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測試法確定患病與否是否有效?

經常開腦洞想出奇怪的方法來檢測自己是否患有一些疾病,但不知道結果是否有效,如果無效,那結果究竟能說明什麼。求醫學大神科普,哪怕只有一條也沒關係,謝謝!

1.糖尿病:早上吃了一碗細麵條,因為消化起來比較快,一時嘴饞就加了個煎雞蛋和一點肉,然後從上午7點40直到下午1點半沒有吃飯,十一點左右喝了一口(小於20ml)川貝枇杷膏,喝前無強烈飢餓感,。整個過程中沒出現低血糖或者疲憊現象,只有完全在忍受範圍內的飢餓感。於是覺得糖尿病基本上可以排除了。

2.網球肘:一側手肘側面有微微刺痛感,然後我就找了個塑料袋,裝了四公斤左右重物,提起的時候並沒有疼痛加劇,兩隻手同時做機械重複地彎曲伸直動作,幾乎同時感到疲乏酸痛,於是覺得不是網球肘。

3.牙髓炎:喝冷水和熱水,用舌頭把冷水熱水推到牙痛處,疼痛並無加劇或減輕。輕輕彈牙齒,感到輕微痛感,然後吃了一口蜂蜜,覺得牙齒有點痛,判斷為敏感牙而非慢性牙髓炎。

4.膀胱、腎病:喝兩到三大杯水。當有強烈尿意且不會自行消退時,開始計時,仍舊可忍受大約15分鐘不去廁所,就覺得排除了膀胱及慢性腎病。

---------------------------分割線---------------------

幾位大大回答得很專業!非常感謝!這種小小的腦洞自然是無法稱之為診斷的,我也確實沒有妄想它可以是診斷。因為邏輯上,診斷是準確判斷有與沒有患病的過程,要證明患病,患什麼病,需要大量全面的求證,科學性嚴謹性當然都沒得說啦!但之前的幾個腦洞目的在於確定沒有患病。這就比如說,2當然不代表1+1,而1+1就是2。單看一個癥狀,是不可能確診患沒患病,患了什麼病的。但有沒有可能憑藉一個癥狀,判斷沒有這個疾病呢?拿第一個例子來說,如果有糖尿病,必定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一頓澱粉為主的飯吃完之後應該是連3小時都撐不過去的。那麼【能撐6小時,不代表你健康了,但是代表你應該沒有糖尿病】這一說法,能得到支持嗎?

再次感謝各位大大答題!


咦,介個問題很有意思吖,描述也很有意思!蟹蟹邀請~
這種思維其實是臨床工作中鑒別診斷的思維方法之一,根據一些點來排除一些疾病的可能。我是學牙醫的,就拿題主的第3條「牙痛」來說,去看牙醫的確可能會用冰條或者是熱的牙膠條來刺激牙齒看患者的反應,來幫助診斷。
然而,疾病是複雜而多樣的,癥狀也是複雜多樣的。一般一個豐富的臨床醫生不是按照以上的程序按部就班來做出診斷的。又拿第3條「牙痛」來說,雖然自己用冷水和熱水去刺激沒有加劇,但是慢性牙髓炎對溫度測驗的反應可為敏感,也可為遲緩痛。所以慢性牙髓炎並不能排除。而且,除了不能排除的「慢性牙髓炎」和「自己診斷」的「牙本質敏感」,根據隻言片語的癥狀描述還不能排除的有隱裂牙、慢性牙周炎、潛伏的根尖周炎、齲病等等。在口腔醫學的診斷思維中,還要通過從患者既往史和現病史發現蛛絲馬跡,再通過專業的檢查和綜合分析來得出診斷結果。
臨床上最害怕的不是一言不合就打人的患者,而是通過「自學」建立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一套知識體系,臨床醫生所言與自己的知識體系稍有相悖就覺得「醫生錯了」的患者。
再者說,即使通過自己學習的一些知識「排除」了疾病,那又怎麼樣呢?世上疾病無窮無盡,人體的變化無窮無盡,排得了蛇咬,排不了井繩。如果真的自己「檢查」一個一個地排除,遲早要gg.
所以不舒服了,直接去找醫生就好。請跟醫生說「牙痛」,醫生會用專業的問診和檢查來診斷並治療,而不是說「我自己通過冷水熱水蜂蜜水輕叩重叩狠狠叩排除了某某某疾病」,否則會被醫生當做智障看。


