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時投放食材的先後順序有何講究?

不同地區有何異同?


分湯頭吧
紅鍋的話先放肉,湯裏帶了肉香再涮菜。
清鍋(菌湯,高湯之類)先涮菜,體會湯頭風味,再涮肉。
個人覺得海鮮或者本身味道比較重的食材都應該後放。
不推薦最後放面,太吸油,不健康。


首先啥子都不下的情況下把毛肚燙了,能吃出這家火鍋的本味以及湯底的鮮,辣,麻,香,咸有個大概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油碟是清亮的,鍋頭的紅油也是清亮的,燙起來的毛肚不會有膩的感覺,如果你把毛肚哪次試試放到最先吃一片最後吃一片你就懂了,油碟裡面的乾淨的香油能很好的把毛肚沾的鍋里的紅油洗掉。
然後就是腸內的東西,同時,黃喉下鍋。黃喉是不渾湯的葷菜之一,耐煮而且下了開鍋快,腸子和毛肚都需要在大火開鍋開的很旺的情況下燙,速度下去速度起來口感才會脆。
再然後就可以開始下蘑菇和肥牛一類的東西了,因為肥牛本來就帶很多油,蘑菇吸油。這個時候湯開始渾了,但是還不算渾。
接下來開始豆油皮之類的豆製品,豆製品一下,燙就渾了。
渾了之後就開始下血旺,重中之重!為啥子要放到現在下,因為好的血旺也耐煮,而且老血旺咬開后里面會有湯湯,如果沒有前面這些菜的鋪墊,咬開的湯就不鮮(一般可以煮到最後一道吃,下飯吃)
然後就是各種土豆,粉之類的了,下了之後鍋就變粘稠了,,,粘稠你懂了,如果這個時候你再去燙一個毛肚我相信你告了一次後這輩子不會再干這種哈事了。
然後就是給錢走人了。。。。


先放別人喜歡吃的,讓別人先吃,自己悠著點吃。
等他們吃差不多了,再放你喜歡吃的。
好了,開始吃吧。


學院派的說法是:先放素菜,後放葷菜。因為葷菜(主要是生肉類)會產生血沫使得湯底渾濁。而先放素菜的話可以使得蔬菜的鮮甜融入湯頭從而使得湯底更美味。不過我個人的順序是:先放愛吃的,後放不怎麼愛的。XD


內蒙古的來說一說吧(圖已補,爪機慎入)
好吧,根據我們俗稱「涮羊肉」你們就應該知道我們先放什麼了。。。。
大鍋吃的話要選鴛鴦鍋的,分為清湯(加了調味料高湯)和辣湯(紅紅一大層辣油,各種調料)。
之後,重點就來了,先放什麼?肉!!(據說是先放肉會讓鍋底有肉的鮮美味道,致使後邊下菜的時候味道更好?也許吧)肉的數量(盤裝)是按照人頭算的,也就是10個人需要點10盤肉,其中比例是這樣:一般羊肉,羔羊肉,手切羊肉,精選羊肉共佔到一大半。。其餘的就是牛肉:經典牛肉,手切牛肉,肥牛,有時候還會有生吃的肥牛壽司。。
肉吃到幾乎2/3時候,開始吃菜,油麥菜,茼蒿,鮮豆腐,凍豆腐,土豆,紅薯,同時伴隨著魚滑,蝦滑。。
最後都吃差不多就開始下面,最後吃一碗面真是!!啊!!ps.我們不喝鍋里的湯
題外話:內蒙的羊肉切薄片,紅色白色相間,下鍋後變色即吃,嫩,鮮,一點羊肉訕味都沒有(說實話貌似內蒙人出了內蒙都不吃羊肉。。)
歡迎到內蒙來做客,我請吃火鍋!說真的哈!!
火車上手機碼字,湊合看,後期補圖

鍋底、蘸料(此處鍋底為菌湯,一般覺得還是辣湯比較爽,蘸料多用麻醬和海鮮蘸料)

看著很肥,但是不膩哦。。。

生牛肉,蘸料生吃(我覺得這個肉好漂亮的說)

這中間是雞蛋和牛奶的混合物(額。。。是不是賣相不太好)

