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評價電影《驢得水》?

和男朋友一起看的,我樂的夠噶的!可男朋友卻看的不爽,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電影《驢得水》,驢得水名字挺奇怪的,其實是偏遠山區用水不方便,要靠一頭驢來運水,沒有水校長和老師早就離開了,更不會有學生來上課了,而少年強則中國強,是不是很有意思,一頭牲口居然也能影響中國。
先說說校長,無論怎麼說校長的初衷是好的,他想擴建學校招收更多的學生,單靠他一人的力量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啊。但是,但是,但是找個這麼胖的人當校長合適嗎?幾位老師不懷疑他偷吞公款啊?
裴老師也是個人才,那麼熱的天還披個貂皮大衣,搞笑擔當暴發戶23333。罵張一曼那段演技可以的,演員界的扛把子23333。見利忘義一遇到事就愛拉肚子,膽小鬼哪都硬不起來2333。
在銅匠身上我看到了知識的可怕,第一次扮演驢得水老師的他還只是個任人擺布的「牲口」,第二次扮演驢得水老師的他儼然已經成了一個狡猾的「知識分子」。他讀了一些書,明白了一些道理,他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愛情。他看不起原來的老婆,他要追求他心中的真愛,卻被真愛打了一個響亮的「巴掌」。
張一曼最可悲,一個風流的女老師在滿足自己的同時,順帶幫助農村教育發展。我不知道她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可能是以前遇到的渣男太多,已經心如死灰了吧。她最後自殺了,即使不自殺也很難活下去了。所以,做人還是自尊自愛比較好。
周鐵男老師絕對是憤青一枚,可是是最懦弱的憤青,在只有三個男人的情況下,都不敢對佳佳表白,其中一個還是佳佳爸爸。他看不慣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他怕死,他把命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這種內心憋火的人,估計也活不長。
佳佳像個孩子,天真無邪,她不知道爸爸的良苦用心是為了什麼。她只知道做錯了事情要馬上停止。大人只看利益,小孩子才分對錯。
看完電影,我覺得那句老話說的真對,當你撒了一個謊,就要用更多的謊去圓。其實大多數的謊言最後都會被拆穿,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麻煩沒看完,情商有限甚至地域炮的人,別出聲,別侮辱這部電影。

開篇笑了,越看越笑不出來,轉洪蔚琳的評論,分享一下。


 民國時代的幾個知識分子,滿懷理想到鄉村辦起了學校。最初為了善意的目的虛報了一名老師,多領了一份工資,以為只是小事,卻沒想到之後要不斷製造更大的謊言來圓謊。隨著利益糾葛日益複雜,曾經自以為正直的他們為了金錢彼此碾壓,最終都落得了悲劇的命運。

  有人說《驢得水》算不上是一部好電影,因為它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卻沒有給出解決的方法。

  但我想《驢得水》這部電影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解決方案了。該如何克服人性之惡,電影至少幫我們完成了第一步:意識到我們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善良。

  故事一開始,所有的主角都是帶著美好的教育理想來到這個窮鄉僻壤的。校長倡導「有教無類」,要讓三民小學發展壯大,他們以為虛報教職帶來的資金能幫助他們實現理想。

  可最初為了這個善意的目的第一次破壞規則的他們並沒有想到,這筆白來的資金只會激發出本能的貪婪。電影從頭至尾沒出現一個學生,只看到了老師裴魁山身上的貂皮大衣;而為了維護越來越大的利益,他們不斷撒謊,集體演戲,漸漸的扔掉了自己的全部原則。

  整部電影中最震撼的轉變,或許是起初一直以憤青姿態示人的鐵男。在所有人都選擇了妥協的時候,他依舊願意用生命去維護他所相信的道德準則。可是當子彈真的擦過他的臉,他立刻跪在敵人腳下痛哭求饒了。

