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展覽算是好展覽?

比如有影響力的前期宣傳、選址恰當、講究陳列順序、附有作品和作者的介紹文字、開幕沙龍、手工藝品大師現場製作等等。
問題延展:你去過的或所知的最糟糕的展覽和最成功的展覽分別是什麼,又有怎樣的感受?


我想先從反面來說:什麼是壞展覽。

1. 個展方面。
最近流行所謂「大師展」,上海就出現了莫奈、梵高、畢加索、達利、雷諾阿、魯本斯的個展。
壞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這些已經世界聞名的大師,展覽就是要看作品的。要以作品為核心。
既然知道大師的名頭會招來人山人海,就要保證觀展的質量。

上海新天地那個梵高展簡直災難。我為什麼要去那裡看梵高的PPT投影?自己在電腦上看不行嗎?
達利那個,上海同時期開了兩個,K11一個、外灘一個。一幅達利的正經名作都沒有(如果說名畫展在世界其他國家,暫且表示理解),但是搞了一堆不是達利的作品,而是「受達利啟發」的一堆裝置算是什麼?

所以個展方面,大師展要突出作品,限制人流、布展上突出作品。不要搞個噱頭,然後掛羊頭賣狗肉。
如果是當代藝術的個展,尤其是新媒體藝術作品,布展質量真的很影響效果。


2. 群展方面。
倉庫式展覽簡直災難。
倉庫式展覽的意思就是,拿來一堆作品(也許是個人收藏或者館藏),反正沒有一個核心的主題。整個空間變成一個大倉庫,作品往那兒一扔,主題沒有、體驗沒有。
今年的典型有K11的《我們》和龍美術館的《她們》,簡直了,名字也類似,一堆東西放一起,生拉硬扯地起了個名字,因為實在不知道起什麼名字了,就「我們」、「她們」,以後估計會看到《展覽》《群體》之類的破玩意。

====================
說說好展覽。


1. 個展方面。
能充分利用空間展示單個藝術家的作品。無論是藝術家的某個項目、或者生平回顧、或者為場館特定創作的新作品。一定要和場館有互動,否則就變成倉庫。
如實撰寫策展理念。真的,胡編亂造的一看就能看出來。

RAM 的張奕滿的展覽就不錯,之前的陳箴也不錯。
龍美術館的埃利亞松也很好。
Leo Xu 的林明弘、劉詩園、aaajiao的那幾個個展都不錯。
CAC 的《靈賦》也很好。

2. 群展方面。
一個藝術界普遍存在的壞現象:作品拿來之後再策展,順序完全搞反了。
很多策展人都是這樣做的,質量可想而知。
應該是先有理念,再有展覽。並且策展理念能夠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穿成一個好的故事和線索,並且強調和場館有互動

======================
總結

所謂好展覽,就是觀者有良好的體驗。
一件作品好不好,除了作品本身,還要考慮到和空間的關係。比如錄像作品放50寸電視上播放和投影到5米高的牆上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別把觀眾當傻子,策展理念要真的表達你的理念,這個不是甩幾個「隱喻」、「內化」、「異化」、「嘗試」之類的傻詞就能彌補理念的失敗的。

路線規劃也很重要。這個和場館的空間很有關係。余德耀美術館做得可以說很好了,但是一個大問題是,那裡的空間結構讓觀展的行走路線非常難受,經常需要多次折返,有時候還會忘記某個展廳。

END


謝 @卜生和竹君邀請(知乎是不是改了邀請時候自動跳出來名單的順序?每次都艾特不到熟人了)

好久沒答題,發現自己掉頭髮了,心裡有些崩潰,答個題壓壓驚。

評價一個好的展覽,個人認為,並不是從單一的泛泛的幾個角度去分析就足夠的,不是簡單的站在觀看者的角度去分析感受就能得出好壞的結論,對於有些展覽而言,就拿當代藝術展覽為例子,它面向的就並不是具有統一審美標準的所有觀眾,雖然很多當代藝術作品和展覽旨在加強所謂觀眾的參與和考慮觀者的感受,試圖重新建立丟失的觀者-作品間的審美及閱讀關係,甚至妄圖使互動成立,但對於不具備一定素質的觀眾而言,他們又怎麼去衡量並不能在觀者自身體系里建立審美價值的作品和展覽的優劣呢?

