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各國軍制都是怎樣的,有何區別?

如兵員主要構成,部隊組織結構、權力劃分等,都是怎樣的呢?


三國軍制的第一個特色就是世兵制流行。
我國自秦漢確立早熟的集權帝國後,兵制沿襲秦國,軍國主義風氣濃厚。尤其到西漢達到頂峰,中央有南北軍,地方有完全區別於所有朝代的超大規模州郡兵。尤其是西漢的州郡兵,訓練程度和裝備程度幾乎是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所不及的,而且更可怕的是,西漢的州郡兵是完全服從中央調遣毫無私兵意義的,不能和唐代藩鎮軍隊及清代各種地方軍相比。
這種軍國主義的畸形兵制,完全依賴朝廷的集權程度和對外征服戰爭的需要。事實上在西漢維持的時間也僅僅在漢武帝之後,西漢滅亡前夕,州郡兵日益廢弛,早就形同虛設。所以在昆陽之戰時,王莽徵調的天文數字州郡兵居然被位面之子完全羞辱了。
所以到了東漢時期,要維持這種畸形的龐大的軍力,已經無法使朝廷承受了。州郡兵開始逐步被廢除,一開始就是繼續西漢末期形同虛設的困局,再後來就是慢慢廢除。而為了作戰需要,於是東漢開始走募兵的路線,面對戰爭的需要再臨時從州郡兵或其他人口中募集勇士,這些臨時募集的士兵往往訓練度不足。這就導致東漢的軍隊戰鬥力開始出現兩極分化,戍邊的西涼軍、幽州軍由於長久作戰,戰鬥力依舊保持西漢精銳軍隊的程度,而其他地區的州郡兵,要麼被廢除,要麼就是一群缺乏訓練度的農民毫無戰力。
所以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長期的割據戰爭需要,以及人口銳減、流民四起的社會情況。募兵既不能有效作戰,而且徵募活動也異常困難,於是世兵制開始應運而生。
世兵制的特點,就是將一部分老百姓從普通民戶中分離出來,建立特殊的戶籍制度,將其區別為士籍,名字好聽,但實際就是軍戶。士籍的百姓終身當兵,世代不變,脫離士籍極其困難。士籍的老婆孩子,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實際上跟人質差不多。士籍不得與普通民戶通婚,平時屯田,訓練,戰時出征作戰。
建立士籍之初,由於戰亂、飢餓的緣故,士兵的地位還是不太低的。然而到了三國鼎立時期,戰爭頻率開始降低,生產逐漸恢復。這個本來名叫「士籍」這麼高貴的名字的兵戶們,社會地位逐漸下滑,最終被蔑稱為「兵家子」。完全淪為戰爭奴隸。

第二個特色是都督制確立。
都督制,可謂是唐代藩鎮的法理祖宗。
由於東漢末年的戰亂,地方豪強勢力的崛起。這些掌握著大量私兵部曲的地方豪強就成了左右地方局勢的重要人物。地方豪強手握不依賴朝廷財政、甚至還可能不服從中央調遣的私兵,中央政府根本沒有力量將其一舉掃平,只能默許其包攬地方軍事權。而為了應對長久戰爭的需要,以及制衡地方豪強,中央也會派遣自己人率軍包攬地方軍事。於是三國各自將東漢時期臨時派遣性質的「督軍」官職予以常態化,各自設置都督區,將這種臨時包攬地方軍政的官職予以常態化。此後便成為兩晉南北朝到隋唐的都督、鎮將、總管、節度使之濫觴。

第三個特色是野戰機動部隊編進中央軍,廢除常態戍邊軍。
西漢和東漢的野戰機動部隊,基本是由州郡兵和邊防軍包攬。西漢州郡兵戰鬥力強悍,東漢邊防軍戰鬥力強悍。而三國時期,由於董卓率邊防軍禍禍朝廷的歷史歷歷在目。三國完全廢除了常態的邊防軍,邊防軍建制基本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邊防事務主要由中央軍承擔,以地方軍為輔助。譬如曹魏的邊防,基本便是由中央軍中的外軍包攬防務,中央軍里的中軍包攬進攻,基本剝奪了地方邊防軍坐大的機會。東漢時期由邊郡指揮、軍事權較獨立的邊防軍就不存在了。

三國時期的兵制影響極廣,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基本都是在改進三國兵制,而未做到大規模革新推翻。譬如府兵制,實際上就是對世兵制的一種改進。藩鎮就是都督制的沿襲。中央軍大包大攬,更是幾乎延續至今。


至於三國各自有什麼區別呢。
蜀漢中央軍最重了,基本做到了集權。中央軍也是中軍龐大,基本能包攬一切。軍制仍具有軍國主義特徵,進攻性強。
曹魏則是中央軍強於地方軍,中央軍中外軍強於中軍。軍制略有晚期帝國特色,偏重外軍的防禦能力。
孫吳呢,孫吳更具有地方豪強勢力龐大,地方軍勢力比較強。中央軍中軍強,外軍則有些形同虛設。軍制略有中央地方頡頏的特色,集權程度最弱。

