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院裡的人都顯得很冷漠?在醫院工作以後會不會越來越冷漠?

現在是護生,每次聽案例的時候,都會覺得「現在的社會到底怎麼了?」
親生父母病了都不來看。
兄弟因為醫藥費老死不相往來。
看的太多生死和社會現狀會不會越來越冷漠?


蟹腰!

小嶽嶽事件

幾天前小嶽嶽的一條微博。

讓我感同身受的不是這條微博,而是微博下面的一條評論。

說件真事

就是剛剛過去的幾天,我床上的一個病人去世了,肺栓塞,從發病到最後死亡,不到半小時。

我是第二天查房,看到整個病房都空了,才知道的。

科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有病人去世,就會把病房其他人調到其他床,病房空一天,然後再收新病人進來。

有人會感覺恐怖,其實,沒必要,坦白說,如果不是新病房的話,每一個病房或許曾經都經歷過有人離世的悲傷。

醫生是幹嘛的

「每個人都在排隊邁向火葬場,醫生的職責就是防止有人插隊。」

這句話不知道是誰說的,不喜歡這個回答,太過冷冰冰了。

再說件事兒

朋友的家人得了癌症晚期,我聯繫了好幾個朋友,最後還是沒能拉回來,走了。

後來他請我們吃飯,在飯桌上。

他說,現在我才明白,醫院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疾病和手術,認識醫生唯一的好處就是生孩子吧,因為只有孩子的出生是值得高興的。

我心裡感覺咯噔一下,沒說話,咂了一口酒,特別苦。

嗯,這或許是真的。

再一想,作為一名懂一點泌尿外科和男科的醫生,我雖然不擅長生孩子,但是我擅長如何正確且高效的懷孩子,所以認識我應該也是高興的吧。

再蹭一下

岳雲鵬在微博回復了一下。

最後附幾個我的科普文章,即所謂的乾貨,感興趣可以戳戳:前列腺炎 | 包皮過長 | 隱匿陰莖 | 陰莖延長術 | 陰莖矯形 | 梅毒 | 艾滋病 | 尖銳濕疣 | 擼管與早泄 | 看片與陽痿 | PC肌 | 性商測試 | 晨勃 | 泡沫尿 | 陰莖彎曲

————————————————

更多內容,可以戳戳我的個人公眾號。

裡面會更一點比較實用的文章,14歲以下學生不推薦關注


輪轉某個科室入科培訓,護士長最後培訓完了特意囑咐我們平時工作的時候不要笑得太開心。
起因是因為一個護士老師笑的時候被家長看見,家長就投訴了。
為什麼要投訴呢?
那天是家長探視日,早上十點多家長進來看孩子的時候,看見那個老師在笑,可能他覺得扎心了。(嗯,我孩子病情這麼嚴重,你居然還笑,說好的白衣天使呢,怎麼可以笑呢)

老師為什麼要笑呢?
我們夜班是晚上八點上到第二天早上八點,那為什麼十點多家長還能看見老師在笑呢,因為交班交到了十點多。
老師笑的原因是因為
可以回家睡覺了

嗯,就這麼單純,可以睡覺了。


確切來說……其實醫生對你態度不好是件好事,要麼說明你沒大事,要麼說明你沒急病。

如果我們對你很溫和,但是很嚴肅,而你在急診,那說明病人是諸如心梗腦梗等等要命的急病。

如果我們對你很溫和,但是很嚴肅,而你不在急診,那說明你身上有很嚴重的慢性病,諸如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衰等等。

如果我們對你很溫和,但是不嚴肅,非常溫柔的對待你,而你不在急診,而且你還不知道自己得的什麼病……我相信不管結果是什麼,你都會懷念我們對你「懶得理,快點走,下一個」的樣子。因為這個時候說明,要麼你得的是癌症、肌無力、尿毒症、狼瘡等等慢性絕症,要麼就是……你被莆田系坑了……

我再明確一件事:醫療行業或許是服務業,但是醫生、護士、醫技人員不是服務業從業者。

別搞混了。

————————————————

好吧,既然仇恨都拉了,我就再加三句話:

1.我們不是沒耐心,是沒時間。有時間也不會用在沒必要用的事情和患者身上,因為永遠有更急的患者需要更多關注。醫生的專註力是應急不應重的,因為人體自然會回復,再重的癥狀,如果沒有嚴重疾病,早晚會好,你也什麼都做不了。癥狀嚴重不代表我們需要解決,我們治病,我們不治症。

2.醫生、護士、醫技人員不是服務業從業者,是資源,是嚴重稀缺的資源。如果市場是自由的,現在的醫療市場應該是徹徹底底的賣方市場,可是定價權現在不在市場,所以就只能讓賣方自己找回來了。找回來的方式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社會層次的。

3.沒有經濟基礎的道德要求都是耍流氓。對你如何跟你重不重沒有關係,跟你能拿出的籌碼有關。醫療資源的分配是經濟活動,不應該摻和道德問題進來。

有的人說,我的醫生業務能力很好,態度也很好,你這麼說真的太不好了。我想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且我建議你把群體和個體分開看。以為自己就是整個世界的人,日子最終是不會好過的。

問一句:聽說在西方,大夫每次應病人呼叫來病床前看病人,都要收費,是不是真的?


