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姜夔的「波心蕩、冷月無聲」是警句?
如圖,想知道「平易中有句法」該怎樣理解(?????????)鞠躬~
首先,一切詞話詩話都只是看著玩的,僅供參考,做不得真。它是對某一個人某一時刻產生的某一感覺所做的記錄,僅代表那一個人那一時刻的那一種感覺,並不一定適用於全部。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變化,都可能引起最終感覺的變化。
故而,我們做批評時,首先得自己建立一個審美體系,而不是簡單地寫自己的感覺。像古代詞話詩話的論詞,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印象式批評,是讀到精妙處大嘆三聲「好」。哪裡好呢?可以展開一下想像——湖心的那一輪月,靜靜地隨著波紋蕩漾開來。一切盡在不言中,事後的美妙處唯有體會過的人才能察覺。這一畫面於玉田而言,可能真的是非常觸動的,畢竟後半生在元朝度過,亡國之痛黍離之悲,一旦被勾起……
這裡的《詞旨》是指元朝陸輔之所撰的《詞旨》。是書對何為警句是有解釋的。書云:「名詞之意遠辭雋者,名曰警句,凡九十二則。」但這個解釋卻十分寬泛和模糊。書中所舉的九十二則例子,也很難歸納出明確的特徵。警句蓋意蘊悠遠之佳句,同時這些句子又不以對仗、鍊字等技法為勝。
《四庫提要》云:「元陸輔之撰。輔之有《吳中舊事》,已著錄。是編陳繼儒《續秘笈》中,以為《樂府指迷》之下卷。此本載曹溶《學海類編》中,則題曰詞旨。莫詳孰為本名,孰為改名。明自萬曆以後,詐偽繁興。所纂叢書,往往改頭換面,不可究詰。曹溶生於明末,故尚沿積習,以侈儲藏之富也。其目一曰詞說;二曰屬對;三曰樂笑翁奇對;四曰警句;五曰樂笑翁警句;六曰詞眼;七曰單字集虛;詞不可解,似有殘闕;八曰兩字;則有錄無書矣。其言皆無甚高論,佚不足惜。」可見,四庫館臣認為此書不甚高明。
因此,以我之見,該句為何為警句實在不必糾結。
不想從語文學的角度分析。白石的詞並不是幾句話能夠說清楚的,只簡單說說個人理解吧。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若翻翻《白石道人歌曲》,會發現其中寫月的句子極多,可以說他對月是有特殊感情的。
僅憑個人記憶,舉幾個例子: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
「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酺初賜。」
……
其中前四句寫合肥女子,第五句是寫南宋偏安後的武昌。
這首《揚州慢》是白石二十一歲的自度曲。他這年經過揚州,彼時距離金人南下已有多年,曾經極度繁華的揚州仍未從戰亂中恢復生息,反而是「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序言中還有這麼一句:「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黍離》是《詩經》中的一篇,是一位周大夫行役路過鎬京,看到埋沒在荒草中的舊時宗廟遺址,有感於周室的顛覆,寫下了「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的句子。黍離也就成了亡國之悲的代名詞。
全詞通篇多處化用唐代杜牧的詩句,由杜牧時揚州的繁華與今天的衰敗對比。這一句「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也不例外,出自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揚州名勝二十四橋雖然在戰火中留存下來,「吹簫」的「玉人」卻再也尋不見了。李白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往今來,任由世事變遷,月是始終不變的,也是一個極佳的參照。
這句話說來「平易」,因為完全是從眼前景色入手,橋、波心、月皆是眼前所見,並沒有特別的發揮,但在不同的人看來自會有不同的感受。
「冷」字可以說是全詞的詞眼,詞寫的正是揚州城凄冷破敗的景象。月亮高高在上,本來沒有溫度,卻能根據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意義。在李白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林黛玉則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月冠以「冷」,即是寫整座揚州城的「冷」。
而最堪稱「警」的則是「無聲」二字。月從來就沒有聲音,「無聲」似乎毫無意義。這正是詞人的高明之處。劉禹錫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不論是王宮貴胄還是尋常人家,燕子仍然自由地來來去去,一種人事無常的感慨油然而生。而揚州從繁華興盛到凄涼沒落,月始終以「無聲」的態度朗照著這座城,靜靜地看著這一切,沉默不語,蘊含著歷史的蒼涼與無奈。