一,可考量的展覽
尋常的,以參觀者感受為考量標準的展覽(博物館/美術館),我們總能找到一系列的辭彙用以進行所謂的評判,比如,展覽的節奏感、展品的導向、燈光環境的設置、標籤文字的閱讀性和通俗性以及一些展覽場地能達到賞心悅目的細節設置,簡單而言,都是為參觀者而設定的,展覽所服務的目標在此刻從藝術品身上轉移到了觀者身上,一旦我們明白每一個觀眾都是一個移動的『審美髮生場』,我們就能相對好地去為『動態服務』

展品懸掛在牆上,或者置身於某一個引發關係的空間當中,自擺放開始,基本上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而觀者是行動的。優秀的展覽不僅僅是在能清晰地傳達展覽的目的、結合文化主題,將繁雜藝術品很好地陳列和並置在或大或小的空間中,同時也能夠將藝術品投射在每一個觀眾的『審美髮生場』的移動狀態中,觀眾在移動和間歇短暫地停留中獲得類似於自然主義美學家喬治·桑塔耶那早期對於美的定義:『客觀化了的快感』

我們可以略微牽強附會地站在心理分析美學的角度上給出一個有趣的說法,榮格和弗洛伊德二人把『無意識』當作是藝術創作的推動力,『自我』總是被來自意識底層的暗流所左右,『自我』不過是一個事件的觀察者,藝術家的創作就是在這麼一種情況下產生的,並非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浮士德》早就隱藏在德國人民『集體意識』深層,是符合『原型意象』的,而歌德只是幫助它產生了而已。我們試想一下,當自己也處於紛繁的藝術作品、寬闊的展覽空間(在並沒有明顯導向)的情況下,在展廳的入口是左拐還是右拐呢?我們漫步在琳琅滿目的藝術作品當中時,是否也置身於一種『無意識』的狀態當中?而是否正是因為處在這種『無意識』當中,才讓靜置的同樣是被『無意識』催生的藝術作品能在移動的觀者的『場』里發生作用?我們並非要討論榮格充滿原始神秘色彩、宗教色彩的『原型意象』的恰當性,而是試圖給出在這種條件下一個對於展覽的標準:有效地引導移動的『審美髮生場』,讓觀眾有機會置身於『無意識』狀態中,與『無意識』的藝術品確實地發生些審美層次的上的什麼。


事實上,完全被導向所引導的展覽是幾乎不存在的(除非給出一個單面牆張貼藝術品且環形的——出口即入口的展覽空間),多數情況下,我們還是會陷入被藝術品『包圍』的狀態。而過於豐富的展品,卻是會打消這種狀況的,因為它破壞了觀者的『移動』狀態,如果展廳中懸掛太多太豐富的藝術品,觀者被迫停步(被動地而不是主動地),逗留超乎預計的時間(節奏被破壞),過於充分的視覺信息會引導的不好的觀感。而顯然,這是博物館級別展覽(或大型博物館本身)的通病。比如,下圖所示的盧浮宮,太大,太多,太亂,這不是一場審美的體驗,而是一次體力的活計。

至於一些展覽方面的小細節,雖然無傷大雅,但做得不好仍然會對展覽的整體觀感打折,比如15年上海民生美術館的1970來的英國攝影展覽,Label印成白色貼在地上,而地面則凹凸且有漆痕,偶爾為了看作品信息需俯首貼地從白色漆面上著字,大為不便。

二,另外考量的展覽
對於商業畫展,藝術家個展(試圖賣出作品的展覽)和藝博會這樣的『展覽』而言,畫廊、經紀人、策展人應該考慮的自然是突出作品本身特點,伺候好潛在客戶們對於商品的觀感,以及所有配套服務。比方藝博會的大賣家們搞搞vip搞搞酒會,討好討好出手大方,關係和睦的老客戶、大客戶。俗氣些說,對於這樣的展覽而言,能多賣出去些作品,便是好展覽。自然,並不是說展覽布置的考究不重要,重要的藝術品不用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也可以找兩個脆生生,嬌滴滴的助理姑娘往那兒一站,多準備些展品價目表和藝術家介紹,它畢竟還是個變相的『大賣場』。

三,無法考量的展覽
我們在『可以考量的展覽』里分析出來的準則,到了被現代性吞噬的今天卻失效了。以往我們逡巡在藝術展覽品中時,面對的都是靜止不動的作品,在傳統的展覽(博物館)里,我們面對的似乎是時間,作品裡積蓄的時間,時間線上被截取的時間,當有觀眾試圖通過這些作品來獲得超越即時時空的觀感時,有人便說,這其實是一塊巨大的時間的墳墓。

