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心理知識是什麼?

「高端」系列: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物理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數學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生物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化學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聲學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光學/光譜學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天文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電學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地理/地質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歷史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政治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經濟知識是什麼?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考古知識是什麼?


記得和女朋友在一起兩年之後,她的家裡人發現了我的存在,於是一直想見見我。而女朋友又屬於比較獨立和強勢的類型,她認為只要她認可就行了,其它的人(包括她的父母)的意見不用理會。
女朋友的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聚少離多,女朋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和她父母之間的感情有點隔閡。當時我聯想到這一點認為這是個隱患,一般這種家庭背景生活的小孩都相對獨立,而且喜歡和父母對著干,看見父母越著急越生氣她越覺得有成就感,因為缺乏關愛所以渴望那種被在乎的感覺。而她的父母對她會有愧疚感,這種愧疚感會讓身為父母的有彌補的想法,然而女兒已經長大,唯一能讓父母彌補的點就是她的婚姻大事。所以出手干預是在所難免的。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兒遇上急於彌補的父母,父母的干預會讓女兒覺得他們根本不了解自己還喜歡干預自己的事情,而父母會認為女兒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我彷彿預感到一場大戰。這個地方沒有處理好,那麼她和她父母的關係會弄的更僵。
鋪墊做好了,於是我開始實行自己的計劃。她父母當時急於了解我,所以我讓我女朋友發幾張我的照片給他們,而且強調一定要發拍的丑的,顯老的。並且要發到他們家族群里。女友不解,這不是砸場子嗎,我說反正你父母不怎麼關心你,你就刺激刺激他們,看看他們的反應。這她才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果然群里炸了鍋,尤其是女朋友的一些堂姐妹,年齡相仿說話直接,你這麼好的條件(女朋友那時身高173 體重110)找個這麼丑這麼老(我比女朋友小一歲)的男人。然後就是一大堆的貶低我(人類就是這麼單純,看到一點點就認為自己知道了全部),和懷疑我女朋友的眼光,我記得她爸爸過了很久才回了一句,「帶回來看看再說吧。。。」由於在家族群里,自己女兒的男朋友得到這麼多不好的評價,丟人是肯定的,最重要的還是擔憂。不過這已經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了。我的目的是先讓他們在心裡對我進行一個初步評價,這個評價越低越好。這樣他們才會為自己的女兒憂心。
見家長這是第二步操作,有了第一步,第二步就簡單多了。你只要表現正常不顯得太誇張,沒有什麼非常不當的地方,在他們看來都是驚喜。因為你遠超他們的預期。這就好像你在路上撿到一塊錢,你覺得沒什麼可開心的,當你打開這一塊錢發現裡面包了一張五塊的,相信你會比直接撿到十塊還要開心,因為它超越了你的心理預期。
得到了他們家人的認可,女朋友也很開心,覺得在這件事上父母還是支持她的,後來慢慢的我讓她多和自己的父母談論關於我的事情或者我們之間戀愛的事情,主要是讓他們多交流。而我不過是個話題切入點而已。
現在老丈人和丈母娘每一到兩天都會和她視頻聊聊天,也會有很多爭吵,但她父母已經習慣了她的脾氣了,吵完繼續嘻嘻哈哈。相互了解很重要,相互理解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


1.一般人覺得別人生氣時,就會下意識認為那個人非常兇惡,可怕。其實不是的,越是情緒失控的人內心越有可能伴隨著脆弱,無助。他們是感覺外界有傷害了,於是只能豎起防禦的刺。
下次當你遇到憤怒的人,或者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對方是一個受傷的人。
(心理學一個重要的原則:每個人為自己產生的情緒、感受負責。
發現了有些情境下的憤怒是伴隨著脆弱的,絕非意味著我們要去承擔、拯救誰的情緒。
而是下次在經歷親人生氣、與人爭執、自己生氣時,我們可以專註在憤怒背後的受傷感,內心一定是感覺缺失了什麼、或者認為被冒犯了什麼、或者有需求但無法直接表達。
而這種察覺可以讓氛圍緩和下來。)

2.我們遭遇到拒絕、失戀、痛苦時,總想著要想辦法擺脫、解決。
試著靜靜接納吧,接受這種感覺,接受這個局面,就是最快的恢復方式。
在心裡騰個空間,容納和理解你的焦慮,你的不安,你的悲傷,你的脆弱,你的恐懼。
有些文化和教育通常對於負面情緒予以排斥、否認、迴避,這其實讓人更為消沉,因為這意味著:我連擁有自己的感覺都不能。
實際上心理學認為任何一種情緒都並無對錯,它們都有其出現的原因。
挖掘出深藏在情緒背後的某些渴望、匱乏、需求。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些新的事情,換個方式去滿足。

3.為什麼道理都懂卻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道理只是懂了一次,腦海中已有的思維卻是成千上百次的自動化意識。
為了讓後來認同的真理植入到腦里成為新的思維,你只能一次次去加深懂得,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絕對不是讀一次就頓悟,就可以從今以後都過好生活了。
培養一個可見的習慣我們都明白需要重複嘗試去做,培養一個摸不著的思維其實也是需要重複去嘗試。
所以,一時做不到,改變緩慢且反覆,不用苛責自己。

4.每天花30分鐘關注自我內心。
可以探索:「我希望自己擁有什麼特質,能引起我幸福感的是什麼,我最有興趣的是什麼,我在逃避什麼,我在羞恥的是什麼,我希望怎樣對待別人,能讓我滿足的是什麼,做了哪些事可以提升我的價值感?」
你是24小時都在和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緒呆一起的人,你理應是自己最熟悉、最親密的朋友。而當你不厭其煩地去正視自我時,這就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
加深自我了解的一些小操作:
①自由聯想。自己寫日記,發語音給自己聽。把腦海里的,可能是有些偏執的、不愉快的,都在一個安全的氛圍里寫出來,毫無拘束,不用顧及邏輯,讓想法一展無遺。想成為情緒的主人有個前提,先意識到,捕捉到,察覺到。
②寫下故事。細緻地記錄下關於自己的經歷、追溯過去,和身邊人的相處關係,細節越多越好,感受越多越好。在這個記錄的過程中,你會發生自己的過往生命被賦予了意義感,你也從中收穫了感觸,同時抒發了情感,不再那麼壓抑。
③和安心信任的人傾訴,和靠譜的心理諮詢師傾訴等等。
無論是宗教、冥想、心理學,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讓人們回歸自己的內心。
了解自我還有個好處,你願意耐心了解自己時,你通常也會願意耐心了解別人。