以下補充部隊編製問題。
標準而言,雜號將軍一軍以上,一軍大略萬人,不過軍在三國時期具有臨時性,跟現代意義上的一個軍是不一樣的,出征時才臨時調配。
一軍可統領若干部,部則是常規的編製,一般有千人左右,的長官為校尉。校尉的副職叫軍司馬,有時一部沒有校尉,就以軍司馬統帥。對於沒有番號的雜牌部隊,一部的長官往往就叫別部司馬。大夥看三國就會發現,許多名將都做過別部司馬。由於校尉是中央政府授予的官銜,三國鼎立之前各路軍閥能授職的軍閥不多,所以往往會用其他的臨時性官職稱呼一部的統帥,也就是千人督
另外,有特殊意義的軍隊,一部單成一營,實際兵力和一部相當。指揮官往往會授予比校尉高階的官職,如低階雜號將軍或中郎將,多見於各路軍閥的親兵或主力衝鋒部隊,典型的如曹操的武衛營,呂布的陷陣營、蜀漢的虎騎營。武衛和陷陣都類似於番號。
一部下轄二曲,一曲五百人。中央軍的一曲統帥為軍候,然而還是由於軍閥混戰的緣故,軍閥們的一曲的統帥往往會叫曲長。另外,在臨時調遣數百人作戰,而沒有校尉的情況下,統帥一個曲或者兩個曲指揮作戰的軍官會被臨時派為都尉
一曲轄下五屯,一屯百人。屯的統帥為屯長,軍閥混戰時期又稱為屯將百人將百人督
一屯轄下二隊,一隊五十人,隊設隊長,又稱都伯
一隊轄下五什,一什十人,設什長
一什轄二伍,設伍長

也就是說,以二五循環為編製形式,軍隊編製除臨時的之外,一般為部、曲、屯、隊、什、伍


轉自:過過龍_新浪博客

三國時期軍事制度

先說一下東漢時的軍制.

  一、權力機關:從西漢起太尉就是管理各郡國常備軍的大員,但是常被皇權壓制或乾脆不置。到了東漢因為各州郡侯國的兵力被取消所以職權反而得到擴大。位列三公之首而且九卿中的太常、光祿勛、衛尉受其管轄。甚至權力大時可以控制尚書台。實際上東漢的具體軍事權力機關是尚書台,東漢制「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尚書台有著參與軍事方面各項決策的權力。但是因為地位較低所以成了一個皇帝,大將軍,太尉誰勢力大聽誰的執行機構。在具體作戰時就由各將軍,中郎將,校尉等領軍作戰.


  二、中央軍:東漢的朝廷直接控制的部隊主要是宿衛軍即西漢時的南軍;都城的警備和機動部隊即所謂的北軍.

  1、宿衛軍:分兩部分,一部由光祿勛所轄,作為皇上的警衛部隊。即所謂虎賁郎、羽林郎、羽林左、右騎。屬官有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中郎將及羽林左、右監。另外一部分由衛尉所轄,負責宮內的警衛巡視及宮門的守衛.

  2、北軍:也是兩部分,一部由執金吾所轄,擔任都城的防衛及皇帝出巡時作衛隊和儀仗隊;另一部是北軍的主力設五營由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統領。他們由全國最精銳的士兵組成負責防衛京師,有時也作為主力出征。到了東漢未年又在北軍五校外設立了西園八校尉,分為典軍、上軍、中軍、下軍、左軍、右軍、助軍左、右校尉,歷史上有名的如曹操、袁紹等都在西園軍中任職。這一部隊在東漢晚期成為京城一支重要的軍隊.


  三、地方軍:因為劉秀要省兵減政,所以將西漢時的郡國都尉、邊郡吏卒、郡國的材官、樓船、騎士等常備軍都取消了。但是後來為了應付戰爭叛亂不得不在各地方駐軍。而且東漢未年為了鎮壓日漸加劇的民眾反抗不斷授於地方剌史太守等官員軍事權力,又重用州牧的職務,地方剌史太守們完全擁有領兵,發兵,募兵的權力,「內親民事,外領軍馬」掌握軍政全權。使軍隊日漸軍閥化,成為私人力量。成為三國時代軍閥混戰的一大前提.


  四、兵源:東漢建國後廢除了秦以來的徵兵制改為募兵。郡國不設常備軍,有戰事就臨時募集士兵。募集的對象有農民,商人、少數民族;募集辦法主要是用錢財、免賦、免役的辦法。在戰亂時也有以募為名強抓壯丁的。這一制度導到了臨時徵募的士兵未經過訓練,戰力遠低於秦西漢的徵兵制下的士兵。而且地方官員普遍招募士兵,到東漢未年軍閥勢力大量招募人員並編成私人軍隊成為自己的部曲、家兵,建立私人武裝成為東漢未群雄爭霸的根源之一.


  三國時期各國的軍制都對漢代的軍制有一定的繼承。但因為各國的地理環境和條件不同又各有特點.

