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賽車很燒錢,這錢從哪裡來?燒到哪裡去了?


0727早更新:本以為這個答案只是小圈子的問題不會有轉載的事,結果還是發現幾家媒體有了轉載行為。在此聲明:本文在未支付稿酬條件下禁止任何媒體轉載,即便表明了來源是知乎日報。如有轉載請支付100元每次每平台的稿酬。支付方式請私信。

一大早發現好多朋友關注了這個問題,承蒙大家厚愛。雖然剛入行而且準備考研,2015下半賽季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比賽上,但是還是很願意給各位車迷朋友講講賽車裡面好玩的事情。


謝邀。
其他答主主要說的是車隊的資金流向,不多說了,重點說說車手手裡的資金。

車手主要開銷分以下幾類:
裝備
差旅
訓練
報名
租車
車損

先說裝備。賽鞋,賽服包括頭盔手套等等,與普通的產品不一樣。因為其材料的特殊性以及防火功能,存在一個有效期。各賽事對車手裝備有著不同年限的要求,過幾年就要更換,儘管沒壞沒臟…以賽服為例,國產的入門級在1000左右,頂級水平的可能要過萬。這個主要是針對於參加個人賽的車手,如中國卡丁車錦標賽這種。如果是以車隊車手身份出戰,至少賽服和手套的錢是包含在租車費里的,頭盔賽鞋自備。

差旅。不用多說,住所與比賽地的往返機票,賽事期間酒店。車隊會安排工作餐。

訓練。據我所知有以下兩種。
1.為了適應高等級賽事,向車隊付費買試車時間。
幾年前有過報道,一對開卡丁車的表兄弟,準備進軍方程式。聯繫了歐洲的車隊,在蒙扎進行了試車。一輛車一上午5萬美金?大概是這樣。深刻的記得為了節省開銷兩個孩子輪流開一個車。
2.保持比賽狀態
韓寒在自己博客里寫過,他是授薪車手,掙車隊工資的。一年賽車收入120W,練車60W。主要為卡丁車。跟足球運動員訓練踢球一樣,他們就是跑圈,讓身體時刻處在競技狀態下。

報名
車手掏錢的主要是針對面向個人的比賽。如果是以車隊為單位參加,這個費用一般包含在租車費裡面。具體各賽事費用不同。

租車
跟車隊協商,租一輛車跑一場或幾場比賽的價錢。費用一般都包括賽服手套,參賽報名費。有消息稱CRC某隊新車8萬一場,舊車6萬一場。這個新舊不是有沒有人開過——事實上給付費車手準備的車都是這一場租給你下一場租給他——而是指賽車款式。一代二代還是三代。

但是,不!包!括!車!損!也就是說這輛車怎麼給你的就得怎麼開回車隊,如果事故或者換件,另算錢。說到事故多補一句,無論事故是不是車手的責任,只要需要修車,都是車手掏錢。你要覺得不服去找撞你的人。

比賽過程中零件肯定有磨損,只要不換就不需要另掏錢,當然有的時候是不得不換,比如剎車片。你要是說剎車都沒了為了省錢就是不換,倒是也可以…

車損
上面已經說了。

這是錢到哪裡去。至於從哪裡來?年紀大的,四五十歲的把這個當做一個消遣愛好,他們有主業作為收入。

年齡小的準備培養成職業的,都是家裡特別有錢。某家庭,兄弟兩個都在賽車,10年左右的時候每年每人開銷一百萬。天文數字吧?人家裡大生意,一年二百萬洒洒水。

補充:
付費車手:給車隊交錢,「買」參賽資格的車手。比賽所有開銷自負,沒有工資。

??車手:不向車隊交錢,參賽費用車隊負責,但是沒有工資,主要是參賽水平還可以但不夠頂尖,車隊用來保成績的。這種車手極少,還不如找個付費的掙點錢。

授薪車手:車隊請來開車的,除了訓練所有開銷車隊負責,工資獎金另算。水平極高,代表了車隊的競技水平。

車手大規模花錢都是付費車手階段,成為授薪車手,有車隊願意提供合同以後,基本上可以入能敷出,隨著競技水平的提高,成績越來越好,合同越來越大,掙得也會越來越多。你以為NBA幾年幾億的很多?問問阿隆索,萊科寧之類的,至少x2。

