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電影賺錢的不拿獎,拿獎的不賺錢?

如題,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最好能重點回答下拿獎的不賺錢這個事


-
這是個好問題。

快刀斬亂麻,分點來說,力求簡潔:

一、影展屬性不同

比如威尼斯,喜歡在政治上作突破的作品,引伸出來,像同性戀題材,像歷史翻案文章的傳紀,像揭密各種內幕的驚悚片,甚至是情色陷溺的題材,在別的影展不吃香的,在威尼斯常能大放異彩。

坎城(大陸叫迦納),它的屬性又不同了,它更重視電影文本的創新,藝術上的成就,電影能不能夠超脫當下的限制,成為未來影史的照路燈。要在坎城得獎,首先你的技法必需高超,它有一個極深沉的標準在那裡,你的題材再聳動,若是拍的粗略,就別想坎城給你加冕了。

類似上面說的這些屬性,當然它不是百分之百,但,影展「給獎的愛好傾向」是絕對存在的,主要是靠歷史沉澱,加上評審團的組成習慣,共同積累而成。

所以,請一定注意,不是影展得獎片子,一定都合你的味口。(更別說合「主流觀眾」味口了。)

舉一個可能不大準確的例子:台灣、大陸的電影,老得威尼斯,而韓國,卻得能在坎城揚威,由此,可以看出大家的電影工業實力之別。

比如我,我一般不愛看「威尼斯」的得獎影片,那些「題旨深沉」的電影,總叫我打哈欠,打動不了我,但,作為影視從業人員,「坎城(迦納)」的評獎,卻不敢大意忽視。

二、影展浮濫

現在的影展太浮濫了,以前專拍瓊瑤電影的導演劉家昌,在九零年代曾復出過一次,拍了部電影,拿了「開羅影展」八項(還是九項?)大獎。成為圈內人的笑柄。

是的,國際上有一堆可笑的影展,比如馬尼拉影展,那是馬可仕那個愛鞋成痴的老婆,伊美黛整出來的玩意,當年是要「振興菲律賓的電影工業」,給獎很大方,還有鉅額獎金,辦了沒兩年,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色情電影交易會展」。

現在的世界各國,尤其是地方城市,把舉辦影展當作是一個「公關式」的行為,這還算是好的,確實也有些城市辦出名堂了,比如法國的南特,青少兒作品的聖杯,比如韓國的釜山,那是紀錄片的重點,比如大明星勞勃瑞福一個人支持出來的 sundance ,是獨立製片的出頭之地,芝加哥影展,喜歡支持動作片、科幻片等一類,不受其它影展支持的片型,東京影展,則是「青年導演獎」最受世人矚目……。

是的,確實有不少「新」影展,辦的很是成氣候,但,其實有更多的影展,是扯卵蛋。

這些二流、三流、不入流的影展,一般是委託給「展會公司」來承辦,早成為謀利工具,報名要錢,參賽要錢,想進宣傳冊,想登網站,想多大的版面,方方面面都來跟你伸手要錢,得了獎,那獎盃還要你出工本費。

說到底,有太多影展,早已經成為斂財的工具。別以為電影獎是人家捧雙手送來的,沒人運作,沒投入經費,沒花一塊時間交際應酬,想閉著眼睛得獎,不是說絕無可能,但,確實得有相當的福份運氣。

影展,是偌大的生意。那後面是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圈內的人,哪個不知?哪個不曉?

說回正題,正因為各色影展的獎太濫了,所以,得獎與否,跟影片品質,不一定有相對保證關係。

三、說結論吧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相信,影展能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可以在挑選電影上,起到初步的高下分別,前題是,你自己要分辨。不能看到「得獎」二字,就奉為聖旨。

但說到底,上面這個問題,是偽命題。再多提醒一點:

一般,全世界的電影影展,都只評選「播映過的作品」,換言之,是播過的電影,它們才受審,理由很簡單,影展是打分數的,給工作人員嘉勉的,不能成為片商營利炒作的手段。

但,片商會用各種方法,比如小形的公映,假裝自己上映過了,再去評審。評完了,得獎了,那是二次公映。用「影視行業人的自尊」作出發,有尊嚴的影展,是絕不去跟市場發生聯繫的,觀眾愛不愛看我們影展給獎的電影,真正好的影展,根本不在乎,他們甚至會去避免「發生聯繫」。

所以,「影展」得獎,觀眾票房,兩者應脫離關係才是。(雖然它被緊密捆綁,但那是錯的。)