魏國:

  一、權力機關:三國是個戰亂時期,軍隊在很大程度上帶表了一切,所以往往最高權力者都直接掌握著軍隊的大權。所以魏的最高軍事統帥一直是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如在曹操之世他的大將軍幕府,相府,王府一直是完全掌握軍政大權的機關,由其本人作為最高統帥。先後設有領軍,護軍,軍師祭酒,司馬等職務掌管軍務。在曹丕時代因為已稱帝,任命宗室大臣任大將軍掌管軍務。如夏侯墩、曹仁及後來的曹爽等。在外有各將軍和加都督諸軍事號的官員領兵作戰.


  二、中央軍:魏的中央軍隊分為中軍和在外的駐軍,全部由出任大將軍、大司馬等加都督中外諸軍事的大臣所轄.

1、中軍:這一部分部隊駐紮在京城,是全國軍隊的精銳所在,由曹操的親軍虎豹騎等發展而來。這支部隊作為禁軍負責京城的防務、宿衛;而且還是全國的戰略機動力量,是出征作戰的主力,設有中領軍,中護軍作為統帥。並分為武衛、中領、中護、中堅、中壘五營,其中武衛營負責擔任宮廷的警衛,其早期的統領就是虎將許褚任武衛將軍。另外在名義上東漢時北軍的長水、屯騎等五校營也還保留著,但僅僅轄有數百人.

2、外駐軍:他們也由朝廷直接控制,但是為了戰事的需要駐紮在外地。當時三國紛爭,為了防備吳蜀及北部少數民族,魏在各邊州駐紮重兵任命大將統率並授於徵、鎮、平、安等將軍號都督諸軍。如前期曹仁,張遼等。為了避免這些大將們與州郡的守牧們發生權力衝突,發展到文武互兼,軍政合一,或讓州郡守牧加上將軍號統兵,或讓外鎮的大將兼任守牧之職。這一制度到兩晉南北朝時期日益普遍,導致其後的數百年手握軍權的大將造反的例子常常發生,直到宋朝才進行了根本的改革。不過也成為北宋的軍隊戰鬥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三、地方軍:當時各地的守牧都有部曲,及一定的州郡所招募的軍隊。魏國又實行給客制,往有把屯田戶變成部曲的,加上有將軍號掌軍權的地方大員又控制了中央的外地駐軍,使地方勢力十分強大.


  四、兵源:東漢未年的割據戰爭極大的破壞了社會生產,人口急劇減少,各地軍閥豪強紛紛聚集宗族,招募流民成為部曲,曹魏的軍隊最早就是這些部曲組成的。如曹操討董卓時招的五千兵馬,許褚、李典等都是地方豪強,帶著一千多甚至數千家的宗族部曲來投效。另一重要來源就是軍戶制。也即士家或兵家,這些人單獨設立戶籍,世代當兵,平時屯田,戰時作戰,是一個穩定的來源。除此之外還使用招募、強征、收降等辦法來擴充兵源.


  五、特點:魏國地大人多,擁有三國中最強大的軍隊,最多時高達五十萬人之多。以陸軍為主,水師為輔。因為地處北方,及一些其他因素於吳、蜀相比軍隊有其獨有的特點.

1、騎兵:曹操是指揮騎兵出身,善於步騎協同作戰,而且居於北方,部下騎將也多:如夏侯淵、曹仁、曹純等。所以魏有三國最強大的騎兵。曹操一直十分重視騎兵的建設,還在黃河以南發展時就從司州購馬組織騎兵部隊,麾下有名振天下的精騎虎豹騎。滅烏桓後收編大量少數民族善騎射者,壯大了魏的騎兵隊伍,吳蜀兩國騎兵均無法與之爭鋒。所以吳將呂蒙就說如果打徐州是鐵騎所至之地得之也無法守.

2、軍法:曹操主張以法治軍,制定了嚴格的軍紀,賞罰分明。自身就有割發代首嚴正軍紀的行為.

3、屯田:這一作法自古就有,三國時曹操為了保證軍事上大量的用糧,在早年就開始屯田,分民屯和軍屯,民屯按是否用官牛,收成老百姓和官府按比例分成,軍屯之糧全部歸國家所有多用于軍事,曹操的這一作法收效很大,於許下屯田當年就得谷一百萬斛。是「積穀以征四方「成為曹操成就霸業的基礎。後來夏侯敦,鄧艾等都多次行屯,對征戰用糧起了巨大的作用.

4、軍戶:魏國人口較多,所以曹操對人口進行劃分,分為民戶,屯田戶,軍戶三部分,其中軍戶要世代為兵,社會地位很低.

5、質任制:為了防止士兵和將領逃亡或叛國,曹魏採用了質任的制度,兵將的家人都集中安置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區作為人質,如果發生逃亡、叛國之類的行為時就會使家人受到株連,也有一些將領為了表示忠心也自己送人質,如李通就自己把宗族都送到鄴都去,得到了曹操的稱讚.


蜀國:

  一、權力機關:蜀國也和魏國相似,劉備在世未稱帝前,他的左將軍幕府、漢中王府是最高軍政機關,設置軍師,司馬等管理軍務。稱帝後皇帝為最高軍事長官。諸葛亮當政時相府成為蜀國實際上的統治中心,諸葛亮在相府設立長史,司馬,參軍等管理軍務。其後蜀國軍權交由蔣琬、姜維等任大將軍掌管。設監軍,護軍等協助管理軍務。具體作戰時有驃騎、車騎及各雜號將軍統兵作戰.


