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式馬拉松,商業驅動下的愚昧狂歡!》這篇文章中的數據?

馬拉松訓練對關節和韌帶帶來的損傷巨大,很多是不可逆的,很多人是在膝蓋半月板被磨沒了、足底筋膜炎走不了路了,才知道馬拉松不是一般人瞎練的。

  實際上,過度的體育鍛煉不但不能延年益壽,反而使人多傷、多病、早衰、短壽。普通人接受訓練後有沒有可能挑戰馬拉松?回答是:適合馬拉松運動的人很少很少!很多體格優越、萬里挑一的運動員都承受不了這項運動。

  據統計,長跑和馬拉松運動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佔77.5%


感覺屬於用個例代表全部,但是這個數據是如何得來?


中國式馬拉松,商業驅動下的愚昧狂歡!


從「馬拉松背後的商業推手」到裝備照片前的幾百字是直接照抄的我2014年的舊文《馬拉松背後的產業鏈》馬拉松背後的產業鏈。其他數據的出處我不知道。
我估計你關心的那組數據是這樣的,打比方說「1億個跑步的人里有40個人猝死,其中31個死於心血管疾病,因此31/40=77.5%」。


李直的回復基本能代表我們的意思。這篇奇文從邏輯上和數據上都是存在致命問題的,這並不奇怪。一件事件,有非議、質疑和辱罵實屬正常,就好比同樣也會有人支持、讚頌和傳承。我們需要冷靜客觀的聲音來制衡,但不贊同張冠李戴、漏洞百出的情緒化謾罵。1,數據是抄馬拉松sean的;2,什麼叫裸跑?求作者的開天闢地指導一下;3,清遠馬拉松對抽筋進行噴霧治療,那是指人次,單位不是人,最初記者犯下的錯誤早就更正了,還需要我們再給作者科普掃盲一下?……


這篇文章過於危言聳聽了。

1.

馬拉松不是一般人瞎跑的
……
中國的馬拉松就是一場「矇騙」。為了達到空前的競賽規模,主辦方有意無意地放低報名門檻,裸跑的選手不計其數。
事實上,即使老手跑全馬也必須至少系統訓練3至4個月,且每周有25公里以上的訓練量。跑馬拉松,對人的素質和科學嚴格的訓練有很高的要求,根本不適合普通人瞎跑。

這一段我部分同意。
的確,沒有很好的身體基礎,貿然跑全馬,很容易受傷;因此,這裡提到「跑馬老手「要系統訓練等等,說得對。
然而,說主辦方有意無意降低門檻,這點值得商榷。一般的城市馬拉松(指低海拔地區,在城市內進行的馬拉松),都會有針對報名者健康狀況的要求。

我這裡先摘抄一下2016年北京馬拉松的要求。( 2016北京現代·北京馬拉松競賽規程 )

(一)參賽選手年齡要求:年齡限20歲以上(1996年當年以前出生)。

(二)參賽選手身體狀況要求
馬拉松是一項高負荷、大強度、長距離的競技運動,也是一項高風險的競技項目,對參賽者身體狀況有較高的要求,參賽者應身體健康,有長期參加跑步鍛煉的基礎並完成過半程馬拉松距離以上的訓練。有以下身體狀況者不宜參加比賽:

1、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

2、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臟病;

4、冠狀動脈病和嚴重心律不齊;

5、血糖過高或過低的糖尿病;

6、比賽日前兩周以內患感冒;

7、其它不適合運動的疾病;

8、孕婦。

再對比一下2017年芝加哥馬拉松的報名要求。( Non-guaranteed entry )

Event requirements

  • Participants must be 16 years or older on race day.
  • Participants 16-17 years of age must have permission from their parent or legal guardian permitting them to participate in the race. This permission is given dur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 The 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requires that participants be able to complete the 26.2 mile distance in six hours and 30 minutes (6:30:59). The marathon course will reopen for public use on a rolling schedule based on this time limit.
  • The sale and/or transfer of race entries/bib numbers are strictly prohibited.
  • All registration fees and ancillary purchases are nonrefundable.
  • All participants are required to pick up their own participant packet (bib number and timing device) at the Abbott Health Fitness Expo during the scheduled hours of operation on Friday, October 6 or Saturday, October 7.
  • All participants are required to show a government-issued photo ID upon picking up their own participant packet.
  • All participants must be familiar with and abide by the event rules.