突然想到我做的一個醫護人員心理健康調查。調查中包含了某個人格測驗。沒有課題,沒有基金,就是我業餘自己做著玩的,像做傳銷一樣在醫院裡到處磨人來填,內容僅僅包括本市的醫護人員,看到這個問題後隨手畫了個趨勢,玩票性質,大家隨便看看。。

我的數據尚未發表,所以隱去原始的數據。

1.外向性:指個體對外部世界的積極投入程度。外向者樂於和人相處,充滿活力,常常懷有積極的情緒體驗。內向者往往安靜,抑制,謹慎,對外部世界不太感興趣。內向者喜歡獨處,內向者的獨立和謹慎有時會被錯認為不友好或傲慢

在醫院待久了好像會越來越內向呢。。。

2.開放性:開放性得分高的人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好奇,欣賞藝術,對美的事物比較敏感。開放性的人偏愛抽象思維,興趣廣泛。封閉性的人講求實際,偏愛常規,比較傳統和保守。開放性的人適合教授等職業,封閉性的人適合警察、銷售、服務性職業等

醫療體制對於熱愛科研的人有雙相選擇的作用,在好幾個節點都會篩掉一部分不愛科研的人,另一部分本身不愛科研的人主動也會離開三甲的體系。科研接觸的多了、工作中接觸的人面越來越廣,所以開放性和學生時期相對封閉的社會比起來比起來也會越來越高吧。

3.隨和性:反應個體在合作與社會和諧性方面的差異。隨和的個體重視和他人的和諧相處,因此他們體貼友好,大方樂於助人,願意謙讓。不隨和的個體更加關注自己的利益,他們一般不關心他人有時候懷疑他人的動機。不隨和的個體非常理性,很適合科學、工程、軍事等此類要求客觀決策的情境。

好像變化不大呢。。。

只是段子,不是乾貨。

坐標軸是什麼,樣本量有多少,論文沒發窩是不會公開的。。。


不是醫院冷漠,而是以很多民眾的素質之低,他們根本感受不到醫院試圖傳遞的溫情。

比如南京鼓樓醫院,有多處體現人文關懷的設計,設計師的理解就是想讓病人在一個溫馨的,得到妥善關照的社區里,而不是聯想到冰冷冷一片的病房。

因此醫院內部不但有星巴克,有商鋪,有超市,甚至還有一座三角鋼琴。就是為了讓病人覺得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得到心靈的慰藉。(其實這樣的理念在國外早已普及了,我第一次去加拿大的醫院也覺得很溫馨)。

但是,民眾是怎樣看待的呢?

更可笑的是,醫院重視通風、透光、節能和私密性結合的外形設計,

到了某些人眼裡就是這樣?

同樣的,還有人質疑這是醫院還是商場。

所以說,人家可能需要的就是醫院那種冷漠感,對吧。

=====

說我不切題的,我就說一句:很多人眼裡的醫院,哪怕一點不如他的意就可以隨意地噴。哪怕是外形這樣已經足夠無足輕重的東西都這樣,你們可以想像關係到生死醫治這些事上,如果不滿意他們會是什麼態度?

如果換了你是醫生,讓你常年接觸各種這樣的人,你會不會心態變化?

我覺得很顯而易見了。

所以,彼此多一份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放個可笑的評論:

設計師如果說就是純為逼格,弄個特立獨行的外形做這樣的醫院設計,你或許可以這樣說。可人家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挂號更方便,病人不用多排隊可以隨時坐沙發休息,寬敞的空間便於內部救助車幫助運送病人。還有我說的病房透氣通風,又有足夠光照,還兼顧私密性。

到你這,什麼叫關設計毛事?

你這不是普通人不理解設計理念很正常,你是這個:


個人覺得不會冷漠,只是,不敢隨便笑了!

舉個栗子吧
有一天早上科室里有個病人去世了,但是我們嚴肅的做了臨終護理,後來科室收病人,和其他病人做治療,都微笑面對,被早上去世的病人家屬看到了,然後把我們科室告了,醫院還調查了我們。