  二、中央軍:蜀的中央軍分禁軍和外駐軍。由丞相、大將軍及中央任命的各將軍,都督所轄.

1、禁軍:其任務性質如同魏的中軍,也是負責皇帝的警衛,都城的防禦等。有左、右羽林軍設都督管轄;虎步營、虎騎營設虎步監、虎騎監管轄。禁軍的統帥由蜀漢的皇帝任命親信兼任,不單獨設立職位。同魏國一樣東漢的北軍五校營在名義也保留著.

2、外駐軍:同魏的外駐軍一樣,駐防在漢中、白帝等邊防要地。主將由朝廷任命。許多人也是由將軍都督兼任地方牧守,或由地方牧守兼將軍,都督.


  三、地方軍:蜀的地方各牧守均以一定的部曲兵和州郡兵為基礎組成.


  四、兵源:最初也是招募和收降而來,許多是將領的私人部曲,家兵。佔領益州後設立徵兵制。蜀漢人口少,無法實行軍戶制,所以除了將領的部曲兵為世兵外,在全國編戶齊民,所有適齡男子都要服兵役。並將一些不在編戶內的流民編為軍戶補充兵源的不足.

  五、特點:蜀國地小而人口少,居於多山險要的蜀地,據漢中天險抗魏。步、騎不如魏,水軍不及吳,所以劉備,諸葛亮根據自身的條件創立了一支有自身特色的軍隊.

1、弩兵:蜀國主要同魏作戰,為了對抗魏國優勢的步騎兵,特別是騎兵,蜀國建立了一支近萬人的弩兵。其中大量使用雲貴一帶的少數民族,有較強的戰鬥力。並裝備有諸葛亮發明的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這種連弩火力極強但射程較短,再配合射程遠的蹶張弩(用足踏才能開的重型弩)有很強的火力。這些弩兵,輔以少量車兵和步兵配合用戰,對抗魏國的鐵騎.

2、運輸:蜀國多山,道路艱險,為了轉運困難,北伐時諸葛亮製造了木牛、流馬,(好象也有說是蒲元做的)以車代步節省了人力和消耗.

3、訓練:因為蜀軍人力有限,所以諸葛亮作了八陣圖用來訓軍隊協同作戰的能力,據分析八陣圖即是蜀軍演練士兵的各種陣法的總稱,也有說是一種用步,騎,車,弩各兵種聯合組成的戰陣用以對抗魏的突騎.


吳國:

  一、權力機關:同其他兩國相似,吳在孫權稱帝前以將軍幕府作為最高軍政機關,設軍師,長史,諸曹掾管理軍務。稱帝後皇帝為最高統帥,以下由相或大將軍、上大將軍之類的高級將領加「都督中外諸軍事「號掌管軍務。作戰時由各將軍、都督領兵作戰.


  二、中央軍:吳的中央軍也稱中軍,主要就是禁軍,宿衛軍。職能與魏的中軍、蜀的禁軍相似。有羽林、武衛、虎騎等營,士兵主要是孫氏宗族的部曲組成,由孫氏宗室子弟但任指揮,一般稱為督或將軍。同樣吳也保留了東漢的五校營,設一個五營(校)督統領.


  三、地方軍:吳國地方守牧也是軍政合一,而且不兼領軍事的也有自己的部曲兵並且世襲。在三國之中地方勢力最為強大.


  四、兵源:吳國軍隊最初基本由部將和江東大族的部曲、私兵,以及一部分招幕和收降的士兵組成。後也建立了世兵制,入軍籍單立戶籍,世代為兵。另外為了補充兵源不足,孫權殘酷的對待江南的少數民族。如其年年對山越用兵就是為了俘虜人口,強壯用來當兵,體弱的用於耕作。所以吳軍的步兵主要是山越人組成的。孫權派衛溫等去夷州(今台灣)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多俘虜人來當兵.


  五、特點:吳軍地處江南水鄉澤國,水軍十分發達。江東各豪族有很大的勢力,是吳國統治的基礎,所以吳國與魏、蜀相比有其獨有的特色.

1、水軍;吳國地處江南,有長江作為對魏的防禦線,所以有一支強大的水軍。陸軍在吳國是作為水軍的輔助力量。吳國為了武裝水師在侯官(今福建閩侯)設有大規模的造船廠,造出的運輸船大的可載糧萬斛;戰船最大的上下五層,能容戰士三千。並在濡須、西陵設有塢。(即水軍的基地)這支水軍在對魏的作戰中多次獲勝,當曹丕統大軍南下時也不得不面對長江感嘆「魏空有武騎千群,無用武之地。「這樣的局面直到蜀滅後才被打破。晉王睿在蜀治水軍近十年,以樓船水師東下打敗吳軍水師.

