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伯庸的新書《草原動物園》?


由一段夢境衍生而來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似真又似幻。清朝末年,一名異想天開的美國傳教士帶著一群動物從京城歷經跋涉來到赤峰,在這篇大草原上,他建立了一座吸引當地人注意的動物園。此後發生的事情,卻出乎這位傳教士和所有人的意料。總體而言,這是一部讓我感受到某種南美文學魅力的小說,不知道為什麼,覺得特博爾赫斯。


我是馬親王的粉絲,純度蠻高的。

親王的每一本書我都會在第一時間購買,也看過親王所有的書,包括只有台版的《筆冢隨錄》3和4,被隕石砸出了大結局的《我在江湖》以及雖然親王否認,但我始終覺得應該是他寫的《赤旗寰宇錄》。


對於親王新書《草原動物園》我的評價是:

這是親王迄今為止最特別的一本書,再具體點形容就是,這本書的畫風和其他的書都不一樣。


看完這本書,讀者心裡會有些疑慮,因為每一個有閱讀經驗的讀者,都會意識到,作為一本小說而言,這本書是存在不少問題的。

比如說,書中的人物眾多,各自皆是奇人異士,就在大家期待這些人各顯異能碰撞出火花的時候,故事卻走向終點戛然而止。

人物的情感轉折缺少鋪墊,一個殺人如麻的馬匪,變成沉默做事的園丁,如此突兀的轉變,書中竟無一字對其心理歷程的交待。

劇情衝突的高峰部分,多方勢力的明爭暗鬥,本當是重點著墨之處,卻以極為簡潔的文字和極快的節奏兩三頁帶過,儼然不是小說而是縣誌。


很奇怪是吧。

以親王的筆力和經驗,他不可能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那為什麼他要這麼寫呢?