肉畢,菜我就不貼圖了

重點來了,這就是超極好吃的油條,涮著也可以吃啊(其實內蒙涮油條的並不多,這家店這個超好吃,所以推薦)
畢~


一般先放肉食,再放素食,原因如下:
一:一般吃飯的時候都飢腸轆轆了,這時候肉食能夠更快的填飽肚子。
二:素食比如白菜什麼的,特別吸油,如果先煮素食,後面整個鍋底就會變得清湯寡水。
三: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如果前面被素菜填報肚子了,後面再吃肉食的時候產生的邊際效用是很小的,而肉的價格比蔬菜貴得多,所以,為了讓邊際效用最大化,先吃肉食的確是明確之舉。


先肉吧 或者可以下點菌類的提下湯的味道 土豆最後放免得混湯了


略談一下重慶火鍋的吃法。
重慶老火鍋,紅湯牛油,九宮格。
因為中間那格最熱,用來涮鴨腸,毛肚,牛肝,腰片。七上八下,可一邊涮一邊擺龍門陣。
另外八個煮不同的東西,葷素記得分清。腦瓜,郡花,黃喉,牙梗,老肉片,豆皮,青筍。按熟的順序吃。
吃的方法,是先放油碟里降溫,再入口。有喜好的可另外加醋,蒜泥,蔥花,芫荽。
不一而足,只要爽就可以。
補充點注意事項:
1. 腦瓜,耗兒魚這些帶冰的或者熟的慢的要放到角落裡,特別是腦瓜,容易散。
2. 血旺,苕粉要最後放,因為有澱粉,易糊湯。
3. 基本原則是菜沒熟時涮著吃,菜好了夾菜。不耽誤吃,還有樂趣。
4. 把握火候很重要,煮久了柴,沒煮夠韌。把握火候要多吃,實踐出真知。


廣州人表示愛喝湯,所以先放肉,然後喝口湯,然後放菜。

湯底是清湯。不然又咸又辣就不叫廣州湯啦~
菜會出水,會把珍貴的肉湯稀釋掉,而且大家都不喜歡喝菜湯,所以後放。
肉嗎,一般是雞,隆重點也可以是水魚之類的。

不過現在都說嘌呤高,都不提倡喝打邊爐(火鍋)的湯了。我爸還是喜歡喝的。

年輕人喝湯的情結沒有那麼重,一般都隨便來,而且都喜歡要肥牛麵筋之類的「現代火鍋料」,雞啊肉滑啊之類的倒比較少,就沒這些講究(跟大家比其實都不算講究了)。

對了!跟朋友出去我一般都先放麵筋,然後希望吃到最後了吸飽味道了再吃,那個爽啊。。不過一般都留不到最後就搶完了。。T_T


首先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火鍋。潮州牛肉火鍋!噹噹噹噹!(文不對題的感覺。。。)
先回答吧!在潮州吃牛肉火鍋,一般都是用清湯底。裡面的材料來來去去也就幾樣:白蘿蔔、枸杞、蔥段等。在潮州火鍋的世界裡,新鮮是對食材和吃貨最大的尊敬,所以對火鍋湯底都是簡單為先。重要的是接下來的食材!

牛肉!(對牛的各個部位的肉就不作展開。我不清楚分類。sorry!但是有些部位的肉真的好好吃!)
在潮州吃火鍋,一般都是先放肉後放菜的。潮州菜有一道很著名的清炒芥蘭(不知道是不是叫這個名字)。用足量的油熱火猛炒,出來的芥蘭肥而不膩,是最好吃的青菜!同理,在潮州人的理解中,菜是可以吸收油份的。平時家裡煮湯要下香菜,都要先下一勺左右的油,這樣出來的湯喝起來才會感
覺潤,不會有澀的口感。

所以在吃火鍋的時候,我們先下一點點花生油在湯底。等水燒開之後,就開始刷牛肉吃。一般幾盤過後,火鍋的湯就渾了。這時候下菜,就能把油「吸走」,這樣的菜也就可以理解成上面講的「肥而不膩」。

這其中還有一道工序,我不知道其它地方的火鍋有沒有。當火鍋的湯煮到渾了之後,我們會用勺子把那些漂浮在上面的雜質舀出來,保證湯底的清澈。因為這樣,才能用最原始的湯刷出最新鮮、最美味的牛肉。

在我理解中,其實並沒有樓主這樣先放什麼後放什麼的問題。因為火鍋,最重要是新鮮,最重要是吃肉!


