年輕人。帶回家開始馬拉松一般的集訓。恨不得把公司裡面最保密的技術傳授給他們,目標就一個,快點學習,快點上手,快點去幹活兒。咦?這是怎麼了?大度的像個慈善家。是的,因為現代企業制度在專利、職業研發、品牌等多重外衣的保護下,對人的信任得到了法律的保護。因此,學習的速度和效率也就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以適應現代企業的高速發展。

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驚人地發現,入行的學習成本在大幅地打折扣,甚至被僱主分擔。但是,這就要求每一行的新進入者快速地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知識,能融入一個行業,並利用自己的特質做出貢獻。

然而,標誌一個人是否真正入行,除了你能兜售一些專業術語外,還需要你把行業大牛和行業中牛們如同老朋友般地掛在嘴邊。這是你能否融入一個圈子的人脈保障。同樣和古代不同的是,由於傳媒業的發達,也會讓你快速了解大佬們在幹什麼,也能快速把你包裝成一個大佬加入他們的隊伍。因此,如果你有包裝的基本素質和潛力,融入一個圈子的速度和時間都不會太久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現在入行就好比你拿你自己的「勞動力資源」作為現金購買「行業前景」這樣的股票。你可以玩長線,可以短炒,可中期持有,甚至可以空倉觀望。但是,如果說最怕出手買錯股,我想如今已經不是那樣的歲月了。在一個豬都能三個月催熟的年代,人咋能怕入錯行呢?

不過作為生性喜歡安定的人類,還是本分一些比較好,畢竟拿到了茅台這樣的好股票,也得耐得住漲漲跌跌的寂寞。


如果你打算在一個行業做出一定水準,那連貫性是相當重要的。而且經濟越是不好的時候對你的飯碗越有幫助。
如果你想體驗不同的行業,那要有本錢才行,這個本錢可以是殷實的家底,也可以是良好的心態,也可以是有點天賦。
我自己算是個例子:高中讀的文科,大學讀的計算機,研究生讀的會計,現在在做環保相關的工作,之前做過物業管理,做過破產清算,做過酒店,做過開發區投融資。
嘗試過很多,好處就是在看問題上更全面,有利於整合資源,壞處就是什麼都不行,你要叫我做某一個專業工作我遠遠不如一個有職業連貫性的人做的好。
我能這麼搞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家境還可以,雖然父母都是工薪族,但吃喝買房從來不用操心。二是我沒定性,但有點小聰明,什麼東西看看就能上道,但一往下鑽就不行。
所以一是看你個人的性格,二是看你的客觀物質條件。另外喜歡嘗試不代表做一下就跑,哪怕做的時間再短,也要把功夫下到才行,不然就不是嘗試,是胡鬧。
我這些工作最短的做了1年,最長的做了4年,學計算機的時候上的是全國top3的大學,做會計的時候拿到cpa,做清算的時候做到公司的財務總監,做開發區的時候做到實職副處級。相比我各個階段的同學和同事,我算是中等水平的,那些一直在一個行業里堅持的,大多今天的地位和收入還是比我好一些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隨時可以找到工作,而我在換的時候要費一番功夫---這隨著年齡的增大越來越明顯。
結論就是因人而異:你有資本就去多看看,這未嘗不是好事,但這樣一來你在資歷及物質的積累方面多半不如有職業連貫性的人---你也得認賬才行。


