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法國作家,「新小說」流派的創始人,阿蘭·羅布-格里耶?
格里耶的新小說新在哪裡?其作品同流派的其他作家,諸如娜塔麗·薩洛特、克洛德·西蒙,有什麼獨特之處?
謝邀。
他大概是那一代大師里,最不按傳統文學來的人。這成就了他,也多少埋沒了他。
比如,在普通讀者里,杜拉斯比他有人緣;在獎項上,克洛德-西蒙得了諾獎而他沒有。他最多就成為了這類問題的主角:大家都知道他是「新小說」的創始人,是大師。但具體怎麼大師,就很少人知道了。
首先,「新小說」nouveau roman那個圈子,並沒有太嚴格定義。更多是格里耶他們那一撥人的小圈子。所謂革新,20世紀不缺革新大師。喬伊斯如是,卡夫卡如是。如果論到「對時代潮流之影響」,普魯斯特、卡夫卡、博爾赫斯、科塔薩爾、海明威,起碼都不下於格里耶的。
但格里耶確實做到了獨闢蹊徑。
他是個,我個人概括吧,物象敘述者。他盡量用精確敘述,描繪物體給予人的感受,反覆迂迴。他相信物體的存在、敘述與人精神感官之間的互動,循環往複。這種思維,其實是很攝影師化的。所以他會做出《去年在馬里昂巴德》這種存在,循環往複、冷靜的畫面、沒有具體指向性、不加主觀評述。
所以讀他的作品,需要相當的空間想像力與耐心。
為什麼我說他「不按傳統文學來」,相比起來,杜拉斯的故事核心是某個暴力或愛情的內核(《情人》、《廣島之戀》、《副領事》),由此引發的悠長敘述,杜拉斯也是畫面感,但她的畫面感是流淌的。
克洛德-西蒙也是畫面感切割,但他的敘述有普魯斯特(長句綿延的畫面感)和福克納(故事情節的倒置)色彩在其中。
一句話吧,杜拉斯和西蒙都還是在流動的故事,格里耶則是循環往複。伍爾夫有過類似的敘述,但她好歹也是動的。
所以他更接近一個通感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可以更好的描繪成電影或繪畫而不會減色。
但卻未必是那一代人里,最滿足人閱讀習慣的寫作者。
格里耶算是新小說作家中最負盛名的一個,指責沒有頒給他諾獎的人也不在少數,他更提出了《未來小說的道路》,所謂「動作和物體都在成為某種東西之前,都將在那裡;之後它們還將在那裡。」這個理論就很好的概括了他的作品,狹義的理解,這句話甚至不能完全解釋新小說流派,因為並不是每個新小說作家都將自己/讀者看做一台攝像機;但如果廣義的理解,這句話其實可以套用在幾乎每一部既有的小說上。
理解格里耶的小說可以從視角入手,他徹底隱匿掉了敘述者的這樣一個角色,而小說的敘述者對於推動情節相當重要。講故事的人往往是書中的人物或者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但到了現代派這裡小說敘述者卻越來越模糊,情節也不再重要,現代作家們想要打破第四面牆,想要把讀者拉進自己的小說里,想要提醒每個人現實會打敗一切;格里耶在《嫉妒》里就是這麼做的,讀者只能猜測攝像頭的主人是嫉妒的丈夫,但這個人似乎又隨時存在著。最精準的對於格里耶《嫉妒》的描述是來自略薩的「不是傑作,但很有趣」,格里耶的技巧性是他最大的優勢也是他最大的軟肋,最後的結果是很難讓內容和形式統一起來。
再說格里耶的觀點之所以可以套用在大部分小說上,是因為作家們共同堅持的觀點之一就是「描寫事實」,即使魔幻現實如馬爾克斯也稱自己的小說出自拉美的現實,或者是混亂如克勞德·西蒙《弗蘭德公路》也是來自於他自己的經歷(是他,而非格里耶成為了新小說派中唯一拿了諾獎的作家),所以格里耶也只是在描寫自己眼中的真實而已。
推薦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哪些是名不副實的?
※為什麼詹姆波特以及詹姆和莉莉伊萬斯波特這對官配在哈利波特讀者群中人氣比較低迷?
※初讀菲茨傑拉德應該先看哪部作品?
※怎樣看待《基督山伯爵》結局中三個惡人中最壞的反而受到最輕的懲罰?
※《1984》里為什麼外圍黨員受到的束縛反而比無產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