孟子說「知人論世」。縱觀白石的一生與南宋當時的環境,「冷」字又可以說有著特殊的含義。彼時宋朝經歷靖康之恥以後,已南渡多年,不思進取,對內打壓岳飛、辛棄疾等仁人志士,對外受盡屈辱。南宋初年的一些英雄銳氣,此時也早已消磨殆盡。前面說的「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酺初賜」(《翠樓吟》)就是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句詞寫於武昌,也就是今天中部城市武漢的一部分。「龍沙」本指塞外偏遠之地,武昌城外不遠,竟是「月冷龍沙」;「虎落」本指戰爭時的防禦工事,已然落滿灰塵;而這一年是宋高宗趙構八十大壽,於是乾脆擺起宴會來了。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大抵如此。
在這種環境下,文人的命運自然也好不到哪去。白石便是這種時代的產物。作為「江湖詩人」的一員,受不到朝廷的任用,為了生計一生漂泊,居無定所,與合肥女子難以見面。正是出於文人的壓抑與不得志,他的詞形成了凄冷清幽的風格,可以說「冷」字貫穿了他的一生。而《揚州慢》不僅僅是表達揚州的破敗,也是當時時勢的反映。
相比蘇辛而言,白石的詞並不那麼雅俗共賞。理解他的詞往往要從時代來觀照。比如作出題目中評價的張炎,是宋末元初人。簡單而言,他作為一名官n代,從小養尊處優,肆意遊冶。但在中年時,宋朝被蒙古人攻滅,家道中落,從此窮困潦倒,對世事滄桑有著許多認識。他不僅高度評價白石,而且作為一名詞人,對白石多有學習繼承。
與之類似的是,清末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認為「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一句「他人累千萬言,亦無次韻味」。這無疑是一個極高的評價。後來的吳世昌則對陳的評價不屑一顧。又如胡適認為白石「匠氣」太重,說《揚州慢》「詞寫的還沒序好」。可見,就大師而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賞的。
所謂平易中有句法
詞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指詞)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襯副得去,於好發揮筆力處,極要用功,不可輕易放過,讀之使人擊節可也。如東坡(北宋蘇軾)楊花詞云:「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又云:「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如美成(南宋周密)《風流子》云:「鳳閣綉幃深幾許,聽得理絲簧。」如史邦卿(南宋史達祖)《春雨》云:「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燈夜》云:「自憐詩酒瘦,難應接許多春色。」如吳夢窗(即南宋吳文英)《登靈岩》云:「連呼酒,上琴台去,秋與雲平。」姜白石(南宋姜夔)《揚州慢》云:「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此皆平易中有句法。
所謂警句
警句凡九十二則
悶來彈鵲,又攪碎、一簾花影。[徐臣,二郎神,春詞。]
雁足不來,馬蹄難駐,門掩一庭芳景。[同上。]
……
波心蕩、冷月無聲。[白石,揚州幔。]
……
這裡的警句,也是指全篇出彩處,和上面的「平易中有句法」其實是一個意思,即「於好發揮筆力處,極要用功,不可輕易放過,讀之使人擊節」。
說得更清楚一點,讀到某處,感覺句子好有深意,就是「有句法」,就是「警句」了。
那麼,這句「波心蕩、冷月無聲」好嗎?讀到這句的時候,感覺到深意了嗎?答案想來是肯定的。
再多的也懶說了。。。
不知道警句的標準是什麼,但這兩句,我覺得並不是警句。要說是景句,那就沒異議了。這首揚州慢,很難說其中那一句寫的很突出,它的好是整體的,拆開看,其實並沒有必要。
平易有句法,這要看李白,比如楊花落盡子規啼,故人西辭黃鶴樓,朝辭白帝彩雲間,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或者杜甫的劍外忽傳收薊北,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這樣的句子。平是說句中不安排突兀波瀾,易說句意容易理解,連在一起就是說句子平常不會給人怪異,這種句子平常說話很常見。但說話不是寫作,書面語和口頭語還是有些區別的。書面語講究句法,因為要為整體行文服務,而口頭語則不必,當說也就說了。所以平易有句法,其實是口頭語與書面語的混合,意即寫出來的和說出來的感覺一樣,但表現和傳達比說出來更符合寫作的形式。
比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換成白話是屋前屋後都有池子或者溪流小河之類的,天天有鳥過來找食摸魚之類,口頭語只是要傳達出來,而書面語則是要加入表現,譬如春水,但見,把鳥選定為鷗,然後傳達出來。
表現很容易把握不好尺度,也容易放縱尺度。比如遇到喜歡的男神女神,想表現的得體,但是就是激動的難以自制,以至於表現的亂七八糟。這是不好把握尺度。容易放縱尺度則是玩過火,比如追到女神男神之後,得意忘形,然後被嫌棄。這就是表現的難度。