2、江防:吳國為了加強長江的防守在長江沿線設立了烽燧,有守望,報警,通訊設施。據《太平御覽》中說「引烽火以炬,置弧山頭,皆緣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里,三十里,寇至則舉,一夕行萬里。孫權時,令暮舉火於西陵,鼓三竟,達吳郡,長沙。「以此可見孫吳長江的防禦體系是十分完備的。關羽也在沿江設了屯侯,守望備吳,只是沒有如此完善罷了.

3、世襲制:吳國主要依靠大士族的力量建立,許多部將開始都是帶著部曲私兵來投靠,為了保障他們的特權,吳國就有了世襲領兵的制度。這些將領的軍隊,實際上就是私人的軍隊,而且用國家的名義賞給他們,並子孫世襲。並且為了讓他們能養得起私兵,還賜給他們奉邑。導致吳國士族力量極為強大,連孫權也不能輕易得罪他們,如陸家,朱家,顧家等皆為江南豪門。這些私人部隊父死子繼,出則為戰士是軍隊的主力;在家則是僕從做主家的奴隸。吳國許多人年少就領有勁兵,加上孫權的縱容,成了一些驕橫不法的無能之輩,最典型的就是周瑜的兒子周胤,韓當的兒子韓綜。到了孫權稱帝後為了加強集權,保證以後兒子順利繼位,對各豪門進行了無情的打擊,連重臣陸遜因此憂死,此後世襲領兵和奉邑制度漸漸衰落.

4、官稱:這其實只是一種習慣而已,吳國領兵的將領喜歡稱督,如統領的大將往往稱大都督,地方守備以地名冠之,如公安督、西陵督等,負責京城防備的京下督等。


三國的軍事制度

魏(220~265)、蜀(221~263)、吳(229~280)三國的軍事制度。東漢末年,鎮壓黃巾起義過程中出現的武裝割據勢力,經過混戰兼并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三國又不斷為一統天下而爭戰。頻繁的戰爭,促進三國軍事制度在兩漢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但各國因創建過程和地理差異,又有不同特點。


軍事領導體制 三國形成時期,起兵將軍或王,都打著漢王朝旗號,親自領兵,以其幕府為軍事指揮機構。曹丕稱帝後,魏軍權集中於皇帝,置尚書、中書二省長官為軍政輔佐。尚書省之下設五兵尚書曹,為處理日常軍事要務的專門機構,並分置中兵、外兵、都兵、別兵和騎兵五曹郎,分理不同軍隊事務。凡有征伐,皇帝臨時命宗室重臣為大將軍或都督中外諸軍事,總理參戰諸軍。後置而不廢,成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末期,魏國軍權旁落司馬氏,司馬昭相府實為最高軍事機構。蜀國建立後,劉備廢大司馬,親掌軍權,並統兵征戰,以諸葛亮任丞相的丞相府為統御全國軍政的最高機關。劉禪當政後,諸葛亮掌軍政大權,總攬全軍。末年,則以大司馬主管軍政,以大將軍加都督中外諸軍事為最高軍事統帥。吳國軍政大權決於孫權,以左、右大司馬掌軍事行政,大將軍或上大將軍為最高統帥。孫亮即位後,置大司馬為最高軍事統帥。其後,通常以大將軍冠督中外諸軍事或領中外諸軍事總掌全國軍務。此外,三國設軍師參議軍務,或協助將帥統軍。曹操於建安(196~219)初年設軍師,他任司空後又設軍師祭酒,繼有中、前、左、右軍師。後來,外軍中也設置軍師,如征南、征東軍師。曹丕稱帝後,高級武官下皆設軍師,如太尉軍師、大司馬軍師、大將軍軍師、撫軍大將軍軍師等。蜀國早期有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既當參謀又有指揮權,後來設中、前、後軍師,也多為將軍兼任。吳後期所設左、右軍師,一般以左、右大司馬兼任。


地方軍事機構,三國承漢,實行州郡領兵制。州刺史(州牧)或冠將軍號,或以持節都督兼任,為轄境最高軍政長官。郡太守加將軍號者領郡兵,並置都尉專管。


軍隊構成 三國形成時期之初,各起兵將領以將軍親自統軍,兵力較少,並集中使用,實各為一支軍隊。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基礎後,曹操同時要對付劉備、孫權,其中央軍分為集中機動與分區鎮守兩部分:一部分集中於中央所在地,擔任宿衛兼出征,稱中軍;另一部分由中央派遣,分別鎮守京外,尤其是與蜀、吳鄰近地區的軍事要點,稱外軍。中外軍體制隨之形成。當時,孫權、劉備仍以將軍或王開府(設立機構),統掌軍政大權,實行中、前、左、右、後五軍制。蜀、吳統治者相繼稱帝後,同魏一樣,軍隊分中央軍和州郡兵,中央軍分為中軍、外軍。


中軍。魏初,主要由曹操相府親軍轉變而來的武衛、中領、中護、中堅、中壘等五營組成。正副統帥為中領軍和中護軍。後期,司馬氏為準備代魏,擴充中軍,兵力遠強於外軍。蜀中軍的宿衛軍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營、虎騎營,長官稱部督或監。其他中軍統帥不固定,有監軍、都護、護軍等稱。吳中軍以宿衛軍為主,稱羽林、武衛、虎騎等,首領稱督或將軍。