5.在與人溝通時有幾個前提。
無論面對任何問題,遵循著我不攻擊你的為人,因為保護自己的人格是每個人的本能反應。
從行為、事件、語言入手,這意味著我仍認同你這個人,我只是不認同你的某些行為。攻擊性、防禦性減少,雙方都會更願意靜下來磨合、處理。
同時盡量地保持詢問。提問有太多的好處,避免了自己急於武斷、批判、指責,也傾聽了、尊重了別人。
在決定溝通前,事先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目的、想要的結果是怎樣的。思考了這個方向,我們就越可以避免捲入情緒漩渦里,問題越有可能得到解決。

6.我們都知道有好心情會讓自己更好地行動,但行動同樣可以反過來喚起好情緒。
你走路讓自己抬頭挺胸,思維會跟著調整為自己是個更自信的人。
你每周運動3次,思維會默認為自己是個有活力的人。
你一個月里又學了新的知識、又完成了一項棘手的工作任務,思維會跟著調整認為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如果自己是個執行力、行動力差的人,通常有可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①給自己壓力太大。那就每件事設定的完成量越小越好,小到不用耗費什麼意志力就可以完成,但在執行過程中不設上限。
具體例子:一天只做5個俯卧撐,完成。咦,狀態不錯,那就再做多幾十個也可以。
旨在不會因為目標過大而自我感受挫中途放棄,同時又維持了一個持續的行動過程。
②怕失敗,怕挫折,認為自己失敗一次,做錯一次,後果就會非常損失自我價值。
此時可以用局外者角度去審視自己,設想如果是朋友擁有這個緊張的擔憂的念頭,你可能會發現存在著僵化、災難化、嚴苛的假定,你也會發現別人並沒有那麼關注你,意識到後就會消除不合理性。
③還沒有做時就下結論認為自己一定不行,做不到,乾脆不嘗試。這是成長時期經歷造成的負性信念有關。
我們可以多提醒自己,回顧下過去曾經做過哪些成功的事,雖然有困難但也完成了,用實際的例子去駁斥腦海中這個想法。
告訴自己再試試,最有效的方式一定是重新通過行動,去塑造另一種可能。而不是去一味相信過去腦海中的聲音。

7.我傾向於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存在著兩個相處方面的需求:一是依戀他人的安心感,二是獨立自我的效能感。
我們需要依戀他人,每當人們感覺到自己正在被無條件地看見,傾聽,理解時,都會流露出安心幸福的一面。
並且個體都有屬於自身的局限、精力,若想生活得更好,就是承認自己需要依戀別人,與別人合作。別人也同樣有這個依戀需求,想要被我們看到和對待。這本身可以是一個互相合作、互相滋養的狀態。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擁有獨立自我的效能感。自尊來源於一個人可以應對得了生活的冒險、挑戰、有選擇權、表達權,並在探索世界這個過程里體會到了屬於自己獨有的力量和價值。
常見的壓抑、低自尊、迴避失敗都是在對自我效能感的限制,專註於加強自身的效能感和勝任感,是一個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倘若在過程中遇到挫折了,可以回頭看看第二條。

最後,我不是科班出身,對心理學稍有興趣接觸但也並未經過系統訓練。
就是一個普通人在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心理觀,因為都是親身實踐過,感覺到對生活有著潛移默化的點滴改變。
希望可以對你也有點幫助,我心裡也會開起小花~


時間單位對於時間的主觀判斷的影響

對於有拖延症的人來說,除了通常完美主義者焦慮等內部原因或者周圍環境的外部因素以外,很多時候都是對於時間的不敏感照成的。其實提高任務的緊迫性最好的就是把任務deadline設定在一個更小的時間單位上。 例如,把剩餘五天的時間改成小時會馬上增強任務的緊急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在二十四小時的基礎上減去睡覺吃飯等時間,這樣的話剩餘的時間就會比看起來的少得多,而人自然就會加緊進度了。正如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里精妙的觀察:

一般地說,離預定的時間越近,我們會感到越長,因為我們會用更小的單位計量時間,或者說因為我們老想著時間.

......然而,對於一種肉體慾望,肯定它在短期內的一個確定時刻能夠實現不見得比不能肯定少令人激奮,深信能得到快樂,也和憂慮一樣,會使等待變得難以忍受,因為我們會反覆想像將要享受的快樂,這會像憂慮那樣,把時間切割成無數個小段。

此外,年齡也可以影響主觀時間的判斷。對於剛出生的嬰兒來說,和媽媽一起的一秒鐘就是他的一輩子(好浪漫有沒有)。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為什麼小孩子的一天總覺得很漫長,而隨著人長大慢慢的時間感覺過的越來越快。其實並非時間過得快了,而是它在我們逐漸增長的生命中被稀釋掉了而已。所以對於一個八十歲歲的老人來說一年主觀上也就是二十歲年輕人的三個月而已。當然這個也僅僅是觀察到統計學上顯著的影響之後心理學家給出比較邏輯自洽的解釋,目前為止很多細節其實還沒有統一的定論。另外一個主流的解釋是孩子每天接受的新鮮刺激相比成年人多,所以他們每天都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去學習。而對於成年人來說,大多數人都只是活在自己的舒適區裡面,因此每天的生活更多的是高度的無聊重複(Neutral Adaptation)。

那麼成年人有沒有辦法去掙脫這種時間詛咒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給自己的生活注入新鮮感,每天保持著顆孩童般的赤子之心。大到出外旅遊,小到在家看書看電影或者下班後嘗試著一個新的路徑都是生活的調味劑。楊德昌導演著名的台詞:

電影讓人的生命延長了三倍」

就是藝術對於主觀時間最好的註解。

Hancock, P., Hancock, G. (2013). The effects of age, sex, body temperature, heart rate, and time of day on the perception of time in life. Time Society, 23(2), 195-211.


領完證那天 我們去吃大盤雞

大盤雞樓下有一家酸奶店 我很想吃

但是現在是飯點 他肯定不會同意

於是我在酸奶店外面說 xx幫我去買一瓶酸奶

他於是回 你為什麼不自己去買?

然後我就很高興自己去買酸奶了。

看過影響力這本書的應該懂。


首先,我想說的是科學之所以誕生是因為人類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和渴知,而心理學也一樣,心理學家歷經一百多年苦心鑽研不是為了操縱一部分人為己所用,而是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想要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人何以為人?

