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葯》一文中最後烏鴉飛走,是什麼涵義?


「烏鴉」的意義是一段公案,必將不斷地被討論下去。

無論用哪種理論來解讀,都肯定要基於以下認知:

1、 本文以夏瑜的被告發、被打、被殺、被吃、被嘲笑揭示了革命者為民眾而死卻不被民眾理解的悲哀;

2、 本文以夏瑜之死和小栓之死表達了魯迅對辛亥革命的悲觀態度。

3、 魯迅的小說沒有閑筆,烏鴉的設定必有意義。


目前學術界、教育界主流的觀點有三種。

第一種我歸納為「象徵說」,即認為烏鴉在文中具有象徵意義,但具體象徵什麼分歧較大。有的研究者認為「烏鴉」象徵反動勢力,烏鴉飛去,象徵反動黑暗勢力的消失。有的認為烏鴉沒有按照夏四奶奶的希望飛上墳頂,有反迷信的作用。有的則認為象徵革命者戰鬥的雄姿,烏鴉飛去又給讀者以前程萬里很有力量的感覺,這種景緻的描寫是作者戰鬥精神的渲染或烘托。也有人把「烏鴉」與「禿樹」聯繫起來理解,認為「禿樹」象徵反動的舊勢力已成為枯枝敗葉,生命不會長久,而「禿樹」上的烏鴉鐵鑄般立著則指堅強的革命者有巨大的力量。《葯》的核心「人血饅頭」極富象徵意義,可以象徵著被殺的夏瑜,可以象徵騙人的中醫,可以象徵迷信、愚昧的舊文化。正因為《葯》中的很多元素能從符號學上進行多種解讀,因此「烏鴉」可以被賦予且將來會被賦予更多的意義。

第二種我歸納為「渲染說」,即認為烏鴉不具有象徵意義,主要是為了渲染陰冷、壓抑的氛圍。這一派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魯迅1935年1月在《致肖軍肖紅》中的一段話:「至於老王婆(蕭紅《生死場》中人物),我卻不覺得怎麼鬼氣,這樣的人物,南方的鄉下也常有的。安特列夫的小說,還要寫得怕人,我那《葯》的末一段,就有些他的影響,比王婆鬼氣」小說中枯草、禿樹與烏鴉一同構成墳場陰冷意境:「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髮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裡,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整個畫面沒有一點生氣,呈現出一種窒息般的壓抑和冷。而最後更是以烏鴉的叫聲反襯出墳場的死寂,以烏鴉的遠去加重了墳場的死氣,使人感到怵目驚心的悲涼和凄厲。《葯》結尾所突出的這種充滿鬼氣的「陰冷」氣氛和整篇文章中民眾對革命者的冷漠,在氣氛上是一致的,從而增強了作品的悲劇色彩及其動人心魄的力量。


第三種可稱為「孝子說」,代表人物是日本著名學者丸尾常喜。他認為:「《葯》里的烏鴉,可以看做雖然背負著自身的不孝與母親的悲哀,但仍堅韌地走向前的『孝子』們意志的象徵。」烏鴉在今天被認為是不祥之物,但在傳統文化中烏鴉其實是一種「孝鳥」。《說文解字注》有:「烏,孝鳥也。謂其反哺也」。《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由於烏鴉常在墳場出現,夏四奶奶便希望在烏鴉身上看到兒子靈魂的化身。但夏瑜決心投身革命,放棄自己的小家,立志拯救全中國這一大家。烏鴉「聽到」夏四奶奶的祈求後筆直地飛向遠方,代表了夏瑜在孝義之間選擇放棄孝,追求義。


2009年,湖北的梅其濤老師提出一種別緻的解讀。他留意到在場的另一個人——華大媽——在烏鴉沒有響應夏四奶奶的祈求後「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擔」的細節,由此分析夏四奶奶和華大媽對待烏鴉的不同心態。夏四奶奶希望烏鴉飛下來,以證明兒子沒有造反是冤枉的。可她不知道夏瑜的確是革命黨,並不冤枉。華大媽則希望烏鴉不要飛下來,以證明饅頭上的血是的罪有應得的惡人犯血,這樣買人血饅頭治病就是理所應當的,從而減輕內心愧疚。可她不知道夏瑜不僅不是惡人,反而是個英雄。更有意思的是,「他們走不上二三十步,忽聽得背後啞——的一聲大叫;兩個人都悚然的回過頭……」兩位大媽聽到烏鴉叫為何都「悚然」呢?她們一定都在驚訝「難道烏鴉真的飛下來了?」結果烏鴉還是不下來,兩人一失望一如願,但都不能理解真正的夏瑜。梅老師認為,兩位孱弱的老奶奶的不同期盼呈現的矛盾又極好地表現了民眾與革命者隔膜的悲哀。


