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性別角度學習和分析「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中國人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原句里的「二人」,逐漸發展為俗語中的「兄弟」,這種演變,正說明了中國人對兄弟之情的一種認知:義志相投的「二人」,就可以是「兄弟」,更可以勝似「兄弟」。所謂「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兄弟,不僅限於家族內的血緣宗親,更推廣為社會上的朋友同志。只要志同,就可道合,只要義正,就是手足。
進而,在中國倫理中,極為重要的「悌道」,也就從親緣關係里的兄友弟恭、家庭和美,更廣而擴散為社交關係中的義氣深重、人際和睦,乃至民族關係中的義薄雲天、社會和諧。這種把親情社會化、把社交親情化的開闔,體現了中國文化里的一種開闊和達觀。正因為具有這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文化接納性和民族自信心,中國文化才能日新月異、推陳出新,不斷融入新生力量,把「二人」的距離接納為「兄弟」的親密,把金石的障礙融化為香蘭的芬芳。
那麼,在這種可能並不心同一處的彈性範圍內,兄弟之間的相處模式,該是怎樣的呢?《詩經》中給出了答案,叫做:「兄弟鬩(xì)於牆,外御其務。」兄弟可能在家門之內吵架,但是要在家門之外共同對抗外侮。
那麼,在經過了「不同心」的痛心歲月之後,兄弟二人如何重新走上「同心」的道路?如何超越彼此的傷害、誤解、隔閡、對立,回歸兄弟之間最為期待的信任、互助、親密、友愛?
分歧也許還將存在,但是紛爭可以理性對待;傷害也許已經造成,但是善意可以化解傷痕。此時兄弟二人需要的,是魯迅先生的一句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世事總難料,滄海一聲笑!往事知多少,都付笑談中!
謝邀。我想從區分公共事務與家庭事務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
兄弟同心,「斷金」也好,「外御其侮」也好,無非是在公共事務中,兄弟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守望相助乃至生死相依。但在這一領域,女性形象卻是缺位的,這與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有關。男女的分工是男性負責社會事務,女性負責家庭事務。
雖然不斷有傳統觀念的辯護士試圖為這種分工套上一層平等的外衣,然而事實是二者之間完全不平等。題目中描寫的這種兄弟敘事,就明顯地表現出重視公共事務而輕視家庭事務的傾向,"兄弟鬩牆,外御其侮",牆內的家庭事務與牆外的公共事務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在公共領域,與兄弟齊心"斷金""禦侮",這才是值得稱道的壯舉。牆內瑣屑家事,不足道也。這種對家庭事務的輕視也延伸到專註於家庭事務的女性本身,其他男性可以與我"志同道合",在公共領域攜手互助,結為兄弟之誼,至於女性,只知柴米油鹽,婦人之見,不足與謀。
而公共事務與家庭事務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的,男性要專註於公共事務,需要女性處理好家庭事務,使男性無後顧之憂,這被傳統觀念認為是妻子的首要,甚至全部責任。然而妻子在家庭全身心為丈夫服務,丈夫在公共領域卻不可能給予對等回報,妻子只為丈夫負責,丈夫不可能只為妻子負責。且不說第一要忠君報國,為兄弟也要兩肋插刀,然而"插刀"之時,考慮過妻子嗎?回答是兄弟情誼當前,兒女私情何足道哉?歷來傳誦的各種義士行跡,為兄弟拋妻棄子,重義輕生,為人所稱頌。反過來,妻子可以為別的什麼人或事拋棄丈夫嗎?為了一面之緣的兄弟,義士們可以舍卻性命,更不暇顧念朝夕相處的妻子。然而義士捨命之後,妻子怎麼辦呢?她既已習慣於處理家庭事務,一旦失去經濟來源又如何獨立生活呢?要改嫁嗎?然而夫為義士,妻豈可不為烈女,她既無法可想,也只能以死殉夫了。於是一門忠義,成就一段千古佳話。義士為兄弟而死,尚可說是自己的選擇,而妻子卻往往是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被驟然拖入丈夫的冒險行動中,可謂飛來橫禍。妻子將處理公共事務的權力完全讓渡給丈夫,結果往往是丈夫處理公共事務時完全忽視妻子的利益。
於此有感,也對家庭婦女發一下議論:在自由和安逸之間,你放棄了自由。可是,失去了自由,你還有可能失去安逸。你的丈夫除了你,可能還要考慮他的兄弟,甚至只考慮他的兄弟。
應邀……
我對這東西看法很簡單,無他……
- 事實
- 美好期望
事實是這個辭彙就是用來表揚那些一個家族出來相互配合極好做出成績的人。像上陣父子兵,其中意思是雷同的。古時候上陣作戰,兄弟從小在一起,手尾配合,彼此弱點都清楚要能好好配合自然事半功倍。
而對於那些子女眾多的大家族,希望保持家族凝聚力,兄弟之間利益共同,都努力配合,光耀門楣……這種話就是說給他們聽的美好盼望。
至於女性,我覺得那句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亡從子就已經很清楚了。
女人不需要主觀能動性,等著聽話就得了。兄弟要同心,妳們就配合。那就對了。
當然,現代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大家族,氏族權利早就滅亡了,如今都在往小家為主的轉變(計劃生育好啊)。兄弟之間沒有為拆遷費上演大武行就不錯了……
當然齊心協力的美好祝願還是好的。
要是用在女權上,那也一樣。只可惜千百年來女人的奴性有點可怕。好像只要能結婚被男人所愛就啥都無所謂了……
一個俗語,沿用下來有可能會失去原有的含義........................用習慣了而已,不要這麼!敏感!