看到沒有,芝馬不僅將年齡門檻放寬到16歲(相比於北馬的20歲),而且關於健康狀況的要求就沒了。(不翻譯了,前兩條是關於年齡限制的條款,後面幾條是關於關門時間,不得轉讓參賽資格,以及取號碼牌等的條款,最後的event rules很長,但我看了,也沒有對健康狀況的詳細要求。)

其實,跑馬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事情,如果說不訓練,不熱身,不拉伸,盲目跑長距離,那這不是身體問題,是智商問題。怎麼,難道要設立一個智商門檻嗎?想想看,不也有人不訓練弄一輛自行車就敢從成都往拉薩騎嗎?是逼著他這麼做了還是獎勵他這麼做了,沒有啊。

這還是全程馬拉松的要求,對於半程比賽,那要求更低。我本人參加過的兩次半馬(2016.05.07 印第安納波利斯 Indy Mini Marathon,2016.09.25 芝加哥 Chicago Half Marathon),10歲多參賽並完賽的孩子比比皆是。

這張圖是我今年5月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完賽後拍的,這個小孩,目測12,3歲吧,他的獎牌也是半馬獎牌哦!他路過時,一堆人沖他挑大拇哥,說「awesome」。這樣的小孩,比賽一路上我看到過7,8個。

馬拉松的確不是一般人瞎跑,跑的人都是不一般的人,都是敢於挑戰自己,磨練自己,熱愛生活的人;或者說,讓自己通過合理的練習從一般人變成不一般人就好了。

2.

1956年奧運會萬米冠軍、蘇聯功勛運動員庫茨死於心臟病。

可能是以訛傳訛,也不一定是故意撒謊,但錯了就是錯了。真不知道這位庫茨是怎麼被躺槍的。
首先看,搜索關鍵詞「蘇聯功勛運動員庫茨」,出來的全是這幾篇文章,讓人起疑惑。
其次,查到他全名叫,弗拉基米爾·庫茨 (Volodymyr Petrovych Kuts ( Володимир Петрович Куц ),英文維基百科上說他明顯死於一場因安眠藥與酒精混合致死而導致的自殺。請見下面兩張貼圖。

對於到底有多少長跑運動員死於心肺疾病,我沒有數據,但高達77%的比例讓人沒法不起疑惑。
即便如此,哪怕是真的,對於「瞎跑的一般人」也會有那麼大傷害嗎?要知道,職業運動員的運動強度遠遠遠遠大於普通人,而且的確存在透支青春健康的情況,但這不能直接套用於普通人。

做實驗要設置對照組,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想說,結論是鍛煉的比不鍛煉的要普遍少病長壽嗎?

不能因噎廢食。打個通俗的比方,談戀愛可能會導致心情不好,憤怒,抑鬱,被傷害,甚至自殺,所以就建議不要戀愛?戀愛只是一種很酷的生活方式?

3.

馬拉松被包裝成一種很酷的生活方式

這句我贊成,因為跑馬的確很酷啊!

4.

馬拉松背後的商業推手

這句我也贊成。都是商業社會,有人跑,才有人舉辦,不盈利誰舉辦呢?專業比賽只有專業運動員參加,不盈利,同時也失去大眾參與度了。

但問題是,跑步的確很花錢,參賽費啊,差旅費啊,跑鞋裝備啊,等等,但是不是因為跑得起才花這個錢?
梁朝偉打飛的去喂鴿子不是因為這種生活方式很酷,而是因為他消費得起,不是嗎?
退一步說,為了熱愛的事情而投入付出花費,不值得嗎?
還是用一個俗的例子,為了追女神,花費時間,精力,金錢,不值得嗎?為了真愛付出應當值得吧?