高中語文老師說,她覺得不要想的太複雜了,烏鴉沒有那麼多象徵意義,它飛走,意味著夏瑜母親的希望破滅。
我那時候覺得,烏鴉肯定有象徵意義的,因為對它的描寫有一句「一動不動,像鐵鑄的一樣」,而這句比喻我在《故事新編》的《理水》那篇也看到過,用來比喻跟禹一起治水的漢子們,妥妥正面形象,自有一種正氣在裡面。
所以當時堅信,烏鴉絕非閑筆,必有象徵意義——對夏瑜這些革命者的象徵,雖然他們即使已經付出生命也不能換來哪怕是至親對自己的理解,也會堅守自己的信念,義無反顧地飛向更光明自由的天空。


讀了最高票數的回答 @王振寧 對前三個深表認同 但在最後一個上卻不敢苟同吧
華大媽在這之前看到夏雨墳上的花環就已經產生了不滿的感覺 覺得有人在給一個犯人上墳的時候獻了花環 自己兒子墳上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 這倒不能說是嫉妒 因為兩位母親都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談不上哪個人的狀況比較好受人嫉妒 但在華大媽看來這樣一個最有應得的人墳上有花環自然是不可以被理解的 而與自己兒子墳上光禿禿的一片做了比較 才生出了「一種不足與空虛 不願去深究」 她的心裡並非嫉妒 而是不平的 而夏四奶奶最後說兒子要是沒有罪就讓烏鴉顯靈給她看,實際上烏鴉並沒有飛下來 在華大媽看來應該理解為夏雨就是有罪的 他墳上的花環自然也是他不應該得到的 因此自己心裡也平和了許多 不認為自己的兒子比人家差到了哪裡 才會有「卸下重擔」的感覺 華大媽這兩個反應自然有魯迅的深意在其中 但相比不是因為華大媽為買了人血饅頭而感到內疚才產生的 之後烏鴉飛走的場景也不應該是針對華大媽的這種心態
其實華大媽的這兩個反應相比起以往的受忽視 近幾年來在研究葯一文的學者中間受到了許多關注 但是梅老師的這個解讀在我看來可能是經不住推敲的 小說之所以引人入勝 其要點很大一部分在於人物自身的局限性 但是梅老師在這個解讀上帶著作為讀者的上帝視角去觀察華大媽 將華大媽的心情解讀為買葯後的內疚 而實際上小說中的華家老小是迷信的 他們自始至終並沒有對買人血饅頭這一事件顯示出任何的愧疚 相反花了大價錢買來的饅頭並沒能救活小栓 他們心裡甚至可能會有一點責怪在裡面 退一萬步 華大媽根本不知道這個夏四奶奶究竟是為誰掃墓 也不會將治病的人學饅頭跟夏雨聯繫在一起 這個理論從劇情上來講也是站不住腳的。正如梅老師所說 華大媽的確是不希望烏鴉飛下來的 但原因並不是試圖justify自己買人血饅頭的行為 而是不願意接受有人會給一個有罪的人獻花 卻沒有人關心自己的兒子 如果烏鴉不飛下來 夏雨是有罪的 他配不上墳頭獻的花 那麼華大媽才能安心 放下心裡的擔子 如此解讀在劇情與人物的心理活動上才更加合理 因此我認為梅老師的觀點可能有過度解讀的成分在裡面 強行把烏鴉的意涵聯繫到了作為小說明暗兩線重要線索的人學饅頭上去了 如果從對人物內心的剖析上來看是並不合理的 用這個因素來理解烏鴉飛走 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其他三種 尤其是第三種深表認同 的確從不同文化背景走出來的學者在理解作品時角度可以非常不同 很多時候當對作品的解讀遇到瓶頸時 來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的確可以從一個新穎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有人有過各種解答,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是錢理群的說法:不過是營造蕭索的氣氛罷了。


當時真有一隻烏鴉飛走了。。。。


每次讀魯迅的文章總有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作業要自己獨立完成


我認為,烏鴉只是夏喻母親精神意義上虛假的寄託。正因為有這樣的封建迷信的存在,才讓夏喻這樣的革命者被世俗淹沒。
之前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何魯迅先生不讓那隻烏鴉停下,以此證實夏喻逝世的悲劇意義,從而喚醒母親內心的理智。
後來再讀時,更有體會魯迅先生筆下的智慧。正因為夏喻母親在兒子死後仍不知悔改一如既往地迷信,更應當借烏鴉打破她不切實際的夢。
這是種文字里的智慧。
每每沖讀魯迅先生的文字,總有不一樣的感悟。


兩個人都悚然的回過頭,只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著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
無論你或哀怨或期盼或嫉妒或憎惡,烏鴉的行動也不會有絲毫改變,給人一種「徒勞」的感覺,而這種徒勞感正是辛亥革命給魯迅的感覺。


先生曰:飛走了就飛走了,我怎麼知道怎麼回事?!
(¬_¬)ノ


文學作品的理解不在理,而在情,任何文學具象都隨人通過自己情感代入到作品產生的感受和理解不同而不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公婆都對,因為公有公的情,婆有婆的情!


