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代久遠的電影評分很高?
昏黃模糊的電影看都不想看
因為拿到了更好的數據,2017年6月14日更新,多圖預警!!
作為社會學學生,碰到這種能用統計解決的問題還是上統計吧~ ╮(╯▽╰)╭
題主的問題要分三個層次討論:1. 是否年代久遠的電影評分高?(先問是不是)2. 如果是,為什麼年代久遠的電影評分高?(再問為什麼)3. 年代久遠的電影真的昏黃模糊,讓人看都不想看嗎?
我手上正好有一份數據,包含所有在IMDb上顯示為「Feature Film」(答主默認此即為「電影」的定義,用於排除電視劇、短片條目)的、評分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此處的篩選,一是基於數據獲取的便利性,而是近來IMDb被印度人攻佔得有點厲害,印度和斯里蘭卡的電影評分畸高,所以要把那些評分人數較少的分數畸高的影片刪除...關於印度人攻佔IMDb的故事,可以見答案為什麼 IMDB 要把「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單列出來?)所有電影,共計9873部。數據截止2017年4月17日。在excel表裡,數據大概長下面這樣:
中間省略...
首先啰嗦地介紹一下數據中一些主要變數的情況,這一部分大家可以跳過:
IMDbRating(IMDb評分):9873部電影,最高9.9分(一部分數畸高的斯里蘭卡電影:《還我河山》Aloko Udapadi,2017;估計在答主寫這個答案的時候,它的評分已經掉下去了...),最低1.2分(兩部,德國電影《土豆沙拉》Kartoffelsalat,2015 和波蘭電影《斯摩棱斯克》Smoleńsk,2016),平均分6.63分,中位數6.7分。
exactruntime(影片時長):最長450分鐘(《撒旦探戈》Sátántangó,1994),最短45分鐘(《福爾摩斯二世》Sherlock, Jr.,1924),平均時長108.47分鐘,中位數104分鐘。由於其中一部影片沒有時長信息,因此時長沒有缺失值的電影數目是9872部。
NumVotes(投票人數):最高1798398人(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的救贖》...),最低5000人(戈達爾一部很有名的片子《我略知她一二》2 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1967),平均來說每部電影有57136.31萬人投票,但很可惜,中位數只有18154萬人,而且數據呈現明顯的正偏態(偏度=5.42),說明少數評分人數較多的電影拉高了總體的評分人數,實際上大部分電影的評分人數很少,乏人問津,下圖更為直觀的展示了這一點:
Year(上映年份)和Decade(年代):很簡單,就是電影上映的年份(1915-2017)和按每10年一組分組的電影上映年代,從1910s至2010s。
Genres(電影類型):這個變數比較神奇,我們都知道,IMDb上每部電影的類型標籤可能有很多個,比如《黑客帝國》(The Matrix,1999)在IMDb上的標籤為 Action | Sci-Fi (動作 | 科幻)。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做了如下處理:標記一部電影是否「是」某類型的電影。例如,《黑客帝國》「是」動作電影,也「是」科幻電影,但「不是」恐怖電影(Horror)。由此,一部電影可能會同時「是」多種類型的電影,各類型電影數量之和,也會大於我們數據中的電影數量。
製片廠:我們都知道,好萊塢有眾多的製片廠,其中的一些規模較大,發行的影片數量較多。因此,我們引入了一些變數來描述一部電影是否是下述大型製片廠發行的:它們包括雷電華(RKO)、米高梅(MGM)、聯美電影公司(United Artists)、華納兄弟(Warner Bros) 、20世紀福克斯(Twentieth Century Fox)、迪斯尼(WaltDisney Pictures)、環球(Universal Pictures)和派拉蒙(Paramount Pictures)。其中的一些公司現在已經破產或被收購,但在某一時期,它們都曾是好萊塢的大製片廠。若一部影片是由上述某一公司發行的,我們就在代表該公司的變數上將其標記為「是」,否則標記為「不是」。