我再舉一組對比數據。
下面兩個鏈接指出,2015年全中國全年,一共134場全馬,半馬,10K,5K比賽。
2015中國馬拉松報告
數據說話:盤點2015年中國馬拉松有多火熱

下面兩個鏈接指出,2014年美國全年,一共1100場全馬,2500場半馬,等;2016年,全馬1062場,半馬3409場。
2015 State of the Sport
Marathon Statistics by State

什麼時候,等中國一年1000場全馬了,再談狂歡吧。


謝謝邀請。
不過,第一,我最長才跑過十幾公里,對馬拉松毫無發言權;第二,不是醫學專業,對相關醫學問題毫無發言權。
作為吃瓜群眾,僅僅就這個數據說兩句吧。

據統計,長跑和馬拉松運動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佔77.5%

看見這個數據,第一反應是「我屮,得虧我不愛長跑,我得趕緊轉發朋友圈告訴親朋好友們」;第二反應是似曾相識,哦,想起來了,幾年前大家紛紛熱議的一個話題:

這個40%的數據是怎麼來的呢?

市民政局日前發布的《2013年社會服務統計季報表(三季度)》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本市結婚人數為122,291對,離婚登記數量為39075對,與去年同期27630對的離婚數字相比,今年前三季度離婚數量增長了41%。

那正確數據是多少呢?

市民政局婚登處相關負責人稱,離婚率的計算方法應該是將全年離婚的總人數除以北京市總人口數,「北京市目前的離婚率現在為2.1‰ ,略低於全國水平。」

但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拿這個數據說話,其中不乏公眾號、微博、知乎等平台的大V,並將其作為「道德敗壞」「結婚無用」等言論的佐證。他們不知道這是個連小學生都覺得不可思議的謬論么?顯然不是,只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一切對自己有利的言論都可以拿來作為武器,沒有的話還可以自己製造。

回到問題本身。該文作者的觀點是「普通人參與馬拉松弊大於利」,那麼,所有支持此觀點的數據都可以引用(或編造?)。

長跑和馬拉松運動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佔77.5%多有話題性,多有顛覆性,多有創新性,符合上頭條的一切標準,就它了!於是,一篇熱點文章新鮮出爐了。至於反響如何?我不管,反正文章火了,粉絲漲了,目的達成了,你們越撕我越開心。


大家都說的很清楚了,作者的論據不知道從何而來。我再補一條,文中提到的奧運冠軍庫茨並不死於心臟病,而是自殺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ladimir_Kuts

After retirement, Kuts worked as an athletics coach. His stomach pains led to alcoholism and loss of job. Kuts suffered a stroke in 1972 and died in 1975, in an apparent suicide from mixing sleeping pills and alcohol.


那篇文章程度之低劣,用心之險惡,前後矛盾之可愛,讓人又氣又笑。我不深究ta的數據(因為拿猝死做文章和不標註出處的數據來詆毀馬拉松這項運動,沒有意義),這是一篇前天寫出來的文章,談不上以正視聽,只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一點人,不被那文章唬住。至於那文章,大家當笑話看看就可以。

混淆視聽,實在難忍

幾周前偶然瞄到過這篇題為《中國式馬拉松騙局,商業驅動下的矇騙與狂歡》的奇葩文章。(以下用《騙局》簡稱)當時沒留心,想著不過一篇標題黨而已(實際更可惡),不看也罷。

沒想到最近在群里看到朋友們在討論,關鍵的關鍵,一位好姑娘分享此文我表示不認同後說「覺得客觀」。看到善良、美麗的她居然被這傻瓜文章給忽悠(希望姑娘看到這裡不要拉黑我),差點逼得我和她去講理(好在沒有,看來我情商又上升1個點)。