在今日,隨著『劇場』概念越來越侵入到當代藝術的展覽里,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動態影像作品,甚至是將觀者包含其中產生關係的『劇場』(作品)。在影院(或劇場)的場域中,人們的生理狀態是一個靜止的極端(然而電影的動態圖像卻是盡量地去展現高速的物體),而在傳統的展覽當中,我們處於停下來看一眼,停下來看一眼的節奏里。我們凝聚的觀看經驗似乎永遠都是靜態和動態相得益彰的結合。而當形式多樣的當代藝術品在『White box』擺放時,隨之而來的,卻帶來了一種混雜的觀感。

我們需要面對冗長的動態影像作品(在沒有置身於『劇場』的條件下,這樣的經驗隨處可見,在『中國挪用藝術』的展覽里,我看完了一個20多分鐘的視頻,然而在我佇立的這20多分鐘里,並沒有第二個人觀看過超過5分鐘)、需要面對藝術作品的缺席(我們經常會面對藝術資料的在場替代,比如某些行為藝術,或者偶發藝術通過圖像和文字的方式出現在展覽里)、需要時時刻刻警惕藝術家的小花招(聰明的他們可能會用偽裝的民主來誘惑你)……在當代藝術展覽的『White box』里,被強調的,即便不是藝術作品本身,大多數情況下也非觀看者的經驗。甚至很多作品我們通過資料畫冊的詳細文字描述結合圖片,能帶來比在展覽里出席的困惑感要更好的『觀賞經驗』。藝術作品怎麼了?藝術展覽怎麼了?在展覽形式越來越多變的今天,我們怎麼再站在觀者的角度上去衡量一場展覽的優劣?

在這裡可以舉一個正面的例子,今年北京尤倫斯威廉·肯特里奇的展覽《樣板札記》(Notes towards a model opera),展覽本身相當出色,藝術家肯特里奇對於『劇場』的理解是極為出色的,對於『時間』如是,展覽作品(繪畫、裝置和影像)的並置與其說是陳列,不如說是在構造一個個別具特色的『劇場』(對於肯特里奇而言,書本的閱讀也是『劇場』經驗的臨場)。我們並非單純地一個一個『觀看』作品,而是隨著藝術家的引導,置身於一個個的『劇場』中,再次將靜態-動態達到一種平衡。五屏環繞的視頻作品《對時間的拒絕》就給展覽里觀者的視覺觀看模式提出了疑問,場中央名為『大象』的大型機械裝置,彷彿設置了一個對於『時間』度量的標準,與視頻的內容產生關係,劃定『現實』。而無論觀眾置身於『場』的哪一個位置,都會立刻發覺——我們無法同時觀看到這五個屏幕,雖然視頻里的內容相似卻相異(人類試圖計算時間所帶來的誤差伴生的『熵』被觀者的無法同時投出的目光所忽視(消解)掉)——這是當代藝術展覽觀展經驗的普遍現象。(比爾·維奧拉這樣的影像藝術家的展覽也會有相似的經驗,屬於特例。)

在以往,我們用少量時間動態去消化博物館藝術作品的『冗餘時間』(顯而易見,傳統的藝術作品在手工製作上便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這些時間被收攏存放聚集到了一個墳墓里——博物館),而在當代藝術展覽里,『時間』的概念也變得複雜起來。誠然,藝術不能給未來代言,也不能消解過去。置身於『當代性』里,我們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時間』:Raqs媒體小組的時間膠囊、朱塞佩·貝諾里(貧窮藝術)安置在不斷生長長達十年小樹上的青銅手、雷諾·奧古斯特-多米尤勒拍攝的《在1937年4月25日23點59分的格爾尼卡星系的前一天》等等作品在呈現上,可能再簡單不過(一段影像、一段文字或圖片而已)。我們又如何試圖去消解各式各樣隱藏在當代藝術作品當中的『時間』形式?

雷諾·奧古斯特-多米尤勒拍攝的《在1937年4月25日23點59分的格爾尼卡星系的前一天》,2004年作品

鮑里斯·格羅伊斯在《時代的同志》里定義的當下:『在我看來,當下起先是妨礙我們實現日常或非日常計劃的東西——一種防止我們從過去平滑過渡到未來的東西,一種在我們前路上設置障礙,使得我們的希望和計劃時運不濟、落伍過時或者索性無法實現的東西。』是的,使我們的時代——防止我們從過去平滑過渡到未來的東西,是一種與時代做同志的永恆狀態。

我們可以把克爾凱郭爾提出的著名問題當做結束語,以知乎上的方式來提問:和基督做同時代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他的答案是:這意味著對承認基督是救世主感到猶豫。即便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對於『邊緣』的強調,對於『同質』的懷疑,對『遺忘』的抵抗,依然是相伴在藝術家們身邊的信念。我們和時間站在一道,觀眾們和藝術家們一起,是否正在構建一個新的可以用以衡量的標準呢?那我們就帶著猶豫和懷疑,去觀賞今天的展覽吧。


好久沒有回答問題,今天得空兒,剛巧遇見這個問題,想和大家交流交流。有遺漏之處,望大家多多包涵了!這個回答針對博物館日,來的很多觀眾,向我詢問,到底什麼是好展覽?究竟該怎麼看展覽?