  有人說《驢得水》諷刺的是知識分子的劣根性,我倒是覺得,這是全人類都在面臨的共同問題。能認識到真實的兩面性的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很勇敢,卻可能無比懦弱;以為自己很正直,卻在利益衝突的關鍵時刻放棄所有的原則和道德;以為自己很無私,卻會為了保全自己而主動把別人推向深淵。

  看過《驢得水》,才知道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難以抵抗太多的誘惑,聽到槍響也會害怕得向自己的敵人下跪。承認自己身體里惡的那一部分,或許才算是真正認清了自己。

2

  《驢得水》把人性的惡無限放大,也用這種誇張揭示了一個真相:惡是一整列多米諾。

  本來虛報教職,並不算是多麼驚天動地的大錯,可隨著謊言愈演愈烈,一頭被當做老師報上去的驢,竟然改變了故事裡所有人的命運。

  惡的多米諾不僅僅是出於圓謊的需要,而更是因為,人性的惡本身就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第一次降低了底線之後,未來只會一降再降。到了第三次、第四次,就再也沒了第一次的糾結矛盾,心驚膽戰,所有的道德自責都變成了理所應當。而用惡的方式獲得的果實如此甜美,讓人像毒癮一樣形成依賴。

  第一次集體演戲,裴魁山還猶豫著「這樣是不是不太好」、「要不還是說實話」,打破原則嘗到甜頭之後,他就能說出「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準則來綁架我的利益」這樣毫無底線的話了。

  我想起幾個月前魏則西事件爆出的時候,知乎上有幾個大V涉嫌洗地,被網友揭發,傳說中一篇洗地文能拿到幾百萬的酬勞。

  網上很多人在罵他們,但我卻想到,他們之所以能獲得大量關注,成為公知,正是因為從前在一系列輿論紛爭的風口浪尖上,他們一直都堅持發出了三觀很正的聲音,才能獲得大家的認可。每一個此刻拿錢洗地的大V,都曾經是高舉著正義大旗的社會輿論引領人。

  彼時我正在報社實習,午飯時和另一位實習生討論此事。我們都自認為文學專業出身,受過人文主義熏陶,是有情懷的新一代。

  於是我問他,如果給你幾百萬,你會寫一篇洗地文嗎?

  他說不會。

  「我也覺得自己不會,可我昨晚突然想到,只要寫一篇,或許我就能在北京買套房了。」

  「這麼一想還真的是啊,而且寫一篇可能也不會產生多惡劣的影響吧。」

  我們突然都沉默了。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認真的對我說:「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寫了第一篇,下一次你還是會用相似的理由說服自己,你越來越不能拒絕幾百萬的誘惑,最後你就從一個站在正義立場的公知變成了一個專業為作惡者洗地的人。」

  這話或許有誇張的成分,但其中的因果邏輯,卻讓我至今都記在心裡。

3

  有時我在想,我們的整個人生或許就是一場與自我惡的一面的搏鬥。

  所說的善惡一念之間,常常就是如此。你以為的一點小動作,可能就觸發了某個開啟惡的機關,之後覆水難收。

  電影里最諷刺的是,主角們最初的夢想是教育,可他們唯一教育了的人就是那個銅匠,他本來是個愚昧卻善良的老實人,卻被他們「教育」成了一個帶有更大惡意的復仇者和利益爭奪者。

  這讓我想起一次上文學課,老師講起悲劇。他說一部作品,並不是最終所有的主角都死了就是悲劇,而是所有發生的一切都無法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都失控的走向負面,才是真正的悲劇。同樣生而為人最大的悲劇,或許也不是一生一無所成,而是發現自己最終成為了曾經最厭棄的那一種人,是發現自己無法再控制體內惡的一面,而讓這種惡成為了生活的主導。

  所以人生最難的地方,大概就是控制自己,控制人生中善惡的基本方向。而避免激發出體內的惡,除了外在制度和所謂道德標準的約束,也許作為個體,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清自己體內有一長串惡的多米諾,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去推翻第一張。