本來呵呵一笑而過就好,但你居然矇騙她,就和你死磕一次,做不到以正視聽,起碼從我自己的角度和經驗來反駁這篇妖文。

公號才開始寫,註定傳播受限,希望喜歡的旁友多多轉發、分享。

不認同我觀點的,歡迎留言吐槽,真理愈辯愈明。

討伐之前,我先說自己的看法:

1. 科學訓練第一位,身體遵守用進廢退原則;

2. 運動都會有風險,馬拉松更不例外,但它不是洪水猛獸般的可怕存在;

3. 不聆聽身體反饋、不尊重比賽的人,發生意外不必驚訝和過度炒作;


溯源這篇奇葩文章

網上簡單搜索下,這篇文章源自「蓋得排行」公號,簡介為:全品類商品排行大辭典。這個和運動沒1毛錢關係的自媒體,目前的歷史消息中已搜不到《騙局》這篇文章。文章作者自稱「寶拉奶奶」,這位神棍一不署真名二不介紹自己跑步經歷,想必是自知理虧不敢見光。

要命又可笑的是,這篇文章被新浪跑步、搜狐財經等網站轉載,無疑擴大了曝光量,在9月21號更是被「清華大學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這一公號分享,閱讀量破10w+。

作為堂堂清華大學主體賬號下的自媒體,居然也這麼沒有判斷力,分享此文,讓人咋舌。千萬別以為清華大學全是學霸,他們在今年6月30號剛獲得了2015-2016中國大學生馬拉松聯賽總決賽的冠軍(模仿日本的箱根),緊接著又在9月24復旦大學舉辦的「第四屆耐克高校精英接力跑總決賽」上斬獲第一。

這奇葩文章開頭不久就出現這麼一句可愛至極的話 — 「如果心臟會說話,那它一定會上勞動局告你」。

不知道奪冠後那些隊員的心臟們是否進行了集體罷工,有沒有向腦中央抗議。

幾處謬論,各個擊破

下面就文章的三個小標題一一進行反駁。

原論點1:馬拉松不是一般人瞎跑的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句話是正確的,這也是作者很可愛的地方,自己都說了不能「瞎跑」,那還糾結什麼?

先當回搬運工——馬拉松為希臘一海邊小城(和我國廈門市是姊妹城市),公元490年,在抗擊波斯進攻的「馬拉松戰役」中希臘人獲得了勝利,名為Philippides(菲力彼得斯)的一位信使被派往雅典傳達這一喜訊。之後就有了眾所周知的悲劇故事。帶著如此悲壯和偉大歷史含義而誕生,我想這也是馬拉松值得被尊重的原因之一。

在1908年倫敦舉行的第4屆奧運會上,為方便王室成員觀看比賽,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距離經丈量為26英里385碼即42.195公里。

回到文章,作者在列出一個數據「老手跑全馬也必須至少系統訓練3至4個月」後,很有心機地筆鋒一轉,祭出「猝死大法」來嚇唬新手和不了解的人——4月份楊陵農科城馬拉松和德興銅礦馬拉松,各有一名選手在比賽中猝死。

然後再度出擊,用「反正我也沒數據就瞎編咯」的陰險招數,意淫出「適合馬拉松運動的人很少很少,很多體格優越、萬里挑一的運動員都承受不了這項運動。」這句讓人貽笑大方、不知所以的話。萬里挑一,You kidding me ?你是在賣《如來神掌》么請問,你咋不說不打通任督二脈不要輕易體育鍛煉呢。

馬拉松賽道上發生猝死的原因是複雜的。難道因為喝水被嗆要人人配一個奶嘴么?近兩年比賽井噴肯定出現一些劣質比賽,但不至於出現一個老鼠就讓全體組委會背黑鍋。

況且報名是每個成年人自己做的選擇,都點擊過「我已閱讀並承諾……」按鈕的呀word哥。選擇了比賽就要承擔風險,就好好訓練,對自己負責。

原論點2:馬拉松被包裝成一種很酷的生活方式

原文講「而這幾年被帶起來的大多數馬拉松愛好者們,恐怕只是一批被洗腦成功的半吊子炮灰。」

首先,大多數這一說法沒有具體數據支撐。然後,炮灰一說何來?

