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有兩種極端,一種是內容偉大但是成像質量差,一種是技術到達巔峰但是內容無特色,有兼顧兩者的作品嗎?
@孟偉@黃銀謀@張赫壇@姜偉比如登陸諾曼底,照片模糊不清晰,也沒有用光和構圖一說,但是照片內的表達的內容確實人類最偉大的瞬間之一了,比如當年被拍出天價的一副照片,也只是一張綠色白色相間的田野,並沒有什麼有意義的內容。有沒有那種兼顧技巧性和內容性的偉大圖片嗎?
問題:一種是內容偉大但是成像質量差,一種是技術到達巔峰但是內容無特色,有兼顧兩者的作品嗎?
回答:
1,請看塞巴斯蒂奧 薩爾加多。
就算到了這一步,批評的人還是很多,覺得畫面太美,消費苦難。
自搜索【地球之鹽】【genesis】
2,你說的萊茵河2吧?安德烈亞斯的話,請去看他的展覽以後再BB,別在電腦屏幕前看了就覺得【我x就這樣,我隨手就拍,也就是大師名號而已】
比起萊茵河2,我更喜歡他拍的日本下水道和LV鞋架的2張。
他的作品不僅技術巔峰,上帝視角,而且內容也是別具一格很有特色。
具體規格我不記得了,反正比我高比我大的多,本本放別處了,他作品大多都是無題1,無題2,無題3,所以也很難查到相關。
LV鞋架的是因為很有趣,一張是擺滿了鞋子的展櫃,一張是什麼都沒有的展櫃。
同樣的尺寸,同樣的光線和構圖,但是去看這兩幅作品的時候,你會發現看鞋子的人會很多,空鞋櫃這邊沒人!
他的作品,顯示器是無法展現的。攝影集也是。
一!定!要!去!看!展!覽!
這兩人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
老薩因為是我老師,安德是我在他展覽花了無數小時真的是捨不得走。
//謝邀!
現階段的攝影有一個缺陷,就是很難通過有限的畫面去表達完整的思想和意圖。因為很難向畫面深處拓展,所以很多攝影師就選擇了擴展畫面本身。於是,我們當下看到的主流的作品都是以成組的照片,或是以攝影書的方式呈現的。
這是我們看到的來源於攝影本身的,內容上的限制。要突破這個限制可比突破技術的限制難多了,因為是非常抽象的東西。
在我目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兼顧技術和內容的大師有三位。
第一位是眾人皆知的 安德烈亞斯 古斯基(Andreas Gursky)
第二位是 傑夫 沃爾(Jeff Wall)
第三位 則是 格利高里·克魯德遜 (Gregory Crewdson)
與眾多主流攝影師畫面擴展的呈現方式不同,這三位的共同點在於,他們的作品可以在單張照片中呈現巨量的信息。而在技術上,你可以認為一些愛好者的技術可以超越普通的藝術攝影師,但是這三位在技術上也是無人能敵。
對於古斯基,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知乎上也有很多討論。我們今天主要來介紹後面兩位。
Dead Troops Talk (a vision after an ambush of a Red Army Patrol, near Moqor, Afghanistan, winter 1986), Jeff Wall, 1992, transparency in lightbox, 90 1/8 x 164 1/8 in. (228.92 x 416.88 cm)
圖:Jeff Wall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死亡士兵的交談》
Jeff Wall今年70歲了,在攝影這件事上總是顯得非常特立獨行,他不願意啰嗦的去以攝影書或者是成堆的照片來呈現某些現象,而是更希望通過某些細節,和某些視覺的瞬間來打開觀眾的腦洞。
首先,上面那張作品並不是什麼真實的戰場,而是他精心布置的如電影片場一般的場景。其次,他喜歡使用燈箱來呈現自己的作品,那些燈箱看起來就像是靜態的熒幕。對於這張作品,帶給觀眾的感覺就像是置身於真實的戰場,而仔細看起來細節卻又非常的耐人尋味。
圖:一個有趣的細節。
而在技術上,Jeff Wall跟古斯基一樣,都喜歡使用4x5或者8x10的大畫幅膠片,因為這會在印刷輸出的時候產生非常大的尺寸。這張圖多大呢,上面寫了,228cmx416cm,2米乘4米。各位不妨去想像一下看到這種尺幅作品的時候帶給你的那種現場感和衝擊力。再看看你手上的D800,一張圖放大到1m寬畫質就已經捉襟見肘了。
然而,重點是,這張圖拍攝與1992年。
如果你以這個尺寸為起點思考下去,那麼將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我上哪兒找那麼大的相紙?即使找到了如何沖印?以及哪兒有那麼大的放大機?