好多年輕人有著追逐速度的夢想,想成為一個職業車手,就是授薪的,年齡超過10歲越大希望越小——像韓寒那樣天賦異稟倒不是沒有,畢竟是個例。但這個倒是次要的。主要還是錢,如果每年不能穩定的拿出五六十萬,保持個十年八年…

你可以考慮跟我一樣成為一個工程師(都是淚)


這是各支F1車隊的資金來源

這是一台賽車開發所需的資金

這是整支車隊運營所需的資金只需看一下資金分配的方向,具體的數值逐年變化而且圖中亦不準確,僅作參考


先謝邀 @劉堯

其實上面幾位的回答已經挺清楚的了,賽車領域錢的來源和去向現在處於一個形式上穩定的時期,沒有什麼大的創新或者變動,唯一有變化的也就是不同賽事的各種資金來源去向占的比例而已。

在我寫完之後,我覺得可以回答如下幾個問題。
1.錢怎麼來的
2.錢怎麼花的
3.為什麼有些車隊成績不行卻一直堅持參賽而且活得高高興興的

1.錢怎麼來的。在以前賽車運動的初期,似乎大家覺得都是有錢人,有錢廠的運動,其實在那時就有贊助商但是比較偏向於私人行為,某人擁有產業喜愛賽車但是自己卻不參與,於是資助一位為勇士去獲得勝利幫他獲得一定的榮譽感之類的,我們這裡就一筆帶過吧。
現在的贊助那就很清楚了——廣告,花花綠綠的賽車不是隨便畫上去的(當然一些廠家也有自己的主題顏色這個時候通常廠家自己在贊助商里是主角),不少的車隊的顏色都是由贊助商的顏色決定的。

比如威廉姆斯去年起就擁有了賽車界非常有名的馬蒂尼的塗裝:

塗裝一下大變樣,上圖是現在的塗裝,下圖是以前的塗裝:

下圖的威廉姆斯車隊當時的主贊助商是委內瑞拉石油(PDVSA)但是主色調依舊是深藍色和白色,深藍色和白色是威廉姆斯車隊自己的顏色(看背景幕布)。但是呢,錢是可以搞定一切滴,只要贊助商給的錢夠多夠有名氣,如下是被馬蒂尼贊助後的威廉姆斯隊標:

包括隊名,顏色都是可以改了換錢滴..
當然上面那個隊標不是很標準,標準的那個找不到清楚的,我就跑到官網上去截了個來,其實看官網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馬蒂尼這次的贊助很深入,估計會持續挺多年的。

好吧,還記得剛剛上面提到的委內瑞拉石油嘛,其實這個是一位車手(馬爾多納多)的贊助商,也就是這位車手是付費車手,是贊助商付錢給車隊然後車隊給的工作崗位,這裡付費車手好像有各種二代的意思,其實是不是付費車手和水平高低並沒有多大的聯繫。
現在這位車手去了蓮花車隊,可以看到贊助商也換到了蓮花車隊的車上:

這輛車是去年的,今年這個贊助依舊存在。

被贊助改名的事情看似挺沒節操的,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對車隊是有益的,尤其是對於威廉姆斯這樣的老牌有設施有實力的老牌但是是私人的車隊來說幫助會不小。


除了廣告贊助還有其他幾種形式:
廠商合作,這個應該是比較幸福的事情了,當然中間玩崩了的事情也是有發生過的。
舉幾個例子吧,其實現在不少的廠隊看似是廠隊,其實就是廠商包養(這裡沒有貶義)了一個車隊而已,包吃包住包給錢包給技術包公關宣傳,車隊不愁吃不愁喝不愁沒人關注。

汽車廠家雖說實力雄厚,但是民用車與賽車是天差地別,即使有技術有人才,有時候想玩過那些老牌的賽車隊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或者換種方式來說,那些老牌的有實力的車隊是自己有工廠自己有研發團隊的甚至自己有賽道的,人家其實也是個製造商只不過不生產民用車而已。

因此這時候民用車廠與車隊聯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近期一個比較牛的例子:F1里的梅賽德斯AMG車隊,掛著AMG的名字(後來才掛上去的,當年中國站的時候掛的後來就沒有拿下來過以前叫梅賽德斯GP車隊)卻基本和AMG無關,車隊本身是在英國的,和那些紅牛車隊(掛名國籍奧地利,以前還掛過美洲豹也就是捷豹)什麼的扎堆在一起,梅賽德斯車隊前身是布朗GP車隊(09年),再前身是本田廠隊(是的沒錯本田廠隊)在前面還有不少的身世經歷就不一一贅述了..