我理解的炮灰,是共同體中被不公對待甚至白白犧牲掉的群體。

按照作者的邏輯,要讓所謂被洗腦的小白們,看到黑人奪冠就委屈得哭,看到日本人跑的比自己快就要奮起抵制日貨么。跑個馬拉松而已,還炮灰?噗,你真逗。大家跑馬的目的本就五花八門,各取所需就好。

作者對「馬拉松是很酷的生活方式」深深地不以為然,可能就像嚴肅跑者看不慣先跑後走、只為混一塊獎牌的朋友圈型選手一樣吧。

真實的世界永遠多元,有人努力訓練,用汗水換來榮譽的同時,註定有人通過投機和作秀來娛樂世人。

暫且拋開種種作秀、借跑步之名行圖利之事不談,堅持跑步、鍛煉本身,好像沒有什麼錯,也算是一種還可以的生活方式吧?

飽暖思淫慾/減肥/鍛煉也好,需求層次理論也好,或者GDP達到人均7K美元就開始追求自身健康還是跑步時中產階級新的信仰也罷。選擇鍛煉,總比和領導公款胡吃海喝、貪污腐敗、黃賭毒強那麼一點點吧。

即使一開始是為了炫耀,甚至打著跑步旗號進行各種腐敗(即將約跑變成約飯等,哈哈哈),其實想想也能理解,人總是希望得到關注,渴望交流。如果炫耀著腐敗著,小肚腩不見了,身體不被掏空了,對有些人來說,那也不錯。

作者你可能鄙視拿跑步作秀的人,但不能一棍子打死這項運動本身,有人不答應。更不能對「很多業餘選手嚴格訓練認真對待比賽」這個事實視而不見!

原論點3:馬拉松背後的商業推手

(這其實更是陳述而非論點,為統一暫且複製他原話)

這部分沒啥可說的,總之就是嚷嚷:

大家不要傻傻地去比賽啦,你知道給了商家多少利益么,辦比賽可掙錢啦,政府還給背後推手。

看原文,「如果你對馬拉松有多賺錢沒有概念……還且不說運動員的高昂的報名費……」還高昂的報名費?

北馬200元的「天價」報名費,我都掏得起,您是到火星去跑馬了么,高昂報名費......可別出來丟人了。

去年上馬報名費100元,那件官方的耐克T恐怕折後兩百都買不到。從去年穿到現在,陪伴我春夏秋冬,跑一次洗一次不見任何變壞跡象(嗯,硬廣)。

總之,想說的是:馬拉松比賽的報名費已夠良心(說慈善名額有點貴的,您掏了錢是上帝您說了算,哈哈)。如果是在本地作戰,不產生出行和住宿費用的情況下,更不用花幾個錢。

再說,主辦方靠跑友報名費掙錢?那不早早喝西北風了,國內賽事還沒成熟到那個程度。

作者再次「科學」地指出:「有專業人士估算,近三年所有的馬拉松賽事運營收入超過百億……還有上游製造、媒體、中介、房地產、會展等周邊領域,這是一個龐大的利益網路……」。

先不深究超過百億這數據怎麼計算得來的,就算是真實的。這怎麼了?

龐大的利益網路,好事兒!說的好像主辦方在搞一個陰謀算計跑者似的。再說,哪裡有那麼多能掙得缽滿盆滿的比賽。「雖然沒有透露具體的營收佔比,業內人士表示,北馬的商業贊助和門票收入的佔比大致是8:2。」(引自網易財經頻道《馬拉松賽事想賺錢?比你想像中要難》)「國內能盈利的只有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杭州等五六個城市的比賽,大多數賽事運營方是收支平衡或者虧損狀態。」(引自「每日經濟新聞」)

一,你不能因為姚明和你一個班,就說大家都是大個子;

二,市場經濟,商業賽事不圖利,是要逗你玩兒么?