以上,我們真的不敢隨便見一個人就笑了,得學會察言觀色!
——————————————————————————

謝謝贊我的小天使

比心心~~~~
還有,當我們遇到不可理喻的病人的時候,要記住,我們是小仙女喲~~


我先舉兩個例子。


前幾天有個腦梗病人,才40歲,來的時候偏癱很嚴重已經不會走路了,病情完全符合溶栓。
就這樣他還不想住院治療想讓我們給他開藥吃(光吃藥能好才有鬼來)。
我們值班的幾個醫生跟他解釋好久才同意住院。簽了溶栓同意書以後給他做心電圖等常規檢查,他拒絕,怎麼勸怎麼解釋都不做,我當時突然火大了,跟他說既然你這麼不想治療就拔針走吧,反正命是你自己的癱了輪不到我伺候你,然後就讓護士停止配藥,並彙報主任。
主任比我還凶,對他說我們只治可治之人,你要是不信任不配合,要麼出院回家,要麼去上級醫院,別在這裡耽誤時間了。
五分鐘後他的家屬來請我去給他做心電圖,說願意繼續治療。效果還是可以的,癥狀緩解了多半,走路活動沒問題,雖然還是有些言語不清。但當時他要是不溶肯定是要癱的。


今天凌晨的時候,急診送來了個腫瘤晚期的大爺,70多歲,全身早就多發轉移了,最近因為反覆低血糖來來住過幾次院。
這次來我一看,明顯衰竭狀態了,血氧飽和度不到40%,血壓測不到,血糖1.4,靜脈通道都建立不了。大爺已經是意識淡漠,沒有痛苦表情。
我跟家屬說,其實可以準備後事了,如果不治療最多撐到下午。家屬不同意,要求積極治療。
我只好將他又送到了ICU。然後就是心電監護,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導尿等一系列措施。大爺意識恢復,開始痛苦的呻吟著。

第一個病人的時候,我態度不好,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身體不負責。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當時真恨不得拿棒子捶他一頓。
第二個病人,我多次動員家屬放棄,是不想老人繼續受罪。腫瘤晚期是非常痛苦的,而低血糖昏迷致死可以說是最好的解脫方法,大腦處於當機狀態,沒有痛苦。何況強硬救治的預後並不理想。(補充,後來我再上班時去ICU問老人的情況,被告知第二天下午去世了)


做為醫護人員,對病人的家長里短不要太在意。我們做好本職工作就好。
治可治之病,救可救之人,敬畏生命,接受死亡。

我再補充一個小故事。這次我先站在患者角度上講故事,再站在醫生角度說,你們體會下。


我,五十多歲,男,跟老伴還有孫子一起住。有天半夜兩三點,我老伴起床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喊頭暈,還嘔吐。吐得很厲害,一動就吐。我想送她去醫院,可是孫子怎麼辦?他睡的那麼熟,不能扔他自己在家啊。於是我急匆匆的自己跑到醫院裡,準備給老伴拿點葯。
一到醫院我直接跑到神經內科病房去了,我知道這肯定是頭裡的毛病,找專業醫生准沒錯。
護士幫我叫出來了值班醫生,她似乎還沒睡醒。問我有什麼事。
我著急的跟她說:頭暈的很厲害,還吐,要吃什麼葯?
她問我:誰不舒服?人呢?
我說:我老伴,在家呢沒來,暈的太厲害了。
她似乎很不耐煩:不來我怎麼看啊。她暈是怎麼個暈法?看東西轉不?一直轉啊還是發作性的?
我還真不知道,沒想過問這麼細。本來想給老伴打個電話仔細問問,一摸口袋發現走太急忘拿手機了,只好向醫生說借她的手機用。打通電話後她跟老伴說了會兒話,就掛了電話跟我說,
你對象這個頭暈藥物治不了,必須得來醫院。
可是家裡還有小孩要看,來不了啊?吃藥不行?
吃藥效果不好,你拿就診卡了沒,我給你開點葯先試試。
我來的那麼急,也沒辦卡啊。
這時的她顯得很不耐煩了,說那我給你寫個藥名,你掛個號去急診拿葯吧。不管用的話明天再來,來做個檢查。
我謝過她就急忙拿葯去了。現在果然是不做檢查就不能看病了。


我有次值夜班,大概半夜兩三點的時候被護士叫起來,說有個不舒服的來諮詢。我一看是位大爺,就問他怎麼了。
他說:頭暈的很厲害,還吐,要吃什麼葯?
我一看他不像是病人,就問:誰不舒服?人呢?
他說:我老伴,在家呢沒來,暈的太厲害了。
我有點懵,這描述也太籠統了,頭暈可以很多原因啊,治療方法可不一樣,得問仔細咯,就跟他說:不來我怎麼看啊。她暈是怎麼個暈法?看東西轉不?一直轉啊還是發作性的?
果然,大爺也不知道,我就說要不你打過電話去問一下。大爺很不好意思的說他忘拿手機了,要借我的用。我這人不太喜歡給陌生人留手機號,猶豫了下,還是給他了,畢竟病情重要。
撥通後,我仔細問了下鑒別癥狀,大娘應該是耳石症可能性大。這個病機器或者手法複位效果最好,藥物治療效果差。最簡單的辦法是先保持不動,可以暫時緩解癥狀。然後就對大爺說,
你對象這個頭暈藥物治不了,必須得來醫院。醫院裡有眩暈治療儀,轉一下很快就好,不用吃藥。
可是家裡還有小孩要看,來不了啊?吃藥不行?
吃藥效果不好,你拿就診卡了沒,我給你開點止吐葯先試試。
我來的那麼急,也沒辦卡啊。
我真的很無奈了,沒辦卡就沒法開藥啊。心想辦卡窗口就在急診科對面,讓他辦完卡直接去急診科開藥吧,就不用再來回跑了。然後就對大爺說,我給你寫個藥名,你掛個號去急診拿葯吧。不管用的話明天再來,來做個眩暈檢查明確一下診斷。
然後大爺謝過我就走了。唉,半夜起來沒個挂號費不說,還得搭上手機費。