如果回溯到親王在此前自序中提到,整個故事,源於13年前他做的一場夢,那一切都可以理解了。

這個故事,源自傳教士的一場夢,結束於赤峰居民的集體夢境,而故事本身,也如同一場夢。

夢不就是這樣的吧,一個個熟悉或陌生的人莫名的登場,莫名的消失,前一刻陰雲漫天,下一刻晴空萬里。

在書中,傳教士的一場夢,讓他對赤峰充滿了信仰和嚮往,將赤峰動物園視為其應許之地,穿越萬千艱難險阻,也要到達彼岸。

看這個故事的時候,你會覺得,對親王來說,那個傳教士和動物們如剪影般前行的夢境,也是他的應許之地。

為了這個場景,他不惜捨棄多年文字功底的技巧和本能,儘可能的在抑制自己對故事的掌控,而是讓故事中的人物自己去探索,去互動,並達到最終夢境所揭示的彼岸。


在這本書中,每一章的結尾,都是同樣一句話,「事就這麼成了。」

反覆引用聖經里這句話,無疑是和傳教士的身份和心愿相契合。

並且作為貫穿始終的點睛之句,也能進一步解釋故事存在的諸多疑點。


要有光,於是有了光。事就這麼成了。

要有空氣,於是有了空氣。事就這麼成了。

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初的推動一切成立的心念。


所以,傳教士想要修建動物園,這事就成了。

馬匪想要改變,這事就成了。

赤峰動物園以物質上的毀滅,成就了精神上在赤峰的永續,這事就成了。


親王以這本書,回到了自己的夢境,自己的故鄉,到達了他的應許之地。

而讀者看完這本書,不知是不是會想起,自己童年上學經過的那顆柳樹,樹榦小洞里藏著自己贏來的彈珠。

想起自己曾經和幾個小夥伴商量要做正義的小夥伴,打倒大魔王。

想起自己曾經在某一個深夜想要落筆記錄下生命中那些觸動心靈的感動時刻。


如果有,如果讀者也憶起了自己的應許之地。

這本書就這麼成了。


個人感覺,這是馬伯庸目前成書的作品裡閱讀性最低但文學價值最高的一部作品,一部不像是馬伯庸作品的馬伯庸作品。
以往我們看馬伯庸的小說無論是古董局中局或是三國機密,最大的閱讀樂趣在於文字的「冷、爛、欠」,但最大的天花板也是文字的「冷、爛、欠」。倒不是說要馬親王一個暢銷書作家端起一副作協嘴臉來「文以載道」,但是親王文章缺少點睛之筆,有氣象無神韻確實是一個特點吧。
那麼這本書就打破了這個特點。也許文字一開始在萬牲園的部分還有以往親王作品的小激靈小包袱的話,隨著柯羅威教士一行的啟程,整本書徹底大開大闔起來,後續的白薩滿、瘋喇嘛、馬王廟的和尚等系列人物拋開了過去親王小說依託的歷史人物或冷欠典故等骨架,顯得更為通靈也更為豁達。這一切恐怕只能歸結為作者在這本書里所承載的故鄉情結。這種寫作風格的變化使得暢銷書作家馬伯庸的粉絲讀者可能會水土不服,抑或會被其他讀者感覺為幼兒版的白鹿原、鄉土版的少年派,所以閱讀評價不會太高。
但是,文學價值來看,個人覺得本書和其他親王作品比較起來卻有不同。中國作家大抵都有鄉土情結,彷彿不為這片土地上苦難的人們寫點什麼就對不起自己良心一般。所以,從莫言到賈平凹再到陳忠實,我們可以看到大家們不吝嗇筆墨和想像力的諷刺、揭露、塗抹中國鄉土,但關於鄉土的靈性、美、好的地方,都被文化的批判和批判的文化搞得亂七八糟。而親王這本書雖然不能企及大師們項背,但書中的赤峰顯得美麗、和諧、心胸寬廣,當然最後也有矛盾、但親王筆下的家鄉有夢、有未來,而這恰恰是以往鄉土奇幻之旅未能帶來的。
當你讀完這本書,你感受的不是厚重而是空靈,不是憋屈而是快樂。不是空洞的感慨而是甜甜的回味。
事就這樣成了。


如果不看作者,絕對猜不出這本書是親王寫的。

這本書,與親王的其他作品大不一樣。

印象中,親王總是滿臉壞笑地講著冷笑話,一本正經地玩著敘事技巧,興緻勃勃地布置各種小機關,然後屏住呼吸,告訴我們他創造的這個世界裡一個又一個陰謀。

於是在我們擊節叫好之餘,可能也會暗自不屑地說道:「哼。套路深。」

但在《草原動物園》,沒有了套路,有的只是單純的信仰。

本書講述的是美國傳教士拍走了瀕臨破產的北京萬牲園的動物,帶到內蒙古赤峰傳教的故事。沒有親王一貫喜歡的惡搞,陰謀,政變和奇異世界觀。非常單純。

書里的每個章節的最後一句話都是「事就這樣成了」。這是《聖經》里耶穌創世是的文字。把這句話加在末尾,不但沒有讓人覺得親王又在玩梗,反而讓人感到一種與宗教有關的純粹和聖潔。

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奇幻小說,但其中的細節卻十分寫實,晚清動物園,一路的見聞,赤峰的習俗,大草原上的宗教衝突,一切都歷歷在目,看的出來,親王下功夫查閱了各種地方志。

這是個非常理想主義的故事,一往無前的教師,貪財卻講義氣的車夫,善良的盜夢少女,可以和動物講話的少年,所有人都單純的讓人心疼,像是小時候從收音機上聽來的故事中的人物。但故事的結局卻是當地人民把動物園燒掉了,失落理想主義者們分道揚鑣。

我一直以為這個結尾是整本書寫得最像聖經的地方。救世的耶和華被釘在十字架上燒死,傳教的動物園也在草原永遠的消失了,但信仰是永遠不滅的,就像書里寫的一樣,那一夜,所有的人都夢見了草原上的那個動物園。

看看吧。挺好的。


【書評】《草原動物園》:美國傳教士的東方奇幻之旅

按慣例,寫關於親王的文章是必須先念八字箴言的:

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關於「祥瑞御免」的來歷,可參見天涯老帖:

冒死科普:關於「祥瑞御免」及其他。為了不明真相的圍觀者……

工作後很長時間沒有關注親王了,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親王出了新書《草原動物園》,對這名字毫無抵抗力啊,瞬間感受到了來自大西北草原的烈風!

我坐在那裡,只是坐著,卻彷彿跟隨本書的主角——一位傳教士,和一群動物,跋涉過古老的草原,來到赤峰,建起一座草原動物園……

《草原動物園》故事的源頭是作者馬伯庸的一個夢:

作者對這個夢境念念不忘,把它寫成了一個短篇,登在《人民文學》16年的6月號上。不過,任性的親王吶喊:我對這個故事的傾訴慾望,一篇短篇根本承載不了!