與賽車隊聯姻可以在賽事中快速獲得經驗(別小看這些經驗,人才就這點,經驗還包括每年每條賽道的調教數據,輪胎使用情況等等等等)賽車隊又可以獲得技術上的幫助(比如說動力系統的技術支持,甚至參與動力系統的研發工作,這樣車架就能與引擎更加完美結合避免互相遷就),車隊還不怕沒錢付不出工資。

再舉幾個例子吧,這裡就不完全點名下(排名不分先後想到哪個寫哪個):
WEC的奧迪-Joest車隊-達拉拉(Joest這個名字至今留在隊名里,達拉拉近期對奧迪的幫助未知)
WTCC的拉達-Oreca(Oreca——法國一家賽車廠家,其實自己也是有車隊的但是更加樂衷於幫助別人,今年勒芒24小時LMP2組的獲勝車隊——來自香港的KCMG車隊即使用的是新款的Oreca05賽車,另外LMP1L組的睿伯琳車隊(即叛軍車隊)的R-ONE也出自Oreca)
還有今年參加CRC里的那輛特別牛的Golf7-來自英國Prodrive(也是個牛廠家,GTE組GT3組的阿斯頓馬丁也出自他們手,好吧阿斯頓馬丁就是他們買走的)

例子還有很多,當然自家有賽車部門運作的也有(上面那幾個例子如奧迪也有自家賽車部門獨立的作品)
與車隊合作並非是實力弱的表現,這裡這點要說清楚。

好吧這裡已經涉及到錢是怎麼花的了,在這裡在縷縷清楚:
1.工資(這個是廢話)
2.賽車車輛來源(比如說自行設計製造,或者購買其他賽車廠家的成品——不是買來就能上賽道比賽的這個不是玩具,車隊買到車依舊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好好參賽獲得成功)
3.繳納賽事的押金等資金(車隊是一個公司,參賽要報名費押金什麼的,平常收入什麼的那就要繳稅)還有違規的車隊組委會要罰款!!
4.其他差旅費,運輸費,工具等損耗更新,工廠擴建(你們有興趣可以搜索下大車隊的工廠有多大)
5.其他我沒有想起來的費用

其實賺錢的途徑還有其他的,比如說紳士車手(也就是自己給自己付錢參賽的車手,也算車隊提供的一種高級別的賽車體驗服務吧,常見於耐力賽中,一個車組3到4人,其中有一位專業車手,其他為業餘)別以為是什麼爛車隊,你有機會買到好車隊的比賽席位專業車手給你刷個桿位頭牌起步都說不定..

近兩年出了個眾籌的車隊,連賽車的設計都是開源的,車手的選擇也是網上投票的,不過按計劃今年勒芒應該能見到他們但是沒有見到,去他們官網看看他們還活著但是似乎項目是黃了..
官網:PERRINN | WE ARE A TEAM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錢就不要投了。

最後再附上幾個例子:
Mclaren車隊,其實邁凱輪本人一直覺得是個科技公司,不僅僅是賽車包括航空航天,電子領域,食品等都有涉足。

Mclaren車隊在與梅賽德斯密切合作的時候可以被視為賓士的廠隊了,但是現在不是了。
而且自己現在也開展了民用車生產銷售(其實一直沒斷過)。

Joest車隊,上面有提到過,以前可以被視為保時捷廠隊,現在與奧迪合作變成了奧迪廠隊。

例子太多不舉了..

