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相聲等戲曲曲藝的詞是死詞么?可以多靈活?


有段相聲叫《關公戰秦瓊》,講的是倆京劇演員被逼無奈上台胡唱的故事。

相聲《洪羊洞》據說就是二位老先生頭天聽完了《洪羊洞》轉天上台胡輪的成果。

有水平的演員,胡輪出來就是死詞兒,沒水平的演員,有死詞兒也是胡輪。


就像走鋼絲。

腳底下越有準,越敢耍花活。

死詞記得越准,用得越好,活詞才越敢往外支,還不破壞整個節目的結構。活詞支出去,掉海里,回不來了,那不叫能耐。


是死詞。可以多靈活,我認為取決於對死詞掌握到什麼程度:越是能熟練掌握了死詞的,靈活度反而越高,因為知道死詞就明白了節骨眼肩膀頭,不用擔心掉海里。排練相聲次數越多台上越能有靈光乍現的現掛。
京劇也是一樣,我演得最多的一折《拜山》,在花臉和武生對啃最緊的一段,花臉一旦落下一句,能及時找回來,也是因為對原詞足夠熟悉。


多靈活?都得看情況。《春秋亭》這一折算程派經典唱段了,建國後還是把罵梅香的改了


可以變的吧,一般有名的唱段可能會保留,但丑角打趣的話挺時髦的。


每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都有穩如磐石的根基。沒有基本功,哪來隨機應變?


以相聲來說,整段的故事情節是死的,一些程式化的東西也是死的,變得只能是細節上的一些處理,所以電視上的相聲才會越來越死,但是到了茶館,觀眾與演員的一些互動和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這都是活得


靈活到攢底的前面不聽也敢上台


京劇不知道,郭德綱火了之後,相聲看了好多。看多了就發現相聲是活的,這個說和說就是不一樣,同樣一句話,郭德綱一說就逗樂,小徒弟也說,就不行。裡面門道很多。
比如抖包袱,郭德綱我的一生裡面有這麼個包袱,他媳婦和他迷路了,媳婦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壞消息是以後只能靠吃牛糞活了,好消息是牛糞有的是。全場鬨笑,郭德綱演繹出很生氣的樣子,先是正常的左右耳光,然後是一頓亂打,于謙的在旁邊攔著,然後郭德綱往起一扔很高,啪嘰摔地上,于謙趕緊攔住,說不能這麼打,郭德綱這個時候,看著于謙,腳伸出來,在地上擰了擰,就和踩臭蟲似得,于謙實時一捧,梗出人笑。實際這就是個笑話,不知道是不是郭德綱原創,反正這個笑話我看郭德綱視頻的時候早就聽過,但是看郭德綱這段的時候還是笑了,因為這個梗最後讓人很意外。


推薦閱讀:

張文順先生贈曹雲金聽雲樓主名章到底什麼意思?
如何看待傳統藝術「外行庸俗,內行孤獨」的狀況?(詳細見補充)?
試分別以四字、三字、兩字、一字概括四大名著?
M1漫才比賽的字幕和視頻哪裡有嗎?
為什麼曲苑雜壇停播了?

TAG:京劇 | 相聲 | 曲藝 | 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