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粥卻可以吃飯?
爺爺患糖尿病。
昨天他成功脫離了奶奶的管制,趁她外出之際熬了一鍋粥並食之。事後奶奶滿臉痛心道糖尿病不宜食粥云云。
我思考半晌,難以用我准高一的淺顯學識得以解釋,望大神告知!
我試著用高一學生應該能聽懂的語言解釋:
米飯和粥都是大米烹飪出來的。大米是澱粉類的食物,澱粉是親水的大分子,可以溶解(注一)但比較慢。
根據烹調方法不同,食物中的澱粉溶解程度會有差別:煮米飯時放的水少,煮的時間又短,澱粉溶解得少。熬粥時,放的水多,煮得也久,澱粉溶解得比較徹底。
澱粉+水---澱粉酶---&>葡萄糖
(澱粉酶是催化劑應該在箭頭上方,但是排版系統排不出來,自己腦補)
澱粉酶溶解在腸液裡頭,於是,已經溶解的澱粉將會得到更快的消化。粥的溶解程度更高,所以消化得更快。
糖尿病人的本質是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調控出了問題,粥消化速度快,很快就有大量葡萄糖湧入血液中,於是患者的血糖就迅速升高,這對病情不利。
因此,即使同樣熱量的飯和粥,粥還是不太適合糖尿病病人(注二)。
注一:更準確的術語應該是「分散」。中學學到的溶液只是分散系的一種,其他種類的分散系還包括膠體、乳濁液、懸濁液等。粥其實是澱粉膠體、大米懸濁液等組成的複雜分散系。不過,即使用普通溶液的概念來理解,也無大妨礙。如果題主對化學有興趣,應該自己繼續鑽研。
注二:由於胃容量有限,而粥的含水量又高,所以,同樣飽肚的情況下,喝粥得到的總熱量其實要小於吃米飯。
比起煮粥,做米飯的時候,放水少且耗時短,米粒中澱粉糊化程度小,相對不會引起血糖快速升高。但是,並非糖尿病患者就不宜喝粥。
很多中老年糖友喜愛喝粥,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喜歡食用軟爛、易消化的食物;二是糖尿病患者常有口渴的癥狀,吃乾的糧食對他們來說,喝粥更舒服一些。
而糖友們都有經驗,喝粥後的血糖有個特點,上升很快,下降得也很快,就是我們常說的血糖波動大。血糖波動越大,對身體越不利。正因為粥有這個特點,有些人就建議糖尿病患者不要喝粥。而台灣營養師鐙勻老師指出,這個要求對很多老年糖友來說,比較苛刻,使他們失去了一部分生活樂趣,降低了生活品質。
其實呢,糖尿病患者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熬粥、喝粥,就能保證血糖不坐過山車。
方法如下:
喝雜糧粥
純大米粥的澱粉含量確實比較高,摻雜糧在裡邊可以降低升糖指數,同時增加粥的營養成分,提高膳食纖維含量。
推薦搭配哪種雜糧呢?
各種穀類和豆類,把它們按照 3 : 1 或者 2 : 1 的比例混合,比如燕麥米、黑米、大麥米、薏米、玉米各種穀類及紅豆、綠豆、芸豆等各種雜豆。
對了,熬粥時候這些雜糧不好熟。為了讓雜糧儘快熬熟,可以提前8~10個小時泡在水裡,熬粥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
蔬菜、肉沫粥
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有效降低粥的生糖指數。肉類富含蛋白質,也可延緩血糖的吸收。
所以,在粥快熟的時候,放入一定比例的蔬菜、瘦肉等,如香菇、海帶、木耳、芹菜、捲心菜等高纖維食物,就可延緩粥的吸收速度,起到控制血糖升高的作用。
拉長喝粥時間
喝粥時間越長,血糖升高的速度就會慢下來。一飲而盡絕對不可取,小口慢品,就著菜喝,盡量拉長喝一碗粥的時間。
粥不要熬得太爛
粥熬得越爛,糊化程度越高,升糖指數也就越高。也就是說,熬得越粘稠的粥,升糖越快。
糖友在熬粥的時候要注意,只要穀類豆類熟了,就可以出鍋了,放心,營養價值是不變的。
先把粥放涼,再加熱喝
這一點是不是頭一次聽說?