對了忘說了,為什麼有些車隊看似成績垂死掙扎卻依舊參賽而且活得很高興
——因為他們有錢賺
回答完畢

我感覺似乎我的回答會有錯,但是查了遍沒有發現- -有發現者請指正下謝謝。


謝謝@劉堯的邀請! 我曾經在一支以付費車手收入和贊助收入為主的車隊任職過。以曾經的經歷來說說賽車是如何燒錢的。這次回答還是會從多個角度來說,但最終都是回歸賽車燒錢!
一,從賽事主辦方來說,因為都是忽悠了有錢的財主和汽車廠商或者配件相關的公司,比賽各種費用和贊助主辦方錢的來源!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事情都要搞的有逼格上檔次!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賽事舉辦地,地處偏遠,環境並不容易有逼格,所以就得砸錢:如請媒體,請名星,拉橫幅,搭帳篷,造貴賓室等等…這些是錢如何燒!
二,從車隊來說,廠商的冠名贊助,商業活動贊助,廣告收入,付費車手的收入等等是車隊來錢的地方。這些來錢的多少,就的看車隊的名氣,實力,賽事的級別了!車隊的錢燒哪裡去?不外乎幾個方面:1,車隊老闆賺了大部分;2,工程師,技師人工費用!3,出租用賽車的保養;4,車隊人員賽事差旅費;5,物流及行政經費;6,設備投入及配件庫存積壓;說到燒錢,對於車隊來說,很多時候只是過過數,最終是有人買單的!當然,國內那種新生車隊有點例外,因為很多時候,他們都是有錢的大老闆們搞幾個技師就應付賽事參賽要求的。
三,車手,無論是付費車手還是授薪車手,賽車的支出都很大的。
1,付費車手的合作模式有多種。多數是掛靠在車隊,然後租用車隊的車和技師。也有自己賽車的,然後租用車隊的人員提供日常保養和賽事服務!無論哪種模式,車手都的燒錢:低級別的場地賽,租用多年前的車隊快淘汰的車,一場4-5萬!好的車,高級別的比賽如WTCC等,一場20萬左右!所有這些不包括比賽車損與練習的輪胎!對於車手來說,輪胎和油都很貴!輪胎1800-2500一條,往往做兩場練習賽就得全換!102#的油,在國內要4-50元一升(記憶中的,這個不確定),練習和比賽一起,油錢就不少!還有就是車手去參賽的差旅費,吃住行,好像都得有逼格,要不然你怎麼敢說我是賽車手呢!
2,授薪車手的話,在國內場地賽,好像沒有真正是賺到錢的吧!練習的支出還是很高!
可能那個韓寒除外,畢竟很少在練習賽中看到他,而且現在主辦方都把他捧在手心,更何況他效力的車隊與主辦方間那麼親的血緣關係!
好啦,不檢查了,個別錯字就忍了吧,手機碼字不容易啊!


其實很簡單吧。
來錢方面最主要是贊助,就是各大廣告商在車上做廣告給你錢,各車隊自己的贊助商,比如以前的萬寶路,七星煙草;現在的約翰走路,沃達豐。中國也有很多贊助。很重要的還有燃油贊助,燒油很貴的哎~

還有就是官方贊助,比如輪胎今年是倍耐力給的。
像08年本田,09年BGP,窮的只能畫個地球,後來乾脆雪白的車頂著個官方贊助普利司通的標在跑。
其次像法拉利,賓士,邁凱輪這種自己賣車的,可以通過廠商的盈利給一些。
法拉利,賓士,還可以依靠賣引擎的錢支持一下。
小車隊還有付費車手,馬諾這樣的,車手要帶著幾百萬的贊助來開車,象徵性的給十幾萬鎊的薪水。當然及其有錢的,也可以老爹出錢來開。有天賦的被大車隊要走好好發展,開不好的燒不起錢就此消失也很正常。
最後是賽事的年終分紅,每年收益的65%用於分紅,法拉利先拿走2.5%。(我這隻有11年的數據)然後法,邁,紅,梅,雷,威再分掉一部分,然後這六位再和大家一起分剩下的。。剩下的平分兩部分:

「項目1」

獎金由排名前十的車隊平分,每支車隊可以得到10%。

「項目2」

獎金則按車隊名次由高到低遞減:第一名項目二中(下同)的19%,

第二名16%,

第三名13%,

第四名11%,

第五名10%,

第六名9%,

第七名7%,

第八名6%,

第九名5%,

第十名4%。

所以很多小車隊根本撐不下去。像以前的喬丹,米納迪這類私人車隊每年賽車都要虧個上千萬鎊還能硬撐十幾年,真是挺佩服的。

好了,花錢。
回想一下05年的豐田,4.2億刀的預算。。。法拉利都燒不起。
一是研發。簡直就是無底洞啊。風洞一開每秒都在燒錢啊。。
二個賽車損耗,各種裝備,來往交通費。一台引擎差不多十幾萬鎊。F1賽車到底有多難開來個視頻,TG主播挑戰F1,其中講到各方面的價格。考慮到06年贊助高,15年比那會的通脹,造價就算個持平吧。
裝備上,現在不讓加油了,光加油機的使用一年也差不多剩下幾百萬,歐元。
想想正常點的F1車隊,起碼兩輛重卡拖車,一大堆的東西加上二三十口子人,每一站都是包機快運,算上保險,也是天文數字了。
三么,工資。當年大舒那會,好像是5000w美金的薪水。這兩年大家都窮了,今年阿隆索拿的是頂薪,3500w歐,不包括獎金。這一個人的工資就差不多佔到車隊一年開支的三分之一了。同隊的簡森巴頓1000w歐。其實算下來,跟NBA那些大佬也差不多。F1的貧富差距很大的,今年大頭拿3500w,最少的梅里只有5w,差了700倍。
四,還有每年交給伯尼和FIA的什麼一大筆錢,反正伯尼是穩賺不虧的。

其餘應該還有季中測試的場地使用費什麼的。

【說客】揭秘:F1賽車到底有多燒錢?
一般當年的經費都是機密,這個網頁說的也還算靠譜~


就自己親身經歷說。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在校大學生玩的塞斯,裡面不包括任何人工費,設備費。

車架車身:常見鋼管車架,採用進口鋼管(同樣質量下性能好點,型號忘了),一輛幾千。車身:模具材料加加工費至少5W左右,手糊拼接這種低精度不算。碳纖維車身整個製作下來過萬也是有的。另一種單體殼,整個成本得20W。

發動機:由於賽事規則限制,多數採用600跟450CC的發動機,採用全新本田的從2W到4W都有,還可能被坑(畢竟見你是學生)。國產的8K到2W吧。

ECU:比較主流採用Motec的,價格1W多到3W都有。感測器看採用什麼質量的,懸架位移常見1K多一個,加上其他的感測器估計得8K或以上。數采:Motec CDL接近2W,ADL接近3W。

底盤:杜蕾斯限滑差速器1W7,Cusco得自製外殼也過W。避震Ohlines接近1W,國產的4K搞定。懸架鋼叉3K,碳纖懸架8K包接頭。Upright用7075鋁加上半軸鏈輪轉向踏板等全部得幾萬。

輪輞四個一萬多,hoosier LC0一條接近2K。練車兩個月加比賽得備3套。共2W。

車上其他小零件還沒算。

車手裝備全部需要FIA認證,全套下來2W。

一年裡全部全新整輛車至少30W開算(這是國內車隊,國外百萬級起,當然國內外指的都是水平頂尖的車隊)


拿f1做例子,本文轉自《汽車之家—啊車文化》 F1是世界上花銷最大的體育運動,相信很多人早有所聞。賽車的設計和製造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工作,而且賽車上的每個部件不能簡單的以價格來衡量。

  但是,從財務的角度要求,每一個部件必須有一個基本價格,不過這個價格只能組裝出一部可以開動的賽車,如果再加上科研費、設計費、風洞實驗費(甚至風洞實驗室的造價)、公開和私下試車費、車隊管理成本等等的話,就組成了F1車隊運營的真實成本,那麼一輛F1賽車比賽真實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揭秘。

  據精略統計,一部可以參賽的F1賽車價格在98萬歐元左右。這個價格只是組裝出一部可以開動的賽車,如果讓一部價值約98萬歐元的F1賽車跑一年的賽事,還需要有大量的配件。全年參賽總費用是......請你調整好呼吸——884萬美元。