至於我為什麼當時不解釋下心理活動,第一,大爺當時很著急,一心就想拿葯回去給大娘吃,我說多了他也不一定聽進去。第二,我是大半夜被叫醒的,整個人還有點懵,運轉的大腦只能用來判斷大娘最可能的疾病,根本沒有精神多說幾句。我也累啊。第三,我確實是有怨言的,大半夜的來諮詢,好歹給我個挂號費嘛。


人有些像電腦,運行的程序越多,佔用的CPU資源也就越多,產生的垃圾文件會增多,電腦就會卡頓。要想保證運轉速度,就要關閉一些進程,停用一些程序,經常清理磁碟空間。這樣做都是為了確保效率,背負沉重感情的人就像背著包袱趕路,是走不快的。

很多時候,所謂的「冷漠」是醫患雙方關注點不一樣造成的。

同時,醫學的不確定性讓醫生無法對病人及家屬最關切的問題——「能不能治好」,「有多少希望」做出回答,甚至一些問題因為種種醫務人員身不由己的原因需要迴避,這就導致患方覺得醫生在推卸。

醫生要在疾病面前表現出專業的冷靜,否則難以面對生老病死的悲歡離合。在家屬面前,醫生感情沒有做到與他們感同身受,超脫了人之常情。

舉例:

某ITP病人符合收入院指征,接診醫生開具了住院證。因為病房無床位,病人在醫院周邊逗留等床,期間突然半側軀體失去知覺,急診入院。入院後病人病程進展迅速——

首先,這個病人是在等候住院的過程中發病的,家屬很有可能主張醫院存在責任——」為什麼病房沒床位不安排病人在門診先行治療?為什麼沒有對這個家屬都能想到的問題做出預防?「當前用血緊張,來到門診也沒辦法……由於當前的醫患關係緊張,醫生面對這個病人的時候抱著很強的防範心理,在很多時候做出迴避的姿態,讓人感受到推諉的感覺。

神經專業的醫生來會診,做出腦出血的印象診斷,強調要進行顱腦CT等檢查,完善檢查,明確病因。此時病人家屬考慮到腦出血是PLT過低造成的,強烈要求先輸PLT。神經專業的醫生此時忙於交待病情,強調病情危急(家屬:我能不知道病情嚴重么,剛來的時候還能應答,現在都沒意識了),強調相關檢查的必要性,家屬自然理解為「病人都危重成這樣子了,你不搶救,還想著做跟ITP無關的昂貴檢查」。

由於血源緊張,醫生無法得知病人的用血申請能否得到滿足,在跟血庫溝通前甚至不敢給出明確的用血量,以免家屬狀告」沒有給予足夠的治療「,在病人家屬面前自然又是冷漠推諉。

由於病況進展迅速且病情危重,家屬在確診腦出血後極力要求儘快實施手術。這時候醫生要說明手術禁忌:「凝血功能嚴重障礙,想實施手術必須先糾正,否則病人會當場死在手術台上。」這一病情說明讓病人家屬面對了最不願意麵對的事實,自然刺痛了家屬的心。人之常情,這時候有條件的家屬肯定要求」放手一搏「,但是醫生的專業素養不允許做出這種加快病人死亡的事情,只能在家屬的眼中」讓病人等死「。

病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上有老,下有小,家屬在治療方案上存在分歧。如果讓病人恢復可以手術的凝血功能,可能要輸上萬元的PLT,甚至花了這個錢也沒有效果。即便可以手術,病人已經出現腦疝,手術風險大,預後極差。衛生部末代部長陳竺先生教育我們說,當前醫患關係緊張,」如果說群眾為了看一個大病花費很高,但由於醫學的不確定性又治不好,最後人財兩空,心裡肯定會不平衡。「這個時候,醫生在向病人家屬交待病情和治療方案的時候,肯定是要強調風險,壓低預期,滿口的報喪……

在觀察者的眼中,涉及到的醫務人員的辛勞就被冷漠掩蓋了。


在醫院你坐在一大堆被病痛折磨的患者邊敢笑?
活這麼大沒見過這麼不怕死的………


那回我就像是開了醫院的VIP會員,醫生親自帶著我交費檢查拿結果,全程對我的關心的不要不要的,可是呢,那次簡直是我二十年來最恐怖的一天。

在我之前的印象中,每次去看病醫生都是隨便問幾個問題拿倆葯就打發走了,全程正眼都不帶看幾眼的,出來後老擔心給我整錯了。

那次去醫院拍片子,拿給醫生看了後,我第一次感受到醫生的關心,是真丫的可怕啊,詳細的問了我好多問題,還關心我的家庭情況,然後親自帶我去樓上拍CT,中午下班都沒下,在那和影像科醫生對著片子好個勁的研究,出來後一臉關切的安慰我,你們絕對無法想像來自醫生的關心到底是一個什麼感覺,我體驗到了,我一輩子再也不想看見那個醫生了,再也不想。

所以嚴肅挺好的,真關心起來你,你就呵呵啦!