我進入心理學的大門已經有十個年頭了,我之所以一直堅持這個學科沒有背棄它是因為我在這個領域中看到它對人性的體察和關懷,對人類這個族群表現出來的愛和寬容,它讓我更加熱愛我的同類,讓我能夠感受到每一個生命背後的可愛之處。

回到題目,我認為可以運用在生活中最高明的心理知識是保持對他人的好奇和關懷(這非常的難,我自己也常常做不到)。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情。

多年前我作為面試助理參加了一場北京市某政府單位的公務員面試,我負責引領面試者候場。或許是因為我心理學專業的背景讓我對這些來參加面試的人產生了特別大的好奇,我想知道他們都是些什麼背景的人,是什麼讓他們選擇來到這裡。

在這些人中我遇到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他告訴我他原來在一家企業里擁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薪資待遇非常優厚,只是因為父母希望一直替他操心,希望他能夠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成家立業過安穩的生活,後來是因為妥協了才聽從父母的意願。

我問他如果可以不考慮父母,他還會不會來面試呢?他想了一下,告訴我說不會,他說他很喜歡原來的工作,做的很有成就感,而且如果他現在繼續在那裡幹下去馬上還會升職,薪資會比這份工作多得多,唯一的缺點無非就是累一點也沒那麼穩定。

我聽他那麼說完我當時心裡也有一種左右為難的感覺,我說面臨這樣的選擇你心裡一定很糾結吧。

他沉默了。

後來我被工作人員叫出去交接了一些事務,當我再回到房間告訴他現在輪到他去面試的時候,他突然站起來跟我說:

我剛才考慮了一下,我決定放棄這次面試的機會,謝謝你。

我當時看著他,心裡有一種特別大的感動,我不知道他在我出去的那段時間裡想到了些什麼,但我知道做出這個決定對他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我想向他表達我的敬意。

但最後我只淺淺對他笑了一下說,「我知道了,祝你好運!」

我相信那會是改變他人生的一天。


1. 好奇心可以驅散恐懼。

同樣對於未知,恐懼讓你遠離未知的風險,而好奇讓你接近未知可能的好處,他們是兩種思維模式,所以好奇和恐懼是不能同時存在的。

仔細想想,很多人涉毒,上癮,一開始都說是因為好奇,他們難道不知道這些東西危害巨大?又怎麼會這麼不理智呢?想來是好奇的思維模式驅散了恐懼吧。

當然,這算是個壞榜樣了。

後來,當我對一件沒做過的,但必須要做的事情心生畏懼的時候,我就會想到這句話,努力的保持一個好奇心,去好奇可能發生的樂事,的確起到了不少調節情緒的作用。

2. 跑步的時候不會抑鬱

具體的原理忘記了,可能是跑步或運動的時候會分泌一些激素吧。所以不開心的時候多出去走走,是很有道理的,即便不能根治憂愁,也能有個緩衝的作用。在美國的時候樓下有個健身房,我每次不開心的時候都會進去跑步,動起來以後(尤其加上bgm),每次都能治癒我的壞心情,五星推薦。

3. 憤怒可以替代悲傷

作為幾大基本情緒的憤怒和悲傷,不能同時存在,但可以相互轉化。有時候我很難過,感覺將陷入抑鬱情緒的時候,會有意的用憤怒替代悲傷。

因為憤怒是指向他人的,有很多發泄的途徑,比如找個閨蜜一起吐槽,激勵自己要做的更好,甚至數個中指在貼吧里義憤填膺的罵個娘都可以被消散;而悲傷則指向自己,這種難過非常難以消散,只有逃避和斷離和時間才能擺脫,我覺得對個人影響會更大。

----更新----

我是哥倫比亞大學人類發展所下認知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這是我學習心理學的第五年。

之前的答案,給我帶來了很多關注,很感謝,但是,感覺自己沒說實話;

我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心理學知識是什麼?其實,並不是那些新奇古怪的理論,而是:

了解人性之後,踏踏實實做人。

世間沒有一條好走的快速路,心理學也許可以給你竅門讓你建立好感,給你方法幫你找點快樂,給你知識幫你改變,但人都不傻,自己更不傻。

技巧建立的好感,抵不過時間看到的人品;

能不能幸福和平靜,最終取決於你做的事和永遠騙不過的良心。

知識帶來的方法,沒有決心和經歷的人又怎麼用的上?

------------

如果你還有時間,我想請你看個故事:

一年前我交往過一個男朋友,他研究生北師大心理學畢業,在心理學圈子裡混了有十年。他,是我見過的把心理學用的最極致的人。

他一開始和我聊天的時候,會用上諮詢心理學的「無條件積極關注」,以真誠和關注的技巧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全和可信任;他在和我建立關係的時候,會主動和我互相問答那神奇的「36問」(詳情可搜讓陌生人迅速建立關係的36個問題),選擇黑夜這種有危險性容易產生「弔橋效應」的場合,讓我們的關係快速升溫;在我們產生分歧時,他會由外而內,逐步開始親和而溫柔的分析我的父母,我的前任,讓我感到自己眾多個性上的不足,讓我感激涕零的做出改變。

幾乎每次我有不滿,他都可以找到一個理論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讓我覺得自己錯了,一讓再讓。

後來,只要我一提出意見,他就說,老師說過,情緒不冷靜的時候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我們應該先進行物理上的隔離,然後把這件事情擱置掉;而另一方面,他對我的意見卻越來越多,他說,弗洛姆說過,愛一個人就是要給tata需要的東西,這才是愛,給ta你覺得ta需要的東西,這是自私。所以,我為他做任何事,如果他覺得做的有一點不合適,都會受到批評。

失衡的關係,我們最後當然分手了。

洗腦再深,也會有醒的那天。

所以,我想說,心理學,無法真的把人當作提線木偶。心理學上有再多能影響人,改變人的方法和技巧,沒有一顆真心,只能是個虛有其表,無法長久的套路。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給大家提個醒。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它可以研究、影響和預測人,但不可能長久的操控人。大家和我寫的tip固然好,但最終,心理學給我最高端的知識,其實是簡單的踏踏實實做事,和踏踏實實做人。


我曾經都使用過的約會技巧,部分的知識並非心理學範疇,對評論區的建議,我都會認真採納,謝謝大家


一,試著把自己的杯子靠近對方的杯子,如果ta並沒有把杯子移開,說明ta並不討厭你。如果ta移開自己的杯子,則說明ta對你沒有什麼好感。
二,當你說:「我這個很好吃,你要不要嘗一嘗?」而ta沒有猶豫,直接就嘗了的話,說明ta喜歡你,或者ta說「我也想嘗嘗你的那個。

說潔癖的,確實會存在這個問題,不過畢竟潔癖的人還是會比較少的,而且獨立小包裝的食品,應該分享的人比較多吧。
如果 對方是你喜歡的人,即使她給你的食品你不喜歡,我相信你也不會輕易拒絕的

三,人類右耳「耳根更軟」,更容易聽從意見、執行命令。同樣的話,對著右耳說就比對著左耳說更能讓人聽進去。如果你有重要的事情或者請求的,那麼對著對方的右耳說比較容易達到目的。如果說的是甜言蜜語,這時對著左耳說更加奏效。
四,男人主動吻女人是突發事件,女人主動吻男人是預謀事件。法國《女性》雜誌最新研究發現,在潛意識裡,每個女人都希望被自己愛的男人拽住,摁在牆上強吻,這會給她們帶來更多快感。所以你懂的
五,智商越高的對伴侶的忠誠度越高,進化學專家金澤智得出 高智商越注重兩性關係的專一度。
六,那個人突然不聯繫你了,很正常;那個人突然又聯繫你了,也很正常,這也不說明什麼。
七,不要在流淚的時候做任何決定,情緒負面的時候說話越少越好。
八,墨菲定律內涵