你對一個領域已有的經驗是 x,你對這個領域的喜愛程度是 y,這個行業當前的上升速度是 z,最終你個人的成長速度是 x * y * z。

如果你已經在某個領域已有經驗很豐富,但喜愛程度很低,或者那個領域已經停滯不前,那你都可以考慮找一個更好的領域。


看過很多答主多從感性方向作答,那我從理性方向來給出一些個人想法:
從職業發展來看,職業連續性不是單指如「做一輩子財務」「一直混銷售」這類,而更多地需要從操作層-》執行層-》管理層-》決策層的遞進趨向。如果一直在同一個層面轉,無論公司規模大小,其實你的能力和經驗仍局限在這個層面上,哪怕你的薪資福利變化較大,那只是資歷的增長帶來的增長以及公司本身在行業中主導地位帶來的紅利,而非你能力突破一個層級帶來的增長(層級的提升,一般在同規模的公司層面里,薪資基本是倍增;舉例來講,上海的一個普通的行政助理3k左右,那主管級別至少在5-7k)
另外,從職業專業性來看,排除那些神一樣的和豬一樣的「隊友」,吾等芸芸眾生一般總是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方能玩轉現在手上的事務(這裡玩轉的定義為:在本職工作範圍內,除了老闆,其他人都沒我說的能靠譜,能做成事)。因此,一年跳一個崗位,恐怕更多帶來的是根基不穩的隱形考評,而非「千里馬」的美譽。
之前作為顧問,在面對候選人諸般發展想法和職業規劃時,更多的會依據現有的基礎和情況來作仔細分析,是否這個時間段是跳槽的好時機,現在所在企業的業績能力是如何,產品行業發展情況,上升空間情況,想要去的企業產品行業發展情況,業績能力是如何,上升空間怎樣,有哪些和現在的職位情況不同等等。說句實在話,很多候選人的跳槽原因和規劃確實是拍拍腦袋想出來的。

綜上,職業發展連貫性很重要,節點的考量需要細化仔細分析實際情況,如有可能找外腦來助力。即使是有志於自主創業的,也同樣需要量化分析。


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美術院校畢業後留校任教,覺得過於清閑辭職出來去了朋友的設計公司,之後去了號稱本土4A的廣告公司做快銷、然後自己開過小公司,干過設計、產品、前端、程序員,現在在通訊行業做PM,我們同事取笑我的時候通常都說:我們Leader是學美術的...這在運營商和通訊行業恐怕真是個笑話...

事實上,境遇並不怎麼理想,這個結果因人而異,也有成功轉型從此一飛衝天的例子,目前來看,我暫時還不屬於這種。

我認為這種事情,他人無法給你作參考或做決斷,別的不需要考慮,只是需要考慮自己不要後悔,並要勇於承擔由此帶來的結果,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工作而已,人生幾十年,何必為一份不知道能幹多久的工作而糾結呢?


// Updated @20130923
評論有人問如何說服僱主僱傭一個非專業出身的人,其實我真不太能說,這兩年負責項目以後,溝通和商務能力有所提升。
我通常都是告訴面試的人:你要招的是高級木匠,我雖然是個中級木匠,但我做過工頭,懂項目管理,還懂傢具設計和裝修,所以我比你的高級木匠值錢,但我只要高級木匠的工資。
希望有所幫助。


最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自己也沒有答案
轉一篇文章,希望對你有啟發:


職業轉型——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職場話題,也是一個充滿困惑和掙扎的難題。最近我在倫敦採訪的新晉牛人王侃,就是這個難題的破解人之一。何謂新晉牛人?因為 他正式進入英國職場不過半年,目前是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倫敦辦公室的一名普通職員。但他之所以被我尊為牛人,是因為他的職業轉型經歷非常之「牛」。

轉型牛事之一:從德語專業到英語同傳
王 侃2002年被保送入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扎紮實實學了四年德語的他,卻對英語情有獨鍾。他在大二時就考過了全國英語高級口譯資格證書,大三時經過層層 選拔被聘為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上海分部的兼職雅思教師,站上講檯面對無數比他年長的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對於眾多尚在苦苦備戰四六級的非英語專業本科生來 說,這種奇蹟通常只會在夢中出現。
但王侃沒有就此滿足。2007年,他考入享有國際盛 譽的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同聲傳譯專業攻讀碩士,從此開始了一段艱辛的魔鬼訓練之旅。據王侃自述,他幾乎每天都要堅持八小時的同聲傳譯訓練,上午聽譯時政新聞、下午聽譯 經濟素材、晚上還要做單項訓練。好在他是一個自控能力很強的人,能排除花花世界的干擾潛心學業,並在高強度的學習中保持充沛的精神狀態,這很難得。
2008 年初,王侃獲得了去聯合國實習一個月的寶貴機會,親身參與了一些重量級國際會議的組織工作。儘管初出茅廬的他還沒資格坐在同聲傳譯席位正式擔任同傳,但他 被允許在中國代表缺席的會議中擔任「Tester」,就是對著虛擬的對象進行模擬同傳。儘管沒有人聽到他,但他自己聽到了,這很重要。
王 侃表示,當初他在上外提供的德、法、日、意四種語言中選擇了德語,也是出於對德國文化的喜愛。畢業時他手握德語專業八級證書和英語專業八級證書,懷揣一個 成為同聲傳譯的夢想,卻發現德語同傳的市場幾乎為零,這是他下決心轉行攻讀英語同聲傳譯的根本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德國學制較長,對於時刻準備投身火熱職場 的年輕人來說,象牙塔里的等待未免過於漫長。