於是,就有了這本長篇小說——《草原動物園》

[胖親王哎,以後咱花錢找個書模行嗎……]

初入京城

在柯羅威教士四十五歲生日過後的第三天,接到了一封來自美國公理會差會的信函。美國公里會差會負責海外傳教事務,每年都向東亞、南亞、中東和非洲派遣許多傳教士,去開拓上帝的領土。這一年,柯羅威出現在中國派遣推薦名單上。

這一年的夏天,柯羅威教士乘坐輪船橫跨太平洋,經上海來到北京,接受為期半年的訓練。半年後,在選擇要去傳教的地點時,他在地圖上指了一個陌生卻莫名共鳴的地名:赤峰

[一座紅如火焰的山峰拔地而起,衝破雲霧,直刺蒼穹。]

為何會和一個陌生的地名有這樣的共鳴?

柯羅威教士堅信這一定是上天給予的啟示。那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會在真正的草原先入地獄,再上天堂。

柯羅威教士準備像他的前輩華國祥那樣靠電影放映機來傳教,用好奇心把蒙古草原的人們吸引過來,可一場大火燒了放映機,也毀了他的計劃。

七天後的一個清晨,他展開《京話日報》,注意到一則萬牲園拍賣園中動物的啟事。

[萬牲園,中國最早的公共動物園,曾是京城一大盛景,在柯羅威抵達北京時已經敗落]

一個異想天開而又絕妙的主意襲來:把萬牲園的珍禽異獸買下來,在赤峰建起一個同樣的園子,豈不是一樣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比電影放映機來得更震撼?

這是個多麼瘋狂的想法啊!「你究竟是為了建動物園而去赤峰傳教,還是為了去赤峰傳教才建動物園?」公里會會督質問他。

柯羅威教士在胸口劃十,說follow my heart。會督閉嘴。

選擇好帶去草原的動物:一頭獅子、兩匹虎紋馬(斑馬)、五隻狒狒、一隻鸚鵡和一條蟒蛇,還有一頭被賜名為「萬福」的小母象。

費了一番周折僱傭了運輸的車行,說服會督簽發介紹信。事就這樣成了。

七月的一個炎熱的清晨,柯羅威教士的車隊出發了。四輛大馬車,還有拴在車後頭的、第一次離開萬牲園的萬福。

一路向北

從北京出發向北的一路都很平整,但也走了足足七天才平安到達承德府。因為介紹信的語焉不詳,這一行人沒能在承德府歇腳,只得來到城外武烈河旁的駐馬石處暫歇。

[武烈河到了冬天不封凍,熱氣騰騰,當地人叫它熱河]

跋涉中的一次小插曲,讓萬福在武烈河的河水中完成了一次完美洗禮,也改變了原定的路線。

車夫老畢為了更早抵達赤峰州,改走木蘭圍場。這一帶人跡罕至,甚至很少看到人類活動的痕迹,教士有一種逆著時間朝著莽荒的古代前進的錯覺。

改動路線帶來的補給危機、塞罕壩隘口處的突發撞車等,時時在提醒讀者這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並沒有那麼美好。

終於,過了塞罕壩的刀豁口,他們來到了草原。

「這裡就是草原,我們的應許之地」

草原上的危機突如其來,他們遭遇了草原上最危險的匪幫「金丹道」。馬匪殺了車夫,而柯羅威藏在海泡子里逃過一劫。

[光緒十七年的金丹道暴動,傷亡十餘萬]

死裡逃生的柯羅威教士從海泡子里出來,大腦空白,身體無意識地走著,陷入了一種虛幻的境界。直到看到車夫絕望驚恐的遺容,他才驚醒,嚎啕大哭。

黑夜降臨,月光飄灑在草原上。恍惚中,似乎有女子縹緲的歌聲傳來。教士為動物們打開籠門,解開繩索,然後一個人朝黑暗走去。不,他不是一個人。

在銀白色的暗夜草原上,一位身著黑袍的傳教士踽踽前行,後面跟隨著一隊來自遠方的動物:大象、獅子、虎紋馬、狒狒、鸚鵡和蟒蛇。在月光的映襯之下,每一隻動物和人都化為一個莊嚴的黑色剪影,走過地平線,走過碩大的月亮,走向草原的深處。

[喜歡這個內封,請忽略被我不小心折的一角]

在經歷了諸多磨難之後,柯羅威教士的好運終於開啟了。他遇到了草原貢親王的侄女薩仁烏雲,帶他走出草原,來到赤峰。

赤峰州

赤峰是一座奇特的城市。這裡有不同的過客:出關的參客、走口的老西兒商賈、翁牛特旗的牧民、光頭的喇嘛、關內的農民、扛著土銃的旗丁護衛與蒙古王爺的依仗。

這種地方,當然少不了奇人異事。柯羅威教士好奇地打量著這座城市:

馬王廟裡同時供奉著佛祖、靈官馬元帥和土地爺,還住著一群酒肉和尚,胖方丈還邀請教士把教堂開去馬王廟,一處供奉,四面神仙——當然,教士謝絕了這個請求;

當民眾抗議野獸威脅城市安全、草原動物園建造計劃陷入僵局時,瘋喇嘛沙格德爾用歌謠說服民眾:「這頭威猛的青色雄獅呦,是文殊師利的坐騎。這頭六波羅蜜的大象呦,是普賢菩薩的靈獸。」——教士拒絕相信這種荒唐的觀點;

楞色寺的喇嘛眼熱當地民眾對神獸的追捧,使詭計阻撓草原動物園的建造;

草原上遇到的薩仁烏雲不止是貢親王的侄女,還是東蒙最後一代可以窺夢的白薩滿,能跳出真正的白海青舞「查干額利葉」;

[「赤峰這個地方,總能匯聚起一群有趣的人,包括你在內。」薩仁烏雲對教士說。]

盧公明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所說,中國人的頭腦里似乎存在著一個開放框架,可以為任何異乎尋常的神跡提供跨宗教的解釋。在他們心目中,不是信仰去解釋任何神跡,而是神跡去解釋任何信仰。

教士被迫接受了這種境況,沒什麼不好的,何況這些「朋友」幫了不少忙。

諾亞動物園

教士決定把這個動物園命名為「諾亞」。名字一經賦予,萬物的聯繫即成。

諾亞動物園建成了,成了當地人的談資,教士也從居民驕傲的眼神中,得到了些許為什麼不遠萬里跑來赤峰的答案。

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這活脫脫就是一個中國草原版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在本書里,不用擔心,進度條還能撐住。

又一次機遇,把通曉動物語言的少年小滿,和當初在草原劫掠車隊的馬匪首領榮三點送到了教士面前。

一個傳教士,一個沉默瘦弱的小孩,一個身材高大、走路一瘸一拐的守園人,組成了諾亞動物園裡奇妙的人員配置。

馬王廟的胖方丈,還有薩仁烏雲,也時常來動物園,偶爾還開起野餐會,當然也少不了薩仁烏雲的歌舞助興。

咦,這故事是要走向《我家買了動物園》嗎?

此時柯羅威教士內心大概想說:「熱鬧是他們的……」

因為柯羅威教士至今沒發展哪怕一個正式受洗的教徒,總堂要求他處理掉動物園,否則將撤銷他在赤峰地區的傳教權,還將剝奪他在差會的成員資格。

「沙地上的動物園已經矗立,它不會被推倒,如同夢無法被奪走。」這是教士的選擇。

還記得之前提到的一直使壞的楞色寺喇嘛嗎?是的,作為本書唯一能稱得上反面角色的存在,他們又來刷存在感了。

楞色寺的老喇嘛得知公理會宣布與柯羅威教士斷絕關係,決定干一票大的。首先,必須扳倒馬王廟。然後,幹掉諾亞動物園。

謠言是最好的利器:

馬王廟的土地爺和佛祖的泥像里藏著母狼的乾屍!這奏是邪教啊!

動物園裡蟒蛇館舍里有一張完整的蛇皮!大蛇化成人形去草原拐小孩,還用西洋邪術把小孩變成動物!

教士終於理解了中國那句古話「壞事傳千里」。從古至今,人類總是喜歡把莫名其妙的恐慌當成智力超群,當一個人的恐慌被一群人放大時,這種蠻力不次於生化武器。

那些曾在動物園裡流連忘返的百姓們,現在卻成了最痛恨動物園的人。

柯羅威教士被撞倒在地,淹沒在人群和煙塵中;

虎賁凜然而出,卻被對面的火槍無情射穿,雄偉的身影轟然倒地;

整個園地都被大火籠罩,很快,這個壽命未滿一年的動物園,就此淪為廢墟。

蹊蹺的是,除了虎賁的屍體,沒有找到教士和其它動物的屍體,萬福也離奇失蹤了。

不少人又開始惋惜,以後再也看不到諾亞動物園了。是的,不會再有第二個像柯羅威教士這種既固執又天真的人來做這種事了。

柯羅威去了哪裡?