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一部電影可能是由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大製片廠同時發行的,例如《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1974),這部電影是由20世紀福克斯及華納兄弟共同發行的,在數據中,這一條目的數據就會長這樣: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大製片廠製作的電影,累加起來仍不到2500部,也就是不到資料庫中電影數量的四分之一。大部分電影仍是由小製片廠和獨立製作人製作的。
語言(language)、國家(country)和色彩(color):即區分影片使用的最主要語言和最主要製片國家是否是英語和美國。由於一部影片可能使用多種語言(最多的使用了10種,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沒有青春的青春》Youth Without Youth,2007),或者多個國家聯合製片(最多的達到了12個,名導拉斯·馮·提爾的《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2000),答主定義「最主要」的語言和國家為每部電影IMDb條目下排名第一的使用語言和製片國家。若排名第一的語言是英語,或排名第一的製片國家是美國,我們就將語言或國家標記為「是」。相比之下,色彩變數要簡單很多,即區分影片所用的色彩,包含黑白(Black and White)、混合(Mix)和彩色(Color)三種。黑白和彩色電影很好區分,而混合的典型例子,包括《殺死比爾》(Kill Bill: Vol. 1,2003)和《罪惡之城》(Sin City,2005)等。
啰嗦完畢。
接下來開始解決問題,第一個問題完全是統計學的地盤,首先上一個簡單的描述性統計結論。
結論應該十分明顯:儘管有小幅度的波動,但從這9873部IMDb評分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電影看,年代越久遠的電影,平均的得分越高。但是!我們是學過統計的人!如果需要做出強有力的結論,就需要推斷統計的結論了~
為了驗證年代久遠的電影是否評分更高,可以使用上述數據跑一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linear regression model)。簡單來說,就是建立一個統計模型,預測一部電影的上映年份到底會對其評分產生多大的影響。我以IMDb評分為因變數,上映年份為自變數,投票人數、影片時長、電影類型、是否英語電影、是否美國電影、製片廠和影片色彩作為控制變數(其實也是自變數,只是將它們放入到模型中,控制掉它們對電影評分的影響,進而更好地估計上映年份對電影評分的「純粹」影響)建立回歸模型,結果如下:
我來慢慢解釋哈~首先我們可以看R-squared=0.4785這一項,這說明這個模型可以解釋電影評分47.85%的變化。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了,因為我們幾乎可以說,這些變數包含了影響電影評分變化的接近50%的因素。當然,由於我們沒法以簡潔的形式納入其他一些對電影質量至關重要的變數,比如導演、演員和投資等,因此模型中的變數不能完全預測電影評分的變化。我們首先看上映年份,效應很顯著(p&<0.001),係數約為-0.019。這說明,一部電影每晚上映一年,它的評分平均會下降-0.019分;每晚上映100年,它的評分平均會下降1.9分!這個效應非常明顯,因為如果所有的電影得分都遵循這一規律或者說平均趨勢,我們可以預期,一部2017年上映的電影,會比一部1917年上映的電影低將近2分!總結起來,年代越久遠的電影,平均的評分的確會更高。
時長和投票人數的效應也是顯著的(p&<0.001),其中,時長的係數約為0.006,意味著時長每增長100分鐘,電影的平均得分可能會增加0.6分,一部200小時長的電影平均會比100小時長的電影高0.6分。這與現實情況是相符的,高分電影時長往往會很長,IMDb Top250排名前十的電影里超過190分鐘的就有3部,另外有5部超過150分鐘,1部超過140分鐘。當然,還是不要太把這種「片長效應」當真~這可能是因為爛片導演往往知道自己的作品「臭」,所以不希望做得「又臭又長」;而好導演往往敢於拍長片。