  這些數字還是F1賽車的基本費用,如果再加上科研費、設計費、風洞實驗費(甚至風洞實驗室的造價)、公開和私下試車費,上述數字至少翻一倍。而新的數字統計中還不含車損,每次事故都要大幅度提高上百萬歐元的消耗。

  此外,如果真將F1賽車放到賽道上,還得先在國際汽聯交3680萬歐元的押金,嗯,確實是土豪的運動。

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F1車隊因財政狀況退出F1賽場,車隊的研究開發與運營的資金管理越發重要,預算和表現是相輔相成的,財務上的差距在賽車表現上顯而易見,資金最雄厚的賽車跑在前面,運作資金少的則墊後,中等車隊總是在此之間搖擺,下面我們就通過F1官方統計數據,看下這些車隊的運營情況。

1.法拉利車隊

收入明細

1億6千萬英鎊:贊助商,含菲亞特/法拉利

2千萬英鎊:客戶

8千萬英鎊:2012年FOM分成

  說到F1車隊,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法拉利車隊,很多車迷也正是由於看法拉利的F1賽車認識法拉利這個品牌,所以它的名氣應該是最大的一個。無可厚非的是,法拉利車隊也是各個車隊中運營開支最大的一個車隊。

  從給出的數據看來,法拉利的盈利狀況非常的不錯,畢竟法拉利這三個字就是一個活招牌,很多客戶還是非常願意在這裡投廣告的。而且,法拉利引擎還提供給另外的兩支車隊,這進一步讓成本削減了,8千萬英鎊的FOM分成,指的是F1管理收益,又名「伯尼的錢」——會在12個月之後付給符合條件的車隊,它涵蓋了一個車隊整個賽季的收益,這也是車隊很重要的收入之一。

2.邁凱倫車隊

收入明細

1億2千萬英鎊:贊助商

6千萬英鎊:2012年FOM分成

  一級方程式通常都是裝備的競賽,能拿到高額贊助協議的車隊就能在裝備上花更多錢。像引擎的開發,試車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銀子,在去年10支車隊在此方面的總開銷更是達到了3億8千萬美元。

  像邁凱倫這種自身沒有研發引擎的車隊,需要向梅賽德斯購買,花費也是不少的,不過其為有競爭關係的小車隊印度力量和馬魯西亞提供客戶支持,同時與集團共享設施則可以降低了運營成本。因此其邁凱倫盈利狀況還是可觀的,所以說並不是成績好的就能獲得好的收益,還要看車隊各方面的運營情況。

3.紅牛車隊

收入明細

1億1千萬英鎊:紅牛

6千萬英鎊:贊助商

7千萬英鎊:2012年FOM分成

  紅牛的F1運作是由兩個相互交織的公司組成的,紅牛科技,按照紅牛車隊的要求生產賽車和配件,及比賽車隊管理公司。

  英菲尼迪帶來的贊助將抵消(雷諾)引擎費用的增長,除此之外,車隊冠軍獎金從2013年起將帶來每年遞增的5千萬英鎊的收入,儘管會延遲12個月,但是這些錢可以讓紅牛車隊減少母公司的支持,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啊車君認為,紅牛這幾個賽季的成功預示著贊助商們在未來的賽季將掏得更多。

4.梅賽德斯車隊

收入明細

5千萬英鎊:戴姆勒

6千萬英鎊:贊助商

4千萬英鎊:2012年FOM分成

  梅賽德斯車隊在最近一兩年取得長足的進步,特別在今年更是一柱擎天,與其他車隊拉開了巨大差距,雖然官方沒有給出最新的數據統計。

  不過我們通過之前的數據能夠看出,梅賽德斯其實在運營方面偏向頭重腳輕,梅賽德斯GP(比賽運營)和高性能引擎公司都是為梅賽德斯車隊服務,這兩家公司密集的人員成本是梅賽德斯增加預算的原因之一。

5.路特斯車隊

收入明細

3千萬英鎊:基尼資本

4千5百萬英鎊:贊助商

4千5百萬英鎊:2012年FOM分成

  說起這個品牌,啊車君深表遺憾,不僅其在中國生存的狀況就連在賴以生存的F1也是不大樂觀,在大車隊和獨立車隊中間漂泊著,使其管理費用在成本中的比例和大車隊一樣,但贊助收入卻一般般,而且還沒有車隊冠軍獎金的保障。