千萬別說「展場大,展品多」


假如你在看展時,說出這句話,很抱歉!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你被淘汰了。為什麼?它充分暴露你就是個外行。展場大和展品多,固然是一個好展覽的考量因素,但它們只是參考因素。假設你們在佔地5000平米的展場,來回走動,除了能證明你倆體力好,還能證明什麼?與其花錢買門票,不如直接去逛街。假設有個堆砌1000件藏品的展覽,你們花1天時間,走花觀花地看,不如去看場電影。


Get1 默讀三遍「前言」


什麼是好展覽?一般在展場的入口,都會有一段前言。請仔細讀三遍,讀三遍,讀三遍。為何?前言是展覽的靈魂,是策展人傳達展覽的意圖。即他為何做,以及怎麼做展覽。如果你按照上述方法,去看展覽,表明你開始入行。

以「家量2016上海展」的前言為例,我把「計量」限定在家庭,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這些大家每天都接觸到的事物中,很多是我們熟視但無睹的,比如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談論PM2.5, 但僅僅停留在「環境污染,影響健康」這些很泛的層面,我希望通過一种放大的比喻,讓觀眾以視覺直觀地感受,讓觀眾重新思考熟視但無睹的「計量」。

你們看一下家量展的前言特寫。之後,我交代清楚展覽的結構。例如第一單元、第二單元……。每個單元都會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概述和關鍵詞。

「家量2016上海展」的1單元概述。

「家量2016上海展」的2單元概述。

「家量2016上海展」的3單元概述。看展就像看一本書,一般都是從章節入手,先遠觀其概要,後近距離體味語言的魅力。看展覽,先默念三遍以上前言,細細琢磨其意義,後按照展覽結構,掌握其框架。

Get2 按照動線走


為了繼續升華美好印象,讓你的ta對你產生小小的崇拜,請繼續get2。你們一定要按照參觀動線走。為何?策展人會在動線上,設計些別緻的空間體驗。


一般,策展人需要空間設計能力。他會把自己當作參觀者,模擬動線。比如利用展牆,劃分空間,延長或縮短展線,製造「迷宮」一樣的空間;另外,策展人把自己當成一個魔法師,搭配文字+設計+擺放+燈光+聲音,調動觀眾的視覺、聽覺、觸覺、觸覺的四感,讓展場充滿「氣」場。例如2012年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展」。他的參觀動線,讓人感覺進入日本園林。最大的體會是,剛剛從一線天走出來,又進入一片開闊的草原。

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展」展場動線設計對比圖。

「家量2016上海展」動線設計對比圖。一般跟著動線走,觀眾會有小收穫。我用半透明的遮擋物,攔住觀眾的視線,一眼望不到盡頭。這裡我要嚴肅地裝下X,如果觀眾能心領神會,一定會迅速提升觀展能力。

先解釋下我為何用半透明的遮擋物。你去過蘇州,到過園林吧!是不是經常看到漏窗?就是有各種圖案,能讓你隱約看到窗外景物的漏花窗。這種手法,我稱其為「灰空間」。它是中國傳統園林對遊園者心理總結的經典範式,而我又特別想把「灰空間」應用到動線設計中。因為展覽這種形式來源於西方現代藝術展覽,它有西式的觀賞趣味和制度,被稱為「白空間」。但我認為應該嘗試建立中國的觀賞制度,傳承蘇州園林的透窗,應用於展覽的動線設計。好的展覽動線設計是能讓觀眾體驗急和緩的節奏。

我對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展的動線分析。大家可以看到他非常注重,遊覽動線的急緩設計。


當然,漏窗借鑒不是硬套。我根據展品內容,融合展覽線索的走向,才是上策。「家量展」第一單元「觸手可及」有一個關於面積的展區,探討人生的長度可否用面積來呈現。我懸掛3幅立軸,選擇竹簾作為背景,一可以隱約阻擋視線,二有機融合作品意境。