高票全跑題是鬧哪樣……這個問題不是站在病人視角問醫生為何冷漠,而是站在醫護人員視角問是不是大家看多了生離死別就會越來越冷漠,的問題呀!

冷漠詞義:

指缺乏情感、興趣及關切之心。冷漠的人保持著冷淡的態度,或會抑壓著擔憂、興奮、動機及或激情,並失去對生命以及世界在情感、社會、靈性、哲理和實質層面的關心和興趣。

那麼,看多了生離死別,醫護人員是不是會變得冷漠呢,我想應該是的。人的感情都有閾值,看得越多承受能力越強,下次再看到時就越難產生有效的刺激。

知乎上各種醫學生的答題,記得有一個問題是「作為醫學生,你經歷過或者聽老師說過哪些印象深刻的病例。」(貌似是這樣寫的題目吧,記不太清了)

下面很多醫學生寫下了他們見證的生離死別的故事,你可以從字裡行間中看到他們流露的溫情。再看一些執業醫師視角的答案,這種感性的文字就漸漸消失了。

就像初戀的人會特別興奮,每天都在想著對方,失戀了會表現出無比的痛苦,甚至做出許多不理智的行為,而失戀幾十次的相親老油條就顯得不那麼難受一樣,這種「冷漠」實際上是人類對自己的心理防護。醫生護士在無數次見證生離死別後,會建立這種心理防護,讓自己避免過多代入到當事人的情緒中而喪失理性判斷,這個過程是痛苦的,題主問這個問題,說明題主正在經歷這種痛苦。

但在醫院工作久了,表現冷漠的醫護人員是不是就沒有同理心了呢?這顯然又不是的,心理防護機制的建立,避免的是過強的感情衝動,保護的是理性。所以在那些冷漠的臉孔下面,是一個個壓抑住感情,為了解決實際的問題而努力思考的心。

最後講個故事,前段時間鐵哥們兒的媳婦肚子里胎兒不穩定,找朋友圈裡我們幾個死黨江湖救急,其他非醫療體系的朋友一個個送去關切的問候,跟著准爸爸同喜怒,只有我分析化驗指標,解釋情況,幫忙掛產科比較信任的專家的號。因為我全程很淡定,最後那個哥們兒反而罵我冷漠。

所以這種冷漠是好還是不好呢?


題主錯了,其實醫院不是都冷漠,也有充滿愛與溫情,服務周到的醫院啊。

只是任何東西都是有標價的,越抓不到手的東西,往往越貴,就算是微笑,也在無形之中標上了價格。

如果患者想去那種診療時面帶微笑,結束後有穩定的回訪,還能給你拉個問診群的醫療場所,其實是有的,而且現在越來越多。

你看,這是一個某醫院網站。

不僅有展示,還有自動窗口彈出,甚至不用你還沒開口,他們就會貼心地伸出手問問你有什麼需求什麼不舒服。

這些注重體驗感的醫療場所(現在也越來越多)存在於莆田系醫院或者一些私營診所。費用偏高,提高了很多服務費。

比較含蓄的說法是,這些醫療場所面向「對生活質量有追求的人。」

問題是,同樣能治好病,有多少人願意花更多地錢去得到同樣的結果?

親切的態度,足夠大的空間,任你延長的問診時間,類似售後服務一樣的問診群,還給你充會員.......這些都需要錢,然而大多數人去醫院看病,並不捨得花這麼多。

對大多數人來說,病能看好就行。

其實對於公立醫院的我們這些醫務工作者來說,也是如此。

基於這一點,基本上任何師出有名的醫生幾乎都是從公立醫院出來,因為大多數公立醫院雖然服務感低但是專業度和接診率高,而且還價格不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有些甚至低於。

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公立醫院總是供不應求,特別是護士這個缺口,基本上年年缺。

我在婦科當護士的同學,和我一起在醫院實習的時候,有見到她們,基本上就是整天面無表情。有時候剛上完夜班,到了第二天別說笑了,兩眼都是無神的。

而在門診坐診的那些醫生,如果一天只要看幾個人,一個人的費用抵過五六個人,當然沒問題。但是實際上一天下來,都是近百號人的。

所以,這樣工作強度下,整張面部肌肉都在用力緊繃著保持注意力了,完全沒有用來笑的餘力。

不僅要面對工作強度強的壓力,有時還得面臨人心的惡意揣測。

有一次正好去護士站找我同學,跟她閑聊放假的喜訊,難得見她喜上眉梢。這時,正好一個患者進來諮詢問題,見她表情還很輕鬆愉悅,不由得埋怨起來:

「我女兒在裡面那麼難受,你在外面怎麼這麼開心。」

如果大環境下,大家都是一臉嚴肅,突然一個人表情微笑,反而讓人覺得不協調。

你以為醫務人員戴上口罩只是為了阻隔病菌對流么?

