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衛國在遭遇災難之後的國力是不是仍然處在鄭魯宋一個檔次?什麼時候恢復的?
國力分五檔:霸主 列強 諸侯 小國 城邦
鄭莊公平定弟弟之後
列強:周 鄭 宋 衛 魯 齊
隨後齊國在桓公時期晉陞為霸主
衛國看左傳寫是被打得一塌糊塗,但是好像不久之後國力就又追上鄭宋魯這些檔次了,這是我的錯覺嗎?
如果衛國真的大體國力追上了,是怎麼追的?是不是衛戴公文公內政高?是什麼時候追上的呢?後來衛國是不是又恢復了在黃河北的領土?
城濮之戰起
霸主:晉楚
列強:齊秦
諸侯:宋魯鄭 這個時候衛國要不要算成一般諸侯?
不請自來,可以說自從衛懿公好鶴亡國之後,衛國已經從春秋初期的一流強國大國徹底淪落為二流弱國小國。在衛文公努力下國力確實有所恢復滅掉邢國但大不如從前。
再到春秋末期的頻繁內亂:衛國孫氏、寧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孫氏投晉、寧氏被滅之後,衛國又出現了衛庄公蒯聵與衛出公輒父子爭國的事件,國力進一步削弱。(至春秋結束已經淪落為三流附庸小國,完全仰仗晉國的庇護鼻息,偶有反抗跟隨齊國)。
戰國時候的衛國就更加弱小,被魏國和趙國攻打侵佔大片土地,而且爵位被貶,土地削減,怎一個慘字了得呢。請看司馬遷太史公的記載。先是貶值到侯,然後居然到了君。
成侯十一年④,公孫鞅入秦。十六年,衛更貶號曰侯。
二十九年,成侯卒,子平侯立。平侯八年卒,子嗣君立。嗣君五年,更貶號曰君,獨有濮陽。
四十二年卒,子懷君立。懷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殺懷君。魏更立嗣君弟,是為元君。元君為魏婿,故魏立之。元君十四年⑤,秦拔魏東地,秦初置東郡,更徙衛野王縣,而並濮陽為東郡。二十五年,元君卒,子君角立。
君角九年,秦並天下,立為始皇帝。二十一年,二世廢君角為庶人,衛絕祀。
衛國的發展興衰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來說明
一、西周時代的方伯到西周晚期的武公全盛
結合文獻和考古來看,基本西周大多數時期衛國都是聲名赫赫的東方方伯,政治地位極高哦,國家強大百姓安寧。
開國國君衛康叔, 衛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在西周初年鞏固政權過程里他參與征伐殷商舊貴族,安撫殷商舊部很有功勛,《左傳》里也有記載。
周公旦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祿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餘民封康叔為衛君,居河、淇閒故商墟。
之後從康叔、康伯(成康時代代天子東征北伐)到貞伯,衛國的7代國君都是作為方伯出現的,有征伐的權力,勢力極大。到了衛頃侯的時候國力有所衰弱,所以賄賂送禮給周夷王重新任命其為方伯,而西周時代衛國的鼎盛時期還應當屬衛武公時代。
在歷史上很有名的 共和行政說的是周幽王被國人驅逐之後,由一位有名望的大臣共伯和暫時接任管理國家。共伯和不少學者研究後認為最有可能就是衛武公姬和。他安撫周王室政治,處理國內政治也很有方略,還參與了平王東遷的重大歷史事件可以說衛國在西周末期、春秋初期是一等一的強國,也正因為有西周時代積蓄的國力才能夠多次和鄭國這個新興的中原小霸較量。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殺周幽王,武公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為公。五十五年卒。
二、春秋早期的衛國:和好宋國,對抗鄭國(前770-前660)
在東周剛開始時中原地區的實力比較均衡,鄭國、宋國、衛國算是此時的一等大國和強國。觀察衛國的地理位置,可謂東連齊國、南接鄭、宋,北有邢國、赤狄、廧咎如、長狄瞍蠻,西側也有狄人部落,因為地理位置處在四戰之地,春秋初期宋衛2國常結盟對抗鄭國。特別是在衛桓公和州吁時代,在短短10年間衛國於鄭國就交手5次
衛國早期禍根在衛庄公時期埋下,收留了共叔段的兒子公孫滑而且出兵佔據鄭國的廩延。第一次發酵就是州吁好戰,州吁時期也是衛國和鄭國交惡的時代,此時衛國收留了逃難的鄭國的共叔段。而州吁開創了聯軍攻打某國的先例,此次衛宋陳蔡四國的「東門之役」在春秋爭霸史上很具有代表性,也是春秋不義戰的典例。