投票人數對評分的影響太小,而且畢竟是個不太重要的控制變數,就不詳細講啦。
電影類型的效應很有趣,可以看到,動作片(Action)、冒險片(Adventure)、動畫片(Animation)、傳記片(Biography)、喜劇片(Comedy)、劇情片(Drama)、家庭片(Family)、奇幻片(Fantasy)、恐怖片(Horror)、愛情片(Romance)、驚悚片(Thriller)和科幻片(Sci-Fi)通過了顯著性檢驗(p&<0.01)。其中效應比較明顯的包括動作片,平均比其他類型的電影要低了0.33分;冒險片平均要低0.15分;恐怖片平均低了0.39分;喜劇片0.11分;家庭片0.31分;奇幻片0.13分;愛情片0.10分;驚悚片0.07分;科幻片0.17分。相比之下,動畫片則要比其他類型的電影高0.55分,傳記片要高出0.21分,劇情片高出0.37分。這顯示出,部分類型的電影,如傳記片、劇情片等,確實被認為藝術水平更高,不僅得到各大獎項的青睞,在觀眾評分上也更高。而科幻片、恐怖片等被認為評論家視作藝術水平較低的電影類型,似乎在觀眾評分上也較低。
在語言和製片國家方面,IMDb用戶似乎更不待見英語影片和美國電影,二者分別要比非英語影片和非美國影片平均低0.55和0.27分。製片廠方面,效應比較顯著的是華納兄弟(Warner Bros)、迪士尼(WaltDisney Pictures)和二十世紀福克斯(Twentieth Century Fox),「爛片華」和「老狐狸」的影片比其他製片長的影片平均要低0.11和0.09分,迪寶寶的作品似乎質量較高,得分平均比其他製片廠要高0.13分。
那麼,到此為止,第一個問題就此解決了,年代越久遠的電影,平均的評分越高。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年代久遠的電影評分高?
首先,答主認為,單就每一年來說,上映的電影的「平均質量」應該是相當的,既會有特別優秀的作品,也會有特別糟糕的作品。如果把每一年的電影質量比作正態分布,那麼它們的平均值和標準差應該是一致的。而且,無論是1915年還是2017年,都會有出現在正態分布兩個極端的作品。
但是,在我們心目中,年代久遠的片子往往都代表著經典、高質量,以至於我們有時會形成一種錯覺,那就是現在拍的電影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老電影隨便一挑便是經典。這便是我們說的「倖存者偏差」。許多之前的答案已經提到了這個現象,如 @吉吉吃炒粉 的答案。「倖存者偏差」意味著我們看到的結果往往已經是經過了篩選的了,而我們往往會忽視篩選的過程。具體到電影上來說,就是如今我們能夠方便地接觸到的老電影,大多是已經經歷過歷史與大眾的檢驗、篩選、沉澱的作品,代表著那個年代的頂尖水平。因此,我們拿它們來與現代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作品比較,自然會產生「年代久遠的電影評分很高」的錯覺。
我們不妨來看看按年份統計的電影平均評分人數,很顯然,越靠近當代,一部電影平均的投票人數就越多。年代越久遠的電影關注人數越少,因此,不僅老片知道的人少,老的「爛片」往往不為人知。
接下來,我們把這些評分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電影按照得分分段,每1分為一個區間(因為沒有得分1分以下的電影,區間從1-1.9分開始;同時,由於9分以上的電影過少,我們將最後一個區間設為8-9.9分)。隨後把它們按照年代分類,並將每一分數段的電影的平均評分人數標繪在統計圖上,可以看到,從1910-1940年代,6分以下的電影幾乎沒有,也就是說,1910-1940年代6分以下的電影,全地球看過的人也許根本不超過5000。這其實說明,年代久遠的爛片,已經沒有人關注了,所以題主當然也沒聽說過這些電影,因而產生了老電影好像都是評分很高的好電影的錯覺。但這些影片存不存在呢?答案當然是存在:1940年以前,評分人數在5000人以下,得分在5.9分及以下的電影,有3256部!甚至是1940年以前評分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所有電影(324部)的10倍!