在醫院對醫務工作來說,最安全的表情就是面無表情,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甚至為了不讓對揣度臉上的表情,乾脆口罩一天帶到晚,這樣既防菌又防人。

越來越多的患者認為醫務人員應該和外面的服務行業一樣,遵循「顧客就是上帝」的原則。
可是,他們又想花最少的錢,什麼都有得報銷,這合理嗎?

服務行業大多是主動求顧客來消費,而目前大多公立醫院是供不應求,並且任何人去醫院都是由於不得不去吧。

雙方都是不得已而為之,何苦互相彼此為難對方。

醫療行業可以是服務行業,但是這種服務是照護,對病不對人,把病醫治好就是最好的服務。在公立醫院尤為如此。

別說表情冷漠,有時候露臉影響都很大。如果是年輕一點或者長得漂亮一點的人,還經常因為臉被人覺得你只是個瓷娃娃,從而懷疑我們的專業能力。

所以,帶上口罩,就免了這些麻煩。

但是這層口罩下的人難道就真的麻痹冷漠?

見多了生離死別,就會習慣生離死別?

你看那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那歷代昏君,他們何曾不浪漫,但他們對人真的不冷漠嗎;你看那走到黃昏的一對白頭夫妻,他們還沒看慣了生死嗎?

我們很多醫務工作者,其實也和普通人一樣,當他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會因為時間不夠陪自己的愛情而煩惱,也會因為一個小禮物而驚喜。

說起感性,我那些天天跟患者接觸最多的護士朋友就更加感性了,常常一邊因為上夜班皮膚變差而難過一邊又因為搶救成功了一個病人而高興。

有一次我的護士朋友僅僅是因為一個兒科小朋友給了她一顆糖,就激動的發朋友圈感動。

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

醫療這個行業,雖是以情感為出發點,但全程都是靠理智發展。

因為醫學,就是理解生命的科學。

理智告訴我們,你不做這些動物實驗,可能就無法學透;理智告訴我們,當你跟著病人一起哭,那其他等你醫治的病人怎麼辦,理智告訴我們,若我們不看慣生死,還怎麼爭取本來還有一線生機的時間?

微笑可以拯救心情,卻拯救不了生命。

一個人的溫度,不是靠他在做什麼體現,而是靠他做出了什麼體現;

不是纏綿於生離死別,而是奮不顧身地在黑暗中找到希望;

不是時刻保持微笑,而是在即使在自己最疲憊的時候,還想拯救你的心意。

也許你不曾親眼目睹過天使,但這不妨礙你繼續相信他的存在。

雖然現實有時冷漠又狡猾,但只要最後人沒事就好。


在一個三甲醫院為某專家醫生做過志願者。

這個醫生門診的時候,門診挂號系統關閉之前是給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無限加號的。

啥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是上午的門診,那麼正常是12點關閉系統的門診挂號。在12點之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以無限加號,我在的時候最多加到了八十多號,這是半天的一個量。

醫生看門診時候一直都很嚴肅,有時候有病人想插隊或者不聽我們的想混進去。醫生都會很嚴肅的讓他們出去,一次只能有一個病人和他的家屬在裡面,其他人只有排到順序了才能進來。

很多時候我們跟病人或者家屬說都沒用,醫生凶一下他們就自覺出去排隊了。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這個醫生有點怕怕的。