外軍。指由在京外各都督統領的軍隊。魏主要置於沿邊諸州,由朝廷委宗室貴戚出任都督,統掌一方軍事。有的還兼領太守、刺史,視其資望,加四征(征東、征西、征南、征北)、四鎮(鎮東、鎮西、鎮南、鎮北)或四安(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四平(平東、平西、平南、平北)將軍稱號;有的同時轄兩三州駐軍。其許可權有使持節、持節、假節等。蜀、吳外軍將領,一般將駐地名冠於都督或督前為稱號,如永安都督、江陵督等。


州郡兵。即地方軍,基本以刺史、太守私人部曲為基礎增募組成。擔負本州郡守備,有時也奉命配屬或協同中外軍征戰,其長官由刺史、太守兼任,多帶將軍稱號。魏在未置外軍都督的各州,設監軍1人,稱監某州軍事,以控制地方兵。


三國軍隊,有步兵、騎兵、弩兵和水軍等兵種。水軍以吳最強,步、騎以魏為盛,弩兵以蜀最著名。三國總兵力,最盛之時約達80萬~90萬:魏40萬~50萬,蜀10多萬,吳20多萬。


兵役制度 三國形成之初,沿襲東漢,主要實行募兵制。至建安年間,因長期戰亂,逃兵增多,人口減少,募兵困難,曹操、劉備、孫權都開始逐漸實行不同名目的世兵制,以確保兵源。曹操將士兵家屬集中居住,作為人質,並從中獲取後備兵員。其兵稱士,以服兵役為終身義務;其家稱士家或兵戶、軍戶。士家另立戶籍,與民戶分離,子孫世代為兵,士兵叛逃罪及家屬。同時,規定士家女子不得外嫁,士死後寡妻遺女仍配嫁士家,以繁衍士裔。吳還實行世襲領兵制,將帥世襲,所統之兵亦世代相襲,家屬隨軍營居。三國時期,除世兵制外,又用招募、收降、徵兵補充軍隊。還以多種手段,從少數民族中獲得大量兵員。如魏的烏桓兵、涼州兵,蜀的南中飛軍、叟兵,吳的山越兵等。


三國沿襲漢制,建有撫恤制度。如士卒死亡,要收殮葬埋,魏曾規定送至其家,官為設祭。對傷殘將士,免徭役,授土地,給耕牛,分米穀等。


管理與訓練制度 各國注重以法治軍,定有管理、訓練一系列制度,並嚴明賞罰,以確保其施行。曹操頒布的《論吏士行能令》、《軍令》、《敗軍抵罪令》等,魏軍一直奉為治軍的法令、制度。其主要內容有:行軍、列陣、攻守、駐營和戰船停發等,均得按指揮信號行動,違令者斬;戰場上士兵緊隨本隊旗幟,不得亂位,臨陣逃脫者,一律斬首;家屬隱藏逃回士兵逾一日不報,同罪;行軍不得損壞莊稼等。還規定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三國的將領出征或鎮邊戍守,皆以家屬為人質。魏、吳還設校事,監察軍民隱事。軍隊有輪休制度,魏、蜀休假人數常為五分之一。各國都較重視軍事訓練,建有訓練基地,諸葛亮在成都附近以八陣圖演練軍隊,曹操作玄武池培訓舟師,孫權利用江湖大練水軍,收效顯著。魏在每年立秋後舉行閱兵,號曰「治兵」。


後勤保障制度 三國軍隊補給,主要由政府籌辦。軍糧、軍費依靠租調和屯田收入,其中屯田收穫的軍糧比重很大。屯田有民屯和軍屯。魏國軍屯又分軍隊屯田和軍戶屯田。軍隊屯田,主要由駐守與吳、蜀臨近地區的外軍擔任,按建制由各級軍官管理,且耕且守,耕戰結合。軍戶屯田,由軍事系統的農官度支中郎將、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管理。蜀軍屯主要在與魏接壤的漢中地區,有時與農民雜錯墾耕,但原建制不變,由當地長官擔任督農,指導屯田。吳的軍屯多是士兵和家屬一起耕作。吳還實行奉邑制,賜給統兵將領若干縣邑,用其租稅收入供給部曲及所統之兵,奉邑多少根據官職大小和領兵數量而定。


武器裝備,由官府作坊製造,設軍官監造。相傳蜀諸葛亮曾改製成一發十矢的連弩,裝備部隊。各國均有造船基地,吳國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所造「長安」號,可載士兵千餘人。物資運輸,主要靠牛馬騾驢和車乘,傳說蜀用「木牛」、「流馬」運輸,提高了山區補給效率。


另外,三國襲用漢時邊防烽燧制度,建有守望、報警和其他通信設施,溝通京城與邊防、督將與部屬間聯繫。軍事文書由驛站傳遞,魏還定有在急信上插雞毛的制度。


三國軍制突出的特點是:中央軍建立中外軍體制、普遍實行世兵制和大興軍屯。這是當時政治和經濟的產物,與軍事鬥爭相適應。但後來外軍勢力膨脹,至東晉,中央已無法控制、指揮。世兵制有較強人身依附性,對後世士兵地位低賤化和門閥制度的形成有直接影響。