1.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2.所有的事情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更長;

3.會出錯的總會出錯;

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會發生,那麼它將更有可能會發生。


九,妻子的容顏,與丈夫的性格和他對妻子的態度緊密相關。心胸寬廣,不輕易發脾氣的丈夫能夠包容遷就妻子,使妻子享受充分的自由。所以 說老婆,女朋友沒以前漂亮的,就要好好反思下自己了

再送各位10點球場心理學 運用在生活也很有效

1、永遠不要想著你這個球肯定能將對方打死。

2、敵不動我不動,不要把自己下一步該怎麼接球暴露給對手。

3、永遠不要幻想著對手會失誤,往往看似過不了網或者出界的球實際上正是對手精湛技術的體現。

4、不要對自己喪失信心,嘗試一下更努力的去接對方的回球,也許會給你驚喜。

5、在回球後時刻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哪怕是對手肯定將這個球打下網或者出界。

6、每個選手都有自己的球路,要儘快總結出對手的球路,尋找規律。

7、如果自己失誤太多,不要急躁,讓自己的打法暫時變得保守點,逐漸找回感覺。

8、掌握好自己的節奏,不要讓它被對手打亂。

9、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嘗試沒有把握的招式,賽場不是訓練場。

10、切記切記,永遠不要輕敵。


為了讓男友能順利成為我男友,跟爸爸耍了個小詭計。那年我才18歲,現在想想,也真是天賦異稟。
人類在認知方面有個原理,叫做對比原理。兩樣東西一先一後的展示出來足以改變決策者的決定。
比如先搬一個輕的東西,再搬一個重的東西,往往會覺得第二件東西比它的實際重量更沉。
現在有句俗語來形容這種現象,叫做全靠同行襯托。。。
很多年前我剛進大學的時候,遇到了我師兄。我很喜歡他,想跟他一定終生,但這件事必須告知家裡。
爸爸是個女兒控,我料想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必定十分的大,如果我直接告訴他我剛進大學就意圖交個男朋友,最好能以後嫁給他,我預計得到最大可能的回復就是你應該好好學習,這些事情等畢業以後再說。
那我將陷入兩難的境地,不談戀愛,相當於放棄了自己很喜歡的男人。談戀愛,相當於違背爸爸的意圖,惹他不高興。
我既不願意他不高興,也不願意放棄自己喜歡的人,所以我使了個小小的詭計,給了他一個更差的選擇。
爸爸是我的老師,認識我所有的同學。我從中挑了一個跟我關係不錯但是方方面面都不如師兄的男同學,告訴爸爸:同學在追求我。
然後苦惱地表述了師兄也在追求我,雖然師兄非常優秀,但認識的時間太短了,我不知道應該接受哪個人的追求。
我問爸爸:你說,我應該接受哪個呢?
一個星期後我收到爸爸的回信,他說他覺得考慮師兄會比較好。於是我就愉快的去談戀愛了。
當你明知道一個選擇可能會被對方因為各種原因而挑剔,產生不滿意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他一個更差的選擇,把問題從「我可不可以?」變成「我應該選哪個?」
這種看似讓對方幫助抉擇的方式,其實不過是讓他去選擇出你想要的那個。
偷偷說一句,爸爸從來都不知道我用了這樣一個小詭計去騙他。先生也從來不知道我用了這樣一個小詭計他才能不受刁難的順利成為我男人。
言語引導中,給對方一個更糟糕的選擇,那麼那個更好的選擇就是屬於你的了。
…………
這篇文是之前我在公眾號里寫好好說話那一系列的第四篇。
有人在評論里問,追求別人的時候怎麼用這招。
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不同的事要用不同的戰術。
公眾號里回復好好說話,裡面有一篇我不是教你騙姑娘。對這個感興趣的看看。


互惠式讓步,這個心理技巧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讓我們很本能的做出反應。

舉個栗子 :

本人大二的時候因為無法忍受oppo的卡頓與粗暴的審美觀,決定換一部iPhone。

臨近寒假,我和我的老爸說起了這件事。因為我平時在學校兼職有了點小錢,但是對於iPhone還是需要家裡的贊助的。

在打電話給我爸之前,我很有自知之明的想了一下:

「手機剛買一年就要換是不是有點過分?
我覺得也不過分,畢竟手機已經這麼卡了,玩個王者榮耀都會發燙。
那隨便換一部便宜點的手機吧……
不行啊,oppo、金立、三星、小米都用過了,是時候體驗一下iOS了啊……」

這麼想來,我覺得我換手機的理由是有那麼一點狗屁道理的。

我心目中想換的是iPhone6s,可是直說的話,我爸估計不太會同意我,畢竟他老人家一直要求我自給自足。

於是,

我撥通了我爸的電話並直截了當的說:我要換iPhone7 plus 256G的!

結果自然是拒絕,我也就間歇性的提一下我要換手機的這個決定。

就這樣一星期後,我爸打電話來告訴我:換手機可以,plus的我贊助不了你這麼多錢,你媽管我的錢有點緊:)要不你就換iPhone7吧……

我自然是收斂住內心的喜悅,平靜的說道:其實iPhone6S就好了,對,就這樣。

直到現在,我爸還會經常的說我懂事,長大了之類的…

我是分割線
原理很簡單:
互惠原理通過兩條途徑來實現相互讓步。
頭一條很明顯:它迫使接受了對方讓步的人以同樣的方式回應;
第二條儘管不那麼明顯,但更為關鍵:由於接受了讓步的人有回報的義務,人們就樂意率先讓步,從而啟動有益的交換過程。


由於互惠原理決定了妥協過程,你可以把率先讓步當成一種高度有效的順從技巧來使用。這種技巧很簡單,一般叫做「拒絕—後撤」術,也叫「留面子」法。

假設你想讓我答應你的某個請求,為了提高獲勝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個大些的要求(比如我要換plus的)——對這樣的要求我保準是要拒絕的,等我真的拒絕這個要求以後


你再提出一個稍小的要求,這個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標。倘若你的要求設置巧妙,我會把你的第二個要求看成是一種對我的讓步,並有可能感到自己這邊也應該讓讓步,於是就順從了你的第二個要求。