如果我們單看1950年以前的情況,也可以發現,對於早期電影來說,得分在8分以上的「好電影」平均的評分人數遠高於其他分數段的電影。這說明,早期電影中的佳作,得到了不成比例的高度關注,因而讓人產生了老電影評分好像都很高的錯覺。
如果我們把這個資料庫中的9873部IMDb評分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電影看作一個歷史上「關注度高」的電影樣本(全世界至少有5000人看過了),表示這些電影經過歷史的檢驗仍然「倖存」了下來,在今天還有許多人在觀看。那麼,取其中某一年資料庫中的電影數目與當年拍攝製作的所有電影的總數比較,我們就可以得出某年一部電影「倖存」下來、至今被人關注的概率。不妨定義:「倖存概率」= 「資料庫中當年的電影數」 / 「當年上映的電影總數」。例如,資料庫中有1974年的電影49部,而1974年共上映電影2953部,所以一部電影在1974年「倖存」下來的概率就是49/2953=0.01659329。由此計算出的各年份「倖存概率」如下圖:
可以看到,總體上來說,隨著年份的增加,一部電影的「倖存概率」是在增加的。預測趨勢線也顯示,隨著年份的增長,一部電影的倖存概率應該是呈指數級的增長。但事實上,因為自2007年以後,全球每年製作的電影數量幾乎是在以指數級的增長(見圖16)。因而,自2007年以後,一部電影的「倖存概率」反而迅速降低了。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2007年離現在還太近,許多電影還沒得到足夠的關注,因而最近幾年「倖存概率」反而降低了。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的一個總體結論:對於年代久遠的電影來說,因為「倖存」的概率低,所以一般只有當年電影中的佼佼者,才有機會「倖存」下來,在現代還獲得足夠多的關注。它們在電影史上也必然是有一席之地的。這同時也表明,年代越久遠,一部電影被我們遺忘的幾率會越大,許多年代久遠的「爛片」就是這麼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的。而年代越近,一部電影「倖存」的概率就越高,由於「倖存」下來的片子多了,爛片數自然也會多。兩種效應綜合,就造成了年代久遠的電影似乎評分都很高很優秀的錯覺。
第二個問題就此也解決啦~由於倖存者效應的篩選,我們往往會覺得年代久遠的電影評分很高。
第三個問題就要嚴重批評題主了,如果說在DVD時代,題主抱怨年代久遠的電影畫質昏黃模糊,我還是勉強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今已經到了高清時代、藍光時代,高清數字電視走入了千家萬戶,25GB,50GB的藍光碟滿天飛。各大電影製片公司已經爭先恐後地將自己手上積壓的老電影資源拿出來修復畫質、提升清晰度,翻刻為藍光碟了。簡而言之,許多老電影的高清資源已經觸手可及。這時候再抱怨畫質昏黃模糊簡直毫無道理嘛!以下截圖均為親自截取。
1921年的瑞典影片《幽靈馬車》(K?rkarlen),導演維克多·斯約斯特洛姆(後來參演伯格曼的《野草莓》Smultronst?llet,1957)。超過90年前的電影,半透明的幽靈馬車纖毫畢現!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大使弗里茨·朗的《M就是兇手》(M,1931) ,全城追捕、黑白兩道聯手緝拿兇手的過程驚心動魄。如此動人的畫質!兇手被發現的這一瞬間,驚恐的神情畢露無遺好嗎?
1939年的《關山飛渡》(Stagecoach),約翰·福特的經典作品。看到如此壯美的西部風景,難道不覺得賞心悅目嗎?如果你只陶醉於現代商業大片毫無美感和緊張感的追車戲,為什麼不去看看這部電影結尾的鹽湖追逐大戰?一流的剪輯調度,緊張刺激的追逐,讓人過癮!
1949年卡洛爾·里德的《第三個人》(The Third Man),私以為是黑白片里光影效果運用最出色的,全片大量的夜戲,製造光與影的交織。這裡是馬丁與哈里在小巷裡的追逐戲,馬丁在明處,哈里在暗處,但從牆上的影子中可見其身影。明暗對比如此清晰,這樣的畫質還不夠嗎?