  雖然不幸,但我們能看到車隊戰績還算不錯,此外,基尼資本帶來3千萬英鎊,而FOM給這支沒有車隊冠軍獎金的車隊分成再帶來4千5百萬英鎊。

  這無疑是對F1商業模式的一種控訴,一支在車隊和車手榜上都具有競爭力的車隊還需要股東貸款才能留在場上。

6.索伯車隊

收入明細

4千萬英鎊:贊助商

3千5百萬英鎊:2012FOM分成

  像蓮花一樣,索伯也在中游徘徊,不過它擁有寶馬時期傳下來的達到製造商標準的基礎建設,然後再加上獨立的預算收入。

  和其他車隊不同,車隊苦於結算賬單的時候用的是瑞士法郎——全球最強勢的貨幣之一,以至於被人為的與歐元掛鉤,但是F1的習慣是用美元統計的。這種差距,再加上過度依賴墨西哥贊助商,是它現在財務困境的根源,一旦和三個俄羅斯企業的合作關係完全步入正軌,預計這些問題可以大幅緩解。

7.印度力量車隊

收入明細

3千萬英鎊:集團公司

1千萬英鎊:贊助商

3千5百萬英鎊:2012年FOM分成

  儘管和索伯的頭條數相同,印度力量的商業模型非常的不同,從喬丹/米德蘭/世爵的管理下一路走來,兩位印度億萬富翁各持有車隊的42.5%,剩下的小部分屬於荷蘭股東。

  印度力量的大部分支持來自於集團公司,馬爾雅的酒業集團和撒哈拉集團提供了1億英鎊預算中的30%,而贊助商/FOM又提供了45%。積分榜的表現也很證明這支車隊正在走上坡路。

8.威廉姆斯車隊

收入明細

3千萬英鎊: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

2千8百萬英鎊:贊助商

3千2百萬英鎊:2012年FOM分成

  和其他車隊不同,威廉姆斯車隊有個特殊的商業模型,它是F1唯一上市的車隊。百分之五十是由車隊創始人Frank Williams持有,工程合伙人Patrick Head有9%,Toto Wolff掌握了15%,員工信託佔3.5%,還有20%是由公眾持有的。

  在今年的表現中,威廉姆斯從印度力量還有索伯三隊的混戰中脫穎而出,也緣於其拿到了和梅賽德斯的引擎合同,並且它有很強的品牌和一流的設施,所以它能牢牢佔據車隊前三甲的位置。

總結

  通過上述車隊的經營狀況,我們知道F1確實是一項燒錢的頂級賽車運動,雖然該項賽事最近被質疑喪失了原有的刺激和快感,其電視觀眾和比賽上座率已經連著好幾年在走下坡路,但啊車君想說的是,F1作為一個巨大的全球品牌,其所有的危機會漸漸消失的(即便是暫時的),因為其運動的精髓才是這個舞台的中心,作為一個車迷,真心希望一個具有全球性的賽車運動可以延續下去,而不被現實打敗。

_________________


http://m.autohome.com.cn/shuoke/27839.html


從哪裡來:
F1的話
分幾個部分,一部分是自己自籌 諸如威廉姆斯和索伯為自己出錢 依靠獲得成績以及積分和常年連續參賽獲得的積分分紅
另一部分是贊助商和冠名贊助商 這個不用說了 身上花花綠綠那麼多呢
還有一個 是法拉利以及其他賽事可能有部分車隊的專屬 叫做資歷分紅
反正就是只要你參賽你就靠著連續六十年參賽的資歷 就能得到分紅
再就是付費車手以及車手背後的贊助商 這個和廠商贊助有點區別但是也差不多
最後就是部分車隊是靠著民用車部分來給F1賽事部門供血供錢的 比如MC 比如窩法 還有梅奔 反正一般自己有民用車的廠商 大多會選擇這樣的路子 靠著F1的名氣能提升自己民用車銷量 然後同時研發也能移植之類的