平易有句法,則是精準把握住了表現,使看起來平平常常的句字,表現出來了非凡的精彩。
比如朝辭白帝彩雲間,就是早上發船而已,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但是白帝彩雲間五個字一出,立馬是麻雀變鳳凰,光彩照人。這就是平易有句法。
這些話是古人說的,要想理解他們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應該暫時放棄現代人的價值觀體系去理解。
句法字面意思就是句子的法則,就是詩句某種表達呈現某種效果,其背後的法則。
以畫畫來舉例,就是一幅畫某處色彩是濃是淡,都是有講究的,外行只看得到效果,內行就能看出門道,句法也是這樣,古代評詩的人都是寫詩的人,所以他們說的句法就是遣詞造句的門道。
警句里的警字,同「警幻仙子」「警世名言」里的警字一樣,放在古人的文化背景下,警的不是具體某事,警的是人心。
古人寫的詩話類似寫詩的人自己做的讀書筆記,不是寫詩速成手冊或鑒賞教科書,人家真的沒心思弄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評價體系,人家說一家之言,真的就是一家之言,所以此詩話與彼詩話不乏隔空互懟的情況。
接著說警句,不必解釋得太複雜,簡單說就是打動人心的句子,即出彩的佳句。
警字未必一定是訓誡警告,泛泛來說也可以認為是觸動人心使人(可以是讀者也可以是作者)發生某種思想感受變化的句子。比如這個「波心蕩冷月無聲」,之前一直敘述昔日繁華和今日的衰敗,情緒是壓抑愁苦的,這一句之後,不再局限在時空物質的變化上,而在意境層次上有了擴展,開始觸及生命哲思,才有了後面的「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一句,蕭索中多了一絲生氣。
當然這也是「一家之言」,只是真心覺得說詩人厭惡戰爭祈求世界和平的解釋太扯,我讀書少,一直以為姜夔是個精神士大夫,沒想到會是知乎er眼中的白左穿越回去的。。。
「波心蕩,冷月無聲」確實是警句
俯瞰波心蕩,仰觀冷月無聲,俯仰之間,你的頸椎舒服一些了吧?
於是,這句話就是警示你,書讀得太多了,容易傷頸椎,多活動活動,對身體比較好。
還有還有,一個盪字,配一個無聲,是警告你看av記得按mute鍵。這首詞作於金兵入侵之後,全文的基調與此前杜牧對揚州的描寫形成鮮明對比。
曾經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到如今已變為「波心蕩,冷月無聲」,作者通過凄冷的意境表現悲涼的心情,結合歷史背景不難看出作者惋惜昔日美好揚州因為戰亂而不再綺麗,也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厭惡。
說到厭惡,便是此句的高明之處,也是題主所說的「警鐘」所在。這七個字是拆開來看都是極為平常的景物描寫,可以說的上是詞法平易,而句法則指文字背後作者蘊含的思想上的波瀾轉折。「波心」又指民心,湖上波紋蕩漾不再平和,暗指因為戰亂百姓不再安穩,「冷月」高懸於天,毫無聲響地描繪出一副冷肅的畫面,如同這片江南寶地發出的無聲怒吼,也是在警示後人不要再起戰火,為後世敲警鐘。題主竟然提了兩個問題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王國維《人間詞話》
「波心蕩、冷月無聲」被列入警句,是因為其意境高遠。「波心蕩」「冷月」再加上「二十四橋」,意境全出,慢慢體會。
意境可意會,不可言說,若要描訴,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解,何況語言描寫終不能盡意。
「波心蕩」為俯瞰之景,是動景,「冷月無聲」為仰視之景,是靜景。而冷月映入水波中,亦波動起來,「一切景語皆情語」,詞人心緒的複雜畢顯無遺。
波心蕩、冷月無聲
1.音韻和諧,平平仄仄仄平平;
2.意境優美,所謂動靜結合,視聽兼具,情景交融,其一、波是動且有聲,月是靜是景;其二、夜半人聲俱寂,江流拍岸有聲,實乃以輕波微聲反襯此夜此月的靜謐凄冷;其三、月映寒江,影隨波動,江流有聲,畫面優美。靜謐是此景美的特質,凄冷是作者內心的感受,情景交融;
3.含義雋永,張若虛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蘇軾句「(水與月)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江水與明月象徵宇宙的永恆,是不變,也是人世變化的見證者,此句前文所寫的揚州今、昔(杜牧)人世之景盛衰不同,江、月恰是無聲的見證者,江月雖無聲卻反襯人世的無常,加劇悲劇時代的痛苦感,作者內心對滄桑的人世變幻充滿唏噓,悲慨現實不復往昔,所以結句「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人世諸多變幻,而造化的不變和無聲最是冷酷!
江月無聲勝有聲,紅葯有情是無情。
推薦閱讀:
※你讀到過哪些明麗的句子,讓人心生美好?
※在古代詩詞或者文章里都有哪些讓人會錯意的句子?
※如何評價白居易的七律?
※這首《如夢令》應該可以更好,求高手。?
※關於白居易《賣炭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