請給《人生的900個格子》一個大寫的鏡頭。


Get3 細節決定品質


如果觀眾get了第三技巧,恭喜你們!小確幸正在狂奔而來的路上。所謂的細節決定品質,即如何觀察展覽的細節?主要分兩種:展陳方式和布光營造。

這是2014年「迪奧小姐」展覽的展台設計。我稱之為做「加法」,因為海報被安置在疊加的有機玻璃罩子內。

2012年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展。他的展台設計,我稱之為做「減法」。你看到的一個個凹槽是策展人明確所有展品的尺寸後,設計的展槽。

懸掛展示。「家量2016上海展」 把從2L到12L的廚房炊具,以45度前傾被懸掛起來。當然這種方法也是做「加法」。

裸展是當下比較流行的展示方式,能讓觀者近距離觀察對象。「家量2016上海展」將上世紀古董級的晶元實物到最近的晶元用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方式呈現。我希望觀眾了解CPU的規模,摩爾定律發展到今天依舊有效,用這種展陳方式,恐較能回顧這個領域的發展歷程。

還是做「加法」的展陳方式。「家量2016上海展」展示的PH值展品,類似2014年「迪奧小姐」展覽的展台設計。我在牆面加做了一個有機玻璃柜子。

儀式感展陳。這是「家量2016上海展」的重量展區。我開始想用天平放置展品,但天平不適合從輕到重排序一組豆子的重量。且豆子太小,裝在器皿里展示,固然可行,但沒辦法傾斜展示。我最終選擇洗衣板。這不但解決豆子的展示角度,而且用一種特別莊重的儀式感,讓你們重新審視每一顆豆子的重量。

好的展覽,布光特別講究。看原研哉把燈用得如玉一樣潤。這種布光一般對燈的要求比較高。往往先用一個大角度射燈做一個底調,再用點射燈照亮主體展品。此時用玻璃罩在展品上,通過玻璃折射出環境。請你不要做出舔屏狀!

除了用燈烘托展品,另一種布光方法,也令人欣賞。在家量2016上海展,有件關於《日食》的作品。它是一個布光講究的範例。實際上,該展區的主題是面積。偷懶的策展人把紙傘按照從小到大懸掛起來即可。但也有講究點的做法,我通過特殊的燈光布法,營造出日蝕的現場氛圍。


上面的3個技能,如果觀眾有get嗎?要不要像奇點和安迪那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劈情操?帶上ta,優雅地站在一件藏品面前,靜靜地欣賞,有見地叨叨,還有意無意地拍到那個ta,一下就比其他人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規範的事情,前輩們說的很多了。
我手痒痒的說點個人化的感受。
對於我這種常年給藝術展覽打雜的小工來說,好的藝術展覽是有自己的節奏與韻律的,是能除了展出的作品本身傳達的語言,展覽也能清晰傳達作品之間的關係與展覽的觀念。另外,一些硬性的要素要達標,不能在細節上過不去。
所以做一個好的展覽需要的溝通成本很高,主要最後呈現的效果其實是藝術家與策展人和美術館三方協調而成的。
而做一個很應付的展覽,其實硬性的要素也能達標,這就是一個美術館或博物館展覽執行的環節,前期的溝通都是缺乏的,也沒有發揮策展人與藝術家的能動性,那等到現場就務必手忙腳亂,我反正是遭遇了無數次。
至於好壞展覽,看個人喜好吧。我比較喜好之前央美做的李叔同的展覽,給一張畫做了一個展覽,把枯燥的文獻工作表現的挺生動。至於壞展覽,大部分的商業展覽,從宣傳和營銷角度也許贏了,但從藝術的角度都算不上成功,只能算是很成功的商業活動。


就博物館來說,好展覽各有各的好,壞展覽基本都是一樣的。

尤其是對於展覽的內容和表現力來說,不同背景的人群很可能感受不同,無法給出一個「好」的確切標準。或者就文化多樣化來的角度來說,一個展覽肯定無法讓社會所有的人群都說好。

就博物館展覽的程序來說,可以選擇「展覽策劃實施文本的規範性」這個角度來考察「博物館展覽程序」這個角度的好壞,假定某博物館展覽,「策劃案-大綱-內容腳本-形式設計圖-照明設計案-講解詞--開放服務方案-教育方案-宣傳方案-宣傳報告-觀眾調查問卷和報告(展覽效果評估報告)-出版物和研究論文-文化產品策劃方案」這一套文本是完整規矩的,就可以視為是合格的展覽。在合格的基礎上,在某一方面做到讓90%的觀眾認為「好」,我覺得就是一個好展覽了。