所謂診斷,是要把表現出來的癥狀跟實際的疾病對應起來,由於大部分癥狀都會對應不止一個疾病,而大部分疾病也不會只有一種特異性癥狀,所以大部分疾病都會有『診斷標準』之說,而在診斷標準中,很少會以單一的癥狀作為診斷的依據。

你這種想法的問題在於,把一種『單一的』『非特異』的癥狀表現當作了『特異性』表現。舉個例子來說,『早上』『天未亮』時,『聽到雞叫』是天亮的標誌,而你單純把『聽到雞叫』當作了天亮的標誌,顯然是有問題的。畢竟,雞叫的原因可遠遠不止天亮一個。


來來來!題主我來給你嘮嘮咱們診斷學!如果對診斷感興趣的話不要腦洞了,直接買本《臨床診斷學》的教材吧!

診斷學是臨床醫學最基礎也是最有意思的課程,我覺得每個人都值得了解一下。門檻並不高,只是了解一下的話幾乎不需要什麼特別高深的基礎知識。

寫著特意去把我那本診斷學翻出來了……

嗯,不厚,就500多頁。

完整的診斷過程,應該包括問病史(癥狀)、查體(體征)、輔助檢查。最後是病曆書寫,本次就不討論了。

先說癥狀。這是問診的一部分,除了你注意到的癥狀本身,醫生還會問誘因、持續時間、發生特點、何時會緩解何時會加重、用藥治療有無改變、有無伴隨癥狀等等,並且會問問你既往有沒有其他疾病、家裡情況、女性生育情況,甚至生活地區和職業etc。被問時不要嫌啰嗦,這些都是鑒別各種疾病的因素,一般人自己可能想不到這些信息和病有什麼關係233。

其次是體格檢查,包括視、觸、叩、聽,一般到這裡已經超出無醫學背景人群的常識範疇了。有幾個人知道醫生拿個聽診器聽的幾個地方有什麼區別,又是想尋找什麼聲音呢?*^_^*有經驗的醫生在問診的過程中就順便視診看出很多信息呢。

最後輔助檢查,主要是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不能單單因為沒癥狀就認為自己沒病是吧,不然怎麼會有辣么多查出來就是晚期的癌症患者。
不會看輔助檢查,連春運火車票都買不到……

另外,疾病和癥狀、檢查並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係,一般人都把診斷想得圖森破了。同一種病可以呈現各種不同的表現,不同的病也可以有相同的表現:這就是鑒別診斷,這是最需要考驗一個醫生經驗和思維的地方。

後來,人們又研究出來了「診斷標準」這個東西,通常是「ABCDEFG7條中任意滿足4條即可診斷為xxx」這種形式。這幾條標準可以包括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例如最有名的,每個醫學生都要背熟的系統性紅斑狼瘡11選4:
1、面部蝶形紅斑; 2、盤狀紅斑狼瘡; 3、日光過敏;4、關節炎:不伴有畸形; 5、胸膜炎、心包炎; 6、癲癇或精神癥狀; 7、口、鼻腔潰瘍;
8、尿蛋白0.5g/日以上或有細胞管型; 9、抗DNA抗體,抗Sm抗體,LE細胞,梅毒生物學試驗假陽性; 10、抗核抗體陽性(熒光抗體法);
11、抗核性貧血,白細胞減少(4000/mm3以下),淋巴細胞減少(1500/mm3以下),血小板減少(10萬/mm3以下);
以上11項中4項或以上陽性者確診為紅斑狼瘡(SLE),但應排除感染性疾病,腫瘤或其他風濕性疾病。