後來有一次,有個急性白血病的小姑娘不知道怎麼掛到我們這裡來了,因為醫生都是看慢性白血病為主,所以急性的就推薦她去另一個科室找那個大夫看。

小姑娘就走了。

走了以後沒多會,五十米外的候診大廳突然有人嚷嚷,小姑娘暈倒了。

正在給患者看病的醫生拔腿就跑過去了……

因為我還沒反應過來,等我跑過去看的時候,一堆人圍著,然後沒看見醫生做了啥,只聽人在那裡說要吃糖什麼的。

我又跑回去診室看看有沒有人有糖,看了一圈沒有,我就又跑回去醫生那邊。

然後這時候小姑娘已經醒了過來,靠在椅子上,臉色蒼白。

也有人叫了醫院那個推車來接小姑娘。醫生就回診室繼續看病了。

上午的號,看到1-2點很正常,下午的號,看到6-7點很正常。
有時候門診開診了,醫生手術還沒做完,一群人在那裡等一兩個小時都有。

然後醫生匆匆忙忙趕過來,給最少四五十個病人看診,開藥,等等。

微笑?不存在的。

笑著跟人家說,你得了白血病嗎?
信不信病人分分鐘哭給你看。

半天的門診,經常不喝水所以不用出來上廁所
確診後,讓病人出來和家屬談治療
來錯了科室,告訴患者去哪裡,不用重新挂號

這就是最大的醫者仁心。


講個故事,負能量慎入。
以前在急診 我是實習生 急診有多忙呢。 我最多一天八小時班能走了三萬多步。
有一天中午,最忙的時候,(因為我們要交班去吃飯,原本八個人上班,只剩四個。) 有一個病人讓我幫他看一下包,他要去廁所。 我一開始沒同意說我很忙,他說 「我一個人在上海,真的沒辦法,拜託你了。」我心軟了下,誰都過得不容易是不,就幫他把包放到了護士站。 過了十幾分鐘,他回來了。期間 我離開了會,他回來第一件事是翻開包,問我:我的電腦怎麼被人動過了,我的錢包里少了二百塊。 我有點懵,加上太忙了,沒好氣的說「你再找找看。」他說「你什麼態度,護士就能拿別人東西了?」 我一下子就快哭了。 周圍人都幫我證明:護士怎麼可能偷你東西呢。 他有點不屑:算了 二百塊就當賞你了,呵呵。 也許換著別的小丫頭可能會忍,我脾氣本來就爆,扔了護士證讓他把話再說一遍。 他沒說話只是打算提包走人。 我拉著他去看了錄像。十幾分鐘錄像我們倆加另外一個老師在那盯了十幾分鐘。 他的包一米之內都沒有人接觸過。 結果就是:他拔針走人,連句對不起也沒說。而我被老師罵的狗血噴頭,讓我以後不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雖然我很少遇到這樣的奇葩,但是通過這件事我覺得還是選擇謹言慎行吧以後。
說句別的,你平時安慰別人一下可能沒什麼,但是如果你穿著白大褂安慰別人一下,患者就把這句話當成救命稻草了,以後你長一百個嘴也辯不清。

還有。 我這麼可愛,他竟然捨得噴我。

靠!!!!!


腫瘤科表示,是的。
見過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必須把心凍硬。

你可能沒體會過守在一個垂死的人旁邊整整一下午,看他全身上下五六個靜脈通道七八瓶液體滴進他的身體里,但是他的血壓還是一個勁兒的往下掉的時候那種絕望。

你可能沒體會過一個相處了好幾天的病號,在出院回家抬上救護車的時候停止呼吸,家屬在車上痛哭流涕,而你手裡拿著他路上要用的兩瓶液體,卻發現他已經用不上了。

你可能沒體會過,勸別人放棄他們的小女兒的治療出院,哪怕這個小女孩兒現在正在病房裡蹦蹦跳跳和護士鬧,但是她家已經付不起醫藥費了,而且已經沒有了治癒的希望。

你可能沒體會過在手術台上搶救病號,五六個人輪流按壓一個小時,拚命希望他能挺過來,主任進來告訴你最後家屬為了醫藥費決定放棄。

你可能沒有體會過,晚上八點多鐘還問你怎麼沒下班的病號,在你第二天交班的時候,聽到的是他昨晚大出血,沒了。

你可能沒體會過,上級醫師告訴你,咱們科,沒有老病號。這一句話讓我牢記到現在,讓我知道自己可能永遠也體會不到救死扶傷的成就感。

你可能沒體會過,走進腫瘤科的病房,那撲面而來的窒息感,但是我每天都能感受到,能感受到一種壓抑,一種讓人透不過氣來的絕望感。

以上我在進科的頭兩個星期的經歷和感受,我把它們都記下來了。


要是跟著一起流眼淚就能把問題解決了的話,我估計我都已經哭幹了。

冷漠點好啊。

冷漠點,別走心。


實習的時候,有一天下午收了一個腹股溝斜疝的老年男性。我問完病史查完體,回去開完了明天要做的檢查給他送去,告訴他去哪做這些檢查。-=≡ヘ(*?ω?)ノ

我本來長得就白白嫩嫩和小孩子一樣,而且說話的語氣也是很溫柔。(我從來沒和病人喊過,換藥什麼的手法特溫柔,大家都誇我,哈哈哈哈)(?ω?*)

「這些是術前需要做的檢查,今天下午可能來不及了,那就明天去吧,早點去還省得排隊,這些檢查在某號樓做,做完之後的結果別忘了給我拿回來,明早床旁護士還有抽血哈。「(??ω??)

「這都是什麼檢查,怎麼這麼多?「(°Д°)

「這個是胸片,看你胸肺部情況的。這個是心電圖,看你心臟的。這個是B超,看你這個包塊的。」(?> <)☆

「我不做這個胸片,有輻射,他們說輻射之後得癌的,你這個小孩問問去看能不能不做?「(|| ?Д?)

「這個恐怕不行吧,這個胸片是術前常規檢查,是為了看你肺臟的情況能不能做得了這個手術,每個人手術前都要做的。」(??ω??)