這篇《騙局》行文至此,我腦洞一開猜測作者寶拉奶奶是位在賽事分紅中沒拿到應得提成或少分了錢的委屈寶寶。

沒必要也不想再一一批駁原文中那每一處笑話了,大家就當幽默短文讀來放鬆吧。

漫漫賽道,你我共勉

我的心臟跟我說了,她不會去勞動局告我,半月板也表示以後靠牆靜蹲還得更認真。

說點實際的吧,跑步一年多來,從最開始在松江操場鬼使神差地跟王哥跑完10K大腿疼了一周、15年上馬結束腿疼到下床困難到現在跑了三次馬拉松,成績差強人意但也算沒辜負平日訓練。

這些身體上的點滴改進和成績的提高,都能看在眼裡。

我真誠地告訴身邊的朋友,尤其剛入門或打算要開始認真跑步的:

放心跑起來吧!

不要被這種嘩眾取寵的無腦文章嚇倒

跑了就懂 / 跑過腳知道


不做周易大師

有個故事這麼說的:有位大師精通《周易》能預測哪日出門會摔跤,於是一旦算到要摔,他就選擇待在家裡。希望我們不變成這樣的大師。

不要連一周都堅持不了,連10km都沒有跑到,就擔心自己練多了,擔心自己小腿變粗(一個流傳甚廣的誤解),也不要像這篇文章一樣矯枉過正,貽笑大方。跑步的人不是怪咖,馬拉松不是猛獸。

當然,鍛煉身體的方式萬萬千,跑步本質上還是孤獨的運動,所以我們聰明的人類發明了比賽。

跑步這項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而且嚴格來說

跑步和參加馬拉松是兩回事。

世界如此精彩,還有很多美好等著我們發掘。

不管選擇什麼,喜歡就好。

http://weixin.qq.com/r/dkyvt0fEgxr8rQPU9xl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關注「幫主你別鬧」,關於跑步、訓練、賽記和其他。

歡迎轉載(如果私信告知下更好)


謝邀
"我們就是愛跑步怎麼了!"身邊一個業餘馬拉松全國冠軍說的


題主這個問題帶出了三個疑問:
1,反對這篇文章的幾乎都是在質疑文章數據的準確性和邏輯性之類的(包括題主),卻沒有幾個人敢於正面討論文章所提出的「馬拉松對於不適格者有較大危害」以及「中國馬拉松存在偏差宣傳」這兩個議題。

2,反對這篇文章的答題者幾乎都是在用「只要做好準備做好訓練跑馬就不會有害」這種有條件結論來給跑馬洗白(同時似乎也沒有提出什麼有效的證據來enhance自己的觀點?),完全無視文章的目標對象是那些不考慮這一條件就強行去跑的無基礎者。講道理這篇文章是寫給類似我們公司某個平時沒怎麼運動卻嚷著要去跑馬拉松實現「人生夢想和自我價值」的人看的,不是給諸位業餘/專業馬拉松運動員或愛好者看的。

3,文章作者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絕大部分會裸跑馬拉松的人大概都不會上知乎看到諸君的高論而只會翻朋友圈看到這篇文章後開始嚴格的準備與訓練或放棄跑馬避免了不必要的受傷。反而那些反對的人目的是好是壞目前尚且存疑。

以上。

看到一個很可笑的回答,特意來補充一下。

引用

讀完文章,忽然想到,如果把文章中的「馬拉松」換成其他任何一項體育運動,比如羽毛球、籃球、足球、排球等等,這篇文章的邏輯依然成立。由此可見,依照此文邏輯,我們必須抵制一切體育運動。

引用完。

首先先搞清楚一個大前提,馬拉松並不是一項常規運動,其本質是「超長距離的慢跑」。這裡面「慢跑」才是與你提到的羽毛球,籃球,足球排球等可以並列的常規運動。如果你要類比的話,應該是與
「連續打籃球六小時」,「通宵打羽毛球」等類比才在邏輯上說得過去。不知道為何還敢嘲笑人家的邏輯呢╭(°A°`)╮