看到咩,就這麼複雜的標準,也得首先排除其他病,才能再依據這標準進行診斷……

啊……不知不覺又被診斷學書上的各種體征小人吸引過去了!診斷學真是一門讓人根本停不下來的課程。當初上課的時候大家最盼著老師帶我們去病房玩問診,看體征了……假如我有一天也能當老師,那麼就引用協和內科老主任張孝騫主任的一句名言:「我願意教診斷學!」


題主你好萌,想必是一個平時熱愛思考的好孩子,但是缺點是暴露了醫學這方面專業知識相當不足,我來稍微給你絮叨絮叨。
你列舉的幾種方法,暫且把它們看作是對某種疾病的一項檢查。你追求的是100%的特異度,什麼意思呢,就是只要這項檢查結果是陰性的,那麼我就可以看作這個人100%肯定沒得這個病。看下面這個表。

這裡d的位置就是檢查結果陰性且這個人真的沒得病的總數,b意味著檢查結果陰性,但是其實他有病的一批倒霉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漏診;c代表的是檢查結果告訴他有病,但其實只是虛驚一場的另一批倒霉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誤診。我們都希望d在總數中的佔比越大越好,無限接近b+d的和,這就意味著,d=b+d,b=0。那麼現實世界中有沒有呢?很遺憾,即便有也是極少極少,只有某種疾病必然伴隨著某種表現,只要沒看到這項表現,我們就100%可以排除這種疾病的情況,才是你理想中的那種情況。而現實世界因素錯綜複雜,千變萬化,且不說不同人的感受,忍耐力不同,同一疾病在不同階段表現也不同,任何診斷和治療技術的應用,都是建立在對該疾病的清晰認識的基礎上的。用你所說的主觀感覺的測試方法得出的結果,在古代尚可行,但是在診斷技術日趨完善的現代,醫生就要承擔著極高的漏診誤診風險,這是現在的患者無法接受的。現階段,對於慢性病的病因和發病研究都不徹底,診斷標準也是按客觀檢查來制定的,沒有檢查要排除診斷很難,不說這些,如果你發明了一種能夠100%排除癌症的檢查方法,那麼你對人類醫療發展是革命性的促進,就算諾貝爾獎都得上趕著求著給你發!
-----
而且,題主,其實我最想吐槽的是,在開創新的診斷技術之前,你在醫學專業方面的知識好像欠缺的有點多啊?
1.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懷疑上自己可能得的糖尿病,但是就年輕人而言,發生概率更高的是1型糖尿病,最早癥狀是多食多飲多尿,伴體重減輕,或者是因酮症酸中毒昏迷就診而發現。1型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但胰島素是降血糖的激素,分泌不足也不應該是低血糖的癥狀吧??你說的餐前反應性低血糖這一點,見於2型糖尿病,多見於中老年人,而且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也不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而是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產生抵抗,血糖高,胰島素拚命釋放,但是組織不利用,所以他的血糖和胰島素濃度是高於正常人的。因為血糖和胰島素波動不規律,才有餐前餐後血糖下降而胰島素異常升高導致反應性低血糖,但只有少部分人有,憑這個癥狀陰性就要排除糖尿病,那可是差到姥姥家了,因為大部分患者都是陰性。
2. 網球肘,學名肱骨外上髁炎,這個你隨便一查就能知道,有一項敏感和特異度都較高的體格檢查,叫前臂伸肌牽拉試驗,也叫Mills試驗,這是老祖宗在80年前就發現了的,平常用來診斷網球肘夠用了,我想比你自創的檢查方法應該要好用多了。
題主,思而不學則殆啊!(笑)
還有什麼不懂的,想問的,歡迎和我討論:)


要是這麼簡單診斷書就不會那麼厚了


推薦閱讀:

通過癥狀對比能否確認自己有病?
門診病歷對個人就醫是否有實際用途?

TAG:健康 | 醫療診斷 | 糖尿病 | 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