「誒呀,你去問問嘛,為啥要做這個嘛,有輻射的啊,我肺臟沒毛病的,前兩天剛做的啊!」(′⊙ω⊙`)

我就很為難啊,站在那裡也很尷尬,加上家屬一個勁哄我,我臉皮薄啊,禁不起忽悠,我就說我去問問吧。ε=ε=ε=ε=ε=┌(; ̄◇ ̄)┘

我回去找我老師,他斬釘截鐵的說「那不行」,然後我老師就和我去病房了,他面無表情的說

「這個胸片必須做,不做不能手術。」 (;¬_¬)

「誒呀,我前兩天剛做完的沒有事,再說這玩意有輻射,得癌的啊!「Σ(?д?lll)

「這點劑量沒事的,這個胸片必須做,如果不做手術就不能做了。」 (;¬_¬)

患者和家屬消停了「那好吧。」o(一︿一+)o

那好吧???ヾ(?`Д′?)?彡哎呀,我好委屈啊,剛剛和我較勁那勁哪去了?

這不是欺負人么?看我是個學生,看我是個小孩,就欺負我。(╯&>д&<)╯?˙3˙?

我和他好說好商量地給他解釋,他反倒不領情,還非要對我有一種不信任,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感覺。老師懟他兩句反倒舒坦了?

後來我明白了,醫生有時候就是要在患者面前有種權威。醫生是為了患者,有時患者不懂,可以給你解釋,但是有時候的和顏悅色反倒叫患者感到無所謂的樣子。神聖而不可侵犯到不至於,但是那種權威,還是要有的。

不過,我說的這種權威不是對患者頤指氣使,而是有禮有節的不卑不亢,不能被患者牽著鼻子走,想我當時一樣。雖說可能就有點不近人情的冷漠吧,但是終究也是為了能完全配合醫生的治療。

而且,還有哦,真的不用把醫生態度突然溫柔當成好事哦。只有在監護室門口,和家屬交代病情的時候,醫生真的會和聲細語一點點說明情況,聽不懂的給你畫,而且會不耐其煩生怕不明白。因為病情越危重,給你解釋的就越多,這個道理我想應該都明白吧。

(?′?`?)

也許有人對術前檢查有疑惑,說什麼開大處方,解釋下,這是為了術前評估各個臟器的情況,能不能耐受手術,其他臟器有沒有患者本人不知道和疾病相關的病變。

八版《外科學-圍術期處理》

正好書在旁邊,這就是上面那個病人要拍胸片的原因。


姑娘,別人家父母反目兄弟成仇關你什麼事?你要做的就是做好護理,監測好你們要求的各項生命體征和其他指標,態度要好就可以了。

對於人家的家務事,冷漠是必須的,知道也得裝不知道,只要傾聽並表示理解就可以了。這是你應有的職業道德!不然你怎麼辦?難不成還去當老娘舅介入人家家庭糾紛?

你如果要說世風日下,我只能說,那是你就沒見過什麼叫世風。


前一段時間跟老師坐門診,開了一位80多的老太太,一個勁的問這個葯怎麼吃,老師說了好幾遍,還是不停的問,老師後來直接說走吧,當時覺得老師做法是不是有點不妥,等坐完門診,老師說不是尊重老人,是有些人你對他太好,他就會三天兩頭過來找你,即使他沒什麼難受的,這樣也會影響到其他人就診,除此之外,你對病人越是熱情,他們可能認為你不夠專業,對你呼來喚去的,如果你對他冷漠一點,他會更加尊重你。(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親身經歷)記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話:把每個病人當成要告你的那個人,就會少許多麻煩。實習之後感覺蠻對的!!!


要是有時間我可以搬個凳子坐患者邊上跟他講一天段子!冷漠????

可是...對不起,我夜班十三個小時,微信運動底線一萬步,你每五分鐘跟我說一次你想喝水。冷漠啊,我真的必須冷漠!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忙碌限制了我的熱情。


覺得冷漠那你不了解病患的家庭狀況和經濟條件,兒女帶父母來醫院是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不僅要承受昂貴的醫療費用,還得在工作之餘照顧老人,你每天上了12小時的班接完了小孩還得跑醫院給父母送飯照顧,一天只能睡3,4個小時,有的病重的直接大小便失禁的,請護工又是一筆開銷,房貸,孩子的學費都要錢,而你帶父母看病一個月工資交醫院第二天就沒了,一年的血汗錢撐不過一個星期,這些事情全壓你身上是一種什麼感覺?所以能帶父母看病的都是看感情的,從經濟和時間成本完全是血虧,所以不要簡單看待這些事情,不是人冷漠了,而是社會生存成本太高。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安徽一醫生累倒手術室外喝兩袋葡萄糖補充能量卻被人造謠花患者錢的事?
被同事扒光了或者扒光同事,做手術、檢查、治療是什麼體驗?事後見面會尷尬嘛 ?

TAG:醫生 | 醫院 | 護士 | 醫學 | 醫療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