10月21日再修正答案

評論區基本上才真真正正的回答了題主,呵呵。我只能說,這題裡面許多答主斷章取義,片面理解,主觀臆斷,實在讓我大跌眼鏡。很可悲,這些馬拉松運動的擁護者們,沒有幾個真正做到了客觀評價,而只是單純為了維護他們心目中的最愛運動而怒噴文章作者,這跟微博上那些無腦維護愛豆的迷妹們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敬請自省,個別理性分析的答主也請勿對號入座。
謝謝。


才看了一下。。。
並不是愚昧狂歡,今後資本運作和大眾對馬拉松會更熟知和了解,會讓資本以及大眾對這項運動的態度更加全面。
這個文章感覺很階段,資本是不是狂歡不知道,但是很明顯馬拉松這是拉動舉辦地經濟和文化推廣的很好方式,更具熱情的也許是比賽地政府也許說不定。加快步伐總會扯到蛋,也就能理解這幾年因為馬拉松發生的悲劇。
最主要的是:
一部分對馬拉松這項運動不理解的人,也許一直在找一篇文章幫忙背書。終於,這篇文章出現了!


謝邀。連題目都這麼不好看的文章有什麼好討論的。無非就是一個裝作思考過的人的用腳趾頭想出來忽悠那些堅持不了跑步覺得跑步的人很奇怪的人民群眾罷了。
長跑和馬拉松運動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佔77.5%?你敢告訴我你的數據裡面包含了哪些樣本嗎?

簡直了…


謝邀,馬拉松是極限運動,跑多了的確有可能對身體產生不益的影響,但一場馬拉松的意義對於一個跑者來說也許可以抵消掉任何不益的影像。所以我覺著,跑步是健康的運動方式,可以天天堅持,而馬拉松一年跑幾個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即可。


只想說,馬拉松,不代表跑步…


關於這篇文章,土人也寫了一篇反駁文章,請大家批評指正!請科學理性對待,不要隨意炮轟和妖魔化「中國式馬拉松」! - 福建土人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我也是跑步愛好者。

對於數據我不知道準不準。

但是,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這個大家有異議嗎? 如果沒有,那借用我之前在另一個回答里說過的一句話:「全面推廣極限運動,我想是瘋了」。
現在中國的情況用」愚昧狂歡「來形容我覺得很恰當。

這個文章里加粗部分的內容,我也都基本同意。當然除了」長跑和馬拉松運動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佔77.5%。「這句,因為不能證明他的真實性,只能持保留意見。

最後我的觀點,慢跑是一項很好的全民健身運動,對身體有好處。馬拉松是項極限運動,不應該全民推廣,如果想參與到其中,應該先明白自己要付出什麼得到什麼。


也許數據是假的,但是民眾對跑步類的推崇和商業渲染,的確折射出中國人教育水平和體育常識不足。因為這個運動不是一個高效科學的運動方式。


蟹腰。
人們只看到了文章的數據不真實,邏輯不嚴謹,文法的不通順,卻不願意承認和研究馬拉松以及運動的弊與利。
又特么不是讓你們來校稿子的。都心虛啥呀,避重就輕的。
這個半跑了,那個冠軍了,都成健將了。還有開噴的,罵人的,冷嘲熱諷的,維權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回答簡直花樣百出,這是捅著肺管子了還是影響誰利益了?


跑步不混圈,文明你我他


這也算是奇文一篇,可以在邏輯課上和寫作課上當做失敗案例來分析,結論:這篇文章中的數據沒有來源支撐,也無法檢驗,毫無意義。以下括弧內為吐槽,哈哈

1、心肺太脆弱了,人不死,心臟不收工,任何的運動,都盡量不要給心肺造成額外的負擔,長跑時只有心和肺在狂喘,美國慢跑協會會長的命就是這麼被磨掉的。(用個例來代表整體,慢跑協會會長的死能代表馬拉松運動嗎?)