據說心理學36問能和陌生人建立愛情。分享一下。

1. Given the choice of anyone in the world, whom would you want as a dinner guest?
1. 給你一個任意的機會,你會選擇和誰共進晚餐?
2. Would you like to be famous? In what way?
2. 你想要成名嗎?以什麼方式?
3. Before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do you ever rehearse what you are going to say? Why?
3. 打電話前,你會事先排演嗎?為什麼?
4. What would constitute a 「perfect」 day for you?
4. 你心中一個完美的日子是怎樣的?
5. When did you last sing to yourself? To someone else?
5. 你上次唱歌對著自己唱歌是什麼時候?對著別人呢?
6. If you were able to live to the age of 90 and retain either the mind or body of a 30-year-old for the last 60 years of your life, which would you want?
6. 如果你可以活到90歲,而且30歲以後身心都保持在不再變老,那這60年你想要怎麼度過?
7. Do you have a secret hunch about how you will die?
7. 關於怎麼死去,你有沒有過神秘的預感?
8. Name three things you and your partner appear to have in common.
8. 舉出你和你對面這位的3個共同點。
9. For what in your life do you feel most grateful?
9. 你人生中最感激的是什麼?
10. If you could change anything about the way you were raised, what would it be?
10. 如果可以改變你的成長過程,你想要改變什麼?
11. Take four minutes and tell your partner your life story in as much detail as possible.
11. 你只有4分鐘時間,但請在這4分鐘內盡量詳細地對你的搭檔講述你的人生故事。
12. If you could wake up tomorrow having gained any one quality or ability, what would it be?
12. 如果你明天醒來時能得到一種新的能力或品質,你想要的是什麼?
Set Two
第二部分
13. If a crystal ball could tell you the truth about yourself, your life, the future or anything else, what would you want to know?
13. 如果水晶球可以告訴你關於你自己、你的未來、你的人生等等一切事情,你想要知道什麼?
14. Is there something that you』ve dreamed of doing for a long time? Why haven』t you done it?
14. 有沒有什麼是你夢寐以求的?但為什麼沒有做?
15. What is the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of your life?
15. 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16. What do you value most in a friendship?
16. 友誼中你最珍視的是什麼?
17. What is your most treasured memory?
17. 你最珍貴的回憶是什麼?
18. What is your most terrible memory?
18. 你最糟糕的記憶是什麼?
19. If you knew that in one year you would die suddenly, would you change anything about the way you are now living? Why?
19. 如果你知道你只有一年可以活了,你會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嗎?為什麼?
20. What does friendship mean to you?
20. 對於你,友誼意味著什麼?
21. What roles do love and affection play in your life?
21. 愛與喜歡在你的人生中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22. Alternate sharing something you consider a positive characteristic of your partner. Share a total of five items.
22. 輪流分享你認為戀人應該具有的好品質,總共分享5個。
23. How close and warm is your family? Do you feel your childhood was happier than most other people』s?
23. 你的家庭親密、溫暖嗎?你覺得你的童年是不是比其他人更幸福一些?
24.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mother?
24. 你與母親的關係怎樣?
Set Three
第三部分
25. Make three true 「we」 statements each. For instance, 「We are both in this room feeling ... 「
25. 用「我們」做主語造3個肯定句。比如「我們都在這間屋子裡……」
26. Complete this sentence: 「I wish I had someone with whom I could share ... 「
26. 補全這個句子:「我希望有人可以與我分享……」
27. If you were going to become a close friend with your partner, please share what would be important for him or her to know.
27. 如果你要和對面那位成為好朋友,他或者她最應該知道的事情是什麼?請與他或者她分享。
28. Tell your partner what you like about them; be very honest this time, saying things that you might not say to someone you』ve just met.
28. 告訴你對面那位,你喜歡他(她)什麼?必須非常誠實,說一些你可能不會和第一次見面的人說的話。
29. Share with your partner an embarrassing moment in your life.
29. 分享一件你人生中的囧事。
30. When did you last cry in front of another person? By yourself?
30. 你上一次當著他人的面哭是什麼時候?還是獨自一人呢?
31. Tell your partner something that you like about them already.
31. 告訴對面那位,你已經開始喜歡他身上的一些東西。
32. What, if anything, is too serious to be joked about?
32. 有什麼事情是不能隨便開玩笑的?
33. If you were to die this evening with no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anyone, what would you most regret not having told someone? Why haven』t you told them yet?
33. 如果你今夜就會死去,而且沒有機會和任何人說,你最遺憾的沒有說出口的話是?為什麼你還沒有告訴他們?
34. Your house, containing everything you own, catches fire. After saving your loved ones and pets, you have time to safely make a final dash to save any one item. What would it be? Why?
34. 你的家著火了,而且你所有的東西都在裡面。在救出你的愛人和寵物以後,你還有機會安全救出一樣東西。你會救什麼?為什麼?
35. Of all the people in your family, whose death would you find most disturbing? Why?
35. 你的家庭中誰死去會最讓你困擾?為什麼?
36. Share a personal problem and ask your partner』s advice on how he or she might handle it. Also, ask your partner to reflect back to you how you seem to be feeling about the problem you have chosen.
36. 分享一個你的私人困擾,並向你對面那位請求解決建議,請他(她)以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然後,再詢問他(她)對於這個問題的個人感受。
注:源自網路。


我來答一個,從高中我用到現在心理暗示

用這個方法玩石頭剪刀布,我幾乎沒輸過

對心理學有點研究,主要擅長社會心理學

在施加了心理暗示下,石頭剪刀布是有指向性的出拳而不是習慣性或隨機性

剪刀代表進攻性,嚴格
石頭代表防禦性,保守
布則代表掌握性,控制

挺不樂意分享出來的,因為畢竟是自己的理論233

好了實際舉例,
通常我和朋友決定用石頭剪刀布來做選擇的時候
我就會告訴他:我問你個問題好不好(暗示)
會有兩種回答。一種是好啊,這種人成功率不高,但是也有個別人已經受到暗示
另一種是表示拒絕或者不解,此時咱們一定要重複一句「問你一個問題」,然後馬上說出問題

我舉例一個問題,其他類似問題你們自己想,意會即可,不多做贅述

「如果你半夜回家遇見搶劫的怎麼辦」
「跟他干」

他的答案一出,迅速分析:此為攻擊性行為,他會出剪刀,我該出石頭

屢試不爽,不信大家可以試,成功了給我點贊,還有,別告訴太多人

如果他說跑,我就會出布,如果他說打110我會出剪刀,就這樣應該都會分析吧


—————————————————————

補充一點

具體的成功率和「我」有關,如果有心理學基礎的人不難理解,

首先我們要把對方帶進我們的思維,對他來說是個思維盲區,從而受我們擺布。

所以一定要有侵虐性佔據對方的思維,

比如……你們正在上課突然發問…
也不一定要做決策的時候啦,一般正常人在做決策的時候因為固執己見而心理防線強大…導致大家失敗…

emm這幾天看了不少評論,各種情況都有,加之反對聲音愈發強烈,我也事後諸葛亮聲明一下我不冠以心理學之美名了,畢竟科學這玩意經不起推敲也怕打破砂鍋問到底,總之我和各位知友能用這個方法開心就行,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可以說眾口難調,相對來說……咳咳沒有絕對的是吧,反正我是挺為此驕傲的


很經典的一個栗子

媽媽問孩子:來喝點水吧。
孩子貪玩一般都不願意去喝水。
而如果媽媽這樣問:寶貝,你是要用這個藍杯子喝水呢還是用這個紅杯子喝呢?
這時候孩子都會乖乖的選一個杯子去喝水。

如果反過來⊙_⊙

「媽,我要買個iphone X」
媽:滾~
這時候我們來換種方式 →_→
「媽,你是給我買這個iphone X 呢還是給我買Mate10呀?」
媽:滾~
。。。

我還能說什麼呢?