轉型牛事之二:從同聲傳譯到金融精英
在國內,同聲傳譯是稀缺人才,薪水每小時千元起計酬。但在歐洲,會說多國語言的人比比皆是,同聲傳譯只是普通職業而已,儘管從事中英文同傳的頂尖人才鳳毛麟角,但這個圈子本身的需求也相對有限,會議不是天天都有,所以譯員掙得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多。
2008 年從巴斯大學畢業後,王侃成為歐盟的自由翻譯人員,陸續擔任了十餘場國際會議的同聲傳譯,但他感覺這份工作缺乏保障性,有點「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感 覺。與此同時,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國際會務預算縮減,歐洲企業哀鴻遍野,王侃在冷靜作壁上觀的同時,不由對金融行業萌生了興趣,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想弄 清楚金融危機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這個東西很奇妙!」
將軍不會打沒準備的仗,牛人也一樣。立志轉戰金融行業之後,王侃展開了充分細緻的準備。他堅持每天觀看BBC新聞、閱讀《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瀏覽行業公司網站,獲取金融知識和行業最新動態,了解公司人事變動和招聘需求。
經 過兩個月的尋覓,王侃獲得了英國五家公司的OFFER,面試成功率百分之百。除了一家國際電器設備公司有意將他納入麾下做管理培訓生,然後派到國內蘇州工 業區當高管之外,其他四家分別是德勤、畢馬威、普華永道和BDO會計師事務所。經過權衡,王侃選擇了在英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搬進了位於倫 敦金融城的千人辦公大樓,他的金融生涯就此起航。
從同聲傳譯轉入會計師事務所,看似跨 度很大,實則不然。據我了解,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在京滬等地的校園招聘,都會吸引專業背景迥異的大學生競相應聘,哪怕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一行是否適合 自己。而英文突出又略通商務、金融知識的應聘者,通常最受僱主青睞。由此看來,王侃的轉型並非孤例,具備普遍的參考價值。當然,他的翻譯生涯也並未結束, 利用工作之餘,他還為英國航空、HM、可口可樂等品牌擔任廣告及雜誌的翻譯。


問題背後的情景會影響問題的答案

看到樓主的問題時,我第一反應就是這三個問題之間有沒有關係?

問「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是要搞明白 「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重新轉行值得嗎?「,還是想評估」去一個沒把握的新行業試試「和」在一個不喜歡的地方攢年限「這二者哪個重要呢?

問題背後的情景模糊,就很難得到給力的答案。所以會提問題,並提供簡潔有效的背景信息,非常重要,直接影響互動的方向和提問的效果。

我按我的猜測,把三個問題重新做個排序:

1、找到了喜歡的東西,重新轉行業值得嗎?
2、參考標準是什麼?
3、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

問題的順序一換,對於「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可能就有了不同的視角和答案,有木有?

職業決策的關鍵是找到自己的價值觀

樓主面臨的,可能是個職業決策困擾。所謂職業決策,就是在幾個意向方案中,經過分析對比,取其中一個最好的選項而捨去其他。比如,樓主可能是想在「繼續做現在的工作「和」轉去做自己喜歡的東西「之間做出一個決策。

做決策聽取別人的建議,基本上都是自尋煩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決策的依據,世界上沒有二個人的決策依據是一模一樣的。

看一眼價值觀地圖你就會明白,無論你的價值觀是什麼,總有人在你的對立面,你聽到的建議往往是基於別人的價值觀,和你的決策標準實在沒毛關係。即使聽上去決策的要素是一樣的,但程度也不可能相同。比如,A男和B男,都把女朋友漂亮放在第一位,可是A說的漂亮和B說的漂亮,根本不是一碼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值不值」的標準,所以做職業決策最重要的是找到取捨的標準,也就是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通俗的說,就是人們想通過工作得到的,對自己有價值的一些要素的排序,注意是排序。往往,人們知道我想要什麼,但是我想要的東西里,哪個比哪個重要,就搞不清楚了。

如果你去餐館吃飯,你有三個特別愛吃的菜,可是口袋裡的錢有限,你只能點二個,這個時候就要刪掉一個,這個時候價值觀就出來了:這三個我都想要,可以錢不夠,好吧,我必須點A,再點個B吧,C下會再吃,價值觀就排出來了,重要度就是A&>B&>C,有了這個排序,就不會在餐館把自己糾結死。同理,有了職業價值觀,就會不會糾結轉行值不值了。

職業價值觀都有哪些?