當初,瘋喇嘛沙格德爾對柯羅威說:「草原的天空寬闊得很,每一隻鳥兒都可以盡情飛翔。」

也許,此時的他正在草原的天空翱翔?他會後悔當初受了《馬可波羅遊記》的指引來到蒙古草原嗎?

很多赤峰的小孩子,從一出生起,就會做一個關於諾亞動物園的夢,然後在學會說話的同時把這個夢忘掉。

很奇妙,當看到教士和虎賁奮力守護動物園,而人群洶湧而至、槍火無情射擊時,我哭了,有一種悲從中來的無力感。

有人說,《草原動物園》是一部關於信仰的動物寓言,而我卻覺得這是孩童世界(始終保持好奇心和「童心」的教士,通曉動物語言的少年小滿,甚至愛吃肉又懶散的胖方丈,都天真的可愛)與成人世界(躁動不安的民眾,深諳成人世界規則的杜知州等)的碰撞,草原動物園的推倒,就是長大的代價。就像那些赤峰的小孩子,學會說話的時候,就會把關於諾亞動物園的夢忘掉。

作者說,這本書,是他回到故鄉的方式。

而我說,這本書,是我祭奠童年的方式。

http://weixin.qq.com/r/XzukvEfE3RqirQPf925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關注「親切的英子」公眾號,給你最真摯的影評/劇評/書評。


昨晚剛讀完。
簡而言之,讓我想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大象,獅子,蟒蛇,狒狒,斑馬,狼,小滿,馬匪。到底是人還是動物?


謝邀。
雖然鄙人又是膝蓋中槍 但是我要說 QQ閱讀已經跟馬親王合作了
請 支持正版,品質保障。


偶然翻閱,深深吸引,沒有乘興而來,卻盡興而歸。可能這本書從小說的角度有很多的bug,比如說,他的一些轉折並沒有描寫太細緻,有點懵,比如守園人與蛇,守園人如何變成這樣的,但這裡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進行腦補,也是一出大戲。這是一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書,也是我這幾年看過的書裡面最能吸引我的。從沒讀過馬伯庸,不知道他平時是什麼風格,我想,他一定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這本書有些魔幻的味道,每一個主體都很是豐滿,不多不少,恰如其分。這本書關乎信仰,關乎人性,剛剛好。
(當然,只個人觀點)
晚安


之前沒有讀過馬伯庸的作品
在方所時候一下子就被吸引
因為書名五個字就已經透露出了神秘
我也來自草原,所以讀的時候帶著情懷。此書描繪了一個神秘的傳說,一位執著的,理想主義的傳教士帶著自己的執念在那個特別的時代選擇了赤峰作為自己的應許之地。
甚至,傳教士帶著萬福、虎賁、吉祥如意、狒狒、鸚鵡和蟒蛇在月色中靠著歌聲的指引穿過草原的剪影一次次出現在我夢中。
讓我回憶起家鄉
草原,天空很遼闊
每隻鳥,都能飛過


我想問一個很無趣的問題:最後教士和大象去哪裡了?(我這樣問是不是證明我沒有想像力?)


靈感應該來自少年π吧,不過還沒想清楚那些動物分別代表什麼,大象,虎賁可能好對應一些。

待高手來解。


朋友介紹看了這本書,也許是好久沒有完整的讀完一本書的緣故,開始看了幾頁,對我的吸引力並不是很大,甚至沒有多大讀下去的慾望,看到大象萬福的出現和小滿的舉動,略感有點意思。
後來一群人和動物們上路了,一路的風光,突然有點嚮往和他們走一趟,在萬福洗過澡後居然有點驚喜,再到草原上遇到了各種的人和各種的事,突然想知道最後他們怎麼了,只到看完後還沒有回過神來,這是一個亦真亦幻的故事還是一個對夢想的執著的故事。
第一次寫,個人想法,領悟的很少


慕名而來,敗興而歸,實在覺得沒必要看下去。
文筆一般,配不上盛名。故事結構一般,流水之賬。情節安排一般,平淡如水,卻不見真情。
或許參照物不同,對作者的要求高了些;
也或許同網路上那些適合中學生看的書相比,這應該算是一部不錯的網路小說了。


推薦閱讀:

孕期有哪些書籍、APP、公眾賬號可以學習?
如何看待書籍論斤賣的現象?
為什麼金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比古龍改編成影視作品要好?
三毛全集有哪些推薦的版本?
如何評價曹文軒的《根鳥》?

TAG:書籍 | 馬伯庸 | 草原動物園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