粥在涼了之後,粥里的澱粉會老化,被分解,所以澱粉含量會減少。把粥放涼後,喝之前再熱一下,澱粉也不會增加的。
這又給我們一個知識,粥要放涼後,再加熱喝。好吧,為了血糖,也是拼了。
不在早餐時喝粥
研究證明,凌晨2點到中午12點,血糖一般來說會偏高;到了中午和下午,人體血糖趨於平穩。基於此,我們建議糖友,午餐或晚餐喝粥更好。
本回答由糖大夫特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胡肇衡撰寫
不是不能喝,而是喝的頻率要低,在藥物到位鍛煉不缺乏的情況下,偶爾饞了喝一次沒啥
粥就是深加工的米飯么,吸收更好,容易讓血糖驟升
糖尿病不怕血糖高一點點,怕的是血糖忽高忽低醫學角度不懂就不提了
化學角度來說吧
澱粉是大分子多糖,熱水中水解成小分子多糖,這種中間體一般叫糊精,糊精進一步水解成麥芽糖,麥芽糖在人體可以快速被酶解成單糖。
假如看做一個多步反應,從麥芽糖開始就幾乎是完全反應,那麼要控制整個反應速度,就要讓澱粉較少的轉化成糊精。
米飯用的水比稀飯少的多,煮的時間也更短,肉眼也可見,稀飯糊化程度比米飯高的多。
所以稀飯比米飯更快更容易提供葡萄糖,所以
糖尿病人更敏感。
呵呵呵呵呵呵的分割線
此處濃重推薦一個香腸做法,灌腸的時候在肉里撒一些澱粉和一點點白酒,肉里的酸會幫助澱粉水解,並且和白酒酯化,加上長時間的風乾發酵,會有特別好的香味。非醫學生,如有錯漏請指出
有個東西叫升糖指數(GI),可百度普及一下。
簡單說糖尿病患者需要【血糖穩定】,對比吃飯和喝粥,喝粥能使血糖更快升高不利於控制,所以一般不建議喝粥。簡答到此為止。
————————————分割線————————
剩下的答案就是:為什麼喝粥會比吃飯使血糖更快的升高。主要是化學方面的知識
背景知識 糖分 單糖 二糖 多糖等,米飯和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是一種多糖;
如果要將其吸收,大概遵循下邊的途徑。澱粉(多糖)水解——二糖(反正是大結構打斷為小結構)——二糖水解為單糖(基本就是葡萄糖了)再被吸收。那米飯和粥有什麼不同呢?
米飯:完全按照上述路徑;
粥:熬的時候是不是變黏糊了?那是澱粉已經開始降解為低級的糖了,在吃進身體之前已經開始降解了。
結果就是:假設同樣量的米飯和粥,最後都分解成1000的單糖,但是吃米飯在身體里是慢慢分解,血糖慢慢漲,而喝粥(尤其是那種熬的特別黏糊的)血糖就是蹭蹭往上飆。
糖尿病病人不是不可以喝粥,而是不能喝熬制時間長的粥。因為糖尿病病人本身胰島素不足或(和)存在胰島素抵抗,進食後正常人的胰島可以分泌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病人進食後,尤其喝了熬制時間長的粥(粥裡面的澱粉水解為單糖,即葡萄糖)消化吸收速度更快,致血糖快速上升。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切記不要忽高忽低,要相對平穩,對機體的損害相對較小。
糖尿病病人喝粥時,待大米熬制幾分鐘熟了,即可開吃,不要熬制時間過長。
不說那些醫學的,說個經歷,我曾經熬過一鍋粥,一鍋,主要的材料是臘肉,胡蘿蔔,熬的比較久,加了幾次水,然後,我打算能吃兩頓的,被我和我女朋友看著電視就吃完了,是的,平時得吃兩頓的食材就這樣吃完了,剛吃完沒多久,肚子里暖暖的,吃牛肉、羊肉也沒那麼暖。你說消化的快不快?至於好不好,樓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總來的說,升血糖快,山西喜麵食,糖尿病高發也和這個有一定關係