最差展覽我提名國家博物館的非洲木雕展,對展品的解釋趨近於零。


謝謝@ 顏寧,這類問題我記得我答過不少。
以下鏈接是相關問題,其中有我的回答,也有前輩們的回答,答主可以瀏覽下。
怎樣評價一個展覽的優劣? - 美術館
如何在現代藝術展中為人們帶來友好且充滿趣味性的信息體驗? - 用戶體驗設計
為什麼藝術類展覽這麼多卻沒有人看? - 美術館

我去過的最糟糕的展覽,一定是k11莫奈展,體驗太差了,作品連個label都不寫清楚,懷疑策展人的水平。還有一個展覽是為了捧場去的,利益相關不能說名字,一面牆的作品密度太大,連上下牆都用上了,都說不好的策展人就是個掛畫的,這種策展水平,連掛畫的都算不上,太業餘了,作品布置方式不好,好好的作品看起來很不帶勁……


美好的事物總能攝人心魄。美,太難定義了,大概就是美吧。

每個人對於文化藝術的欣賞和理解不同。

第一,能夠培養人對藝術的感受力

我嘗試著培養一種主動的對藝術的感受力,而不是對作品本身的敏感。我嘗試著像科學家那樣歸納藝術品,也想像文學家那樣去感受他們,也試圖像藝術家那樣抽象地幻想。

我一直覺得,看展覽、看歌劇、看舞台劇,是一種沉浸式的過程。我現在覺得,感受藝術,比理解藝術更加重要。

看多了,有時會覺得美不美不重要,有趣的、令人感受到某種力量、某些情緒的藝術,比美,對於個人更重要。在展覽中,也有著「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這個事實。

第二,好的藝術展是溫和的現實避難所。

藝術本身和藝術之外,最好看的,還是人吧。

文化並不是出了多少大師,來了多少名家展覽,而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接觸足夠豐富的文化,各種生活方式都是被尊重的。

所有的文藝愛好,都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

請點擊我的個人原創公眾號原文鏈接:

寫在Art Central Art Basel周末之前 | 用什麼樣的姿態去看展?

2017香港藝術節上的《紅樓夢》和《香港家族》

2016我在香港的業餘活動(上) 文學藝術篇/職業發展篇

2016我在香港的業餘活動(下) 節日篇/周末走走篇

三月來香港不看展 不要說自己是文青


個人公眾號ID: yuhe621

擅長自我發現,life project management的手賬三年級生

書籍雜食動物,喜歡classic art performances

seeding rookie with growth mindset

http://weixin.qq.com/r/mDq-p2nEGzRkrS3E92_K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品質量高於一切。
不要迷信藝術家。不要迷信策展人。
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要強迫自己。
因為與作品的交流真的是絕對個人化的體驗。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最重要的是多了解藝術,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和判斷力。


六月的時候去了趟MOMA,被建議從六樓往下逛,於是看到了

然後又看到了這個

再往下走又看到了這個

最後在某一層出口的時候看到了這個!

矮馬,感覺竟然這麼懂我此刻的感受....我和我的朋友都覺得這展覽不錯lol


讓外行人看完離開後依舊有所影響與對陌生領域覺得有些了解


看了一圈回答,覺得題主應該把問題中展覽兩個字換成藝術展三個字,畢竟商業性展覽會才是展覽市場的絕大多數


我看到過這個案例,MO2art這個國外藝術機構策展的,我一開看的時候,也很驚訝,這個藝術展覽顛覆了我對於藝術的理解,因為個人覺得展覽,是靜態的。但是這個展覽的板塊是有互動教學的,油畫也可以現場教學,還是知名的藝術家法國讓·米歇爾,後來百度了一下,原來他在法國香舍麗舍大道也展出過作品,我知道這個大街是很多知名的藝術、潮流品牌的集中地,他還在凡爾賽宮舉辦過展覽,這個地方棒棒滴。在國內已經10年了,不過都是參加專業展覽,但是這個藝術展覽我看完沒有覺得鼓噪,我還拿了簽名!有下次,我也會選擇參加!