黑澤明的《蜘蛛巢城》(蜘蛛巣城,1957),將莎翁的《麥克白》套上東方背景,講出了東方宮斗劇的神韻,宿命與野心,終究是野心導致覆滅,不可不謂精彩!霧氣蒙蒙卻還如此有層次感,這個畫質難道還不夠嗎?
塔科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1962),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攝影非常出色。白樺林里的鏡頭,非常優美、夢幻,細節和層次也非常清晰。
捷克史詩電影《亂世英豪》(Marketa Lazarová,1967),結尾瑪科塔趕在米克拉斯被處死前與他完成婚禮,令人動容。髮絲、血滴、胡茬分毫畢現,這個能稱之為昏黃模糊?
到了藍光高清時代,再抱怨電影畫質昏黃模糊完全沒有道理嘛,這些修復過的老電影畫質難道能比島國愛情動作電影差?Blu-ray, Blu-ray Movies, Blu-ray Players, Blu-ray Reviews 可以分國家查詢所有出版過藍光碟的電影的信息,這些修復過的電影完全告別了昏黃模糊的畫質,足夠給我們絕佳的觀影體驗。
至於不能欣賞年代久遠的老電影,我只能說,題主還要學習一個啊,努力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要想學會欣賞電影是需要長期的積累的,當你看膩好萊塢的大片後,自然會撿起今天你覺得「年代久遠、昏黃模糊」的電影!
我是個很啰嗦的人,謝謝大家看完。
另,歡迎移步我的另一個統計型電影答案:布魯斯威利斯和尼古拉斯凱奇最近10年誰主演的電影更爛? - L的y 的回答
先亮明一下自己的觀點:
每個時代都有好片和爛片,那些年代久遠的好電影正是因為經典,才流傳下來,被題主看到,好電影自然評分就高。但是難道那個年代就只有好電影沒有爛片嗎?有,還很多,只是因為爛才沒被人記住,題主自然也沒看到,所以才誤以為所有年代久遠的電影評分都很高。題主要知道在某個年代,不是每部電影都可以像《同桌的小左耳之匆匆時代的笙簫》那樣,被人們記著的。
不要說題主,我以前每次去看老電影的時候都會很忐忑:沒有酷炫的剪輯、沒有動感的配樂會不會很枯燥?會不會受不了?結果是每次我都會:
「我艹!這劇情,逆天了啊!」
「我艹!這演技,真神了啊!」
「我艹!這導演,是地球人嗎?」
所以題主不要因為年代久遠就擔心你看不下去,莎士比亞年代遠不遠?寫的戲劇吸不吸引人?
這是IMDB TOP 250http://IMDb Top 250,題主看一下,好多都是年代久遠的老電影。
最近在重新看《無間道》。
並沒有特別在意電影的評分,當電影作為一個產業出現之後,多數人都默認了票房比口碑更重要這一事實,因此,有時候的評分,也只是一個營銷工具而已。但是,一些經典的影片的出現確實有一段時間了,這個倒是真的。
為什麼我在過去的幾年裡,至少每年都會重新看一遍《無間道》三部曲,也就以這部電影為例來回答你的問題吧。
這部劇里的演員,沒有一個為了耍帥而演戲,更沒有為了演戲而演戲,全都是在完全遵循劇本、導演的意圖來演戲的,只這一點,就讓人好感度爆棚。
梁朝偉是一個很拚命演戲的男演員,街頭偶遇前女友,眼神如下:
通過面部表情與眼神交流,完全是不需要台詞的,從相遇時的尷尬,到對於過去感情的一絲觸動,這一段幾乎是找不到任何瑕疵的。
(而我始終以為蕭亞軒帶著的那個小女孩應該是陳永仁的,結合第二部敘述應該會有鋪墊)
韓琛與泰國人交易當晚,劉德華作為卧底傳遞指揮部相關指令,狡黠、防備、警惕
吳鎮宇和曾志偉對戲,讓人看得神經緊繃,吳鎮宇全身都是戲
請注意眉毛,黃秋生的演技也不是蓋的~~~~最後上一張對比照,不是故意黑全宇宙傑克蘇,自己感受一下就可以了。
全宇宙,我最帥!!!