偶爾喝粥也是可以的,我就喝過(我是注射胰島素),但是這裡是有前提的,一是大米要嚴格定量,不要隨便加量減量,二是喝完十來分鐘就要開始運動,不要坐著不動。我測過,喝粥半小時的血糖就能飆到跟吃米飯兩小時的血糖一樣。
升高指數不一樣。就是因為粥這個東西更容易消化,所以同樣的熱量,比飯更容易影響血糖。
就像洪水。
騰愛·糖大夫說的很對,參考他的就行了
糧食來源的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患者必需的營養素之一,2009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的糖尿病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的每日碳水化合物總量不得少於130克,約相當月主食175克(2.5兩);在選擇主食時可優先選擇血糖指數較低的食物,例如蕎麥、燕麥、玉米、薏米等,這些粗糧和雜糧的數量至少為主食的一半以上,剩下的部分可食用米、面及其製品。 粥當然是可食用的主食之一。雖然粥的血糖指數相對較高,但是並不是血糖指數較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就絕對不可食用。 儘管粥的血糖指數高,還應該注意到血糖負荷的問題,因為每次食用粥的量不多,血糖負荷不高,加上在吃粥時,還和其他一些食物(例如蔬菜等)一起食用,蔬菜中的一些植物化學物具有類似糖苷酶抑製劑(例如拜唐平)的作用,所以吃粥後的餐後血糖並不急劇升高。
教你喝粥小技巧,延緩血糖升高
粗糧包括兩類:一類是沒有精加工的糙米、全麥等,另一類是各種雜糧,如玉米、小米、黑米、大麥、燕麥、蕎麥及各種雜豆。熬粥時添加粗糧,不僅可增加膳食纖維,而且能明顯降低升糖指數。
2、拉長喝粥時間,使得血糖升高速度變緩3、粥不要熬得太爛粥熬得越爛,糊化程度越高,升糖指數也就越高,血糖越難控制。4、不在早餐喝粥研究證明,凌晨2時至中午12時,血糖普遍偏高;到了中午和下午,人體血糖趨於平穩。因此,午餐或晚餐喝粥更好。5、喝粥前先吃點主食空腹喝粥,易引起血糖波動。建議糖尿病患者喝粥除了先吃主食,還可以就著蔬菜、葷菜一起吃。食物種類豐富了,綜合血糖指數就下降了。
粥里含糖量較高,米飯里含糖量其實也不小,不是有一個研究說中國很多人患糖尿病跟天天吃米飯有關係嗎?所以粥和米飯糖尿病人都不適合多吃
一口氣跑五公里你會累的氣喘吁吁,慢慢走五公里可能沒啥感覺,差不多一個意思。粥,裡面大米的糖分被釋放出來了,你喝粥就和吃糖似的,米飯吃下去釋放糖分還需要個消化時間,所以血糖相對平穩。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而澱粉是一種多糖,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與米飯相比,由於粥的熬煮時間比較長,所以粥裡面的澱粉可以更容易地水解成葡萄糖,導致人體血糖比較快速地升高(相對吃白米飯而言)
糖尿病本質是人體的血糖調節能力出了問題,吃粥帶來血糖升高對普通人來說不是問題,但對糖尿病人來說就可能出問題了我以前只知道,糖尿病人不能吃泡飯,可以喝粥。現在難道連粥也不能喝了嗎?那能吃泡飯嗎?
推薦閱讀:
※二十歲女生長期頑固便秘,要哭了。求原因和解決辦法?
※為什麼有的人的眼睛又黑又亮?
※為什麼說李子樹下埋死人?
※學霸是怎麼做到三更眠五更起的?
※「吃素者是能量層級最高的人」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