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魏國為何會流失那麼多人才?

魏國的人才可以說是群星璀璨,但絕大多數都流失了,實在是扼腕嘆息,吳起、商鞅、孫臏、樂毅、張儀、范睢、尉繚子,包括信陵君,可以說戰國的經緯之才十之七八出自魏國,尤其是商鞅、張儀、范雎的流失直接導致秦國成為第一強國,是什麼原因讓魏國歷代決策層面對這麼多的人才視而不見


確實戰國時期,很多對歷史起決定性作用的人才都是從魏國走出來。魏國人才的流失重要原因不是魏王不會用人,是魏國人才太多。正如毛遂所說「吾乃囊中之錐,未曾露鋒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脫穎而出」,很多人在魏國沒有得到展露的機會。我們不能說到死才舉薦商鞅的公叔痤、逼走吳起的公叔、戰死馬陵的龐涓、迫害范雎的魏齊不是人才。分析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臣子之間的內鬥。一方受到魏王重用,另一方就只好離開。而他們去了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人才相對匱乏,便受到重用,大顯身手,最後被我們後人定義為「人才」。

我們可以想像,魏國應該有不少人才去過齊國,但同樣未享有大名,原因是什麼?齊國人才也太多,魏國來的人也得不到重用。相反秦國雖然地大物博,但土生土長戰略型的人才確實不多,重要的是他能廣開言路,魏人一來與秦王投機便能得到重用。之後甚至會形成風氣,天下才士多向西秦。

再想像我們今天的世界,中國很多人才也留不住,我們不能說中國沒有人才,不能用人才,是人才太多,良莠不齊,往往把持重要擇人崗位的人任人唯親,加之在國外,人才能更好的展露身手,制度上的弊端相對少一些,造成中國人才也在逐漸流失。


魏國每個君主在位時間很長,一般都有50多年(怎麼感覺著家子人不容易死吶(′?_?`),(聽別國的故事都是聽著聽著國君就掛))
【魏國歷代國君 次序謚號姓名在位時間年數備註1魏文侯魏斯前445年—前396年50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魏侯2魏武侯魏擊前395年—前370年26
3魏惠王魏罃前369年—前319年51前334年,正式稱王,並於當年更元年4魏襄王魏嗣前318年—前296年23
5魏昭王魏遫前295年—前277年19
6魏安釐王魏圉前276年—前243年34
7魏景湣王魏增前242年—前228年15
8(魏王假)魏假前227年—前225年3
 註:(魏王假)並非謚號,而是習慣】
1,2,3,6在位時間長達160多年

其中魏文候是明君,讓魏國率先從七國中崛起,為魏國打下良好基礎,但是後面3位就不行了(擺手擺手),最後魏國滅國.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所以我認為大概是教育問題吧(認真臉),魏文侯沒有教育好他孩子(魏武侯(好像從名字中看出了什麼?·??·??))好好珍惜人材,教給他好的治國之道。所以教育問題是本啊。
經常看到他老爸重視的大臣,兒子看不順眼,兒子一上任,大臣就跑路了。??′?`??interesting~
個人之言
參考資料等來源www


你看魏國的地理位置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ZH-%E9%AD%8F%E5%9B%BD%E5%9C%B0%E5%9B%BE260BCE.jpg
就跟個鐵路樞紐似的連接各國。
人才都從那裡「流經」一下,所以看上去很多,但是流走的也快


其實是反映了魏國的真實實力。

春秋時期自晉文公始,晉國一直是霸主之國。即所謂一部春秋史,半部晉國史。楚材晉用亦即此時也。
春秋末期晉國已經沒有敵人了,但內部的卿大夫之爭卻愈加殘酷。以至演化為三家分晉,戰國開始。
戰國前140年,魏國繼承晉國的衣缽,依然是戰國前期的最強國家。直到受到齊、秦、楚的共同打擊而衰落。

單從年限上講,整個戰國大約有250年,其中140年魏國都是最強國。


衛國出了不少人才吧,商鞅、吳起、呂不韋、張儀……都是衛國人


說起戰國學派星羅,諸子棋布,有兩個都市必須提及,一曰魏國大梁,二曰齊國臨淄。
魏惠王前期尚都安邑,大梁城便早已蜚聲七國。除去此時魏國乃山東霸主及經濟發達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梁之學宮。彼時稷下尚無此風頭,而大梁卻雲集了山東六國大量人才。諸子百家各門各派均紮根大梁,設有學館,飽學之士每日相互辯論學問經濟治國之學,此刻,衛鞅(後入秦國,在秦孝公治時任大良造爵,封於商棜之地,史稱商鞅)便身處大梁。魏惠王遷都大梁之後,魏國學名更盛,將我國古典文明時代的學問推向頂峰。
齊國稷下學宮學潮亦是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最高峰,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彙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淳于髡、鄒衍、田駢、慎到、申不害、接予、季真、環淵、彭蒙、尹文、田巴、兒說、魯仲連、鄒爽、荀子等。尤其是荀子,曾經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凡到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無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