至於花到哪裡去了:
研發:最大頭的
生產:沒錢怎麼造車
營銷:賣車/賣車身廣告。。。
合作夥伴之類的
然後就是車手/設計師 轉會
還有最後一個勉強算是大頭的部分大概就是賽事罰款了吧。。。
樓上那圖更詳細一點吧大概就這樣


為什麼我沒感覺呢


我一直以為賽車是燒油的。


因為要買電池又嫌充電電池太麻煩


我之前是個業餘車手,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先別說頂級賽事了(F1 MotoGP等等),一般的小賽事就已經非常花錢。

我們之前的賽事固定一個月一場,因為我們只是業餘車手,所以只能利用沒比賽的時間練車及測試。基本上一場練習就是一組輪胎,一堆新零件的更換或升級,有時候不小心當除草機了還要修車。這麼多的花費只為了比賽當天可以更快一點點。各位可以想像就像是每周都進4S店而且所有東西都換最貴的這麼一個感覺就是

頂級賽事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個運動,而是一個娛樂業的狀態,因為他們必須觀眾多寡做收入(包括贊助商也是,成績好的車隊鏡頭出現的多,曝光率高,贊助費就高)。所以在你還默默無名的時候只能想辦法把自己的話題性或成績燒出來,否則是無法支撐這個龐大的費用的


飄過,都不邀我,瞅你!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覺得,其實並沒有樓上說的那麼複雜!
說到錢的來源,我覺得分為兩種,自費,自己掏腰包,那你就是富豪 。贊助。是指商業贊助,其實賽車也是一種商業上的競爭,成績好,用你來打廣告,給你點錢這是應該的!一般來說都是廠商贊助以及一些相關行業的大型企業。
錢燒到哪裡去了,當然是用來運營車隊,提高車隊整體的水平,賽車的競爭力,確保奪冠的實力!這樣又會吸引大量的商業投資,車隊才能長久的運營下去!大型的賽事,車隊的運營方式都是如此!吸引投資-打造奪冠賽車-提高知名度-又將會引來投資!對,就是這麼一個循環的過程!


謝邀。
本人不是搞職業賽車的。嘗試回答。


到哪裡去:
分兩塊,研發成本和運營成本。
賽車整車零部件分為自製件和採購件,並不是所有零件都自己製造。賽車零部件的採購渠道或者供應商基本壟斷,比如輪胎、避震器等;另外採購件的需求量(銷售量)很小,所以單價必須提高,否則供應商難以盈利。自製件的成本也很好,因為都是單件生產,而且為了實現極致輕量化、極高的精度需求,造成特殊材料、特殊加工手段、成品率低,所以成本很高。在研發試製過程中,需要做很多價格昂貴的實驗以及零件試製,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其實關鍵詞就是?小眾、單件生產、特殊工藝。
不太懂賽車隊運營,不做妄評。如今F1車手最高工資以達3500萬歐元,可見一斑,整個賽事需要養活多少人,大家隨意感受下。
從哪裡來:
主要是贊助商。贊助商需要車隊去做廣告(有個別贊助商可能是因為愛好或者是情懷。)和品牌宣傳。贊助商的錢肯定是來自於消費者了。


超速,照相,罰款,扣分


中國車手賽車的錢哪裡來?44%從父母的口袋來,45%自己掙錢成為成功企業家而來,只有1%有人贊助給你。如郭富城。如果有中國車手不屬於這三個答案的,來找我。


車本身造價應該就不便宜,還有各種維護。跑一場下來就有很多部件在更換著。還要有實現這個目的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資。還有。。。。這發動機耗油肯定不小吶


燒到哪裡去?真心的是被燒掉了,別的不說,比賽用的賽車各個都是油老虎,而且要高辛烷的好油。。。一場就能燒不少油


燒油了


破風


推薦閱讀:

F1/DTM 的賽車手們在比賽中是怎麼喝水的?
有個故事講述了F1賽車手在賽道上遇難,一個賽車手朋友拚命去救他,有誰知道這視頻里的歌、以及背後的故事?
每個F1車隊的DRS系統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賽車服穿著不熱嗎?
為什麼 F1 和 WRC 不採用氮氣加速技術?哪些比賽可以採用氮氣加速技術?

TAG:賽車 | 一級方程式賽車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