為鄭伯弟段欲伐鄭,請宋、陳、蔡與俱,三國皆許州吁。州吁新立,好兵,弒桓公,衛人皆不愛。
州吁被處死後,從邢國迎回來的衛宣公也是好色之輩荒淫無道。因為寵愛太子的妻子奪兒子的妻子醜行遠揚又引發了持續的衛國內亂。這一次因為衛惠公的爛殺無辜導致了左右公子之亂,衛惠公在位不到四年就被趕跑了到了齊國;而後齊國干涉衛國內政誅殺左右公子重新迎接回衛惠公。因為周王室在衛惠公出亡問題上有大問題衛國居然也發兵攻擊王室,可見狂妄也是有點底氣的。這段時間裡衛國干預周王室繼承人王位問題,引發了王子頹之亂。可以發現在對待王室繼承人和現任天子的立場上,衛國和鄭國完全態度截然相反。衛國和鄭國這一段時間還圍繞著滑國的歸屬吵架。
左右公子不平朔之立也,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惠公之讒殺前太子伋而代立,乃作亂,攻惠公,立太子伋之弟黔牟為君,惠公餎齊。
衛君黔牟立八年,齊襄公率諸侯奉王命共伐衛,納衛惠公,誅左右公子。衛君黔牟餎於周,惠公復立。惠公立三年出亡,亡八年復入,與前通年凡十三年矣。 二十五年,惠公怨周之容舍黔牟,與燕伐周。周惠王餎溫,衛、燕立惠王弟穨為王。二十九年,鄭復納惠王。三十一年,惠公卒,子懿公赤立。
統計下來,從衛桓公到衛懿公80餘年不到的時間裡,衛國更換國君就達到了8次之多,政治不穩定的頻率大大超過其他國家。國力大幅削弱,從衛惠公是逃亡齊國由齊國復立就可以看出此後衛國受制於人的歷史趨勢。本國內耗嚴重,諸公子爭立。州吁、惠公朔都是作亂者,而衛桓公、衛庄公、衛宣公要麼無能昏庸,要麼好色安逸,國家的進取心無法和齊國、晉國、楚國想比,自然逐步淪落。
三、衛懿公亡國和衛文公的艱難重建(衛國的轉型過渡時期)
公元前660年,狄人伐衛衛國慘敗,國家覆亡。幸虧有賴於霸主齊桓公和中原列國的幫助、救援,才逐步重建恢復。衛懿公時代是衛國的最黑暗的谷底,國家幾乎蕩然無存,精華地區城池被掃蕩劫掠一空,滿朝文武大臣損失殘重,土地特別是河北土地基本全部喪失。人口也大幅減少甚至不足5000人。
懿公即位,好鶴,淫樂奢侈。九年,翟伐衛,衛懿公欲發兵,兵或畔。大臣言曰:「君好穀,穀可令擊翟。」翟於是遂入,殺懿公。
及敗,宋桓公逆諸河,宵濟。衛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為五千人,立戴公以廬於曹。許穆夫人賦《載馳》。齊侯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歸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
衛國元氣大傷,此後衛國得到了齊國、宋國、鄭國的物質援助和軍事防守這才穩定下來。這一段恢復時期最值的一提的還是衛文公。他親歷了亡國毀家之痛,開始聲息發展衛國,輕徭薄賦,親自示範衛國的國力有所恢復并吞並了邢國,但總體來說已經是二流水平了。
戴公申元年卒。齊桓公以衛數亂,乃率諸侯伐翟,為衛築楚丘,立戴公弟毀為衛君, 初,翟殺懿公也,衛人憐之,思復立宣公前死太子伋之後,伋子又死,而代伋死者子壽又無子。太子伋同母弟二人:其一曰黔牟,黔牟嘗代惠公為君,八年復去;其二曰昭伯。昭伯、黔牟皆已前死,故立昭伯子申為戴公。戴公卒,復立其弟毀為文公。 文公初立,輕賦平罪,身自勞,與百姓同苦,以收衛民。
四、衛國的紛亂時代
自從衛懿公的慘敗之後,衛國大勢已去哪怕衛文公勵精圖治休養生息,但此時中原齊晉都崛起了,衛國也失去了春秋初年與鄭國爭鋒的銳氣和實力。最可笑的是衛成公得罪了後來的霸主晉文公重耳,招致了城濮之戰前晉國的報復性攻擊。前633年成公三年,晉欲假道於衛救宋,成公不許。晉更從南河度,救宋。徵師於衛,衛大夫欲許,成公不肯。大夫元咺攻成公,成公出餎。晉文公重耳伐衛,分其地予宋,討前過無禮及不救宋患也。衛成公遂出奔陳。
衛成公沒有審時度勢,這又造成了衛國更大的悲劇。衛國被攻破土地也部分被封給了宋國,可謂慘痛。城濮之戰後獲勝的晉文公為了收拾這個桀驁不馴自以為是的衛國,無所不用其極。先後運用了暗殺、軍事進攻等手段來促使衛國歸附於晉國。在《左傳》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衛國的窘迫。
前632年衛成公和大夫元烜打官司到晉國,失敗,被囚禁在京師
前630年差點被晉文公派遣的隨身醫生下肚毒死,多虧寧俞的計策
前626年各國諸侯朝見晉國衛國特立獨行不去,反而派大夫孔達帥軍侵犯鄭國。遭到晉國報復,戚地被攻佔。最後以陳國調停,交納孔達作為人質結束