一個五品郡太守(部長)有步軍2~3曲、馬軍1~2曲,下含兩個五品1500人的步兵曲長,其中一個是郡都尉(又叫千人督)、一個是牙門督將(又叫千人督)和一個五品300騎的騎督(又叫主騎)。牙門督將(曲長),帶步軍1500人,管三個七品步軍部曲督又叫百人督或都百或門下督或帳下左中右部督也叫左右都尉。每個都百(屯長),帶步軍500人,管五個八品步軍部曲將(隊長)又叫百長或百人將每個百長100人,下為什長、伍長。騎督帶馬軍300騎,管兩個七品馬軍部曲督。每個馬軍部曲督,帶150騎,管兩個八品馬軍部曲將,每個馬軍部曲將50騎。

校尉,中央部隊保衛官員,四品(中央核心)到五品(中央偏遠)。護軍將軍,又叫牙門將軍,屬非獨立領兵的偏將,野戰部隊保衛官員,五品(野戰核心)。都尉,地方部隊保衛官員,五品(中央核心下級或地方核心)。椑將軍,野戰部隊官員,五品(野戰偏遠)。牙門督將,又叫門下督、帳下督,地方部隊官員,五品(地方偏遠)。乾的是一樣的活,只是因為中央地方的區別,以及駐紮地核心偏遠的區別,而有待遇差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301795/answer/133396149...三國流行的是職業軍人的部曲督與部曲將 《通典》一百四十九所載曹操《步戰令》:「督戰部曲將,拔刃在後,察違令不進著斬之。」 《三國志 吳書 孫皓傳》:天機三年夏,「郭馬反。(郭)馬本合浦太守修允部曲督。(修)允轉桂林太守,疾病,住廣州,先遣(郭)馬將五百兵至郡安撫諸夷。(修)允死,兵當分給。馬等累世舊軍,不樂離別。皓時,又科實廣州戶口。馬與部曲將何典、王族、吳述、殷興等因此恐動兵民,合聚人眾,攻殺廣州督虞授。」從《孫皓傳》記載來看部曲督當為部曲將之上級。 《後漢書 董卓傳》:「安西將軍楊定者,故卓部曲將也。」 《後漢書 獻帝紀》:初平三年「董卓部曲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反攻京師。」 《三國志 魏書 龐德傳》:「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斬之。」 《三國志 魏書 曹仁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 《三國志 魏書 三少帝紀》:「今追賜整、像爵關中侯,各除士名,使子襲爵,如部曲將死時科。」 部曲督及部曲將的編製至晉代沒有變化。 《晉書 武帝紀》:泰始元年詔「百姓復其徭役。罷部曲將長史以下質任」。又,咸寧五年三月,「大赦,降除部曲督以下質任。」免除質任的範圍進一步擴大。《晉書》所載甚多,僅舉一例。 《通典 職官十九》:「晉官品,列,部曲督第七品,部曲將第八品。」 《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九《晉南鄉太守郛休碑陰》所列西晉泰始六年南鄉太守所領「兵三千人,騎三百匹,參戰二人,騎督一人,部曲督八人,部曲將卅四人。」則部曲督、部曲將分步騎。1個參戰統率3個步兵部曲督,1個步兵部曲督統率500人,統率5個步兵部曲將所領百人。一個騎督自統2個騎兵部曲將和100人,並統率兩個騎兵部曲督。一個騎兵部曲督統率100人,一個騎兵部曲將作為副手,分走50人。而上引《孫皓傳》部曲督所領為五百人,《曹仁傳》部曲將領的可能不是募得的全部三百人而只是百人。 https://tieba.baidu.com/p/4020594985...也談魏晉時有關「督將」一詞 《宋書》:「魏晉世,又假諸將帥及牙門曲蓋鼓吹。斯則謂之鼓吹矣。魏晉世,給鼓吹甚輕,【牙門督將、五校】,悉有鼓吹。」 魏晉世,五校已經變很小的了,然而「牙門督將」這個東西看「諸將帥及牙門」,「給鼓吹甚輕」,說明牙門督將並不在諸將帥之列。 《三國志》:「悉請護軍、郡守、【牙門、騎督】以上及蜀之故官,為太后發喪於蜀朝堂。」 或謂會「可盡殺【牙門、騎督】以上。」 《通典職官》三國魏的護軍、郡守、牙門、騎督都是五品,因為護軍比郡守略大,則牙門督將也或比騎督略大,步兵1500人也比騎兵300人要多。再看烏巢之戰中「斬【督將】眭元進、【騎督】韓莒子、呂威璜、趙睿等首,割得【將軍】淳于仲簡鼻。。。」足以說明牙門督將和騎督是兩類,將軍更是絕對凌駕於這種督之上的。 那麼其它傳記中出現的「督將」是什麼樣的呢? "時太祖悉軍攻謙,留守兵少,而【督將大吏多與邈、宮通謀】。" 