小孩子選杯子是基於大人的權威,而如果反過來,你很弱小,別人或許會不屑於你給出的選項。

就好比三體中的:毀滅你,與你何干(ー_ー)!!

所以理論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

好慌啊,第一次這麼多贊,謝謝大家~

其實對於喝水的栗子是我從書上看來的,之所以說經典,是因為我不止從一本書上看到過,不過對於這個栗子有很多方面解讀的,我只是說了一個很小很小的部分,大家可以智者見智? ? ?


昨晚和朋友打德州撲克,七人場,一人一萬的籌碼。

我底牌黑桃K和梅花7,第一輪跟完之後五人進場,底池五百。

翻牌彩虹面,K、5、2,前幾人過,我上家下注300,我跟注,覺得他有大概率中一對K。

我下家丟牌,其餘幾人全丟。

轉牌一張7,我中兩對。

上家下注500,我試探性加到1500,他猶豫了一會,然後選擇跟牌。

最後一張是方塊6,他思考兩秒後然後毫不猶豫推了all in。

牌面不可能有同花,他翻牌那輪下過注,也不能是聽順子,我是兩頂對,手裡有一張K,他手裡再抓一對K概率太小。

我現在也很猶豫,因為就輸一手三條,不跟不甘心,但是輸了就是一把一萬,我又要從頭再來,這一萬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但我白白丟了也很肉疼。

就在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本心理學的書。

我盯著他看了一會,他眼神遊離不定,不停用手摸著鼻子。

這不正是不自信的表現嗎。

然後我又想到翻出7來的時候我加註他猶豫了一會,這就讓我更加確信我的判斷。

生死就是這一把,我也all in。

開牌,我中兩對,朋友們紛紛表示這把很刺激,大概率穩了。

然後我上家中了5、6、7、8、9的順子。

大家當時的表情都是懵逼的,地主家的傻兒子果然沒法比啊。

還有最後我要再說一次,干特么的心理學。


玩狼人殺的時候,完全沒有表情管理的新手玩家會把底牌直接寫在臉上。

拿到平民的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失望的表情,眼神空洞。

拿到狼人的會突然停下與他人的對話或開始敷衍地應答,同時伴有嚴肅表情並觀察其他玩家。

拿到預言家的人會明目張胆地四處瞄人,確定夜晚的查驗目標,而且不自覺地表現出驕傲的神情。

拿到女巫和獵人的會面露喜色,並十分小心和珍惜地把牌扣在桌面上。

拿到白痴的會更加輕鬆地和周圍人閑聊和復盤。

拿到守衛的會深呼吸,並且會嚴肅地四處瞄人。

拿到白狼王的戲最多,先是會皺眉頭,然後深呼吸,接著會面露失望之情,陰沉著臉一個人在角落焦急地等待遊戲開始。

這幾年,死在我首輪盲毒之下的白狼王和死在我首刀之下的女巫不計其數。跟新手玩,往往是剛看完牌,遊戲就已經結束了。當然,以上通過微表情抿人的經驗對於經驗豐富的老玩家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和高手玩,主要還是靠邏輯。

最後分享一個狼人悍跳預言家的心理學經驗,人往往禁不住誇,警徽流留兩個好人,並告訴他們就是沖著金水去驗的,希望他們拿到警徽後能帶領好人取得勝利,基本就能騙到票。狼隊天生四票,只要能騙到兩張好人票就大概率能把真預言家推死。

補充:

對底牌的真實微表情和裝出來的反應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別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有影帝、影后的潛質。在有經驗的玩家眼裡,很多新手玩家的表演真的顯得特別做作……


一貫套路,先說結論:

大腦前額葉的發達程度是人和動物的(最)重要分別;

提高前額葉的功能會讓自己真正成為人,或者用人話說叫做:做自己。

一、前額葉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大腦不同區域會重點負責不同的工作。大腦每個區域與其所負責的功能之間的關係很複雜,不過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生理和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里恩(Paul D. MacLean)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容易理解和應用的大腦模型:

模型將我們的大腦分為三個區域,其中最裡邊的一層是最早進化出來的,與爬行動物的大腦相似,主要負責人的呼吸、飲食、睡眠等最基本的生理活動,我們將其稱為爬行腦

接著是中間一層,經過進化,已經具備了某些哺乳動物的腦功能,主要負責我們的情緒系統,如喜怒哀樂等,稱之為情緒腦

而我們人類最外邊的一層的大腦結構,尤其是前額部分的區域,是最晚進化形成的,主要負責理性思維,對未來規劃等,這部分大腦幾乎是人類特有的,我們將其統稱為新皮層,前額部分稱為前額葉

雖然其他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也有前額葉,但人類的前額非常發達,下邊是各種動物前額葉大小的對比圖:

即使是跟我們最近親的猩猩比起來,我們前額葉也要大很多。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人類的顱腔比較大,額頭是鼓出來的,基本上和臉是在一個水平面上,而猩猩和猴子的顱腔比較小,額頭是扁的,臉和嘴會凸出來很多。

介紹這部分內容,是想說明:我們大腦的不同區域應該是逐步進化的,前額葉是比較晚進化出來的。動物的前額葉不太發達,所以對未來沒有什麼概念,而即使我們都是人類,前額葉的發達程度也有區別。小時候我們會對汗毛比較多的同學說他沒有進化好,還和猴子一樣。如果按這個邏輯,按前額葉功能發達程度來說,有些人在大腦進化層面可能比另一些人落後了200年。(不過現在不是小時候了,這樣說似乎不太好,所以大家領會一下精神就好)

二、前額葉有啥用?