晉文公之季年,諸侯朝晉。衛成公不朝,使孔達侵鄭,伐綿、訾,及匡。晉襄公既祥,使告於諸侯而伐衛,及南陽。先且居曰:「效尤,禍也。請君朝王,臣從師。」晉侯朝王於溫,先且居、胥臣伐衛。五月辛酉朔,晉師圍戚。六月戊戌,取之,獲孫昭子。
這一系列和晉國的衝突使得衛國土地萎縮,政治昏亂失去主動權和靈活性,更加被動狼狽為人宰割。可以說衛成公是衛國歷史頭腦嘴不清楚的一個。
十二年,成公朝晉襄公 ,到了衛成公12年才終於去朝見了晉國的新國君晉襄公。
總體評價衛國這一階段禍根在衛文公時代對重耳不禮貌無禮,之後衛成公時代倒向楚國不借路給晉國,加之不去朝見晉國連續犯錯誤。衛國的局勢一發不可收拾,被晉國徹底摧殘收為小弟附庸了。
四年春,晉人歸孔達於衛,以為衛之良也,故免之
春秋中晚期的衛國內亂政變就更複雜,二流國家都有些高估。你看 看史記。
獻公十三年,公令師曹教宮妾鼓琴,妾不善,曹笞之。妾以幸惡曹於公,公亦笞曹三百。十八年,獻公戒孫文子、甯惠子食,皆往。日旰不召,而去射鴻於囿。二子從之,公不釋射服與之言。二子怒,如宿。孫文子子數侍公飲,使師曹歌巧言之卒章。師曹又怒公之嘗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孫文子,報衛獻公。文子語蘧伯玉,伯玉曰:「臣不知也。」遂攻出獻公。獻公奔齊,齊置衛獻公於聚邑。孫文子、甯惠子共立定公弟秋為衛君,是為殤公。
殤公秋立,封孫文子林父於宿。十二年,甯喜與孫林父爭寵相惡,殤公使甯喜攻孫林父。林父餎晉,復求入故衛獻公。獻公在齊,齊景公聞之,與衛獻公如晉求入。晉為伐衛,誘與盟。衛殤公會晉平公,平公執殤公與甯喜而復入衛獻公。獻公亡在外十二年而入。
獻公後元年,誅甯喜。 三年,吳延陵季子使過衛,見蘧伯玉、史,曰:「衛多君子,其國無故。」過宿,孫林父為擊磬,曰:「不樂,音大悲,使衛亂乃此矣。」是年,獻公卒,子襄公惡立。
看看衛獻公這個主,和孫林父、寧喜的博弈廝殺。國家已經顯示出大權旁落的姿勢,晉國在繼續干涉衛國的事務。衛國這時候不過是一個附庸小國而已。衛獻公亡命國外能夠復辟主要就在於晉國的扶值和內部寧喜的協助。和衛惠公一樣惡人反而有好運氣。
到了孫子衛靈公的時代,荒唐事就更多了。衛靈公本來就是庶出得位的,所謂荒淫無道可見《莊子》:有妻三人,同濫而浴(搞3p的節奏)。此外他的兒子和他的寵妾之間勾搭成奸也是敗壞禮制社會。 三十九年,太子蒯聵與靈公夫人南子有惡,欲殺南子。蒯聵與其徒戲陽謀,朝,使殺夫人。戲陽後悔,不果。蒯聵數目之,夫人覺之,懼,呼曰:「太子欲殺我!」靈公怒,太子蒯聵餎宋,已而之晉趙氏。
衛靈公的驅逐太子又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宛如當年的衛宣公殺死急子和公子壽而立衛宣公朔為後嗣。這個廢太子蒯聵跑到了老大哥晉國那裡去,效仿當年老祖宗誰強投奔誰的做法,準備東山再起,後來果不其然就出事了。衛國的復辟和二進宮的故事格外多,一個國君比一個無恥、無道,才智平平吧運氣居然還蠻不錯。這也算是惡人有好報的範例吧。
至於後面的衛出公、衛庄公都先後出逃復辟,每次外國勢力的干涉都使衛國更加削弱,最後戰國時期一個三流小侯國罷了。
——————————————————————————————————————————————————————————————————————————————————————————————-
前11世紀-前9世紀初,衛國多代為方伯,為西周重要諸侯,國力雄厚,一流實力
前840-前8世紀初 衛武公鼎盛時期;衛桓公、州吁和鄭國交惡,實力不錯
前7世紀中葉,衛懿公好鶴亡國,衛國重建實力大減,二流水準
前7世紀末,多次被晉國攻打威懾,衛國逐漸淪為晉國附庸國(二流末端)
前6世紀,內亂頻繁,連續發生了衛獻公、衛出公、衛庄公、衛悼公篡位復辟的內亂(走向三流)
前5世紀以後,國力微弱,三流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
左丘明《左傳》
推薦閱讀:
※蒙古為什麼分內蒙古和外蒙古?
※歷史上有哪些「一礦打N礦」取得勝利的戰爭或例子?
※李定國能在短時間內「兩蹶名王,震動天下」,而後期卻逐漸敗退,最終兵敗磨盤山,僅僅是孫可望叛變這麼簡單?
※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陸家原型是怎樣的??
※劉秀與隕石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