8x10的放大機長這個樣:
接下來你就會發現,這特喵的軌道根本不夠長啊,2x4米這麼大尺寸的相紙根本放不下。
通常的做法是在暗房裡把相紙貼牆上,然後把放大機當作投影儀來用,像下邊這樣:
接著,你需要一個巨大的水槽來沖洗...
沖洗完後的各種處理
可以看到細節
所以在技術上,一般人都玩不起,也玩不過。順帶一提,杉本博司的作品也是這種尺幅。
Jeff Wall, Mimic 1982, Transparency in lightbox 1980 x 2286 mm, Cinematographic photograph
Courtesy of the Ydessa Hendeles Art Foundation, Toronto
這張作品是Jeff Wall在1982年創作的一幅作品。乍看之下就像是街拍。但實際上,圖中的三個人全都是他請來的演員。
在Jeff Wall的自述中,他曾提到自己的拍攝方式。在很多時候,他只是上街去看,去觀察,並不帶相機也不進行任何形式的拍攝。在觀察之後,通過布景,演繹的方式將自己所看到的內容還原出來。
而這個過程,就是對生活的抽象。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生活中的現象在影像中被定格,被放大。正如在這幅名為Mimic的作品中所展現的內容一樣。這種對生活的抽象也不是誰都能完成的,它建立在大量的觀察和思考上。
一些Jeff Wall的其他作品:
Jeff Wall
Doorpusher 1984
Transparency in lightbox 2490 x 1220 mm
Cinematographic photograph
Goetz Collection, Munich
Jeff Wall
A Sudden Gust of Wind (after Hokusai) 1993
Photographic transparency and illuminated display case
object: 2500 x 3970 x 340 mm
Purchased with assistance from the Patrons of New Art through the Tate Gallery
Jeff Wall
A view from an apartment 2004–5
Transparency in lightbox 1670 x 2440 mm
Cinematographic photograph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Courtesy Marian Goodman Gallery, New York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另外一位大師Gregory Crewdson,跟Jeff Wall的創作方式類似,他的作品也是大量採用布景和演員,進行一些場景的設定,比如下面這樣:
為了拍攝上面的那張照片,他的團隊甚至點燃了一棟房子。在拍攝現場,燈光布置也非常複雜:
在現場製造煙霧:
圍觀群眾:
他本人在指導演員:
上述三位,就是同時達到技術和內容巔峰的人。
攝影作品,形式與內容都很重要,當形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成為內容本身
攝影不偉大,也不容隨意詆毀。
攝影不難懂,但最怕不懂裝懂。
攝影不是看了什麼布列松,卡帕,森山荒木,而臆想出的結局。
攝影一直在前進,在變化,每一個念頭,每一個瞬間,都可以是攝影,也都可以淹沒在攝影以外更大的世界裡。
攝影很大,大到永遠覺得自己對它的了解都似水滴之於大海。
對於攝影及整個世界來說,不是無知的提問,去做就好。首先知道一個背景,諾曼底登陸,不是拍得差,是攝影師拍完膠捲沖洗的時候暗房師傅農壞的!而且只剩下那麼幾張沒得選啊!你說的兩個根本不矛盾。技巧是基本功啊。。。
我特別喜歡的攝影師
兩個韋斯頓,愛德華韋斯頓和他的兒子布雷特韋斯頓
愛德華韋斯頓
布雷特韋斯頓
內容和形式都做到很好的,有很多。
從卡帕的戰地報道衍生出來,題主可以去看看詹姆斯納切威的片子。
以及他的自傳性紀錄片《戰地攝影師》。
除開戰地,在報道攝影里Steve mccurry的片子也特別有趣。
已經很難說清楚形式和內容的界限了。
至於我最喜歡的jeanloup sieff和筱山紀信同樣也是將形式與內容結合得非常完美的。
只是他們的圖就補貼了,貼了會被和諧的。
………難道現在看了幾張卡帕的片子就可以對攝影如此談笑風生了么?