「【德謂督將成何】曰:「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戰益怒,氣愈壯,而水浸盛,吏士皆降。」 「淮妻,王凌之妹。凌誅,妹當從坐,御史往收。【督將及羌、胡渠帥】數千人叩頭請淮表留妻,淮不從。」 ———————— 第一條所謂「督將大吏」其實本身就是州郡地方將帥下一級的人員,他們可以賣掉郡太守,所以可以當牆頭草,「大吏」是指比較大的下級官吏。「【太守楊珉每請督將】議距賊之計,伺獨不言。」、「郭默,河內懷人。少微賤,【以壯勇事太守裴整,為督將】。」 可見牙門督將比太守要小,而與騎督同級。第二條中龐德說話的督將成何,當時也當屬龐德部下,龐德不過普通雜號將軍,與郡太守相當。 第三條里郭淮之妻因王凌之事被從坐,郭淮帳下督將還有羌胡的渠帥帶著數千人磕頭求郭淮上表保王凌之妹。足見所謂督將和渠帥是一個檔次,但是渠帥這個詞更廣泛,主要是泛指一些首領,有大有小,屯長亦可稱為渠帥,這些人加起來竟有數千人之眾。 「淵乃留【督將守輜重,輕兵步騎到長離】,攻燒羌屯,斬獲甚眾。」 這條中夏侯淵留督將守輜重,然後將作戰的步騎軍隊攻打長離,夏侯淵輕佻浮躁、擅長奇襲,所以外出作戰之軍必為精銳之軍。 這裡要說一下吳國的督將,因為吳國的督將或與魏晉不同,特指吳國諸地方都督(同郡太守)。 江表傳載權詔曰:「【督將】亡叛而殺其妻子,是使妻去夫,子棄父,甚傷義教,自今勿殺也。」 」願陛下簡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將,藩鎮方外】,公卿尚書,務修仁化,上助陛下,下拯黎民,各盡其忠,拾遺萬一,則康哉之歌作,刑錯之理清。「 」綝始為偏將軍,及峻死,為侍中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代知朝政。【呂據聞之大恐,與諸督將連名,共表薦滕胤為丞相】,綝更以胤為大司馬,代呂岱駐武昌。「 —————————— 第一條,吳國因多有地方都督叛逃入魏者,晚年孫權特下詔赦免他們的妻子。 第二條,這裡提到督將鎮守在外,顯然督將指吳各地方都督。 第三條,呂據與很多督將聯名推薦滕胤為丞相,這些督將顯然不是曹魏那些軍隊中的郡太守屬下督將可比的,當然就是泛指地方都督。 再補充一條吳國督將資料 《三國志》:預又斬【江陵督伍延】,渾復斬丞相張悌、丹楊太守沈瑩等,所在戰克。 《晉書》:【吳督將伍延】偽請降而列兵登陴,預攻克之。 《太平御覽》:【吳都督將伍延】偽請降而列兵登陴,晉師攻克之。 ———————— 吳末江陵都督伍延又被稱為「督將」,而魏蜀兩國地方都督從未有稱督將者。 到了晉朝,《晉書》中對於高級將帥及地方將帥及一些州郡小將都有稱為「督將」者,蓋為泛稱。 最後咱大膽猜測一下《三國志》中魏國中那些軍隊中的「督將」們其實就是所謂的「都督」,類似於高順、華雄之類的軍中一些頭目。 《英雄記》:」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 《後漢書》:時太山臧霸等攻破莒城,許布財幣以相結,而未及送,布乃自往求之。其【督將高順】諫止曰:「將軍威名宣播,遠近所畏,何求不得,而自行求賂。萬一不克,豈不損邪?」布不從。 通典職官十八的東漢和魏、十九的晉 東漢 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 二千石(月百二十斛):度遼將軍 州牧 郡太守  比二千石(月百斛):都護將軍,大將軍營五部校尉,光祿五官中郎將 光祿左中郎將 光祿右中郎將 光祿虎賁中郎將 光祿羽林中郎將,光祿奉車都尉 光祿駙馬都尉 光祿騎都尉,城門校尉 北軍屯騎校尉 北軍越騎校尉 北軍步兵校尉 北軍長水校尉 北軍射聲校尉,每王屬國都尉,護烏桓校尉 護羌校尉,皇子封王國中尉 魏晉 合中二千石和二千石為三品,提拔光祿大夫等給降將的閑職為三品,降州刺史為四品、郡太守為五品 分比二千石為四品、五品,降低郡太守、都尉到五品


諸葛亮出茅廬後利用名冊管理,招募士兵,增加了士兵數量,專業化世襲化的改革


推薦閱讀:

蜀漢是個外來政權嗎?蜀人土著是否不願為劉家賣命?
古代軍隊出征在外時,如何解決如廁問題?
在討伐黃巾的戰鬥中誰的戰功最高?
魏武帝曹操追殺匈奴使的原因是什麼?
張遼在逍遙津一戰如何以八百人破十萬人的?

TAG:歷史 | 三國 | 三國志書籍 | 中國古代歷史 |