2、中國的馬拉松就是一場「矇騙」。為了達到空前的競賽規模,主辦方有意無意地放低報名門檻,裸跑的選手不計其數。(裸跑是什麼意思----裸體跑?沒有訓練跑?不清楚的概念真的是難以反駁。)

3、今年3月份的廣東清遠馬拉松,被媒體戲稱為「最受傷」馬拉松,總計兩萬名的參賽選手中,有1.2萬人接受救治;4月份,楊陵農科城馬拉松和德興銅礦馬拉松,各有一名選手在比賽中猝死。

圖片說明近2萬人蔘賽 肌肉痙攣達9838人(這個有1.2萬人接受救治,竟然是近萬人肌肉痙攣?那麼肌肉痙攣人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沒有統計過程說明,完全不可信。)

4、據統計,長跑和馬拉松運動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佔77.5%。1956年奧運會萬米冠軍、蘇聯功勛運動員庫茨死於心臟病,很多非常傑出的著名長跑運動員都在不到50歲時死於心臟病,儘管他們的心臟原本也特別優秀。(繼續用個例來代表整體。)

5、(跑步裝備)而中國版:節儉型要14100元,普通型243000元,土豪型要1101900元。當然如果你表示可以光腳跑,那我也不能說什麼。(迪卡儂全套跑步裝備大概不超過300元。)


14100元…………

沒看上面寫著一生嗎?一生啊……
一輩子跑步才花1萬啊……很貴嗎?很貴嗎?不貴啊!!!!
為什麼文章口吻一副好貴啊的樣子。

看到有人提到迪卡儂,作為在迪卡儂花掉數千的節儉型,算算迪卡儂黨的花費。

鞋,800,考慮到一生……3雙(一生啊,3雙夠嗎)=2400
夏天:上衣200,褲子200。(一生……嗯……4套)=1600
春秋:上衣:防雨外衣+裡衣,500,褲子:同樣2件:500。(4套)=4000
襪子:無數條,100。(一樣X4)=400
遮陽帽:50(2個吧……)=100
眼鏡:100(2個)=200
心率表:100(一個……算一個20年,2個)=200

2400+1600+4000+400+200+200=8800

營養品總是要吃點的,水總是要喝點的……如果從1x歲開始跑……跑到60~70歲……
6000元的營養品……一個月不到100……

說句實話,沒裝備,10元背心+大褲衩子也能跑,最多省吃儉用,每個月存下100元錢,存一年也夠買一雙鞋,精細點,穿個10年,10年內怎麼也能再省出下一雙鞋的錢。

能別只給一個莫名其妙的數字,給演算法行不……直接給個總數怎麼看怎麼覺得是在嚇唬人。


跑步真的不貴……歡迎跑得膝蓋疼的土豪們加入我們公路黨,來一起體驗平地40~50公里的風一般的感覺吧。(這裡燒錢才是無底洞,再也不用擔心有錢沒處花……3000預算進公吧,四萬閃電抱回家……有了一輛嫌不夠,再看看崔克和梅花啊。)


另外文章出發點還是好的,就是馬拉松和跑步不能混為一談……地方也確實有跟風圈錢的趨勢……
一天一個10公里,一周兩個半馬,一半個月一個全馬……身體硬體不行還風雨無阻堅持兩~六個月……
就該百度搜索關節置換術了……

但是這種危言聳聽嚇唬人的口吻實在是有點噁心……不,是非常噁心。


讀完文章,忽然想到,如果把文章中的「馬拉松」換成其他任何一項體育運動,比如羽毛球、籃球、足球、排球等等,這篇文章的邏輯依然成立。由此可見,依照此文邏輯,我們必須抵制一切體育運動。


推薦閱讀:

連續兩天跑兩場馬拉松比賽是什麼體驗?
完成100場全馬是種怎樣的體驗?
跑步機什麼品牌好?
參加2016年南京馬拉松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游泳和跑步時你們一般在想什麼?

TAG:健身 | 跑步 | 馬拉松 | 心臟 | 膝蓋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