我覺得這是一個類似於倖存者偏差的現象。
那些很多年前的電影被現在的人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這一小部分之所以仍然被人們所見到,就是因為他們本身的質量過硬。同時,對比現在,電影營銷已經無孔不入,電影市場也日趨成熟,即使你並不是一個影迷,你也可以輕易的了解到目前上映的大多數電影。當然這些電影的評價會有好有壞,這樣和年代久遠的電影一對比,就會造成這種過去電影評分偏高的假象。
舉個例子:
最為人熟知的1972年電影《教父》的IMDb評分高達9.2。但是這真的能代表1972年電影的平均水準嘛?顯然並不是的,於是我用IMDb搜索1972年上映的電影,IMDb會給我列出一個榜單,綜合排序出1972年最受關注的十大電影,是這樣的:
鏈接:IMDb: Year: 1972
對比去年,2014年的榜單是這樣的:
鏈接:IMDb: Year: 2014
大家可以對比兩年的榜單可以看看,我們能認出多少電影來。
對於我來說,如果不通過豆瓣,在1972年中,可以認出1、4、5、7、8、9,共六部,而我只看了3部。而對於2014年的,除了4和9不知道之外,其他8部我看了7部。
而更直觀不帶裝X的信息是,在豆瓣上,2014年榜單里,有5部的觀看量都是十萬級別的,而1972年呢,只有一部,就是《教父》了,其他全加起來五萬都不到,關注度可想而知。
而我們再觀察每部電影的評分,事實上差別其實並不大,兩個榜單在我們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後,1972年平均7.25,2014年平均7.64,甚至2014年的電影更高。
所以我認為,電影不斷發展到現在,事實上整體上的水準是緩慢提升的,然而我們之所以認為年代久遠的電影評分較高,其實是採樣的問題,過去的電影經過歲月洪流篩選下,為人所知的都是真正的經典真正的藝術,它們質量太高以至於我們會厚古薄今。其實如果真的讓我們回到過去,我想我們的感受其實很現在差不了多少。
PS:至於模糊不清的問題,應該不是電影的問題,是資源的問題。
以上。
就像你初戀一樣,時間越久,越覺得有韻味。
看完電影后,大家討論的是人物名字而不是演員的名字,大致如此吧。
針對題主給出的條件,即年代久遠且評分高(甚至模模糊糊看不清),我想拿出幾部電影說說。
首先想到1957 年的《十二怒漢》 ,用現在流行的簡單粗暴的形容方法說,整部電影就是一伙人在一個屋子裡叨逼叨個沒完。但是,在這翻來覆去的叨逼叨里,卻能看到:
推敲的力量:用羸弱的不足立腳的證據推出看似難以推翻的事實;
語言的力量:說什麼,怎麼說,甚至是虛擬語氣的應用;
論述的力量:論點對於論據的支撐,恰到好處,既不空乏,也不贅述;
表情的力量: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觀點,可是你讓我看見了足以撼動我心的表情或眼神。等等。
這不是一場辯論賽,不是一個討論會,不是一輪頭腦風暴,不是一組說服的演說,但是,一群人的這一頓叨逼叨,卻是辯論賽、討論會、頭腦風暴、演說的完美集合。
再想到1959 年的《四百擊》 ,從一個小孩子的青春期里,我彷彿看到了人生所有的迷茫、困惑和悵惘。它不像家有兒女那樣,熱熱鬧鬧體現出童年和青春期時,各種關係的撞擊;它不像變形記那樣,用完全極端的兩個例子,強烈的反襯出不同家庭背景對於其相應環境下孩子的成長造成的影響;它不像陽光燦爛的日子那樣,看似充滿矛盾的成長其實是充滿歡聲笑語的。而《四百擊》本身,它對於青春期的描述,是冷冷的,是孤獨的,是平淡的,是無助的,甚至是絕望的。我的情緒被不由自主得帶入主人公的遭遇中,一步一步,等電影完了才發現。我想,所謂的高評分,就是看完電影后對心裡的撞擊,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想吼,卻筋疲力盡,卻聲嘶力竭。