如此煌煌學派,如此賢才如星卻沒有給魏國和齊國帶來國力上的拔群效果。眾所周知,商君在秦國變法後,首先就拿魏國開刀,讓這個不可一世了幾代人的大國流出了第一滴血。而齊國,也遭遇了滅國慘案,舉國七十四城最後只剩下兩城,雖然貴人相助艱辛復國,但是從此一蹶不振。

魏惠王與齊宣公,史上聲名不差,但是對於人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敬賢不用賢」。戰國時代沒有科舉,底層士子想要獲得政治上的垂青唯有一條路,那就是飽學以聞名,一日而飛升。正所謂「學而優則仕」。許多流傳千古的求賢傳說讓後人感動,最早的有姜太公垂釣,最著名的如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最熟悉的如劉皇叔「三顧茅廬」,賢才們可能前一日還在砍柴,第二日就官拜丞相(丞相說法不準確,姑妄言之)了。而更多的則是像公叔痤推薦衛鞅一樣,泥牛入海,木有什麼迴音。

天下大勢,唯看國運沉浮(高曉松語)。什麼是國運?一個開明的雄才大略的君主,碰到一個強勢的胸有長策的賢才。於是齊桓公與管仲相遇了,後有「九合諸侯,尊王攘夷」,真乃千古一諸侯;秦孝公與衛鞅相遇了,於是有商鞅變法,秦國一舉擺脫蒙昧走出了函谷關;燕昭王與樂毅相遇了,後有戰神之師,三月破齊國七十二城一雪國恥;秦始皇與李斯蒙毅蒙恬王翦王賁李信趙鉈相遇了,於是有「鞭笞天下威震四海」,一統華夏。


你問為什麼魏國和齊國沒有留住人才,為什麼魏惠王放著衛鞅不用而秦孝公千里之外來拜求。原因很簡單,其實那個年代許多事情都可以這樣解釋,那就是-------國君瞎了。歷史就要用這樣的現實告訴我們,個人專==制和高度的中=央=集=權會給國家帶來多麼大的傷害,世襲制的弊端是多麼明顯。他會在盡情滿足君主個人好惡的同時逐漸蒙上你的雙眼,讓你的國家一點點崩碎,給後人留下無盡的遺憾。牢牢記住,明君,沒有那麼多。


讓我從區域開發的角度來做一下分析:
1.三晉之地,魏居其中。東臨強齊,西臨暴秦,北趙南韓,隔韓拒楚。開發方向受阻,可開墾荒地不足,限制了魏國的對外擴張,導致其始終需要在較小的土地上保證家充足的資源供給,即使本國人才素質較高,扎堆一處,何時出頭?
2. 天下之中,為四戰之地,征伐不斷,兵革不息,大梁居,大不易,為家小計,人才理當離此亂境。
3.晉南多山,黃河多災,當生產力處於較低水平時,一場大的災害足以動搖國本,脆弱的自然與社會環境無法支持魏國長期穩定地發展。


作為繼承春秋強晉,戰國第一個發展起來的大國,為其他各國的變法提供了腳本。經過幾十年發展,政壇已相對平穩,對體制外人才的排擠比初期肯定要嚴重一些。而尚未發展起來的其他國家,正好為這些見過大國世面以及弊端的人才提供了舞台。總得來說就是比起其他國家安逸的時間太長,對人才的渴望沒有那麼強烈了。


三晉一直是內鬥重點區,不意外


何國無人才,遺之在草澤!魏國走的是封建貴族路線、不實地調查、普遍漠視平民人才。公叔痤薦商鞅而不用、用龐涓而未發掘孫臏。函谷關外的秦國國君為強國計,求賢百里奚、商鞅等,並且做到了人亡政不息!魏國國君水平普遍偏低,後來的魏王豹比草根劉邦相差不止孫大聖一個跟頭!


