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單反相機沒有大一統的卡口標準?


這個想法三十年前就已經實現了,那就是——M42螺口系統。
M42×1是三十年前風行一時的相機介面。它出現在二戰前的德國,50年代起,由德國KW(Kamera-Werkstatten)推動此規格鏡頭盛行於世。許多著名相機生產廠都生產過M42×1介面鏡頭,如西德的Carl Zeiss、Schneider、Schacht、Enna、Rodenstock、Voigtlander、Kilfitt,東德的Carl Zeiss Jena、Meyer、Pentacon,法國的Angenieux,日本的Pentax、Fujica、Mamiya、Olympus、Yashica、Chinon、Cosina,美國的Vivitar等。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還有M42螺口的鏡頭在生產,而且日本的Cosina公司又復古地推出了以Voigtlander為品牌的多款M42鏡頭和機身,看來,世界大一統的想法至今未絕。

那個時代是機械相機技術發展、工藝完善的一個巔峰時代,不管是機身還是鏡頭,都把它當作工藝品一樣精心製作。因為同用一種介面,所以競爭十分激烈。鏡頭手感或成像稍不滿意,用戶就會換用別家的鏡頭,所以各個鏡頭生產廠都不惜成本,只為在競爭中領先。不像現在各個廠家都是各自為政,各有各的卡口,只能自己和自己比,用戶不滿意就得連機身一起換系統。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M42時期的各個廠家生產的鏡頭基本上都是精品,做工考究,成像優良。那時的鏡頭,基本都是全金屬結構,調焦手感極佳。成像嘛,現代鏡頭髮展起來的是變焦技術,由此發展出了非球面鏡和超低色散鏡片。但這些技術對定焦鏡頭來說作用並不大,反而會大大增加成本,所以從成像質量來講,30年前的定焦鏡頭表現已然十分優秀。
那時的理念是用盡量少的鏡片來設計出最優秀的鏡頭,關鍵在設計,所以出現了一批經典結構。而現在鏡片是能加就加,甚至個別鏡頭的鏡片組合達到20片以上!那時的鏡頭全部用的是光學玻璃,而現在是模鑄的甚至是有機玻璃的,再鍍以增透膜,製造成本要比從前低多了。比較起來,只有在抗眩光技術上,由於早期M42鏡頭缺少多層鍍膜技術,所以比現代鏡頭明顯差上一截。

時代不同了,如今的廠商早已經沒有了將相機和鏡頭當作工藝品來精心製作的心態,他們現在一心只想著壓低成本、擴大產量。

下面是梅耶的威力...


我研究出來的鏡頭為什麼要拿來給你用?那我還賣什麼?


各家鏡頭都已經發展了好幾十年,在設計鏡頭的時候就要基於自家的卡口設計,如果統一卡口,目前所有的鏡頭都要重新設計,所有的老鏡頭幾乎全部不能用(別跟我提轉接環,不能自動對焦。什麼?高級炫酷自動對焦轉接環?有本事把尼康老鏡頭接到佳能機身上試試?)

另外,單反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機身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各廠家的主要利潤來源在於鏡頭,鏡頭的技術進步發展的很慢,而且相對於機身來講非常保值,很多高級愛好者以及專業攝影師已經擁有大量鏡頭,他們要做的只是每隔幾年升級機身。

可以看出,卡口不同的鏡頭給各(jia)大(neng)廠(ni)商(kang)帶來了極大的用戶黏性,如果草率更改(統一)卡口,有可能會造成可怕的客戶流失,相信沒有廠商想放棄老客戶。


我猜測尼康早就想更換卡口了,它的卡口相比佳能劣勢太大,沒辦法像佳能一樣輕鬆造出大光圈鏡頭,只是過去的鏡頭群太龐大,沒有這種勇氣。而佳能狗二十年前無情而機智的卡口升級讓它們在當下很有優勢。

最後,題主可以搜一下法蘭距的概念,不同卡口的法蘭距也不一樣,並不是簡單的卡形狀槽不一樣而已


以上

第一次正經的回答問題,居然說了這麼多。


大家已經說了很多,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沒人發現,現在的介面都是源自膠片時代的,出於對不同膠片規格、不同取景方式、不同用途的相機,所能考慮的介面直徑、法蘭距、鏡片組合都是不同的,比如同一時期,徠卡採用旁軸取景,尼康採用反光鏡取景,再加上還有像哈蘇xpan這種不懂事的搞出個135寬幅來,法蘭距和口徑自然不同,說到底,歷史上各家廠商對自己產品定位不同也客觀造成了現在多種介面的結果。


大一統的話,賓士頭上安一寶馬的標。。。不,這樣不夠有衝擊力。。。夏利頭上安一寶馬的標,寶馬肯定不幹啊!


願你以後成立個最大的器材公司,把佳能尼康索尼富士賓得松下奧林巴斯全部收購,統一介面!


四三


市場營銷學中對於維持顧客有兩種基本的手段,一是維持持續的顧客滿意,另一種是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而這裡卡口的不統一,無疑是一種手段,對於a的資金投入,將是轉換成b的阻礙


推薦閱讀:

第一支單反鏡頭怎麼選?
學生黨預算一萬五希望入手一個中高端單反,主要拍攝風景有攝影基礎?
賓得k50的鏡頭選擇?
如何評價老蛙鏡頭?
為什麼有些相片呈現出漩渦散景的效果,而正面主體又清晰不變形?

TAG:攝影 | 攝影器材 | 單反相機 | 單反鏡頭 | 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