呃,這玩意都是有時限的呵呵。發自內心的相信而不關注實際情況,這種人就是包子打狗。
通常兄弟能夠同心感情好的不要不要的,必須是外患內憂。利益一致。
否則,過後就得掰。為什麼要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因為要保障權利終端的唯一性。
例子可參見,起兵至玄武門前的李家兄弟。
遠的,看看庄公和他弟。始皇帝和成蛟。
至於看感情好,也有啊玄宗和他大哥成器。然而這是彼此心照,李成器退了一大步。兄友弟恭。
說起這個,聽過另一句話嗎?『』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夙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這種例子,隨便去網路上找找,財產矛盾,一串串的。
指望所謂兄弟感情就能同心,解決一切,不如盼共產主義呢。
「兄弟」這個詞無實義!
「兄弟」這個詞無實義!
「兄弟」這個詞無實義!
我說三遍是因為剛才有人從旁邊過給我說了一句話:兄弟,借個火…
從性別上來說的話,長久以來因為是男權社會,女性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個門類上同步缺位。所以「二人」=「兄弟」這個等式基本成立。
回到現在「姐妹同心,其利斷金」是不是就也可以成立了呢?
這點我暫時保留意見。原因我再來說一說:不知道是男權教育的原因,還是在長久男權社會裡的自然挑選,現在的女性,對於朋友的價值,普遍看得比較低。
姐妹一起逛街,旅遊…這些還行,但一旦有利益衝突,在「同心」上受到的衝擊普遍比男人要大。
所以在兄弟或者姐妹的協作上,現階段兄弟的協作上更被看好。
從性別上講,兄妹同心早去了德國骨科;
從關係上講,夫妻不同心早離婚了
一日,一人曰:十男九痔,吾痔瘡甚痛。
一女曰:不行,性別歧視,自古以來女痔連關心的資格都沒有。
人愧曰:十女九痔可矣。
一小孩曰:為何大人才痔,我等小孩可也是有痔的,歧視歧視。
人又曰:人人有痔,其痔不在年高可否?
又一人曰:我這痔,可內可外,可出可漏,爾等不懂個性,皆洗腦之徒。
人愧曰:哎,當今世上,十男九痔,十女九痔,無所不痔,無微不痔,有痣不在年高,痔在四海,有痔無識。古語有云大痔三千,吾只得專心一痔,爾等各有痔向,就不要抓著一句成語上綱上線,須知淡泊以明痔,寧靜以痔遠兄弟不僅僅是天然的合作關係,也是競爭關係,兄弟之間是最要不得你比我好,無數嫉妒不公不服不滿,但又知根知底,血脈相連。無縫合作絕對一流,稍有嫌棄地動山搖。
從性別角度。。。。。題住沒事想這麼多,真是女權魔怔了。題住這個特異功能可以穿越迴文革時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某女子與黑人結婚生子曬娃之後遭到無數人謾罵詛咒?
※老公間歇性陽痿,能治療好嗎?還是應該離婚呢?
※晚上不要穿的太暴露在黑人區附近走路,不安全。 這句話是科學的提醒,還是兼具性別(女權)和種族歧視?
※是女生自己阻礙了男女平等嗎?
※為什麼大都支持女性主義很少支持大男子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