=。=先扔蘿蔔,土豆,冬瓜什麼的,然後一個勁的放肉吃,最後吃飽了,吃不下青菜了,蘿蔔土豆冬瓜也煮爛了融在鍋里了,覺得吃肉的時候也吃到素的了,嗯,就是這樣...............


通常都是先把牛肉、羊肉、牛筋、腰花、耗兒魚、鯧魚、鵪鶉蛋等需要長時間烹煮的葷菜或類葷菜放下去,如果有腦花的話一定要最先放。魚類多半是冰凍,鵪鶉蛋需要煮到褐色才入味。
然後放入魚丸、香菜丸子,蟹肉棒等火鍋速食。在之前的菜煮好之前,任意夾起鮮毛肚、綠色毛肚、鴨腸等涮燙。這些熟得快,很快就可以次了。
吃完毛肚,丸子、蟹肉、蝦餃、蛋餃什麼都都浮出水面嗒!可以次嗒!
然後這個時候,會有一批人將自己喜歡的蔬菜放下去,豆芽,藕片,都有各自軟硬入味的喜好。另一批人在撈牛羊肉、牛筋、魚類等。腦花,魚類一定要煮久一點。要是不知道煮好沒有,可以先讓別人吃一口再動嘴。
素菜隨意放。黃瓜片燙十秒鐘就可以吃了,土豆煮十分鐘都沒人吃,一般剩一堆。別點大白菜,還不如直接喝油。


只放肉!


重慶吃貨來說下傳統的方式:先放葷菜後方素菜很基本的一條,素菜多吸油,油都吸走了就不好啦。而且火鍋很多菜是不用放下去的,熟得快,筷子夾著燙就好。第一夾著燙的就是毛肚,吃哪兒補哪兒,先吃毛肚開胃,能吃更多……雖然沒啥科學依據,但傳統就是這樣。其他的空了再來補充~


我在重慶,在這邊,每次和朋友們出去吃的時候,必定先放肉,再放素菜,不影響肉的風味。火鍋的油都是重複利用的,之所以不會生病,是因為,那個油經過高溫,有害細菌還殺死了大部分,但是想想,還是覺得挺噁心的,吃過的油重複吃很多次。


成都這邊大多都是先放葷菜,後放素菜。


先放容易熟而且脆的,比如鴨腸,黃喉,毛肚,能把嘴巴運動起來,吃出勁道。之後可以涮腰片鱔魚這些,燙幾下就好的。吃到這個檔,解饞已經達到了,我就會燙牛肉。我比較喜歡吃煮熟一點的牛肉,順便休息一下。最後吃素菜,素菜好得快。通常我不怎麼吃土豆,太漲肚子,而且家裡燙火鍋也最後放土豆,之前放的話,不止要脹飽還要粘鍋。


我表示,樓上某位說得比較對,先放喜歡吃的,其它都是浮雲。


先放難煮熟的。。。後方好煮熟的。。。


總的原則是不能讓吃貨看著火鍋乾瞪眼!

成都的火鍋總的來說比較偏辣.所以基本都是點紅鍋.
在開始幾分鐘後,從頭到尾要確保鍋里有菜.能讓吃貨們隨手一撈就能撈到吃的

所以最開始會將煮的比較久的食材:如黃喉,魚,冰凍的一些肉類下鍋.
中間如一些燙下即可食用的如鵝腸,毛肚等.按自己喜好自己夾幾條放入鍋中燙會兒就好.
根據燙的時間長度及蘸的調料(海椒面,醋).可以品嘗到不同的口感.或脆,或韌.或辣,或酸,或甜.

中途的時候就可以放一些蔬菜了.個人經驗是這個時候,土豆,花菜和冬瓜是頂好的食材.
多煮一會,味道夠重.煮久點的土豆入口即化,當真的美味.

最後就是粉條+豆芽了.
放入鍋中待煮熟後,再往自己油碟中倒入一些醋和剩下的海椒面.
吃起那個酸辣呀(口水中.),百吃不厭.


推薦閱讀:

做菜放豆瓣的順序是玄學還是確實有效果區別?
避風塘炒蟹里「避風塘」的名字是怎麼來的?「避風塘」是一種怎樣的做法?
如何煎魚才能不破皮?
一個人在家過年,可以準備那些好吃的?
肯德基為何在油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TAG:烹飪 | 飲食 | 火鍋 | 飲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