  初中的時候,班上有個女生的值周袖標丟了,就去偷拿了別人的,最終被同學揭發。班主任在調查中發現她之前也常有偷文具、甚至偷同學零錢的行為,於是開班會,讓她站在講台上反省自己。

  現在看來,這種教育方式可能不太合適,但那個女生在講台上說的話,卻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她哭著說自己非常後悔,在上小學的時候看到同桌的尺子非常漂亮,內心激烈掙扎了幾番還是偷拿了,也沒有被發現,從此就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

  「我當時告訴自己,我只拿這一次,下次一定不拿了。第二次的時候,我也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了,我以後一定能管住自己的。」

  那時的她還不知道,我們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我們其實經不起誘惑,沒有那麼強的自控力。我們心裡的那一排惡的多米諾,只要推翻了第一塊,後面的就都會跟著倒下了。

  電影里的校長不止一次的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我們的整個人生,明明就是無數個小節的集合。

  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去看看《驢得水》,你也許不會那麼清晰的看到你自己,但至少,每個人都會在電影里看到心裡的那一排多米諾。


冷幽默的背後藏著莫名的滄桑感。

第一次看的時候笑著笑著就哭了。
第二次看的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可笑的人和悲哀的人性。

再去看第三遍的時候 我已經冷漠了。

冷漠的像大漠里的一曼。
你看我很熱情,你看我很浪漫。
你看 哪裡有雪 又哪裡有花呢.


張一曼代表的是絕對的激進的自由主義者,打破規則禮教,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她所信奉的開放自由的性觀念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今天都很難被大眾認可。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她是整個電影中最不懂規矩的一個,實際上卻是最有原則的。只有她從始至終維持了基本的善良。不管是在出言中傷銅匠之後喃喃自語的歉意,還是在她看到裴魁山對她動了真心之後的果斷拒絕,她不想傷害任何一個人。只有她,心裡想的是大家都穿上校服的樣子,對三民小學的未來充滿期待。也只有她是真的為了學校的未來真的做出了犧牲。但她為了自己所謂的快樂,會無意中傷害到他人。和當時有妻子的銅匠上床,不管有什麼樣的不得已的原因,都傷害了一個無辜的人,就是銅匠的妻子。這是我始終不喜歡這個角色的原因。生活在社會中就必然有各種各樣的規則,沒有規則不成方圓。絕對的自由主義是絕對行不通的。

校長代表的是軟弱的假理想主義者,他有著改變鄉村教育的滿腔抱負,為了實現他的所謂理想,原則完全可以成為犧牲品,全都要為他的所謂夢想讓步。為了他的所謂理想,撒謊騙人,然後用更大的錯誤去圓謊。可以說,是他主導了整出悲劇。為了拿到那筆每月三萬法幣的獎金,在張一曼提出睡服銅匠時沒有阻止,在銅匠老婆來鬧事時把一介女流之輩推出去,答應銅匠的無理要求,剪掉張一曼的長髮,任由他人羞辱一個弱女子,最後還讓自己心愛的女兒和愚昧無知的銅匠假結婚。事情發展到後來,越來越難以控制,是因為校長的慾望隨著可以得到的越來越多而越來越膨脹,到後來,已經根本分不清這到底是為了所謂理想,還只是為滿足一己私慾而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周鐵男是熱血的假英雄主義者。校長說要集資時,總是一曼第一個響應,然後他也會答應下來。但當裴魁山說不捐時候,他也提出不捐。說明他並不是有心捐款,只是為了面子,一旦有個借口,馬上就慫下來。以他為焦點的三場戲,一是沒有被槍擊中之後發瘋似的狂喜,之後淚流滿面跪地求饒,二是一曼被強姦向他求助,因為害怕慫下來,三是勸他愛慕的佳佳嫁給銅匠,佳佳不同意還說她幼稚。他並不像表現出來的那樣,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他有心保護心愛的女人和朋友(張一曼),但是卻在涉及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時候選擇了退縮。其實這個人物是我心中最真實最有血有肉的,彷彿就活在現實中。他們善良,真誠,但是卻在面對強權和利益時敗下陣來。人性的軟弱在他身上表露無遺,可悲可嘆。