拿衣服意義遠大於技術
chan 不要那麼激動嘛,題主說安德烈亞斯的萊茵河2隻有技術沒有內容,那麼最直接的反駁不就是說它有內容好了。
如果看題主的意思,內容跟技術是區分開的,內容是指畫面背後的東西,可能是重大歷史事件,也可能是熱點討論的事。技術的話單純指拍攝的考究,不論是說拍攝質量,器材還是訓練過的構圖,用光。
安德烈亞斯的萊茵河2有沒有內容呢?答案肯定是有。直接谷歌就能看到,萊茵河2號是一個作品集的第二幅亦是最大的一幅照片,該作品集總共包含六幅畫,都是描繪萊茵河的。在此照片中,萊茵河在灰暗的天空下水平流經綠野,而在畫中的工廠、行人等無關元素已被作者以數碼方式去除掉。
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工廠,行人都被作者p掉了,他為什麼要p掉工廠和行人呢? 這肯定是跟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有關,無論是外界解讀的這是對「環境」的反映(我覺得略牽強),還是在談到這一作品時,古爾斯基自己說的「我對萊茵河不平常或者獨特的景觀沒興趣,而是關注它可能存在的那些最當代的景觀。」 不過總之,這些都是內容。
至於題主為什麼會提這個問,我個人覺得是他不認可萊茵河2這幅作品背後的內容所承載的經濟價值。可是問題在於,這麼天價的作品本來就不是完全按照內容來衡量價值的,就像我念一句「苟」,就沒人看,有人隨便念一句詩就是名句。一副作品的價值可能會牽扯到作者本身,牽扯到閱覽者(收藏者)個人經歷喜好,權威的評價,媒體的討論,世界的格局與潮流,大師其他作品的語境,還有同一時期作品的一貫性。解讀是多樣的,也有人認為上面這些,都是內容。所以這些東西都跟價值有關,然後在後面某一時刻,前面的價格本身也會成為內容,讓大家來討論。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
能上戰場,能在街上掃街的只有畫質一般的小型相機。
題主舉的例子是有一定歷史意義的照片,題中的偉大,是靠著時間磨礪篩選出來廣受好評經久不衰才有的評價,以現在的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找出一張足夠有重要地位的照片,已經是很難了,而站在現在的角度預測未來一張照片的歷史意義,更是難上加難,這是題主找不到而感到迷茫的原因。但凡是了解攝影的都知道,攝影術的歷史不過百餘年,不像是沉澱千年的繪畫,攝影並沒有那麼悠久的歷史,故而名作不如繪畫一樣海量,我想這也是題主感到困惑的一個原因,但二者是共通的,繪畫在現代的名作遠不如流傳下來的多,而更容易保存的照片,自然更是如此了,就更別提相機昂貴等因素對於成名難易造成的影響了。
作為一個偏紀實的同學,我認為糖水片的只適合做屏保,圖片的內涵才是最重要的!照片是攝影師意識的表達,比如很火的那個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對於扶貧的意義遠不是糖水照片所能比的。當然了,看過很多普利策或者國家地理的照片,風光紀實類的很多照片真的非常震撼!
很多,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攝影界談價錢就跟電影談票房一樣對藝術的侮辱
、
真正最偉大的藝術, 是能放在地球任何平凡角落, 偷換掉任何談不上高雅殿堂藝術的平凡人為設計產物而讓所有人類一眼就感覺哇塞this is something unique and amazing的, 不需要任何「大師」標籤包裝就能做到這樣, 你行嗎?你不行你就是overrated trash, 不管你是梵高再世還是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