前額葉功能超級多,比如做決策呀、做計劃呀、控制自己的行為等等,而且在內部還可以細分很多區域,目前科學家還沒研究明白。不過至少前額葉跟人類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有關,就是思考未來。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在他的《撞上幸福》一書中提到: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人是唯一會思考未來的動物。只有人類會因為擔心deadline而焦慮,或者因為想到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放假而開心。甚至,因為我是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我發現人們甚至願意花錢找人幫他思考未來!這在猴子和黑猩猩的世界是完全沒法想像的……

三、所以知道這個對我有什麼用

題主特別提出這個「高端的心理學知識」需要「在生活中用過」,以及這裡也不是腦科學講堂,而且知乎那麼多神經科學家,我也不敢賣弄,所以重點說說知道這個有啥用。

現在社會很多同學都說自己有拖延症(包括我自己),拖延的結果就是沒有辦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我想說這可能不是你的錯,是你進化的腳步沒有跟上社會的進步。具體來講就是你的前額葉功能落後了,思考未來的姿勢不夠正確。

然後根據我多年久病成醫的經驗,可以嘗試從招式和內功個方面來提高前額葉的功能,讓我們進化成更好的人,更好地做自己。

1)招式:執行意向

有很多自我成長、管理、以及成功學的文章或者書會說,執行力是最最重要的,只有行動才能改變生活!我同意行動很重要,不過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不是執行力,而是執行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有幾個研究者做了一個研究(Milne et al., 2002),讓一群大學生完成一個一周之內鍛煉身體20分鐘的計劃(怎麼樣,你應該也有過這個計劃吧)。他們把學生分成三組,第1組沒有採取什麼措施,用來做對照;第2組給他們講了鍛煉身體的好處,稱為提高動機組;第3組在提高動機的基礎上,讓他們寫了個小紙條,上邊寫著:

下周我要在_____(日期)______(時間),去______(地點)做一次20分鐘的鍛煉。

結果著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紙條立功了!寫小紙條的組完成鍛煉的比例達到91%,其他兩組在35%左右。

這個執行某個動作的條件(包括時間、地點以及其他可能的條件)就是執行意向。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大腦在思考未來行動的時候就會很糾結:到底什麼時候做這個20分鐘的鍛煉呢?它想不明白,於是就放棄了。整體而言,這個執行意向越清楚,完成這個事情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決心,而是一個具體的執行條件。

同樣的東西有時也被表述為:If……Then……語句(程序員同學肯定很熟悉),在《WOOP思維心理學》中也有詳細介紹,這次就停到這裡。

2)內功:冥想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說冥想,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對於腦部的鍛煉。方法有很多,比如觀呼吸,身體掃描等等,具體方法這裡不能詳細介紹了,感興趣的在知乎搜索一下應該可以找到。

如果說執行意向像運動中的動作技巧訓練,正念更像是基礎體能訓練。研究表明,正念練習可以增加前額葉的厚度(Lazar et al., 2005),也就是讓前額葉整體都更發達了,這樣我們無論做什麼姿勢動作,都有了良好的基礎保障。下邊是一個很高端的圖,我覺得應該符合題主的要求,非戰鬥人員請自行略過~

總結:

以上就是我用過的最高端的心理學知識(之一)。其實還有好多好玩的心理學知識都可以對我們的生活有啟發,可以用在生活里。我想慢慢地把那些比較關鍵的整理總結出來(比如本文引用的兩篇研究,大多數人肯定不會看,而這樣介紹又太簡略了),希望可以通過學心理學幫助大家生活變得更好一點點。

-----PS-----

另外補充一下,心理學的研究與物理學很不相同,之前還遇到重複不出來的問題,所以我的想法是,不要跟研究本身較真。比如你寫了時間地點,依然無法完成任務,然後就說這個是假的。這些研究只是一個整體概率上的描述,也只是眾多證據中的一個。研究證據應該是給我們啟發,而不是限制我們的思考。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這也正是心理學的另個一魅力。像@燕小木 說的,對他人保持好奇。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對自己保持好奇。比如用了執行意向的方法依然無法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兒,那問題在哪呢?是不是當天發生了意外?或者我的內功不夠,招式耍的再溜也沒用?等等等等……

還有,我寫三腦模型可能會被很多神經科學的同學說落伍,畢竟是上個世紀的理論了,大腦顯然沒有這麼簡單。不過正是因為這個模型簡單,我才要用!這就像現代社會,把人簡單的分為男女兩種性別的分法已經有點落伍了,可是為了方便我們(暫時)還是這麼做的一樣。

看到題目下的評論說很多東西都是腦補,我想說這正是我們人類的神奇之處。科學研究進展很慢,而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想像卻在飛速前進。愛因斯坦也說過:邏輯會把你從A帶到B,想像力能帶你去任何地方。所以我覺得研究不應該限制我們的想像力,而應該為我們提供想的更遠的墊腳石。何況我們是有前額葉的人,請讓想像力帶我們去未來吧。

-----一定!一定!一定!要看的PPS-----

不小心發現得到了好多贊,很感謝大家!

很多同學舉了很多面相的例子,我只能說:恩…… 想像力很豐富嘛!

為了避免誤解(貌似大多數人還是理解的,只是在評論區開玩笑),這裡澄清一個事兒,同時為了不改變原文,所以寫在PS里。

這並不是宣揚進化決定論,或者基因決定論哦 我也說了這只是一種思考角度,領會一下精神就好

然後我說的前額葉落後於社會,並不是特指某些人的腦子不好使,落後於另一些人。而是說我們作為人類整體,其實是不太適應現代這個變化過快,信息過多的社會的。而因為個體差異的原因,這種問題在一部分人身上又會顯得比較突出。

儘管基因和生理對我們的心理真的有很大的影響,但我們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我們在理解客觀現實的生理心理條件基礎上,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改變,哪怕這種改變只是一點點。


和女朋友談戀愛有一段時間了。她決定帶我去她的老師那裡見個面——這表明她覺得我們的關係可以再進一步了。到她的老師家裡,我的鼻子(過去從來沒有過)突然不爭氣的又是流鼻涕又是打噴嚏,狼狽得不得了。匆匆忙忙說了幾句話,我們狼狽地逃了出來。剛剛到樓下,我的鼻子突然好了,什麼事都沒有。

相顧無言了好久。學過心理學和過敏原理的她突然明白了。原來,她的老師家裡養了一隻貓,而因為那隻貓見到我女朋友就要鬧,顯然她又有點怕它。所以,當老師知道她要帶男朋友到訪,就早早的把貓關了禁閉。

然而我並不知道,但是我的鼻子不會騙我。

原來我有嚴重的貓過敏——無意之中,我知道了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一個秘密。而且這是一次很完備的雙盲實驗——女朋友、我、她的老師都不知道,實驗中也完全沒有貓的出現,只有看不見聞不到的過敏原。所以避免了「過敏是一種心理疾病」的猜想。而這種猜想,是現在也沒有確切的理論依據的。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痛過才懂