個人喜歡看展覽,一直在藝術互聯網行業做,也幫助別人策過展,現在也會和朋友做做展覽項目。對整個展覽從開始有想法到落地收尾都還算了解。

看了贊數比較高的幾個回答,大家回答得都相對專業,當然策展布展有很多專業知識,整體方案設計、燈光、場地布置、調試、學術性等等等等...但我想從另外一個普通觀眾都比較好理解的角度和大家交流這個問題。
我喜歡把展覽比作電影 怎麼樣的電影算是一部好電影呢?雖然這有可能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比展覽就好答很多了,IMBD上評分比較高的電影一般都會比較好看。

按這種類比我們其實也能比較方便的篩選出相對好的展覽,好的電影有哪些基本要素呢?
好劇本、好故事——相當於展覽內容、主題
好演員——相當於藝術家
好導演——相當於常常會被我們忽略的策展人
好觀眾——很多展覽的確是要求觀眾具備一些基本知識儲備的,這個後面會簡單提一下

具體展開一下
先說下前面我排要素的邏輯,是按照大家理解的難易程度來排的(說了要讓普通觀眾都可以分辨「好壞」嘛)。

首先是好內容,這其實是可以歸結到「好導演」那條里的,但畢竟是大家會選擇或者評判展覽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單條提到了最前面。比如我本人會對當代新媒體之類的展覽比較感興趣,那古器物的展覽有可能就不太能打動我,好壞先不說,先期選擇的時候可能就排除了。再細分一些的比如當代的群展,很多時候是在探討某個相對具體的問題的,那麼提出的問題是不是一個好問題(你們可以把提問題看做當代藝術學術性的一個評判標準)可能就直接決定了展覽整體的好壞。比如「你今天晚飯吃什麼?」圍繞這個問題就不太會做出一個好展覽(或許可以?!細思極恐......)
所以相對的,其實大師展(不管當代公認的還是古代的)、古器物展、古文化展這些本身已經經歷過一些時間洗禮的內容是相對穩定的,只要價格合理一般都不會太虧。

好演員,這個其實不用多說,看展覽跟看電影一樣我們是會選明星的,我比較喜歡長相俊俏的老外!個展不用說了,即便是群展,有幾個喜歡的藝術家也能保證你不虛此行。(這也是我基本群展必看的原因),另外和大明星一樣好的藝術家是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呈現的,即便策展方有時候不夠專業但好的藝術家絕不會允許自己的作品以不理想的方式呈現,要麼拒絕出展,要麼會很專業的介入。所以,你要是看到藝術家名單里安尼什卡普、奧拉威爾、詹姆斯特瑞爾、蔡國強這種你就嫁了吧!

好導演——好策展人,擴展點我們可以說好的策展方(按照中國國情)。導演在電影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策展人很多時間被我們忽略,但恰恰是策展人,塑造了一個展覽的靈魂。非常同意前面大神說的對群展的看法,應該是策展人先有想法理出邏輯,再去尋找合適的藝術家、作品,與藝術家的溝通落實中不斷提升展覽的核心價值,最後呈現出理想的狀態。而不是先有一堆作品藝術家,再從裡面找出線索,那就是藝博會或者展銷會,不能算是個藝術展覽,更說不上好。
個展更是這樣,往往要求策展人與藝術家有長期深度的溝通,對其理念有很深刻的理解且贊同,才能很好的展現。
同時策展人還需要了解觀眾,會講故事,他要把自己或者藝術家的理念用合理的方式(展覽節奏、形式、解說內容等等)分解讓觀眾可以理解。

好觀眾, 曾經和一個藝術家朋友聊天,他說藝術作品的最後一步是觀眾完成的,只有當觀眾與作品發生過互動,作品才真正完整。這說的有點玄妙,但我們說「欣賞」本來就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比如現在有個碗擺在你面前,你可能毫無感覺,但如果你是個行家,「哇,是清朝的」「哇,官窯」「嘖嘖、乾隆御用」...然後,味道就來了。雖然用合理的方式讓觀眾理解展是策展方的重要工作,但觀眾本身的鑒賞力依舊是非常重要的,你是不是願意為一個展覽事前做一下功課,也很大程度會影響你的觀展體驗。特別的,關於當代藝術很多時候是啟發式的,是模糊的,這就讓每個觀眾感受到的都不一樣。這時候好壞不但很難區分而且意義不大,我們可以說如果你通過一場展覽有強烈的感受、或領會了什麼這對你來說就是一場好展覽。

