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哪些不出名但比較精彩的歷史故事或人物?


我來說一個,番禺沙灣何家,大宗祠留耕堂目前是省重點保護文物,這個家族本身就是傳奇史詩。

這個故事可以從崔菊坡講起,出身廣州的張九齡和崔與之被吾粵父老稱為「二獻」,

崔與之最牛逼的事迹就是端平二年被任為廣東經略安撫使。其時,廣東發生兵變,叛軍圍困廣州攻城,崔與之上城牆安撫亂兵,此時他已經因病隱退,由於他德齒具尊,嘩變的軍士服其恩威而紛紛下跪棄械,兵變其後即告平定。

崔與之的門徒之一就是李昂英,謚號忠簡公,他因開鑿了廣州的文溪而為父老念念不忘。詩文也很有名,李昂英的弟子中有張鎮孫,張鎮孫就是廣州狀元坊得名的來由,張鎮孫最後的結局很悲壯,率領廣州軍民抵抗元軍,以不傷百姓為條件開城,自己被俘,最後在押解北返途中,在大庾嶺自盡。

何家的始祖何德明就是追隨李忠簡公的西賓。沙灣何氏出自廬江,後遷南雄珠璣巷,從廣州遷到番禺沙灣落籍後,何家不斷開墾沙田以擴大自己的土地,佃租和僱傭疍民耕種,同時鼓勵族人子弟努力讀書,家族從南宋末年,經曆元明清民國共和國。

最牛的時候,光大宗祠名下的耕地有近10萬畝,整個廣州二沙島是何家的地。

南宋紹定年間,最初定居沙灣的何氏族人僅有十多人,明初繁衍為四五百人,清末也不過是4000多人。從南宋始,沙灣何氏族人在歷次科舉考試中,除考取秀才外,高中進士的有8人(其中武進士1人),省元1人,舉人35人(其中武舉人5人),副榜13人。為了方便族人在省城讀書,在省城有4家文書院,兩家武書院。明清兩代番禺縣的訓導、教喻等雜佐官基本為他們所把持。

在省城有自己的客棧,碼頭、賭場等產業,沙灣鎮「海防經費」基本由他們全收了,鎮公所也基本上由何家說了算,通過鎮公所何家還發行在沙灣使用的小額輔幣,民國時期有自己的衛隊武裝一個連。日偽國民黨共產黨始終奈他們不何。

1991年普查,沙灣何氏族人約有9000餘人。

有《賽龍奪錦》的作者何柳堂,也有中科院何炳林院士。

------------------------------------------------------------------------------------------------------------------
今天路過財廳前,有感而發加一個。

就是這個,它一直以來都是番禺城的主要官署所在地。

假如你從這裡地點不動,穿越到秦末,以此為起點,按著時間快進鍵,你可以看到如下的事件:

(篇幅關係,我就只寫到元末明初。餘下的放在我的個人公眾號裡面詳細寫吧。)

秦末時任囂病危時把趙佗從龍川召來,在這裡跟趙佗說:「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

之後,歷史的巨輪開始了轉動。

而不久之後,陸賈從西場增槎路那邊走過來和趙佗談笑風生。

路博德和楊仆在南越國末年奪取番禺之時把它燒毀,但後來步騭把它修復過。

所以你也可能在這裡看到步練師的這位同族,以及東吳的呂岱。

虞翻的官署就在這裡往西那麼一點兒。

兩晉時陶侃在這裡面搬過磚。

飲貪泉而留清白的廉吏吳隱之在這裡和盧循對抗。

葛洪在它後面的山上修過道。嵇含在官署裡面寫《南方草本狀》

謝靈運也許在這裡引頸就戮。

很確定,陳霸先在發跡之前在這裡當過幹部。

黃巢攻陷過這裡。

唐名相宋璟擔任廣州刺史時也以這裡為官衙,

杜佑很有可能在裡面撰寫過《通典》的一部分稿件。

劉後主劉鋹在這裡啪啪啪啪過很多波斯美女,

潘美和程師孟曾經以這裡為府衙。程師孟還修築了廣州的西城。

蘇東坡、王勃、周敦頤、米芾、楊萬里、湯顯祖等都曾在它周圍留下過足跡。

崔與之和學生李昂英在退隱之後,住處離它不遠,也許在催鋒軍兵變之時,崔李二人也曾守護在這裡。

張鎮孫是宋代最後的廣州守護者。後來元軍將廣州城摧毀了一次。

接下來就是廖征南和永嘉侯從海路將其收復。

http://weixin.qq.com/r/CUS_phPE9E6LrVfF9xEb (二維碼自動識別)


