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施納貝爾 ,他彈的好在什麼地方?

施納貝爾


Artur Schnabel

(Apr 17, 1882 - Oct 16, 1951)

提到施納貝爾就不能不先說說他的師承。施納貝爾的老師是萊舍蒂茨基,他可能是19世紀晚期最出名的鋼琴教師。Leschetizky,1830-1915,波蘭鋼琴家、教育家、作曲家,他11歲起師從貝多芬和克萊門蒂的學生Carl
Czerny,14歲起開始教授鋼琴,18歲即成為維也納音樂圈公認的鋼琴大師,32歲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協助安東.魯賓斯坦教授鋼琴,隨後成為鋼琴系主任。

1878年他回到維也納繼續演出和教琴。他的很多學生後來都成為世界級的鋼琴家:Brailovsky、Friedman、Paderewski、
Moisewitsch、Schnabel、Elly Ney、Horszowski等等。他的學生陣容是如此強大,
可以說是位開宗立派的人物了,Pearl公司專門出了一張專輯收錄他那些著名學生的錄音(享受這個待遇的人可不算多,我有印象的只有Liszt和
Clara Schumann)。下面還附了一張大概的師承表,從這上面來看,說施納貝爾彈奏的貝多芬是「本真」的貝多芬也不為過。順帶說一句,另一個著名鋼琴流派的創始人李斯特也是車爾尼的學生,也可以說是貝多芬的正朔,但是他的個人風格太強,還能還原多少貝多芬就比較難說了,倒是萊舍蒂茨基這一派保留的可能更多一些。不過老外對師承關係不是那麼重視,很多都是亦師亦友,以上也僅僅是筆者的揣測而已。

施納貝爾最早的電氣錄音見於1932年,他是歷史上第一位完整錄製全套貝奏和5首鋼琴協奏曲的鋼琴家,這套貝奏的演繹是施納貝爾如此知名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套錄音被不斷再版,至少有10個以上的唱片公司出版了這套錄音,下面的封面都是一些最主流的選擇(不一定常見,但是很容易下載到),個人極度推薦Pearl的轉錄,歷史錄音的炒豆聲中鋼琴觸鍵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下面EMI的首版這套對我來說是個糟糕的選擇,哪怕dante的轉錄都要更好一些。施納貝爾同時也是個作曲家,他寫了3首交響曲和一些室內樂。下面著重說下題主的疑問吧。

施納貝爾最有說服力的演繹來自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尤其是在慢而充滿情感的樂章中。而在其他的樂章,他的拍子幾乎總是過快,雖然始終非常活潑,但是它們聽起來太過匆忙了。讓情形變得更糟糕的是,當演奏高速經過句(尤其是那些伴隨著音階的)的時候,他竟然還要加快速度,從而加劇了這種倉促感。儘管如此,必須承認他彈奏所有那些高速音符的敏捷技巧讓我印象深刻。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他的技巧確實還相當不錯。如果不是這樣,那些快速的音階和琶音不可能彈得這樣清晰。他同時代的一些人嘲笑他拙劣的技術,指出施納貝爾演奏了無數有著笨拙和不幹凈經過句的作品。我認為這些指責是不公平的。儘管在《槌子鍵奏鳴曲》(Hammerklavier)中和《熱情奏鳴曲》(Appasionata)的末樂章中它們聽起來確實很不幹凈,但是請不要忘記他是以極其高的速度在彈奏,而且我可以肯定任何鋼琴家都不可能在這樣的高速下彈得盡善盡美。但是不管怎麼樣,施納貝爾指下的所有快樂章都不是那麼完美,因為它們太過匆忙了。

但是在慢樂章中,我們真正聽到了施納貝爾——這位貝多芬的偉大詮釋者!在慢樂章中,他不再那麼匆忙。正好相反,他的演奏往往比其他大多數鋼琴家都要慢得多(當然,如我同系列文字提到的,有一個幾乎不可避免的例外——超級慢的克勞迪奧.阿勞)。這些慢樂章是唱片上最美的「貝多芬之音」。琴聲很溫柔,他用一種迷人的方式來詮釋自己的感觸。無論樂章有多長,它們從頭到尾聽起來都是那麼引人入勝。施納貝爾有種魔力,把我曾經不那麼喜歡的樂章演繹的打動人心,比如說《第二奏鳴曲》的第二樂章。施納貝爾在貝多芬的最後五首奏鳴曲中表現的最為出色。快樂章仍然過快,但是緩慢而抒情的樂章卻是世間僅有的來自天堂的渺渺之音!在這些樂章的詮釋中,我認為至今沒有人能超過他。除了這些抒情的樂章,施納貝爾同樣能夠讓那些早期奏鳴曲中形形色色的小步舞曲、詼諧曲和三段體樂章聽起來讓人如此愉悅。正是因為在這些樂章中的歷史性的不朽演繹,確立了施納貝爾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的超然地位。


就演繹風格和精神氣質而言,施納貝爾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和富特文格勒的貝多芬交響曲極其相似。他們都有【1】令人窒息的快速樂段,【2】色彩豐富、發人沉思的慢樂章,【3】毫不做作、符合樂曲內在邏輯的自由速度【rubato】。
【1】我不太同意演奏速度過快,但同意因為快,技術上有小小的瑕疵。
【2】富特文格勒很被人忽視的一點是他對樂隊聲音的調教。整個樂隊的色彩表現力之豐富,在各種慢樂章中彰顯無疑。施納貝爾對貝多芬鋼奏慢樂章的詮釋也有這樣的特點。
【3】舉個例子,Gilels技術無可挑剔(魔鬼般的觸鍵),但他的節奏感稍遜施納貝爾。例如「悲愴」的前幾個音,施納貝爾的節奏自然而富有張力,Gilels則拖沓,鬆散。指揮界的巴倫博伊姆,蒂勒曼等人想模仿富特的自有速度,但沒有一人甚至接近富特的水準。自由速度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對樂曲的內在邏輯、和聲發展最深刻的理解。很顯然,富特和施納貝爾在這方面一脈相承。

此二人演繹的貝多芬,在很多方面高於其他人一檔。因此,雖是單聲道,但我從來不吝於推薦給其他人。


恣意狂放不拘一格。錯音也錯在很高的境界上。他的錄音特別適合已經很了解貝多芬奏鳴曲的人聽。這樣聽者可以修正他的錯誤和模糊,進而從他的錄音中聽出浪漫派鋼琴家的衝動。這在貝多芬奏鳴曲的錄音里是獨一無二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馬克西姆就是現代的保羅莫里哀、理查德克萊德曼」這種說法?
你們在彈琴的時候都在想什麼?
在國外音樂學院(大學)和教授上課是怎樣一種模式?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109, 110, 111, 誰的recording比較好?
現在二十歲想學鋼琴可行嗎?

TAG:鋼琴 | 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