以上說的這兩部都是黑白電影。相比後來的彩色電影,其實黑白電影在表達感情上是佔優的,也是吃虧的。像《四百擊》,黑白的色彩恰好符合了電影本身憂鬱的氛圍和冷冷的氣質,讓我感覺「看不到陽光,就更加絕望」。像《十二怒漢》,如果有色彩相助,我想,每個人物不同的個性,每條線索不同的特點,每個環節不同的節奏,都會更加豐滿和立體。
再說部彩色的吧。
1979年的《克萊默夫婦》。到底怎樣的家庭才算和諧完美,怎樣的成長才算絢麗多姿,怎樣的父親才是父愛如山,怎樣的母親才是慈祥溫暖,怎樣的孩子才是活潑可愛,怎樣的變化才是讓人欣慰?在這部電影里,我覺得每一個觀眾都能找到答案。整部電影就是在講故事,輔以一個又一個、一會兒有一會兒的矛盾足夠衝突的點,讓情節波瀾,讓人物的喜怒哀樂辛酸無奈釋放,又讓故事本身貼滿各種標籤:溫暖、殘忍、幸福、快樂,等等。看完整部電影,你會責備那個無情冷酷的母親,會可憐那個缺失母愛卻堅強可愛的孩子,會力挺那個把生活和失業都抗在肩上的父親;會因為母親回來奪子摔凳子謾罵,會因為父親拼盡全力卻沒能獲得撫養權而嘆息,又會因為結尾母親偉大的做法和故事「完美」的結尾潸然落淚。對,這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一個 3個人的故事,但卻看到了所有人類的情感。
不可否認的是,局限於電影拍攝手法、攝影技巧等技術層面的東西在那些年代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又因為觀眾審美、價值觀認知、人類情感變化收到時代烙印很強的影響,老電影,彷彿更加註重表現劇本本身要探析的東西:道德、情感、成長這些人類本源的東西,而不像現代電影或商業電影那樣更加註重場面、視覺等吸引眼球的東西。這樣,讓老電影在靈魂和內心上讓人有了更多共鳴,這可能也是大家很肯定老電影的原因之一。
其實,新電影在表達感情和道德上,也有他們的光芒,比如:《觸不可及》(法國)、《朗讀者》(英國)、托納托雷三部曲(義大利)等,而且新電影中,彷彿是非好萊塢電影在這方面更加觸動人心。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新有新的花,老有老的果,都是人類電影精華。
我是這麼認為的:
第一:因為越發年代久遠的電影作品,那些創作者是探路者,在其前頭是沒有人的,他們相對當下也較少存在大眾審美疲勞,也存在較少的瓶頸(西部大開發,到處都是處女地)。
老一輩電影人對於創新的探索,是循序漸進的,畢竟前無古人,他們只能一點點的去嘗試,去觸碰各種邊界。相對當下我能說以前的創作相對自由么?(我知道此處有爭議,但請從創作方面,不局限於政策、世俗)
第二:由於老電影的創作者是探路者,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潛移默化的成為了各種類型片的標準,無形的影響著後世的電影作品。觀眾很自然的以為恐怖片就應該是那樣的,動作片應該是那樣的,劇情片應該是這樣的.....(古典主義,形式主義,現實主義該怎樣、怎樣)觀眾也在參與劃分,他們也是促進電影工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第三: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好作品才能留得下來。作為典範,寫進教材,做為經典,發行量也較廣;