所以看到樓上有人說叫小孩子喝水的情況,如果孩子不喝,我會禁止他半小時喝水,渴過就懂的喝水的價值了。
從此一勞永逸,自己就會找水喝。

人的本質還是一種動物,行為和習慣其實嚴格依賴體內的獎勵和懲罰系統。做對自己有利的行為,體內會自動激活獎勵機制,身體就覺得舒服;相反就會激活懲罰機制,身體就會不舒服。

如果教育繞過孩子本能的反饋,強行灌輸,孩子永遠不會懂。


當我想知道一個人對我的看法,潛意識裡是不是對我有好感時,當我們兩個人面對面交流,我就會暗暗觀察ta有沒有不經意間模仿我做的肢體動作,比如我拿手撐著頭,是否過了幾分鐘後便有一個相似的動作或者行為,比如我們相處時間長了以後ta會不會潛移默化中模仿了你的行為和口頭禪。

如果有,恭喜你,ta對你至少不反感。友情親情愛情都適用。當然排除一些意外的情況,比如這個人比較懶啊 或者環境不允許之類的。

詳見我主頁里回答的最高贊


我覺得是Embodied Cognition。這個可以被翻譯為「具身認知」,概念初次讀起來會很抽象:

「認知是具身的,就是說認知源於身體和世界的相互作用。從這個觀點看,認知依賴於經驗的種類,這些經驗出自於具有特殊的知覺和肌動(motor)能力的身體,而這些能力不可分離地相連在一起,並且共同形成了一個記憶、情緒、語言和生命的其它方面在其中編織在一起的機體(matrix)。」

它簡單通俗的來說可以被理解為:人的認知(cognition)和身體(body)互相作用互相影響。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大家都知道當我們心情好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微笑。但是可能沒有意識到反過來,人的身體動作/行為也會進一步影響我們自身的情緒。 微笑這一表情本身也會更容易使人的心理狀態走向積極。

有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學小實驗是這樣的:
放一段有趣的卡通片給兩組實驗人員觀看。一組實驗人員需用牙齒咬住鉛筆(此時會「被迫」做出類似微笑的表情。) 另外一組則是需要用嘴唇來含住鉛筆 (此時微笑肌受到阻礙,不會產生微笑)。

最終的結果就是,比起用嘴唇含住鉛筆,用牙齒咬鉛筆的人對於觀看的卡通片更呈積極,快樂的感受。

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還有太多太多,當一個人感到自卑或是不太自信時,如果嘗試擺出更具權威性和領導力的姿勢比如:雙手叉腰/坐在椅子上時四肢舒展開來/兩手緊緊抱住胳膊並且身體後仰。 這些身體姿勢也會一點點地影響他的內部感受,更容易增強氣勢和信心。

現實生活中我特別喜歡微笑,這個習慣其實是我後天刻意培養的,也因此我的朋友們都覺得我特別陽光似乎沒有煩惱一般,每天看起來都很快樂。事實上日常生活里人人都會有瑣碎的煩惱,我也不例外。但是我覺得我的身體感知(微笑這個動作本身)確實參與了我的認知(快樂開心的感覺)。身體和認知之間的確存在著深刻而直接的鏈接。


想要理解一個人,請仔細觀察他/她的異性父母

一個人,愛的能力來自於異性父母,紀律性來自於同性父母。

有人不明白「異性父母」是個什麼意思,舉個栗子:如果你是個妹子,那麼令尊就是你的異性父母,如果你是個漢子,令堂就是你異性父母。對於15歲到40歲之間的人,異性父母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一年齡段出現的臭毛病,大部分來自於異性父母,性格亮點則是受同性父母影響。再大一點,你要麼就已經成功,要麼已經放棄了人生,心理學已經沒有什麼用了。

而在人際交往中,性格亮點很好辦,臭毛病才是值得關注的地方,尤其是把妹/撩漢

我知道,對於某些同學而言,談戀愛無非是以下這麼一個非常非常簡單的過程:

如果你不是長得物理學意義上的丑,那麼經常遇到這種簡單到極點的戀愛多半是你自己身上的問題,仔細想想你的異性父母,還是很有幫助的。

談戀愛無非是一個投其所好的過程,喜歡誰,就去討她/他歡心。如果你意識不到這一點,或者意識到了但是無能為力,多半你小時候異性父母並不喜歡你,給你的愛太少了,你沒有習得被愛的能力。

有另一種極端,就是無窮無盡的撩漢/把妹,輕鬆到了極點並且樂此不疲。這也屬於有問題,根子多半還是在異性父母身上。

男性多半都有更廣泛傳播自己基因的本能,更多的把妹是基因里的毛病,剋制衝動、遵守道德規範主要是靠同性父母的紀律約束。

女性則並不本能傾向於找更多伴侶,而是傾向於在眾多異性中選擇最優的一個。所以要是一個妹子樂於跟收集芭比娃娃一樣收集男朋友,那多半也是異性父母出了問題,缺乏關愛或者關愛過多。

注意,龍牙老師並不是來教大家把妹/撩漢的。原則上講,龍牙老師作為一個種地的,心理學知識並不紮實,心理學訓練也主要是靠人品,我也並不大會運用那一套話語體系來闡述問題。但是你作為一個農場主,難免需要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不懂一點心理學容易被坑——懂太多又脫離了種地的本分。因此,稍微懂一點原則性的東西非常重要,不要把原則性的東西濫用更為重要。

所以,這個知識僅僅是個原則,運用的時候「活學活用」非常重要,千萬不可以死搬硬套。同時,心理學還是個並不十分靠譜的學科,理論優雅簡潔的並不精確,理論精準紮實的又只不過是「訓練小白鼠走迷宮的小把戲」。我的辦法是記住優雅簡潔的理論,然後靈活有限的運用。

在觀察一個人的過程中,其心理表現,也就是遇到事情處理方法的規律,往往就是源於愛與紀律兩個方面的正反作用。一個來自異性父母,一個來自同性父母。如果這個人對於你十分重要,請盡量認識其父母。

當然了,不要把你找不到女/男朋友的事情怪罪到你父母身上——你怪罪往往也沒有什麼卵用。爹娘能養你一輩子,不能管你一輩子,出了青春期你還怪他們並不解決實際問題。

懂心理學的朋友已經看出來了,龍牙是佛洛依德老師(老司機)的死忠粉,佛洛依德老師的話,對的要落實,不對的更要堅決落實。

會的同學不要來側寫我,我比你想的複雜。


推薦閱讀:

徐太宇為什麼多年以後才聯繫林真心?
《夢的解析》中有些地方如何解釋?
為什麼很多長得丑的人不覺得自己長得丑?
失戀了應該怎麼走出來?
「受害者心態」是如何養成的?

TAG:心理學 | 調查類問題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