還有一些非基本但影響也很大的要素
投入,雖然不一定花錢多就能做出好展覽,但你要「拍大片」資金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資本是有「主意」的,多少會影響最終展覽的樣貌;另外展覽內容與投入相互匹配是很重要的,很多回答里提到被做爛的大師展就是這個原因,曾經看到過某大師PPT展的整體方案,其實是一個互動性體驗性非常強的好方案(這點可能我不同意前面的一些回答,大師展不是一定要有真跡的,你不能因為一部拍梵高的電影不是梵高本人出演就說他是一部爛片吧。出現真跡,那可能叫紀錄片;沒有真跡那或許是故事片。只要不糊弄觀眾混淆視聽,看完之後讓人精神愉悅有所收穫那就是好的展覽。)然而,最終現場呈現簡直是災難,為了降低預算,所有的搭建、設備都極其低劣,導致很差的觀展體驗。這可能是現在商業展覽的一大通病,大家都知道熱IP可以有轟動效應,往往願意投入大量金錢在購買IP或作品版權上,但不知道好的內容其實是要和後期呈現的投入相匹配的,就像你不會請小李子來拍一部投入一兩百萬的電視劇。
這種投入與內容的不匹配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師」展的普遍品質低下。

恩,其他的暫時先不加了,寫得累了,先進段廣告...
其實看一個展覽好壞有個最靠譜的方法就是多看,歡迎下載【空藝術】APP全國展覽諮詢竟在掌握!
好了,我躺遠點...


以昨天開展的成都博物館為例:

好的博物館展覽的核心在於展品本身具有的價值,是否稀缺,是否平常很難見到,如果是稀有的,比如敦煌藝術展,為期差不多五個月,模擬莫高窟石窟,是非常稀有性的展覽,因為即使是前往敦煌也可能不允許遊客進入參觀,此次參展的作品雖然是復刻,但是還原度很高,不少人也慕名前來,僅是為了它的稀有程度;其次如果不是稀有的展品,如安仁古鎮的刨筆刀展,雖然是平常物件,也能以巨大數量和各式形態來吸引遊客。其次,遊客的觀賞應當是動態的、易於接受的,是建立在既有內涵,又利於理解的基礎之上的,主要是需要良好的遊覽路線與視角,展品的合理擺放,一般是以時間軸線為主,我發現好的展示一般會把畫作置於牆面、把器皿置於中間,場景展現置於角落地帶...最後想說,成都博物館真心做得非常好,三星堆也是,強烈推薦大家去看:

不忘放個自己的微信號,希望能認識更多的人一起交流喲…
個人微信號:jsy20131002


為什麼都回答的是藝術品的展覽?
身邊開過好多展覽,都不是與藝術品相關的。比如農機展,國際車展,傢具展等等好多。
印象深的第一個是汽配展,展位多參展人多,配套需求大,還有一點主辦方很強勢(我覺得我要匿名啦)
還有就是農機展,葯展。同樣是參展人多,主辦方自帶服務商。。。特別是農機展撤展的速度猶如部隊一般高效
反面教材:某次化肥展,盛夏悶熱的中部城市展館沒有開空調。。。然後,上午展會開幕,下午人就走光啦(#-_-)┯━┯


s


我從美術來舉例


最近去深圳旅遊,買了張世界之窗的票,進去隨便轉了下
發現有個梵高的美術展,門票30塊錢優惠,原價150
我心想,這麼便宜?反正無聊,進去看看吧
展子不到10米長,兩側清一色ppt,下面還配著一些讓人摸不著邊的講解,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
居然還有很多人對著這些ppt評頭論足的,不乏手扛單反之流


相信許多愛好藝術的朋友們都清楚,去美術展我們要的是畫作中那筆觸帶給我們的震撼與思考
哪怕是偽品,也比這種騙錢的手段好得多

——走了沒兩分鐘便出了展子,一看手中的門票最後有一行字
讓每一個人都能看懂抽象的藝術!
釋然


有人參加的展覽


最大程度方便觀看者,最大化觀看者數量,讓所有想看的人都能看到,讓所有想看的人能隨時隨地看到,不用去展廳也能看到,這樣就是相當成功了,如果能讓觀看者隨時隨地觀看,並且還能相互交流、溝通,相互交換著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就再好不過了。
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我覺得這樣的展覽可以算是好的展覽。
http://zhihu.com/question/www.bgcheck.cn/Index.html?Welcome=235


——展示設計,展覽設計,企業展廳設計 - 廣州大黃蜂展覽設計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像2002年上博「72件國寶展」這種級別的展覽,還有可能重現嗎?
在中國最值得去的民營博物館有哪些?
在國際巡迴展中,有哪些常見的主題或名人?
請問大家去某個展覽/博物館等的具體經歷是怎樣的呢?
在俄羅斯冬宮看到這樣一副天使彈鋼琴的油畫,請問有人知道叫什麼名字嗎?

TAG:藝術 | 博物館 | 展覽 | 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