第四:信息時代,時下年輕人是挑剔的,也是隨意的。快餐化、工業化的電影製作流程,培養出來的年輕人,大部分人都不會去深究熒幕後面的故事及其背景,電影變為了很普遍的娛樂工具。PS:曾有人說:大眾的就是低俗的(以前聽到這話,我心裡罵這人是傻逼,現在感覺越來越對了,其實是我傻逼)
時下的電影工業環境、社會環境、及其主流消費者心態,也導致了為什麼有那麼多好的作品叫好不叫座,也有那麼多無腦類型電影不管怎麼拍都賣錢的道理(而且評分還挺高——沒什麼藝術價值);
第五:由於信息化社會,大家都能夠很方便的獲取自己喜歡的類型電影,比如:超級英雄電影,你看的都是這類,那麼你就很難對有人文思考、藝術價值的作品感興趣,因為你已被超級英雄類模式給洗腦化了,你難以接受其他類型與模式;(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第六:能去翻閱、點評老電影的人群(除去裝逼的那一部分),我想要嘛是電影行業從業者,要嘛就是極度的電影愛好者(喜歡從光影的世界裡,去巡視這個世界、思考自我人生————說得有些大了2333),你覺著一個只喜歡看漫威式複製黏貼的年輕人會經常去觀看年代久遠的老電影么?
這個觀點可以隨意豆瓣,IMDB查閱一番,看看是超級英雄電影的點評多呢?還是老電影的點評多。這也引出了另外一個原因,因為時下電影作品的點評過多,就拉低了評分率,但究其質量吧,你懂就好(較為專業者根本不屑評論,點評多為「腦殘粉」,跟風者,黑粉等。)
第七:時下電影行業環境,少了那些專心拍電影的人,對於電影的熱忱不比當年,當年是這個行業發展的年代,那時的從業者對於這門藝術(我能說電影是藝術么?)是較為純粹的,如果同為利益,至少還是有些追求的(時下無節操、無追求的例子不用我舉了吧。)
第八:以前的電影產能較低,由於技術的相對落後,前輩們反而加強了故事戲劇性(豐富性、人文性等),這就是為什麼時下為什麼那麼多有技術沒故事的爆米花電影咯~
產能過低的另外一方面就是,「你方唱罷,我上台」,好作品層出不窮,且出自不同面孔,那才是電影行業繁榮的表現之一,大家所限於量,方才有精力提升質;
最後,當然也有人云亦云者,對於作品的理解不聞不顧,跟風、甚至裝13,瞎點評。總體來說,年代久遠的電影作品是好於當下作品的。
個人一點片面觀點,僅供參考、交流
寧靜的夜晚抱著電腦獨自看一部老電影,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狗血不腦殘,不天雷勾地火,不矯情惹人生厭,認真而緩慢的聽別人講一個故事,這是一種心境,是時間沉澱下來的氣質。老電影就是這樣的惹人喜愛。
經典是需要時間來篩選的,過去的無數的爛片都在歷史中被人遺忘,只留下那些經典被人反覆重溫,因此產生了倖存者偏差。
昏黃模糊的電影不想看,那麼av畫質的電影您喜歡看嗎?
演員都已不再人世~抨擊還有何用。
因為不好看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少被人提及。
留下來的都是最好的,很多爛的名字 你都無從得知
只靠演技,總比只靠修圖好看
掌握電影話語權的,或者說,掌握社會價值觀方向的是中產階級……也就是中老年人的一部分。
我們總不能現在就把小時代認為是經典之作吧?那我們生又何歡?
這是為了大家好。
推薦閱讀:
※有哪些豆瓣上評分挺高,但你看不下去的書?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
※IMDb 和豆瓣上有哪些純腦殘粉刷出的「高分影片」?
※知乎和豆瓣的賬號在更改郵箱時為什麼可以不經原始郵箱驗證?
※《富春山居圖》那麼爛,豆瓣電影為什麼不藉機推出個負分功能呢?
TAG:電影 | 好萊塢Hollywood | 影視評論 | 豆瓣 | 電影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