職業價值觀既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普同性又有獨特性。前面的圖是施瓦茨的世界價值觀地圖,每一個價值觀都有豐富的內涵。

美國心理學家舒伯1970年編製了一個可用於測評的量表,叫WVI職業價值觀,共有13項:利他主義,美感,智力刺激,成就感,獨立性,聲望地位,管理,經濟報酬,社會交往,舒適(環境),安全感,人際交往,追求新意。通過回答問題來看這13項價值的重要度排序。

在諮詢中,無論是施瓦茨的世界價值觀地圖,還是舒伯的測評結果,都過於抽象和概念化,」像素「不夠,還是要找到個性化的更接地氣的價值觀。比如:薪酬福利,升遷機會,加不加班,人際氛圍,工作方式,新鮮有趣,穩定安全,認同感,成就感,滿足感等等。

在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價值觀一旦形成雖然是比較穩定的,但是在遇到重大變故或特殊情境時,價值觀依然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一個職業女性,在沒有生孩子之前,工作場所離家遠近是次要因素,而生娃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可能就會上升上主要因素,有可能離家近,彈性工作時間會上升為最重要的價值觀。

所以選擇工作,都看重哪些呢?往往一項工作無法同時滿足所有的價值,如果不能滿足,會先放棄哪些,又有哪些是必須要具備的呢?

這才是評估 「重新轉行值得嗎」的關鍵因素。

「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是個偽命題

說到這裡,再回到 「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這個問題,有沒有發現,職業生涯連貫性重不重要,在不知道樓主提問的背景和個人情況時,可能任何的答案都不具備參考意義。

一般說來,強調職業生涯的連貫性,是有個前提假設:就是在某個職位上時間越長,經驗豐富和能力較高。很顯然,職業生涯連貫並不代表能力高和經驗豐富,這不是必然的結果。所以說職業生涯連貫性的重不重要,泛泛的談根本沒有意義,用人方真正要考評的是你有能力和經驗是否與目標職位相當,是否可以勝任工作職責,而不會只看你的職業生涯連貫不連貫,當然可能在HR還沒了解你的能力和經驗的情況下,會做為參考的一個因素,但不會是最終的考量標準。

最後小結一下:職業生涯連貫重不重要,要因人因時因事而論。想切換行業,需要探索和確認當前生涯階段的價值取向,以此做為是否轉行的決策依據。喜歡是其中的價值之一,是不是轉行的核心標準,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做進一步的梳理和分析後再定。

做為應聘者,實際上要關注的是三個層級的問題:

1、 目標職位要求哪些能力和經驗
2、 我是否符合這個職位的要求
3、 我如何讓招聘者相信我是最佳人選

轉行,需要考慮的是:

1、 我喜歡這份工作,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
2、 我喜歡又勝任這個工作,它提供了什麼價值,滿足了我的什麼需求?
3、 這份工作符合自己的價值期待嗎?

本文作者:

王海英,新精英高級生涯諮詢師,新精英生涯諮詢實戰班講師,新精英橙子學院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EAP高級執行師。

個人公眾號:海英的解憂雜貨鋪(公眾號ID:why_yb)

預約諮詢請戳:http://www.xjy.cn/team/1819.html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生涯研習社(公眾號ID:xjysyyxs)

尋求專業的職業生涯服務請戳:新精英生涯


推薦閱讀:

學雕塑的以後能做什麼工作?
請問有沒有這種軟體?
典型 ADD 女生,如何尋找到自己的職業目標,做出自己的職業規劃?
社科類博士(碩轉博)退學還是繼續讀?
怎麼確立正確的職業規劃?

TAG:職業發展 | 職業規劃 | 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