記得當年看《千秋家國夢》,被許氏家族震撼到,以下百度:
廣州許氏家族
廣州許氏家族是清朝至民國年間存在於廣州市的一個家族。他們的祖先來自潮汕地區。清政府一品官員許應騤,粵軍總司令許崇智,中山大學校長許崇清,魯迅妻子許廣平均為許氏家族人士。

一:歷史沿革

清代乾隆年間,一位名叫許永名(字穎園)的潮汕人到廣州謀生。10年後時年40歲的許永名娶黃姓書生的17歲女兒為妻。婚後第二年生下長子許拜庭,後來又生了兩個孩子。10多年後許永名患病離世,黃氏帶著孩子回到許的老家才發現他另有妻子。她帶著孩子回到廣州,舅父將13歲的許拜庭交給一位董姓鹽商,許拜庭在他手下打工。

一次航海中,許的船隊在海上遇上風暴。同行的3艘鹽船只有許拜庭指揮的船逃出風暴。董姓鹽商為了感謝許拜庭便贈與股份。後來許拜庭獨立,與弟弟一起經營鹽業,成為廣州著名鹽商。嘉慶十五年(1810年),38歲的許拜庭組建剿匪隊參與剿捕海盜,獲得議敘「府同知」加一級,後又獲得「晉封中議大夫」的獎賞。他在高第街的中段買下幾處當時沒落人家的屋宇,打通後連成建築群。從此人們稱這一帶為「許地」。

據資料顯示,許地總面積達900多井,包括家廟、戲台、藏書室、集選樓、七十二晉磚吟館,兩個會客廳,兩口金魚塘,還有花園、假山等,住有22宅(房)子孫。全屋五進深,三十六邊闊。

許氏家族的舊宅以許應騤時期最為輝煌。但清末分產分家後,部分分家開始衰落。到了第五代,產業陸續被子孫變賣。1932年,許崇年辭去南京政府交通部通航政司的職務回到許地,許家已經開始式微。儘管他盡量劃分房產,整理債務,家族內訌依然不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後,許地更為衰落,僅剩下許大夫家廟、許廣平故居、許祥光故居、許應騤故居等建築。許祥光故居成為倉庫,許大夫家廟則變成老人活動中心。許氏家族人士四散世界各地。

二:知名後人

許祥光: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廣州抗英運動領導者之一。

許應騤:進士出身,曾任戶部、吏部、工部、禮部大員,閩浙總督兼福州將軍及船政大臣等職,官至一品。解任後在廣州白鵝潭畔建造了一處私家園林「後樂園」,即現在的後樂園街所在地。

許廣平:魯迅妻子。因自己的身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保護了家族老宅。

許崇智:辛亥革命元勛,粵軍主要領導人之一,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國民政府軍事部長。孫文的重要部下。

許崇清:曾參加辛亥革命,任廣州教育局局長、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等職位。曾三任中山大學校長。

許紹雄:香港電視配角演員。

三:文物維護

位於廣州高第街的許地,是許氏家族曾經的集中居住的地方。其中許廣平住宅是政府確定的文物。但由於缺乏資金維修,建築群損壞嚴重。許氏後人為重建方案奔走紛爭多年,並無定案。


不是特別出名的話,我想起了黃琪翔。

汀泗橋一戰,夜襲敵軍陣地,一路白刃肉搏,最終奪取陣地,吳軍全線動搖。所謂猛將,不過如此。


推薦閱讀: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荀彧?
春秋時期衛國在遭遇災難之後的國力是不是仍然處在鄭魯宋一個檔次?什麼時候恢復的?
蒙古為什麼分內蒙古和外蒙古?
歷史上有哪些「一礦打N礦」取得勝利的戰爭或例子?
李定國能在短時間內「兩蹶名王,震動天下」,而後期卻逐漸敗退,最終兵敗磨盤山,僅僅是孫可望叛變這麼簡單?

TAG:歷史 | 人物 | 傳記文學 | 歷史人物 | 歷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