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李煜的論文 從哪個思路下手好呢?
本篇乃個人整理歸納並發表感想,是我一家之言,因時間字數精力能力等因素限制,考據尚未盡數列出,若有興趣,歡迎詳談。且部分內容偏主觀,情感色彩較濃,還請見諒。另外,若對於以下內容存在異議,請用史料說話,期待質疑。
● 1.李煜不是皇帝:
徐知誥(南唐先主,後改名李昇)在與徐氏兄弟的權力鬥爭中獲勝,吳國廢而南唐立,937年徐知誥稱帝。943年李昇(即徐知誥)駕崩,二月中主李璟即皇帝位。955年後周始征淮南,南唐節節敗退。中興元年(958)三月李璟向後周稱臣納貢締結停戰和約,於是南唐去帝號,稱國主,凡天子儀制,全部降損,廢自己的年號,用後周的年號(《舊五代史》)。甚至為表示恭敬,避後周信祖之諱,李璟更名為李景,並告於太廟。且當宋滅南漢後,後主李煜主動將南唐的官職制度全部改名降等,並將宮殿台閣上代表君主地位的鴟吻裝飾全部除掉,改稱「江南國主」,表示降身屈從(《新五代史》)。故,南唐後主李煜非皇帝,乃國主,或稱國君。
● 2.南唐的滅亡其根本原因或不在李煜:
自古末代皇帝或國君皆背負著「亡國之君」的罵名,李煜也不例外。
南唐中主李璟即位之時,承李昇苦心經營而積累的國力,若處置得當,南唐或許會是另一番面貌 。但是,他既乏決斷之力,又無納諫之明,所信用的馮延巳、陳覺等人爭黨營私,打擊異己,致使面臨大事之時,每每處置失當。此時的南唐已盡失淮南之地,國蹙勢衰無可挽救。私以為,在國家危蹙之時執柄,「悔不識干戈」的李煜當然無法力挽狂瀾,但他依舊憑藉一己之力,讓小小南唐在亂世中苦苦支撐了十五年之久。
● 3.李煜絕無將南唐拱手相讓的想法:
李煜在位十五年,期間,他向宋朝進奉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李煜對於宋朝,身為國君,屈用臣禮,在他,只要能保留南唐的土地平息戰事,不惜降低自己的政治身份,捨棄國主的尊嚴。972年 ,趙匡胤邀李煜入宋朝謝。李煜深知自己如果入宋,便是將南唐拱手相送,宋人兵不血刃便可收得江南。可見,他寧可戰敗作為俘虜,也不肯自動解除武裝去做奴僕。當宋朝大軍壓境,李煜最終採取守城抵抗政策。《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後主)雖外示畏服,修藩臣之禮,而內實繕甲募兵,陰為戰守計。」李煜在送呈趙匡胤的《乞緩師表》中亦表示「儻令臣進退之跡,不至醜惡;宗社之失,不自臣身,是臣生死之願畢矣。」私以為,李煜從未有過將父輩江山拱手相讓的想法。
● 4.關於李煜的生辰:
眾說李煜生於937年七夕,始源於陸遊《南唐書》「太平興國三年六月辛卯殂,年四十二。是日,七夕也,後主蓋以是日生。」蓋,大概,表示推測,並無強有力的證據可言。另,舊曆中七夕乃七月七日(江南等地或為七月六日),皆非六月二十八日,矛盾。故,李煜生於七夕或為誤傳。
● 5.關於李煜的死期與死因:
在如今眾多教科書抑或詞評人物傳記中,李煜皆因《虞美人》一詞遭宋太宗用牽機葯毒死於囚禁之處。該說法主要來源於宋代江休復《江鄰幾雜誌》、宋代王銍的《默記》等,另外明代周亮工《因樹屋書影》、明代陳霆《唐余紀傳》等皆有類似說法。南宋葉夢得(作者存疑)《避暑漫抄》「李煜歸朝後鬱鬱不樂,見於詞話。在賜第,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害。」 江休復《江鄰幾雜誌》一文大概最早提出此一說法,但《江鄰幾雜誌》《默記》等是記載宋代朝野遺聞的筆記小說,其真實度堪憂。後世之作《書影》、《唐余》等亦有照抄前人作品的嫌疑。
另,宋徐鉉(南唐舊臣)《大宋右千牛衛上將軍追封吳王隴西公墓志銘並序》記載「太平興國三年秋七月八日,遘疾薨於京師里地,享年四十有二。」馬令及陸遊的《南唐書》亦明確記載後主為病逝。馬令:「太平興國三年,公病。命翰林醫官視疾,中使慰諭者數四。翌日,薨。」由此知,後主於七月八日患病薨逝,應無大錯。
關於南唐後主的誤傳除以上可能還有許多,但由於個人能力不足,尚無法一一考證。