一定記住,影展不為票房而存在,若為票房出發,則那個影展的評獎作品,難脫「媚俗」之物。

也因此,影展得獎影片,不見容於觀眾,可能才是正道,讓觀眾追捧的,不見得就是好物。

-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什麼獎的問題。如果指的是國內的金雞、百花、華表等主流獎項,它們本身關注的就是命中注定不會賣錢的類型——主旋律,這個問題不在電影質量,是獎項傾向的問題。
如果指的是亞洲其他的電影節,東京、釜山、香港金像、台灣金馬等獎項。這些獎項還是具有相當程度的地區色彩,本地傾向還是比較嚴重,不利於大陸影片。而且除了金像之外,其他獎項的文藝屬性還是有點明顯。文藝片眾所周知不容易賣錢。
如果指的是歐洲各大電影節,無論是權威的3大,還是新進入國人視野的聖塞巴斯蒂安、莫斯科、摩納哥等等都是刻意排斥商業片的。這些獎項設置的目的就是鼓勵個人表達的文藝片,所以得獎的肯定不賺錢。
真正喜歡商業片或者說有商業前景的各種影片的電影節在美國,不過聖丹斯和多倫多都是展映沒有獎項設置。就算聖丹斯的觀眾選擇、最佳午夜場等等獎項,也是更多關注英語電影,而且偏好影片尺度略大口味較重。這兩方面,中國電影都無法提供。奧斯卡倒是不排斥商業片,那個門檻有點高。
關於拿獎的不賺錢這件事情。除了前面涉及到的原因,還有獎項本身的商業影響力的問題。現存所有的電影獎項中,具有穩定的、明確的商業影響力的獎項只有奧斯卡(另外聖丹斯在獨立這個領域裡面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只是稍微狹窄)。如果得到奧斯卡的重要獎項(最佳影片、動畫片、導演、男女演員等)就可以大幅提高影片的商業回報。這種提高甚至可以量化,業界認為得到上述獎項平均可以提升一部電影50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如果是最佳影片的提名也可得到3000萬美元的提升。
但是奧斯卡的門檻太高了,主要獎項都針對英文影片,類似於瑪麗昂·高緹雅這樣的法文演技得獎已經非常艱難,外語的最佳影片更是難上加難。在這個方面,中國電影難以企及。
而除了奧斯卡之外的獎項,基本是個榮譽,無法給得獎電影帶來穩定的、巨大的、顯著地商業成功。


全世界一貫的行情吧。少數發行做出色了可以打破。

抽象點說,商業價值不等於製作水準(藝術價值扯太大)。製作水準也不等於可看性。

不客氣點說,大眾的欣賞能力基本就是金字塔,越往上越狹窄。/但其實拿獎了未必就等於是好片。

實際上現實往往是,拿獎的電影因為各種原因,在戲院裏拿不到那麼多銀幕,它的發行宣傳預算也比商業電影少很多。沒有銀幕,沒有宣傳預算,自然難賺錢。比如你走進戲院,發現一共五個院,四個院在放富春山居圖或小時代,剩下一個院在放一個得獎電影還是小廳,時間又不上不下的,吃飯太早,要麼看完太晚。看看海報上又沒明星,那這個電影怎麼賺錢。只有靠賣海外版權了。


非常簡單的道理:中國演員掙錢太容易,沒有演技也照樣出名掙大錢,花時間琢磨演技反而耽誤了同一時間拍3、4部戲+綜藝,誰還花心思去磨練演技。

中國一些演員、鮮肉、明星,就那樣的所謂「演技」+敬業程度,也就是在中國吧,如果去了美國、韓國,是絕對沒飯吃的。


特設一最賺錢獎,可好?


曲高和寡,從俗者眾。


大眾審美和專家審美永遠有差距


這個不是中國電影的問題,全世界的創作行業都有這個對立關係。賣得好的作品未必是好的作品,拿諾貝爾獎的作家賺錢不如暢銷書作家,文化市場機制的需求與文化產品本身的優劣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成正比的,但這並不是說,符合市場需求的就一定是爛作品,而孤芳自賞的東西就一定是曲高和寡,牛逼。好作品一樣能賣得好,電影史上從來不乏票房口碑皆出彩的作品出現。


瞬間想起了同班人馬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和劉鎮偉的東成西就
拿獎找王家衛,賺錢找劉鎮偉


得獎的有多少你看得懂,看的開心,不開心你帶你馬子去電影院看嘛?


藝術與商品 就這麼簡單


荒野獵人好看嗎,很實際但是也很無趣但是小李拿獎了


因為百姓和電影節評審的審美是不同的


電影是為了娛樂,觀眾普遍喜歡爆米花電影,不需要過多思考,場面華麗內容豐富。。有內涵電影不一定大家都欣賞的了,同理某些名作家的畫一般人也欣賞不了,這就是藝術的境界。。。


中國的藝術教育水平低,導致整體藝術素質低,多數觀眾不是在看電影,而是在看熱鬧,獲得國際認可的影片無法在多數觀眾眼中充分展現其藝術價值。從整個國際電影市場看來,而從整個國際市場來看。如果《陽光燦爛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霸王別姬》這樣的電影現在能在中國上映,相信票房也會非常好。


票房高不等於賺錢。事實上,大部分的電影,包括好萊塢幾大大製片廠的電影,都是賠錢的。然而幾大製片廠每年僅靠那幾部十分成功的片子就能將其他片子虧損的錢掙回來。許多獨立電影本身投資就不多,雖然票房看著不好看但是投入產出比很高。所以一定程度上說倒不是說獲獎的片子不賺錢。而是賺錢的片子本身就不多。相比較起來獲獎的片子有更高的比例更賣得出好價錢。


不能什麼都給你了。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叫好不叫座 與叫座不叫好的情況吧。
個人覺得獎項多趨於專業性,而不是觀眾。


我覺得主要還是大眾和那些電影節評審的觀影觀念的兩極分化


中國的好電影都尼瑪被「審查」的老頭子糟蹋了。再好的姑娘,也爛了!


推薦閱讀:

電影《匿名者》(Anonymous)說莎士比亞只是一個劇院里的小混混,其全部作品都出自於一位貴族之手,但是迫於政治壓力無法署自己的名字示人。在學界是不是也確實有這樣的觀點?
電影銀幕和電腦屏幕的大小區別是否會影響剪輯的學習?
怎樣看待王大陸的長相?
有哪些像「時空戀旅人」「怦然心動」這類的小清新電影?
電影《湄公河行動》中有哪些讓你難忘的台詞或片段?

TAG:電影 | 電影獎 | 中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