我認為 烏鴉沒有飛過墳頭,也暗示了世上並沒有神明?


預示著有續集,續集是死囚借吃了」葯」的孩子死而復生,為害人間。


正如樓上所說 魯迅的文章沒有閑筆 設定即有意義,而我們解讀不出或者曲解了罷了只是渲染氣氛一說我認為不太合理


象徵暗示,在古代叫「興」。魯迅生前說過欣賞李賀的話,李賀,字長吉,詩鬼。這篇小說風格也是跟長吉詩風很像。中學課本錄有長吉《金銅仙人辭漢歌》,尾句「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又《秋來》尾句「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氣味都有些陰冷森然。
至於為什麼是「烏鴉」飛走了而不是其他諸如「喜鵲」「燕子」之類,這由作者所寫文章要表達的東西有關。假如,我是說假如啊這裡,假如魯迅能未卜先知幾十年後的今天,中國所取的成就,儘管坊間還有些亂子,但從20世紀到21世紀這百年間,雖有彎路鬥爭戰亂,但總體是向上,向好的方面發展,前進的,只是作為局裡人,不可能提前預知這一切,不免還得吶喊,還得彷徨,不過話說回來,今天的我們中的一部分對時局,對現狀不滿,牢騷,也就能理解文章結尾為什麼有烏鴉存在,只不過文中的烏鴉是在舊社會的墳頭,而今天的烏鴉在某些法律以及友善普照不到的拆遷戶房上。今月古月,今人古人,多年後我們的後人會怎樣討論我們呢。這就是烏鴉的意義。

大道至簡,用有情節的唐詩絕句舉例,比如《江南逢李龜年》,表達哀,所以說「落花時節」。再如王昌齡《送柴侍御
,說不憂傷,所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用術語來講就是「以景結情」會別有韻味,耐咀嚼。
活人幫逝去的作者作分析,本來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這裡以為烏鴉在結尾就是客觀描寫,飛入虛空,直到不見,淡出視野。如果非得做出什麼揣測,就是不知道,茫茫然,也就是魯迅先生說的彷徨。身處亂世,也不只是亂世,何時都是,人本來就是矛盾的,先是癆病,然後是饅頭,接著是墳,然後居然還有上墳,而且墳頭擺了一圈花束。直到「哇」的一聲,回頭時,飛走一隻烏鴉。失望與希望反覆如是循環。
假如魏則西墳頭飛走一隻烏鴉,又該作何解釋呢。烏鴉即是時局,人心吶。位置決定視角。不管如何,生活還得繼續。


我覺得有些東西要的就是那種似是非是的意境,魯迅寫東西的時候也不會去作一篇閱讀理解的再把這句話寫上,有些文章的意向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理解 我們不必去找出其具象所指,但是你也會去思考這到底在象徵什麼呢,到這,就已經足夠了,這種朦朧的感覺最美,別人給的答案都是經過二道咀嚼過,以讀書人的視角去感受一本書,去認可一本書 這本來就是對一本書的尊重,也是作者希望看到的


請不要把魯迅想像成一個無聊的「設局」大玩家,文辭嚴謹、偶爾帶點喻意可能,但不至於沒事弄那麼多謎語給自己的大眾讀者「猜貓貓」。烏鴉一則渲染氣氛,二則顯現民眾的愚昧希望註定落空,僅此而已。


我只想到了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為什麼我們要把精力放在一隻烏鴉上?對於魯迅先生的文章我們理解他的目的就好了,而且魯迅先生寫文章又不遮遮掩掩的,我們不用太關注一隻烏鴉吧。。


推薦閱讀:

研究紅樓夢的意義何在?
金庸小說角色(男主角)里,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有靈感寫不出來怎麼辦?
如何在不洗白反派的前提下,讓觀眾感受到反派的人格魅力?
「中毒後必須和男子交合才能解毒」的劇情最先是誰發明的?

TAG:小說 | 文學 | 語文 | 魯迅 | 語文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