以上。常言道:「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謠言也就成了事實。野史與筆記小說的趣味程度遠高於枯燥的正史,流傳的範圍也更廣,更易被民眾閱讀接受並口口相傳,以致於真相常常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可能有人會說,網路、百科詞條或百家講壇所載與此相悖,但百科可由網友自行編輯,百家講壇亦無法面面俱到熟知南唐歷史。畢竟後主是一個詞人多於一個歷史人物,史學家多以研究其詩詞文章為主。
其實關於以上所傳謠言,闢謠的言論尚有許多,只是人的意識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一些東西成為主流言論併流傳了千年,豈僅憑一己之力便能扭轉?
我知曉自己人微言輕,但總而言之,「赤子觀事,必然要明辨是非。」我不是這個專業的,說說我希望看到的文章吧,我希望看到把李煜放到更宏闊的歷史中,而不只是文學史中去研究,進而更清晰的去重新認識這個人,他的親友,他繼承的國家和周邊的關係,他所處時代的文化氛圍,政治狀況,軍事狀況,他同時代的人怎麼看他,他又是如何與這些人相處,簡單來說,我希望看到一篇還原那個時代的文章,而不是簡單把他概括為荒淫亡國的君主
蟹邀
我盡量
南唐後主李煜,奈何生在帝王家
說到李煜,大多數人會想到他的詞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人生長恨水長東」,如果李煜沒做皇帝,世上就少了一個有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詞帝。他善詩文,工書畫,無心政事,如果有可能,他或許只想做一個普通人。「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只是,這世上哪來那麼多如果。
詞,在宋朝得以達到頂峰,後人卻把詞帝的稱號送給南唐落寞的李煜。從小就是填詞高手「年少不知愁滋味,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做煙羅,幾曾識干戈」他的詞意境開闊、情感深邃,令後人難以企及。
陳橋兵變,趙匡胤兵臨城下,三代基業拱手江山「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蕩氣迴腸的凄婉背後是一片兵荒馬亂。
「日以煜乎晝,月以煜乎夜」,或許在即位之時,這位曾醉心書畫的皇子也曾有雄心壯志,以煜明志,望能有一番作為,望能成為一代明君。
可是政治畢竟不是他的志向所在。宋廷對其的壓迫更是日漸加深,江南中的南唐,風雨飄搖。
公元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更是於驚懼之時,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國家形勢緊急,縱是李煜憂心似焚,也別無他法。這溫柔江南生長的男兒,也只能日日酣飲,悲歌不已。
公元975年二月,宋師攻克金陵關城。十二月,金陵失守,李煜投降,南唐滅亡。
一般兩個角度:一、其人;二、其詞。然而前人研究已很完備,不必作屋下屋。
畢業論文選題也是關於後主的,我敢說那個角度還沒有其他人研究過,具體是啥就不說了。拿一個因能力不足被我斃掉的選題給題主參考——域外李後主(詞)研究研究。
【順便提一下,「不學安仁卻自驚」醬(我有朋友貼吧id也是這個,應該不是我的小夥伴吧TAT)說的1、4、5我覺得都算是常識……
關於李的研究應該很多。
提供兩個視角,一,李是令詞高手,他和小山易安納蘭等區別在哪,從構思,個性,用語,意境等方面入手。
二,查下李詞詞頻,看看李最喜歡用哪些字和詞,這和李個性和風格有什麼關係。
兩點可以分開寫,也可以合成一篇論文。
論文主題問導師不問知乎。
推薦閱讀:
TAG:李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