裴魁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真小人。他對一曼根本不是真愛,一臉拯救世界的樣子,說只有他了解一曼,說一曼單純。其實他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一曼,就用他不合時宜的自信,以為一曼這樣的女人一定會迫不及待接受他的求愛。所以當他在看到一曼和銅匠這種他看不起的人也能享受性過程,他可憐的自尊心就爆發了,在得到機會可以痛罵一曼時,用盡惡毒言語狠狠地羞辱她。若他真的不能承受這一切,為何不在一曼決定睡服銅匠時阻止。說白了還是不能抵抗金錢的誘惑。他穿著一曼用身體換來的金錢買來的貂皮大衣耀武揚威,卻對一曼極盡羞辱之能事。他身上體現的就是一個極度自卑與極度自負的矛盾結合體,自私自利,趨炎附勢。

銅匠是一個極度自卑極度愚昧極度窩囊的小市民。在家裡受悍婦大罵,遇見了開朗明媚的一曼,自然覺得她無比美好。然而,當一曼戳中他的痛處,他本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下必須要睜開眼看到這個殘酷的現實,他就是一個愚昧無知受盡欺凌沒有尊嚴,像牲口一樣生活的人。然後他爆發了,他不能接受自己沒文化被瞧不起,因此穿著呂得水老師的衣服作威作福,報復那個他曾經動過心的女人。為了泄憤,他勾結教育部官員欺侮一曼來滿足他可憐的虛榮心,最後在各種奇葩的安排下順水推舟娶了他根本配不上的佳佳,以為能過上他夢寐以求的日子。但他從來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其實從未改變過,一直都只是那個可悲又可憐的銅匠。他所擁有的一切也終將失去。

好在電影最後佳佳去了延安。在電影里那應該是影射一片嶄新的天地,是一個不用面對人性的惡和社會的複雜的天堂。可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地方可以去嗎。


。。。為什麼這樣一部電影在知乎會得到這樣的評論,知乎大神都去哪裡了,難不成大家真的只是把這部電影當成一部23333333的電影?或者是我的笑點太高?


「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有人嫌棄這部電影不像電影,話劇的影子太重,但是就和電影宣傳一樣,這個笑話把我看哭了。


我直到看完電影,來這裡看影評,才確定銅匠的身份。從頭至尾,我以為銅匠是一位不願參戰逃跑的日本士兵,流落在中國與當地人結婚隱世。
他說著聽不懂的語言,誤以為是日語,他反覆說照相會死,誤以為是指怕被日本人在報紙上認出來。@周申


因為私心,所以貪婪!


就是一騙局,教育的悲哀,階級的壓迫,當然還有人性,責任的體現


人心,真是醜陋的讓人反胃啊。


充分體現了愛吹比的東北銀在真正的強權下是什麼嘴臉...

我沒有地域攻擊,是導演刻意要表現這麼一個形象,而最符合形象的,就是這個東北小伙.有個性,愛衝撞,愛認老鄉,護朋友,講義氣這樣的形象,也只有東北人更有快速代入感,也確實符合我認識的大部分東北小伙的印象,不過真有什麼大事,他確實也做不了什麼,只會放嘴炮.


看了二十分鐘,忍不住了,接了個電話就走了。

為什麼要在電影院看話劇?
只是一部兩不著邊的四不像,觀眾被架空,觀點、意見和情感,找不到安放之處。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這部電影?
有哪些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相似的電影?
女孩子生病在家,適合看什麼書或者電影電視劇?
有哪些評價很高,其實很低俗,或很狗血的電影?
為什麼我的豆瓣影評會被刪除?

TAG:電影 | 豆瓣電影 | 喜劇電影 | 驢得水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