誰能夠提供一個施展抱負的平台,誰就可以留住人才,這一點應該是放諸七國而皆準的。


幾個問題:

1:無論是戰國還是後來的封建社會,亦或是現代社會

一個團隊,老大的識人用人能力至關重要,強如諸葛錯用馬謖,但劉備就知道馬謖徒有其表;

春秋五霸和戰國各時期強國,都是明君識人用人;


劉邦更是典型

2:職場基本規則

舉例:

公叔臨死才推薦商鞅,這意味著什麼,他自己站著相位,不會主動給商鞅機會;

而概率上講,自己站著位置,自己有能力,領導也重視,只有偶然的聖人級別的修養才會主動讓賢,反過來說,如果都是聖人修養,並佔據那麼高位,能力又強,意味著很可能比要推薦的人並不差;

從職場概率上,魏國那種越是有人才多,位置上的地方,大才越難得到機會;

別說君王不會用人,就算是秦孝公這樣的君王在那種情況下 也未必能用到商鞅;

如果商鞅是100分人才,,許多90-99分的人才早佔滿位置了,並且國力本身當時最強,會覺得現有人才夠用了,所以更大才得不到機會的;

在舉例說,張儀時期,說不定因為張儀存在,因為造化問題,一些管仲級別的大才根本就沒有機會和門路被秦國用到;

再舉例 燕國用樂毅,趙國用廉頗,藺相如等大才,此時秦國有白起 魏冉 其他人才根本對於秦國來說互相沒有必用和必被用;因此 只要六國有明君 其他人才就不會去秦國;


再舉例,韓信,在楚營出不了頭,為何?他的能力 要麼取代項羽,要麼就沒用;

在漢營,但凡劉邦手上有一個徐茂公級別的或者廉頗,甚至龐涓級別的,,,韓信也出不了頭;

除非這個位置有空缺,不然韓信就沒機會;

換句話說,也許天下後來還有許多接近或者類似韓信的,因為韓信的存在,也沒機會出頭;

要知道,韓信作為一個普通士兵,除非那個位置完全無人可用,不然的話 即使韓信想取代別人,也得從伍長 到千夫長一路爬上去才行,,

可這樣的晉級路是很難得。。劉邦手上將軍除了韓信外 其餘位置 都是沛縣老兄弟把守,因為他們有能力守住那個位置,別的人就動搖不了,即使別人實際能力強於他們;

這就是職場;

白起就是一步步爬上去的;

再回到戰國;

戰國時,,白起 樂毅 孫臏 李牧 廉頗 藺相如等等人才,到哪兒都看造化;

問題的關鍵在於,,從管仲 百里奚 范蠡 到 吳起商鞅蘇秦張儀 范雎等等,,唯一恰好產生千年歷史變革,改變整個利益分配方式的 只有商鞅變法;


從歷史必然性來說,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的獨特性,就意味著 秦孝公商鞅組合的20年 把一切都定了;


從歷史偶然性來說,秦孝公當時沒有先遇到另一個管仲百里奚類型人才,給了商君歷史機遇;


那是一個出國不要護照的時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留


小國容易出富有冒險精神的人才,吳起,商鞅等。再說魏王這用人......最典型的商鞅被秦惠文王逼逃,梁惠王沒有對這個把自己國家弄得衰弱不堪的能人不計前嫌,還「禮送」回秦國,看五馬分屍的笑話。呵呵......


個人以為吧,當時沒有那麼重的地域觀念。除了楚國有點蠻夷的感覺,其餘諸夏本是一體。能在家鄉受用當然最好,不能的話,天下之大,處處可去,都是為祖國統一而奮鬥……


個人覺得,人才是國家的基石,得之者昌,失之者亡,但是春秋戰國時代是貴族過渡到君主專制,各個國家的大權仍然只是掌握在極少數權貴手中,這個時候,各個國家拼的就是權貴的素質高低了,如果統治階級選拔任用的人才的確給力,國力會越來越強,相反就是被其他國家虐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秦起於憂患,魏死於安樂。

至於人才,螞蟻會從即將淹沒的蟻穴里逃走,鳳鳥會選在強壯高大的樹上棲息。理固宜然,不足為奇。


其實這個命題本身是不對的。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戰國時期,身處這樣的亂世,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必會四處出擊,到處遊說,尋找明君輔之,發表自己的主張,建立一番功勛偉業,名垂千古。孔子孟子也莫不如此,只是他們的主張沒有被採用。之前魏國人才多而不能用,這與魏國國君的用人之道有關係,上面的人已經說了,魏國國君敬賢卻不能用賢。秦國之所以強大起來,這與秦國國君善用人才重用人才有關係,商鞅一個外來戶,秦王竟然完完全全放權給他放心改革,太子犯法真的與庶民同罪,如果沒有秦王的鼎力支持,商鞅會成功嗎?所以,並不是說這些人才厲害,而是能夠發現並重用他們的人才是真正的厲害。歸根結底,是秦國對於人才的制度態度,商鞅的改革,讓秦國獲利一百多年


不是魏國人才流失的比例高,而是魏國人才本來就多。。。


推薦閱讀:

你會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為什麼?
寒門易出貴子還是寒門難出貴子?
為什麼三國後期人才凋零?

TAG:中國歷史 | 人才 | 戰國時期 | 東周魏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